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合集下载

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_0

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_0

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标签: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护理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简称PTCD)在临床开展已近30年,我科与介入放射科配合开展PTCD已近10年,主要用于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

由于该技术能有效解除梗阻性黄疸的梗阻症状,为手术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寿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1],因此PTCD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及。

2000年8月~2013年4月我科为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PTCD,临床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86例,男39例,女47例,年龄36~87岁,平均62岁。

其中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8例,肝门肝细胞癌侵及膽道6例,肝门胆管癌31例,其他肿瘤肝脏转移伴梗阻性黄疸4例,胆囊癌伴梗阻性黄疸2例,胆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25例。

有26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治疗,有病理诊断为依据。

临床均表现为腹痛、腹胀、高热、黄疸进行性加重、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消瘦、恶心、呕吐、等。

1.2 手术方法术前先行CT检查或MRCP检查,以了解胆道梗阻的部位及胆管扩张情况。

常规消毒、铺巾后,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X线透视下确定进针点,嘱患者屏气后迅速进针进入肝脏,一定要避免穿刺针划破肝包膜表面,进针到达预定深处后,嘱患者平静呼吸,退出针芯,用5ml注射器抽稀释的造影剂,边注入边后撤穿刺针,直至胆管显影,成功后继续加注10-20ml造影剂,至主要胆管显影。

确认穿刺位置合适后送入细导丝至胆道远端,经逐级扩张穿刺通道后,顺导丝置入引流管,撤除导丝后注意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性状,同时抽取一针管胆汁作细菌培养。

置管成功后仔细固定好引流管,严防脱出、折叠。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由于本组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高热、疼痛、皮肤瘙痒常致患者彻夜难眠,患者基本上处于烦躁、易怒等负性情绪状态。

护士应着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对持续外引流的不接受。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由于肝外胆管的阻塞而引起的黄疸。

常见原因是胆道结石、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等。

MOJ患者严重程度参差不齐,病情发展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

治疗MOJ的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某些患者,还需要探索和改进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对于MOJ患者,应优先采取基础治疗。

包括清除内毒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平衡、防止感染等。

此外,为了预防胰腺炎和急性胰腺坏死的发生,可以使用胰酶抑制剂,减轻胰腺的分泌功能。

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治疗胆道梗阻的有力工具。

对于MOJ患者,内镜治疗通常包括放置胆道支架和行胆管引流术。

放置胆道支架是通过胆道内镜将支架放到梗阻部位,以保持胆管通畅。

行胆管引流术则是通过胆道内镜将导管插入胆管,并排空胆汁,以减轻黄疸和疼痛。

外科治疗对于不能通过内镜治疗或内镜治疗无效的MOJ患者,外科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包括胆管憩室切除、胆管狭窄切除、胆管部分切除、肝切除等。

或者更常见的是Whipple手术,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前需要进行术前评估,以确定患者的手术可行性。

新兴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MOJ的方法。

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和医用影像学设备,将导管放入肝动脉,输送肝内化疗药物和放射性微粒,直接杀死肝癌细胞。

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可以有效治疗MOJ患者。

总之,MOJ是一种常见、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基础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并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
术前护理
• 术前向病人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术中 注意事项,争取病人密切配合
• 皮肤护理:勿搔抓 • 术前常规做造影剂过敏试验。 • 术前禁食4小时 • 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mg • 术前用物准备:造影剂、2%利多卡因、肝
素、生理盐水
.
PTCD的器械准备
• 穿刺针:COOK18G针,套管针 • 导丝 • 扩张球囊导管 • 胆道引流管
.
.
.
.
PTCD的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需卧床24小时,每2小时观察血压和脉搏1 次,观察1日
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腹痛及上腹部有无进行 性增大的肿块及腹膜刺激征
注意观察体温,术后3天每日测体温4次,遵医 嘱应用广谱抗生素、止血药和维生素K,注意 补充电解质3-5日,必要时给予输血
观察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及患者精神状态改善 情况
对这些少见并发症应警惕,及时发现, 采取措施,减少死亡率
.
带管出院指导
长期保留外引流管的自我护理: 避免提取重物或过度活动,以免牵拉引
流管而致脱出。 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以防引流管受
压。 忌盆浴,沐浴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
以防增加感染机会。
.
带管出院指导(续)
隔日用抗生素盐水冲洗一次,严格无菌 操作,以防逆行感染
.
.
效果
• 据Nayakama报道,恶性肝外胆管梗阻行根治术 或姑息手术,术前行PTCD使血清总胆红素低于 86µmol/L,可使手术死亡率由28%降至8%。由 于PTCD简单实用,创伤性相对小,成功率高, 疗效显著、迅速,可重复操作,可做长期胆汁 引流,使之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治疗手 段,甚至部分取代了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恶性 梗阻性黄疸姑息性疗法的最佳选择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体会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体会

K i n 4 5 0 , hn ) a e g 7 0 1 C ia f
[ sr c】Obe t e S mma z h ot eai u igep r n eo l n n bt cieju dc ainswt Ab ta t jci : u v i r etep s p rt en  ̄ n x e e c fma g ato s u t n i i p t t i o v i i r v a en e h
met f ain n bt ci u dc . n l a t s u t ej n ie om g o r v a
【 ywod 】 l n n iayo s u t n; t vnin N r n Ke r s Ma g at l r b t ci I e et ; us g i bi r o nr o i
恶 性 梗 阻 性 黄 疸 ( l n n iayo s cin 是 一 组 由 mai a t l r b t t ) g bi u r o
可 危 及患 者 生命 。现将 我 科 2 0 0 6年 1月~ 0 9年 1月介 入 2o 治疗的 3 4例恶 性梗 阻性 黄疸 介入 术后 护理 经验 , 析如 下 : 分
血性胆 汁 引流 液 , 4例血 淀粉 酶升 高 , 发生胆 系感 染 . 3例 1例支 架管 脱 落 .经积 极 正确 的治 疗 和精 心 的护理 后 临床
治愈 出院 。结 论 : 好恶 性梗 阻 性黄 疸患 者介入 治疗 术后 的并 发 症观 察与 护理 非 常重要 。 做
f 键 词 1恶 性 梗 阻 性 黄 疸 ; 入 治 疗 ; 理 关 介 护
t e p t n s we e c r d h a i t r u e .Co c u i n:Ob e v t n a d c r S v r mp ra tf r c mp ia i n f r I t r e t n lte t e n l so s r a i n a e i e y i o tn o o l to s at n e v n i a r a o c e o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导致肝脏功能衰竭和其他并发症。

治疗进展通常包括对梗阻的治疗、黄疸的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或介入放置支架来解除梗阻。

手术通常是选择肝切除术或胆管手术,而介入放置支架则是通过内窥镜或X射线引导下将支架插入梗阻部位来维持胆汁流动。

梗阻解除后,患者可能会需要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和抗炎药。

黄疸的管理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和症状的改善。

一旦梗阻解除,黄疸通常会逐渐减轻。

对于严重的黄疸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以帮助消除体内的胆红素和其他代谢产物。

对于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包括液体管理、营养支持和防治感染。

由于恶性梗阻性黄疸可以导致体内液体丢失和蛋白质分解,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补液和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和肠外营养。

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以预防和治疗感染。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展主要包括解除梗阻、黄疸的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梗阻的性质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尽早诊断和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非常重要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护理

3月 一2013年 l2月笔者所在 医院收治 的 5O例恶性梗 阻性 黄疸 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本组 5O例恶性梗 阻性 黄
பைடு நூலகம்
疸患者接受介入治疗 ,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 。术后 3例 (6.00%)患者引流管 内出现血性胆汁 ,2例 (4.00%)患者 出现高热寒战 ,在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后 ,
现代 护理 Xiandaihuli 《中外医学研究》第12卷第18期(总第242期)20t4年6月
恶 性 梗 阻性黄疸 的介入 护理
陈美珠 ① 陈殷 琴① 陈巧雅① 李全娣① 李伊丹①
【摘要 】 目的 :讨论为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 梗阻性黄疸患者提供护理的必要性 、护理方法及 对于术后并发症 的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年
表 1 本组患者基本资料
患者氟 哌酸行肠 道准备 ;应用抗感染药物 和维生 素 K,等对 症处
理 ;叮嘱患者饮 食清淡 ,保证充足睡眠时 间。对 于 7O岁以上患
者 ,尤 其是心 电图检测存在 异常 的患者 ,其术 中 出现胆 心反射
的几率 较大 【5],因此术前可在 医嘱下 给予患者低浓度 的阿托品 ,
刺胆管造 影术和血 液生化 等检测诊 断为恶性梗 阻性 黄疸 。其 中 睡眠 。(4)术前准备 :配合 医生完成患者的术前检查 ,包括血 常规 、
接受 单纯行 胆管外引流术 17例 ,综合疗法 33例 。详见 表 1。 肝 肾功能 、出凝 血时间 、心 电图等常 规检查 ;必要 时术前 给予
1.1 一 般 资料
素 ,使得皮肤干燥进而引起皮肤瘙痒 。当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时 ,
选 取 2012年 3月 一2013年 12月笔者所 在医院收治 的 5O例 护理人 员需要 叮嘱患者不用 手直接抓 挠皮肤 ,防止 皮肤抓破 引

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

肝胆不再相照
近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肝
下积液或膈下脓肿,术后黄疸,术后胰腺炎,胆总管残留 结石,胃肠瘘等。
远期:并发症包括胆管狭窄,胆总管再发结石,
胆道出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管残留过 长综合征,结肠癌发生率增高等。
CONTENTS
目 录
1 梗阻性黄疸 2 临床表现 3 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 4 护理要点
梗阻性黄疸 的介入治疗
常见的有经皮经肝 穿刺胆道造影、胆 道引流术、胆道内 支架置入术【2】 。
PTCD术的作用
1. 术前减压: 胆道梗阻伴重度黄疸和肝功能 损害者,应先做PTCD使黄疸缓解,再做择期 手术。如:胆管癌、胰腺癌、胆石症、急性梗 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良性狭窄、胰腺炎等。 2. 永久性姑息性引流:胆道梗阻不能手术, 用PTCD作永久性引流以达到减轻症状延长生 命效果。如:胆管癌、胰腺癌、肝门转移性肿 瘤、胆石症、胆道良性狭窄等。

囊内贮存,胆囊腔的容积约40~70ml。胆囊的收缩排空受激

素的调节,进食后尤其在高脂肪食物后,刺激胆囊肌层收
缩,排出胆汁。
胆 汁
成人每日胆汁分泌量约800~1000ml。高蛋白食物可使胆汁 分泌量增多。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将脂肪乳化成微滴以利于 消化;还能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胆汁中
无消化酶。
PTCD术的术后护理
1.术后一般护理: a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 b.绝对卧床24小时,协助生活所需,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c.术后暂禁食,2小时后饮水无呕吐可进流质,循序渐进,24 小时后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低脂食物。 患者食欲较差者,可给予高能量营养静脉滴注补充营养。

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第 ~ 的原 则 , 以 在护 理 时 , 所 除严 格 按 照 医 嘱 按 时 静 脉输 抗
护 理烧 伤合 并骨 折 的患 者 时 , 根 据 烧 伤 和 骨折 情 况 , 应
有 侧 重 点 地 分别 对其 进 行 专 科 治 疗 和 , 护 理 , 极 抢 救 1理 2 积
患 者 , 定 及 时 、 效 的护 理 措 施 , 大 程 度 减 少 患 者痛 苦 , 制 有 最 促 进 肢 体 功 能恢 复 , 取 早 日康 复 出 院 。 争
第 2 1 医 院 ,7 0 0 5 0 50
介入 治疗 梗阻性 黄疸 患者 术后 并发 症 的护理
大 同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 3 0 8 070)
杨 玉 荣 张凤 英 李 劲松 左 云 霞
经皮 经 肝 胆 管 引 流 术 ( TC 是 一 种 能 减 轻 黄 疸 , P D) 改
内 同时 兼 顾 烧 伤 和骨 折 的 治 疗 就 成 为 了棘 手 的 问 题 , 二 因
3 3 生 命 体 征 的 监测 : 密 监测 生 命 体 征 的 变 化 烧 伤 合并 . 严
骨 折 严 重 的患 者 , 容 量 丢 失 快 速 且 严 重 , 易 发 生 休 克 ,பைடு நூலகம்血 更
所 以 抢 救 应 及 时 、 速 , 秒 必 争 . 密 监 护 , 录 2 迅 分 严 记 4h出
善肝 功能 简 单 而 有 效 的方 法 , 经 皮 经 肝 胆 管 内 支 架 引 流 而
梗 阻 部 位 和 分 布后 再 选 择 肝 脏 边 缘 细 肝 管 穿 刺 , 功 后 置 成
入 导 丝 , 张 皮 下 一 肝 管 通 道 后 将 导 丝 送 入 胆 道 。若 导 丝 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PTCD的作用
• 解除胆道梗阻,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全 身情况改善,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 质量。
• 可能使不能切除的肝门区肿瘤获得二期手术机 会。
• 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将有助于减少治疗后并 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PTCD有关概念
• 终末期患者 •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 呼吸困难,不能很好屏气配合检查者 • 腹水贮留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者 • 穿刺路径有占位性病变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 • 碘、麻醉药过敏者 • 以上除明显出血倾向经治疗不能纠正外均非绝
对禁忌症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方法
• PTCD目前主要包括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 引流三种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梗阻性黄疸的恶性病因
• 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 • 胰头癌 • 华特壶腹癌—即十二指肠乳头癌 • 肝门区肝癌压迫胆管造成的梗阻性黄疸 • 癌症病患胆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
造成胆管堵塞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胆囊、肝内、外胆管解剖图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经皮穿刺胆道放置内支架引流术:
• 金属内支架置入技术和经皮肝穿内外引流术相 仿,在导丝通过狭窄段后,扩张进针道,再沿 导丝导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对狭窄段做好 标记后换出球囊导管,沿导丝置入支架释放系 统,在标记的指示下将支架准确置于狭窄段, 然后再置换入引流导管,保留24-48小时造影 证实支架通畅后即可拔去引流管。置入胆道支 架,可以去除携带的引流袋,减少心理负担和 生活不便,提高生活质量
内引流术
• 又称为内涵管引流,主要用于肝外胆管癌 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大 部分为姑息性治疗,少数病例为肿瘤根治 术作准备
• 用细针作PTC 后,根据病变的范围,选 择合适长度和管径的人工内涵管,由对人 体无害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制成,带有侧 孔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 胆道是将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 • 胆汁排泄途径:
肝细胞→肝内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胆 囊→胆总管→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 腔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治疗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 疗两部分
• 病因治疗即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指 采取各种方法解除黄疸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外引流示意图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内外引流术
• 单纯外引流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大 量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而丧失,留在体 外的部分也易造成感染或脱出
• 内外同时引流的效果优于单纯外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 治疗及护理
ICU 2016.06.22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概述
•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 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 一种病变
• 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黄染,血胆 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他症状,如皮肤瘙痒、大便 呈白陶土色、尿黄等。
• 外引流是指通过引流管将胆汁引出体外 • 内外引流则是在外引流的基础上将引流管通过
胆管狭窄处送入十二指肠,胆汁既可以流入十 二指肠,也可以引流至体外 • 也可植入支架于狭窄部位进行内引流,避免胆 汁等营养物质丢失,有利于改善消化功能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外引流术
• 一般在右腋中线第八肋间进针,B超引 导下穿刺肝内胆管。引入导丝,置入引流 导管。见胆汁从引流导管流出。用导管的 内固定装置将导管头固定在胆管内,并用 蝶形胶布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连接导管 与引流袋,外引流即告成功
• 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腹痛甚至 休克症状
• 同时由于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执行消化 功能,患者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衰竭, 生活质量十分低下。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概述
• 任何原因使胆管阻塞就会产生梗阻性黄 疸
• 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均可引起 • 良性病变常见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 • 恶性病因常见于胆管癌、胰腺癌、壶腹
•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透视、 CT、超声波、磁共振)引导下,利用穿刺 针、导丝、导管等精密器械进行治疗和获 取病理材料的过程
• 其核心是以微小的创伤获得与外科手术相 似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介入技术分类
• 分为:血管性介入技术 非血管性介入技术(如PTCD)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 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手 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但部分梗阻 性黄疸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明显 异常,不能手术治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 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 一种姑息性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外引流、内外 引流和内涵管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PTCD的适应症:
• 原发病灶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合并梗阻性黄疸,如 胰腺癌、胆管癌等。
• 中晚期肝癌造成的梗阻性黄疸。 • 肝门区转移性肝癌、肿大淋巴结压迫肝总管造成
的梗阻性黄疸。 • 胆肠吻合口肿瘤复发。 • 十二指肠乳头癌、壶腹癌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PTCD的禁忌症
癌、肝门区转移肿瘤或淋巴结等各种恶 性肿瘤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梗阻性黄疸的良性病因
• 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阻塞了胆管,造成胆 汁无法排入十二指肠
• 慢性胰腺炎病人形成胰头部假性囊肿,从 外而内压迫胆管
• 胆管因发炎或手术后造成之狭窄 • 其他:如罕见的胆道出血,血块堵塞了胆
管,造成黄疸;胆道的寄生虫等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
• 1974年Molnar和Stocknm首先报道采用经皮 穿肝胆管引流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 成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 1981年我国施维锦和范梅影首先报道PTCD • 以后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介入技术和介入
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使PTCD成为目前最常用 的梗阻性黄疸治疗手段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