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之我见

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之我见
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之我见

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之我见

摘要:在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既是高校德育的职责所在,更是现实的需要。移情是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特定场合的移情能直接引起人的亲社会行为,移情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本文从德育认知的活化、角色采集能力的强化和情境教学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做了些思考。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移情能力大学生一、对现实教育缺陷的反思2020年7月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罗卡娜因琐事与该校女生李春霞发生争执,持水果刀刺向李的胸、颈、肩、背及上肢等部位18刀,致李春霞失血性休克,在送往医院途中失血过多不治而亡。2020年7月28日,湖南长沙某知名高校两毕业生罗吉军、卓科为攫取创业资金劫杀富商。2020年1月14日四川省绵阳中医高等专科学校一担任班干部的女大学生,因看见同寝室一同学的箱子被人踢坏,顺便警告在场的一位女同学一句“不要故意踢坏别人的东西”,便被同班11名女大学生关在寝室里殴打、强迫脱衣、罚跪唱歌等,折磨达两个小时,致使该女大学生全身多处挫裂伤,左耳鼓膜穿孔,最终致其休克。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20年比2020年增加了54.5%,2020年较之

2020年又增加了97.1%,而且这两年仍有增长的趋势。大学校园里这些鲜血淋淋的暴力事件让我们震惊!虽然这些都是个别极端的例子,但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自私唯我的风气却是相当盛行,茫然的社会责任、淡漠的集体观念和疏远的同学关系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是司空见惯。大学生一直被视为是最优秀的青少年,他们是父母心中的“成龙成凤”孩子,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什么他们却屡屡做出冷漠、无情、攻击、欺骗甚至是谋害他人的行为?同情、协助、分享、捐赠、安慰、合作等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会被他们淡漠和不耻?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事事优先考虑自己,处处以己为重,为什么他们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识别、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带着这些疑问来反思我们的高校教育:我们在着力培养大学生求职就业技能的同时,是不是忽视了某些同样重要的能力的培养,如大学生的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能力等。二、移情的相关理论阐述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自Eisenberg著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出版以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Mussen 和Eisenberg认为:“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者并不期望酬奖,不为避免惩罚,而试图帮助他人或为他人利益而行事。”①我国学者王蕾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那些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它的动机更多地体现在有益于他人。”②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外对亲社会

行为的表现界定有所不同。国外一般把亲社会行为划分为以下几种:分享(Sharing)、合作(Cooprating)、帮助(Helping)、抚慰((Comforting)等。国内则一般把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合作、共享、助人、谦让、抚慰、同情等。 2.移情的定义及其成分。移情(Empanthy)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利普斯所提出的。他认为,在人类认识的领域里,存在着物我、自我和他者的自我三部分。物我是凭感性的知觉来理解的,自我是要通过内部的知觉才能理解,而理解他者的自我则必须通过移情③。在这个意义上,利普斯把移情还称作为自我客观化。在心理学中,移情一词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hener)在与人共感的意义上所提出的。在心理学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尝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界定和操作移情。最初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移情只包含情绪的成分,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认同反应,即与他人产生相近或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另一种则强调移情等价于对他人内部状态(想法、感受、观点和意图等)的精确知觉。而霍夫曼则认为移情是一种过程,移情反应的关键要求是心理过程的参与,是个体将他人的情绪状态移入的过程,即促使个体产生与他人更加一致的情绪状态。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研究者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移情是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④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

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个人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可以产生移情。一般认为移情由三个成分组成,其中包括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是辨别和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取他们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情绪反应的能力。这样移情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

3.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大多数的研究显示,人的移情能力与他们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呈正相关,即一个人越具备移情的能力,就越有可能引发助人、抚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巴特森认为个体的帮助行为由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的移情或个人忧伤所唤起,移情通过引发利他动机而激发个人的亲社会行为。移情所引发的亲社会行为以解除他人困境和提升他人福利为终极目标,动机是利他的,当然,这样的亲社会行为也会给个体带来某些好处。移情唤起的亲社会行为动机的大小直接受移情强度的影响,移情强度越大,个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就越强。⑤巴特森还认为,移情不仅能够增强解除他人困境的动机,它还发生在个体重视他人福利并感知到他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因而,移情反应的水平可被用来推断个体对困境中的他人的福利的重视程度。可以说,移情增加了个体对自己价值观和目标的理解,使个体明确自己应该重视什么。个体注意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就能够发现自己价值观的真实性质和强

度,这就是移情的信息功能。个体正是使用对移情感受的觉察来推断自己是否重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困境中他人的福利。这个推理很重要,因为情绪可以随着环境而改变,但价值观却具有持久性。虽然情境改变后移情可能会消失,但人们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福利的重视却不会消失,因此,当引发人们移情的人或群体再次处于困境时,这种被确认的价值观会反过来激发移情或直接引发亲社会的帮助行为。⑥由于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动机和信息两大功能,所以一个人越具备移情的能力,就越有可能引发助人、抚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笔者认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移情能力,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大学校园里暴力事件的发生,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德育的职责所在。为此,笔者在这里对“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做些思考,以抛砖引玉,以期为高校德育尽点绵薄之力。

三、当代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的途径从上述众多中外学者对移情定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移情是在个人认知和理解了他人的情绪的基础上发生的,也就是说,移情的发生是有条件,是需要情境的。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个人移情能力的大小与其道德认知水平和角色采择能力有莫大的关系。

移情能力训练要点

移情能力训练要点 认识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是一种理解能力。 移情能力是针对他人,或其他某个群体而言的。 移情能力关注的是他人的感受。 移情能力是一种情感或者情绪的转化能力,即把他人的情感或者情绪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理解。 移情能力是建立在丰富人生阅历基础上的。 移情能力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即便是家长,也需要有一定的移情能力,才能与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沟通。 优秀的领导都能够理解部下的感受。 理解他人,并不是认同他人,理解和认同是两回事。 移情能力的具备,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训练成分。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有更好的移情能力。 只有具备较好的移情能力,才能跳出情感漩涡,客观理性地分析他人。 移情能力,就是能够将心比心。 训练移情能力 可以把移情能力归类为一种心智技能。

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 可以把移情技能划分为认知技能和交往技能。 训练倾听,通过倾听来挖掘,追忆自己的情感,获得与对象相近的情感体验。 训练表达,通过适当的、适时的话语,表明情感关切,使谈话能够顺利进行。 训练分享,包括情感的分享和体验的分享,由于分享是自发的、自愿的,激发分享的感受,有利于提高移情能力。 训练交换,包括情感的交换和体验的交换,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思考、体验问题,获取与自己不同的认知。 训练引导,通过启发自觉,激发良知、良能,获得善意,化解和消融敌意。 营造积极环境 移情能力的根本作用在于改造环境,尤其是情绪和情感的环境。 情绪和情感都是容易得到共鸣的,恶劣的情绪和情感产生恶劣的人文环境。 发挥移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善意的环境。 认知和态度影响动机和信任。 风气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是群体性的短期体验。 积极的环境能够使个体有着更好的自我感觉。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工作首选就是体育教师,所以在校学习时应着重培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基本含义是: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教师资格的管理制度等。2001年新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强调教师是一项专门的职业,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为了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健身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出发,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包括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同时又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传统教师素质模式。而现代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应体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锻炼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应相辅相成,不仅仅是知识、技

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的榜样作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种观点充分说明了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身作则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教育、影响学生,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牢固学生专业思想以及敬业精神、事业心的教育,干一行爱一行,使他们明白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中去,从而深钻细研,对业务精益求精.同时,要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充分认识到今后的事业基点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问题,绝不仅仅是搞单一的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是要把对人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始终。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的表现,主要包括熟练地编制各种教学文件的能力;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集体活动的能力;善于运用队列队形和口令,迅速调动队伍的能力,具有清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和正确无误的动作示范能力:掌握和运用中学教材的

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业必备的素质: 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与创业欲望:1 1)创业激情:a创业激情的内涵及意义: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 的巨大潜力。也就是说,十足的创业激情可以帮助你战胜困难,更加充分地发挥你自身的 潜力。 意义: 1、激情是创业路上因难时的强心剂 尽管我们明白创业是充满美好的。但是这条路上你经面对的困难要比打工时多得多。打工时你可以推卸,即使错了,造成的损失由你的老板负责。但是今天你创业了,你不能推卸,你也不希望有损失,因为损失的是自己的。可是困难 是难免的,遇到困难怎么办?是消极对待?还是充满激情去解决?答案当然是后者。这时你需要打起精神,告诉自己,没有过个去的坎,你要充满激情地积极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那是发生在战场上的事, 但是创业不也是在经济战场么?司马懿率几十万大车来攻城。在无兵守城的情况下,诸葛亮仅领了两个小童,让几个老卒打开城门在城门外扫地,中间面不改色心个跳地坐在城楼抚琴,以惑敌军。愣是把司马懿迷惑退了。其实这场对决就是—场心理战。诸葛亮的激情演绎占了上风,司马懿底气不足,成为千古笑柄。 创业路上,员工把困难放在你面前,你能去指责他么?你能表现地不知所措么?你要情诉他: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吧。这个问题解决了,下回我们不就有经验了么?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呢?员工心里踏实了,也会积极想办法的。在创业路上,创业的成功同时也意味着性格独立完善,个人能力的成熟。试想,谁愿意跟一个没有激情的老板工作呢?

2、激情使你高效率忘我地创业 激情创造事业,事业激发激情,没有激情的创业就是没有效率的创业。当你浑身充满激情地人为自己创业时,你会感到浑身充满力员,总有使不完的劲。你发现你的大脑是如此聪明,你有那么多的智慧。你废寝忘食,你发现你的效率是如此之高。这一切,都源于你的激情。特别是你第一次创业,你会感觉你的效率要比原来上班高好几倍。 我刚开始创业时,就我一个人。我知道这次创业只计成功,不许失败。我一边招聘人员,一边开发代理商,还要去跑客户,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白天和代理商、客户大交道,晚上还要培训业务员。一个人的时候写市场计划、员工培.训材料,还要记账,试验设备程序。我的身份是经理、业务员、教练、技术员、售后服务人员等,哪里需要去哪里。我当时创业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大多数都是私营性质的。这使我有机会了解他们。我接触不同年龄段的老板们,值得一 提的是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尽管他们把企业交给了儿子,但是他们仍然在工作。其小一位是我们本地一家钢铁企业的,老人家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每天晚上都下车间值班,那种工作精神感染了厂内所有的人,那种激情几乎找不到合 适的语言来形容。因为那是一个亿万富翁。钱对于他只是一个概念,但是老人的那种对事业的激情没有任何人能比。而我相信,看本书的人年龄基本上都要 小于70岁,你还需要借口说你缺少时间和激情么? 另外一位70多岁的老人,是一家糖尿病研究所的所长。老人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上。70多岁了,尽管听力有些下降,但并不能阻止老人工作。研究所在全国拥 有大量的患者,因为有了研究所有效地治疗,身体得到康复。老人也因此获得多项荣誉,甚至包括国际性质的,表彰老人在糖尿病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就是这样一个老人,2006年又扩大了事业,研究所改成医院了。 尤令我佩服的是,这两位老人精神状态极佳。你怎么也看不山他们是70多岁的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激情四射,直接感染着接触他们的每一个人。对于我们年龄小于70岁的人,你的事业你没有理由做不好。在创业的道路上,创业 者的激情是长久的激情、持续的激情,而不是短暂的激情。短暂的激情是兴奋剂、是一时冲动、是不值钱的,还不如没有。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充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摘要: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处于国际环境中的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就业压力大。广大在校大学生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占得先机,为今后更好的就业以及获得更好的前途打下基础,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关键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正文: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政治观点、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规范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它是灵魂,是根本,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支配的作用。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注意并改正个人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主要指人在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学习,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塑造人的性格。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为实现只而努力。 3、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要求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和高雅的文化艺术品味,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和家乡的区域文化的学习、发掘和研究。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培养并形成自己的文化艺术品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这就需要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体魄;学会自我调节,进行自我意识的训练,构建过硬的心理素质。 5、专业性素质 专业性素质需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此,大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习得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思索创新。 6、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的、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创新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对事物保持较强的探究心和敏感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要具备这一素质,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创新能力,对事物保持较强的探究心和敏感性,这就要求大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加强练习。 二、大学生综合能力 大学生综合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竞争生存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2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 3 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特点与翻译 4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5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 6 浅析《莳萝泡菜》中的意识流技巧运用 7 从中英广告词中分析概念隐喻 8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9 我看简爱的爱情 10 《虹》中生态女性主义简析 11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 n of American Society 12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13 Analyzing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14 浅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 15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16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1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8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19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 20 On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 21 从意象的角度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22 从功能对等角度翻译委婉语 23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隐喻 24 On Loss of Fidelity in Translation 25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26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27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 28 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 2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0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31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32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 33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34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35 影响英语词汇发展的言外因素 36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37 评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怖美 38 A Probe into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Eco-awareness of Hemingway 39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 40 奥巴马胜利演讲的语篇分析 4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能力 【摘要】: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不同类型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体系不同,从而形成了职业能力基本框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改进大学课堂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观念;职业能力 【引言】:作为大学生,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将踏上社会,开始自己的工作。因此,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已是我们必须开始考虑的问题。这篇文章我将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认识。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社会产生了三次大分工,从而出现了商业,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至此,职业活动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划分,职业家族就慢慢地分化扩展起来了。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和各种岗位,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的基本框架 不同类型职业人员的能力体系不同职业对录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一样,针对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现就现分别就科研型、管理型、工程型和社会型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做出解释。 1、科研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 科研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科研型人员应具备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语交流能力,既要有专长又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达到专与博的有效结合。具备创造性,熟练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理解及应用,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协调结合起来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勤于

机械专业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机械专业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摘要】在教好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转换思维,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发挥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机械专业;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能力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如果教师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能根据机械专业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资源,在教好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就《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谈几点看法,望商榷。 一、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职业学校学习工科的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建立尤为重要,可为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人从会思考就会想象,有了想象力,设计师才会设计出造型优美别致的建筑物及工艺品等。通过想象力的培养,人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心情会变得更加开朗,生活也会更加充满诗情画意。在制图课的学习过程中,空间想象力能帮助学生们识图、画图,可以说识图、画图的能力是建立在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的,没有空间想象力,学好《机械制图》就是一句空话,而且会给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技术教育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教学的目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教师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学生始终难以想象出来。这种情况下,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换思维,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还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述三视图的形成时,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空间想象力差,还没有形成立体概念的情况,如果直接讲述有关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很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经过充分备课后,我采用讨论与启发相结合的方法。上课时,不直接讲坐标系与三投影面体系的概念,而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把一个长方体摆放在教室里,由前往后看物体,就如同有一束平行光线由前往后照射物体一样,物体的影子照在黑板上的情景;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从上往下照射在地面上情景,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象结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地面、墙面之间的关系是两两互相垂直的三个平面,接着,教师讲述投影面的概念,引出三个投影面、三个坐标轴:x轴、y轴、z轴、三视图。然后教师展示模具——三面投影体系,画出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的投影。接下来启发学生,如何把三个视图放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三视图,以及讨论三视图投影规律。这样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物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讨论,学生很容易就建立起三面投影体系的概念,初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对三视图的理解也会非常深刻。 三、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人的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或模型,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转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因素 【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粗浅探析。【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方式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

略论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应用

略论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应用 摘要:移情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有效人际交流的重要保证;文化移情能力是进行国际间交流的前提。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国与国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对文化移情能力的认识和培养也愈加重要。本文从移情的定义的由来入手,论述了移情能力的特点、影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和提高移情能力的途径,并针对目前国内对文化移情能力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在教学领域中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文化移情;制约因素;提高途径;研究前景 一、文化移情的定义及来源 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设想),首先运用于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发展到人际交流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作为一个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中国,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

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界的重视,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布鲁诺指出,移情既是一般交际能力的重要元素,又是充分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要素。 由于移情这一概念从美学领域跨越到其它诸如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领域,从不同视角探究它的内涵,其意义多样复杂。布鲁诺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和“你”的一致性。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顾嘉祖认为:“移情界定应分为两个方面: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不仅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而且还包括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和反应,两方面都不可偏废。”①“以上都是比较深刻的见解。通俗的说,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② 二、移情能力的特点

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

应用科技学院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自选) 竞赛活动方案(初稿)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营造诗山校区的大学氛围,我院决定开展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自选)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展示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良好的学风、教风。竞赛活动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在应用科技学院的竞赛活动组委会和指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自选)竞赛活动办公室,挂靠在学院教务科(诗山),成员主要由教务科人员组成。 二、经费来源:学校下拨的经费和学院的一定比例配套经费。三个竞赛项目共需经费约3200元。 三、参加对象:诗山校区全体在校生(含教科院的学生) 四、竞赛项目: 1、汽车文化知识竞赛 (1)目的: A、弘扬汽车文化,丰富我校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B、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专业知识氛围; C、为我校的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普及汽车文化,唤起我校大学生对我国汽车工业、汽车市场的关注。 (2)报名时间: 4月19日前 (3)竞赛时间:初赛:5月11日(周六)上午;决赛:5月11日(周六)下午 (4)竞赛地点:梯教 (5)比赛内容:汽车文化知识,汽车基本结构常识以及汽车驾驶和交通法规知识。(6)比赛规则: 第一轮初赛:笔试形式竞赛,限时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抽取参赛选手人数的50%进入决赛。如有发现同学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材料进入竞赛现场和答题过程中相互抄袭的,将取消其竞赛资格。 第二轮决赛(现场抢答):两位主持人轮流发问,当主持人念完题目后开始抢答,“答”字说完选手才可以开始举牌抢答,否则属于违例抢答,违例抢答扣此题相应分值,答错者扣一分。如果有选手因台下观众提示而获利的,则取消此题答题资格,情节严重者,扣此题相应分值。 (7)奖项设置: 一等奖:参赛人数的5%名 二等奖:参赛人数的10%名 三等奖:参赛人数的15%名 (8)评委:邓腾树、杨炳山、洪小华 2、首届模拟商务谈判技能大赛 (1)目的:为了发扬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标准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展示我院学生的商务策划、商务沟通、商务礼仪、团结协作等多方面职业技能,特举办首届模拟商务谈判技能大赛,以此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实际商务运作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竞赛流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哪些?孩子的未来很大一部分受着来自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从小给孩子的培养方面,如果父母能够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那么,对孩子长大以后在学习和生活的路上,一定有着很大的帮助。 1 能力一:自立能力自立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家长应从孩子幼年时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有时候家长可以把一些简单的事交给孩子去做,例如自己吃饭,独自一人去买东西。 2 能力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够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的一个环节。不能做到生活独立自理,孩子就会一直依赖父母。这样的孩子并不具有竞争力,一旦脱离了父母的扶持,孩子将惊慌失措,不能将生活正常进行下去。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意识,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迟早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 3 能力三:数学能力数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小就培养好孩子的数学能力,为孩子以后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有什么方法能使宝宝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爱上数学呢?首先有些人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很大程度上是对数学不感兴趣。其实数学世界也像一首优美的乐曲,听得懂的人会感到无穷乐趣。爸妈们帮助宝宝学习数学需要做的是将数学的概念趣味化,让宝宝对数学产生好感,并减少宝宝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4 能力四:合作能力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笃信只有竞争才能出人头地,在各种选拔考试的层层激励下,孩子单打独斗的能力不断增强,与之相对,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几乎为零,可进入大学和社会以后,沟通能力差、无法与人合作的弱项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5 能力五:语言表达能力毋庸置疑,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听说能力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都要从这个时期抓起。要让孩子学会流畅地说话,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听和说,倾听是前提,只有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才能为孩子更好地说话和表达打好基础。 6 能力六:抗挫折能力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陪伴我们走过漫漫人生之路。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他们缺乏承受挫折的机会,没有承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因此提高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必要。 7 能力七:社交能力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幼儿教育学指导: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

幼儿教育学指导: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漳州人事人才网: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empathy and cultivating of young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符合社会期望、对别人有益或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关心、助人、抚慰、捐赠等。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对于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它有利于幼儿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幼儿本人特征、成人教养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其中,幼儿自身的移情能力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促使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力。 移情,又称情感移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情感时,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绪情感。移情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对别人的情绪情感的理解,包括辨别、区分与情绪情感有关的线索,推测他人的内部情感状态,对他人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进行推理与判断等;情感过程则是指个体对他人情感作出的情绪反应,即个体体验到别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发生移情时,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移情是导致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移情能帮助幼儿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当时的情境,觉察到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绪情感;移情还能在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别人的情绪情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幼儿产生与别人共鸣的情绪情感。这些在移情中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极有可能让幼儿产生帮助别人、减轻别人痛苦的动机,从而激发并促使幼儿出现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的助人行为。幼儿的移情能力与幼儿的心理发展和经验增加有密切的联系,它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尤其在4-5岁,是幼儿移情发展的加速期。因此,成人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目的是提高幼儿理解别人的处境,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并产生共鸣性情绪情感的能力。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移情体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途径,采用故事讨论、录像观评、戏剧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①区分和识别不同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让幼儿观看脸谱图片或情境表演等,让幼儿辨别与情绪情感有关的线索,识别不同的情绪情感,提高幼儿对情感的觉察、判断能力。 ②知觉并想像别人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画、录像等形式,让幼儿想像并讨论其中人物的情绪情感,提高幼儿对别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促使幼儿产生移情性情感体验。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孙燕飞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摘要: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报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起到了激发其科研热情、引导科研和指导论文写作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学报为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提高学报质量、直接参与论文指导、提出选题进行征文、刊登大学生优秀论文以及向大学生赠阅学报。 关键词:高校学报;大学生;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孙燕飞(1982-),女,浙江诸暨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投资与财务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中表明,“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重要发展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反映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历史。最早是在1996年,清华大学率先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创建并实施SRTP。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种科研竞赛。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如下: 1.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打破了重灌输轻创造、重应试轻应用、重传承而轻革新的传统教学摸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实、巩固、检验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目前,科学知识飞速发展,而由于课本的编写、出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大学生上课学习的知识,往往已不是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而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将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展示给学生。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大学生毕业后将难以适应如今知识经济信息化的社会。检索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是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就是培养其对未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的接收能力,以及对新接收信息和知识与原有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联系能力。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动态,从而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逐渐成长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以及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目前教育体系中对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需求的脱节,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就业压力逐渐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突出,这对各高校今后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弥补目前教育体系中对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需求的脱节,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从业者,以就业为导向,从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出发,对大学生开展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就行的很迫切。 二、项目说明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培训项目。该项目是结合就业岗位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进行职业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训。

(二)强调从岗位的胜任能力特征为核心,培训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该项目采用全新方法进行可迁移能力的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创新研究,结合国际先进理念、丰富的案例、辅助工具等多种可利用的技术成果,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实践活动体验教学与网络实训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三、培训目的(一)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各高校和高校毕业生的生存发展竞争力,培养出高职业素质,受企业欢迎的学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与岗位胜任能力对接,与就业对接. 四、课程设置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涉及两类课程。第一类课程是大学生通用职业素质能力课程,对应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提升求职就业技能,职业素质能力;第二类课程是大学生岗位专业胜任能力课程,对应的课程是具体与岗位相关的知识,包括岗位工作任务、能力和技能。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课程设置如下: 综合能力素质部分岗位专业素质部分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创造能力等密切相关的。一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因此,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就要大胆参与各种交流、交往的机会,培养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容、交往时的诚实守信以及人格之间的平等等心理品质。 3.管理能力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程度不同地运用到组织管理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大学生活期间,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学会抓住机遇锻炼自己;二是要注意用心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4.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表表达能力等。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敢于说,这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其次要做到有话可说(知识面),这是练好口才的基础;再次是要善于谈话,这是练好口才的关键。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材之一,而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却整体欠佳,这与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不尽完善有关。因此,在校生应该抓紧时间去研读有关的著作和范文,多做练习,以便使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5.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对毕业生而言,无论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能量的发挥程度。因此,大学生应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做到基础理论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 6.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要注意知识积累、增强才干,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7.竞争能力在现代社会,竞争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一种心理特征,因而也成为人类所追求的一种能力品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竞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培养竞争能力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意识到竞争能力是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意识到竞争是实力的展示,掌握较多的技能,善于把握时机,敢于展示自己才会在竞争中取胜;三要意识到竞争实际上是人格的考验,必须在竞争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8.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人们在面临多项选择时及时、果断地做出选择的一种能力,它可以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而言之为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人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反思,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这些现实问题是:第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人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用来学习,其目的是为后一个阶段做好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后一个阶段从事工作,并且工作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实现和表达自身价值的手段。如此以来,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就局限在了第一个阶段,而在第二个阶段就很少发展或没有发展甚至是倒退了。第二,有些人把人的发展仅仅定位于对外在功

利目标的追求上,一味只求物质享受,就会使人异化为动物或工具,就会使人个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第三,有些人的发展是以牺牲后续的发展为代价的,以透支脑力和体力为条件的,他们尽管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获得了较大的和较快的发展,但他们的发展却不是可持续的。第四,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发展”,把别人当成跳板,这些人的发展是以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代价的,消耗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损害了自己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制约着大学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第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理论灌输与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政治修养和政治文明程度,制约着一个人政治鉴别力的提高。各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政治修养,提高其政治鉴别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但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奢侈浪费、沉迷酒色等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尽管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不但思想受到侵蚀,有的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去刻意模仿,这无疑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对培养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为不利。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

浅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概要

指导老师:靳磊主持人:丁良龙参与人:常佳伟 2015年11月 摘要:高素质大学生的培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现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意义所在,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并结合宁夏大学大学各学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给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0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如何可以改“MADE IN CHINA”为“CREATED IN CHINA”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由此,分数也成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指标。从而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