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及春节童谣

合集下载

春节的传统民间童谣传唱

春节的传统民间童谣传唱

春节的传统民间童谣传唱春节,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节日,是华人世界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其中传承已久的民间童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童谣不仅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是人们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达和分享节日的喜庆与祝福。

本文将介绍一些春节的传统民间童谣,并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童谣一:《贴门神》春节是中国人重视辟邪驱邪的重要时刻,而《贴门神》童谣就是帮助保护家庭免受邪灵侵扰的民间歌曲。

这首童谣一般由家长带领着家中的孩子一起唱,旨在祈求神明的庇佑和守护。

童谣的歌词简短却朗朗上口:“门口贴对联,门神拜一遍。

黑灯瞎火夜里样,晴天雨天点灯烧,门神能保我平安到天明。

”这首童谣不仅表达了对春节的庆祝,更寓意着人们对天公、地祇和门神的虔诚祈福。

童谣二:《迎新春》《迎新春》是一首热闹欢快的春节童谣,广泛流传于中国各个地区。

这首童谣通常用于庆祝新年到来时的欢快表演,歌词轻快明朗:“一年又过去了,新年又来到了。

你把笙箫奏起来,迎接新年啊!迎新春,迎新春。

”这首童谣通过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童谣三:《十二生肖》春节是根据农历,每年都会对应一个不同的生肖,而《十二生肖》童谣就是以十二个生肖为主题,向孩子们介绍了不同动物对应的特点与象征意义。

这首童谣不仅帮助儿童学习和认识不同的动物,还能启发他们对自然界和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歌词简洁有趣:“一鼠二牛,三虎四兔。

五龙六蛇,七马八羊。

九猴十鸡,十一狗猪妹。

”这首童谣将动物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象征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儿童对于春节的认知和理解。

童谣四:《过年好》《过年好》是一首流行的春节童谣,旨在祝福、庆祝和欢度新年。

歌词简单而响亮:“新年好,新年好,过年火树银花照,人人笑逐颜开口,新年好,新年好。

”这首童谣的歌词明快、简单,充满了对新年的热爱和祝福,更是在春节期间非常受欢迎的演唱曲目之一。

春节童谣三年级下册

春节童谣三年级下册

春节童谣三年级下册《春节童谣》1. 春节到,真热闹,全家老小哈哈笑。

就像那满树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我呀,最喜欢春节啦,有新衣穿,还有好多好吃的。

奶奶说:“小宝贝,春节是团圆的时候呢。

”这时候,家里就像个温暖的小窝,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2. 大年初一放鞭炮,噼里啪啦吓一跳。

那声音就像打雷一样,“轰”的一声,整个世界都被惊醒了。

我和弟弟躲在爸爸身后,又害怕又兴奋。

弟弟说:“哥哥,这鞭炮好吓人呀。

”我就说:“别怕,这是春节的热闹呢。

”3. 贴春联,迎新年,红红的纸儿真鲜艳。

上联下联中间贴,横批高高挂上边。

这春联就像门的新衣裳,一穿上就有了过年的模样。

妈妈让我帮忙递胶水,边贴边说:“春联一贴,好运就来咯。

”4. 春节美食数不清,饺子汤圆最得劲。

饺子像个小元宝,咬一口满嘴香。

汤圆呢,白白胖胖像雪球,甜甜的馅心甜到心。

我和爷爷比赛吃饺子,爷爷笑着说:“小娃娃,你可吃不过我这个老肚皮。

”5. 舞龙舞狮真好看,摇头晃脑满街转。

那龙就像活了一样,在人群里穿梭。

叔叔告诉我:“舞龙舞狮可是春节的传统,能赶走坏运气。

”我就跟着龙跑呀跑,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6. 拜年拜年,红包拿来。

叔叔阿姨笑开怀,我也乐歪歪。

这红包就像一个小惊喜,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压岁钱呢。

小伙伴们见面就问:“你收到多少红包呀?”感觉就像一场有趣的比赛。

7. 春节的灯会真奇妙,各种彩灯把夜照。

有的像星星在闪烁,有的像花朵在舞蹈。

我拉着姐姐的手,在灯海里穿梭。

姐姐惊叹道:“这简直就是童话世界呀。

”8. 年三十的团圆饭,满满一桌真壮观。

有鱼有肉有青菜,就像把所有的幸福都摆在桌上。

爸爸举起酒杯说:“一家人团聚,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大家都点头称是,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

9. 剪窗花,迎新春,小剪刀,真精神。

窗花剪得像朵花,贴在窗上美如画。

奶奶剪得最好看,我在旁边直夸:“奶奶,您真是个艺术家。

”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10. 春节的集市好热闹,人来人往挤不掉。

春节的童谣顺口溜

春节的童谣顺口溜

春节的童谣顺口溜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孩子们喜欢听的童谣顺口溜也非常的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春节童谣顺口溜,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娱乐有所帮助。

1. 春节到了,新年快乐!红红的灯笼,挂在门前头。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姐姐、全家欢聚。

吃上年糕、饺子、糖果,甜蜜快乐到天涯。

2. 新年到来,开心过大年。

过年要放烟花,大声唱响欢天喜地的歌。

年夜饭有鱼、有肉、有蔬菜,吃完后还有红包给孩子拿。

3. 今年春节真好玩,喜气洋洋的到人间。

黄色的鲜花开满天,松鼠在树上把年货送。

姥姥爷爷、爸妈忙碌着准备年夜饭,祝福全家幸福。

4. 端午节,吃粽子,你品尝最好的味道。

跳呀跳,大家跳起传统的舞蹈。

赛龙舟,每个人都要全力以赴,好不容易才赢了胜利。

5. 七夕节,浪漫的一天,男女情人都要相互献上祝福。

摘一颗红苹果,送给你宝贝的心肝。

轻轻地说一声,我爱你,宝贝,要幸福。

6. 中秋节,月亮圆圆挂在空中。

赏月、品茶、吃月饼,快快跳起来传统的秧歌。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幸福的又温馨。

7. 光棍节,没有对象不用着急,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开心。

看电视剧,打游戏,购物、旅游、看电影。

一个人可以品尝到更多的味道,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很精彩。

8. 圣诞节,神秘的节日,到处都洋溢着爱与祝福。

恋爱情侣在全世界都在享受一起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

孩子们想老爷爷老祖宗,快快到你面前说一声,我们真的爱你!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春节童谣顺口溜,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春节文化,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节的儿歌顺口溜

春节的儿歌顺口溜

春节的儿歌顺口溜
1、“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3、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扭上街。

这首儿歌几乎将春节前后的活动,如腊八、糖果祭灶、守岁、拜年等一一概括,读起来琅琅上口,至今仍在“俗文化”的传播者口中传唱。

4、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雄鸡;二十八,杀肥鸭;二十九,灌美酒;年三十,贴花门;大初一出门见喜,满堂吉。

5、“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

春节的传统童谣与儿歌

春节的传统童谣与儿歌

春节的传统童谣与儿歌新年钟声敲响,喜庆的春节来临。

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欢庆这一特殊的时刻。

其中,传统童谣与儿歌在春节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有趣的歌曲和诗歌不仅活跃了气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春节传统童谣与儿歌,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一、迎春花开好时光(1)迎春花开好时光的来临,和家人欢聚在一起,是春节最开心的时候。

我们一起唱起欢快的童谣:“迎春花开好时光,热闹非凡是常情。

亲朋好友都召集,团圆宴席庆新春。

”这首童谣简单明快,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庭团聚和欢庆的气氛。

(2)这首童谣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春节的庆祝方式,也传递了人们喜庆吉祥、团圆和友情的价值观。

通过唱唱跳跳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团聚的意义。

二、新年到(1)当新年到来时,我们会唱起这样一首儿歌:“新年到,鞭炮燃放好。

小朋友快出来,让我们一起欢笑。

”在这首儿歌中,鞭炮的声音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倍感喜庆。

(2)这首儿歌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春节的喜庆氛围,也传递了热烈欢乐、积极向上的情绪。

通过唱唱跳跳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春节带来的快乐和温暖。

三、贴春联(1)贴春联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

我们唱起这首童谣:“贴春联轻手蹑脚,多走运,富贵旁流似水流!”这首童谣短小精悍,表达了人们贴春联的祝福和期望。

(2)这首童谣让孩子们了解到春节期间贴春联的习俗和寓意,也传递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通过唱唱跳跳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春节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四、小小年画家(1)春节期间,孩子们常常会参与绘制年画的活动。

我们唱起这首儿歌:“小小年画家,画一幅年画。

牛羊贺新年,吉祥如意千家。

”这首儿歌简单明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年画创作的乐趣。

(2)这首儿歌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年画的特点和寓意,也鼓励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通过唱唱跳跳的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年习俗歌谣

过年习俗歌谣

过年来了,喜气洋溢,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歌谣。

1.《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拜个早年,带个好头。

十年积蓄,今日大展。

恭贺新禧,品质生活。

2.《舞狮子》。

舞狮子,祈求平安来,升旗早,开门晚。

狮子跳,喜气洋洋来,福到门,富到家。

3.《贴春联》。

贴春联,传统文化好,喜洋洋,祝福老少。

丹青翰墨,书写祥和,迎春来,气象万千。

4.《吃汤圆》。

吃汤圆,万家团圆好,岁岁平安,余年有余。

汤圆甜,幸福满溢来,合家欢欣,团圆妙不可言。

5.《放鞭炮》。

放鞭炮,喜庆气氛浓,声声敲醒,驱走厄运。

闹市街头,鞭炮声远马近,欢呼声起,喜迎新岁。

以上就是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歌谣,大家与家人一起唱唱,让温馨的新年气氛更加浓厚。

春节习俗儿歌有哪些_2020春节习俗文化介绍

春节习俗儿歌有哪些_2020春节习俗文化介绍

春节习俗儿歌有哪些_2020春节习俗文化介绍一年一度的春节离我们不远了,大家听过春节习俗儿歌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春节习俗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春节习俗儿歌1《过新年》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带新帽。

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

放起爆竹噼啪响,恭喜恭喜新年好。

2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3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窜汤丸,正月十五元霄圆。

贴春联和门神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春节习俗童谣

春节习俗童谣

春节习俗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首童谣是不是很熟悉呢?每当春节临近,孩子们总会欢快地唱起它,那充满童真的声音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世界。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而那些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先来说说“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这一天,人们会供奉糖瓜给灶王爷,希望他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安顺遂。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吃起来香甜可口。

据说,灶王爷吃了糖瓜,嘴巴就会被粘住,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啦!“二十四,扫房子”。

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

这可不是简单的清扫,而是要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寓意着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霉运,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和福气。

大人们拿着扫帚、抹布,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也会在一旁帮忙,虽然有时候会帮倒忙,但那份欢乐和热闹却是无法替代的。

“二十五,磨豆腐”。

在过去,豆腐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食品。

人们会提前泡好黄豆,然后用石磨磨成豆浆,再制成豆腐。

豆腐寓意着“头富”,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富贵吉祥。

现在,虽然很多人不再自己磨豆腐了,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

“二十六,去割肉”。

这一天,人们会去集市上买肉,准备过年期间的美食。

猪肉、牛肉、羊肉,各种各样的肉类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肉不仅可以用来炒菜、包饺子,还可以做成腊肉、香肠等,保存起来慢慢享用。

“二十七,宰公鸡”。

公鸡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阳气。

在这一天宰公鸡,也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宰好的公鸡会被做成美味的菜肴,摆在年夜饭的餐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七,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

题写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

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

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

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

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

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

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

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

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

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

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

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春节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
叽里咕噜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