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一)[001]
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简况表

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EI收录)(CSCD)
中国公路学报
2005.20(4)
2城市客运结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5.26(3)
3
4
5
6
7
8
二、著作:限填主编或独著,注明撰写字数
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主编独立撰写20万字
1、交通运输需求分析模型研究交通部纵向经费50万元主持2004.8-2005.6已完成
本人承诺:以上填报的材料真实可靠。如果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本人将严格按照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做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本人签名:
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简况表
申请人所在学院:申请学科专业:
姓名
出生年月
技术职称
定职时间
学历
学历时间
学位
学位时间
毕业学校及专业
近三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
硕士生数
近三年毕业
硕士生数
研究方向
1、2、
近三年主持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省部级项;主持项目的科研经费合计万元、年均万元。
2004年1月~2008年12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
格式要求:课程名称、授课学年、课时数,如:
1、高等土力学2005-2006(40课时)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篇,EI、ISTP收录篇,CSCD或CSSCI期刊文章篇;出版专著或教材部。
2004年1月~2008年12月发表论文(限独著、第一作者)和出版著作情况(主编或独著)
2004年1月~2008年12月科研获奖情况
申请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人员简况表

汇
总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篇。出版专著(译著等)共部。
获奖成果共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省)级项。
目前承担的项目共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省)级项。
近三年科研经费共万元,年均万元。
最有
代表性的论文
、
专著和获奖项目等
序
号
成果(论文、专著、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鉴定、颁奖部门及
奖励类别、等级或发表
讲
的
课
程
时间
课程名称
课时
授课对象
协士
助生
本的
人主
指要
导人
Hale Waihona Puke 博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担任工作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点和意义:
注:本表可复制
成果汇总情况
(一)专著(译著)类
序号
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署名次序
注:本表可复制
(二)学术论文类
序号
题目
刊物名称
发表日期
署名次序
注:本表可复制
(三)教材类
序号
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署名次序
注:本表可复制
(四)课题类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和经费
研究
起止时间
署名次序
注:本表可复制
主要兼职情况
起止年月
兼职单位名称
职务
近五年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情况
时间
会议主办单位、名称、地点
论文题目
院、系、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分委员会表决情况
出席人数
同意
不同意
弃权
负责人:(签章)日期:
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目前培养环节
1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2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3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4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5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6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7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近 3 年来,共招收博士生 名,所指导的博士生发表论文总数: 篇,其中 SCI 收录 篇,EI 收录 篇,SSCI 收录 篇,CSSCI 收录 篇。其他:
三、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情况 (请填写所有未毕业博士生相关信息,表中行数根据未毕业博士生人数可以增加)
序号 学生姓名
入学时间
8
□未开题、□已开题、□已中期检查、□已预答
目前指导的在博士生培养特殊情况介绍(如没有,此项可不填写)
四、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限填 3 项)
序号
项目名称及编号
项目来源
万元)
1
本人 排序
2
3
五、申请人签字确认
本人愿意在退休后将继续指导所招收的博士生至其毕业,并按学校规定按时足额支付 博士生的助研津贴。
(3)国家“973”或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并在 Science、 Nature 类顶级刊物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
(4)近五年内,全国优博提名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 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第一获奖人;
吉林大学申请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自然科学类)

附件1
吉林大学
申请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自然科学类)
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
一级学科________________
二级学科________________
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
填表日期 2010年月日
注:包括著作、论文、获奖、专利等成果介绍和社会评价等。
本页可复制,每项成果简介占一页,最多可填写3项。
注:1、填写的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或是通讯联系人,本人是除学生之外的第一作者的必须提供证明。
2、在“论文检索类别”栏内注明“SCI”、“EI”或“中华”(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系列杂志论文)。
注:科研项目分类参加校发【2009】161号文件。
新申请培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新申请培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附件3中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表姓名:单位:学历:学位:技术职务:所在学科:申报学科:中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1年制填表说明1.本表的个人填写部分除签字外全部应打印,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2.第4页3.5栏“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主要人员”系指以本人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梯队人员或指导小组组成人员。
3.申请人上报本表的同时,须提交如下证明材料(复印件):(1)身份证、博士学位证书、专业职称证书;(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包括论文封面、目录、正文、封底)及SCI、EI、SSCI、CSSCI收录证明;(3)近五年来公开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的封面、目录和版权页;(4)近五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奖获奖证书;(5)科研项目审批书。
4.本表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
一、基本情况学科、专业名称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民族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及定职时间任硕士生指导教师时间申请人所在单位身份证号最后学历、学位及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国内国外在国内外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担任职务情况外语语种及水平学习工作经历︵自大学毕业起︶二、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方向的特点和意义:申请人:(签章)日期:三、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3.1 近五年来教学工作情况主讲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教学时数评估、获奖情况及其他说明3.2 近五年获教学优秀奖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时间获奖名称及等级本人排名备注3.3 近五年来招收培养硕士生情况年度招生人数毕业人数获学位人数2007 年2008年2009 年2010年2011 年3.4 在国内外协助指导博士生情况时间协助指导的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人数国别学校本人担任的工作3.5 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主要人员姓名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位担任工作四、发表学术论文及专著情况汇总近五年(2006年9月1日至今)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篇(其中SCI 收录篇、EI收录篇、SSCI收录篇、CSSCI收录篇);出版专著共部。
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一)

[7] 周红军, 姜伟丽. 地炼的发展机遇及战略转变. 中外能源, 2012, 17(10): 9-12. (通讯作者) [8] 姜伟丽, 豆丙乾, 李沛东, 周红军. 烯烃歧化反应中的负载氧化钨催化剂. 化工进展, 2012,
校、专业)
国内 国外
工学博士,2005 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艺
参加何学术团体 任何职务
连续半年以上 国外访学经历
科技部生物燃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无
II 个人受教育经历与工作经历
(从大学填起) 1981.09-1985.09 1985.09-1988.06 2001.09-2005.06 1988.06-2005.10 2006.10-今 2007.09-2011.11 2011.12-今
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一)
(仅限首次申请担任或兼任博士生导师人员填写,供通讯评议、备案存档用)
姓名
周红军
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
代码:0817
名称:化学工艺 二级学科
代码:081702
申报类别 √ 担任
第二学科专业兼任
是否校外
是
人员兼职
√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位办公室修订
2012, 43(2): 51-53. [14] 周广林, 吴全贵, 李晓杰, 周红军. 醚后 C4 在常温液态下脱含氧化合物技术的工业应用. 化工
进展, 2012, 31(10): 2353-2356. [15] 周广林, 周红军, 扈文青, 吴全贵. 液相吸附法脱除碳六原料中的硫醇. 化工进展, 2011, 30(3):
申报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申报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仅限首次申报或在新的学科专业申报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人员填写)姓 名 任申勇专业技术职务副研究员一级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代码:0817二级学科名称:工业催化代码:081705申报类别担任第二学科专业兼任是否校外人员兼职是 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位办公室制表2016年 10月 10 日填√√Ⅰ个人概况姓名任申勇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06 民族汉所在单位(具体到学院、系)化学工程学院能源与催化工程系联系电话89732316 专业技术职务副研究员定职时间2016.06行政职务能化系支部书记任职时间2016.07最后学历博士最后学位博士毕业时间2008.03 毕业学校北海道大学毕业专业有机化学拔尖人才否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美国化学会会员连续半年以上在国外高水平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或学习的经历2005.04-2008.03 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2008.04-2010.03 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2010.04-2011.03 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II个人受教育经历与工作经历2011.04-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工作2010.04-2011.03 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博士后2008.04-2010.03 日本北海道大学触媒化学研究中心博士后2005.04-2008.03 日本北海道大学药学部博士2001.09-2004.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硕士1997.09-2001.06 湖南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学士III本人近四年科学研究情况汇总以第一作者(在第二学科专业申报兼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人员本人可以为第一通讯作者,下同)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共 4 篇,其中:SCI收录的期刊论文国外 3篇、国内0 篇,EI收录的期刊论文国外 0 篇、国内 1篇,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国外 0 篇、国内 0 篇,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 0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0 篇(国内外期刊划分以期刊主办单位所在国为准)。
博士生导师申请表

论文题目
发表、鉴定、采用单位刊物及时间
获奖、鉴定、采用情况及社会评价内容简介
申请人确认:
本人保证所填内容真实无误,所提供的有关证明真实有效。
申请人签字:年月日
学院材料审核意见:
申请人的材料审核无误。
审核人(签名):
(学院公章)年月日
学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意见:
主任委员签章:年月日
校学位委员会审定意见:
1
2
3
4
5
6
7
8
序号
获奖、专利名称
级别、鉴定单位
排名/课题组人数
编号
时间
1
2
Ⅲ-4近三年本人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简介(可增加行)
名称
完成时间
名称
完成时间
Ⅲ-5近三年科研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可支配经费/总经费(万元)
本人排名/
课题组人数
1
2
3
4
5
6
7
8
Ⅳ人才培养情况
指导硕士生学科
主任委员签章:年月日
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申请表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
2013年10月
Ⅰ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工号出生年月专业技源自职务定职时间党派行政职务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学校、专业、时间)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学术兼职
(职务、兼职单位)
工作单位(部门)
通信地址及邮编
联系电话
目前主持或承担项目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重点及以上项目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简况表(一)(仅限首次申请担任或兼任博士生导师人员填写,供通讯评议、备案存档用)姓 名 姜桂元一级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代码:0817二级学科名称:化学工艺代码:081702申报类别担任第二学科专业兼任是否校外人员兼职是 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位办公室修订2013年 10月22日填√√Ⅰ个人概况姓名姜桂元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年7月民族汉所在单位(具体到学院、系)新能源研究院联系电话89739125 主要研究方向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及新型多孔材料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定职时间2012年6月最后学历、学位(包括毕业时间、学校、专业)国内2006年7月获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国外2010.1-2011.1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连续半年以上国外访学经历2010.1-2011.1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II个人受教育经历与工作经历(从大学填起)1996.9 - 200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本科2000.9-2003.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2003.9-2006.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6.8-2008.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讲师2008.6-201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2012.6-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期间2010.1-2011.1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III本人近3年科学研究情况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0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收录9篇。
获奖成果共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
出版专著或教材(第一著作者)共部。
获专利(第一发明人/设计人)共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项。
目前承担项目共 9项,其中:国家级 4项,省部级 4 项。
近三年科研经费共120万元,年均 40 万元。
IV本人近3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含高水平的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不含增刊论文)注:请按以下格式填写,如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请在研究生姓名右上角标注*,最后的括号里填收录类别[序号] 全部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月,卷号(期号):起止页.(SCI、EI、ISTP、SSCI、CSSCI)期刊论文:[1] Xiaofeng Cui*, Guiyuan Jiang, Ming Zhu, Zhen Zhao, Luchao Du, Yuxiang Weng, Chunming Xu, Dekai Zhang, Quanlai Zhang, Yuechang Wei, Aijun Duan, Jian Liu, Jinsen Gao,“TiO2/CdS composite hollow spheres with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latinum on the internal wall for the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3, 38, 9065 -9073. (通讯作者,SCI,影响因子3.548,JCR一区) [2] Guiyuan Jiang, Tao Wu, Xiang Zhao, Qipu Lin, Xianhui Bu, Pingyun Feng, “A nine-connected mixed-valent nickel-organic framework and its gas sorption properties”, Crystal Growth & Design2011, 11, 3713-3716. (SCI,影响因子4.689,JCR二区)[3] Duanchuan Hou*, Guiyuan Jiang, Hongru Fu, Zhen Zhao, Jian Zhang, “A microporous nickel-organic framework with unusual 10-connected bct net and high capacity for CO2, H2 and hydrocarbons”, CrystEngComm2013, DOI:10.1039/C3CE40548F. (通讯作者,SCI,影响因子3.879,JCR二区)[4]Zhiqiang Jiang*, Zhen Zhao, Guiyuan Jiang, Duanchuan Hou, Yao Kang, “A new manganese(II) terephthalate layer with 6-connected hxl topology and antiferromagnetic property”, Inorg. Chem. Comm. 2011, 14, 1975-1977. (通讯作者,SCI,影响因子2.016)[5]Duanchuan Hou*, Guiyuan Jiang, Zhen Zhao, Jian Zhang, “Temperature-dependent urothermal synthesis of two distinct La(III)-naphthalenedicarboxylate frameworks”,Inorg. Chem. Comm.2013, 29, 148-150. (通讯作者,SCI,影响因子2.016)[6]Zhiqiang Jiang*, Guiyuan Jiang, Fei Wang, Zhen Zhao, Jian Zhang, “Ring-size controllable metallamacrocycl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hem. Comm. 2012, 48, 3653-3655. (共同第一作者,SCI,影响因子6.378,JCR二区)[7] Zhiqiang Jiang*, Guiyuan Jiang, Fei Wang, Zhen Zhao, and Jian Zhang, “Controlling state of breathing of two isoreticular 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triazole homologues”, Chem. Eur. J.2012, 18, 10525-10529 (共同第一作者,SCI,影响因子5.831,JCR二区)[8]Zhiqiang Jiang*, Guiyuan Jiang, Duanchuan Hou, Fei Wang, Zhen Zhao, Jian Zhang, “Urothermal synthesis of photoluminescent lanthanide-organic frameworks with unusual topologies”,CrystEngComm 2013, 15, 315-323. (SCI,影响因子3.879,JCR二区)[9]Zhiqiang Jiang*, Guiyuan Jiang, Zhen Zhao, Duanchuan Hou, Min Zou, Yao Kang, “A rare homochiral lanthanium(III)-camphorate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4-connected sql topology”, Inorg. Chem. Comm. 2012, 22, 26-28. (SCI,影响因子2.016)[10]Duanchuan Hou*, Guiyuan Jiang, Fei Wang, “Polycatenated Bilayer Structure Containing Honeycomb-like 63Layers,Polycatenated Bilayer Structure Containing Honeycomb-like 63 Layers”, J. Inorg. Organomet. Polym. 2013, 23, 766–770. (SCI,影响因子1.174)参加学术会议:[1] “太阳光分解水光子晶体基催化剂设计及催化性能研究”,第八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2013,江苏,镇江。
(邀请报告)[2] “低碳烯烃制备反应催化剂设计及催化性能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2011,江苏,南京。
(获优秀学术报告奖)V本人近3年主要专著或教材(第一著作者)、专利(第一发明人/设计人)等注:专著和专利请分别按以下格式填写,如是专利,最后的括号里填专利类型[序号] 作者.专著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起止页.[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发明、实用新型)[1] 姜桂元,张全来,崔晓峰,赵震,徐春明,段爱军,刘坚,韦岳长,光催化分解水用TiO2/MIL-101复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CN103240130A, 2013.08.14.(发明)[2] 姜桂元,崔晓峰,徐春明,赵震,段爱军,刘坚,韦岳长, 一种采用氟离子调变二氧化钛晶相的方法, 中国专利,CN103274461A, 2013.09.04.(发明)[3] 姜桂元,马骁,赵震,蒋志强,崔晓峰,徐春明,段爱军,刘坚,韦岳长,一种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3316714A,2013.09.25. (发明)VI本人近3年获得的科研奖励序号项目名称奖励类别、等级、时间本人署名次序及在校内人员中排名1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2011 12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委、2011 1VII本人目前进行科学研究的情况序号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项目来源、属何种项目起讫时间经费(万元)本人承担任务1 ZSM-5分子筛纳晶的多尺度组装调控及其在轻烃催化裂解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机制研究(U1162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2012.1-2014.12 50 项目负责人2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732) 教育部2012.1-2014.12 50 项目负责人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1105) 北京市科委2011.12-2014.12 20 项目负责人4 轻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新型高效催化剂研究(2011D-5006-0403)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1.6-2013.6 18 项目负责人5 基于新型模板剂ZSM-5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LL YJ-2011-5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论研究专项基金2012.1-2012.12 5 项目负责人6 甲醇耦合C4烃制低碳烯烃新型催化剂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20806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09.1-2011.12 19 项目负责人7 C4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及催化作用机制研究(2007042501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2008.1-2010.12 3.6 项目负责人8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两段组合四效催化技术研究(2009AA06Z313)国家863课题2010.6-2012.6 94 参加9 新型碱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在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207731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1-2010.12 30 参加VIII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和意义研究方向:申请人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及新型多孔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