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制备1.3-丙二醇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l,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聚酯和聚氨酯的合。也可用作防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PT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聚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合成纤维开发的热点,被专家预测为2l世纪最主要的新纤维品种之一。

世界上已实现工业化生产1。3一丙二醇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种方法是Shell公司的环氧乙烷羰基化法;另一种方法是Degussa公司的丙烯醛水合氧化法。其中环氧乙烷羰基化法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其催化剂体系相当复杂.制备工艺苛刻且不稳定.配位体还有剧毒。丙烯醛水合氢化法成本较高.特别是丙烯醛本身属剧毒、易燃和易爆物品,难于储存和运输。由此可见.研究开发以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为原料制备l,3一雨二醇的技术很具竞争性和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形成催化氢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项技术。(1)催化氢解法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3一丙二醇是一个较复杂和困难的过程.目前人们刚刚在这方面开始研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加入钨酸和碱性物质如胺或酰胺等,在3lMPa的合成气压力和200℃的温度下反应24h,甘油催化氢解生成1.3丙二醇的产率为21%,选择性为45%。Schiaf等选用Ru配合物为催化剂,在四氢噻吩砜、甲苯和1一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中,在5.2MPa的氢压力和110℃的温度下反应19h,l,3丙二醇的选择性为44%,但转化率仅为5%。Shell公司于2000年开发了一种均相体系合成1.3一丙二醇.该法以含铂系金属的配合物为催化剂.加入甲磺酸或i氟甲磺酸作添加物.在水或环丁砜的溶剂中甘油被氢解生成1.3一丙二醇.其选择性可达30.8%。Chaminand等采用氧化锌、活性炭或三氧化二铝负载的cu、Pd或Rh作为催化剂.以钨酸作添加物.在水、环丁砜或二氧杂环已烷等溶剂中研究了甘油催化氢解反应。当温度为180℃、氢压为8MF,a时,产物中1,3一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摩尔比最好时可达到2.并认为Fe和Cu等有利于提高1.3一丙二醇的选择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利用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3一丙二醇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存在甘油转化率低和产品选择性差的问题,结果不太理想.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对高效催化剂研究和开发。

(2)生物发酵法与催化氢解法相比,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受到特别的重视。德国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巾心(GBF)、美国杜邦和Genencor 公司等投人大量人力物力研究1.3丙二醇的发酵生产技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其一是从工业甘油出发研究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其二是运用现代基因1_程改造菌种.试图将转化葡萄糖为甘油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两组基因重组到同一细胞内.但基因重组困难,且重组后基因的传代稳定性还有待长时间考验。2001年DuaPont与Denencor申请了多项以葡萄糖为底物.用基因工程菌直接生产1.3丙二醇的专利,已投资建成年产j 万吨的发酵法生产l,3丙二醇的装置。

国内生物法生产l,3一丙二醇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点多集中于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方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的研究.虽然比德、美等国起步晚,但研究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清华大学以葡萄糖或粗淀粉(如木薯粉)为原料.采用双菌种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技术.避开了杜邦公司的专利,开发出了直接利用生物柴油的副产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的技术,该技术通过5000L发酵罐实验表明:1,3丙二醇浓度可达70g/L,实现了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发酵生产l,3丙二醇的工艺耦合。在后提取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针对发酵过程副产大量的有机酸(盐)的特点.在国际上率先将电渗析脱盐技术引入提取T艺。通过絮凝、浓缩和精馏等工序,制得的1,3一丙二醇产品纯度达到99.92%.收率达80%以上.填补了我国生物法生产1,3一丙二醇的空白。大连理工大学也已在实验室采用膜过滤将脂肪酶催化甲醇与油脂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和微生物转化甘油为1,3丙二醇两个过程耦联起来开

展研究。生物发酵法虽然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但酶的成活期短.因而成本很高。在保持较高转化率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产物的收率和浓度。降低毒副产物的形成都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2.制备1,2-丙二醇

1,2一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生产不饱和聚酯、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也可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溶剂及热载体等,用途相当广泛。目前工业上l,2丙二醇的合成采用丙烯醛、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等不可再生的石油化工原料,存在工艺复杂、产率低和成本高等缺点.因而追切需要开发可再生资源来替代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路线。甘油氢解法不依赖石油资源,且生物柴油的迅速发展将为其提供充足而且价廉的甘油原料,因此该路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尽管甘油氢解合成1,2丙二醇还没有实现工业化,但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Werpy等采用Ni-Re/C双金属催化剂,在8.2MPa和230℃条件下反应4h,1,2一丙二醇的选择性可达到88%。Perose等以RaneyNi(雷尼镍)为催化剂.在氢气加压、高温条件下将甘油转化成1。2-丙二醇.少量的副产品只有乙醇和二氧化碳。美国密苏里大学G,Suppes教授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Cr-Cu催化剂.能够在200%和1.378MPa下完成1,2丙二醇转化,收率高于73%,而且所用的甘油原料直接来自生物柴油工艺,无需提纯。Chaminand等在Cu/ZnO催化剂上实现了100%的1.2一丙二醇选择性。但催化剂活性很低,甘油的转化率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以生物基多元醇为原料,催化合成大宗基础石化产品的技术研发,目前通过新催化剂和工艺开发.己分别实现了生物甘油定向转化为1,2一丙二醇和异丙醇技术。1,2丙二醇选择性超过98%.转化率达到80%以上,日前已完成500h催化剂寿命评价.准备进入工业放大。随着1,2丙二醇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以及生物柴油产业化过程中副产甘油综合利用的需要,由甘油催化氢解制备I,2丙二醇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3.乙二醇技术

目前.乙二醇(EG)生产的传统工艺是环氧乙烷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其中水合法又可分为直接水台法(即加压水合法)和催化水合法。环氧乙烷水合法生产乙二醇的丁艺流程长、设备多、能耗高。生产成本较高.并且还存在设备易腐蚀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各大公司和企业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乙二醇生产技术,通过甘油催化氢解合成乙二醇便是其中最为可行的一条路线。

杜邦公司早在1983年就申请了通过氢解多元醇生产乙二醇的专利。在含Pt或Pd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无机碱作助剂.甘油可在高温下氢解生成乙二醇,但加入无机碱的量比较大。同年.该公司申请的另一专利也提供了一种利用多元醇,如甘油等,通过氢解反应制取乙二醇的方法。在温度为275℃,氢气压力为27.6MPa的条件下.以Ni/SiO2或Ni/A1203为催化剂,加入适量强碱作助剂.催化甘油氢解合成乙二醇,但其选择性只有15%。Wertp等对多种多元醇的氢解反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比研究。他们采用Ni、Re/C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甘油进行氢解,乙二醇一般是以副产物的形式同1,2一丙二醇一起生成·乙二醇的选择性最高为19.5%。在205~240℃的温度范围内,Lahr等测得乙二醇与1,2一丙二醇发生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2kJ/mol和45kJ/mol。因此,比较而言,丙二醇比乙二醇更容易发生降解。另外,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控制乙二醇的生成,如延长反应时间、升高氢气压力或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在较低水平。都可以增加乙二醇的选择性。选用对C—C键的氢解活性高于C—O键的适当催化剂.如Ni或Ru等,也有利于乙二醇的生成。

4.合成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T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硝化甘油炸药、氯醇橡胶、缩水甘油醚、表面活性剂、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水处理剂、阻燃剂、季铵盐、离子夺换树惜、增塑剂等多种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氧树脂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推动了环氧氯丙烷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的产能在120万吨/年左右。全世界85%以上的环氧氯丙烷由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但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升高和丙烯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导致环氧氯丙烷价格居高不下。在这一背景下,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面临着绝好机遇,因其原料资源丰富和价格便宜,且可摆脱丙烯紧缺的制约.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生产环氧氧丙烷的新工艺。

2006年陶氏化学、苏威几乎同时宣布甘油法环氧氯丙烷大型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一个全球性的环氧氯丙烷投产高潮已经形成,甘油法正成为这一高潮的主角。比利时的Solvay公司已于2007年年初在法国建成产能1万吨/年的中试装置,并于2009年在泰国建成10万吨/年的生产装置。美国Dow化学公司也将计划在中国建15万吨/年的生产装置,逐步取代原有的丙烯高温氯化法。

相对于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甘油法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环保优势。该方法不消耗丙烯.无须使用氯气.不需要昂贵的催化剂,而操作条件缓和、成本低、投资少,其投资仅为丙烯法的1/4,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该方法“三废”少,可实现清洁生产,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国内杨农化工已先后建成两条产能为3万吨/年的甘油法生产线。随着我国生物柴油产量的逐渐增加,副产甘油的供应量将不断增大,因此以副产甘油为原料生产环氧氯丙烷不仅减少了国家对石油的依赖,而且对促进生物柴油企业的顺利发展及提高甘油的附加值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1,3-丙二醇的工业应用和生产

1,3-丙二醇的工业应用和生产 前言 1,3-丙二醇(即1,3-PDO,化学式可表 示为:CH2OHCH2CH2OH)是-种重要的化工 原料,1990年代初,由于1,3-PDO的工 业用途相对较少,全球的l,3-PDO的工 业产量很低,价格却较高(30美元/kg), 1991年的产量仅为 100t,市场占有率远 不及乙二醇、l,2-丙二醇、l,4-丁二醇、2,3-丁二醇等其它二醇。1990年代中期工业上成功地开发出以1,3-丙二醇为原料的新型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简称PTT。1998年在美国PTT被评为六大石化新产品之-,世界很多跨国化学工业公司如壳牌、杜邦等也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5年壳牌公司率先实现将PTT 商品化,商品名Colterra,2000年壳牌公司PTT的生产能力为100 kt/a,并且已于1999年底将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2kt/a的 1,3-PDO生产装置扩产为72 kt/a。2000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PTT并且注册了商品名为Sorona。另外德国Degussa公司也是世界上生产PTT和1,3-PDO的大公司,具有50kt/a的 1,3-PDO生产能力。目前由于合成PTT的原料—1,3-PDO的合成方法的改进,成本大大降低,使工业生产风呼纤维的前景非常看好。与壳牌公司和Degussa公司的化学法生产不同,杜邦公司拟采用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O,并且正与Tate& Lyle Citric Acid公司联合开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中试实验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在2003年生物转化法生产1,3—PDO也将实现大规模生产。 1 1,3-PDO的性质及工业应用 1,3-PDO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无臭,有吸湿性,与水、醇混溶,对多种有机溶剂有较好的溶解度。主要的物性参数如下:沸点为 213.5℃;熔点为-27℃;密度(20℃)为1.053;折光率l.4398。 l,3-PDO不仅是良好的溶剂、抗冻剂、保护剂,由于它含有双功能基还可以参与多

菌种保存大家谈。甘油的浓度。Word版

菌种保存大家谈。甘油的浓度。 2009-08-15 01:13 大家好! 我是保藏中心,最近发现基因酷保藏中心的共享菌株的保存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06年07年酷友共享的菌株很多都活化不了,好些酷友想要,保藏中心却不能应助,对此我们很抱歉! 因此,在此向大家赐教,菌株应如何保存呢? 望大家能分享经验,多提出建议(保藏中心如何保藏菌株和管理菌株为佳),一起努力搭建好这个平台,让它能帮到更多酷友! 作者: 保藏中心时间: 09-2-19 10:55 有人说,冷冻干燥保藏法是菌种保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没有做过,所以请教做过这方面的酷友,大肠杆菌的冷冻保藏应该注意的事项? 甘油冷冻保藏及穿刺菌的保藏一般能保藏多久呢? 作者: 我是好人时间: 09-2-19 21:34 冷冻干燥法是国内外一致认为比较理想的菌种保藏方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又称冷冻干燥保藏法,简称冻干法。它通常是用保护剂制备拟保藏菌种的细胞悬液或孢子悬液于安瓿管中,再在低温下快速将含菌样冻结,并减压抽真空,使水升华将样品脱水干燥,形成完全干燥的固体菌块。并在真空条件下立即融封,造成无氧真空环境,最后置于低温下,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而得以长期保藏。常用的保护剂有脱脂牛奶、血清、淀粉、葡聚糖等高分子物质。 由于此法同时具备低温、干燥、缺氧的菌种保藏条件,因此保藏期长,一般达5~15年,存活率高,变异率低,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较理想的保藏方法。除不产孢子的丝状真菌不宜用此法外,其他大多数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等均可采用这种保藏方法。保藏菌种需用时,可在无菌环境下开启安瓿管,将无菌的培养基注入安瓿管中,固体菌块溶解后,摇匀复水,然后将其接种于适宜该菌种生长的斜面上适温培养即可。 该法操作比较烦琐,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冻干机等设备。不适合酷友频繁的求助菌种。我们实验室保藏菌种,不管是细菌,放线菌还是霉菌和酵母,我们都是用的甘油管保藏。就是划斜面得到单菌落,将单菌落置于液体培养基培养至对数期,在EP管中保存,菌液与甘油体积比为1:1,甘油要灭菌的。-20摄氏度保存即可。我们的菌种有保存七八年的依然能用。方便快捷。管理员不妨试试。 作者: 保藏中心时间: 09-2-20 23:03 :'终于有酷友理我了!感动ing 十分感谢您的指教!为了表达谢意,加两点威望

丙三醇 甘油的生产方法

生产方法 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称天然甘油; 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称合成甘油。 天然甘油 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至今为止,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约42%的天然甘油得自制皂副产,58%得自脂肪酸生产。制皂工业中油脂的皂化反应。皂化反应产物分成两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层是废碱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9-16%,无机盐8-20%。油脂反应。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也称甜水),其甘油含量比制皂废液高,约为14-20%,无机盐0-0.2%。近年来已普遍采用连续高压水解法,反应不使用催化剂,所得甜水中一般不含无机酸,净化方法比废碱液简单。无论是制皂废液,还是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所含的甘油量都不高,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 合成甘油 从丙烯合成甘油的多种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氯化和氧化。现在工业上仍在使用丙烯氯化法及丙烯不定期乙酸氧化法。 丙烯氯化法 这是合成甘油中最重要的生产方法,共包括四个步骤,即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二氯丙醇皂化以及环氧氯丙烷的水解。环氧氯丙烷水解制甘油是在150℃、1.37MPa 二氧化碳压力下,在10%氢氧化钠和1%碳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生成甘油含量为5-20%的含氯化钠的甘油水溶液,经浓缩、脱盐、蒸馏,得纯度为98%以上的甘油。 丙烯过乙酸氧化法 丙烯与过乙酸作用合成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异构化为烯丙基醇。后者再与过乙酸反应生成环氧丙醇(即缩水甘油),最后水解为甘油。过乙酸的生产不需要催化剂,乙醛与氧气气相氧化,在常压、150-160℃、接触时间24s的条件下,乙醛转化率11%,过乙酸选择性83%。上述后两步反应在特殊结构的反应精馏塔中连续进行。原料烯丙醇和含有过乙酸的乙酸乙酯溶液送入塔后,塔釜控制在60-70℃、13-20kPa。塔顶蒸出乙酸乙酯溶剂和水,塔釜得至甘油水溶液。此法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采用过乙酸为氧化剂,可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简化了流程。生产1t甘油消耗烯丙醇1.001t,过乙酸1.184t,副产乙酸0.947t。目前,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的产量几乎各占50%,而丙烯氯化法约占合成甘油产量的80%。我国天然甘油占总产量90%以上。 工业级甘油

甘油msds

甘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甘油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3-Propanetriol 化学品英文名称:Glycerol anhydrous pur.PhEur.BP,USP,E 422,JP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甘油,Glycerol anhydrous pur.PhEur.BP,USP,E 422,JP 有害物成分:甘油浓度:- 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g/mol CAS No.:00056-8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主要症状:-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可燃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 1.立即移去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2.通知医生. 皮肤接触: 1.先以大量的水冲洗. 2.立即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 眼睛接触: 1.将眼睑打开并用水冲洗10分钟; 2.如果疼痛仍然继续,则通知眼科专科医生尽快就医. 食入: 1.使患者喝入大量的水. 2.感觉不适通知医生 对急救人员的防护: 1.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区. 2.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内实施急救.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泡沫 危险特性: 1.蒸气密度比空气重. 2.与空气混合时可能会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 3.在火灾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醛 4.为可燃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可爆炸性的混合物. 灭火注意事项: 1.在安全距离以水雾冷却容器. 2.未配戴适当的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以免危险. 其他资讯:避免消防用水后直接进入地表或地下,以防二次污染.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对甘油制备1,3-丙二醇工艺进行设计

对甘油制备1,3-丙二醇工艺进行设计 -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 摘要:本设计以甘油为原料,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通过测定菌体生物量、葡萄糖浓度、蛋白质浓度、甘油脱水酶、丙醛的浓度,可以初步判定发酵进行程度。设计实验对克雷伯氏菌发酵特性进行研究,分别研究温度、PH、甘油初始浓度、氮源对菌体生长和 1,3-PD 合成的影响。 关键词:1,3-丙二醇、甘油、克雷伯氏菌、厌氧发酵 1 前言 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作为化学和医药工业中多种润滑剂、有机溶剂和前体的合成原料。它作为聚酯、聚醚和聚氨酯的重要单体原料合成的聚合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安全无毒、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不仅在服装和工程塑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以 1,3-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丙二醇酯,是世界六大食品乳化剂之一,目前已被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及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使用[]1。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业上成功开发出了以1,3-PD为原料的新型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PTT性能优良,因此研究开发低成本的1, 3-PD生产技术成为关注的热点。1,3-PD的生产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转化法。 生物法合成 1,3-PD 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利用甘油或葡萄糖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清洁,对环境无污染,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随着以大豆油与菜籽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产量的迅速增长,产生了大量副产物甘油;用甘油合成附加值更高的 1,3-丙二醇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引起了如杜邦公司、陶氏化学公司、亨斯迈公司等公司的关注[]2。发酵工程作为生物法合成 1,3-PD 的关键环节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2003 年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向杜邦授予“绿色化学总统奖”,专门用于表彰该公司对生物基 1,3-PD 工艺开发所作的研究。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页 1 of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部分 1产品与公司资料 产品 产品名称: MOBIL SHC 639 产品简介: 合成基础油及添加剂 产品代码: 201560500590, 602904-60 推荐用途: 循环/齿轮油 公司资料 供应商: 埃克森美孚(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美罗大厦17楼 天钥桥路30号 上海市 200030 中国 二十四小时应急电话 (+86) 053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 记中心) 供应商联系电话 (+86) 021-******** 部分 2危险性概述 根据法规指引(参阅第十五部分),本产品不属于危险品。 其它危险性信息: 物理/化学危害 无明显危害 健康危害 高压射向皮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过度接触会造成眼部、皮肤或呼吸刺激。 环境危害 无明显危害 注释: 在没有咨询专家的情况下,除第1部分规定的特定用途外,该产品不可用于其它任何目的。健康研究已经表明,化学

页 2 of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这一点因人而异。 部分 3组成与成分信息 该产品被定义为混合物。 无有害物质或复合物需要披露. 部分 4急救措施 吸入 避免进一步吸入接触。对于那些提供帮助的人员,应使您或者其他人避免吸入。进行充分的呼吸防护。如果出现呼吸刺激、头昏、恶心、或者神志不清,请立刻就医。如果呼吸停止,请使用机械设备帮助通风,或者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急救。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水清洗接触的部位。如果产品被注入皮下或者人体任何部位,无论伤口的外观或大小如何,被注射者必须立即由医生依照外科急救进行检查。即使高压注入后的最初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在事故最初几个小时内及早进行外科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最终伤害的程度。 眼睛接触 用水彻底冲洗。若发生刺激,寻求医疗援助。 食入 通常不需急救。如果感觉不适请就医。 部分 5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 适当的灭火介质: 使用消防水雾、泡沫、干化学制剂( 干粉 )或者二氧化碳(CO2)灭火。 不当的灭火介质: 直接使用水。 消防 消防说明: 疏散该地区。防止控制火灾或稀释的流出液流入河川、下水道或饮水源。消防员应使用标准防护设备,在密闭空间需使用自给式呼吸器(SCBA)。用喷水的方式使暴露于火灾的表面降温并保护工作人员。 危险的燃烧产物: 浓烟, 乙醛, 硫氧化物, 未完全燃烧产物, 碳的氧化物 可燃性 闪点 [测试方法]: >210C (410F) [ ASTM D-92]

酚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酚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酚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ol oil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资料 含量:无资料 CAS No.108-9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5ppm,19mg/m3[皮]; ACGIH 5ppm,19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pH:无资料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甘油催化转移氢解制备丙二醇及其反应机理

第40卷第3期2012年6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40No.3 Jun.2012 收稿日期:2011-03- 04基金项目: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6R10017 )作者简介:李 菲(1986—),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能源,E-mail:lifeil_290@sohu.com. 通信作者:计伟荣教授,E-mail:weirong.ji@zj ut.edu.cn.甘油催化转移氢解制备丙二醇及其反应机理 李 菲,夏 燕,应惠娟,计伟荣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310032 )摘要:以Raney  Ni为催化剂,甲醇为供氢体,水为溶剂,对甘油催化转移氢解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和甘油浓度对氢解反应的影响, 并对甘油催化转移氢解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与传统氢解方法相比,甘油催化转移氢解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得到了1,2-丙二醇.在温度为210℃,甘油初始浓度为0.64mol/L,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甘油转化率达到54.7%,1,2-丙二醇的选择性为74.1%.一般情况下,在Raney Ni的催化作用下,甘油优先脱去伯位的羟基生成丙酮醇,随后加氢生成1,2-丙二醇. 关键词:甘油;甲醇;1,2-丙二醇;转移氢解;Raney Ni中图分类号:TQ0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303(2012)03-0275- 04The study  of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olysis of glycerol topropy lene glycol and it s mechanismLI Fei,XIA Yan,YING Hui-juan,JI Wei-ro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eering &Materials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Abstract: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olysis(CTH)of glycerol was carried out over Raney Nicatalyst in aqueous media with methanol as the hydrogen donor.The effects of the temperatureand initial molar concentration of glycerol on the reaction were investig ated.A reactionmechanism was proposed.In comparison with the glycerol hydrogenolysis using hydrogen gas,the CTH of glycerol c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relativel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At 210℃a54.7%conversion of glycerol was achieved after 12hour reaction with an initial gly cerolconcentration of 0.64mol/L,and the selectivity of 1,2-propylene glycol was up to 74.1%.Ingeneral,the cleavage of the primary hydroxyl group was in preference to the secondary  one overRaney Ni catalyst to produce acetol,which could be hydrogenated further to become 1,2-propylene gly cerol.Key words:glycerol;methanol;1,2-propylene glycerol;transfer hydrogenolysis;Raney Ni 近年来, 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使得其副产物甘油大量生成,导致目前甘油市场严重过剩[1- 3].寻找甘油利用的新途径,对降低生物柴油成本,提高生物 柴油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4- 5].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甘油催化氢解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 报导,其主要产物为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作为抗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涂料等行业中.此外,1,3-丙二醇还是合成新型聚酯 PTT的单体之一[6].早在1987年,Celanese公司[7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方法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第一天晚至第三天晚: 1)取-80℃保存的GV3101于含50μg/ml 利福平的LB (千分之一的利福平)平板划线,28℃培养(一般要两天)。 注意:划线的时候要少沾一点原菌株,不必等到菌株融化就可轻轻沾一点,一定要少量,然后轻轻地划在板上。挑得太多不容易长出单菌落,如果太用力也容易伤到菌株。 第三天下午或晚: 2)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灭菌的50ml 新管子加10ml 50μg/ml (千分之一)利福平的LB 液体培养基中,200rpm 28℃振荡培养12-16 hr (过夜可以)。 注意:管子最好用灭菌过的报纸包一下,摇菌时。 第四天早: 3) 取1-2ml (按1:50或者1:100的比例)菌液转接于含有50μg/ml (千分之一)利福平的100ml LB 液体培养基中(用500 ml 的三角瓶来摇菌28℃,200rpm 振荡培养至OD 600=0.5)。 注意:摇菌的过程可能需要3-4小时,要随时监控菌的浓度,可以平行的摇两瓶,其中一瓶用来测浓度,避免污染;并且为了保证检测菌液与未检测菌液的一致性,平行的两瓶菌液,最好来源于同一个50 ml 管子的菌液。 摇菌的过程中可以预先把NaCl 置于冰上预冷。 4) 转移菌液到新的灭过菌的50 ml 离心管中,冰上30min ; 5) 4℃,5000rpm 离心5min 。 6) 在超净台中弃上清,将管子倒立在灭过菌的吸水纸上,尽量倒干,可以用预冷的NaCl 快速冲洗一遍。 7) 加入10ml 预冷的0.15M 的NaCl 溶液,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20min 。 注意:要用5ml 枪调到3ml 挡,轻轻抽打。 8) 4℃,5000rpm 离心5min 。 9) 在超净台中弃上清,将管子倒立在灭过菌的吸水纸上,尽量倒干。 10)加入2 ml 预冷的含15%甘油的20mM 的CaCl 2溶液,轻轻悬浮。 注意:要用1ml 枪轻轻抽打。 11)按200ul 的量分装到1.5 ml 无菌Eppendorf tube 中,液氮速冻,-80℃保存,一般不要存放超过2-3个月。

甘油栓的制备方案

栓剂的制备与分析 项目任务 1、甘油栓、醋酸洗必泰栓的制备方案设计 2、栓剂质量检查方法方案设计 3、项目实施 相关知识及资料 1.掌握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 2.熟悉栓模类型及使用。 3.了解各类栓剂基质的特点及使用情况。 4.孙耀华.药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部、二部、三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 6.张琦岩,孙耀华. 药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7.梁述忠,王炳强. 药物分析(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一、项目描述 二、材料清单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任务实施: 1、查找资料,了解栓剂的组成和类型?并在课业报告中加以描述。 2、查找资料,明确栓剂制备方法有哪些?通过观看写出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并在课业报告中加以描述。 3、设计甘油栓、醋酸洗必泰栓的处方、制备方案,在课业报告中详细描述配制过程。 4、思考并设计栓剂质量检查方法方案设计,在课业报告中详细描述检查过程。 5、思考栓剂时操作要点,并预先考虑实验注意的事项。 6、选择包装容器,并设计药品标签。 7、将粉针剂包装,并贴上自己手工绘制的药品标签。 8、每个小组选一个学生代表将本组的工作情况向其他小组同学介绍。 9、本小组同学集体给本组工作评分,并给其他小组评分。 (二)具体任务实施 任务一:详述栓剂的组成和类型? ?栓剂的基本组成是药物和基质。 常用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与水溶性基质两大类。油脂类基质,如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酸酯、氢化植物油等。水溶性基质,如甘油明胶、聚氧乙烯硬脂酸酯(S —40)和聚乙二醇类等。某些基质中还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使药物易于释放和被机体吸收。 ?栓剂的类型 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腔道内起局部作用;另一种是由腔道吸收至血液起全身作用。栓剂的制备和作用的发挥,均与基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选用的基质必须符合各项质量要求,以便制成合格的栓剂。 栓剂因施用的腔道不同,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直肠栓为鱼雷形、圆锥形圆柱形等;阴道栓为鸭嘴形,球形或卵形等;尿道栓一般为棒形。

烧碱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烧碱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中文名称2:烧碱 英文名称2:Caustic soda 技术说明书编码:20080528001 CAS No.:1310-73-2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 有害成分含量CAS NO 氢氧化钠≥ 96%1310-7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8(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以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有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灭火的注意事项:避免水流冲击物体,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 第六部分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存储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存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浓度: 检测方法:酸碱滴定法;火焰光度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菌液的制备及保存

1目的 菌种保藏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规范菌种原始菌液的制备及长期保存。 2内容 2.1定义 原始菌液--由冻干菌或冷冻菌直接传代的孢子或生长菌的原始悬浮液。 工作菌液--由原始菌液直接稀释,或根据一般试验需要而等量稀释的特定浓度的孢子或细菌的悬浮液。 2.2 总则 微生物室收到实验菌种后应进行活化及纯化,并进行传代(芽孢杆菌除外)。每一新菌种在适宜的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检查是否纯种,观察菌落形态并用革兰氏染色或芽孢染色法进行镜检,如果是芽孢悬浮液,用常规方法测定其存活孢子数。 经检查如果满意,贴上合适的标签,并将贮备菌存放在实验室专用的冰箱里(2 ~8℃)或冷冻室内,以避免与实验室正在使用的其它菌种相混淆,作好菌种传代的记录以便能追踪传代史。 生孢梭菌的孢子悬浮菌应每年制备一次。 原始菌种的传代次数最多传至第五代。 2.3 培养基 2.4 冻干菌制备原始菌液 2.4.1 由甘油冷冻菌制备原始菌液 2.4.1.1 把冻干菌加入100ml液体培养基后所得的菌作为第一代。 2.4.1.2 从冷冻箱内取出冷冻菌,使其在室温下慢慢融化; 2.4.1.3 把冷冻菌无菌转移至100ml该菌所适用的液体培养基中; 2.4.1.4 根据菌种的类型,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在适当温度下培养24h或更长一些时间; 2.4.1.5 把甘油冷冻菌加入100ml液体培养基后所得的菌作为第二代。 2.4.2 由集菌平板制备原始菌液 2.4.2.1 在超净工作台内,把经过24h(或更长时间)培养的菌液摇匀,各取1ml,无菌转移至5只培养基平板上,轻轻转动平板,使菌液均匀分布于平板表面。不同培养基适用于不同菌种。 2.4.2.2 另用一只平板,划线分离菌液,培养之,以检查菌液是否纯种。 2.4.2.3 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以上平板,不同菌种所需培养周期不一。

甘油栓的制备-实验报告

甘油栓的制备 摘要本实验以甘油、硬脂酸、无水碳酸钠、水为原料,按照相应比例,采用热熔法,在水浴下使硬脂酸和无水碳酸钠发生皂化反应制备10枚甘油栓,最终得到10枚子弹头形、完整光滑的甘油栓。 关键词甘油栓甘油硬脂酸无水碳酸钠 Abstrac t In the present study glycerin, stearic acid, sodium carbonate without water, water is for raw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on the melt method, stearic acid and sodium carbonate without water happen saponification reaction to be 10 glycerin bolt.Finally we obtained 10 bullet form, complete ,smooth glycerin suppository . Key Glycerin suppository Glycerin stearic acid sodium carbonate without water 甘油栓主要由甘油与肥皂或明胶配制而成。使用时塞入肛门刺激直肠壁, 反射性地引起排便, 起到温和的通便作用。甘油栓因其作用温和,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短时间内即可促进排便,所以得到大家的青睐[1]].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重庆高教)栓模(十粒) 烘箱研钵药匙烧杯托盘天平玻棒蒸发皿小刀丙三醇(分析纯)无水碳酸钠硬脂酸液体石蜡水 1.2方法 1.2.1处方甘油40g,无水碳酸钠1g,硬脂酸3.5g,水5ml. 1.2.2制备方法由于制模时会存在损失,因此取制15粒栓的量。将1g无水碳酸钠用5ml水在蒸发皿内溶解完全后,加入40g甘油,再缓慢加入硬脂酸,并随加随搅,直至混合液变澄明,倒入事先已预热的栓模内,于室温下放冷,刮掉栓模表面的废 弃物,取出子弹头状的甘油栓. 2.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成功制得10枚甘油栓,外观光滑完整,未出现分层破裂和表面粗糙的情况。但所得甘油栓硬度较硬,且颜色不够白,带一点黄色。 重量差异 最低限度:2.263475g 最高限度:2.630525g 仅有一粒超过限度,因此本次甘油栓的重量差异检查符合药典规定。 2.2 讨论 硬脂酸作为硬化剂,虽然较于最常用处方的硬脂酸4%减少到3.5%,但硬度仍然较硬,分析原因有可能是皂化过程不完全,硬脂酸为完全转化为硬脂酸钠。2010 版的《中国药典》中的处方用硬脂酸钠直接和甘油经过加热、溶解、混合制备,避免了硬脂酸和碳酸钠的皂化反应过程,提高了栓剂的质量[3]]。至于出现黄色,是由于制备过程中使用的试管夹本身带黄色,污染了蒸发皿内的混合液。 实验完成后,甘油栓出现了“出汗”的现象,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明胶进行调节,如每100g中加入12g明胶,加入明胶也可以对其硬度进行调节[1]。当然,甘油作为水溶性药物,完全可以采用明胶做基质,在加入适量的硬脂酸钠做为硬

最新版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SDS 编号:LBPC-M-001 产品名称:柴油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kerosene ;diesel fuel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lbshihua@https://www.360docs.net/doc/7410482781.html, 联系电话:0633-2660128 传真号码:0633-2660178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60500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1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柴油机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油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造成皮肤灼伤和眼睛刺激; 如果吞食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采取防静电措 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臵,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 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 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照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防护面 罩。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 止排入环境。 预防措施:灌装时注意流速,防止静电积聚,且有接地装臵,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 器材及应急处理设施。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 能迅速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必须马上撤离; 用储罐储存,发生火灾应立即开启冷却喷淋装臵及消防泡沫系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废弃处置:推荐使用焚烧法处臵。 第三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绝缘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五强溪电厂 危 险 品 物 料 安 全 数 据 清 册

危险品物料安全数据清册 编写: 审核: 批准:

编写说明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取得MSDS,并由安全专业人员组织相关作业人员(包括工艺技术人员、车间各级生产主管、操作使用、仓库保管及运输等人员)进行学习,将MSDS装订成册挂放或张贴在作业场所,提供查阅;同时要告知: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怎样防止和处理贮存和运输中发生泄漏或燃爆事 故、如何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急救的措施和掌握消防方法等,以达到在第一时间将危害和损失减到最小。其次还要按MSDS的建议和信息,落实各项预防事故的相应措施和设置。例如发放相适应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在使用酸碱作业场所,应置备净水洗眼器或冲淋器;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应按说明书分类规定隔放;对仓库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冲洗水源。又如要核查在储运和使用的危化品包装上是否贴有统一分类的安全标签;对废弃的危化品剩渣、残液和其贮存器的处理要落实到委托国家环保部门批准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随着各项安全条例及法规的贯彻实施和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将加快MSDS/CSDS的认识推广和普及,从而提高使用化学品安全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改善安全、健康、环保水平。 获取法规信息途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绝缘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绝缘油 一、标识 中文名:绝缘油/变压器油 英文名:Insolation oil 分子式:含C17以上的烃类 相对分子质量:CAS号结构式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非危险品 化学类别:油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主要为烷烃的C17以上的成份。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变压器绝缘和冷却。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空气中石油油雾限制值为5mg/m3,长期暴露和重复接触皮肤可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口服毒性;大量油蒸汽吸入肺中时会引起肺损伤,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以甘油为原料两步法制备1,2-丙二醇的工艺研究

以甘油为原料两步法制备1,2-丙二醇的工艺研究利用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是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2]。绿色化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并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尽可能不生成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达到“原子经济性”反应[3]。 甘油作为一种理想的可再生原料,以其为平台可以提供一条绿色且经济的生产大量化学产品的途径。它作为生物柴油的副产物大量生成,每生产9Kg生物柴油约产生1Kg粗甘油[4,5]。随着生物柴油持续升温,寻找和开发甘油的新用途,将其作为原材料加工成其他产品,不但可以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甘油的过剩问题。 目前国外两家公司作开发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甘油生成 1,3 -丙二醇的技术。国内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也在生物发酵法制备 1,3-丙二醇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微生物对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选择性很高,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在产率的提高和菌种的选择性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 甘油催化氢解制备丙二醇的机理如下: 甘油催化氢解制备丙二醇的甘油催化氢解制备丙二醇的反应见下图。在催化剂作用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次C-O断裂,甘油可以转化成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但是由于催化剂种类及反应参数的不同,可能发生以下副反应:在甘油过度氢解时,即经过2~3次C-O键断裂后,得到一元醇( 正丙醇、丙醇)和丙烷。如果经历1次C-C键的断裂则会生成乙二醇。经过2次C -C键的断裂将生成甲醇。甘油经过C-O键和C-C键同时或者交替的断裂可能得到正丙醇、丙醇、甲醇、和甲烷。 甘油的氢解反应甘油催化氢解的反应机理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反应条件、催化剂的不同,甘油氢解制丙二醇的机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反应在酸性或者中性条件下进行时,一般认为反应是下面的机理进行。脱水,生间产物烯醇及酮(醛)式互变异构体,之后中间产物进一步发生加氢反应生成1,2 -丙二醇或l,3-丙二醇。实验表明,反应体系中加入钨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变反应的选择性。但是在使用其他的无机酸如盐酸时,反应转率并不理想。这说明钨酸的酸性并不

甘油菌活化和质粒提取

一、甘油菌活化 1.LB培养基制备: 胰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10g 加去离子水至800mL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用5mol/LNaOH(约0.2ml)调节PH至7.4,加入去离子水至1000ml,高压蒸汽灭菌20min。 ●灭菌后注意密封,4℃能存放1个月。 ●含琼脂的LB培养基: 上述液体培养基高压灭菌前加入15g/L(铺制平板用)或7g/L(配制顶层琼脂糖用)琼脂糖,高压灭菌20min。 2.倒平板 2.1 超净台,接种环,灭菌培养皿,酒精灯等紫外灭菌30min。 2.2 培养基高压后放在60℃水浴锅中保温。溶液尚未冷却时,即应取出培养基,并轻轻转动以使溶解的琼脂或琼脂糖能均匀分布于整个培养基溶液中。小心培养基过热,旋动液体产生暴沸。 2.3 冷却至50℃,在超净台中加入抗生素等不耐热的物质(现用现加),为避免产生气泡,混匀培养基时应采用旋动的方式,然后直接从烧瓶中倾出培养基铺制平板。 2.4 从冰箱中取出甘油菌冻存管放在冰上,不要等到融化(反复冻溶不利于长期保存),直接用(枪头)接种环在冻存管内的冰碴上蘸一下,然后马上涂平板即可。 37℃培养12-16h。第二天挑单克隆大量培养。 3.大量培养 3.1 冷藏的液态培养基重新高温高压湿热灭菌,待冷却至50℃左右加入抗生素。 3.2 在无菌操作台中将菌落挑至已加抗生素的液态培养基中(2-5mL),37℃,200rpm培养8h。 3.3 按1:500至1:1000的比例,用加抗生素的液态LB培养基稀释3.2所得菌液。

(25-50uL菌液+25mL液态含抗生素LB培养基)。37℃,200rpm培养12-16小时。 ●使密度达到3-4 10^9/mL。 ●OD600在0.5左右。(在可见分光光度计600nm处测菌液的光密度值,OD600在0.5左右时可判断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活力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