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介绍ppt课件
关于豫园的介绍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上海最著名的古园林之一,也是上海最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景点之一。
它始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豫园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风情,它融合了南方古典园林的特色,以及明代建筑的风格。
园内假山、流水、池塘、小桥、亭台、楼阁等建筑错落有致,同时配以绿树、花坛、小径等,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古朴的氛围。
豫园的特色之一是它的石景。
园内有多个假山和石景,如“九狮一象”石景、九曲桥边的“九狮山”等。
这些石景造型独特,富有艺术性,与周围的建筑和景观相得益彰。
另一个特色是它的植物配置。
豫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松树、竹子、芭蕉、梅花、荷花、桂花等。
这些植物的搭配不仅丰富园林的色彩和层次,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
在豫园的历史中,它曾经是私人花园,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也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造,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风格和特色。
豫园的开放时间比较灵活,游客可以在早上的8点到下午的6点之间随时进入园内参观。
门票价格也比较亲民,大约在几十元左右,对于上海这样一个旅游城市来说,这个价格已经算是非常实惠了。
总的来说,豫园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
无论是对于喜欢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人来说,还是对于喜欢江南水乡风情的人来说,豫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去处。
同时,豫园也是上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可以在游览其他景点之后,来这里放松一下心情,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四单元 豫园游览区

第四单元豫园游览区一、游览概况和6大文化豫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的黄浦区,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和上海老街,周边景点主要有沉香阁,文庙,小桃园清真寺,白云观,大境阁,慈修庵等。
其历史沿革要上溯至元代建霍光行祠。
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后被请进霍光行祠“办公”,上海始有城隍庙。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花了28年建成豫园,后因潘家衰落,园景荒芜。
清代1760年,上海士绅集资,重新修园,并交给城隍庙管理,一时成为沪上胜景,以致有“不到城隍庙等于没有到大上海”的说法。
鸦片战争后(1840-1949年),三次战火,城隍庙地区几成废垣(yuan)。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修复豫园,20世纪80年代后,投资7.7亿修建仿明清的豫园旅游商城,又在方浜中路再现清末民初上海街市的旧观——上海老街,1995年其荣获“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美誉。
2009年10月,豫园雅韵的美名,或新沪上八景殊荣。
豫园的特点:1、在大上海久负盛名,是古今传承、中外融合最为生动、精彩、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游览区。
2、集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民俗多种文化于一地。
林园文化:豫园占地70余亩,在经历近400年的沧桑风雨中成为废墟。
建国后,经人民政府经营,豫园恢复四成景观,约30亩,其余40亩以湖心亭为中心的荷花池、九曲桥、绿波廊及至今商城一带。
游览区母体是前“大”豫园。
宗教文化:豫园旁寺庙观堂十分集中,儒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诸教会聚一处,行程罕见的宗教文化现象。
儒家:文庙和儒、道、佛文化的豫园;佛教:沉香阁,慈修庵;道教:城隍庙和白云观、大境阁;伊斯兰教:小桃园清真寺、福佑路清真寺;天主教的董家渡天主教;基督教的清心堂等。
建筑文化:上海建城有700余年了,可以说老城厢豫园游览区是一处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博览馆。
豫园,沉香阁,城隍庙,豫园旅游商城,上海老街,文庙无不是旧的或仿古建筑。
豫园英文PPT简介

The night scenery of the zigzag bridge
The Dragon Wall
YU Yuan Old Street
Let's take a look at some famous scenic spots
Great Rockery (大假山)
Great Rockery(大假山)- it is the first scene visitors can see when entering the garden. It is the oldest and largest rockery in the area of south Yangtze River with a height of 14 meters. The top of the rockery is the best site for a bird’s view of the garden. At the foot of the rockery, there are surrounded old trees and beautiful flowers
Zigzag Bridge & Mid-lake Pavilion(九 曲桥&湖心亭)
they are the marks of the garden. Zigzag Bridge is 18 meters long and 2 meters wide, totally composed of granites and jade stones. It is a perfect leisure site with a pond and fish, pavilions on both two sides, stone tables and benches in pavilions. Mid-lake Pavilion is a primitive but elegant tea house with great traditional features
豫园介绍

还云楼
耸翠亭
耸立于观涛楼东面假
山上,双层亭阁,底层置 石桌、石凳,周围林木 青翠。
船厅
出耸翠亭而上是船厅, 虽筑于假山上,但周围 用瓦片小砖铺地,成波 浪状,仿佛舫于涛中行, 其构造为园林建筑所罕 见。
九龙池
池内砌湖石,东西两 壁隙间中藏4个石雕 龙头,水中倒影亦为4 个龙头,加上池状若 龙身,故称九龙池。
生息,遇有慈善事宜,公议拨用”。
其他活动
上海城内无山,民国初和在此以前每逢“重阳节”,城中人扶老携幼 来豫园大假山登高望远。农历六月初六日内园有晒袍会,名为晒袍, 实质是展示各种款式的服饰。 1980年起,豫园与绿波廊餐厅联合在绮藻堂、得月楼等处举办宴请业 务,外宾可在园内品尝上海老城隍庙的特色点心和海派风味菜肴。 会景楼开设了旅游纪念品卖品部,出售品种逐步增加到有玉器、紫砂 陶、景泰兰、红木摆件、文房四宝、薄胎瓷器、稀金饰品、仿古青铜 器等十个大类,五六百个品种。
西部景区
三穗堂
位于豫园正门处,清乾隆二十 五年(1760年)建。其意“禾 生三穗,乃丰收之朕兆”。 有5间大厅,屋宇宏敞。大厅 中间有“城市山林”和“灵 台经始”匾额。匾额下是当 代书法家潘伯鹰书写,豫园主 人潘允端撰文的《豫园记》, 扇上雕刻着稻穗、黍稷、麦 苗和瓜果。
三穗堂
南临大湖,堂前桧柏分植, 景观颇广远,“湖心有亭, 渺然浮水上,东西筑石梁, 九曲以达岸。” 三穗堂在清代中叶曾为 豆米业公所议事、定标 准斛之所,又称“较斛 厅”;还曾是官府 召集 乡士绅商宣讲皇帝谕旨 之处,是当时沪上绅士富 商的政治、经济活动场 所。
积玉水廊、积玉峰
积玉水廊倚豫园东围墙,临曲 池,积玉峰立于廊间。 积玉峰玲珑剔透,原在也是园 内,1956年移到豫园。池西及 玉华堂前后,流水潆洄,山石嵯 峨,花木扶疏,植白玉兰、白皮 松、翠竹,幽雅恬静。
豫园介绍文档

豫园介绍豫园,又被称为上海豫园,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处古建园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上海市的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豫园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原名“暖香园”,后因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故事而更名为“豫园”。
豫园的历史豫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建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
原来的豫园占地面积很小,有大小几个园池。
清代嘉庆年间,豫园逐渐扩大,并取名为“豫园”,意为“渔樵之趣”。
豫园的布局豫园的整体布局以水为主导,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分。
豫园的中心是南北向的主轴,南面是大池塘,而大池塘的南岸,连着有长廊,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廊桥。
豫园内的建筑风格主要是明清式的园林建筑,以其精致的雕刻和独特的园林设计而闻名。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明代的七零八落亭、二泉映月、斗花园、玉箫听涛等。
豫园的特色景点云泉云泉是豫园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园内最大的池塘。
云泉之名来源于云龙泉,是豫园最古老的泉水之一。
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豫园内的一座园林建筑,也是豫园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游客。
斗花园斗花园是豫园内的一处花园,以其独特的斗花技法而著名。
斗花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园林砌花技法,通过将不同色彩的花朵砌入园林中的花坛或树木上,形成美丽的花墙或花道。
玉箫听涛玉箫听涛位于豫园南部的一座园林建筑,以其精致的雕刻和优美的园林设计而著名。
它是一座仿古建筑,内部有一尊玉雕的箫吹童子雕塑,据说只有在夜晚才能听到箫声。
豫园的文化活动豫园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春节花灯节、传统音乐会、茶文化展览等。
这些文化活动丰富了豫园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豫园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总结豫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以其精致的建筑、独特的园林设计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是一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林,也是一座展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无论是游客还是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豫园中找到乐趣和启发。
豫园

濠乐舫、鹤闲亭、清芬堂 、凝晖阁等成为豫园外景 点。
点春堂、和煦堂
点春堂亍清道光初年(1820年)为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以作公所 之用 豫园,共5间。厅堂画栋雕梁,宏丽精致,门窗癿扇上雕刻戏曲 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诗人苏东坡词“翠点春妍”之意。咸丰 三年(1853年),小刀会领袖附阿林在此设城北指挥部。现为仅存癿小刀 会起义遗址。堂内附列着小刀会起义军用过癿武器、自铸癿日月钱以 及发布癿文告等文物。厅堂面对一座小戏台,镂金错彩,式样精巧, 名“凤舞鸾吟”,俗称打唱台,是当年花糖业公所宴请演唱和岁旪祭 供之处。打唱台东南有小假山,水仍假山下石窦中流出,汇成小池, 戏台一半架在池中,非常幽雅。点春堂后有临水槛,可凭槛观鱼,有 匾额“飞飞跃跃”,字体飘逸洒脱。和煦堂在打唱台南面,面山背水, 四面敞开,夏凉冬温,故取名“和煦”。后面水池畔有假山,山下有 洞,流水潺潺;山上有方形小轩,名“学圃”。八角亭不学圃隔池相 峙,亭中有古井一口,井栏为明代之物,称“古井亭”。和煦堂不点 春堂东部假山上有座抱于岩,水石缭绕,洞壑深邃。抱于岩上有小楼, 上下二层,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登快楼可眺西面大 假山和豫园全景。延爽阁画栋垂檐,精致错落。点春堂北有藏宝楼, 上下各5间。东有静宜轩、听鹂亭。据民国《上海县续志》记载,点 春堂初建旪陁近还有钓鱼矶、水神阁、一笑轩、庄乐亭等景,早已毁 弃。
亦舫
在萃秀堂东 墙外,俗称船厅。明代以后,江南园林常在水边建石 舫,用以临水赏月,而直接在陃地上筑舫丌多见。此系后增建。 万花楼 花神阁遗址,改建西园后称“万花深处”,西园胜景之一。清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饼豆业公所重建,后因添建格思堂(早已拆 去),仅存一楼。当旪主要用亍祭祀活动和同业议事,以人神仅咫尺相 隔而名“神尺堂”,1950年后恢复“万花楼”名。
明清园林之上海豫园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静 观 大 厅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古戏台位于内园之南,建于清末,原在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内,1974年移建 于此,经过修缮和增建于1988年9月对外开放。戏台正面狮子、凤凰、双 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造型优美,栩栩如生。顶部藻井呈穹窿状, 上有22层圈和20道弧线相交,四周28只金鸟展翅欲飞,中间是一面圆形明 镜。藻井不仅装饰华丽,而且符合声学原理,即使没有扩音设备,也能取得 良好音响效果。戏台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 想容”,书法挺秀遒劲,为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手笔。戏台对面设贵宾嘉 座,均为清代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红木靠椅和条 桌,共有200个座位。环境典雅,古趣盎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整个园林分三大景区:西部景区、东部景区、 中部景区。其中,西部景区有三穗堂、仰山 堂、卷雨楼、大假山、 鱼乐榭、点春堂等; 东部景区有玉玲珑、玉华堂、积玉水廊、积 玉峰等;中部景区有静观大厅、九龙池、古 戏台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积玉水廊北尽头新堆砌了一座假山,山道曲折盘桓, 山洞幽致别趣,洞中套洞,错综相交,路中盘路, 起伏相间,且有洞流,聚而成泉,顺悬崖直下,绕 山道,过石室,随廊而去……。
豫园介绍ppt课件

会景楼、九狮轩
九狮轩
会景楼位于豫园 中央,登楼可观全 园景物,故名“会 景楼”。 九狮轩在会景楼 西北,1959年重 修豫园时,拆去民 宅,凿池垒石,池 北筑轩,名“九狮 轩”。
17
中部景区
中部景区有得月楼、绮藻堂 得月楼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光绪十八年(1890 年)重建,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义而名。四面环水。 皓月当空时,俯视湖心亭、九曲桥上月光,别有情趣。清代 上海人王萃龠禾一副描写得月楼的联语“本地风光,旧时月 色”,耐人寻味。 绮藻堂位于得月楼下,以“水波如绮,藻彩纷披”而名。堂 内装潢美观,别具一格。堂檐下有100个不同字体的木雕 “寿”字,称为“百寿图”,富有民族特色。
34
谢
谢
完
观 赏
35
27
绿化种植
该园的绿化的特点是古树名木多、大盆景多、摆花多。全园共有乔 灌木670余株,常绿和落叶树约各占一半。古树名木有27株,其中百 年以上20株,200年以上5株,300年以上2株。在万花楼前的一株古 银杏已有430余年树龄,在静观大厅前的一株白皮松,树龄已有200 余年,每年花开繁盛,为上海所罕见。鱼乐榭南侧的一株老紫藤,树 高4.2米,有300余年树龄。在亭、台、楼、阁、厅、堂、廊榭的周 围栽植银杏、女贞、广玉兰、白玉兰、紫薇、瓜子黄杨、白皮松、 罗汉松、桂花、茶花、茶梅、香樟、紫藤。有的地方摆设了铁树、 五针松、罗汉松等大盆景。在群置、散置的湖石间与桥旁栽植青枫、 五针松、茶花、桂花、杜鹃、瓜子黄杨、黄馨等,在墙脚下植常绿 的箬叶、天竹、麦冬、竹、盆花等。整个园内树木苍翠,层次分明, 体现了明清两代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
28
豫园活动
豫园成为城隍庙西园以后,一直免费开放,东园于每 月朔望之日也对外开放。豫园是城内游览和举办各种 活动的主要场所。豫园举办各类花展历史悠久,还有 重阳节登高望远活动、元宵节灯会等游艺活动,平时 常举办奇石、书画展和茶道活动等。这些传统民间活 动在日军占领上海后基本上停办。1979年以后,花展、 灯会、书画展等活动相继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