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索梁喷联合支护在深部软岩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煤巷软岩顶板锚梁网索耦合支护技术应用实践

煤巷软岩顶板锚梁网索耦合支护技术应用实践
煤矿 现 代化
21 - 00r第6 期
总第9 期 9
() 3 锚索施 工位置不 当: 通过现场观测发现 , 巷道围岩的变
肩增加锚 索( 图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见 )锚索孔深 为 5 m, . 同时将锚索 由原来 的 0
形破坏首先从 巷道两侧肩 窝处 开始 ,而锚索施工 在巷道中线
位置, 锚梁网索耦合支护技术认为 , 锚索在支护 中起 到二次耦 合 支 护 的作 用 , 作 用 是 防 止 围 岩 的 局 部 大 变 形 , 然 巷 道 内 其 虽 布置了锚索进行加强支护 ,但 由于施工部位 的不 当锚 索的支 护作用 没有得 到充分发挥 , 并不能限制巷道 的局部 破坏( 巷道
铺平 , 后 要 压茬 连接 , 前 钢筋 梯 子 梁 要 压 紧 金 属 网 , 贴 顶板 。 紧
锚梁网索耦合支护技术的基本特征在 于强调巷道 围岩与 支护体以及支护体各构件间在强度 、 刚度及结构上 的耦合 。强 度耦合要求支护体有一定的伸缩性 ,以充分 释放软岩 的变形 能 ;刚度耦合要求支护体有足够的刚度将巷道 围岩控制在其 允许变形之 内, 避免 因过度变形而破坏 围岩本身的承载能力 ; 结构耦 合是 在巷道 围岩 产生不 连续 变形 的部 位进行 加强 支 护, 限制其不连续变形 , 防止因个别部位 的破坏 引起 整个支护 体的失稳 ,锚梁网索耦合支 护技术强调支护体 与围岩 的协调
支 护构 件 之 间 在 强 度 、 构 上 相 匹 配 。 结 参 考 文献
图 2 修 改设 计 后 巷 道 支护 图
() 2增加使用木托盘 , 以期实现锚梁 网索 支护构件间 的强 度匹配 以及支护体( 特别是锚杆 ) 能够适应巷道 围岩的塑性变 形。 木托盘规格 :0 mm×2 0 5 m 通过木托盘的使 用 , 40 0 mmX 0 m,

锚网喷索联合支护在钱营孜煤矿的应用

锚网喷索联合支护在钱营孜煤矿的应用
成 的压缩 圈厚 度大 , 能够 对 围岩 进行 深 锚 产 生 强 力
软 岩巷道 支 护问题 日益 突 出。深部 高应 力极 软岩 巷
道 一般埋 深 大 、 受采 动影 响或 构造应 力 大 , 围岩松 软 破 碎 、 变性 大 , 压 时间快 、 流 来 初期 变形 量大 、 持续 时
间长 。 围岩 遇水 易 于 崩解 、 度 急 剧 降 低 , 采用 且 强 应 适 当措施 控制 巷 道 围 岩 变形 。因此 , 索 高 应 力极 探
悬 吊作用 , 而提 高 了 围岩 的整 体 性 和 稳 定性 。因 从 此, 巷道 支护 方式根 据 支护机 理进 行 了设计 。
2 1 锚杆 支 护参数 设计 .
软 岩巷 道合 理 的支 护方 式成 为亟 待解决 的问题 。现
对 钱 营孜煤 矿控制 深部 巷道 围岩 变形 的情况 作一 介
结构 , 密 , 状 , 致 块 含有 大 量 植 物化 石 。根 据 掘进 情
岩 块在所 受 重力作 用下 也可 能发 生 冒落 。如果锚 杆 加 固系统能 够提供 足够 的支 护 阻力将 松脱顶 板 或危 岩 悬 吊在 稳 定 岩 层 中 , 能 够 保 证 巷 道 围 岩 的 稳 就 定 。锚 杆初 步选 用 ( 2 m 左 旋 无 纵筋 螺 纹 钢 , Z 0m j
21 0 1年第 1 期 1
度L 2=1m。
性 系数 ; 为 内摩擦 角 。通过 计算 , 到 锚杆 有 效长 得
收 稿 日期 : 0 1 7— 6 2 1 —0 0
作 者 简 介 :程 远 帆 ( 9 6 ) 女 , 17 一 , 江苏 南 京 人 , 程 师 , 从 事 软 土 地 工 现
基 处 理 研 究 工作 。

锚注技术在深部软岩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锚注技术在深部软岩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锚注技术在深部软岩巷道维修中的应用徐克柱,鹿建设,李忠宝(山东海力集团公司石桥煤矿,山东宁阳271400)摘要石桥煤矿-580m 水平开采深度800多米,水平配电所布置在3煤底板中,底板以泥岩及粉沙岩为主,裂隙发育,遇水膨胀,底鼓严重,多次维修效果甚微。

经反复论证、对比,最后运用“锚注+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对配电所巷道再次修复加固后,取得了满意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软岩巷道支护锚注+网索喷工艺流程中图分类号TD353+.9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7-09作者简介:徐克柱(1981-),男,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任山东海力实业集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

山东海力集团石桥煤矿是一个设计年产能力30万t 的矿井,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多且伴生成组小断层。

-580m 水平的配电所布置在3煤层的底板当中,底板主要是泥岩及粉沙岩,层理杂乱,遇水碎胀,两帮移近量达360mm ,底鼓严重,直接影响整个采区的供电。

原支护形式为半圆拱断面,净宽4.5m ,净高3.65m ,采用普通Φ20ˑ2000mm 的全螺纹树脂锚杆,间排距800ˑ800mm ,金属网为10#冷拔钢丝编织,规格3800ˑ1000mm ,网眼尺寸100ˑ100mm ,喷厚150mm 。

因巷道变形严重,分别采用“锚网喷+锚索”和“锚网喷+普通U 型钢可缩支架”进行过2次维修,但控制效果仍然较差,达不到使用要求。

为了保证配电所的正常使用,石桥煤矿运用“锚注+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对配电所巷道进行了第3次修复加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修复加固方案及参数的选择(1)初次支护:普通Φ20ˑ2000mm 的全螺纹树脂锚杆,顶、底板间排距1600ˑ1600mm ,全长树脂锚固,锚固力不小于100kN ,金属网为10#冷拔钢丝编织,规格3800ˑ1000mm ,网眼尺寸100ˑ100mm ,初喷50mm 。

一次支护预留变形量50 80mm 。

锚网索支护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锚网索支护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不明显, 最大累计达 60 mm。30 ~ 40 d 内 巷道 相 对 较为稳定。40 d 后 出 现 一 个较 大 的 增 长 值, 直到巷 道失稳破坏。从以 上 分析 看, 二 次 锚 喷 支护 错 过 掘 进影响期则与掘进面的距 离 不 要 小于 60 m, 考虑 围 岩地质条件的变化 及 施工 因 素, 二 次 支护 以 滞 后 掘 进面 40 ~ 80 m 为宜; 从时 间上 看, 第 2 次 锚 喷 支护 滞后时间以 25 ~ 45 d 为宜。
2
支护原理
( 1 ) 锚喷支护。将 锚杆锚 入 远 端 相 对 稳 定 的 岩 体, 锚住失稳的岩体, 锚杆 将 网片 压 紧, 形成一个整 体承重, 网片的作用 是 将 锚杆 的 点 支护 变 成 所 有 锚 杆集体承重的面支护。喷射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封 闭围岩, 防止围岩风化, 另一方面混凝土本身也起到 [1 ] 了承重的作用 。 ( 2 ) 耦合支护。 通过 支护 体 与 围 岩 的 耦 合, 限 制围岩由于塑性大 产生的 变形 不 协 调 部 位, 在 巷道 稳定耦合支护共同 作用 过程 中, 实 现 支护 体 与 围 岩 、 。 的一体化 荷载 的 均 匀 化 刚 度 耦 合 支护 体 能 对 围 岩结构面不连续变形 部 位 进 行 加 强 支护, 以防止围 岩个别部位发生有 害 的 变形 损 伤 结 构 耦 合, 充分释 放膨胀能等非线性 能 量, 最 大 限 度 地 保 护 围 岩 承载 [2 ] 能力强 度 。 锚 网索 耦 合 支护 就是 针 对软岩 巷道 的围岩由于塑性大 而 产生的 变形 不 协 调 部 位, 通过 锚网与围岩以及锚索与关键部位支护的耦合而使其 变形协调, 从而限制围岩产生有害的变形损伤, 实现 支护一体化、 荷载均匀化, 达到巷道稳定的目的。软 岩巷道实现耦合支护的基本特征在于巷道围岩与支 刚度及结构上的耦合。 护体在强度、

锚杆支护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锚杆支护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锚杆支护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黄前生(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矿,安徽淮北235025)随要】探索研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机理强支护原则,重点分析影响锚杆支护体系效果的因素,以及深部软岩巷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p徽】深部坎岩巷道;锚杆支护体系;影响因素;问题及对策杨庄矿是—个拥有40多年矿龄的老矿,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巷道围岩应力逐渐增大,软岩特性显现日趋明显,巷道支护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要前掘后修,经过反复修复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制约了矿井生产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矿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我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和破坏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着重探索适合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1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近年来,随着我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尤其在I V2、I¨53等高应力采区,巷道围岩呈现出的流变特征越来越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续介质性,软岩特性臼趋明显,巷道围岩变形以塑性变形为主,变形速度极快,变形量也显著增大且持续时间长,破坏形式主要以破碎状鼓出为主。

具体表现为:初期变形速度快,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支护,极易发生冒顶、片帮,即使围岩趋于希基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会以~定的速度处于流变状态。

其次,巷j誊来压剧烈,多表现为四周来压,巷道开挖后不仅帮、顶易发生显著变形和破坏,底板也常常出现明显鼓胀变形和破坏。

另外,巷道围岩的变形极易受扰动影响,对应力变化异常敏感,一旦巷道受到其它采动影响,围岩将会急剧变形、移动和破坏且围岩遇水易崩解,强度会急剧降低。

2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原则软岩巷道和硬岩巷道支护原理截然不同,硬岩巷道支护应设法杜绝周岩进入塑性状态,而软岩巷道支护要想达到理想的支护效果,必须允许围岩进^塑性状态,以便其内部巨大的变形能得以释放,从而使围岩能够达到最佳承载状态。

根据上述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应从控制围岩的破碎状鼓出入手,选择合理的最佳的支护时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巷道支护强度,有效限制围岩的破坏深度,防止巷道围岩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变形和破坏。

锚网索喷与U型棚联合支护技术在近煤岩巷及揭穿煤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锚网索喷与U型棚联合支护技术在近煤岩巷及揭穿煤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打 T
1- | 活 —・ 自连 —- 爆 风 —・ ■. 目 {- # 、蠛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装 药 上部
爆破 风 通
鲥 柱卜- 一l i_● 金 网 。 叫 射 凝I — l 藏 点 — . : + _ ・ 挂 属 卜-。 喷 混 } ● ・ - ・ } —
科技信息
0矿 业论坛o
S IN E&T C O O F MA I CE C E HN L GYI OR TON N
21 0 2年
第 3 期 1
锚网索喷与 U型棚联合支护技术在近煤岩巷及 揭穿煤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何 涛 ( 马煤业 集 团孟津 煤矿 河 南 义
孟津
4 14 ) 7 1 2
2 巷 道 支 护 材 料 与 施 工 工 艺
21 支护材料和要求 . 孟津煤矿东翼轨道大巷近煤段掘进 .采用锚 网索喷 + u型钢棚联 合作为永久支护 , 施工过程 中放 炮后先进行 敲帮问顶 . 在 待活矸危岩 清理完毕后 . 打护 顶锚杆进行 l 临时支护 . I 临时支护采用 两排共 6根锚 杆提前打设支护。支护材料如下( 根据围岩情况确定) : 1 采 用 q 2 2 0 m 钢 筋 树 脂 锚 杆 , 排 距 为 8 0 8 O m. 用 ) b x 20 m 2 问 0xO m 采 c2 5 卷 2卷 . 固力 不 小 于 8 k 5 0药 锚 T 2 巷道两帮拱基线以下采用锚喷支护 ) 3 )采用 tl.mmX 0 0 p54 80 mm高强 预应力 锚索 .以锚人 稳定 岩层 6 0 m 80 m为 准 , 0m ~0r a 每根锚索采用 e 2 5 药卷四卷。使 用相应的配 k50 套 锚索托 盘 ( 1m 3 0 mx 0 m , 索间 排距 10 .2 0 m. 8 6 mx 0 m 30 m)锚 5 0 10 r 每 a 排根数按 3 根布置 ( 中顶一根 , 肩窝处两根 )预应力不小 于 10 N, 两 , 3k 锚 固力大于 2 0 N 不稳定层位 时 , 0k . 根据实 际的岩石情况 增加锚 索的 密度 。 4 喷射混凝土使用普硅标号 P0 25水泥 , 为细度模数> . 含 ) .4 . 砂 2 5, 水率不 大于 7 %的纯净河 砂 , 子粒径不 大于 1mm, 石 5 配合 比为水泥 : 砂 : 子= : : ; 石 12 2 速凝 剂掺人量一般 为水泥重量 的 2 3 % . ~ . 喷拱取 上 5 限, 喷渗水 区时 , 可略加大掺入量 . 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 口均匀加 入。 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为 C 0。 2 巷道喷射厚度 10 5 mm. 交叉点喷射厚度

锚网喷索联合支护在软岩巷道的设计与应用

锚网喷索联合支护在软岩巷道的设计与应用

斜 注浆 管注浆加 固巷道底角 ,用速凝材料注浆加 固底板 。
13 锚 网喷 +复喷 +锚 索 .
鹤 岗富力矿三石 门围岩遇水 膨胀 严重 ,矿 山压力 显现 明显 ,压力较大 ,巷道 变形 严重 的情况 下 ,锚 网喷 +复 喷 +锚索联合支护替代 传统 的 “ 网喷 +U型钢 +复喷 ”支 锚
14 锚 网喷 +复喷 +注 浆 +锚 索 .
平塑张庄矿 东大 巷位 于松 软岩 层 内 ,矿 压 显现 强 烈 , 围岩塑性区 、破 碎 区发展很 快 ,引起 围岩 强烈变 形 和底鼓 的情况下 , 网喷 +复喷 + 索联合 支护形 式改 为锚 网喷 锚 锚
+复喷 + 注浆 +锚 索联合 支护 方式 。观 测结果 表 明 ,巷 道
9 % 的条件下 ,锚 网喷 +复 喷联合 支护替 代料 石碹支 护 以 0
来 ,从未发 生过 巷 道 冒顶 、巷道 两 帮变 形 而破 坏 的事 故。 其支护特 点是 : 1 )锚 网喷一次支护 :因锚 网喷支护体具有较 大的变形 量和柔性 ,可允许围岩产生一 定量 的变形 ,从 而围岩卸压 。 同时锚杆在围岩松 动圈 内形 成组 合加 固拱 ,再加 上外 喷一 定厚度的混 凝 土和 加挂 金属 网 ,构 成一定 强度 的加 固带 , 可限制围岩碎胀 变形 。
碎的围岩岩体结构 ,从 20 0 3年 开始进 行 了围岩 注浆加 固, 其结果 注浆段巷 道两 帮和顶板 变形量 较小 ,使 巷道支 护达
到 良好效果 。其支护特点是 : 收稿 日期 :2 7—0 2 0 6— 7
作者简介 :宋子玉( 93一) 16 ,男 ,吉林 白城人 ,高级工程师 ,现任长春煤炭设计研究 院副 院长 ,从事设计管理工作 。
2 )二次 支护 :待 围 岩压力 释放 ,巷道 变 形趋 于 稳定

埋深矿井软岩及断层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

埋深矿井软岩及断层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

埋深矿井软岩及断层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摘要】当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后,尤其是在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巷道支护体严重破坏,影响巷道使用率,威胁安全生产。

文章介绍了软岩的工程特性及影响断层带煤巷围岩破碎的因素,提出了采用“锚、网、喷、索”联合支护控制断层带煤巷围岩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深部开采;软岩;断层;破碎带;联合支护在煤矿开采中,当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后,一般会遇见地质构造复杂,地应力变大的情况,此时巷道变形严重,尤其是在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巷道支护体严重破坏,影响巷道使用率,威胁安全生产。

其围石性质表现出软岩的巷道围岩性质,所以煤炭生产建设形势迫切要求对深部开采软岩巷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在厚煤层深部开采巷道断层破碎带掘进时,采用特殊的支护工艺。

1.软岩的工程特性1.1软岩的力学属性软岩中泥质矿物成分和结构面决定了软岩的力学特性。

显示出可塑性、膨胀性、崩解性、流变性和易扰动性的特点。

软岩的膨胀性质是在物理、化学、力学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体积变化的现象,其膨胀机理有:内部膨胀、外部膨胀和应力扩容膨胀三种。

工程中的软岩膨胀为复合膨胀形式。

1.2软岩的临界载荷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围压的增大,岩石产生的塑性变形明显增加,使得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为硬岩特性的岩石,在提高了应力水平下显示出显著的塑性变形。

1.3软岩的临界深度与软化临界荷载相对应,岩石亦存在着一个软化临界深度。

对给定矿区,软化临界深度也是一个客观量。

当地下工程埋深大于软化临界深度时,围岩出现大变形,大地压和难支护现象;当地下工程埋深小于该临界深度时,则围岩的大变形,大地压现象消失,巷道支护容易。

2.影响断层破碎带煤巷围岩破碎的因素断层附近煤岩体一般较为破碎,再加上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状态恶化,围岩变得更为破碎而呈现峰后力学特性。

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高、围岩的峰后力学特征是围岩变形破坏的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网索梁喷联合支护在深部软岩中的应用
单忠祥
(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开拓技术处,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该文论述了矿井深部巷道应用锚网索梁喷联合支护方式的作用、原理、施工工艺,阐述了该支护方式的优点,可操作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矿井深部软岩锚网索梁喷联合支护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锚喷砌碹锚网索梁松动圈
中图分类号TD353+.9文献标识码B
1工程概况
益新煤矿三水平北一石门区是三、四水平延深工
程的首采区,北一石门轨道巷是该采区的关键工程。

该轨道巷位于地表下630m,断面13m2。

根据地质资
料,该巷将穿11层煤,并且处于F13断层带、破碎带
内。

自1993年开始先后采用锚杆喷券支护、工字钢梯
形棚喷券支护、U型钢圆形棚喷券支护、料石砌碹支护
等支护形式,始终末能解决三水平北一石门轨道巷穿
过断层破碎带支护难题。

为此,巷道支护采用锚网索
梁喷支护新技术,并于2010年11月10日安全、准确
地与三水平北一石门大巷贯通,解决了这一难题。

2支护方式确定
由于该巷道服务年限长,巷道经过破碎带及深部
软岩,巷道开挖后,如不及时支护,极易抽顶、片帮。


道断面毛宽3.9m,毛高3.5m,由于巷道跨度和高度
均不适于一次性爆破成巷,因此采用正台阶施工方法。

上部高度2.3m,下部高度1.2m,上部与下部留6m
平台,上部前进一遍炮,下部跟进一遍,此种方法工序
简单,施工方便,不但作业安全,也有利于节约正规循
环时间,提高掘进速度。

巷道采用锚网索梁喷(一梁三
索)联合支护方式。

3支护参数的选择
(1)锚杆选用Φ20mm左旋螺纹钢锚杆,根据加固
拱原理,确定支护参数。

锚杆长度:
L=N(1.1+B/10)=1.2ˑ(1.1+4.7/10)=1.88m
锚杆间距:D≤0.5L=0.5ˑ1.88=0.94m
式中:B-巷道跨度m;
N-围岩稳定性系数,Ⅴ类围岩取1.2。

锚杆长度取2.5m,间距取0.8m、排距取1.0m。

(2)锚索长度确定:L=L
1+L
2
+L
3
*收稿日期:2011-08-03
作者简介:单忠祥(1961-),男,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地采专业,大专学历,工程师,现任龙煤矿业集团鹤岗分公司开拓技术处副主任工程师。

式中:L-锚索长度;
L
1
-锚索外露长度取,0.3m;
L
2
-锚索有效长度;
L
3
-锚索锚固长度,一般取1 2m。

在锚杆失效的情况下,其潜在冒落高度为1.5倍的巷道宽度,L=8.0m(煤层厚度6m)。

锚索间排距的确定:
S
a
=3(δ
a
)/4a2rk
式中:δ
a
-单根锚索超极限破断力,取260kN;
a-巷道宽度,m;
r-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5.3kN/m3;
k-安全系数,取2。

图1锚网索梁喷巷道断面图(mm)
通过上式计算锚梁排距为1.0m,锚索梁选择长3.54m的29U型钢加工成拱形梁(见图2)。

每根梁打3根锚索,梁距0.8m,钢筋网选择规格1.0ˑ2m,网眼规格75ˑ75mm,Φ4mm圆钢制成。

使用425#水泥,水泥与沙石按1:2:2配比,水灰比0.45,混凝土标号达到200#,最终喷碹厚度为150mm。

锚固剂选择聚脂树酯锚固剂,选用快速和中速两种,锚索锚固剂直径为23 mm,锚杆锚固剂为25mm,当锚索或锚(下转第33页)
(2)为防止揭露运煤通道后顶板破碎发生冒顶,提前在机头10组支架上金属网,同时针对运煤通道与辅助运输通道之间的三角煤柱压力大的特点,重点加强了此区域的顶板维护。

(3)工作面揭露老巷位置处,及时跟机打护板帮板拉移超前支架进行支护;顶板破碎时,随采煤机前滚筒割煤后立即移架,并尽可能采用带压移架;发现煤壁片帮严重时,割1组支架退回来支护好顶板再割,杜绝盲目冒进,造成冒顶。

3.3设备管理
针对工作面过老巷区域刹刀量大,破底板岩石多的实际情况,将采煤机滚筒截齿全部更换为高强度、耐磨性好的截齿,同时,加强采煤机、刮板运输机、支架等设备的检修维护,为生产创造好条件。

在工作面过老巷期间,没有出现因设备检修不到位,造成影响生产的事故。

3.4气体探测
为防止老巷内有害气体危害。

工作面推进至距揭露4303老巷道位置前2m 开始探测老巷内气体,在对应支架前,钻孔探测气体,每推进两硐探测1次,钻孔施工时通防部门要安排瓦检员及时检测气体变化情况,老巷内的瓦斯浓度必须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浓度以内,工作面方可生产;否则,必须停止生产处理瓦斯。

3.5质量控制
(1)工作面过老巷期间安排质量验收员与分管班长对采煤机截割层位严格进行把关,防止割错层位。

(2)拉移支架前必须清理干净架前的煤矸,支架翘头及底座箱压推移连杆时,必须及时处理,尤其是老巷处的支架。

(3)支架拉移过程中正确使用侧护板千斤顶及时对支架进行调正,防止支架歪斜而造成挤架、咬架。

4
结语
43下103综采工作面老巷回采已完毕。

在回采过程中,针对不同层位的老巷,采用不同的通过方法,既保证了工作面产量,又保证了安全生产。

在过老巷期间,工作面没有出现顶板事故等问题,为日后工作面过复杂老巷的安全回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吕继成,付和生.综放工作面过老巷实践.煤矿现代化,2006,(3)[2]栾兴亮,陈岐范,韩义.工作面过老巷技术.山东煤炭科技,2002,(6)
(上接第31页)杆使用2个锚固药卷时,眼底用快速锚固剂,外侧使用中速锚固剂。

图2锚索梁示意图(mm )
4支护顺序
巷道进行光爆之后,立即喷一层厚为30 50mm 的混凝土,用以充填围岩岩面裂隙,并迅速封闭围岩岩体,缩短暴露时间,防止风化膨胀。

初喷初凝后,按设计间排距0.8ˑ1.0m 安设锚杆挂钢筋网,挂好后,上好锚杆托盘,上紧螺母将钢筋网紧压在喷层上,然后打锚索吊U 型钢梁,最后进行复喷,复喷厚度100mm 。

复喷根据巷道设计轮廓线挂线进行,做到墙直拱圆。

5
锚网索梁喷联合支护的作用与原理
锚杆的挤压加固作用在围岩中形成一定厚度、压
力均匀的连续压缩带,既能保持自身稳定,又能承受地压,阻止上部围岩松动变形。

喷射混凝土,可及时封闭
煤层,
改善围岩应力状态,增强围岩稳定,起到柔性支护作用。

钢筋网的使用,可以增强支护的整体性,起到桁架支承作用。

锚索梁控制围岩松动圈不再向深部扩展,并增加巷道组合拱宽度及厚度,联合支护就是利用围岩自身的受力特点,提高围岩自身支承能力和外部支承能力,促进围岩提早形成稳定状态,尽量限制松动圈的扩展。

6
注意事项
要提高巷道成形质量,首先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
时围岩的松动破坏,减少支护工作难度。

作业规程中要求周边眼距250mm ,要求缩短围岩暴露时间,爆破后人工刷大断面,掌握好光面控制爆破,既控制好巷道周边轮廓,又能控制围岩松动范围,从而充分发挥围岩自身自承能力,改善锚杆受力状态,提高支护效果。

由于受围岩稳定的限制,若进度过大,极易产生片帮、抽冒顶现象,难以实施联合支护。

因此要及时对工作面锚喷支护,循环进度控制在1.0m 以内。

7
结束语
此次巷道联合支护的应用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实现了由被动支护向主动支护的过渡,对以后锚索梁支护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实现了施工安全,减轻
了工人劳动强度,
节约了支护材料,增加了支护强度,提高了掘进速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