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课前检测】《出师表》)记》)【教学目标】1.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知识与能力)2.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及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预习要求】1.预习学案,掌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背诵相关概念,熟读“课前知识储备”。

【课前知识储备】1、概念:什么是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

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

”例如,2007年高考宁夏卷中的“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查的就是社会环境;2008年高考海南卷中的“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考查。

2、题型分类:(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

二、明确目标(投影)三、旧题回顾(一)2011江苏卷: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6分)【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

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小说环境描写 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 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教案标题:小说环境描写教案目标:1.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 学习和掌握描写环境的常用手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回想一下读过的小说,有没有什么环境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2. 引发思考:为什么作家会在小说中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对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步骤二: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重要性(10分钟)1. 通过示例解释:以学生熟悉的小说为例,选取一段环境描写进行解读,讲解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情、营造氛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请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汇报。

步骤三:介绍环境描写的常用手法和技巧(15分钟)1. 列举常见手法:比喻、拟人、对比、细节描写等。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手法并找出一段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分析和讨论。

步骤四:观摩和分析优秀范例(15分钟)1. 展示优秀小说段落:选择一些经典小说段落进行展示,重点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手法和技巧。

2. 学生分析讨论:请学生们观摩并分析这些范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步骤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15分钟)1. 阅读练习:给学生发放一篇经典小说片段,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部分。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环境描写片段,进行改写或创作一个新的环境描写段落。

步骤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请学生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和常用手法。

2. 展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多加注意环境描写的运用。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看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环境描写技巧。

教案扩展:1. 邀请作家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经验;2.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充分运用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 环境描写优秀教案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 环境描写优秀教案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环境描写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环境描写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1环境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会运用环境描写。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自然环境1、来胡村小学的第一天,一下车就看到干净、整洁、充满诗意的校园,再抬头看到老师们正微笑着迎接你的到来,你知道我当时什么心情?鸟儿代表我的心。

(出示图)“见到你很高兴”真心话。

不过这样说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我想这样说;“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见到你们,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2、你有哪些开心的事?你能向我这样来表达吗?试试看,有困难问问同桌。

来看看咱们班谁最热情、最欢迎我。

3、生:表达4、你知道:向花儿、鸟儿这样的表达叫什么描写吗?(环境描写)5、你认为什么叫环境描写?生:6、出示: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我们小学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花鸟虫兽、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7、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思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这节课一起来研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研读环境与人物间的关系。

(板书:人物)8、这册课本中很多写人的文章运用了环境描写,打开目录找找看:生:5、7、8、20、9、那环境与人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具体去研究。

(出示ppt)二、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事例一1、我们先来看第八课,(出示图)谁来读。

2、找到环境描写句子的孩子请打个胜利的手势。

(聪明)你来读。

3、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什么了?预设:(1)不懂,字面上明白什么了?生:冬天很冷(2)联系下文读读,这段还写了谁?乔依,心里很凄凉。

师:现在你就是乔依,本来你已经因为没有了工作,心里很凄凉,出来又碰到这样一个雪花飞舞的坏天气,你感觉怎么样? 生:心中更凄凉、凄惨,仿佛老天爷也跟我作对。

教案小说的环境描写

教案小说的环境描写

教案小说的环境描写教案标题:小说环境描写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小说中的环境。

3. 学生能够通过环境描写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资源:1. 小说教材: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其中包含丰富的环境描写。

2. 白板/黑板和相应的书写工具。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说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2.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家在小说中经常使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于读者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1. 解释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环境描写是通过文字来描述小说中的地点、时间、气氛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

2. 分析环境描写的重要性:环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感受小说中的场景,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同时也可以为故事增添情感色彩和氛围。

3. 提供示例: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环境描写段落,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使用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于读者的影响。

练习活动:1. 学生阅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描述了哪些地点、时间和气氛?它们对故事情节和情感有何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环境描写段落,共同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并尝试改写或扩展该段落,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3. 学生个人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说场景,撰写一个环境描写段落,并在班级中分享。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强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关注环境描写,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小说,比较它们的环境描写风格和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加入更多的环境描写,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工作纸。

3. 学生个人撰写的环境描写段落的质量和创意。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并能概括。

2、能依据具体的文章,说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3、整理环境描写在文中作用的规律性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依据具体的文章,说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整理环境描写在文中作用的规律性知识。

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记叙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环境描写在不同的文章中存在的方式不尽相同,作用也是多样的,但其中有些共同的地方,通过对这个语言现象的感知、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文章中存在的环境描写的内容能够区分出来,部分学生对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能说出一些,但是,具体落实在文中的时候,学生的理解有的贴标签,有的就胡言,这与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掌握得是残碎的,缺少构架能力,或者说缺少环境描写的图式,因此,本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相对完整的图式。

教学过程: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看小说吗?生:喜欢。

师:虽然我们进入了初二,生活变得紧张而单调起来,但老师依然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说的片断。

(多媒体展示)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师:熟悉吗?生:熟悉。

师:李寻欢,他的绰号是生:小李飞刀。

师:出自师生: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中小李飞刀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生:给我的感觉是很厌倦,很寂寞。

师:很寂寞,你哪里感觉到的?生:他打哈欠,而且在把两腿伸直,精神上是慵懒的。

如果精神振奋就不会打哈欠,所以给我这样的感觉。

师:确实,这里呈现出的是略带慵懒感觉的江湖浪子小李飞刀。

那再请同学们把他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体会一下。

(多媒体展示)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环境描写的教案

环境描写的教案

环境描写的教案【篇一:环境描写的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 w.5y k j.co m《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及一、说教材: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

一篇文学作品,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

弄清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环境描写历来是中考的要点,也是难点,综观这几年的中考,无论是上海,还是全国其它地方的中卷,都经常涉及到环境描写的考查。

如上海01年中卷语段之《山村传圣火》中,直接考察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04年中考题《最完美的礼物》第24题,就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表现力等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此外,在学生的作文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环境描写,也势必会增加文章的文采,使文章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而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有不少的都有这个知识点。

因此,这节课,我将环境描写作为一个知识点,针对环境描写做一些规律性的总结,进行专题学习,以期教给学生此类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从而能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2)能力目标:初三复习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

把握环境描写作用,并合理运用。

能具体分析环境描写作用,较好地提高阅读赏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已学文学作品的复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吸取优秀的文化营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环境描写的规律性知识难点:环境描写的知识迁移和运用(三)教学设想:(1)、环境描写涉及的已学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应课前做好归纳整理,宜采用多媒体教学。

(2)、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文本,指导教学,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 环境描写一般有下面四种作用:
• 1.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表现地域
风光,渲染(营造)气氛。
• 2、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烘托(刻画)人物形象、
衬托人物性格、心境(正面、反面)。
• 3、环境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暗示人物命运
• 4、环境和主题之间的关系:烘托(深化)作品主题
更大了。 )

• 作用: •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
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 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 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这“风大雪紧”的 景物描写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 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 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更 重要的是,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 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 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 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 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 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 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对风雪的描写,
生机勃勃的景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溜索 阿城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驼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仰望怒江,蓦地心中 一颤,再也不敢向下看。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 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要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 初中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  初中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小说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环境描写的概念,解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影响。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15分钟)1. 自然环境描写:描述天气、季节、自然景观等。

2. 社会环境描写:描述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际关系等。

3. 具体环境描写:描述场所、物品、装饰等。

4. 抽象环境描写:描述氛围、情感、心境等。

三、实例分析(20分钟)1. 选取一篇学生熟悉的小说,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句子。

2. 分析这些句子如何描绘环境,对情节、人物和主题产生影响。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四、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运用不同的环境描写手法进行描写。

2.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提升作品质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素材。

2. 写作练习纸张。

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小说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想法。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其提高写作能力。

4. 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小说环境描写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

(知识与能力)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

(一)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的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
3.情节方面
4.主题方面
二、学过的作品回顾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之处有:
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间接描写之处很多: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回到草料场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①学生朗读画线部分的风雪描写②看看这些风雪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天气情景-----风大雪紧(交代自然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一伙才会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风雪,林冲才得以隔着门洞悉奸人的阴谋。

(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转变。

(推动情节发展)
2.《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
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新年的气象指什么:爆竹在天空发出闪光,发出震耳的大音。

)(结尾)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太牢:牛羊猪;少牢:羊猪。

)(一更:7—9;二更:9---11;三更:11---1;四更:1---3;五更:3---5。


教师引导:
1、开头段落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沉闷、压抑)
答案:---------那么开头这一段关于鲁镇过年的描写,沉闷、压抑的自然环境与新年送灶的爆竹形成鲜明的对比(交代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暗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暗示人物命运)。

2、结尾段落,则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什么感受呢?
答案:-------①给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②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③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这样就把有钱人家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隆重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祥林嫂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

这样一种反差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深化主题)
《祝福》的主题是什么呀?--------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教师解说:送灶-----旧时习俗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作为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天祭送灶神,叫送灶。

(灶神:迷信的人在锅灶附近供的神,认为他掌管一家的祸福财气。

)(二)回忆做过的练习中有关环境描写的题目
⑴《东坛井的陈皮匠》的第3题:文中第2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
⑵《英雄的舞蹈》的第1题: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4分)
⑶《晚秋》的第1题: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4分)
(三)归纳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对“自然环境”:
体现自身的审美价值,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它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

2、对“人物”:
可以烘托感情,表现性格,揭示人物心境,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

3、对“情节”:
可以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暗示,铺垫)
4、对主题:
可以表现或深化主题。

(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三、高考试题演练
《活着》(13年山东卷)(学案第203页)
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答:①点出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环境本身)
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环境与人物)
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环境与情节)
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环境与主题)
经过两道试题的演练,相信大家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要点及解题思路,为我们今后的答题找准方向。

四、归纳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要点及解题思路(5分钟)
1.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的答题思路:紧扣环境特点
..........
....,从其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
造、主题揭示
......等三方面的作用来把握题目。

2.小说中环境描写试题的答题格式: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