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核初探——以优秀剧集《琅琊榜》为例
从国产电视剧浅议中西跨文化传播——以电视剧《琅琊榜》为例

道, 侠 义之心 , 赤子之魂也 使这部剧不止 于琳琅满 目的衣香 鬓 影, 更 向世 界 展 现 了 华夏 子 孙 的心 之 所 向 , 无 上追 求 。 四、 国产 电视 剧 在 跨 文化 传 播 中受 阻 原 因 阐述
优势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7 . 0 6 . 0 8 4 研 究 背 景 ( 一) 跨 文化 传 播 的 概 念 跨 文 化 传播 , 是 指拥 有 不 同文 化 背 景 的社 会 成 员 之 间 的人
人 民的 追 捧 与 喜 爱 。
[ 关键词 ] 中西跨 文化传播 ; 国产 电视剧 ; 《 琅琊榜》 ; 观众 [ 中图分类号 ]J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7 ) 0 6 — 0 1 7 7 — 0 2
[ 本刊 网址 ]h t t p : / / w w w. h b x b . n e t
第3 0卷第 6期
总第 1 9 6期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B E 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3 0 . N O . 6 ( G e n . N O . 1 9 6 )
[ 摘 要]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 中西跨 文化传播得 到 了长足发展 。近 年来 , 外 国电视剧 大量涌入我 国, 给 国产 电视
琅琊榜读后感

琅琊榜读后感《琅琊榜》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古装剧,它以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命运为背景,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戏剧性的历史时代。
该剧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历史的再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在观看这部剧之后,我深受触动,对剧中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剧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和情感纠葛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主角梅长苏是一个心怀大志,却又深藏不露的人物。
他的身世之谜和与霓凰的感情纠葛,让人为之动容。
而梁帝、萧景睿、林殊等人物也各有特点,他们的成长和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个性魅力,更能够从他们的命运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性的复杂。
其次,剧中的政治斗争和权谋博弈也是令人着迷的一部分。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环境十分复杂,各种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让人目不暇接。
梅长苏作为一个智谋过人的谋士,他在这个权力的角逐中游刃有余,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奋斗。
他和梁帝之间的互动,以及他对权力的态度,都让人深思。
这种政治斗争的描绘,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上的政治风云,也让人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剧中的爱情情感也是观众们感动的一部分。
梅长苏和霓凰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却又充满了柔情和温暖。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为之动容,也让人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同时,剧中的其他爱情线也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感人之处,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总的来说,《琅琊榜》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古装剧,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政治和爱情的深刻剖析。
通过这部剧,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也可以对当今社会有更多的思考。
希望这样的优秀作品能够继续出现,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_琅琊榜_古代历史剧的新探索

85Television 2016China 《琅琊榜》:古代历史剧的新探索沈子元2015年,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出品、根据海晏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历史剧《琅琊榜》的播映,不仅高居同期电视剧收视率榜首,而且引发了网上舆论的一致赞誉。
坦率地说,自有互联网以来,某一电视剧能够得到网上的一致首肯而罕有或没有批评意见的,除了《潜伏》等极少数几部电视剧之外,恐怕就是这部《琅琊榜》了。
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也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因为在有关电视剧的宣传与评价中,我们已经有太多专家推荐而观众并不买账、观众热捧而专家不以为然,或专家与专家之间意见不一、观众与观众之间针锋相对的案例,尽管观众的反应并不如专家那样权威、专业,常常也会众说纷纭甚至胡言乱语,呈现出一派乱象,但是当所有的观众都一致称赞一部电视剧时,那么可以肯定,这部电视剧的美学品格一定已经进入了很高的层面。
《琅琊榜》即是如此。
在众多的关于《琅琊榜》的言说中,制作精良、情感克制、高颜值的男主角之间的情义、画面的电影感等被认为是该剧获得成功的原因。
其实,这还仅仅是一些表象之见。
严格地说,该剧之所以能在形形色色的电视剧类型的海量铺陈中脱颖而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在中国历史题材已经被无数影视剧的改编、戏说甚至滥用、歪曲之后,以一种全新的价值传递与艺术呈现,对中国古代历史剧在当下的实践作出了相当重要而有益的探索。
突出表现在: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读解。
既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大多聚焦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丰功伟绩与风流韵事,剧中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无非中国古人的皇帝梦、清官梦、江湖梦与神仙梦。
其描写皇帝,或批判其穷奢极欲,最终导致众叛亲离,或颂扬其雄才大略、爱国亲民、富有人情味;描写文臣(包括在野的知识分子)武将,则侧重表现其忠君爱民,以自己非凡或特殊的才华、技能维护社会的安定、百姓的福祉,如果理想不能实现,则突出其出污泥而不染或不肯同流合污的清高、高尚品格;至于描写男女爱情或江湖友情,也大多将其置于国家民族大义与个人情感幸福的对立、冲突的框架中表现当事人的两难选择。
《琅琊榜》成功因素分析为例及对国产电视剧的影响

中国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标题:《琅琊榜》成功因素分析为例与对国产电视剧的影响学习中心学号姓名专业层次指导教师/职称日期年月日中文摘要近些年,随着国产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受众群体的增加,国产电视剧制作逐渐趋向膨胀,甚至不少电视剧制作者,在利益的趋势下,盲目跟风现象突出,容低俗化趋势明显。
尤其是近些年,穿越剧、雷人剧频出,我国电视剧行业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本文以2015年成功播出的古装电视剧《琅琊榜》为例,以其成功播出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我国古装类型的国产电视剧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启示。
关键词:琅琊榜;国产;电视剧;问题;启示目录绪论1一、《琅琊榜》成功播出和原因分析2(一)简介2(二)《琅琊榜》成功播出现状21.《琅琊榜》播出数据22.《琅琊榜》的口碑2(三)《琅琊榜》成功播出的原因31. 丰富的文化涵32. 符合主流价值的审美观33. 电视剧制作过程注重细节34. 演员和创作团队水平较高4二、我国当前国产电视剧面临的问题4(一)剧情主题结构单一4(二)艺术品质不高4(三)抄袭跟风严重5(四)商业化趋势5三、《琅琊榜》的成功对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启示6(一)做好剧本研究和拍摄准备工作6(二)更加注重艺术思想涵6(三)鼓励高品质的创新作品6(四)协调电视剧产业经济效益7结论7参考文献8致9绪论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在我国有两个高潮,一个是90年代初,以金庸小说改编为代表的古装武侠剧的制作,其中代表作有《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剧情多以爱情贯穿其中,将江湖义气兄弟情义等江湖绿林好汉的真情伴随其中,影响了八零后的一代人。
另一个就是当前以网上火爆的网络小说作为基础而改编的后宫、古装、穿越等类型的电视剧,其中以《甄嬛传》《芈月传》《步步惊心》《花千骨》、《华胥引》、《盗墓笔记》等,剧情多超出现实,深受九零后年轻人的热捧,在如今的各大卫视和网络各大视频平台播出,并一炮走红。
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论文

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论文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论文近年来,网络原创素材成为影视界竞相争抢的新宠。
电视剧《琅琊榜》正是取材于网络小说,成为当下中国最火的电视剧集,其精彩的内容不但引发国人热议追捧,很多外国人也对这部中国风格的电视剧推崇备至。
早在未播前,这部电视剧就在网络上备受关注,作者海宴塑造的主人公梅长苏个性鲜明,将夺嫡风云和铁骨忠魂在剧中相并联,在一幕幕阴谋权诈之间,展现了他的爱恨情仇。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唯美的拍摄画面、强大的制作团队,使这部电视剧在当今影视剧中被称为良心之作。
一、中华文化元素特有的艺术氛围《琅琊榜》所展现的浓郁中国风,正是从一个个场景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特征中体现出来的。
人物之间的言谈举止,对事件的处理、谋划、理解无一不在展示中国特色。
剧中多处画面体现出中国山水画卷的唯美、古意盎然。
其中古代山水园林场景,为整部作品增添色彩。
魏晋时期的传统文化到如今已经有较大改变,很多古风习俗早已遗失,《琅琊榜》很好地将这些古老礼仪习俗进行了再现。
比如剧中十里长亭送别场景出现多次,这种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所再现的凄凄离别情,能勾起观众回味“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思绪中。
长亭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在长亭送别中,宾主依中华传统礼仪相对跪坐,以清茶淡酒依依惜别。
长亭内情感的交流,亭外山水入画,加之拍摄角度的拿捏精准,画面剧情引人入胜。
《琅琊榜》中的琅琊意喻诸葛亮出生地琅琊郡,其主人公梅长苏足智多谋,曾获得水镜先生评语:“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与诸葛亮“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评语何其相似。
两者都是神机妙算、忠心辅佐明君,最后都病逝于沙场,可见作者正是借用诸葛亮形象表现梅长苏的人物特征。
作为《琅琊榜》剧中主角,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人物形象诠释得淋淋尽致,其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忍辱负重13年后,力保靖王开创政治清明的中兴盛世。
电视剧案例分析

电视剧案例分析近年来,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
它不仅在娱乐方面给人们带来欢乐,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了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电视剧案例,探讨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琅琊榜》:勾勒瑰丽的帝国政治作为一部备受赞誉的古装剧,《琅琊榜》通过细腻的剧情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帝国政治的复杂性和权谋的残酷性。
这部剧以明君杨政为主线,通过反复的政治斗争和阴谋诡计,展现了历史上权臣与智者的较量,使观众对历史事实和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剧中的角色塑造生动且多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立场。
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忧虑,也能够从中获得对人性的思考和启发。
这部剧不仅在娱乐方面取得了成功,更为人们带来了对政治机制的思考。
二、《人民的名义》:呈现腐败问题的现实之镜《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反腐剧,以其鲜活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腐败细节,揭示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该剧通过讲述一名普通检察官李达康揭露和打击贪官污吏的故事,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并对观众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剧中,观众可以看到各级官员的腐败行为以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这部剧没有只停留在揭示腐败问题上,还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转变,传递了对正义、真诚和人性的思考。
观众不仅仅是受众,更成为了社会的参与者和改革的推动者。
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为一部玄幻仙侠剧,以其浓郁的东方神话色彩和深情的爱情故事,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该剧以凡人女子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之间的爱情为主线,通过跨越三生三世的情缘展现了爱情的坚守与不变。
这部剧不仅在制作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还通过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塑造,探讨了人性、情感和命运的话题。
观众在欣赏其中的浪漫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反思人生的意义和对爱情的理解。
结语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剧情发展,影响了观众的思维和情感。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分析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分析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内涵分析摘要: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取得了空前的佳绩,它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新材料。
在促进电视剧产业蓬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注重提升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内涵是保证一部电视剧取得成功的关键。
新兴网络时代所孕育的历史架空剧不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从而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琅琊榜;艺术内涵新近播出的电视剧作品《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围绕着主人公梅长苏以病弱之躯完成复仇使命的故事,其背后的价值诉求则超越于单纯的“复仇”主题。
正如陈平原先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中所言,梅长苏的身上寄托的不仅是沉冤昭雪的传统叙事逻辑,更映衬着文人与官僚、江湖与朝廷之间角力的文化思索。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仅10月14日一天,《琅琊榜》就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和1.085%的收视率,在中国五十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榜排名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当前中国最火爆的电视剧作品。
它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中国电视剧创作模式的转型,又或是启示了中国影视剧发展的新方向,正是亟待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将该部电视剧与近期播出多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深厚的文化底蕴、精良的艺术创造是保证它取得成功的基础。
《琅琊榜》的异军突起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特别是针对该剧艺术内涵的分析尤能解答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参差不齐的带给我们的诸多困扰。
一、以全新的艺术审美标准确立电视剧创作的新标杆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机制,它已不能被视为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在解放作家双手的同时,也渗透进读者的审美期待,进而使得文艺作品的美学意义悄然发生了变化。
很难想象忽略此类现象,将会使得我们认识文艺生态的真实面貌产生何种偏差。
《琅琊榜》——一部传承与创新,大气又细腻的东方电视剧巨作

《琅琊榜》——一部传承与创新,大气又细腻的东方电视剧巨作2015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已完结数月,至开播起,斩获无数好评,剧中亮点可圈可点。
第一部国产电视剧至今不足50年,创作道路上不乏经典,而古装剧,更是国产剧中经典实力派,有《三国演义》的气势磅礴,有《大明宫词》的细腻委婉,有《康熙王朝》的正气凛然等等一代经典。
而国产电视剧发展至今,进入了一个迷茫的困局。
播出渠道越来越多,对影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影片制作月来越粗糙,经典的历史故事拍了又拍,即使有优秀的电视剧剧本,制片方为了经济效益,也会在草草制作,因为只要影片不至于太过粗糙,都能被购买,花心思,花费用制作的影片,也不一定能卖出更高的利润。
这样的大环境,造就了近几年的国产电视剧成为狗血剧的代名词。
在这样的环境中,《琅琊榜》受到的好评,证明了电视剧观众,还是拥有较高的审美要求的。
《琅琊榜》虽然是古装剧,但是跳出了历史剧的范围。
大胆的使用了架空历史的故事背景。
在今年来的古装剧题材中,是鲜有的。
其剧中蕴含着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思想的东方美学,证部剧又像一幅幅中国画,耐人寻味。
山水写意——故事背景许多架空历史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会在开篇或者中直接交代背景关系,而《琅琊榜》没有,由始至终,都没有直接交代国家,江湖势力的背景。
甚至连所谓的琅琊榜排名,琅琊榜在江湖中的地位,都没有进行直接的表现。
就像山水泼墨,不会直接描绘这儿是水或那儿是山。
如所谓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如何紧张;江左盟的江湖地位如何,构架如何;琅琊阁与江左盟是如何的关系等等情节,在剧中只是带过,但是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表达的意思,就像山水写意的国画,表象给受众的,是一种意境,无需繁复多解释说明。
这既是东方美学的'书不尽言'故'不书尽'。
虫鸟工笔——细节刻画网络上一致赞誉该剧道具如何用心,对细节对把握如何到位。
这是该剧的成功亮点之一,细节刻画精细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 Ju Yu Ying S h i.戏剧与影视■■新历史主义视角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核初探—以优秀剧集《琅琊榜》为例袁周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要:当下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规模正逐步扩大,王侯将相,江山美人,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粉墨登场,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剧集变得冗长肤浅,甚至出现了亵渎历史、恶搞人物的情况,令人大跌眼镜。
本文通过对《痕琊榜》这部优秀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解读,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思考了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向为何,提出了如何彰显传统文化底藴方面的建议,旨在为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蓬勃发展略尽绵力。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历史题材电视剧《痕琊榜》传统文化底藴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一、互文性: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理论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黑格尔也曾 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
历史承载着人类宝贵的 生存经验和无可取代的集体智慧,透过历史这面镜子观照 当代生活,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都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社 会,人类也越来越懂得通过探索历史资源,借用古人的智 慧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社会问题,面对人生的生存困 境。
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人们对历史的熟悉或理解 大多是建立在经史典籍之上的。
所谓史实,应是真实发生 的事情,而现在人们对历史的了解更多类似于是对历史故 事的了解,与事实还有稍许差距。
若我们从历史的事实出 发,追根溯源,可以形成历史科学,但我们若从叙述历史故 事的角度出发谈论历史,则会在文本之上衍生出文学的虚 构与想象。
此时,我们不禁会问,那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到底应该如何辨别和区分呢?为了解决类似于这样的重 大理论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了一种“互文性”理论。
俄国学者巴赫金的诗学所提出的“复调”理论、对话理 论已经包含有互文性的因子,比较系统地倡导互文性理 论的,当推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飯•克里斯蒂娃。
她 的《符号学》论述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通约性,认为不同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171-02的文本都可以作为对方的镜子,相互嵌人和相互映照,彼此相互吸收、相互转化,形成一个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向文本不断生成的开放网络。
①由此可见,互文性理论的发端是一种关于文本的阐释理论。
当这一理论进人到文化研究领域时,却已不再是仅从文本到文本这样相互转化如此简单了。
在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中,互文性的理论重心已经转向了文学文本与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关系之上,而也正因如此,文学与历史的界限变得不再清 晰,对于“文本的历史性”还是“历史的文本性”争论也一直此起彼伏。
新历史主义强调我们要着眼于当代视野,利用互文性理论来解释历史,从文学文本中将历史事实或语境重构,形成新的历史客体。
因此,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它带有明显的虚构与想象色彩,利用文本中的隐喻或重构进行批判。
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理论总体上强调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联系,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使文学重返历史,发掘并开拓了语言结构和历史结构想象性和虚构性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历史精神。
新历史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相结合,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宣扬文学的解构功能Yi Shu Ping Jian 171和批判精神,客观上有助于启发人们从政治视域观察历 史和现实,有助于培育大众对不合理的体制和思想的批 判精神和变革意识。
二、传统文化底蕴的彰显:形式与内容应双管齐下近年来,大众审美逐渐趋于通俗化,古装影视剧的市 场相对都市言情、抗战题材电视剧来说较为萎靡,仅有的 一些剧作也大多以情爱、宫斗为主题,在弘扬家国情怀这 一立意主旨上乏善可陈,总体而言缺少了影视剧创作的 突破和创新。
2015年,一部《琅琊榜》以其精良的制作,演 员精湛的演技折服了众多观众,成为年度热播大剧,获奖 累累。
这部关注于政治博弈、权力交锋的电视剧为何能如 此俘获观众的心,成为影视圈讨论的焦点,值得我们细细 思考。
《琅琊榜》原为网络作家海晏的连载小说,连载之初 便已大受欢迎,它主要讲述了赤焰军少将林殊为洗刷其 家族谋逆叛乱的冤情而步步为营,与少时挚友萧景琰一 道经历重重困难,终使冤案昭雪的故事。
在这些情节背 后,我们应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才能为如何能 够出现像《琅琊榜》这样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这一问题 做好注脚。
电视剧《琅琊榜》中的历史是虚构的,应属于架 空历史的类别,但是从剧中人物、礼节、文化等细节处我 们不难推断,该剧的背景被大致框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南朝梁代。
它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家国为主线, 将梅长苏与旧时挚友的友情,以及与曾有婚约的霓凰郡 主的爱情交织其中,又不乏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彰显与 体现,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价值观一脉相承,营造出 了情怀高远的主旨意境。
从形式上来看,《琅琊榜》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底 蕴。
长亭送别、清风卷书、作揖行礼等各处细节的展现,将 中国古典美学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比如,长亭送别是 中国古典诗歌中塑造的经典离别意象,具有丰富的历史 文化内涵,在剧中曾多次出现。
《琅琊榜》中梅长苏在郊外 的亭子送别儒家大师的场景,就遵循了中国传统审美中 的描绘手法,主客跪坐,相对揖别,微风习习,林木渐动, 古意盎然,引人入胜,深刻感受到了离别之凝重的氛围。
就内容方面而言,昔日疼爱林殊的皇奶奶因病去世,林殊 因身份所困不能为之守灵而内心悲怆,伤及身体,此处情 节强化了对传统孝道的弘扬。
情节虽不新颖,但却传达出 了当代社会仍推崇的文化底蕴,满足了现下社会人们的 精神需求,继承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血脉。
笔者认为, 正是这种对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承,提升了这部作品的精 神内涵,使其更具魅力。
彰显传统文化底蕴,我们可以通过内容和形式两个 方面进行探讨。
形式方面,历史题材电视剧本身就自带传 统文化的符号,无论是古代服饰礼仪,古代建筑和生活群 像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 分。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内容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传承。
这部剧始终围绕着平反赤焰军冤案这一核心情 节叙事,无论是步步为营,攻城诛心的党争,还是腥风血 雨的江湖杀伐,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冤案平反,正义得以弘 扬。
可以说,这部剧能为观众推崇的立足点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彰显,而在其彰显的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惩恶扬善的正义。
宫斗党争,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外衣,在这 层外衣之下,我们应该看到包裹于其中熠熠生辉的文化 内核,《琅琊榜》这部剧在这方面做得是十分出色的,这大 概也是其能获得大众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历史题材电视剧未来的发展而言,《琅琊榜》的出 现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纵观当下丛生的所谓历史剧,缺少 核心的价值内涵是其无法立足的关键所在。
若把剧目视 为文本来考量,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文本与历史之间 必然存在观照。
不论历史是否架空,其重点仍应立足于历 史文化之上,一些拿着历史的幌子,传递着都市言情思想 的电视剧终不可能真正走进观众内心。
《琅琊榜》的历史 虽是虚构的,但它将历史的文学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 处理得十分恰当。
首先,整部电视剧的情节引人入胜,事 件因果联系紧密,矛盾冲突清晰,剧本体现出了很高的文 学素养。
再者,若我们从新历史主义互文性理论视角加以 考量,不难发现,这部电视剧所反映的现实意义是十分具 体且深刻的,其中一句台词很好地阐释了电视剧的主旨: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陛下你一人的天下。
这其中 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以及政治意识形态是值得我们深入解 读与思考的。
因此,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底蕴对于历史题 材电视剧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创作者们应具有传 统文化的立场,搭建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桥梁, 为观众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影视剧作品,带领观 众去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结语如今,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回望和重温本民族的 悠久历史,而作为新媒体传播方式一种的电视,越来越显 示出其强势的一面。
历代君王、重大历史情节将借此契机 与平台逐一登场,如何把握住其精神内核,通过对历史事 件的重构与解读观照现代社会,反思当下生活,成为我们 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传统文化底蕴的彰显与政治意识 形态的传达是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稀缺的因素,但是 它们对未来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却是十分重要的。
我 们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剖析当下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形 成一套有借鉴价值的评审机制,为其注入新的文化基因, 理清电视剧的精神脉络,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摆脱思想 上的贫瘠与虚假。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或许唯有如此,才 能推动中国的电视剧事业不断迈进,登上新的历史高度。
注释:① 陆贵山:《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② 李丽:《电视剧 < 琅琊榜〉审美意境中的民族底蕴》,《当代电 视》,2016年第11期。
参考文献:[1] 李娜•《琅琊榜》叙事策略探析[J ]•影视艺术,2016,(01).[2] 刘取芝,孙其昂,施春华,陈友庆.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 理机制及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3,(11).[3] 陆贵山•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5).[4] 李丽•电视剧《琅琊榜》审美意境中的民族底蕴[J ]•当代电视, 2016,(11),172Yi Shu Ping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