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此词上片是“追昔”。

作者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宋代: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译文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

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

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

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次:停泊。

人:指杨济翁(即杨炎正,诗人杨万里的族弟)、周显先,是东南一带名士。

下文“二客”即此意。

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

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南犯。

胡骑:此指金兵。

猎:借指发动战争。

组练:组甲练袍,指装备精良的军队。

投鞭飞渡:用投鞭断流事。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意思-赏析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意思-赏析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意思|赏析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译文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

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

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书前程无比。

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作者:佚名此词上片是追昔。

作者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常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南犯中原,胡骑猎清秋即指完颜亮1161年率军南侵事。

前一句落日塞尘起是先造气氛。

从意象看:战尘遮天,本来无光的落日,便显得更其惨淡。

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

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部队坚守大江。

以汉家与胡骑对举,自然造成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

写对方行动以起、猎等字,是属于动态的;写宋方部署以列、耸等字,偏于静态的。

相形之下,益见前者嚣张,后者镇定。

组练十万、列舰层楼,均极形宋军阵容严整盛大,有一种必势的信心与气势。

前四句对比有力,烘托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使人感觉正义战争前途光明,以下三句进一步回忆当年完颜亮南进溃败被杀事。

完颜亮南侵期间,金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军事上屡受挫折,士气动摇军心离散。

当完颜亮迫令金军三日内渡江南下时,被部下所杀,这场战争就此结束。

谁道投鞭飞渡三句即书其事。

句中隐含三个典故:《晋书符坚载记》载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侵东晋,曾不可一世地说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结果一败涂地,丧师北还。

悲伤的古诗句

悲伤的古诗句

悲伤的古诗句抒情诗句悲伤的古诗句1、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崔道融《梅花》2、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3、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白居易《青门柳》4、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5、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于谦《立春日感怀》6、无情对面是山河。

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7、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李商隐《楚宫》8、一片春愁待酒浇。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9、闲愁闲恨一番新。

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1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11、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12、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1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寄兴》14、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15、无言暗将红泪弹。

纳兰性德《河传春浅》16、怕歌愁舞懒逢迎。

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17、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18、髻子伤春慵更梳。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19、年年拚得为花愁。

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20、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21、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苏轼《西江月梅花》22、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23、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24、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25、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张籍《征妇怨》26、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曹操《薤露》27、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陆机《门有车马客行》28、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孙光宪《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29、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30、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二十八首《水调歌头》作品,值得诵读!

二十八首《水调歌头》作品,值得诵读!

二十八首《水调歌头》作品,值得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宋代] 陈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宋代] 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宋代] 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水调歌头·游览[宋代] 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宋代] 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写大风的诗句优选份

写大风的诗句优选份

写大风的诗句优选份写大风的诗句 11、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温庭筠《清明日》2、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3、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4、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5、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6、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7、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8、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9、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李贺《开愁歌》10、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史达祖《临江仙闺思》11、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李方膺《题画梅》12、更谁情浅似春风。

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13、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周邦彦《浣__翠葆参差竹径成》14、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15、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16、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

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17、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18、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__《满江红喜遇重阳》19、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

彭元逊《六丑杨花》20、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21、石龙舞罢松风晓。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22、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

晁端礼《绿头鸭咏月》23、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24、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25、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26、不枉东风吹客泪。

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27、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的意思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的意思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的意思“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其古诗全文如下: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注释】⑺“季子”二句: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

这里指自己如季子年少时一样有一股锐气,寻求建立功业,到处奔跑貂裘积满灰尘,颜色变黑。

⑻“今老”三句:谓今过扬州,人已中年,不堪回首当年。

搔白首:暗用杜甫《梦李白》诗意:“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⑼“倦游”两句:欲退隐江上,种桔消愁。

桔千头: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命人到武陵龙阳洲种桔千株。

临终时对其儿说:我家有“千头木奴”,足够你岁岁使用。

(《襄阳耆旧传》⑽“二客”三句:称颂友人学富志高,愿为之谋划。

名胜:名流。

万卷诗书事业:化用杜甫诗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⑾“莫射”二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李广居蓝田南山中,闻郡有虎,尝自射之。

又据《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这二句是感叹朝廷偃武修文,作军事工作没有出路。

【翻译】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

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原文、赏析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原文、赏析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原文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

是年夏秋之交,作者被调任为湖北转运副使,溯江西行。

船只停泊在扬州时,与友人杨济翁(炎正)、周显先有词作往来唱和。

作者在南归之前,到过扬州,又读到友人伤时的词章,心潮澎湃,遂写下这一首抚今追昔的和韵词作。

译文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

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

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

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杨万里《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欣赏

杨万里《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欣赏

杨万里《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欣赏杨万里《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欣赏杨万里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词作品请关注。

《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杨万里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拓展阅读: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

其古诗全文如下: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红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敧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 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本文是关于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监耸高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译文及注释】译文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

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

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

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次:停泊。

人:指杨济翁(即杨炎正,诗人杨万里的族弟)、周显先,是东南一带名士。

下文“二客”即此意。

⑶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

⑷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南犯。

胡骑:此指金兵。

猎:借指发动战争。

⑸组练:组甲练袍,指装备精良的军队。

⑹投鞭飞渡:用投鞭断流事。

前秦苻坚举兵南侵东晋,号称九十万大军,他曾自夸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苻坚载记》)结果淝水一战,大败而归。

此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败绩。

⑺“忆昔”二句: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为其部下所杀事。

鸣髇(xiāo):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射时发声。

血污:指死于非命。

《史记·匈奴传》谓匈奴头曼单于之太子冒顿作鸣镝,令左右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后从其父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随鸣镝而射头曼。

佛(bì)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曾率师南侵,此借指金主完颜亮。

⑻“季子”二句: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

《战国策·赵策》: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

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

这里指自己如季子年少时一样有一股锐气,寻求建立功业,到处奔跑貂裘积满灰尘,颜色变黑。

⑼“今老”三句:谓今过扬州,人已中年,不堪回首当年。

搔白首:暗用杜甫《梦李白》诗意:“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⑽“倦游”两句:欲退隐江上,种橘消愁。

倦游:倦于宦游,即厌于做官。

橘千头:(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

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

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襄阳耆旧传》⑾“二客”三句:称颂友人学富志高,愿为之谋划。

名胜:名流。

万卷诗书事业:化用杜甫诗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⑿“莫射”二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又据《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恩养富民也。

”这二句是感叹朝廷偃武修文,做军事工作没有出路。

【赏析】此词上片是“追昔”。

作者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常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南犯中原,“胡骑猎清秋”即指完颜亮1161年率军南侵事。

前一句“落日塞尘起”是先造气氛。

从意象看:战尘遮天,本来无光的落日,便显得更其惨淡。

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

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部队坚守大江。

以“汉家”与“胡骑”对举,自然造成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

写对方行动以“起”、“猎”等字,是属于动态的;写宋方部署以“列”、“耸”等字,偏于静态的。

相形之下,益见前者嚣张,后者镇定。

“组练十万”、“列舰”“层楼”,均极形宋军阵容严整盛大,有一种必势的信心与气势。

前四句对比有力,烘托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使人感觉正义战争前途光明,以下三句进一步回忆当年完颜亮南进溃败被杀事。

完颜亮南侵期间,金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军事上屡受挫折,士气动摇军心离散。

当完颜亮迫令金军三日内渡江南下时,被部下所杀,这场战争就此结束。

“谁道投鞭飞渡”三句即书其事。

句中隐含三个典故:《晋书·符坚载记》载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侵东晋,曾不可一世地说“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结果一败涂地,丧师北还。

《史记·匈奴传》载匈奴头曼单于之太子冒顿作鸣镝(即“鸣髇”,响箭),命令部下说:“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后在一次出猎时,冒顿以鸣镝射头曼,他的部下也跟着发箭,头曼遂被射杀。

“佛狸”,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他南侵中原受挫,被太监所杀,作者融此三事以写完颜亮发动南侵,但丧于内乱,事与愿违的史实,不仅切贴,三事连用,更觉有化用自然之妙。

宋朝军民,军容严整同仇敌忾而金国外强中干且有“离合之衅”可乘,这正是恢复河山的大好时机。

当年,作者二十出头以义军掌书记策马南来,使义军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希望协同作战,大举反击。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正是作者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

苏秦字“季子”,乃战国时著名策士,以合纵游说诸候佩而后佩六国相印。

他年轻时曾穿黑貂裘“西入秦。

作者以”季子“自拟乃是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已任的少年锐进之气。

于是,在战争风云的时代背景上,这样一个“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的少年英雄,义气风发,虎虎有生气,与下片搔白首而长吟的今“我”判若两人。

过片笔锋所及转为“抚今”。

上片结句才说到“年少”,这里却继以“今老矣”一声长叹,其间掠过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

老少,对比强烈叹中之愁闷顿显突出。

这里的叹老又不同一般文人叹老嗟卑的心理,而是类乎“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属于深忧时不我待、老大无成的志士之愁苦。

南渡以来,作者长期被投闲置敬,志不得伸,此时翘首西北,“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真有不胜今昔有别之感。

过片三短句,情绪够悲怆的,似乎就要言及政局国事,但是“欲说还休”。

接下来只讲对来日的安排,分两层。

第一层说自己,因为倦于宦游,想要归隐田无,植橘置产。

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在龙阳县汜洲种柑橘,临死时对儿子说:“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见《三国志》)颇具风趣又故意模仿一种善治产业、谋衣食的精明人口吻。

只要联想作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句,不难体味这里隐含的无奈、自嘲及悲愤的复杂情绪。

作者一心为国,希望能效力沙场,而朝廷无能、力不能伸,想解甲而去但终心系祖国,说“欲去”而而又不忍去,正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

为将来打算第二层是劝友人。

杨济翁原唱云:“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其彷徨无奈可谓与弃疾相通。

作者故而劝道:“您们二位(二客)乃东南名流,腹藏万卷,胸怀大志,自不应打算像我一样归隐。

但有一言还想与君等商议一下:且莫效李广那样南山习射,只可取‘富民侯’谋个安逸轻闲。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汉书·食货志》:“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李广生不逢高祖之世,空有一身武力,未得封侯,而“富民侯”却能不以战功而取。

二句暗指朝廷“偃武修文”。

放弃北伐,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其意不言自明。

要之,无论说自己“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也好,劝友人“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也好,都属激愤语。

如果说前一层讲得较好平淡隐忍,后一层“莫射”“直觅”云云,语意则相当激烈。

分两步走,便把一腔愤懑不满尽情发泄出来。

此词上阕颇类英雄史诗的开端,然而其雄壮气势到后半却陡然一转,反添落寞之感,通过这种跳跃性很强的分片,有力表现出作者失意和对时政不满而更多无奈气愤的心情。

下片写壮志销磨,全推在“今老矣”三字上,行文腾挪,用意含蓄,个中酸楚愤激,耐人寻味,愤语、反语的运用,也有强化感情色彩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