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解读
图解新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课件

1-一架空走府
4
二 、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 算 规定
3 、新条文:3.0.10对于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 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 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图2 地下室出入口 1--计算1/2投紫面积部位;2--主体建筑;3--出入
4--封闭出入口侧墙;5-一出入口城道
A-A
3
二、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 规定
2、 新条文:3.0.9对于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设施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 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以沿高度方向满铺为准, 某层外墙外保温铺设高度未达到全部高度时(不包括阳台、室外走廊、门斗、落地橱窗、
雨篷、飘窗等),不计算建筑面积。保温隔热层的建筑面积是以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来计算的,不包含抹灰层、
防潮层、保护层(墙)的厚度。建筑外墙外保温见图10。
原条文:3.0.24第6款,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 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0m 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 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均不属于建筑结构),不应计算面积。
条文解释:3.0.24第6款,突出墙外的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 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0m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3解读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3解读简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为了统一建筑面积计算方法而制定的标准。
该规范于2023年发布,作为建筑行业中建筑面积计算的参考指导,旨在确保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对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进行解读。
1. 规范的适用范围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包括住宅、商业、工业等各类建筑项目。
它涵盖了建筑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计算误差控制和相关术语等内容。
2. 建筑面积的定义规范对建筑面积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界定。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垂直投影平面上的总面积,包括地上和地下建筑部分。
它不包括外墙的厚度、阳台、凹凸部分以及楼梯、电梯间等公共建筑设备空间。
3. 建筑面积计算方法规范详细说明了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计算应根据建筑物不同部分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划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的功能区域划分:根据楼层布局和功能,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办公区、公共服务区、住宅区等。
•建筑物的功能面积计算:根据各功能区域的具体需求,计算出每个功能区域的面积。
•建筑物的共用部分计算:计算建筑物中的共用部分,包括过道、门厅、楼梯、电梯间等。
4. 计算误差控制规范对建筑面积计算的误差控制进行了规定。
建筑面积计算误差通常以相对误差的形式进行衡量,规范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设置了不同的误差限制。
•对于工业建筑和仓库等建筑物,相对误差不超过2%。
•对于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等建筑物,相对误差不超过3%。
•对于住宅建筑等建筑物,相对误差不超过5%。
规范强调了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并鼓励建筑项目的相关方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的测量方法来提高计算准确性。
5. 相关术语定义规范还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术语定义,以确保对建筑面积计算过程中的术语使用有一致的理解。
其中包括建筑面积、功能面积、共用部分、垂直投影平面等术语的定义和解释。
结论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3为建筑行业提供了统一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规范了建筑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误差控制等方面。
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

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在2024年,中国国家提出了新的规范,对建筑面积计算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化。
这一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建筑行业,提高建筑质量,促进城市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
首先,新规范对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规定。
建筑面积不再是简单地以建筑外墙边线或者外表面积计算,而是根据不同功能建筑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分类计算。
例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以室内净面积为基础;商业建筑的建筑面积除了包括室内净面积,还包括公共设施面积、商业设施面积等。
这样的分类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
其次,新规范对建筑面积计算中的“墙体面积”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墙体面积不再简单地是指建筑外墙的表面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非承重墙体,只计算一半的墙体面积;对于有开窗的墙体,将窗洞的面积从墙体面积中扣除。
这样的界定使得建筑面积计算更加精确,避免了过高或过低估计建筑面积的情况。
第三,新规范对建筑的功能区划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建筑的功能区划包括公共区域、私人区域、服务区域等。
新规范对这些功能区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公共区域面积应符合人流量的需求,私人区域的面积按照人均占用面积计算等。
这样的规定使得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划更加合理和科学,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此外,新规范还对公共设施、通道、电梯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建筑中应有足够的公共设施服务人员的需求,通道的宽度和电梯的数量应满足建筑使用的需要。
这样的规定保障了建筑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国家新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的出台,对于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和功能区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一规范的制定,使得建筑面积计算更加准确和规范,使得建筑的功能区划更加合理和科学,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这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面积进行计算的标准和要求。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面积外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包括建筑物各个层的建筑面积总和。
新版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首先,新版规范考虑到了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在计算建筑面积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
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不同,建筑面积的计算也会有所不同。
规范明确了不同建筑用途的面积计算方法,比如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
其次,新版规范更加注重对建筑面积的精确计算。
规范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划分的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房间、通道、楼梯、阳台、顶棚等。
每个空间的计算方法都要求准确计算,并根据不同的空间性质给出了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
新版规范还对建筑物外部空间的计算进行了规定。
这包括建筑物的外墙面积、窗户面积、屋顶面积等。
这些外部空间的计算对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此外,新版规范还明确了建筑面积的计算误差控制要求。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对建筑面积的计算误差进行了限制。
规范要求在建筑面积计算中,计算结果的误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最后,新版规范还对建筑面积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
包括建筑面积计算中的单位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建筑面积计算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总之,新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更加全面细致地规定了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要求,保证了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建筑行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建筑面积的计算和统计,以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读

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读
根据新版规则,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实际使用面积:即居住者可以实际使用和居住的面积,包括室内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通过实际测量来确定。
2.公共区域面积:即居住者公共使用的区域,如走廊、楼梯、电梯间等。
这些区域的面积通常由建筑设计师或开发商按照国家标准来确定。
3.墙体厚度:新版规则对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还考虑了墙体厚度。
通常情况下,墙体厚度在计算总面积时需要减去,以避免重复计算。
在新版规则中,墙体厚度一般被规定为20厘米。
4.悬挑部分面积:对于一些建筑物上的悬挑部分,如阳台、露台等,只计算其面积的一半。
这是因为悬挑部分占用了建筑物外部区域,但不具备完全的居住功能。
5.外立面面积:新版规则还要求计算建筑物外立面的总面积,包括墙面和窗户。
外立面面积通常是通过对立面各部分进行测量来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新版规则明确规定了计算建筑面积时必须遵循国家标准,禁止使用虚假宣传和误导性的计算方法。
这意味着开发商不得通过夸大建筑面积来迷惑消费者,从而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消费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房屋的实际面积,避免购房时出现面积误差和纠纷。
同时,开发商也受到更严格的约束和监督,提高了建筑市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出台,对于规范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建筑面积新《规范》旧规则比较

建筑面积新《规范》与旧规则比较简介本文旨在比较建筑面积新《规范》与旧规则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合规和有效利用起着关键作用。
新《规范》的出台对建筑行业带来了一些变化,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定义1.1 新《规范》定义新《规范》中对建筑面积的定义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它包括了建筑物的总体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净高、保护面积等概念的划分和计算方法。
1.1.1 总体建筑面积总体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水平投影上的总体面积,包括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上各层、屋顶等部分。
1.1.2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各功能区域的实际可使用的面积,包括办公区、住宅区、公共设施区等。
1.1.3 净高净高是指功能区域内从地面到吊顶之间的实际高度,通常不包括地板结构和吊顶结构的厚度。
1.1.4 保护面积保护面积是指建筑物内用于消防疏散、安全通道、消防设备放置等需要保留的空间面积。
1.2 旧规则的定义旧规则对建筑面积的定义相对较为简单和模糊。
通常只包括建筑物的总体建筑面积,未对使用面积、净高、保护面积进行细分和明确。
二、计算方法2.1 新《规范》计算方法根据新《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采用了更为科学和精细的方法,考虑了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区域、保护措施等因素。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2.1.1 总体建筑面积计算通过对建筑物的水平投影进行测量和计算,计算出建筑物的总体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室、地上各层和屋顶。
2.1.2 使用面积计算根据各功能区域的实际面积和使用系数,计算出建筑物的使用面积。
使用系数是对不同功能区域的面积修正系数,考虑了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效率和重要性。
2.1.3 净高计算测量功能区域内地面到吊顶的实际高度,减去地板结构和吊顶结构的厚度,得到净高。
2.1.4 保护面积计算根据消防疏散、安全通道、消防设备放置等要求,计算出建筑物内需要保留的保护面积。
2.2 旧规则的计算方法旧规则中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通常比较简化和粗略,仅考虑建筑物的总体建筑面积,没有对使用面积、净高、保护面积等进行详细计算。
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面积是评估一个建筑物大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准确计算建筑面积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制定了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对建筑面积的计算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准确的要求,以确保建筑面积的数据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建筑物的实际情况。
一、建筑面积的定义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的平面投影面积之和,包括建筑物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面积,不包括外墙面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是通过测量建筑物各个房间、走廊等空间的实际面积并进行累加计算得出的。
二、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要求1. 建筑面积的界定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明确规定了建筑面积的界定范围,包括哪些空间可以计入建筑面积,哪些空间不能计入。
该规范要求建筑面积的计算应按照规范给出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测量方法建筑面积的计算需要依赖准确的测量数据。
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规定了建筑面积测量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测量工具的选用、测量的准确性要求等。
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由于测量误差等原因导致建筑面积计算结果的偏差。
3. 数据处理和汇总建筑面积计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汇总。
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规定了数据处理和汇总的标准,包括数据存储格式、计算公式等。
通过规范的数据处理和汇总方法,可以提高建筑面积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建筑面积计算的应用建筑面积计算在建筑设计、规划和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准确的建筑面积数据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帮助设计师合理规划建筑空间;在房地产评估和交易中,建筑面积是核定房屋价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以上是关于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一些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计算方法,才能为建筑设计和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4版解读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4版解读首先,该规范对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定义进行了明确。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层面上的用地面积总和,包括建筑物的外部尺寸墙体面积、内部封闭空间面积以及半封闭空间面积。
此外,规范还进一步细化了建筑物内部各个部分的计算方法,如房间面积、走廊面积、楼梯面积等。
其次,该规范对建筑面积计算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规范。
例如,对于挑空空间的计算,规范要求挑空部分的上部必须为封闭结构,且挑空部分的高度只计算到下部层面的高度。
此外,规范还对走廊、阳台、露台等半封闭空间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以确保建筑工程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另外,规范还对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规定。
例如,对于有屋面花园的建筑物,规范要求将花园面积纳入总建筑面积中,但建筑物下方的车库、地下室等不计算在内。
此外,规范还对阳台和露台的计算进行了具体要求,要求按一定的标准计算面积,并明确了计入面积的条件。
此外,规范还对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的单位和精度进行了规定。
规范要求建筑面积的计算单位为平方米,并对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了要求,要求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并进行四舍五入。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4版详细解释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标准和要求。
该规范主要包括对建筑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常见问题和特殊情况的解释以及计算单位和精度的规定。
这些规定和要求的制定,对于确保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规范建筑业界的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解读:阳台建筑面积计算
阳台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原文:
3.0.21 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条文说明:
建筑物的阳台,不论其形式如何,均以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旧版规范】
3.0.18 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分析解读:
1、阳台: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
旧版规范定义为“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仅从使用功能上进行了定义。
本规范对阳台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明确。
阳台的三个主要属性:
①阳台是附设于建筑物外墙的建筑部件。
②阳台应有栏杆、栏板等围护设施或窗。
③阳台是可供人出入活动的室外空间。
2、本规范将阳台划分为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和主体结构外的阳台两类,其建筑面积不同。
①主体结构内的阳台计算全面积。
如下图:
②主体结构外的阳台计算1/2面积。
如下图:
3、阳台一部分在主体结构内,一部分在主体结构外,应分别计算。
如下图:以柱外侧为界,上面部分属于主体结构内,计算全面积,下面部分属于主体结构外,计算1/2面积。
4、阳台在主体结构外时,无论围护设施是否垂直水平面,都按结构底板计算,同时应包括底板处突出的部分。
如下图:
5、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时,主体结构内的阳台随楼层一样,均计算1/2面积;但主体结构外的阳台,仍计算1/2面积,不应出现1/4面积。
6、主体结构类型对阳台的面积影响:
(1)砖混结构:通常以外墙(即围护结构,包括墙、门、窗)来判断,外墙以内为主体结构内,外墙以外为主体结构外。
如下图:
(2)框架结构:梁柱体系之内为主体结构内,梁柱体系之外为主体结构外。
(3)剪力墙结构分四类:
①阳台在剪力墙包围之内,则属于主体结构内,应计算全面积。
如下图:
②阳台相对两侧均为剪力墙,则属于主体结构内,应计算全面积。
如下图:
③阳台相对两侧仅一侧为剪力墙,则属于主体结构外,应计算1/2面积。
如下图:
④阳台相对两侧均无剪力墙,则属于主体结构外,应计算1/2面积。
如下图:
(4)阳台处同时存在剪力墙与框架柱(角柱)时分两类:
①角柱为受力结构,根基落地(如:从基础或设计室外地面或两者之间开始浇筑,柱下有基础。
),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内,计算全面积。
如下图:
②角柱仅为造型,无根基,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外,计算1/2面积。
如下图:
7、顶盖不是判断阳台的必备条件,无论有盖无盖,只要满足阳台的三个属性,都应归为阳台。
如下图:
8、无论上下层之间的阳台是否对齐,只要满足阳台的三个主要属性,都应归为阳台。
如下图:
9、附属于阳台可进出的花槽也应计算面积。
与阳台间有推拉门,该花槽与室内相连通,具备使用功能,且满足阳台的三个属性,故应视为阳台,计算1/2面积。
若花槽与阳台不相连通,则不计算。
如下图:
10、同一结构底板分两个部分(阳台底板和与阳台底板连体的设备平台板):
如下图:
①围护设施围护起来的部分为阳台,围护设施外部为设备(如空调)平台板。
按规定,阳台应计算1/2面积,但设备平台板,则不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阳台面积时,前端按结构底板外边线取定,侧面以围护设施外边线为界。
11、判断阳台是在主体结构内或外,与以下四点无关:
(1)阳台在室内空间是否有隔断。
(2)阳台是否封闭。
(3)阳台是否采暖。
(4)保温层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