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

合集下载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10 鉴赏小说环境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10 鉴赏小说环境 含答案解析

练案10鉴赏小说环境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换茬刘正权春酒还没吃完,春分就开始刨园子了。

园子里其实没啥可刨的,除了不包心的白菜就是菠菜,小青菜也有,不过都像纽扣似的扣在地上,春寒刚过,还没来得及舒展叶片。

春分是对那畦老韭菜动上了心思,二贵跟在春分身后,不情不愿的。

二贵说:“春捂秋冻,园子的菜刚缓过劲儿,还得在土里再捂捂才好!”春分白一眼二贵,就没好话还嘴了:“是你自己想捂酒杯子才对吧?春捂秋冻是说气候和穿着上的事呢,跟园田无关。

”春分把锹递给二贵,说:“你把韭菜给全挖出来,我把根分一分,去掉老根老系,选那壮实的,芽旺的,重新排!”“排”是“栽”的意思,韭菜根小,得一丛一丛排一起,排着长,那长相才欢实。

二贵还是不想动锹,就扯由头说:“小刚来电话了!”二贵知道春分最惦记小刚,年前一听说他打工不回家过年,连腊货都少备了一半。

春分这回却没把宝贝儿子的电话当宝,只淡淡“嗯”了一声:“哪天他不来一回电话?”二贵只好怏怏下了锹,气不顺使劲就大,一锹翻起一大丛韭菜根来。

春分弯下腰,拎起那丛韭菜,用铲子敲散土,把韭菜一根一根理开,剪去根须,往一边放,准备待会儿排。

二贵撇了下嘴说:“好端端地长土里,非得挖出来再排进去,当是移栽油菜,能增产啊!”春分不吭气,她知道二贵有情绪,男人的德行得顺了毛摸,惹急了免不了鸡飞狗跳的。

二贵又嘟哝:“小刚说,去年形势不怎么好,那个厂今年怕待不下去了!”春分说:“是吗?换个厂也好。

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儿子想换新环境跟这韭菜地换茬不也一样吗?”一茬一茬剪得齐齐整整的韭菜根,就在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话中重新排进了土。

小刚的电话又来了。

这次是打给春分的,小刚说:“娘,我联系了个新厂。

新厂离市区远,我不想在厂里住,条件差!”春分冷了口气说:“那你回来住吧,家里条件不差,有爹娘侍候着!”小刚没了声音,挂了电话,小刚听出娘是话里有话。

二贵说:“你咋这样跟孩子说话呢?”春分说:“出门在外就要吃得苦,不然啥能耐也不会长!”二贵还要说话,春分说:“你忘了去年那畦萝卜啊!”二贵就想起来了,去年入秋时,他把一车鸡粪全肥进那畦萝卜地里,结果腊月里,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

高三语文复习:小说环境描写思维导图

高三语文复习:小说环境描写思维导图

小说环境描写
环境特点
描写手法
概括步骤
自然环境作用
社会环境作用
描写技巧
描写角度场面描写白描细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烘托映衬修辞手法感觉角度
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审题干分类型
依类型找角度
抓修饰作归纳
区别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抓景物的形声色,总结共同特点
概括社会环境
时代背景活动场所人物关系
工作状态人物心境地域风情风俗习惯
抓住修饰性词语归纳环境特点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情节方面烘托心情主题方面环境方面
时间地点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主题方面
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体现性格暗示命运暗示推动铺垫悬念情节线索呼应标题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社会关系交代身份揭示心境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突出主题社会本质特征。

高三语文:环境描写答案

高三语文:环境描写答案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小说专题一小说环境描写[知识应用]《东坛井的陈皮匠》(2013江苏)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蘊。

(2)为陈皮旺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

【典题举例】(2017潍坊一模)1.开头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描写了小村临近春节的雪景,渲染了宁静冷寂的氛围。

(2分)(2)暗示出小村少人居住的现状,为下文写老两口不辞辛苦地给无人居住的邻居家贴春联作铺垫。

(2分)2.老两口给邻居贴春联的故事很感人,但本文还反映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

请结合全文和现实,谈谈你有哪些思考。

(6分)(1)己到年底,家中只有老两口写春联、贴春联,虽然他们恩爱情深,但孩子们因故不能回家陪伴老人,老人难免有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的缺憾。

(2)春联是春节的重要符号,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邻居们过年也不回家贴春联,反映出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3)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乡村,在更广阔的空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也造成了古朴清新的乡村鲜有人迹,乡村空心化逐渐加剧。

(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高考展望】东藏记(节选)宗璞1. D2.①作者写了纯净的蓝天被战争玷污,但蓝天的美丽不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既交代了时代背景(战争环境),又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懑。

②蓝天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

③运用排比的修辞突出了蓝天的美,美丽的蓝天与空袭的敌机形成对比,体现战争的残酷。

散文化的写法突显了小说的诗性,雅致隽永。

3.①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生护卫实验设备。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小说环境描写 课件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小说环境描写 课件
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为后文买”人血馒头 “埋下时间伏笔。 B、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 凄清,还有几分恐怖,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 肃杀的气氛。
3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 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微 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 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 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
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分析: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
“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
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
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
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作用: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渲染出了
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
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
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
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
了小说的主题。
12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环境方面(环境本身)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B、渲染了……气氛,奠定了……基调
14
一、环境方面(环境本身)
1、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在小说的开头,一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 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课文《曹操献刀》 (《三国演义》选段)的开头,写司徒王允以过生日为名, 把众位官员约邀到家中,忽然掩面大哭:
的哨兵吧!
——《荷花淀》
作用:这段文字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 而且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 环境中展开;而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 描写,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 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 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小说的环境描写-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小说的环境描写-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逻辑性,外部注意与题目的对应性) 完整(信息点没有遗漏,同时注意简约与丰富)。
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XXX图。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充满着 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 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 冷冷清清。(开头部分) ②拂晓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结尾部分)
阅读《缝山针》完成下面的题目。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 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年又春想去扶贫形成顺应,也
与后文受到破坏的情景形成对照。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 工作的成功.衬托年又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
答案 ①渲染气候的寒冷,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海龙一 家生活的艰苦)。或:渲染气候的寒冷,为后文写海龙下 海捕鱼作铺垫。(意思答对即可) ②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 感。或: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 中的安宁与温馨。(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
阅读《第9车厢》完成下面的题目。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 厢的备用道上。
答案 开头部分:(1)交待故事产生的地点和时间。海面、海肚
天,交待了故事的地点——海边。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2) 渲染冷寒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硕大无朋的冰块”“严寒 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种冷寂 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 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情。 结尾: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来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XXX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 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衬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 感的性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江苏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

江苏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相关术语;(2)掌握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常规;(3)学会结合具体文本合理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学会结合具体文本合理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具】电脑【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和散文是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考查的两大重点。

其中,小说因其情节的跌宕起伏,可能比散文具有更高的趣味性。

在小说三要素中,人物、情节和环境都可以单独设题。

今天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复习的是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投影第一个趣味性材料材料一:(多媒体展示)小李飞刀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名《风云第一刀》,为古龙小说代表作之一,属于小李飞刀系列第一部分,本书的艺术成就很高,情节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一直被公认为古龙武侠作品的巅峰之作和最高成就。

对人物的评价是: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提问: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看,然后说说这段文字中小李飞刀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哪里感觉到的?回答:很厌倦,很寂寞。

“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

过渡:确实,这里呈现出的是略带慵懒感觉的江湖浪子小李飞刀。

那再请同学们把他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体会一下。

材料二:(多媒体展示)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这段环境描写给你的感觉,然后结合环境再来感受一下人物。

回答:这段环境描写写的是冬天的景色,给人以凄冷的感觉。

在这段环境中的小李飞刀显得更寂寞了,环境使人物原有的寂寞升华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
1.分析文中横线段落景物的描写手法。2015年湖南卷《童年随 心而去》
①描写,技用能橹:声动、静水结声合、语、声虚反实衬结环合境、异工样X笔X、X,白景描物、描正写侧动面静结相宜合。 ② ③ 声点 修)面辞,,结:把 觉合比碧(、喻波碧色 、比波彩 拟作从、渲 人写大山染 、景匹色的软苍、 夸感缎翠衬 张官,、托 等角形水度象中:生倒动影地觉鲜(写活橹出闪声水袅、面)水的、荡声漾、觉语(舒声风展、又。雷暖又 凉写)景, 角度:感觉、视察、顺序
①照应开头; 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形象; ④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深化主题。
山东卷《活着》21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 作用。(4分)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 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 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 野趋向了XXX,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 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 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 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 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 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 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靜。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 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 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 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2024届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学案(含答案).doc

2024届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学案(含答案).doc

2024届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考点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深化作品的主题,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景物描写和气象描写,旨在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社会环境描写则涉及时代背景、社会习俗、人际关系等方面,旨在展示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揭示社会现实和矛盾冲突。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能深化作品的主题,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因此,在阅读小说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环境描写,提炼出关键信息,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如,在鲁迅的《祝福》中,作者通过描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在祥林嫂遭遇不幸后,她的亲人和邻居们都对她冷嘲热讽,甚至有人利用她的不幸来取乐。

这种社会环境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祥林嫂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的扭曲。

又如,在莫泊桑的《项链》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玛蒂尔德参加舞会的场景,展示了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虚伪和浮华。

舞会上的灯光、音乐、华丽的服饰和虚伪的社交氛围,共同构成了一个浮华的社会环境。

这种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玛蒂尔德内心的虚荣和不安,还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虚伪和堕落。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深化作品的主题,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因此,在阅读小说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环境描写,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运用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备考指导】1. 细致观察:首先,读者需要仔细阅读文本,留意作者对环境的具体描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然环境
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 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
点、周围的景物,暗示社会CHE环NLI境。6Βιβλιοθήκη 题型一.概括分析小说环境的特点
(1)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 物特点。(景)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 景物特点。
16.小说中有关“凤凰墩”一段环境描写 的作用 。客观题。(2分)
2014重庆卷《东坛井的陈皮 匠》
2013年山东卷《活着》
15.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 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 何作用?(5分)
21.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 作用。(4分)
CHENLI
4
2012江苏卷《邮差先生》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凉冷清……
CHENLI
10
(2017北京)《根河之恋》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 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春天,根河从吼吼的冰层中泛起春潮,和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 来,它推去坚木,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那个而去。这破冰 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 条原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 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 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特点:有巨大的生命力,纯真清冽(清澈透明),本真而丰满成熟。
象征意义: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和乐观向 上的性格;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河流象征孕育 鄂温克人的母亲。
CHENLI
11
题型二.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方法
(1)描写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
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
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想象和联
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
用笔墨做细致入微地刻画)和白描(抓住描写
对象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
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
受)等。
CHENLI
12
题型二.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方法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方法来描写。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
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 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 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 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 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 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 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 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 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
是萧索的,阴沉的。
CHENLI
9
特别提示: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 点”的区别,后者是考查的“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环境特点常用术语:生机盎然、宁静祥
和、清新明丽、轻松和谐、绚丽多彩、庄严肃静、
雄浑壮阔、萧条冷寂、低沉压抑、阴冷悲凉、凄
三考中往往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描 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 点和作用相结合。
CHENLI
3
“环境描写”在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中的考查形 式:
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 2016年全国Ⅰ《锄》
2014湖北卷《六指猴》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 象征意义?(5分)
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 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CHENLI
1
【学习目标】
1. 了解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掌 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重点:自然环境)
2. 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规范答题。
CHENLI
2
高考指向: 近年来,高考对小说环境类题有如下 命题规律:
考查环境描写,一般是分析其特点, 鉴赏其技巧(手法),概括其作用,俗称“ 一景三考”。
CHENLI
14
2015年湖南《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 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 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 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 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 不来。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
(4分)
2011江苏卷 《这是你的战争》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 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2011江西卷《晚秋》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 要作用。(4分)
2011广东卷《严冬海猎》 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
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2011浙江卷《第9车厢》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觉角度——视觉、听 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 进行具体细致地描写);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
视、平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
到低(或由低到高)。④正CH面ENLI侧面相结合
13
2.组织答案的规范模式 根据题干要求,先判定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具体 答案一般采用如下模式: 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的特色+景物描写的作用。
(3)从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看氛围。
(4)从环境中人物之间交往的关系(友善、冷 漠等)总结特点。
(5)从人所处环境的感受角度感知社会环境的
特点。
CHENLI
8
1.(环境特点概括题、环境描写 作用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 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解析:归纳概括特点
时要结合文中描写景物 的重点语句,如“像监 狱围墙上的雉堞”,说 明环境是封闭的,压抑 的;再如“萧条”“死 气沉沉”等,说明环境
2011四川卷
第六自然段中划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
《锈损了的铁铃铛》
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6分)
CHENLI
5
1.社会环境 环境 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
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 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揭示小说的 主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