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新工艺研究
高砷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法提金新技术试验

高砷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法提金新技术试验【摘要】:针对高砷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进行了化学预氧化-氰化浸金和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
结果表明,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能有效氧化金矿石,在细菌接种量10%、矿浆浓度15%、45℃下预氧化7d,金浸出率达到89.24%。
我国是一个低品位、难处理黄金矿产资源分布较为广泛的国家,现已探明的黄金地质储量中,约有1000t 左右属于难处理金矿资源,约占黄金探明总储量(4634t)的1/4。
随着易选易浸金矿的大量开采,资源日益枯竭,研究开发有效提取难处理金矿中有价金属的高效清洁工艺,已成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处理难浸金矿的方法大致有氧化预处理-氰化、强化氰化和非氰化浸出3大类,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氧化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焙烧法、加压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已成为其中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其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流程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本文对含砷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细菌预氧化与化学预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一、矿石性质原矿化学多项分析结果见表1。
矿石中有价金属是金,有害元素砷含量较高,同时含有害杂质锑和炭。
原矿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辉锑矿、雄黄(主)、雌黄,偶见毒砂,如表2所示。
金以超显微形式存在,浸染状分布,主要与黄铁矿相关。
载金矿物很细,大多在1~5μm之间。
矿石中90%以上的金是以包裹金形态存在,其中,硫化物包裹金占30.96%,其他包裹金占59.53%,属含硫高砷微细浸染型难浸金矿石。
二、化学氧化与细菌氧化原理在碱性介质的化学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矿物中的硫、砷、铁分别被氧化成硫酸盐、砷酸盐及赤铁矿,从而破坏硫化矿物晶格结构,使被其包裹的金暴露出来,主要化学反应如下:2FeS2+8NaOH+15/202→Fe203+4Na2S04+4H20 (1)2FeAsS+lONaOH+702→Fe203+2Na3 As04+5H20+2Na2S04 (2)硫化矿的细菌预氧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化学氧化、生物氧化与原电池反应同时发生,硫化矿物中的硫、砷、铁、锑分别被氧化成硫酸盐、砷酸盐、锑酸盐、铁的氢氧化物或铁矾等,最终使硫化物晶体破坏,使其被包裹的金暴露出来,得以用氰化法回收。
生物氧化预处理在难浸金精矿提金中的应用

生物氧化预处理在难浸金精矿提金中的应用难浸金精矿是指含有少量可浸出金的精矿,在传统的浸出法中难以高效提取金的矿石。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金提取方法——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
这项技术基于微生物的氧化反应,在矿石中产生金的可浸性,从而提高了金的回收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在难浸金精矿提金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
生物氧化预处理是通过一系列微生物的活动使金矿石发生氧化反应,使金矿石中的金矿物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
这一过程中,主要利用到了一种叫做硫杆菌的微生物。
硫杆菌能够利用矿石中的硫化物作为能源,通过氧化硫化物产生酸性条件,进而将金的含量提高到可浸出范围。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条件可以起到溶解金的作用,从而提高金的回收率。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因素需要注意。
首先,硫杆菌的活性和生长条件对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
硫杆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促进其活性。
其次,酸性条件和氧气供应对于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果也非常重要。
酸性条件可以促进金的溶解,而适量的氧气供应可以提供硫杆菌生长所需的氧气,促进其代谢活动。
最后,对于难浸金精矿的选择,需要考虑其金的结合形态、金的粒度分布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果和提金的回收率。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在难浸金精矿提金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与传统的氰化浸渣法相比,生物氧化预处理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生物氧化预处理不需要使用有毒的氰化物,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其次,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相对温和,对矿石中的其他金属元素的溶解影响较小,有利于其它金属的回收。
此外,生物氧化预处理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矿石,扩大了金的提金范围。
最重要的是,生物氧化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金的回收率,提高了黄金矿石提金的经济效益。
然而,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和氧气供应需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硫杆菌的生长和活性,进而影响提金效果。
生物氧化预处理在难浸金精矿中的反应机理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在难浸金精矿中的反应机理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含有难溶金的金矿石,其金粒子与黄铁矿、石英等矿石质量紧密结合,使得金难以被提取。
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传统的金提取方法包括氰化法和氧化浸出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环境污染和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特殊能力来分解难溶金与其他矿物的结合,促进金的溶出。
本文将探讨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在难浸金精矿中的反应机理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是利用金氧化细菌(如黄铁杆菌)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代谢活动将金矿石中的难溶金转化为溶解态金离子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涉及金氧化细菌对矿石的生化作用和物理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金氧化细菌通过产生一系列的氧化剂(如亚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等)将金矿石中的金从硫化物矿物中氧化成金离子。
难溶金的溶解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分解金矿石中的硫化物矿物,打破金与其他矿物之间的结合。
金氧化细菌通过产生氧化剂,将金矿石中的金离子从硫化物矿物中释放出来,增加了金的可溶性。
其次,金氧化细菌还通过产生酸性物质,降低金矿石的pH值,促进金的溶出。
酸性环境有利于金的水解反应,使金离子从金矿石中解离出来。
此外,酸性环境还可以抑制其他矿物的溶解,从而提高金的浸出率。
此外,金氧化细菌产生的胞外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酶可以降解金矿石中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潜在的金离子。
有机物的降解产物可以与金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金的水解反应速率和浸出率。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金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金精矿的粒度、矿石中难溶金的分布以及矿石的矿物组成等因素都会影响金氧化细菌的适应性和反应机理。
其次,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等操作条件对生物氧化反应的效果也有影响。
不同的温度和pH值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金的溶出率。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金矿石中金含量很低、难以直接提取的金矿。
为了降低金矿的硫化度,使金矿中的金得到更好的提取,研究人员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方法对难浸金精矿进行处理。
本文将就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为了确定合适的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我们需要对难浸金精矿的性质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金矿中金矿物的浸出行为和矿石中的金封闭情况进行研究,可以确定金矿的硫化度、金的封闭程度以及金矿中可能存在的难溶化合碱金矿物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具体参数。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氧化细菌。
目前常用的细菌包括硫氧化细菌和铁氧化细菌。
硫氧化细菌主要作用是将金矿中的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释放出金来,而铁氧化细菌则主要作用是氧化金矿中的铁离子,从而降低金的封闭程度。
根据金矿的性质和预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细菌种类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需要优化预处理的条件。
首先是pH值的控制。
一般来说,生物氧化的最适pH范围是2.0-3.0,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影响生物氧化的效果。
此外,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参数。
细菌的生长和活性通常与温度密切相关,合适的温度可以提高细菌的活性,从而提高生物氧化的效果。
此外,氧气供应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参数。
生物氧化是一个氧化反应,氧气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为了保证细菌能够充分利用氧气进行生物氧化反应,需要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并通过搅拌等方式提高氧的传质效果。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参数,比如矿渣浓度、细菌种植浓度等。
矿渣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菌难以充分接触到矿石表面,从而影响生物氧化的效果。
而细菌种植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菌间的竞争与抑制,也会降低生物氧化的效果。
因此,需要在实验中不断优化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预处理效果。
总之,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是提高金矿提取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分析金矿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生物氧化细菌,并优化预处理条件,可以实现对难浸金精矿的有效处理,提高金的浸出率。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释放机制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释放机制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含有微细、多金属硫化物和阴离子离子(如As、Sb、Bi等)等复杂矿石中的金矿石。
由于其矿石结构的复杂性和金粒与硫化矿物的紧密结合,使得金的提取难度较高。
在金矿勘探和开采领域,提高金提取率和效益是一个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应用于难浸金精矿中的金提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生物氧化预处理通过运用细菌进行氧化反应,从而改变难浸金矿石的物化特性,提高金的释放效率。
本文将探讨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
首先,生物氧化预处理通过细菌的氧化作用使得金矿石中的硫化物得到氧化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或硫酸盐。
这种氧化转化的过程释放出酸性物质,导致金矿石中金的溶解度增加。
细菌通常利用氧进行氧化反应,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如Fe2(SO4)3、FeSO4、CuSO4等。
这些酸性物质可以进一步与金矿石中的金结合形成溶解性的金酸盐,增加金的溶解度。
其次,生物氧化预处理还可通过细菌的生物吸附作用来实现金的释放。
一些细菌具有高度的金吸附能力,能够通过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吸附金微粒。
这些金微粒可以通过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一步富集,从而达到金的释放效果。
而且,这种吸附和富集的过程在较宽的pH范围内都是有效的,使得生物氧化预处理在不同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此外,生物氧化预处理还涉及到细菌所产生的一些特殊氧化酶的参与。
这些氧化酶可以催化金的氧化反应,将金从硫化矿物中释放出来。
例如,硫氧化细菌产生的硫氧化酶可以将硫酸盐氧化为硫酸,从而释放金。
其他的一些酶还可以参与到氧化反应中来,如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
最后,生物氧化预处理还涉及到金矿石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等过程。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会形成生物膜在矿石的表面,从而改变金矿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这种生物膜的形成可以增强细菌与金矿石的接触,提高金的释放效率。
且这种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的,可通过调节培养条件等方式进行控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难溶硫化金的转化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难溶硫化金的转化研究引言: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广泛应用于珠宝、电子、医疗等行业中。
然而,许多金矿中的金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导致金的提取变得困难。
在传统的金冶炼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生物氧化预处理,以提高金矿的浸出率和提取率。
本文将探讨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难溶硫化金的转化研究,并介绍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一、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机理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使用微生物将难溶硫化金转化为可溶性金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特定的细菌或真菌(如厌氧细菌、黄铁矿氧化细菌等)被引入金矿样品中,它们通过氧化作用将硫化物产生反应,从而加速金的释放。
二、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因素1. 微生物选择: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金矿有不同的适应性。
选择适合特定金矿的微生物菌种是提高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2. 氧化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氧气浓度等。
适宜的温度和pH值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适当的氧气浓度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氧化反应。
3. 矿料性质:不同金矿的矿石性质不同,如硬度、矿石中的杂质含量等。
这些性质会影响微生物对金矿的氧化效果。
三、生物氧化预处理的研究进展1.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应用:研究者通过筛选不同的微生物菌种,探索适合不同金矿的生物氧化预处理方法。
同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来提高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能力,加速金矿的氧化过程。
2. 氧化条件的优化:通过调节温度、pH值和氧气浓度等氧化条件,研究者成功地提高了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果。
例如,通过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速率。
3. 矿料性质对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研究者发现,金矿中的杂质含量和硬度等性质会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果。
因此,研究者通过改变矿料性质,如添加不同的硬度调节剂和杂质吸附剂,提高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率。
四、生物氧化预处理在难浸金精矿中的应用难浸金精矿是一种金矿石,其中的黄金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使其难以被传统的浸出方法提取。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氧化动力学研究难浸金精矿是一种含有较低品位的金矿,其中的金物质很难被传统的金提取方法所提取。
近年来,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金提取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氧化动力学进行探讨和分析。
生物氧化预处理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金矿矿石中的金化合物转化为水溶性金化合物的过程。
以硫化金矿为例,生物氧化预处理通过氧化反应将硫化物矿石中的金转为溶解态的金离子。
这种溶解态的金离子可被后续的提取方法更有效地捕获。
在进行生物氧化预处理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
常见的选择是厌氧细菌和嗜热细菌。
这些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将金矿中的金化合物迅速氧化。
此外,微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环境也是选择微生物的重要考量因素。
难浸金精矿中的金氧化动力学是评价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金的氧化动力学可以帮助改进预处理工艺,并提高金的提取率。
氧化动力学的研究主要通过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两方面进行。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氧化速率是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测定在不同温度、压力和氧气含量下的氧化速率,可以得到金的氧化反应速率常数。
这些速率常数可以用于预测金的氧化动力学和设计相应的预处理设备。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反应机理的探究。
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和中间产物,可以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金的氧化机理。
同时,还可以确定影响氧化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如温度、pH值和施加的压力。
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金氧化动力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金的氧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然而,在过高的温度下,微生物活性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氧化速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微生物活性和氧化速率之间进行权衡。
除了温度,pH值也是影响金氧化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pH值可以提供适宜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加快氧化反应的进行。
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抑制微生物活性,降低氧化速率。
因此,调节 pH 值是优化生物氧化预处理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引言难浸金精矿是指含有难以被传统浸取方法溶解的金属矿石。
在金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提高金的萃取效率对矿山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氧化预处理作为一种可行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浸金精矿的提取过程中。
本文旨在研究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
一、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原理与方法1.1 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原理生物氧化预处理是利用微生物中的某些细菌,如浸出细菌等,进行预处理,从而促进金的浸取。
这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代谢活动,将难浸金精矿中的黄铁矿等硫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盐,从而提高金的浸取率。
1.2 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方法生物氧化预处理主要有浸出预处理和氧化预处理两种方法。
浸出预处理是将含金难浸矿石经过细碎处理,与细菌悬浮液接触,利用细菌氧化的酶把黄铁矿与金矿石分离,从而提高金的提取率。
氧化预处理则是将含金矿石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模拟自然氧化过程,利用微生物间接氧化金矿石中的杂质,从而提高金的浸出效果。
二、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的因素2.1 pH值和温度生物氧化预处理的酶活性与环境pH值及温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细菌的氧化作用较好,而碱性条件下则不利于酶的活性。
此外,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细菌的生长和氧化反应,从而提高预处理效果。
2.2 初始浸出剂浓度初始浸出剂浓度对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浸出剂浓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增强生物氧化作用,提高预处理效率。
但是,过高的浸出剂浓度可能会对微生物产生毒性影响,降低细菌的活性。
2.3 浸出时间浸出时间是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浸出时间可以使微生物充分发挥其氧化作用,将难浸金精矿中的金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然而,过长的浸出时间可能导致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和竞争,从而降低预处理效果。
三、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3.1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高金的溶解率生物氧化预处理可以将金矿石中的硫化矿物转化为硫酸盐,从而提高金的浸取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 中 A 、 含 量 单位 为 g t 其 u Ag /。
混合 精矿 中金属 矿物相对 含量 占 4 .9 , 25 % 以黄
铁 矿为 主 , 毒砂 次之 , 含少量 的 黄铜 矿 、 锑 矿 、 铅 辉 方
进行 氧 化分 解 , 解 后 的非 目的矿 物 以离 子 状态 存 分 在于溶 液 中 , 目的矿 物 ( 而 或元 素 ) 被解 离 , 呈裸 或 或 露状 态 留存 于 氧化 后 的渣 中 , 进 一 步处 理 后从 中 待
种, 即氧化铁 硫 杆 菌 、 化硫 硫 杆 菌 、 化铁 铁 杆 菌 氧 氧 和氧化硫 铁杆 菌 。这 些细菌 主要 生 长于 金属 硫化 矿
混合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 1 。 该精矿 细 度为 一0 0 5 mm 占 5 .3 , 度 为 .4 66 % 密
3. 6 g e 1 / m0 精 矿含水
提取有 用元素 。金矿石 生物 氧化 提金 利 用 细菌对 含
矿、 闪锌矿 以及 磁 铁矿 和褐 铁 矿 。非 金属 矿 物 主 要 为石 英 , 为长石 、 次 云母 , 含少 量 的碳 酸盐 、 土矿 物 粘 和碳 质矿 物 。金 矿 物 的赋 存 状 态 以包 裹 金 为 主 , 含
量 占 7 .9 9 3 %。
2 8
湖 南有 色金属
H UN AN N0N FERR0 US M ETALS
第2 6卷 第 1 期 21 0 0年 2月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新工艺研究
吕重 安 安 娟2 ,
(. 1 大冶有 色金属公 司, 湖北 黄石
摘
4 50 ;.中南大学冶金科 学与工程 学院 , 南 长沙 4 0 8 ) 3052 湖 10 3
2 e 2 0 +2 2 - 2 e 0 F S +7 2 H 0- F S 4+2 2 0 ( 接 -  ̄ H S 4直
凝剂 , 浓 度 为 1 1的硫 酸 洗涤 ; KO 用 : 用 H调 整最 终
上清液的 p 6烘干称重并取样化验, H> ; 余样进行氰
化 试验 。
以氧化渣和氰化渣品位计算该矿 的浸 出率 , 并
,
床和煤炭矿床的酸性矿水中, 经过人工分离 、 筛选及
训 化等培 养 步骤 后 可 用 于 湿法 冶 金 中的金 属 提 取 。 细菌 的生 长周期 可分 为 四个 阶段 : 缓 阶段 、 迟 生长 阶 段、 稳定 阶段 和 死 亡 阶段 。在 氧 化 生 产 中要 保 证 细
8 。 %
要 : 了生物氧化法对含砷难处理金矿 的预处理。在矿浆浓度 为 1 %、 化时间为 18h7 研究 8 氧 6 (
d的优化条件 下 , 用 优 良菌 种对 目的矿 物 进 行预 处 理 , 金 的氰 化 浸 出率 由常 规 氰化 法 的 ) 选 使 1 .6 4 0 %提高至 9 . 1 4 O %。该方法经济可行 , 成功实现 了难冶金矿浸出率的突破 。 关键词 : 生物氧化 ; 含砷难 处理金矿 ; 良菌种 ; 出率 优 浸
以氰渣产率和原矿品位计算回收率对试验效果加 以
验证 。
反应 )
本试 验研 究 中所采用 的 细菌属 于 矿 物化 能 营养 的格 兰 氏染 色 阴性 短棒 细 胞 的硫 杆 菌 , 径 范 围为 直 03 .8~08 T, . 1 长度为 0 9 2 0p 细 菌通 过一 根 I . . t m, 单 一 的 极生 鞭 毛 获得 活 力 , 面 具有 一 层粘 性 物 质 表
作者简介 : 吕重安(9 4一)男 , 16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 设计研究与技术管理工作 。
菌处于生长后期和稳定 中前期 , 以使其处于最佳氧
化 状态 。
第1 期
吕重安 ,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新工艺研究 等:
2 9
生物氧化过程 中的化学反应 主要包括两种 , 一 是由于微生物 的酶解作 用而产生 的直接氧化反应 , 二是 由于中间产物硫酸高铁的氧化特性而产生的间 接氧化反应 。具体反应式可以表示如下 : 细菌氧化黄铁矿的反应为: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T 8l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5 0 2 1) 1 0 8 3 10 —5 4 (0 0 0 —0 2 —0
我 国是 世界上 主要 的黄 金生 产 国和 消费 国。随 着 黄金 工 业 的发 展 , 国易处 理 的金 矿 资 源 日渐 减 我
以显 微或次 显微 金 ( 可 见金 ) 主 , 不 为 含量 占总 金 矿 物 的 9 .0 0 2 %。被硫 化 物包 裹 的金 呈 次 显微 金 形态
存在 , 机械磨 矿无法使之解离或裸露。用常规氰化 法浸金率为 1 .6 属较难处理的混合精矿。 4 0 %,
12 试 验研 究方 法 .
金银的黄铁矿 、 砷黄铁矿等的氧化, 从而将金暴露 出
来, 以利 于氰化 浸 出。所 以 , 究 生物 氰化 预 处理 提 研 金新工艺是 拓展 常规氰 化法 处理 含砷 难处 理 金矿 的 极 有意 义的工作 。
其 中 黄铁 矿 包 裹 金 占 5 .5 , 砂包 裹 金 占 34 % 毒 2 .4 , 石包裹 金 占 57 %。金矿物 的嵌布粒 度 59% 脉 .5
l 试验原料和研究方பைடு நூலகம்
1 1 原料 性质 .
生物氧 化提金 试验原 料为 混合 含砷 难 处 理金精 矿 , 由不 同供 矿 点 提供 , 品性 质 较 复 杂 , 以试 其 样 所 验 中分别 从 1 点 按 一定 比例 制 成 混 合 精 矿 。该 0个
现用 于 工 业 上 预 氧 化 金 矿 石 的 细 菌 主 要 有 四
少 , 以研 究 开发 含 砷难 处 理 金 矿 的选 冶新 工 艺 是 所
表 1 混合精 矿 多元 素分析 结果
%
当务 之急 。所 谓 “ 处理 ” 难 是指 用传 统氰 化 浸 出不 能 有效 提取矿 石 中的金¨ 。 l J 常规氰化 法是 当今提 取黄 金 最 主要 的方 法 。该 方法工 艺简单 、 单位 成本低 , 因其 对含 砷 金矿 的浸 但 出率 低 、 化 工作 环 境 而难 以 符合 现 代社 会 工业 发 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