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总结
公路施工材料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为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对公路施工材料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借鉴。
二、公路施工材料分类1. 原材料(1)路基材料:土石、砂石、水泥、石灰等。
(2)路面材料:沥青、水泥混凝土、碎石等。
(3)桥梁材料:钢材、混凝土、钢筋、木材等。
2. 施工辅助材料(1)施工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
(2)检测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3)防护材料:护栏、隔离栅、波形梁等。
三、公路施工材料管理要点1. 严格材料采购(1)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
(2)对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建立采购台账,详细记录采购情况。
2. 仓储管理(1)合理规划仓库,确保材料存放有序。
(2)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3)定期检查材料库存,及时补充。
3. 材料使用管理(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材料使用。
(2)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材料合理使用。
(3)做好材料使用记录,便于追溯。
4. 材料回收利用(1)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分类回收。
(2)对可回收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提高利用率。
(3)鼓励技术创新,降低材料消耗。
四、总结公路施工材料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材料采购、仓储管理、使用管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细节,以提高材料管理水平。
通过不断优化材料管理,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道路工程基础知识汇总

道路工程基础知识汇总一、路基1.定义:路基是道路的基本结构,支撑路面结构,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
2.功能:提供稳定的基础,确保路面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3.类型:路堤、路堑、半填半挖等。
4.材料:通常使用土、石料或混合材料。
5.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填筑、压实等步骤。
6.稳定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7.排水设计:设置排水设施以防止水分侵蚀路基。
8.边坡处理: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边坡防护。
9.检测与维护:定期检查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二、路面1.定义:路面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构层。
2.功能:提供平整、耐磨、抗滑的表面,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
3.类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路面等。
4.结构层:面层、基层、垫层等。
5.厚度设计:根据交通量、轴载、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6.材料选择:根据路面类型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7.施工工艺:包括混合料的制备、摊铺、压实等步骤。
8.养护措施:定期进行路面修补、裂缝处理、表面清洁等。
9.性能评估:通过检测和试验评估路面的性能指标。
10.改造与升级:根据交通需求和技术发展对路面进行改造和升级。
11.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作用的表面层。
12.基层:位于面层下方,主要承受并传递来自面层的荷载。
13.垫层:位于基层下方,用于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14.结构组合:根据道路等级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层次组合。
三、路面的类型与特点1.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抗滑性,易于维修和养护。
2.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但易产生裂缝。
3.砂石路面:适用于低等级道路或临时道路,成本较低但使用寿命较短。
4.复合路面:结合不同类型路面的优点,提高整体性能。
5.生态路面: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如透水路面、绿化路面等。
6.智能路面:集成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实现道路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7.自愈合路面: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路面材料,延长使用寿命。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总结第一篇:道路工程材料期末总结绪论路面结构由下而上铺设分为垫层、基层、面层。
第一章砂石材料1-1岩石1、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深成岩、喷出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
2、常用岩石的分类:花岗岩、玄武岩、辉长岩、石灰岩、砂岩、石英岩、片麻岩。
3、岩石的化学性质:依据氧化硅(sio2)将石料分为碱性石料、中性石料、酸性石料、对应的sio2为小于52%,52%-65%,大于65%。
4、常用的岩石物理性质:1物理常数2含水率3吸水率5、物理常数为密度(真实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孔隙率。
5、岩石的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真实体积(开口闭口空隙)的质量。
5、岩石的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6、孔隙率一般不能实测,孔隙率越小,强度越大。
7、含水率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多少和岩石的致密程度。
8、吸水性由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表示。
9、吸水率: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10、饱和吸水率:岩石在常温及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11、表观密度的大的岩石,孔隙率小,吸水率小。
12、岩石的吸水性能够有效反映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可用来判断岩石的抗冻性和抗风化能力。
13、岩石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1)岩石自身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构造、含水状态。
2)试验条件如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加荷载率。
14、岩石的耐久性:主要表现在岩石的抗冻性。
是指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15、抗冻性试验法是评估岩石在保水状态下,经历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抵抗破坏的能力。
1-2集料1、集料的物理性质:1)密度2)空隙率3)集料的级配4)集料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5)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集料的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体积单体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矿物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集料的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闭口开口孔隙及颗粒间空隙体积)2、集料的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一、介绍道路工程材料是指在道路建设或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包括路基材料、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和辅助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对道路的结构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还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道路工程材料的研究和选用至关重要。
二、道路工程材料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质,道路工程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路基材料:主要由天然土壤或矿物颗粒组成,用于构建道路的路基层和基底层,具有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2. 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柔性路面层,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抗水性能;3. 水泥混合料:由水泥、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刚性路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4. 辅助材料:包括黏合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用于改善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三、路基材料1. 路基材料的性质要求:路基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承载能力、抗冻性和排水性。
承载能力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承受的荷载;抗冻性是指路基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破坏能力;排水性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有效排水,防止路基内水分的积聚。
2. 常用的路基材料:(1) 天然土壤:天然土壤是指未经改良的现场土壤,包括黏土、砂土和砾石等。
天然土壤可以根据其塑性指数和颗粒分布曲线等指标来进行分类和评价。
(2) 工程填土:工程填土是指通过填筑方式得到的土壤,包括回填土、垫层土、坚实填料和悬浮填料等。
工程填土可以通过加水密实和加冻融循环试验等来评价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3. 路基材料的改良和加固:为了改善路基材料的性能,常常采用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的方法。
物理改良包括加固和加水密实,可以通过夯实、振动和加荷方法来实施。
化学改良包括雪融剂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四、沥青混合料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性能: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组成,通过混合而成。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具有粘接性和弹性;矿料是指石子和矿石等坚硬颗粒;填料是指填充物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总结

都是自己整理的,不全,大家尽量看书复习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绪论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 构形式。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常用道路工程材料类型:石料与集料,结合料和聚合物类,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无机 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其他道路工程材料第一章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力学性质如下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
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 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书10页公式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 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 好累) 含水率: 吸水性: 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w=100* ( m1-m )/m 详见书 11 页 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道路工程知识点总结

道路工程知识点总结道路工程是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涉及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壤力学和地基工程在道路工程中,土壤力学和地基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土壤力学是研究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力学行为及其与工程结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地基工程则是研究地表下土壤的力学性质以及建筑物在地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征,为道路工程提供稳定的基础。
1. 土壤力学参数: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参数,如土壤的密实度、水分含量、剪切强度等,对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2. 地基处理技术:了解地基处理技术,如夯实、加固、改良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路基工程路基是道路工程中的一部分,它是指道路的基础层。
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对于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1. 路基设计:了解路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路基的宽度、厚度、坡度等,以及路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2. 路基施工技术:了解路基施工的工艺和技术,包括平整、加固、排水等,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路面工程路面是道路工程的最上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交通运输的压力。
路面工程需要考虑道路的平整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1. 路面材料:了解不同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以及它们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2. 路面结构:了解路面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包括底基层、基层、面层的厚度和材料要求。
3. 路面养护:了解路面养护的方法和技术,如定期检查、修复裂缝、刷涂防水层等,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四、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帮助设计和布置交通安全设施。
1. 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种类、形状、颜色和意义,以及规范要求。
2. 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信号灯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布置要求,以保证交通顺畅和安全。
3. 隔离设施:了解不同类型的隔离设施,如护栏、隔离柱等,以分隔车行道和人行道,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
公路材料总结汇报

公路材料总结汇报公路材料总结汇报摘要:公路材料是指用于公路建设和维护的各种材料,包括路基材料、路面材料、路肩材料、路桥材料等。
本文将对公路材料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公路材料及其优缺点。
一、路基材料路基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于充实路基和提高承载力的材料。
通常采用的路基材料有黏土、砂土和砾石等。
黏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粘聚性,但抗剪强度较低,易于发生塑性变形,需要进行合适的处理以提高抗剪强度。
砂土在高速公路中应用较多,其排水能力好,但强度较低,需要参入少量黏土以提高稳定性。
砾石可用于加固基层,其强度高,排水能力佳,但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需选用合适规格的砾石以减小沉降。
二、路面材料路面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于覆盖在路基面上的材料,用于承受车辆荷载和提供平稳、安全、舒适的行驶条件。
常见的路面材料有沥青砼、水泥混凝土等。
沥青砼在公路上应用广泛,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滑性能,但易受温度影响,易产生疲劳裂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刚度,适用于承受大量车流量的公路,但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三、路肩材料路肩材料是公路边沿用于承受部分车辆荷载并提供便于紧急停车和超车的平整区域。
常用的路肩材料有土石路肩和混凝土路肩。
土石路肩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易产生淤积和破损。
混凝土路肩具有较好的平整性和承载能力,但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四、路桥材料路桥材料是公路桥梁工程中用于梁体、墩台、桥面等部分的材料。
常用的路桥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等。
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弯、耐久性能,但施工工期长,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
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但施工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综上所述,公路材料在公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公路工程,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公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日常维护中,对于公路材料的管理和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深入研究公路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不断改进公路材料的生产和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总结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道路建筑材料那些事儿,这可太重要啦!就像盖房子得有好砖头一样,修道路也得有合适的材料呀!
先来说说沥青吧!你看那些黑黑的马路,很多可都是用沥青铺的呢。
沥青就像是道路的“保护衣”,让路面平整又光滑。
咱平时开车在路上,那平稳的感觉,不就是沥青的功劳嘛!好比是给道路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走起来稳稳当当。
再讲讲水泥呀!水泥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它就像是建筑界的“大力士”,坚固无比。
修桥、铺路都少不了它。
想想那些大桥,不就是靠着水泥才那么坚固地立在那里吗?这水泥啊,可真是道路建筑的中流砥柱呢!就如同给道路打造了一副结实的骨架。
还有砂石呀!别小看这些小颗粒哦,它们可是组成道路的重要部分呢。
砂石就像是道路的“小助手”,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没有它们填充,道路怎么能踏实呢?这不就像一个团队里默默无闻的小伙伴,虽然不起眼,但缺一不可呀!
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不是随便的哦!要是选错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比你穿了一双不合适的鞋子去跑步,肯定会不舒服甚至受伤呀!所以,我们可得认真对待这些材料呢!
总之,道路建筑材料是修路的关键呀!沥青、水泥、砂石等等,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共同为我们打造平坦、坚固的道路。
我们要珍惜这些道路,也得感谢这些材料呀!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便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绪论●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常用道路工程材料类型:石料与集料,结合料和聚合物类,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其他道路工程材料第一章●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书10页公式●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看书上公式,打字好累)●含水率:w=100*(m1-m)/m 详见书11页●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粗集料>2.36mm >4.75mm细集料<2.36mm <4.75mm●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力学性质如下●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
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MERGEFORMATMERGEFORMAT :试验后通过2.36mm筛孔的细集料质量)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级配参数背书上23页公式累计筛余率等天然砂的细度模数,系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书24页公式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的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在连续级配类型的集料中,由大到小且各级粒径的颗粒都有,各级颗粒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绘制出的级配曲线圆滑不间断;在间断级配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个粒级的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之间有较大的“空档”,所做出的级配曲线是非连续的。
试算法,详见课件例题。
书28页,30页。
第二章沥青按照形态分类:粘稠沥青、液体沥青。
沥青按照用途分类: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水工沥青、防腐沥青、其他沥青。
沥青三组分法油分/树脂/地沥青质四组分结构特性:沥青质,胶质,芳香族,饱和分,蜡分沥青中的蜡分在低温时易结晶析出,分散在沥青质中,减少沥青分子之间的紧密联系,使沥青的低温延展能力降低。
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及性能:溶胶型沥青(温度的变化敏感,高温时黏度很小,低温时由于黏度增大而使流动性变差,冷却时变为脆性固体)、凝胶型沥青(常温下呈现非牛顿流动特性,具有黏弹性和较好的温度稳定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连续相的溶解能力增强,沥青质胶团可逐渐解缔,或胶质从沥青质吸附中心脱附下来。
当温度组够高时,沥青的分散度加大,沥青则又可近似真溶解而具有牛顿流特性)、溶—凝胶型沥青(常温时,在变形的最初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弹性效应,但在变形增加至一定阶段时,则表现为牛顿液体状态)。
沥青黏滞性: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抗剪切变形能力。
沥青针入度实验书52页计算题也是52页。
A,pi的计算沥青标准黏度实验看书48页针入度值越大,表示沥青越软(稠度越小)。
软化点:在规定的热温度(5℃/min)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使沥青产生25.4mm垂度(即接触地板)时的温度。
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指标,也是沥青条件黏度的一种量度。
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
沥青的延度采用延度仪来测度。
沥青脆性:沥青材料在低温下受到瞬时荷载作用时,常表现为脆性破坏。
沥青的感温性:沥青是复杂的胶体结构,黏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这种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称为感温性。
针入度指数(PI):是应用针入度和软化点的试验结果来表征沥青感温性的一种指标。
同时也可采用针入度指数值来判别沥青的胶体结构状态。
A越大,感温性越好。
按针入度指数将沥青划分为三种胶体结构:溶胶,凝胶,溶凝胶型沥青沥青酸和酸酐等与碱性集料接触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化学吸附作用,黏附力很大,黏附牢固。
沥青的劲度模量:取决于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而变化的参数,是表现沥青黏性和弹性联合效应的指标。
书60页我国的沥青技术要求,标号意义 A-50等影响沥青耐久性因素:温度与氧化作用/光和水的作用/自然硬化/渗流硬化。
沥青分级方法:针入度(我国)/黏度/性能。
第三章根据矿料的级配特点,对沥青混合料分类: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按连续密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其典型类型为:设计空隙率3%~6%的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AC表示;设计空隙率3%~6%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ATB表示。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其典型类型为空隙率在6%~12%的半开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AM表示。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少,与搞黏度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起类型如:设计空隙率18%~25%的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OGFC表示;设计空隙率大于18%的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ATPB表示。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粒径档次而形成的级配间断的沥青混合料。
其典型类型是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以SMA表示。
SMA是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纤维稳定剂、细集料及较多填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密级配矿料,经压实后密度较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较好。
这种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沥青性质及其状态影响较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沥青黏度降低,可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骨架空隙结构:采用连续开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由于较细粒数量较少,不足以填充骨架空隙,压实后空隙较大,形成了所谓的空架空隙结构。
结构强度受沥青性质和物理状态的影响较小,因而高温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压实后沥青混合料中剩余空隙较大,渗透性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气体和水分易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引发沥青老化或将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耐久性不好。
骨架密实结构:间断性密级配矿料,有足够的粗集料形成骨架,又填入足够的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形成较高密实度的骨架结构。
各项性能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结构类型。
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沥青混合料的黏结力和内摩阻角可以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确定。
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沥青结合料的黏度,黏度越大,沥青混合料黏结力越大,其强度和抗形变能力越强。
矿质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比面和沥青用量的影响使用条件的影响沥青混合料除了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外,还需要具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老化性、抗滑性等技术性能。
(了解耐久,抗滑,和易性等)高低温稳定性必须看一般来说,在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应采用黏度高的沥青;而在冬季寒冷的地区,则宜采用稠度低、低温劲度较小的沥青。
高温稳定性检验:对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中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进行车辙试验检验。
水稳定性检验: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时,除了对沥青与石料的黏附性等级进行检验外,还应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
低温抗裂性:为了提高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SMA混合料与OGFC混合料属于骨架型混合料,前者为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后者为骨架空隙型混合料。
第四章水泥分类:1、按化学成分: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
2、按性能和通途: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通用五大品种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书162页看品种代号六大通用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PI/PII、普通PO、矿渣PS、火山灰质PP、粉煤灰PF、复合PC。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混合料(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分为两种类型:I型—PI(熟料不掺加混合料)Ⅱ型—PⅡ(熟料掺加少量混合料)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
石膏的作用:缓凝剂,主要控制C3A的水化反应速度。
水泥生产中常用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粉煤灰。
水泥水硬性,胶硬性区别(书上貌似找不到,161页说水泥是水硬性材料)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特点:书164页165页混合材作用:书166页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C3S水化物强度高、C3A遇水反应速度最快、水化热最高、干缩性大、C4AFA抗化学腐蚀性优。
石膏,为了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又称为水泥的缓凝剂。
石膏掺过多会引起水泥的安定性不良。
活性混合材料是一种矿物材料(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同氢氧化钙化合生成具有胶凝性的物质)。
混合材料对硅酸盐水泥性质的影响:(1)水化速度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将超过同等级的硅酸盐水泥(2)化学稳定性高,抗腐蚀(3)水化热低(4)抗冻性差。
非活性材料掺入水泥中的目的:提高水泥产量,调节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
各水泥特性,应用:175页水泥技术性质:172页细度,体积安定性石灰的硝化,水化,硬化特性及应用书183页过火,欠火石灰的危害及避免书183页第五章施工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捣实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方面。
施工和易性测定方法:1、坍落度试验2、VB稠度试验(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用)3、捣实因素试验。
书188页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过大。
要求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