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石墨导热膜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最先进的导热材料
2023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复习:新材料主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复习:新材料主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3•门头沟区一模)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使用了大量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B C D速滑冰刀中的钛合金“飞扬”火炬中的聚硅氮烷树脂颁奖礼服中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可降解餐具中的聚乳酸材料A.A B.B C.C D.D 2.(2023•延庆区一模)汽车中部分构件的材料如下,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气缸体——生铁B.车体——特殊钢C.发动机——铝合金D.轮胎——合成橡胶3.(2022秋•鸡泽县校级期末)以下关于化学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②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③利用化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④利用化学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产量.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21•西城区校级开学)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C.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5.(2020秋•太原期末)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天眼,它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材料。
如图是硅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属于阳离子B.该粒子的中子数是14C.该粒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D.在化学反应中该粒子不容易得失电子6.(2020秋•昌平区校级月考)化学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有弊,下列化学反应对人类有弊的是()A.开发新材料B.合成药物抑制病毒C.大量燃烧含碳的燃料D.使用清洁能源二.解答题(共3小题)7.(2021•延庆区模拟)北京世园公园里中国馆主体为钢结构,拼装钢材杆件达到1.2万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
阅读理解题-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25 阅读理解题1.(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
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
(任写一条)(2)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_。
(3)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
(任写一条)【答案】(1)导电性(或者导热性等)(2)电子领域(3)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解析】(1)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石墨烯在电子领域有广泛应用,且能将热量传送给人体,故其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
(2)根据图2信息可知,石墨烯在电子领域应用占比27%,在该领域占比最高。
(3)文章内容中已给出: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2.(2022年安徽省中考)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
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
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习题(教科版)1.温度与水的变化课堂练习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A.90B.100C.37D.02.水沸腾后,停止加热1分钟,水的温度会( )。
A.保持不变B.上升C.下降D.先上升,后不变3.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A.持续上升B.基本不变C.持续下降D.先不变,后持续上升4.小明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冒白气B.水翻滚C.产生大量气泡D.以上都是实践拓展神奇的水和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低于0℃时,液态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
如果让你在高于0℃的室温下让水结冰,你能做到吗?实验材料: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冰箱。
实验步骤:1.把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静置约4小时,然后轻轻地放入冰箱冷冻室,注意不要摇晃和撞击,冷冻约2小时。
2.轻轻地从冰箱冷冻室取出这瓶纯净水,注意不要摇晃,观察水的状态(液态)。
3.用力撞击这瓶纯净水,观察水的状态(瞬间结冰)。
实验原理:一般情况下,水会在0℃时结冰,前提是要有附着物。
纯净水由于水质纯净,没有附着物,就算冷冻数小时也不会结冰,但一撞击就有了附着物,就会瞬间结冰。
其实,每一片晶莹的雪花也都包裹着一颗尘埃,尘埃就是雪花的附着物。
在上面的实验中,冷冻2小时的纯净水没有结冰,是因为( )。
A.温度不够低B.没有附着物2.水的蒸发和凝结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不属于水的蒸发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眼镜起“雾”C.坑里的水变干D.手上的水烘干2.做菜时,锅盖内壁上会出现水珠。
这个现象称为()。
A.凝结B.蒸发C.融化D.结冰3.四个相同的烧杯盛有等量的水,分别置于下列环境中,水蒸发得最快的是()。
A. B. C. D.4.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和冬天的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的位置是( )。
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实践拓展“沙漠取水”沙漠是极其缺水的地方,你知道探险家们是怎么在沙漠中取水的吗?首先,他们会寻找一块较湿润的沙土,挖出一个深坑。
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
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应用于该探测器。
下列关于该复合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碳化硅是增强体,起到骨架作用C.碳化硅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D.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宽温度范围下尺寸稳定等特性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根据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植物油制作肥皂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织品C.用柠檬酸作食品添加剂D.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3.厘清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954Xe与13154Xe互为同位素B.二聚硫()2S与环八硫()8S互为同素异形体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与是同种物质4.某同学依据实验现象,分析苹果中的物质成分,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5.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中和、碳达峰的各项工作,以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
下列措施能实现碳中和且可行的是()①通过植树造林捕捉二氧化碳 ②禁止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③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④工业中用碱石灰吸收2CO⑤绿色出行,减少燃油车的使用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6.某品牌热敷贴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吸水性树脂、盐等。
关于该热敷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放置袋中密封保存 B.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活性炭在反应中做催化剂D.发热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7.用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g 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A N B.41molNH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 10N C.218gD O (重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 10ND.碳原子数都为A N 的乙醇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8.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紧邻的主族元素的某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铍和铝。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华为公布了全球首款柔性屏幕的5G 折叠手机,国内5G 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
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B.镓原子属于金属原子C.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有质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很小3.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用作电极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的光源材料4.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A.属于氧化物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D.用二氧化碳灭火6.将两份m1 g的镁条和足量氧气分别置于密闭装置和开放装置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固体的质量(m)随加热时间(t)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0 < t < t1时,有氧化镁生成B.m1与m2质量之差等于反应被消耗的氧气质量C.m3 <m1是由于散逸的白烟为氧化镁固体小颗粒D.m1与m3质量之差等于散逸走的氧化镁的质量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碳、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用燃烧法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水分子的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从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分解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C.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别由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D.在化学变化原子不可再分10.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A.O2B.3H C.KClO3D.H2O 11.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12.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硫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所以铁在空气和氧气中也都能燃烧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CO前一定要验纯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碳的单质练习卷

碳的单质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碳单质B.都由碳原子构成C.都具有导电性D.完全燃烧产物不同2.2018年12月,华为公司宣布即将推出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的蜂窝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B.石墨烯与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C.石墨烯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与金刚石的相同D.石墨烯转变成金刚石是一种化学变化3.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C60是同一物质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C.硬度小于金刚石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4.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
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5.下列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B.氦气可用于充飞艇C.氢气可做高能燃料D.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6.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的,与金刚石、石墨一样,都只由碳元素组成。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单质B.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C.1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D.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7.有关2CuO+C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还原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9.已知:C+2CuO2Cu+CO2↑。
如图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A.固体的质量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C.二氧化碳的质量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0.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8 g碳和3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11 g二氧化碳B.6 g碳和16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 g二氧化碳C.6 g碳和20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6 g二氧化碳D.32 g碳和12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11.由下面实验现象可知,黑色粉末可能是A.Fe3O4和CB.Fe和CuOC.MnO2和CuOD.CuO和C12.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4.23公考答案

历史人物一、先秦时期①三皇五帝:遂人、伏羲、神农,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②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葵丘会盟、老马识途)、宋襄公、晋文公(城濮大战、寒食节、退避三舍、竭泽而渔、兵不厌诈等)、秦穆公(秦晋之好)、楚庄王(庄王葬马、问鼎中原、一鸣惊人)③三圣:孔子,称“圣人”,著作《春秋》、相关著作《论语》;孟子,称“亚圣”,《孟子》;墨子,名翟,著作《墨子》。
④战国四君子:魏—信陵君—魏无忌;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二、秦汉两晋三国时期①汉初三杰:张良(暗渡陈仓);萧何(国士无双、成也萧何败萧何);韩信(一饭千金、多多益善、十面埋伏、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胯下之辱)②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二十五史之首”。
司马相如,被称为赋圣和“辞宗”。
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鲁迅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③三曹:曹操,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曹丕,代表作《燕歌行》;曹植,代表作《七步诗》。
④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⑤竹林七贤:嵇康—《广陵散》、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三、隋唐五代十国时期①初唐四杰: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杨炯,代表作《出塞》、卢照邻、骆宾王,代表作《咏鹅》。
②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③三李:李白,号青莲居士,史称“诗仙”,代表作《将进酒》等、李贺,史称“诗鬼”,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商隐,代表作《李义山诗集》。
④唐宋八大家:韩愈《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欧阳修、苏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苏辙、曾巩、王安石,被誉为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四、宋元明清时期①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马致远,史称“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郑光祖《倩女离魂》。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金刚石、石墨和C60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绝缘性B.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C.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D.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金刚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D.金刚石是纯净物,石墨是混合物3.我国科学家率先用石墨烯制成新型电池,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的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还原性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C.具有导电性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加热混合物B.可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向混合物中加水后过滤5.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
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6.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中含有化合价升高元素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的还原剂是()A.MnCl2B.MnO2C.Cl2D.HCl7.在H2+CuO=Cu+H2O反应中,体现氧化性的是()A.H2B.CuO C.Cu D.H2O8.镁条能在C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Mg B.CO2C.MgO D.C9.在化学反应3H2+WO3W+3H2O中,还原剂是()A.H2B.WO3C.W D.3H2O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 l2+2HCl+I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 B.I﹣>H2SO3>Fe2+>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水是生命之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合成石墨导热膜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最先进的导热材料
常用的抗信息泄露(电磁屏蔽)材料以金属或合金为主,如铜、铁、镍、铁-硅-硼合金等,这些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密度大、施工较复杂、质地坚硬较难成形等。
膨胀石墨(EG)密度小、质软、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具有好的导电性,对高频段(30 MHz以上)电磁辐射有较高的屏蔽效能。
然而,由于石墨本身是抗磁性的,低频段电磁屏蔽效能相对较低,为了改善低频的屏蔽效能,可以将磁性金属或合金微粒负载到膨胀石墨中,调节复合材料电性质和磁性质,得到宽频范围电磁屏蔽效能优异的材料。
课题组前期工作表明,对于300kHz的低频电磁波,在EG上植入磁性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可以把电磁屏蔽效能从原来的43 dB提高到53~72.5 dB,而对高频段电磁屏蔽效能没有显著影响;金属质量分数在30%左右时,材料的屏蔽效能较好。
全球第一条石墨烯生产线近日在浙江省慈溪市慈东滨海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一期投资2.1亿元,预计年产石墨烯300吨。
据了解,这也是全球首个石墨烯规模化生产项目。
据有关专家介绍,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不但可以用来开发制造纸片一样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还能做出超坚韧的防弹衣。
在锂电池、晶体管、触摸屏、基因测序等领域,石墨烯也大有用武之地。
如果平板电脑的处理器采用石墨烯材料来制造,可以3个月都不用充电。
专家分析,石墨烯的市场潜力可达上百亿元。
人工合成石墨导热膜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最先进的导热材料。
该材料具有极高导热系数(~1500W/m-K),且不含其他填料及粘结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可以在较小间隙,非绝缘环境中广泛使用。
它的商用化,在导热材料领域是一种革命性技术应用突破。
据悉,从2011年以来,中石伟业与德国专业公司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联合技术研发合作,围绕人工石墨的原材料控制,工艺制程,参数控制,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发并生产的VanoC人工合成石墨膜是在极高温度环境下,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一种高结晶态石墨膜,它在膜结晶面上有极高导热率:600-1600W/m-k,比铜好1-3倍,比天然膨胀石墨膜要好2-5倍,是十分理想的均热材料,用于消除局部热点,平滑温度梯度;可以在热点和散热体之间充当热传输桥梁;它在厚度方向可以达到6-15W/m-K,可与导热脂、相变材料比拟,可以用来替代导热脂和导热相变材料,从根本上解决热界面材料老化问题。
VanoC同时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在10M-10GHz区间,屏蔽效能可达到90dB以上。
VanoC材料有三种主要用途:1.作为优质热扩散材料,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消除热点,增加产品舒适度;2.作为热界面材料,代替硅脂,在大功率模块和LED等中,将热有效传递给散热体;3.作为超薄被动“热管”,在高密度结构如手机笔记本中,将“热端”的热热传递到一定距离外的“冷端”。
中石公司人工石墨膜的应用方面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成为该领域内知识产权领跑者。
VanoC具备薄、轻的优点,其根据厚度划分,共有0.0125mm、0.025mm、0.07mm、0.1mm4个系列化产品,让电子设备产品可以实现小型化、薄型化以及轻型化,并在较小间隙且非绝
缘环境中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又薄又轻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客户节省更多的运输成本。
VanoC具备使用方便性,同时也非常环保,作为新兴的功率器件如IGBT与散热器间界面材料,被用来替代导热硅脂,解决了在高温、冷热循环的环境下发生硅油分离,产生硅氧烷导致电子器件的接触不良,且污染周围器件的问题。
使用传统硅胶会产生的问题:使用VanoC的优势:
a、发生硅油分离、污染周围器件a、可靠性提高
b、产生硅氧烷导致电子器件的接触不良b、不会发生硅氧烷、不污染周围器件、环保
VanoC易于加工,便于安装,中石伟业可以提供带背胶和不带背胶的VanoC合成石墨导热膜产品,也可以制成片材或按客户的要求规格进行打切。
VanoC以其高导热高可靠性、轻薄、易于加工、环保等优良特性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节能改造等重要新兴行业,如光伏逆变器、风力变流器、变频器,并且在LED等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当然,该类产品最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如苹果手机、三星手机中。
同时在笔记本、手持设备、通信基地站设备得到商业应用。
(1)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并用热剥离成石墨烯,或者利用超声波分散剥离为氧化石墨烯,再化学还原成石墨烯。
采用SEM、TEM、HRTEM、XRD和Raman 系统考察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等性能。
(2)以石墨烯为基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首先采用溶胶-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利用XRD、SEM、TEM和Raman对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二氧化钛纳米晶为锐钛矿结构,结晶状况良好,二氧化钛和石墨烯复合效果较好。
研究了纳米晶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石墨烯催化性能较高。
(3)以氧化石墨烯为基体,醋酸锌为锌源,采用溶胶法制备了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利用XRD、SEM、TEM和Raman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合成的氧化锌纳米晶为六边纤锌矿结构,且是单晶结构,氧化锌和石墨烯复合效果比较理想。
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氧化锌有较高的催化效率,测定了复合材料的荧光
效应,讨论了石墨烯/氧化锌催化效率提高的机理。
(4)以氧化石墨烯为基体,醋酸镉为镉源,硫脲为硫源,采用溶胶法制备了硫化镉/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利用XRD、SEM、TEM和Raman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合成的硫化镉纳米晶为结构,硫化镉和石墨烯复合效果很好。
并研究了其光
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修饰电极能够推广应用于其它生物分子的测定中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采用氧化还原法合成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DNA四个碱基,电化学研究发现,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能够实现对DNA四个碱基的同时检测。
将石墨烯与碳纳米管、β-环糊精复合,碳纳米管有效的降低了石墨烯的的聚集,研究了石墨烯/碳纳米管/β-环糊精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用于鸟嘌呤核苷的高灵敏检测,该修饰电极能够推广应用于其它生物分子的测定中。
2、将生物大分子单链DNA(ssDNA)与石墨烯功能化组装,制备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ssDNA-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水溶液中能够长期保存不发生沉降,提高了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ssDNA-石墨烯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是优异的氧化还原酶固定化材料。
将ssDNA-石墨烯复合材料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葡萄糖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实现了直接电化学并且保持生物活性,电子转移速率为4.14s-1,对葡萄糖检测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3、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四氧化三铁增加了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分别用磁铁和磁强计测试表明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磁性。
制备石墨烯-四氧化三铁修饰电极,电化学研究表明,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对过氧化氢具有催化作用,最低检测限为5.4μmol·L-1,对抗坏血酸和尿酸具有抗干扰性。
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