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合集下载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摘自隋志强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艺术学概论》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四、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2006年山东大学考题)2.不平衡关系(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的形象性特征(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艺术真实(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审美关系(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艺术的民族性(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7.审美(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考题)8.艺术符号(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主观精神说(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10.文化工业(2013年清华美院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本质”。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3.试述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

(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8.为什么说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010年南师大考题)9.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1.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007年聊城大学考题)12.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14.试论述艺术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5.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举例说明。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列宁把列夫·托尔斯 泰的小说看成是“俄 国革命的镜子”,因 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 现了“俄国千百万农 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 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 思想和情绪”。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一、审美认知作用
2. 艺术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 自然现象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孔子论艺术的功能
“《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 ——《论语》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恩格斯和列宁论艺术的认识作用
恩格斯认为,从巴尔 扎克的社会小说《人 间喜剧》中所学到的 东西,“比从当时所 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 还要多”。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以情感人”; (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1)“以情感人”
〔俄〕柴可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2)“潜移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中的“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 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 狂喜、顿悟、完美,这种体验 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 如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中, 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实际 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 的最高境界。
〔美〕马斯洛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习绘画、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表演,他们能够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这种积极的反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其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来理解和呈现艺术作品。

这种锻炼促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艺术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们需要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

通过这种合作,他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同时,艺术作品和表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学生们可以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体验,从而增强情感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而要实现艺术教育的这些功能和意义,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

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应该被充分重视并纳入课程中。

同时,教师应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们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课程和艺术活动,家庭可以提供艺术资料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艺术学习,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2019/11/11
5
一、艺术的功能
• 其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功能。 •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
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 的科学知识。
2019/11/11
6
一、艺术的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即指人们通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 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可以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获 得陶冶,并使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发生深刻变化,获得审 美能力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2019/11/11
10
二、艺术的功能
•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
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 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 •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 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 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 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第三讲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一、艺术的功能
• 1、审美娱乐功能 • 2、审美认知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教育
• 1、美育与艺术教育
• 2、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9/11/11
1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
活动是指通过艺术活 动,能够使人获得视 听感官的某种快适和 感觉上的美感,给人 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 悦。
2019/11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人的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

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

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

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

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2017年艺术硕士(MFA)《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复习全书-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圣才出品

2017年艺术硕士(MFA)《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复习全书-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圣才出品

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艺术的社会功能(一)概述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终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2.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以审美价值为基础,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1)含义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作用的两个方面①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艺术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b.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竹。

c.除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知作用例如,电影、电视、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都能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见到的异国生活置于人们眼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中外古今的社会生活的了解,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形象资料。

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a.以电视艺术为例,专门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等,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观众,是因为它们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先进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理生物的广博内容,以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精美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单选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庄子B.老子C.孔子D.孟子【答案】C【解析】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①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②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2.西方哪位思想家认为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A.费尔巴哈B.黑格尔C.列宁D.马克思【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这段话反映出艺术具有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3.哪位思想家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A.马克思B.费尔巴哈C.恩格斯D.黑格尔【答案】C【解析】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揭示了文学作品存在的审美认知作用,它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是做到了“观古今于须奥,览四海于一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1、含义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的两个方面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3、对审美认知作用的评价
(1)不足之处
艺术的认知功能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详实地占有资料。

(2)优越之处
①艺术具有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它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时,能
够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②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在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表现出艺术
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

③艺术作品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
个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具有深刻的内涵。

二、审美教育作用
1.含义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1)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2)西方美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容,同样有得到满足的权利,所以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即艺术可以帮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
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它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三、审美娱乐作用
1、含义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2、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重要性
艺术的审美娱乐性是艺术的独特之处,因为“艺术是人们得到快乐,并使人们参与艺术家的创造。

古希腊人早就注意到一种特殊的、什么也不像的审美快乐,并把它区别于肉欲的快乐,这种特殊的快乐是一种伴随着艺术的所有功能,使其别具色彩的精神享受”。

3、对“艺术审美娱乐性”的论述、
4、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内涵
(1)艺术作品之所以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2)艺术审美娱乐的另一个功能,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3)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还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关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艺术教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1、美育的提出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释了他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2、美育的核心
(1)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区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2)由于艺术教育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3)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对提高人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
(1)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3)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艺术教育问题。

(2)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注意。

特别是随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国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艺术教育体系。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逐渐得到推广。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普及艺术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审美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