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游览区口试题(大景点)

合集下载

上海四小考试题库及答案

上海四小考试题库及答案

上海四小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上海四小是指哪四座著名的古典园林?A. 豫园、古猗园、秋霞圃、醉白池B. 豫园、古猗园、秋霞圃、上海植物园C. 豫园、古猗园、秋霞圃、上海动物园D. 豫园、古猗园、秋霞圃、上海科技馆答案:A2. 豫园的创建者是谁?A. 潘允端B. 潘恩C. 潘振承D. 潘世恩答案:A3. 以下哪座园林不属于上海四小?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苏州园林答案:D4. 上海四小中,哪座园林以水景著称?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5. 上海四小中,哪座园林以竹景著称?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B6. 上海四小中,哪座园林的历史最为悠久?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B7. 以下哪座园林不是以私人园林的形式存在?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上海植物园答案:D8. 上海四小中,哪座园林的建筑风格最为独特?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A9. 上海四小中,哪座园林的占地面积最大?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B10. 上海四小中,哪座园林以牡丹花最为著名?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上海四小中,以下哪些园林位于上海市中心?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A2. 上海四小中,以下哪些园林以植物景观为主?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B, D3. 上海四小中,以下哪些园林以古典建筑著称?A. 豫园B. 古猗园D. 醉白池答案:A, C4. 上海四小中,以下哪些园林以水景著称?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D5. 上海四小中,以下哪些园林以花木景观著称?A. 豫园B. 古猗园C. 秋霞圃D. 醉白池答案:B, 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上海四小中,______园林以牡丹花最为著名。

[实践]上海导游现场考试景点讲解:豫园景区

[实践]上海导游现场考试景点讲解:豫园景区

2009年上海导游现场考试景点讲解:豫园景区概况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前来上海豫园参观游览。

豫园景区位于上海老成厢境内,老成厢位于黄浦区境内,黄浦区则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

豫园景区是老城厢的璀璨明珠,主要景观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沉香阁、城隍庙、上海老街。

豫园景区融旅游、园林、寺庙、商业于一体,集吃、玩、买、住功能大成。

与外滩景区、人民广场景区等相比,豫园景区的特色是一个“古”字。

豫园景区的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美食文化和市民文化充分显示了这一特色。

主要景点介绍豫园是上海市区内惟一的明式园林,坐落在豫园旅游商城内,与城隍庙相邻,是江南五大园林之首,兼有芥子纳须弥、小中见大的明清古典园林风格,它以虚实相映、大小对比、高下对称、疏密有致等建筑手法而著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4a景点。

豫园是明代时任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建造的,潘允端为了让曾任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历时28年(到1577年),始成豫园,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豫,在古汉语中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的意思。

但可惜的是他的双亲未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

豫园按主体建筑可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处景区。

大假山景区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堂、大假山、游廊。

游客们,步入豫园大门,迎面是一巨大黄褐色石块,上面镌刻江泽民所书“海上名园”,后面是一座气势恢弘、宽敞雄伟的大厅,就是三穗堂,三穗堂是豫园最高大的厅堂,是主要建筑之一。

为歇山式建筑,屋顶塑像左为拿着长矛的张飞,右为手持大刀的严颜,屋顶出檐部分造得呈现向上仰翻的曲线形状,作用有两点,一是为了缓冲雨水急骤下流,二是采光。

让我们进入堂内参观,堂内中堂张挂着潘允端写的《豫园记》,梁上高悬着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贴金扁额。

厅堂正门的八扇隔窗雕刻着稻麦、玉米、高粱、瓜果等图案,生动地点出了堂名“一稻三穗,丰收在望”之意。

上海豫园游览区口试题(小提问)

上海豫园游览区口试题(小提问)

问题???●豫园三大制高点?1)大假山景区的大假山顶的望江亭, 此乃豫园第一制高点;2)点春堂景区的快楼----豫园第二制高点。

3)内园景区的观涛楼-----豫园第三制高点。

●介绍豫园三例典型的“芥子纳须弥”意境实景?所谓“芥子纳须弥”是小中见大的极致说法,无限小的空间,无限大的意境。

1)大假山:高仅14米,长是60米,深约40米,极其有限,小如芥子,但崇山峻岭,气势磅礴。

2)鱼乐榭,小溪长仅40余米,粉墙一隔,会觉“小溪不知流向何方”3)内园假山上船舫,前有卵石铺成波浪,让人遐想到水,想到大江、大河,能想象出无限意境。

●举例介绍豫园的主要构景手法?1)“寰中大快”照壁是抑景手法;2)三穗堂等厅堂的漏窗是漏景手法;3)三穗堂与仰山堂庭院瓶状门框是框景手法;4)仰山堂与望江亭是对景手法;5)会景楼景区会景楼、九狮轩、流觞亭外的花草树木、假山池沼是添景手法;6)玉玲珑左右湖石及前面水池、后壁粉墙是衬景手法;7)障景;●豫园的龙墙有什么作用和特点?1)大假山后的伏卧龙:巨龙长55米,似深壑之潜蛟,胸有成竹,蓄势待发;2)万花楼东的穿云龙:巨龙长26米,穿云破雾,大显身手,龙鳞用瓦片制作,奋发、张扬。

3)和煦堂西的双龙戏珠:两条各长27米的巨龙大有作为,大功告成,呈欢快狂喜状。

4)内园的睡眠龙:功成业就,一条长20米的巨龙适时休息,以待再起,龙鳞用泥塑成,收紧闭合。

5条龙墙,龙的姿态神情因势而不同,有起有伏,有张有弛,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潘允端的《豫园记》中没有提到龙墙,龙在古代代表皇帝,潘允端不会、不能、也不敢用龙饰墙分隔园区,这有违礼制,属大逆之罪。

龙墙是民国以后造的。

●豫园的八对狮子的材质和神态有什么区别?左雄右雌1)正门一对湖石狮子来自河南路桥天妃宫;2)游廊前一对元代铁狮抗战时被日军掠去,二战后退还中国;3)点春堂前一对矾石幼狮(常被人忽略);4)得月楼一对石狮;5)双龙戏珠洞门下有一对金刚石狮;6)内院大门口一堆湖石狮子;7)二门口一对金钢石狮子;8)静观厅前一对青石狮子;一对铁狮,七对石狮;和煦堂西的雌狮面对万千游客作“风情万种”状。

华东旅游区考试题目及答案

华东旅游区考试题目及答案

华东旅游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座城市被誉为“东方之珠”?A. 上海B. 南京C. 杭州D. 苏州答案:A2. 下列哪个景点不属于华东地区?A. 黄山B. 泰山C. 千岛湖D. 武夷山答案:B3. 华东旅游区中,哪个城市以园林著称?A. 苏州B. 扬州C. 无锡D. 常州答案:A4. 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一个?A. 太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洪泽湖答案:A5.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个景点属于世界文化遗产?A. 乌镇B. 周庄C. 西塘D. 同里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6.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些城市属于沿海城市?A. 上海B. 宁波C. 青岛D. 厦门答案:A、B7.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些景点属于5A级景区?A. 黄山风景区B. 杭州西湖C. 苏州园林D. 千岛湖答案:A、B、C8.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些城市有著名的佛教寺庙?A. 南京B. 扬州C. 无锡D. 苏州答案:A、C9.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些景点以自然风光著称?A. 雁荡山B. 莫干山C. 九华山D. 普陀山答案:A、B、C、D10. 华东旅游区中,以下哪些城市有著名的历史遗迹?A. 杭州B. 绍兴C. 扬州D. 镇江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1. 华东旅游区中,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对)12. 华东旅游区中,所有城市都属于长江流域。

(错)13. 华东旅游区中,苏州的丝绸工艺享誉世界。

(对)14. 华东旅游区中,所有的5A级景区都位于城市中心。

(错)15. 华东旅游区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6. 请简述华东旅游区的地理特点。

答:华东旅游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等省份。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多山地和丘陵。

2015上海导游口试豫园景区资料(最新)

2015上海导游口试豫园景区资料(最新)
老街西段
春风得意楼
老街西段
绿波廊
湖心亭
商品特点:小、土、特
万里手杖店
永青假发-国际购物中心三楼
三、游览区相关知识问答
(一)如何介绍豫园游览区? (二)豫园有哪些特色? (三)请举例介绍豫园的主要构景手法。 (四)请介绍豫园中3例典型的“芥子纳须弥”意境实景。 (五)豫园中的龙墙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六)豫园的8对狮子的材质和神态有什么不同? (七)请介绍豫园有代表性的泥塑和砖雕。 (八)请举例介绍豫园的宋、元、明、清的著名文物。 (九)请指出豫园大假山、点春堂和内园景区的几个景观制高点。 (十)豫园中的古树名木共有多少处?并举例说明。
上海中心城区主要游览区
外滩游览区 人民广场游览区 东方明珠游览区
豫园游览区
龙华游览区
二、主要景点介绍
(一)豫园
(二)城隍庙
(三)上海老街
入口 ↑ 湖滨美食楼
南翔馒头店
↑ 湖心亭 绿波廊
出口 ←
内园 →
豫园游览示意图
门楼题额
王稺登题
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石狮
(大假山景区)
三穗堂
前殿后 过道东侧
元辰殿
前殿后 过道西侧
元辰殿
117
文昌殿
后院东侧
关圣殿
后院西侧
一庙两城隍之二
后殿供奉
元末明初
秦裕伯
城隍父母像
东侧
城隍夫人像
西侧
老街
东端牌楼
老街东段
欧式建筑和马头墙
老街东段
牌楼
老街东段
古戏台
老街东段
休闲长廊
老街
西端牌楼
西施豆腐坊
老街西段

豫园游览区2010考试范围

豫园游览区2010考试范围

游览区概述:豫园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的黄浦区(原老城厢境内)。

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和上海老街。

周边景点主要有沉香阁、文庙、小桃园清真寺、白云观、大境阁和慈修庵等。

豫园游览区的肇始要上溯到元代建霍光行祠,到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在霍光行祠“办公”,上海始有城隍庙。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潘云端耗时28年建成豫园。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士绅集资重建豫园并交付城隍庙管理,豫园游览区一时成为沪上胜景。

鸦片战争后,城隍面附近(豫园游览区)几度遭到严重破坏。

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出巨资大力修复豫园游览区,豫园、城隍庙、豫园旅游商城和上海老街等旧貌换新颜。

豫园游览区在上海久负盛名,(与外滩景区、人民广场景区等相比,)它是中华文化传承最为典型、旅游资源最为集中,融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民俗诸文化于一地,(集吃、玩、买、住功能之大成,)是古今传承、中外融合最为生动、最为精彩、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游览区。

就以下六种文化择其一二说明之: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隅,与著名的城隍庙毗邻,是座典型的江南古代园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4A旅游景区。

豫园是明代时任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建造的。

潘允端为了让曾任刑部尚书的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前后经营28年,始成豫园。

豫,“平安、安泰”也,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是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施工的,当时占地70余亩,规模宏伟,景色佳丽,时人称誉“奇秀甲于东南”,“为东南名园之冠”。

但是400余年的沧桑风雨,特别是历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咸丰五年(1855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三次大的战火浩劫,到了光绪元年(1875年),城隍庙大殿前后成了一片闹市,21家行业公所分占豫园,至20世纪50年代初,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塌,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景观日见湮灭。

上海导游口试豫园景区小景点

上海导游口试豫园景区小景点

豫园景区一、豫园概况1、位于原上海老城厢东北隅,与著名的城隍庙毗邻,是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号称“百景之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由明代四川右布政司的上海人潘允端为其父亲建造。

其父潘恩因御倭有功,政绩卓著,官至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后告老还乡。

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

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前后经营28年,始成豫园。

后潘恩卒于万历十年(1582年),享年87岁。

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和叠山,当时占地70余亩,规模宏伟,景色佳丽,时人称誉“为东南名园冠”。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富商士绅重建楼台,再造山林,大型土木二十余年,交由城隍庙管理,豫园辉煌再现。

3、后三遭兵燹:一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5月,陈化成殉国,吴淞口失陷,英军入城,驻扎豫园,烧杀抢掠,豫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

二是咸丰五年(1855年),清兵血洗小刀会豫园内城北指挥部,豫园香雪堂、莲花厅、得月楼、花神阁一片瓦砾。

三是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邀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军,驻军豫园,“园林幽趣,荡然泯矣”。

4、1956年,人民政府大规模修缮豫园,历史5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

1986年、2000年豫园又进行了两次重点整修。

5、园林题额“豫园”两字,为明代王穉登所题。

二、大假山1、豫园正门背面题额是“椿寿”两字,典出《庄子·逍遥游》。

迎面是来自黄山重达一吨的石块,镌刻江泽民所书“海上名园”四字。

2、后面为恢弘宽敞的大堂,名为“三穗堂”。

高9米,单檐歇山式建筑。

屋顶有“张飞义释严颜”泥塑,左为拿着长矛的张飞,右为手持大刀的严颜。

中堂挂有潘允端所撰《豫园记》,其上高悬“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匾额。

“三穗堂”之“三穗”,典出《后汉书·蔡茂转》中“梁上三穗”的故事。

大堂正门的8扇格扇裙板上雕刻有稻麦、玉米、高粱、瓜果等图案。

2011年上海导游考试景点口试题(有景点图片)

2011年上海导游考试景点口试题(有景点图片)

2011年上海导游考试景点口试题外滩景区考试时,概况讲解3分钟,老师说大概在600-650字左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删减。

各位考官好,现在由我来介绍外滩游览区。

1.地理位置:外滩游览区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东方明珠游览区隔江相望。

她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沿岸东路的中山东一路,地形呈新月形,弧线全长约1300米。

在这个弧线段的西面有有北京东路生产资料街、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的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文化用品街、广东路文物街、延安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是外滩的景区的重要支架;东面有黄浦江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

以前这里原属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俗称“黄浦滩”。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块地方,遂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

当时,沿江开筑的道路称黄埔路或黄埔滩路,1945年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才更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的叫法,在上海开埠后就有了,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做“里”,河流的下游称为“外”,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

里黄浦的河滩就叫做“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做“外黄浦滩”或称“外滩”。

从哪里区分黄浦江上下游呢,就是古时候的陆家浜的出口,当然现在已经填河造路了,就是现在的陆家浜路--南浦大桥这个地方。

同样的,作为苏州河的下游上的一座桥,“外白渡桥”的这个“外”相信大家也知道怎么来的吧。

2.历史沿革外滩游览区最具历史价值的是“万国建筑博览”,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形成期,时间从1843年到1885年,外滩从城郊乡村转变为国际性商业化城市社区,现在外滩的格局基本定型。

例如外滩最早的欧式建筑就是1849年落成的英国领事馆官邸;最早的桥梁是1856年建成的韦尔斯桥;影响比较大的最早传统建筑是1857年落成的衙署式江海北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园游览区概况大家好,们现在来到的是著名的豫园游览区。

豫园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的黄浦区,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和上海老街。

它的周边景点主要有沉香阁、文庙、小桃园清真寺、白云观、大境阁、慈修庵等。

明代大臣潘允端花了28年时间建成豫园,终因耗资太巨,潘家衰落,园景荒芜。

到了乾隆年间,上海士绅惜胜景不在,集资重新修园,并交给城隍庙管理。

这样,城隍庙除了自己的殿堂及内园,现在又有了豫园,规模泱泱,一时成为沪上胜景,以致有“不到城隍庙就等于没到大上海”的说法。

鸦片战争以后,城隍庙地区几成废垣(yuan)。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复豫园。

豫园风光辉煌再现。

1995年荣获20世纪“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的美誉。

2009年,又以“豫园雅韵”美名,获“新沪上八景”第二景殊荣。

豫园游览区的特色是集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民俗六大文化于一地。

园林文化:享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是海内外游人到上海必游的景点之一;宗教文化:这里寺庙观堂集中,形成了儒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汇聚的奇观。

比如儒家的文庙;佛教的沉香阁、(慈修庵);道教的城隍庙、与附近的白云观、大境阁;伊斯兰教的小桃园清真寺、(福佑路清真寺);天主教的董家渡天主堂;基督教的清心堂;建筑文化:豫园游览区是一个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博物馆,豫园、沉香阁、城隍庙、豫园旅游商城、上海老街、文庙无不是旧有或仿古建筑;老城厢内明代潘允端的世春堂、徐光启的九间楼,沈初的书隐楼都是古宅中的珍宝。

商业文化:豫园游览区有“购物天堂”的美誉,这里商品琳琅满目,有“小、土、特”的特点,花色品种达万数以上,堪称“小商品王国”。

美食文化:豫园游览区它既有代表上海本帮风味的老饭店,又有汇聚各地风味的和丰楼,更有驰名中外的名特小吃,是著名的“小吃王国”。

民俗文化:豫园游览区有正月的元宵灯会,老城隍庙庙会等,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沪上民俗风情。

说昔日的老城厢是今日大上海的母亲,实不为过。

总而言之,它是古今传承,中外融合最为生动,最为精彩,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游览区。

许多游人感叹“到上海不逛豫园,是最大遗憾”。

好了,豫园游览区的概况就介绍到这里,稍后在具体介绍,谢谢!01)景点豫园按主体建筑分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个景区。

是明代上海人潘允端为了让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历时28年,始成豫园,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有愉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和叠山,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明式园林,是江南五大园林之首,它主要有三个特色:第一:以小见大、体现“芥子纳须弥”的境界。

以30亩的园地,表现了城市山林的风光;第二:建筑体式丰富。

豫园各种建筑计厅堂10处,楼10座,亭12座,榭、轩、阁、台8个,廊坊8条;此外石狮、铁狮8对,各式桥12座,龙墙5条;还有屋檐翘角、门窗造型多、砖雕泥塑多的特色。

第三:园林布局精巧。

全园楼台亭阁等48个景点分隔成6个景区,疏密相间,开合有致,体现了中国园林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特色。

散布于豫园的许多砖雕、石雕、泥塑、木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十分精致。

《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郭子仪上寿图》、《梅妻鹤子》、《武举夺魁》、《连中三元》等极具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豫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从建园时即和书画结缘。

明代著名书画家王稚登、董其昌、王世贞、莫是龙等就曾在豫园赋诗题额、挥毫作画。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高邕、杨逸、钱慧安、吴昌硕、王一亭等在得月楼发起组织的“豫园书画善会”成了海上画派的滥觞。

经过多年积累,豫园现珍藏书画、家具、陶瓷等珍贵文物数千件。

02)景点豫园旅游商城―――誉为海内外的著名“上海商业第一城”。

03)景点城隍庙―――城隍“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保佑一方平安。

04)景点上海老街―――旧时名“庙前大街”,内有藏宝楼、春风得意楼等。

主要景点介绍:一、豫园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豫园,豫园位于原上海老城区的东北部;属于豫园游览区。

是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号称“百景之首”,堪称“新沪上八景”第二景。

豫园按主体建筑分为1)大假山、2)万花楼、3)点春堂、4)会景楼、5)玉玲珑、6)内园六个景区。

明代上海人潘允端为了让父亲潘恩安享晚年,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历时28年,始成豫园,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有愉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和叠山,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明式园林,是江南五大园林之首,兼有芥子纳须弥、小中见大的明清古典园林风格;潘家自潘允端死后衰落,园景荒芜。

到了乾隆年间,上海士绅惜胜景不在,集资重新修园;鸦片战争以后,豫园几成废垣(yuan)。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复豫园,豫园风光辉煌再现。

获“新沪上八景”第二景殊荣。

1)大假山景区:位于豫园景点,主要景观: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楼、大假山、游廊、萃秀堂等景观;豫园正门背面题额是“椿寿”两字,有长寿之意,“椿寿”照应“豫园”园名。

进入豫园迎面是来自黄山重达一吨的盘陀石块,上面刻有江泽民的题词“海山名园”四字。

后面便是“三穗堂”(原名“乐寿堂”,取智者乐,仁者寿之意,呼应园名之意)三穗堂高9米,五开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顶有“张飞义释严颜“泥塑。

(左为拿着长矛的张飞,右为手持大刀的严颜)三穗堂是豫园最高敞的厅堂,中堂挂有潘允端所撰《豫园记》,其上高悬“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匾。

“三穗堂”匾之“三穗”,(典出《后汉书-蔡茂传》中的“梁上三穗”的故事。

“灵台经始”匾,(典出《诗经-大雅-灵台》),“灵台”为周文王所筑高台,用来祭上天,观天象;“经始”是说“灵台”是中国旅游史上最早的“人造景观”。

“城市山林”匾,表示园主建园追求“身居闹市而有山林野趣”。

三穗堂四角,有8幅泥塑漏窗,此为构园漏景手法。

东北角漏窗中松树参天,仙鹤回首,取松鹤延年之意;四边为回文“福禄寿喜”四字,寄寓对长辈的祝颂,再点豫园园名。

步出三穗堂,是一座两层楼厅,下层是仰山堂,上层是卷雨楼:仰山堂以“仰山”名有两层语意:一层是堂上所挂清人所书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句(点出此处为隔池观赏大假山的佳处),这里“仰山”是“仰望”的意思;另一层则是用来表达对孔子和孔子学说的推崇,此处“仰山”是“仰慕”的意思;卷雨楼“卷雨”,取自唐王勃《滕王阁序》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大假山(在仰山堂,临荷花池观大假山):乃镇园之宝;高14米,宽60米,深40米,由2000吨浙江武康王石叠成;是明代张南阳设计(陈从周叹曰:“假山雄健,复有三绝之胜”----叹为三绝:石壁、飞梁、平桥);大假山意为“寿比南山”;荷花池意为“福如东海”;“芥子纳须弥”的意境展现无遗;大假山顶有望江亭, 此乃豫园第一制高点;山后有萃秀堂;大假山内有一卧龙即伏龙墙。

游廊(仰山堂东侧是游廊,是进入大假山和万花楼的通道):游廊西侧墙上有“武举夺魁”砖雕和“梅妻鹤子”泥塑。

古时科举考试,中了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身不仕,赏梅养鹤,终身不娶,留下梅妻鹤子的千古佳话。

砖雕意在激励人们博取功名,积极“入世”;泥塑似又推崇淡泊名利,消极“出世”。

游廊口有一对元代铁狮。

郎中有匾“渐入佳境”,其典出自《晋书-顾恺之专》(顾恺之吃甘蔗从上吃到下,从头吃到根,越吃越甜,渐入佳境。

匾下有一太湖石,名“美人腰”。

洞门一侧墙上有大型《神仙图》砖雕。

2)万花楼景区:位于豫园景点,主要景观有:鱼乐榭、复廊、亦舫、两宜轩、万花楼等。

(由“峰回路转”石刻折而向右,就步入了万花楼景区。

)鱼乐榭:榭为园林小型建筑,三面临水,凭栏观鱼,自然领会小榭取名“鱼乐”的寓意。

(当年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从鱼儿欢快游水而知“鱼乐”,是“是由表及里”观察事物,取名“鱼乐”蕴含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

(榭前小溪仅长40余米,一饰有漏窗和半拱洞门的粉墙,不落水面,横临溪上,小溪从拱形洞下淌去,让人产生“小溪不知流向何处”的遐想,此为“芥子纳须弥”的意境;运用了“虚隔”手法。

复廊: (鱼乐榭左侧是一条曲折别致的复廊,中间用粉墙分隔,墙上饰以洞窗----框景手法)复廊西段有方亭,上有“会心不远”匾。

复廊东有小轩,“观山观水两相宜”,为“两宜轩”。

复廊北有状如舟船的建筑,名“亦舫”(宛若船泊水中,远航重样)。

万花楼(东出复廊,便见万花楼)万花楼回廊木栏雕有“暗八仙”----即八仙手中所持的8种法器。

(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韩湘子的宝笛、曹国舅的檀板、张果老的鱼鼓、蓝采和的花篮);万花楼底楼四角泥塑漏窗有“梅、兰、竹、菊”图案(花中四君子)。

万花楼前庭院有古树两株:一是400年雄银杏(高21米);一是100余年广玉兰。

庭院小溪对岸粉墙下,有万花盆景的花石。

3)点春堂景区:位于豫园景点,主要景观:点春堂、打唱台、延爽阁、快楼、和煦堂、藏宝楼、古井亭等。

(从万花楼向东,过曲折小廊、“穿云龙”墙,就进入了点春堂景区。

点春堂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七开间,宽敞开阔,为豫园之最。

堂名取自苏轼词句“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点春堂:小刀会指挥所设在此;中堂张挂晚清画家任伯年的《观剑图》;沈伊默书写的歌颂小刀会的对联:“胆量包空廊,心源流粹精。

”打唱台:(清代小戏台),台上有郭沫若1961年游豫园时写下的诗篇。

西侧有150年的茶梅。

点春堂北有藏宝楼;西北有古井亭;东南有湖石假山,上有楼阁,下称延爽阁,上名快楼----豫园第二制高点。

和煦堂:和煦堂西有双龙欢会---双龙戏珠门、“山辉川媚”题额和一对石狮。

4)会景楼景区:位于豫园景点,主要景观有:会景楼、九狮轩、流觞亭、浣云假山、长廊等。

步出和煦堂的双龙戏珠门,便见一片水景,此乃会景楼景区----以水景为主,舒朗开阔。

会景楼,居豫园中央,三面环水。

九狮轩:会景楼西北边。

九狮,“救世”谐音。

要旨是“救世------济世”。

轩,单面临水,前有平台。

流觞亭:池南有亭,名“流觞亭”。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王羲之等41位诗人,结诗成《兰亭集》流觞亭东侧贴水建有石板曲桥(石板三曲)。

桥西是浣云假山-----如洗白云于水中,如染假山于云间,故名曰:“浣云”。

长廊----积玉廊:(会景楼、流觞亭东面有长廊----北起会景楼,南至内园,北半段筑于岸上,南半段架于水上,长达百米,是江南园林中最长的一条廊)。

北廊东墙上有砖雕“八仙图”;长廊因廊侧听涛阁前有一“积玉峰”石而得名“积玉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