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8张】最新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8张】最新

中华传统⽂化⼿抄报【8张】最新上下五千年,中国⼀路风尘仆仆⾛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化底蕴。

中华传统⽂化⼿抄报要怎么画呢?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中华传统⽂化⼿抄报【8张】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家!中华传统⽂化⼿抄报中国传统⽂化作⽂中华传统⽂化中,有的如诗⽂之雅趣,有的如曲乐之悠扬,有的如对联之巧妙。

⽽我最喜欢的,是写意的国画,那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灵上的净化。

望·初遇初遇国画是在⼀次美术展览会上,⾄于画的内容却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看到那幅画,我只觉很美,美得让⼈移不开⽬光。

从那次开始,我总是央求⽗母让我学习画国画。

也许,这就是意境之美吧。

寻·相知⽗母给我找了⼀位国学⽼师。

初学之时,⼤概就是⽼师画⼀笔,我就画⼀笔,画完⼼中总是不解:为什么每笔都和⽼师画得差不多,画完的整体却不如⽼师画的那么好呢?怀着⼼中的疑惑,我去问了⽼师,⽼师告诉我:“国画是离不开⽣活的,你需要在⽣活中多观察,看到万物之间的联系,你的困惑就可以解答了。

”我趁着假期与⽗母⾛访许多奇⼭异⽔、名胜古迹,随着游览的脚步,我似乎也渐渐体会出来什么是物体的透视,怎样搭配才能地体现出画者要传达的意思。

⾼⼭配流⽔,近处是潺潺的流⽔,⽔边杨柳依依,垂在⽔⾯,泛起⼀圈圈涟漪。

远处是雄伟的⼭峰,雾⽓袅袅,⼭尖在云雾之上,显得更加挺拔。

⼀幅幅作品的完成,意境也越来越深。

画笔或勾勒或渲染都是⼀次次美的享受。

这,就是画之美,更是意境之美、⽂化之美。

悟·相识随着我画技的提⾼,⽼师告诉我,⼀幅画如果给⼈留下的印象只是美,那绝对是失败之作。

⼀幅画是该有神韵的,就如⼭⽔与花鸟是分不开的⼀样。

如果在杨柳的枝头添⼀只⼩鸟,如果在空中画⼏群归雁,给⼈的感觉会⼤不相同。

我开始⽤笔尝试,渐渐发现,我添的事物也不能随意,必须与所表达的情感⼀致。

就如“春江⽔暖鸭先知”,如果想描绘春⽇之景,就需添⼏只鸭,⽽若是画秋⽇之景,画鸭⼦则是万万不可的。

古⼈偏爱四君⼦“梅兰⽵菊”,寄与⾼洁的志向;⼏匹奔腾的马,便可体现奋求上进的决⼼。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好看8张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好看8张

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8张中国历史传统⽂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常之多了。

中国的传统⽂化;传统民间艺术早已历史悠久,以下是⼩编为⼤家准备了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8张,欢迎参阅。

中国传统⽂化⼿抄报中国传统⽂化作⽂中华传统⽂化,源远流长,从古⾄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传统⽂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直流传⾄今的⽂化,这些⽂化都是古⼈,我们的失⼈,从他们⾝上演变⽽来的。

⽐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位伟⼤烈⼠,供在中国的烈⼠陵园。

由于屈⽼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_的,宁可跳⼊江中牺牲⾃⼰的性命,也不会为了⼀点⼩利益,⽽出_家出卖⾃⼰的⼈格,不会践踏⾃⼰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直活在⼈们的⼼中,但是现实中还是需要表⽰⼀下的,他们在屈原_的江中划着⼩船,撒着⽤叶⼦包着的⽶团,⼈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团,⽽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

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撒⽶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在那⼀天⼈们把那⼀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的爱国之⼠的纪念⽇,每年的4⽉4⽇就是纪念屈原的⽇⼦,我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肯定都不明⽩,在除⼣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毁他们的房⼦,弄的他们⼈⼼惶惶。

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他们却⼜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

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逃,⼈们终于⼜回到了平静的⽣活。

那天就成了除⼣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事。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传统⽂化,我们中午的传统⽂化节,所以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化我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民的智慧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一等奖最新2021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一等奖最新2021大全

中国传统⽂化⼿抄报⼀等奖最新2021⼤全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个⽂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化底蕴,那么你知道中国传统⽂化⼿抄报有哪些吗?为了⽅便⼤家,⼀起来看看吧!下⾯给⼤家分享关于中国传统⽂化⼿抄报⼀等奖最新2021⼤全,欢迎阅读!中国传统⽂化⼿抄报图⽚传统⽂化优美句⼦⼤全1. “以⼈为本”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

2. 尽管多元⽂化、消费⽂化形成风潮,传统⽂化看似与社会⽣活疏离,但它其实是流淌在每个⼈⾎液中的。

3. ⽂化⾃信要有⽀撑,这种⽀撑就是⽼祖宗传下来的⽂化传统。

4. ⾯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化,摒弃什么、传承什么,是⼀个时代的⼤命题。

5. 中华⽂明,在她上上下下的五千年中积淀,⾛向了成熟稳定,中国传统⽂化,在⼀代⼀代华夏⼉⼥中传承,⾛向了现代⽂明。

6. 在每个中国⼈的⼼底,都有⼀⽅属于中国传统⽂化的沃⼟,在那⽅沃⼟上,中国⼈⾃⼰会撒种,播种,最后收获精神的果实!7. 中华优秀传统⽂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其强调的德政思想核⼼要素就在于修⾝。

8. 中华⽂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提供了强⼤的精神⼒量,⽽且为⼈类⽂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贡献。

9. 中华⽂化是中国⼈民的精神家园,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10. 中国传统⽂化源远流长,其中最核⼼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既饱含着“天下⼀统,四海靖宁”的精神之托、“⼈⽣⾃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的浩然正⽓,⼜饱含着“位卑未敢忘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志,等等。

11. 在悠久历史的沉淀中,我们的爱恨情仇、伦理思考、⽣命追问、时空想象,在丰厚的古典⽂化中不能说“前⼈之述备矣”,但也尽可“俯拾皆是”。

12. 越是能够充分汲取中国古典精髓的作品,其影响⼒和感染⼒往往越⼤。

13. 运⽤好古典⽂化的宝贵“矿藏”,⾜以为当代中国注⼊更强的“⽂化⾃信”。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八张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八张

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漂亮⼋张中国是个古⽼的国家,传统⽂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那么关于中国传统⽂化的⼿抄报都有哪些?下⾯是⼩编为⼤家带来的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漂亮⼋张,欢迎⼤家查阅!中国传统⽂化⼿抄报中国传统⽂化宣传⼝号1、传承⽂明,启迪未来。

2、古为今⽤,融通贯会。

3、学古⽂化,扬我中华。

4、弘扬经典,传承后世。

5、修⾝齐家,智慧练达。

6、传承⽂明,弘扬光⼤。

7、传道解惑,启智兴邦。

8、汶达于济,儒林丛集。

9、贯今学古,修养⼰出。

10、德于天下,义传万家。

11、博古通今,经世致⽤。

12、厚德载物,修⾝齐家。

13、国学精粹,艺术管理。

14、东⽅智慧,创业必备。

15、精深国韵,素养⼈⽂。

16、古为今⽤,铸今辉煌。

17、博古通今,育才兴邦。

18、承前启后,盛世强国。

19、传播传统,育才解惑。

20、传承国学,振兴中华。

21、博古通今,慧达天下。

22、治世⽂传,儒国楷范。

23、传道悟道,汶林解道。

24、传道重道,启迪⽣活。

25、授业解汶,振兴东学。

26、汶⽔千长,育林天下。

27、鉴史博古,励慧启今。

28、传承经典,智达万家。

29、国学启智,⾝修业兴。

30、博古通今,创今辉煌。

31、国学精髓,修⾝治业。

32、学古知今,德才修⾝。

33、尊师济才,育德兴邦。

34、博学慎思,励学笃⾏。

35、博学慎思,德艺双馨。

36、修⾝启慧,励才兴业。

37、求学务实,⽴德树⼈。

38、谈古论今,助⼒成功。

39、⽂以载道,继往开来。

40、传东⽅道,塑成功⼈。

中国传统⽂化话题作⽂传统⽂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精深。

优秀的传统⽂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然⽽,⼈类进⼊21世纪以后,⼯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们的⽣产⽣活⽅式,思维⽅式,⾏为⽅式,消解着传统⽂化的精髓,传统⽂化濒临消失。

⾸先是传统节⽇。

传统节⽇,是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化的⼀种良好⽅式。

中国传统文化三年级简单手抄报8张

中国传统文化三年级简单手抄报8张

中国传统⽂化三年级简单⼿抄报8张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特性,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不是⽣理的,⽽是⽂化的、精神的。

很多⼈画了中国传统⽂化的⼿抄报,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中国传统⽂化三年级简单⼿抄报8张,希望能帮助到⼤家!中国传统⽂化三简单⼿抄报中华传统⽂化优美句⼦1. 长城是⼀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凡的⽂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类的骄傲。

2. 中国传统⽂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式的变⾰,亦有和风细⾬般的变⾰,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的只有⼀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 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4. 传授东⽅经典,培训传统⽂化。

5. 中华⽂化遗产真不少,我来说说咱瑰宝,万⾥长城真是好,阻挡外侵不⽼少,传承中华⼉⼥情,中外游客齐欢迎,称赞劳动⼈民最伟⼤。

6. 弘扬民族传统⽂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7. 差之毫厘,谬以千⾥。

8. 中国书法是⼀门古⽼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化瑰宝之⼀。

书法⼤体可分为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的审美价值。

9. 传承弘扬⽂明,⿍⽴世界中华。

10. ⽂化遗产不可再⽣,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1. 观乎⼈⽂,以化成天下。

12. 驶⾄近代,国难当头。

百年忧患,敌忾同仇。

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

东⽅巨⼈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凤涅磐。

挽狂澜于既倒,建⼴厦于废墟。

转国运蒸蒸⽇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3. 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化藏其间!14. 在中国传统⽂化中,儒家⽂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今,可见其魅⼒所在。

15. 中华⽂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化展现出独特的魅⼒,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为之骄傲!16. 纵有⾦⼭银⼭,难买⽂化遗产。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简单a3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简单a3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简单a3
传统文化手抄报
标题: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片:插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如传统戏曲面具、春联、剪纸、京剧脸谱等。

主题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遗产。

它包括语言、文学、戏曲、绘画、音乐、建筑、服饰等多个方面。

主题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 塑造民族特性: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传承历史记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历史渊源和优秀先辈们的智慧和贡献。

3. 培养青少年素质: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通过传承与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品味和修养。

主题三: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
1. 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包括古建筑、文物、传统手工艺品等,通过修复、修缮和保护,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并传承下去。

2. 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中,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们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传统文化推广: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如文化节、展览、演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它,让传统文化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魅力和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篇一: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尾月三十除夕和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份。

篇二:传统文化手抄报:古代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文化范文家导语:古代传统文化是关于传统文化手抄报,忆传统寻文化,古代传统文化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为了为同学们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上是巨人作文网范文家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更多关于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和图片尽在巨人作文网。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贴门神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过年的来历今年是农历大年三十呢,大家都会欢欢喜喜地过年,但恐怕不少人都不知道过年的来历吧。

今天我就告诉大家!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时候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样逃离村庄的时候,有位白发老人留了下来。

当“年”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混身颤栗,再也不敢进村了。

然后那位白发老人身披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竟然仓惶而逃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最后转变成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的民族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好看最新2021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好看最新2021

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最新2021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的传统⽂化源远流长,博⼤精深,相信⼤家都是知道这是中国的⼀部分,那么你知道中国传统⽂化⼿抄报有哪些吗?为了⽅便⼤家,⼀起来看看吧!下⾯给⼤家分享关于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最新2021,欢迎阅读!中国传统⽂化⼿抄报图⽚中国传统⽂化名⾔警句最新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马篇》6.烈⼠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外篇·⼴譬》烈⼠:有抱负.有作为的⼈。

7.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陆游《⽰⼉》10.⼈⽣⾃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13.朝闻道,⼣死可矣。

——《论语·⾥仁》14.⼠志于道,⽽耻恶⾐恶⾷者,未⾜与议也。

——《论语·⾥仁》15.⼠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论语·秦伯》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修⾝》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8.志当存⾼远。

——诸葛亮《诫外⽣书》1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诫⼦书》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21.志⼩则易⾜,易⾜则⽆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原下》22.古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23.有志不在年⾼,⽆志空长百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1
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2
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3
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4
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5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项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

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
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

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
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合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


纸可以剪出各种样式,有人、有小狗还有字……
妈妈对我说过,有个老奶奶剪了一条几十米长的龙;让人想不到的是,有的人还能剪出一个故事。

我想:咱中国人真了不起,能剪
出这么多样式的剪纸。

咱们中国人都喜欢剪纸、都热爱剪纸,剪出
来也非常好看。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不是很自豪?
我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

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
遗产,这不的不说是一种耻辱。

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
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
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蚀。

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

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
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典籍等……与精神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
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
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
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
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
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

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
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
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
个朴素的古老民族。

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
乐何及?
猜你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