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12.6

合集下载

斜拉桥200m以上

斜拉桥200m以上

中国已建成及在建的主跨200m以上桥梁一览表
(1)斜拉桥续表 序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桥名 高平大桥 珠海淇澳大 桥 地理位置 台湾省 广东省 竣工年 用途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铁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城市 城市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公路 跨径/M 180+330 40.5+136+3 20+136+40. 5 65+123+318 +130 180+312+18 0 130+310+31 0+130 60.5+136.5 +288+136.5 +60.5 281+281 135+270+13 5 25+100+260 +100+25 52+66+240+ 66+52 238+ (76+56+47 ) 232+75.4+3 4+28.6 20+230 38+76+224+ 76+38 38+76+224+ 76+38 40+94+220+ 94+40 105+210+10 5 206 85+200+85 桥宽/M 34.5 33 25.1 21 20 19.5 行车道数 6 6 4 结构型式 单塔双索面 混合梁 双塔双索面 PC梁 双塔双索面 PC梁
4 5 6 7 8 9 10 11

斜拉桥

斜拉桥

斜拉桥是由斜拉索、塔柱和主梁组成,用若干高强的拉索将主梁斜拉在塔柱上,斜拉索使主梁受到一个压力和一个向上的弹性支承的反力,这就使得桥梁的跨越能力大大增强。

斜拉桥示意图斜拉桥是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

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

斜拉桥是—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

按梁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钢斜拉桥、结合梁斜拉桥和混凝土梁斜拉桥。

斜拉桥由斜索、塔柱和主梁所组成。

用高强钢材制成的斜索将主粱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传至塔柱,再通过塔柱基础传至地基。

这样,跨度软人的主梁就象一根多点弹性支承(吊起)的连续梁一样工作,从而可使主梁尺寸大大减小,结构自重显著减轻,既节省了结构材料,又大幅度地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此外,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大,即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小得多,且其抵抗风振的能力也比悬索桥好,这也是在斜拉桥可能达到大跨度情况下使悬索桥逊色的重要因素。

斜索在立面上也可布置成不同型式。

各种索形在构造上和力学上各有特点,在外形美观上也各具特色。

常用的索形布置为竖琴形(图一)和扇形(图二)两种。

另一种是辐射形布置(图三)因其塔顶锚固结构复杂而较少采用图一竖琴形斜拉桥图二扇形斜拉桥图三放射形斜拉桥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桥的主要承重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它本身,也即我们看的的路面。

现在我们就分析这个:我们以一个索塔来分析。

索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

现在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

3.5.12.5.1斜拉桥概述

3.5.12.5.1斜拉桥概述

发展
稀索布置
2
第一阶段:稀索布置,主梁较高,主梁以受弯为主,拉索更换不方便。
中密索布置
2
第二阶段:中密索布置,主梁较矮,主梁承受较大轴力和弯矩。
密索布置
2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梁板式开口断面,主梁承受轴力为主,弯矩为辅。
受力
a图中给出了在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的弯矩分布图,
b图给出了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三跨斜拉桥的弯矩分布图, 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斜索的支承作用,使主梁恒载弯矩 显著减小。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主梁以受压为主, 索塔也是以受压为 主,斜索承受拉力。
美国P-K桥(L=299m, 1978年)
美国日照桥的防撞设施 (L=366m, 1987年)
挪威Skarnsundet桥(L=530m,1991 年) 于L1=0.66L2
两跨相等时,由于失去了边跨及端锚 索对主跨变形的约束作用,造成主跨 变形过大,因而这种形式较少采用。
多塔多跨式
(≥3塔)( ≥4跨)
(a) 三塔四跨式斜拉桥 的变形
(b)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 的变形
做中间刚 性塔
增加主梁 梁高
1
拉索加劲 中间塔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一种由主梁、索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桥梁。 它的荷载传递路径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 车辆(准备小车)等其它荷载传至索塔,再通过索塔基础传至地基。
索塔
斜拉索
主梁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一种由主梁、 索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桥梁。
它的荷载传递路径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 (准备小车)等其它荷载传至索塔,再通过索塔基础传至地基
2
3

斜拉桥

斜拉桥

多多罗桥890米,日本,1999年 多多罗桥890米,日本,1999年 该桥该桥位于日本的本州岛和四国岛的联络线上,主 跨890m。日本是一个多台风、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多多 890m。日本是一个多台风、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多多 罗大桥在抗风、抗震设计上要求很高. 罗大桥在抗风、抗震设计上要求很高.多多罗大桥的总投 资约11亿美元。 资约11亿美元。
诺曼底大桥856米,法国,1995年 诺曼底大桥856米,法国,1995年 诺曼底大桥守卫着法国北部塞纳河上的泥滩,看上去 像一个从混凝土桥塔上伸出的钢索所编成的巨大蜘蛛网。 这座斜拉桥的落成后( 1995 年)堪称世界上同类桥梁 中极为壮观的一座。
杨浦大桥 602米,中国,1993 602米,中国,1993 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自行 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桥全长7658米, 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桥全长7658米,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和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 大桥每天可解决5 大桥每天可解决5万辆车次过江,对上海的浦东开发和推 动上海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桥及引桥照明采用柱式 灯具双排布置,主塔上设置航空障碍灯,钢梁上置航道灯, 既为夜间桥上下车辆、船只行驶安全,又美化大桥。
斜拉桥
一、什么是斜拉桥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 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 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 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 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 拉索组成。
二、斜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历史
七、斜拉桥的发展前景
斜拉桥发展趋势: 跨径会超过1000m; 跨径会超过1000m; 结构类型多样化、轻型化; 加强斜拉索防腐保护的研究; 注意索力调整、施工观测 控制及斜拉桥动力问题的研究。

《斜拉桥简介》课件

《斜拉桥简介》课件

世界上著名的斜拉桥案例
东京湾海底隧道大桥
全长约14.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金门大桥
连接旧金山和美洲大陆,是美国著名的地标之一。
长江大桥
位于中国武汉,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斜拉桥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1 大跨度
斜拉桥可以跨越较长的距 离,适用于需要大跨度的 工程项目。
2 美观
3 抗风能力
斜拉桥的独特设计和外观 给城市增添了美丽与特色。
斜拉桥的结构具有良好的 抗风性能,适用于风力较 大的地区。
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
1
设计阶段
斜拉桥的设计包括结构分析、桥塔选址、斜拉索布置等。
2
建造阶段
斜拉桥的建造包括基础施工、塔身制作、斜拉索张拉等。
3
竣工验收
斜拉桥在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
《斜拉桥简介》PPT课件
斜拉桥是一种采用斜拉索作为主要结构的桥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美 观的外观而闻名于世界各地。
定义和起源
斜拉桥是一种桥梁结构,通过悬挂在桥塔上的斜拉索承载桥面荷载。它起源于古代木桥的悬索结构,并在现代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结构和工作原理
斜拉桥的主要结构包括桥塔、斜拉索和桥面。桥塔支撑斜拉索,斜拉索再传递荷载到桥面,达到承载车辆和行 人通行的目的。
斜拉桥的维护与保养
斜拉桥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定期巡查、螺栓检查、铺装养护等,以确保桥梁的良好状态和安全运营。
斜拉桥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斜拉桥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更高效、更美 观、更环保的桥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二章斜拉桥简介-PPT文档资料64页

第十二章斜拉桥简介-PPT文档资料64页
• 现代斜拉桥的发展: 第一阶段:稀索布置,主梁较高,主梁以受弯 为主,拉索更换不方便;
第二阶段:中密索布置,主梁较矮,主梁承受 较大轴力和弯矩;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 梁板式开口断面。
20.11.201 9
桥梁工程
稀索布置
20.11.201 9
密索布置
桥梁工程
第二节 孔跨布局
20.11.201 9
桥梁工程
该体系缺点:
(1)当采用悬臂施工时,塔柱处主梁需临时固结。 (2)斜拉索不能对梁提供有效的横向支承,为抵抗由于
风力等所引起的横向摆动,必须增加一定的横向约束。20.11.201 9 Nhomakorabea桥梁工程
二、半漂浮体系
• 该体系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在塔墩上设置竖向 支承,接近于在跨度内具有弹性支承的三跨连续梁。
20.11.201 9
桥梁工程
• 扇形 斜拉索不互相平行,兼有上述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点。 故广泛采用。
20.11.201 9
桥梁工程
3.索距的布置
• 早期为稀索:超静定次数少 • 现代斜拉桥多为密索:超静定次数高,必须利用计算
机计算。 密索有如下优点: (1)索距小,主梁弯矩小; (2)索力较小,锚固构造简单; (3)锚固点附近应力流变化小,补强范围小; (4)利于悬臂架设; (5) 易于换索
桥梁工程
1.索面位置
第四节 拉索布置
20.11.201 9
桥梁工程
• 单索面 拉索对抗扭不起作用,所以主梁应采用抗扭刚度较大 的截面。优点:桥面视野开阔。
• 双索面 扭矩可用拉索的轴力来抵抗,主梁可用较小抗扭刚度 的截面。
• 斜向双索面 对于桥面梁体抗风力扭振特别有利。

《混凝土斜拉桥》课件

《混凝土斜拉桥》课件

载荷分析
经过严格的载荷分析和计 算,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该大型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过程
01
02
03
施工方法
采用预制桥梁段的拼装施 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监控
运用先进的施工监控技术 ,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 各项参数。
质量保障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工艺 ,确保桥梁的施工质量。
该大型混凝土斜拉桥的性能评估与监测
结构动力分析
对桥梁进行动力分析,确 保桥梁能够承受交通、地 震、风等动力荷载。
结构耐久性分析
对桥梁进行耐久性分析, 评估桥梁在不同环境下的 使用寿命和维修需求。
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优化设计
根据分析结果,对桥梁进 行优化设计,提高桥梁的 性能和经济效益。
03
混凝土斜拉桥的工程实例
某大型混凝土斜拉桥的介绍
01 地理位置
该桥位于某重要交通枢纽,连接两岸经济中心。
02 规模
主跨长度达到XXX米,全桥总长超过XXX米。
03 重要性
作为地区交通要道,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 用。
该大型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方案
结构设计
采用独特的混凝土斜拉桥 结构,结合现代桥梁设计 理念。
创新点
设计中融入了多项创新技 术,提高桥梁的性能和耐 久性。
选择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能的高性 能混凝土。
02 高质量钢材
选择高质量的钢材,确保斜拉索和其他结构部件 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03 防腐材料
采用防腐材料对桥墩、索塔等关键部位进行防腐 处理,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分析
结构稳定性分析
对桥梁整体和关键部位进 行稳定性分析,确保桥梁 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我国独塔斜拉桥资料

我国独塔斜拉桥资料
竖琴式索面,PE5-85,
边跨索距7m,中跨索
距8m。
1991
12
宁波甬江大桥
独塔双索面,塔墩梁固结
97+105
砼主梁,分离式双箱,顶宽26m,底宽13m,开口段5.5m。梁高2m,顶底板厚20cm,腹板厚25cm。
竖琴式索面,梁上索距
8m,塔上索距4m。
塔高(承台以上)58.2m。
4.0*2.6m,锚固区为工字形断面。
悬浇
《桥梁建设》1998年第3

1992
13
云南三达地怒江大桥
145+145
1994?云南
跨径最大,塔
身最高?
14
柳州亚西大桥
独塔双索面
120+120
桥面宽18m,
1994
15
吉林临江门大桥
独塔双索面
132.5+132.5
砼主梁,倒T形双室开口截面,桥面宽27.5m。
塔高61.8m
挂篮悬浇
挂篮重96t,节段
塔高113m,塔为矩形等截面,尺寸为4*9.5m,下部18m为实心。
严国敏《斜拉桥资料汇
编》,1992
1988
7
攀枝花桐子林雅砻江大桥
独塔双索面,塔墩梁固结
30+104+120+
30
砼主梁,带风嘴的倒梯形双边箱截面,到桥塔附近变化为封闭的单箱三室截面。主梁顶宽11.9m,底宽7.4m,风嘴尖端处宽12.3m,桥中线处梁高2.5m。顶底板及中腹板厚均为20cm,斜腹板厚由下部的20cm变到风嘴下转折点处35cm。

2002
41
四川绵广高速涪江四桥
独塔
桥体长28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阻尼减振法:作用机理是通过安装阻尼装置, 提高拉索的阻尼比从而抑制拉索的振动。可 分为安放在套筒内的内置式阻尼器与附着于 拉索之上的外置式阻尼器。
❖ 改变拉索动力特性法:采用辅助索将若干索 相互联结起来,将长索转换成相对较短的索, 使拉索的振动基频提高,从而抑制索的振动。
斜拉桥的施工
❖ 前面所介绍的梁式桥与拱桥的施工方法大体 可归纳为有支架施工法、悬臂施工法、顶推 施工法、转体施工法。虽然这几种方法同样 可以用在斜拉桥的建造上,但是最适宜的方 法是悬臂施工法,其余三种方法一般只能用 在河水较浅或修建在旱地上的中、小跨径斜 拉桥。
主要结构体系
❖ 按塔、梁、墩相互结合方式,可划分为漂浮体系、 半漂浮体系、塔梁固结体系和刚构体系;
❖ 按主梁的连续方式,有连续体系与T构体系; ❖ 按斜拉索的锚固方式,有自锚体系、部分地锚体系
和地锚体系; ❖ 按塔的高度不同,有常规斜拉桥与矮塔部分斜拉桥
体系。
漂浮体系
❖ 特点: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除两端有 支承外,其余部分全用拉索悬吊,属于一种 在纵向可稍作浮动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
凝土梁,称为混合式斜拉桥。
(二)索塔
❖ 组成:塔柱、横梁以及其他联结构件。 ❖ 横梁一般分为承重横梁与非承重横梁。前者
为设置主梁支座的受弯横梁,以及塔柱转折 处的压杆横梁或拉杆横梁;后者为塔顶横梁 和塔柱无转折的中间横梁。
索塔截面
❖ 实心体索塔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度,对于小跨 度可以采用等截面,对于中等跨度用空心截 面。
❖ 优点:既免除了大型支座又能满足悬臂施工 的稳定要求。结构的整体刚度比较好,主梁 挠度小。
❖ 缺点:主梁固结处负弯矩大,使固结处附近 截面需要加大。
T构体系
❖ T构体系与刚构体系的区别是主梁跨中区域无 轴拉力。具体方法: (1)在中跨中央部分插入一小跨悬挂结构 (活动支座,卸力)。 (2)以剪力铰代替悬挂结构。这种剪力铰 的功能是只传弯矩、剪力,不传轴力。
箱内锚固块:
❖ 锚固块位于顶板之下和两个腹板之间,并与 它们固结在一起。
❖ 垂直分力通过锚固块左右的腹板传递。 ❖ 适用范围:两个分离式单箱梁的双索面斜拉
桥和带有中间箱室的单索面斜拉桥。
斜隔板锚固:
❖ 锚头设在梁底外面。 ❖ 垂直分力由斜隔板两侧的腹板以剪力形式传
递。 ❖ 适用范围:两个分离式单箱梁的双索面斜拉
❖ 辅助墩与边引跨:活载往往在边跨梁端附近 区域产生很大的正弯矩,并导致梁体转动, 伸缩缝易受损,一般设置辅助墩加以解决。 设辅助墩也可减小拉索应力变幅,提高主跨 刚度,缓和端支点负反力。
索塔布置
❖ 索塔:索力传至基础的关键构件。恒载作用 下,索塔应尽可能处于轴心受压状态。
横桥向布置
施工顺序
❖ 基础——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 主梁、拉索
混凝土索塔施工
塔座施工
❖ 塔座的砼浇筑在承台浇筑后立即进行(一般 在承台结束后5天完成),塔座的混凝土体积 小、标号高,砼收缩大,受承台的约束影响, 易产生收缩裂缝。
斜拉桥
❖ 组成:主梁、索塔和斜拉索。 ❖ 主梁: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
结构或钢结构。 ❖ 索塔:大都采用混凝土结构。 ❖ 斜拉索:采用高强材料(高强钢丝或钢绞线) ❖ 荷载传递路径:斜拉索的两端分别锚固在主
梁和索塔上,将主梁的恒载与车辆荷载传递 至索塔,再通过索塔传至地基。
与连续梁的比较
❖ 梁无索区较长,没有端锚索。 ❖ 边跨与主跨比值大,一般大于0.5。 ❖ 梁高较大,甚至做成变高梁。 ❖ 受力以梁为主,索为辅。 ❖ 由于梁的刚度大,活载作用下斜拉索的应力)主梁
作用: ❖ 将恒、活载分散传递给拉索。梁的刚度越小,则承
担的弯矩越小。 ❖ 与拉索及索塔一起成为整个桥梁的一部分,主梁承
桥和带有中间箱室的单索面斜拉桥。
梁底两侧设锚固块:
❖ 设在风嘴实体之下或边腹板之下。 ❖ 适用于双索面斜拉桥。
梁两侧设锚固块
❖ 锚块设在梁底。 ❖ 适用于双主梁或板式截面斜拉桥。
拉索在索塔上的锚固
❖ 在实体塔上交错锚固。在塔柱中埋置钢管, 再将斜拉索穿入和用锚头锚固在钢管上端的 锚垫板上。
❖ 在空心塔上作非交错锚固。在箱形桥塔的壁 内配置环向预应力筋,以抵抗拉索在箱壁内 产生的拉力。
❖ 采用钢锚固梁锚固。将钢锚固梁搁置在混凝 土塔柱内侧的牛腿上,斜索通过埋设在塔壁 中的钢管锚固在钢锚固梁两端的锚块上。
❖ 利用钢锚箱锚固。整个钢锚箱是由各层的 钢锚箱进行上下焊接而成,然后将锚箱用 焊钉使之与混凝土塔身连结,用环形预应 力筋将锚箱夹在混凝土的塔柱内,以增加 对拉索水平荷载的抵抗力。
❖ 主梁在斜拉索的各点支承下,像多跨弹性支 承的连续梁。
❖ 同跨数的斜拉桥与连续梁桥相比,弯矩值大 大降低。
❖ 斜拉桥主梁尺寸大大降低,梁高一般为跨度 的1/50~1/200,甚至更小,从而自重显著减 轻,既节省了材料,又能大幅度地增大桥梁 的跨越能力。
主跨排前十的斜拉桥
孔跨布局
❖ 双塔三跨:主跨跨径较大,适用于跨越较宽 的河流及海面。边主跨之比应考虑全桥的刚 度、拉索的疲劳强度等因素。对于公路桥梁, 合理的边主跨之比为0.4~0.45,铁路桥梁宜 为0.2~0.25.
❖ 缺点:斜拉索倾脚较小,钢索用量较多。
❖ 扇形:斜拉索不相互平行,兼有辐射形与竖 琴形的优点,故获得广泛应用。
索距的布置
❖ 索距的的布置分为“稀索”与“密索”。在早期的 斜拉桥中都为“稀索”(超静定次数少),现代斜 拉桥多为“密索”。
❖ 密索优点: (1)索距小,主梁弯矩小; (2)索力小,锚固点构造简单; (3)锚固点附近应力流变化小,补强范围小; (4)利于悬臂架设与换索。
拉索的减振
❖ 气动控制法:将拉索的光滑表面做成带有螺旋凸 纹、条形凸纹、V形凹纹或圆形凸点的非光滑表面。
❖ 优点:提高拉索表面的粗糙度,使气流经过拉索 时在表面边界层形成湍流,从而避免涡激共振的 产生;拉索表面的凹凸纹能阻碍下雨时拉索上、 下缘迎风面雨水线的形成,从而防止雨振的产生。
❖ 缺点:对塔、梁在外界激励下导致索两端的支座 激振没有减振作用;会增大拉索对风的阻力。
❖ 特点:塔梁固结并支承在墩上。一般只在一 个塔柱处设置固定支座,其余均为纵向可以 活动的支座。
❖ 优点:主梁受力比较均匀,整体升降温引起 的温度应力比较小。
❖ 缺点:上部结构重量与活载反力都需支座传 给桥墩,这就需要设置很大吨位的支座,这 样给日后的养护、更换均带来较大的困难。
刚构体系
❖ 特点:塔、梁、墩相互固结,行成跨内具有 多点弹性支承的刚构。为消除温度应力,需 要墩具有一定的柔性,常用高墩。
1/50~1/100,且高宽比不宜小于1/10。
截面形式
❖ 实体梁式和板式主梁:适用于双索面斜拉桥,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空气动力性能合理。
❖ 箱形截面:抗弯和抗扭刚度大,能适应稀索、 密索、单索面或双索面等不同斜索布置。
主梁据材料组合有如下方式:
❖ 预应力混凝土梁,称混凝土斜拉桥 ❖ 钢-混凝土组合梁,称组合梁斜拉桥 ❖ 钢主梁,称钢斜拉桥 ❖ 主跨为钢主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边跨为混
索面形状
❖ 辐射形:沿主梁均匀分布,而在索塔上集中 于塔顶一点。
❖ 优点:由于斜拉索与水平面的的平均交角较 大,故拉索的垂直分力对主梁的支承效果也 大。
❖ 缺点:塔顶锚固点构造过于复杂。
❖ 竖琴形:斜拉索平行排列,索少时显得比较 简洁,并可简化斜拉索与索塔的连接构造, 塔上锚固点分散,对索塔受力有利。
受的力主要是拉索的水平分力所形成的轴压力,因 而需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压屈。 ❖ 抵抗横向风载与地震荷载,并将力传给下部结构。
主梁设计需考虑:
❖ 拉索间距较大时,采用弯矩控制设计; ❖ 单索面斜拉桥,采用扭转控制设计; ❖ 双索面密索体系,主要考虑轴压力和整个桥
的纵向弯曲; ❖ 需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 ❖ 高跨比:对于双索面1/100~1/150;单索面
索面布置
❖ 单索面:在横桥方向只有单个支撑点,抗扭 刚度低,不利于承受偏心活载,抗风性能以 及施工稳定性差,主梁一般采用箱型截面。
❖ 适用:具有中央分隔带的桥梁,利用分隔带 布置索面。
❖ 优点:桥面有效宽度大,桥墩布置灵活,视 野宽阔。
❖ 双索面:结构抗扭刚度大,动力抗风性能好。 因此对主梁的抗扭刚度要求小,但是为了结 构抗风要求以及悬臂施工中的安全考虑,主 梁截面的扭转刚度也不宜设置太小。
部分地锚体系
❖ 主跨很大,边跨很小时采用。
矮塔部分斜拉桥体系
❖ 塔高降低能提高塔身刚度,但拉索的水平倾 角也将减小,故矮塔部分斜拉桥拉索不能提 供足够的支承刚度,要求主梁的刚度较大。 受力性能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
特点:
❖ 塔矮。常规斜拉桥塔高与跨度比为1/4~1/5,而部分 斜拉桥为1/8~1/12。
❖ 为了抵抗由风力等引起主梁的横向水平位移, 一般在塔柱与主梁之间设置侧向限位支座。
❖ 优点: (1)主跨满载时,塔柱处的主梁截面无负弯矩峰值; (2)温度、收缩和徐变次内力均较小; (3)可以吸震消能。 ❖ 缺点:当采用悬臂施工时,塔柱处主梁需临时固结,
成桥后解除临时固结时,主梁会发生较大纵向摆动。
半漂浮体系
❖ 特点:塔墩固结,主梁在塔墩上设置竖向支 承。接近于在跨度内具有弹性支承的三跨连 续梁。
❖ 缺点:主梁内力在塔墩支点处产生急剧变化, 出现了负弯矩尖峰,通常须加强支承区段的 主梁截面。
❖ 在墩顶设置弹簧支撑或零号索,可与漂浮体系 媲美,且在经济与减小纵向漂移方面有一定 好处。
塔梁固结体系
❖ 矩形截面宜将四角做成倒角或圆角。 ❖ 种空心截面包括H形截面,一般均在每一层拉
索锚头处增设水平隔板。
(三)拉索
❖ 整体安装拉索:平行钢丝索配冷铸锚。 ❖ 分散安装拉索:平行钢绞线索配夹片锚。 ❖ 拉索的锚固:拉索与混凝土梁的锚固、拉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