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采用锚梁网索+W钢带联合支护抽架大棚在1013工作面收作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锚网索支护在煤巷施工的应用

浅谈锚网索支护在煤巷施工的应用

浅谈锚网索支护在煤巷施工的应用作者:栾刚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9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井煤巷支护问题突显,集中体现在巷道支护强度不够,受地压影响,巷道支护变形严重,严重威胁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反复维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支护成本的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掘进速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高、减少支护成本,研究决定优化某某运输巷的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方案,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巷道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锚网索支护;煤港;应用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368-01引言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锚杆支护技术推广到煤巷支护,由于其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矿区已经得到推广应用,有些矿区的锚杆支护巷道比例已经达到了100%。

国内外锚杆支护成功经验表明,锚杆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于充分发挥锚杆支护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1、巷道概况1.1 巷道基本情况某某煤矿为兼并重组矿井,位于孝义市西南35km处,井田面积9.47km2,核定生产能力150Mt/a。

批准开采的4#、9#、10#、11#煤层为近距离煤层。

4#煤层、9#煤层已基本采空,目前正在开采10#煤层,10#煤层厚度1.17~1.90m,平均1.57m;11#煤层厚度3.7~7.0m,平均4.71m。

10#煤层下距11#煤层0.2~8.8m,平均3.11m,在井田中西部和东南部10#煤层与11#煤层合并。

10107运输巷为近距离煤层动压巷道,位于一采区北部,设计走向长度为876m。

10107运输巷掘进方向右侧为10105工作面,10105工作面切巷长度150m,目前正在回采,回采长度10m,左侧为10107工作面。

10107运输巷布置图如图1所示。

1.2 巷道地质条件10107运输巷处10#煤层与11#煤层合并,10107运输巷沿11#煤层底板掘进。

“短锚杆+钢带”快速辅助上网法在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应用

“短锚杆+钢带”快速辅助上网法在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应用

“短锚杆+钢带”快速辅助上网法在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应用摘要: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煤矿综采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初末采严重制约工作面的产量,因此如何缩短工作面的初末采的时间,是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的关键因素。

本文就如何改变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上网上绳工艺,降低工作面末采阶段对产量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进行阐述。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顶板控制;生产效率一、概况集中能源股份邢台矿作为一个具有50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矿井资源日趋短缺,地质条件日益复杂,目前回采的工作面多为边角煤柱,工作面布局呈现出“储量小、面长短、后退距离短”的“一小两短”新局面。

工作面回采周期短,搬家倒面频繁,因此,如何实现安全快速高效的完成上网上绳等末采工作,缩短工作面末采时间,从而降低工作面末采期对矿井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短锚杆+钢带”快速辅助上网法介绍“短锚杆+钢带”辅助上网法主要用于工作面末采初次上单网以及末采上网上绳期间顶板破碎“吃网”困难等情况。

1、工作面末采初次上单网时的应用(1)上网前首先利用钻机沿工作面方向在支架前梁与煤壁之间打一排钻眼,工作面两端头超出煤壁0.5米处各打一个钻眼,钻眼间距2米;(2)在每个钻孔中加入半卷Z2350和半卷S2350药卷,用锚杆轻轻把药卷顶入眼底,然后在锚杆尾端拧上搅拌头,用锚杆机边搅拌边推进,搅拌时间控制在半分钟左右;(3)将菱形金属网短边顺工作面方向铺设,从机头或者机尾开始向另一端头上网,同时将4米钢带顺工作面方向压好金属网,上好托盘螺丝固定在顶锚杆,将金属网压紧,金属网片超过工作面两端头至少500mm;(4)最后用铁丝将金属网的短边同金属钢带固定牢固。

(5)正常割煤移架上网。

俯视图剖面图图1:“短锚杆+钢带”快速辅助上网法在初次上单网时应用示意图技术要求:(1)上网前,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煤壁及溜子平直,端面距不小于300mm,不大于340mm(顶板较好时,割煤后支架不支护,直接在顶板打眼),为打眼铺钢带上网打基础。

锚网索支架联合支护技术在深井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锚网索支架联合支护技术在深井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锚网索支架联合支护技术在深井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杨军辉;赵祥;朱明
【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6)003
【摘要】针对河北金牛能源公司邢东煤矿深部轨道大巷失修严重的现实问题,对原锚网支护方式做了理论分析,提出锚网索支架联合支护维修的技术方案,并在力学机理分析基础上,对邢东矿深井锚网索支架联合支护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应用研究.现场效果表明,锚网支架联合支护巷修技术是适用于邢东矿高应力条件的经济可靠的支护方式.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杨军辉;赵祥;朱明
【作者单位】河北金牛能源股份公司邢东矿,河北,邢台,054000;河北金牛能源股份公司邢东矿,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2
【相关文献】
1.深井软岩巷道U型钢+锚网索+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J], 张心旷
2.深井软岩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应用 [J], 苏光祥
3.深井泥岩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的应用 [J], 刘慧
4.深井高地压软岩巷道“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实践 [J], 安超;蒋宇静;赵启峰;范向向
5.高强锚杆+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在深井高地应力软岩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J], 余永强;王长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的实践与应用

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的实践与应用

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的实践与应用[摘要]着本文着重论述了在煤巷中锚网架棚喷碹支护的优缺点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法以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锚杆钢筋网 u型可缩支架喷碹应用中图分类号:u44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11-01前言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作为一种新的巷道支护形式,与传统支护方式相比,在改善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加快成巷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简化回采面端头区维护工艺等方面的优越性十分突出。

因而受到了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普遍重视,代表了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振兴矿在回采巷道支护中,回掘巷道已经普遍采用了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形式。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果,但是,长期以来,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一直在邻近矿区得到应用,振兴矿采用这种新工艺才刚刚起步。

振兴矿主要掘进巷道主要布置在三水平18#层及15#层回采巷道上,截止目前,振兴矿已利用锚网u型钢可缩支架支护喷碹联合支护技术安全掘进煤巷5000余米。

在煤巷掘进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确定支护参数、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和顶板监测,重点做好后路顶板维护和掘进工作面迎头工程地质条件监测等措施,成功杜绝了煤巷掘进顶板事故,以及二次恢复节省了费用,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支护作用原理煤巷锚网架棚喷碹联合支护是锚杆、钢筋网、u型钢可缩支架、喷碹联合支护,共同支撑煤巷的一种新型混合支护技术,它的作用原理就是利用锚杆支护强化和提高巷道顶板一定范围岩层的抗剪压能力,形成强化承压拱,抵抗巷道围岩变形,达到支撑维护巷道的目的。

其具体作用就是通过对顶锚杆在一定预紧力作用下进行端锚,使端锚范围内的复合岩层在锚杆的弹性压缩下形成组合梁,同时利用锚杆配合钢筋网对围岩进一步增强组合梁的支护强度,锚网支护是主动支护,架棚支护是被动支护,这两种主、被动支护联合在一起,加上喷碹跟迎头大大加强了回采巷道的支护强度及服务时间,有效的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自采用这种新的支护形式以后,我们矿没有发生一次顶板事故,在当今煤矿安全生产的主旋律下,应当广泛的推广。

锚网索+钢带复合支护在郓城煤矿中的应用创新

锚网索+钢带复合支护在郓城煤矿中的应用创新

锚网索+钢带复合支护在郓城煤矿中的应用创新受地质构造和多次动压影响的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郓城煤矿安全开采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本文针对郓城煤矿1300工作面、1301工作面两顺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传统支护方式与复合支护方式的对比,提出了支护方案优化和创新策略。

肯定了锚网索+钢带复合支护方式在郓城煤矿中的应用可行性。

标签:郓城煤矿;支护形式优化;回采动压;应用创新锚网索+钢带复合支护方式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是煤炭行业安全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优势在于提高了巷道的整体安全性,减少了支护材料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

本文通过山东郓城煤矿井田某断面的支护方式分析,将传统支护方式与锚网索+钢带复合支护方式进行对比,肯定了复合支护的重要性。

并从工程特点出发,分析了郓城煤矿井田的支护策略,以确保煤炭开采安全。

1 郓城煤矿基本状况分析郓城井田位于巨野煤田最北端,南部毗邻郭屯井田。

井田行政区划归郓城县管辖。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含煤26层,其中山西组含煤2层(2、3(3上、3下)),含煤地层总厚平均213.60m。

井田内煤层平均总厚10.15m,含煤系数4.5%。

3煤层是主采及首采煤层,平均厚 6.87m,占煤层平均总厚的68%。

本井田的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主要在山西组,有煤2和煤3两层,其中煤3局部分叉为3上和3下。

井田内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煤层赋存标高一般在-400~-1500m之间,东部个别地段受断层影响可达-1800m。

井田内主要煤炭资源量集中赋存于-1000m水平以浅。

矿井内1300工作面走向长度1255m,工作面长度100m,该工作面最大埋藏深度940米,平均埋深900m,开采深度大,地应力大,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巷道围岩变形剧烈,巷道变形严重,深部巷道地应力增加,导致围岩岩性恶化,围岩塑性区和破坏区范围增大,巷道维护困难,因此,应积极采取新型支护和联合支护形式。

2 郓城煤矿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2.1 支护形式以1300工作面、1301工作面顺槽巷道断面为例。

预应力锚索-锚网、钢带联合支护的研究与试验

预应力锚索-锚网、钢带联合支护的研究与试验

预应力锚索-锚网、钢带联合支护的研究与试验
庞振兴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14(000)034
【摘要】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顶板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思想启迪。

经采用工程类比法,选择预应力锚索—锚网、钢带联合支护,是比较理想的支护,达到了设计目的和生产要求,为红阳三矿半煤岩巷支护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总页数】2页(P87-87,89)
【作者】庞振兴
【作者单位】辽宁东煤基本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矿建设一处辽宁沈阳 112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53+.9
【相关文献】
1.泥岩顶板下预应力锚索—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熊贤亮;叶振华;刘培正
2.泥岩顶板下预应力锚索—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熊贤亮;叶振华;刘培正
3.巷道锚网和钢带联合支护技术 [J], 杨伟
4.锚杆、锚索、锚网钢带联合支护在软岩动压巷道中的应用研究 [J], 王英
5.巷道锚网和钢带联合支护技术 [J], 杨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锚网(梁、索)、喷联合支护在巷道特殊地带的支护应用

锚网(梁、索)、喷联合支护在巷道特殊地带的支护应用

4砼工 程施 工
面清 扫 干净 。 3 . 4 楼 梯模 板 楼 梯 段 模 板 由底 模 、搁 栅 、牵 杠 、 牵 杠 撑 、外 帮 板 、踏 步侧 板 、反 三 角 木 等组成。楼梯模板有 的部 分可按楼 梯详 图 配 置 ,有 的部 分则 需放 出楼 梯 的 大样 图 ,以便 量 出模 板 的准确 尺 寸 。 3 . 5 模 板 的拆 除 墙 、 暗柱 模 板拆 除 :先 拆 除拉 杆 或 支 撑 ,再 拆 除穿 墙 螺 栓 及 纵横 杆 和 压铁 板 ,接 着 将 U型 卡 等 附件 拆 下 ,然 后 用 撬棍轻轻撬动模板 ,使模板离开墙体 , 将模 板 逐块 传下 堆 放 。
顶 板 、梁 模 板 拆 除 : 拆 模 顺 序 一 般 应 是 后 支 的先 拆 ,先 支 后 拆 ,先 拆 除 非 承 重 部 分 ,后 拆 除 承 重 部 分 ,底 模 拆 模 须 等 砼 强 度 符 合 规 范 要 求 方 可 拆 除 。 拆 除模 板时 , 操 作人 员应 站在 安 全 的地方 。 拆 下 的模 板 及 时 清 理 ,涂 刷 脱 模 剂 ,并 设 。在 主梁 与 次 梁交 接处 ,在 主梁 侧 板 分 类 堆 放 整 齐 ,拆 下 的 扣 件 及 时 集 中 统 上 留 缺 口 ,并 钉 上 衬 口档 ,次 梁 的侧 板 管理。
工 程 技 术
N — T e c h n o l L e w o z i e s a n d P 西 誓 ■ — ■ ‘ ■
锚网 ( 梁、索 ) 、 喷联合支护在巷道特殊地带 的支 护应用
王宗超
( 华能云南滇 东能源有限责任公 司矿业分公 司工程 管理 部 , 云南 曲靖 6 5 5 5 0 8 )
摘 要 :本文 主要介 绍 了煤 矿掘 进巷 道 在 穿过 、 ( 煤) 层 、松 软岩 层等 特殊 地段 时 , 采 用锚 网、 ( 梁 、索 ) 、喷联 合 支护 的技术工艺 实践 ,通过对各种支护工艺的有效组合,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地段巷道的支护问题,确保 了施工安全,并根据 现 场 的 实际 情 况 。简单 分析 了在 不 同的地 质 条件 下采 用锚杆 、预 应 力锚 索 等联 合 支护 的技 术原 理 ,为 类似 巷道 的 支护 提

探讨煤矿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

探讨煤矿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

探讨煤矿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摘要:棚式支护技术的支护属性和支护性能存在较多的不足和缺陷。

巷道支护技术无法合理有效的控制好巷道围岩特殊变形问题。

巷道受采动压力变形,巷道工作面断面会瞬间缩小,煤采工作空间的行人、通风、运输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煤矿巷道围岩支护的合理优化问题,故此采用了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

该文就此举例分析了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煤矿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巷道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是主动性支护技术,根据巷道围岩承载参数指标实现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加固。

相比较被动棚式支护,锚梁网索联合支护的强度参数和支护阻力较大。

锚梁网索将工作面承载力合理分配到锚杆和围岩两侧,形成适合围岩采动压力的支护体,其可缩的特性证实了围岩受力下的变形问题能够有效控制和抑制,保障煤矿开采工作面的稳定性。

1 矿区概况宿县朱仙庄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区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20~32m。

本区共含煤13~46层,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3~12层,总厚14.99m。

煤质变化大,煤类复杂,以贫煤、无烟煤、天然集中、高变质煤为主,约占66%。

煤的变质程度似有由东向西增高的趋势。

宿县朱仙庄矿区的煤系为新生界的松散含水层,层厚大约为450m,作用在煤层上方的松散含水层多达5MP,属于巨厚松散层水文地质条件。

工作面和巷道处在复杂破碎地段,地应力较大。

煤矿巷道掘进时,采用锚梁网和锚索联合支护,能够加固巷道顶板,确保锚索和锚杆的有效锚固。

2 方案设计朱仙庄矿区2煤集中运输大巷净断面规格为:B×H=3.5×3.0m,净断面为11m2。

2.1 锚杆设计木垫板和碟形铁垫板双层。

木垫板规格在400×200×50mm,碟形铁垫板规格在120×120×10mm。

2.2 托梁设计托梁采取Φ14mm钢筋焊制,长度和巷道高宽相适应,顶板3.4vm、下帮2.2m、上帮3.0m,其宽度为7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采用锚梁网索+W钢带联合支护抽架大棚在1013工作面
收作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抽架大棚,就是铺网、上钢丝绳、工字钢配合单体架设抽架大棚。

大棚的净宽度为2.2m,净高度为2.5m。

该方法
需要大量工字钢和单体,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效。

回收工字钢、单体时,容易发生片帮、掉顶、窜矸等事故,关门时还易发生埋架事故。

新工艺只投入工字钢12根、单体36根,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工效,节省资金将近10万余元。

人员在锚网梁索+w钢带联合支护下作业,保证了人身安全,同时回架也很轻松,就是在最后关门时,顶板也是可控的。

【关键词】单体液压支柱;工字钢;锚网梁索;w钢带
0.概况
1013工作面是五沟煤矿首采工作面,位于南一采区东翼,走向长约1000m,倾斜宽150m,工作面面积约150000m2。

工作面北与
f14大断层相距120~250米,东北到四含防水煤柱边界,东南为设计的1015工作面,西南到南翼三条开拓大巷及五沟向斜轴。

1013工作面支架型号:zz4400-17/35,共计99架。

该工作面收作处直接顶为中厚层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度为6.4~10m;老顶为泥岩、中砂岩,厚度为4~10m,岩性和厚度变化大,局部见1~2层厚约0.3m的薄煤线。

直接底板岩性变化不大,岩性为粉、细砂岩或粉细砂岩互层,以粉砂岩为主,厚度一般为3~4m左右;老底则为细、粉砂岩。

1.施工工艺
1.1传统施工工艺
距收作线10m开始铺网,网片的规格为:长×宽=10m×1m的金属菱形网。

每米加上一条钢丝绳,钢丝绳顺山铺设,风机两巷各留5m余绳,每隔200mm用14号铁丝与网片连接。

随着支架向前推移,网片自动吃进支架顶梁上,直至老塘网片落地1m后,铺网工作结束。

摘掉运输机与支架的连接销,采用单体抵车煤机割煤,开始做抽架大棚。

抽架大棚采用长2500mm11#矿用工字钢、配合
dw35-180/100x单体液压支柱,每个支架架设两棚抽架大棚,工字钢一端搭在支架前梁上,搭接长度不低于200mm,另一端搭在紧贴煤壁的单体上、工字钢上铺设单层金属网和2根钢丝绳。

大棚的净宽度为2.2m,净高度为2.5m。

煤壁采用菱形网+竹笆支护。

大棚架好后,进行回收设备和拆除支架工作。

根据计算1013工作面需要长2500mm11#矿用工字钢梁254根,dw35-180/100x单体液压支柱283根。

图一传统抽架大棚施工平面图及剖面图
1.2 优化施工工艺
(1)距收作线10m开始铺网,网片的规格为:长×宽=10m×1m 的金属菱形网。

每米加上一条钢丝绳,钢丝绳顺山铺设,风机两巷各留5m余绳,每隔200mm用14号铁丝与网片连接。

(2)金属网落地1m后停止移架,摘掉运输机与支架的连接销,采用单体抵车煤机割煤,开始做抽架大棚。

做抽架大棚前,首先在
支架前梁端施工第一排锚杆。

(3)为保证施工安全,做抽架大棚时采用分段施工,先施工机尾20米,再依次向下施工。

(4)施工抽架大棚时,煤机从机尾向下割煤到第十三架时(20m 为一个循环),停机闭锁,从上向下进行锚梁网支护,锚杆间距750mm,排距600mm。

施工结束后,用同样的方法向下施工,然后依次进行第二刀锚梁网支护。

(4)第三刀锚梁网支护施工结束后,在进行第四刀锚梁网支护的同时,要从上向下沿顺山依次加打一排锚索配w钢带加强支护,要求w钢带必须首尾搭接使用,锚索间距2m,w钢带长2m。

(5)锚索施工结束后,然后继续进行第四、第五排锚梁网支护,直到抽架大棚施工结束。

(6)抽架大棚施工结束后,将煤壁刷直,然后用塑料网、梯形梁及树脂锚杆将煤壁封严实。

(7)抽架大棚的净宽(支架前梁端到煤壁距离)2.4米,净高不低于2.5米。

图二优化抽架大棚施工平面图及剖面图
2.传统工艺与优化工艺的效果对比分析
(1)传统工艺需要大量工字钢和单体液压支柱,职工来回搬运带来不安全因素,也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新工艺虽然增加了材料的投入,但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2)根据传统工艺施工每班只能抽2架,而采用优化后的施工
工艺每班能够抽3架,工效提高了1.5倍,工期提前6天,节省资金将近10万余元。

(3)传统工艺综采液压支架承受的是垮落巷道大部分的压力,随着综采液压支架的回收,综采液压支架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工作面关门时容易发生埋架事故。

而优化工艺后,巷道顶板因为有锚网梁索+w钢带合支护,综采液压支架的升降对顶板几乎没有影响,回架时很轻松省力,就是在最后关门时,通过在风巷口架设两个木垛,顶板也是可控的。

(4)传统工艺架工字钢棚、抽架时回收工字钢、单体时,容易发生片帮、掉顶、窜矸等工伤事故,安全工作很难把握。

优化工艺后,人员在锚网梁索+w钢带合支护下作业,保证了人身安全,杜绝了顶板事故。

(5)通过1013综采工作面的成功拆除,这一优化的抽架工艺值得推广。

3.结束语
新工艺在1013综采工作面收作的成功应用,体现它的可操作性强;职工在双重支护的环境下作业,保障了人身安全;通过对比分析,它的工效提高了1.5倍。

[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