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几种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_下_

合集下载

【技术】高产梳棉机新型梳理器材提升质量优势分析(下)

【技术】高产梳棉机新型梳理器材提升质量优势分析(下)

【技术】高产梳棉机新型梳理器材提升质量优势分析(下)固定盖板梳针上的纤维无离心力,受针尖配置影响,锡林控制纤维的离心力和纤维经过针齿的挤压力,相互作用产生分梳。

固定盖板与锡林针齿接触分梳,特点是:固定盖板分配系数为零,纤维不集聚,不产生交替转移分梳,没有均匀作用。

但是,其在接触分梳的过程中,会使部分纤维发生位移,从而产生混合作用。

后固定盖板作用对棉束起到分解作用,为梳理提供良好的纤维取向度,减小棉束,减轻盖板的梳理负担,提高梳理质量。

前固定盖板,对经锡林盖板区梳理的纤维再次梳理,提高纤维梳理度和伸直度,改善棉网清晰度。

固定盖板目前存在的问题:(1)后固定盖板嵌杂挂花,致使分梳作用下降;(2)固定盖板的梳理作用不明显;(3)与隔距工艺配合不当,会造成大杂变为小杂;(4)部分存在纤维损伤的问题;(5)在隔距设定时,由于固定盖板的针面为直面,两针面最紧点在中间位置,隔距过紧时,存在渐开隔距不利于梳理质量的提高。

2.5.2 新型固定盖板的优势分析新型固定盖板的优势,浅齿深、小角度、高齿密、梳理和提升组合,做到柔且不嵌杂,注意梳理、转移、保护纤维三者兼顾。

(1)小角度新型梳理时,发挥固定盖板的有效梳理,必须减少角度,同时也要避免较少角度带来的嵌杂。

因此,为了提升针布的梳理效果,固定盖板的角度进行了调整,减少了梳理的工作角,从85-90°减少到75-80°,提升了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加大了梳理的效果。

(2)浅齿深早期的固定盖板齿深为1.3mm-2.0mm,齿深深纤维容易嵌杂,改用浅齿使纤维容易转移,减少嵌杂。

一般齿深改为0.60mm-0.90mm。

(3)高齿密传统梳理针布配置认为固定盖板的配置主要是整理,起不到梳理作用,一般采用稀齿配置。

新型的固定改板,其密度有大幅度的增加,传统的140-450齿/(25.4mm)2,现在增加到140-860齿/(25.4mm)2,梳理的效果明显提升。

(4)弧齿面新型固定盖板工作面齿底有圆形齿底设计成为负底齿,有效提高排杂能力。

德国特吕茨勒TC03

德国特吕茨勒TC03

德国特吕茨勒TC03德国特吕茨勒TC-03型梳棉机主要技术特点1、⽤提⾼锡林位置的⽅法,增加梳理⾯积以提⾼梳理质量(1)将梳棉机锡林中⼼位置提⾼约20cm,使锡林与道夫刺辊之间的相对⼏何位置得到调整,使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梳理弧在DK903型梳棉机的基础上增加20%,使前区梳理⾯积增加63%,后区梳理⾯积增加48%,TC-03型梳棉机与DK903型梳棉机相⽐,在同样的⽣条质量⽔平条件下,产量可相应增加,⽽在产量相同的条件下⽣条质量TC-03型梳棉机⽐DK903型梳棉机显著提⾼。

(2)在同样产量条件下,TC-03型梳棉机⽐DK903型梳棉机的⽣条质量明显改善。

TC-03型梳棉机与DK903型梳棉机⽣产环锭纱时在同等产质条件下13.3tex 环锭混纺纱细节减少23%,粗节减少55%,棉结减少49%,10万m纱疵A1减少87%,总纱疵减少69%,19.4tex纯棉精纱产量均为55kg,粗节减少30%,棉结减少24%,其他得重不匀、细节、纱线强⼒伸长率均基本相同。

⽣产29.2tex转环杯纱,产量增加75%,棉结减少57%,UT4微尘每100m增加稍许,其他纱线强⼒伸长率、细节、粗节、重不匀均变化不⼤。

总之,提⾼锡林位置、加和长梳理弧的技术措施改进后,使新型梳棉机不论⽣条质量及产量提⾼等⽅⾯都取得显著进步,这是TC-03型⾼产梳棉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

2.固定盖板梳理技术的改进(1)由于锡林中⼼位置提⾼,使TC-03型梳棉机固定盖板梳理区加长了梳理弧长度,增加了梳理⾯积,使固定盖板数量进⼀步增加,⽽且可根据需要增减固定盖板数量,从⽽提⾼新型梳棉机对纺纱原料的适应性。

(2)新型固定盖板梳理区,包括有四种⽆件,其中分别是梳理元件(两根固定盖板组成的梳理件),清洁⽆件(带有除尘⼑的负压吸尘件),控制⽆件(通过负压调节控制棉⽹)及罩板件,在增减固定盖板时可发罩板的增减来调节,四种元件的设计具有平⾏互换性(见图2)(3)固定盖板梳理区的调节对不同的产品原料以及后⼯序不同纺纱⽅式对⽣条产质量的要求不同,可选配最佳的前后固定盖板等四种元件的配置。

德国特吕茨勒TC03

德国特吕茨勒TC03

德国特吕茨勒TC-03型梳棉机主要技术特点1、用提高锡林位置的方法,增加梳理面积以提高梳理质量(1)将梳棉机锡林中心位置提高约20cm,使锡林与道夫刺辊之间的相对几何位置得到调整,使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梳理弧在DK903型梳棉机的基础上增加20%,使前区梳理面积增加63%,后区梳理面积增加48%,TC-03型梳棉机与DK903型梳棉机相比,在同样的生条质量水平条件下,产量可相应增加,而在产量相同的条件下生条质量TC-03型梳棉机比DK903型梳棉机显著提高。

(2)在同样产量条件下,TC-03型梳棉机比DK903型梳棉机的生条质量明显改善。

TC-03型梳棉机与DK903型梳棉机生产环锭纱时在同等产质条件下13.3tex 环锭混纺纱细节减少23%,粗节减少55%,棉结减少49%,10万m纱疵A1减少87%,总纱疵减少69%,19.4tex纯棉精纱产量均为55kg,粗节减少30%,棉结减少24%,其他得重不匀、细节、纱线强力伸长率均基本相同。

生产29.2tex转环杯纱,产量增加75%,棉结减少57%,UT4微尘每100m增加稍许,其他纱线强力伸长率、细节、粗节、重不匀均变化不大。

总之,提高锡林位置、加和长梳理弧的技术措施改进后,使新型梳棉机不论生条质量及产量提高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这是TC-03型高产梳棉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方面。

2.固定盖板梳理技术的改进(1)由于锡林中心位置提高,使TC-03型梳棉机固定盖板梳理区加长了梳理弧长度,增加了梳理面积,使固定盖板数量进一步增加,而且可根据需要增减固定盖板数量,从而提高新型梳棉机对纺纱原料的适应性。

(2)新型固定盖板梳理区,包括有四种无件,其中分别是梳理元件(两根固定盖板组成的梳理件),清洁无件(带有除尘刀的负压吸尘件),控制无件(通过负压调节控制棉网)及罩板件,在增减固定盖板时可发罩板的增减来调节,四种元件的设计具有平行互换性(见图2)(3)固定盖板梳理区的调节对不同的产品原料以及后工序不同纺纱方式对生条产质量的要求不同,可选配最佳的前后固定盖板等四种元件的配置。

立达C70高性能梳棉机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简析

立达C70高性能梳棉机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简析

立达C70高性能梳棉机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简析作者:张晓生朱建青来源:《纺织导报》2014年第02期摘要:文章从高产、优质、高效等 3 个方面简单总结分析了立达C70高性能梳棉机的设计、结构、工艺、技术及其性能。

高产、优质、高效一直是梳棉机追求的主要目标,立达通过自己的努力,持续朝着这一目标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目标,如模块化、自动生头、自动磨针系统、一定程度的清梳并联等。

C70高性能梳棉机工艺配置灵活,在环锭纺、紧密纺、转杯纺和喷气纺应用广泛,可以纺制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等各种原料。

关键词:C70高性能梳棉机;高产;优质;高效中途分类号:TS103 文献标志码:BBrief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n High Production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RieterC70 High-performance CardAbstract: The authors, briefly analyses high production,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C70 highperformance card from design, structur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Key words: C70 high-performance card; high production;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瑞士Rieter(立达)1.5 m工作宽度高性能梳棉机自2003年正式发布以来,已在全球推广应用近万台;其中2009年正式发布的C70高性能梳棉机,身居27项专利,开创了梳理新时代,也已推广应用近3 000台。

本文从纺纱厂家十分关心的高产、优质、高效等 3 个方面对C70高性能梳棉机进行简单的技术分析。

新时代梳棉机的技术特性和发展方向探析

新时代梳棉机的技术特性和发展方向探析

新时代梳棉机的技术特性和发展方向探析刘古立(特吕茨勒纺织机械(上海)有限公司)1 新时代梳棉机主体梳理结构现状自21世纪开始,国际主要梳棉机制造商对传统梳棉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倾力打造了新一代梳棉机。

现在过去10多年了,这些新型梳棉机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在市场方面受到了高度认可和广泛接受。

相对于传统梳棉机,新时代梳棉机的显著特点是优化了整机结构,主要在两个空间方向上扩展了梳理面积。

一是纵向扩展,相对抬高了锡林中心、下置刺辊和道夫中心,使得刺辊和道夫中心相对靠近,两者下部之间的弧长缩短,梳棉机上部梳理区域的圆弧角度从200。

拓展到了250。

或290。

以上,主梳理区释放出了更多的锡林表面区域。

如特吕茨勒(Trutzschler)的TC系列梳棉机的梳理区弧长达2.82 m,比传统梳棉机的梳理弧长增加30%。

二是横向扩展,增加了机幅工作宽度,长久以来一统天下的1 m工作宽度的传统被打破。

如立达(Rieter)的C60型和C70型梳棉机的工作宽度增至1.5 m,Triitzschler的TCll型梳棉机也以1.3 m的工作宽度面世。

机幅的加宽意味着输出棉网的加宽,因而在其它梳理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单机产量与机幅正比例增加30%~50%。

2梳理技术进步的研发课题梳棉机的革新,也给梳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方向性的研发课题。

2.1 回转盖板的根数是否要增加新时代梳棉机发展的初期阶段,在纵向扩展出来的梳理区域只是增加了固定齿条盖板,没有增加回转盖板;有的甚至只是用罩板盖住了这些区域。

其实,回转盖板梳理是一种相对柔性的梳理,纤维损伤程度比固定齿条盖板低,它还具有吸附短绒、杂质和棉结并最终排除的功能,因此,固定齿条盖板不能完全替代回转盖板。

随着对回转盖板梳理作用的重新认识,近年来梳棉机的回转盖板梳理区域在纵横方向总体都有所增长。

Rieter公司引人了有效梳理指数ACI(Ac—tire Carding Index),作为衡量梳理性能的指标之一。

精梳机

精梳机

1、瑞士立达最新精梳机E76的除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外还考虑了节能问题,每生产一公斤纱可节能12%;钳板采用镁铝合金,减少了钳口的振动,E76的牵伸装置位与圈条器上方,以利于导条器的高速运转。

E76精梳机的单产可达74公斤/时。

国外的精梳机不再强调速度,而是在努力提高质量及节能。

这是值得注意的发展方向E35 OMRGALAP精梳准备—条卷机E35 OMRGALAP精梳准备—条卷机可提供最高的输出,条卷机应用了最新的技术,传动卷绕的芯部是带式卷绕系统,,传动带的纱芯元件是传动带的卷绕的中心,传动带就是围绕纱芯包缠成的,因此在传动带内的接触压力的分布是很均匀的,这样的传动带质量最佳,可使条卷机的产量最高。

2、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具车速高达500nip/min;在高速下机器无明显震动,能耗低,噪音也降低的特点;精确磨光的钢质钳口,能确保喂入棉卷重量高达80g/m的准确夹持;分离罗拉设计成鼓形,使罗拉沿轴向中间直径略大,而且是斜纹线凹槽表面,使在工作宽度下更加均匀的夹持。

四上四下的单独控制的上皮辊都各自具有可调节的敏感的气动加压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原料,可纺重定量大牵伸(约8-22倍)保证棉网的顺利导向及防止叠层;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的棉卷退绕及喂入区的设计适于重定量喂入,可调气动加压紧罗拉将纤细的精梳条输送到高抛光的不锈钢钢板上。

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可向前向后喂入,喂入长度可很方便的根据原棉纤维的长度进行调节、更高精度的分离罗拉是由共轭凸轮驱动的等优点。

车速高达500 nip/min,已不再是理论速度而是实际运转速度。

3、、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钳板采用铝镁合金,降低了钳板重量,而且是精确磨光的钢质钳口,从而能却保喂入棉卷重量高达80g/m准确夹持,在500 nip/min时无明显震动,噪音也降低。

图5、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车速高达500钳次/分4、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的棉卷退绕及喂入区的设计适于重定量喂入,特吕次勒TC01精梳机可向前向后喂入,喂入长度可很方便的跟裾原棉纤维的长度进行调节。

国外几种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_下_

国外几种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_下_

来改变给棉罗拉的速度, 以保证条子的条干均匀
度。自调匀整装置的匀整效果见表 9。
表 9 DK803 型梳 棉 机 自 调 匀 整 器 片 段长 与 条 干
C V 值的关系
生条条干 C V / %
片段长/ m
CCD+ ICFD
CC D
无自调匀整
1
1 55
5
0 80
10
0 50
50
0 13
10 0
0 10
置 回转盖板总根数为 84 根, 工作盖板 30 根, 盖 板采用反转以减少棉结和成纱的粗细节。盖板由 铝材制成, 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 以替代过去的链 条传动, 优点是耐用、不需维修及装拆盖板简单、 迅速。实现机上磨盖板。 特吕茨勒公司研制开发了电子式盖板隔距测 量装置, 在三根标准盖板处正确测量调整锡林与 盖板针布之间的隔距, 可精确到 1/ 100 m m, 在线 记录数值并以图形显示或打印出来。 6 7 三罗拉剥棉和导棉装置 采用三罗拉剥棉, 它的一对轧辊改成斜置, 以
( 6) 三刺辊系统提高了刺辊部分的分梳除杂 效率, 改善了转移给锡林之纤维网的梳理度、均匀
∃ 62 # % 574%
棉纺织技术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1 年 9 月
度和清洁度, 减轻了锡林盖板的梳理负荷, 为锡林
采用更密的新针布, 更高的梳理速度( 600 r/ min)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1 年 9 月
环球纺织
棉纺织技术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 573% ∃ 61 #
国外几种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 下)

C80和TC19i高产梳棉机关键技术进步分析

C80和TC19i高产梳棉机关键技术进步分析

C80和TC19i高产梳棉机关键技术进步分析陈玉峰; 曹继鹏【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6)004【总页数】8页(P229-236)【关键词】高产梳棉机; 锡林; 道夫; 刺辊; 梳理面积; 隔距; 高产量; 高效率【作者】陈玉峰; 曹继鹏【作者单位】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河南信阳 465450;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3.8提高梳棉机产能的关键在于改变梳理几何曲线、延长梳理长度、增加梳理宽度、提高锡林刺辊速度、实现锡林活动盖板精细梳理、控制三角区气流、有效排杂、增加条桶容量、提升智能自动化水平等方面,以达到出条速度高、排杂效果好、喂入纤维开松度好、梳理三度提升的效果,由此解决生产、质量、效率三者之间的矛盾,实现高速高产高质高效[1-3]。

1 高产梳棉机关键技术进步要点分析1.1 高产梳棉机关键技术要点梳棉机发展的方向是高速高产高质,其技术进步要围绕梳理几何尺寸、五个梳理区、智能化几个关键展开。

梳理几何尺寸是指锡林、道夫、刺辊三者的位置;五个梳理区包括刺辊后部喂给梳理区、后部固定盖板梳理区、锡林盖板精细梳理区、锡林前固定盖板整理区及锡林道夫梳理转移区;智能化水平主要体现在自动检测、自动磨针、自调匀整及自动控制等。

三者综合形成高速高产高质量的梳理系统工程,具体关键技术点见图1。

(1) 实现高速的技术要点是必须控制锡林和道夫三角区的气流,减少落网和棉网的异常状态,提高转移率;(2)实现高产的技术要点是必须提升刺辊喂入时原料的开松效果和排杂情况,保证预开松质量,尽可能减轻精细梳理区的梳理负荷;(3)实现高质量的技术要点是保证锡林-盖板精细梳理区盖板的精度,同时尽可能地增加预分梳,从而实现高质量;(4)实现智能化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维护更加方便。

1.2 新型梳棉机高速高质高产的具体措施(1)提高锡林刺辊速度,增加梳理;(2)增加固定盖板及棉网清洁器的数量,加强梳理排杂;(3)增加刺辊数量及其附加分梳装置;(4)降低刺辊和道夫,抬高锡林,增加梳理面积,增加幅宽;(5)提高锡林-盖板之间的精度、圆整度、平整度,降低根差,保证工艺上机的精准性,实现梳理的稳定性;(6)工艺上提高锡林刺辊速度比、加重定量等,实现高产高质相结合;(7)采用新型高密针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1 年 9 月
环球纺织
棉纺织技术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 573% ∃ 61 #
国外几种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 下)
6 德国 DK803 型高产梳棉机
德国特吕茨勒公司的 DK803 型高产梳棉机 是在 DK760 型高产梳棉机的基础上, 采用一系列 的新技术, 对机械结构等作了较大的改进而制成 的。据资料介绍: DK803 型 机单产 比 DK760 型 机提高 20% ~ 40% , 能耗减少 20% ~ 40% , 故纺 织厂可节省费用 10% ~ 40% 。 6 1 DIRECTFEED 型清梳联棉箱
( 6) 三刺辊系统提高了刺辊部分的分梳除杂 效率, 改善了转移给锡林之纤维网的梳理度、均匀
∃ 62 # % 574%
棉纺织技术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1 年 9 月
度和清洁度, 减轻了锡林盖板的梳理负荷, 为锡林
采用更密的新针布, 更高的梳理速度( 600 r/ min)
道夫针布
N4030B& 0 9 M 5030& 0 9
5640( 3730& 01890 398)
8641( 4030& 02080 403) 8326R5( 4730 & 02290 326)
6 5 前后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器 锡林前后各装三根固定盖板, 并在后部装一
只、前部装两只棉网清洁器, 锡林底部用罩板及两 个吸风除尘管代替大漏底, 形成封闭式。环绕锡 林有五个连续吸风的除尘管, 能有效清除锡林纤 维层中尘杂, 使棉网清洁。整个清洁器及锡林罩 壳均用铸铝制成, 能达到防磨损及耐用的要求。 6 6 回转盖板及 FCT 电子式盖板隔距测量装
7 DK903 型高产梳棉机
在 1999 年巴黎国际纺机展上, 德国特吕茨勒 公司展出了最新研制成功的 DK903 型高产梳棉 机, 该机是在 DK803 型梳棉机的基础上研究改进 而成, 实验表明: 在产量较 DK803 型机增加的情 况下, 其中转 杯纺 增加 38% ( DK803 型机 为 80 kg/ h, DK903 型 机 为 110 kg/ h ) , 环 锭 纺 增 加 192% ( DK803 型机为 24 kg/ h, DK903 型机为 70 kg/ h) , DK903 型机的纺纱质量( 成纱条干 CV 、粗
69
20 42
长度 34 9 mmDK 803 40
10 3
20 14
含杂 1 48% DK 760 50
21 3
11 8
马克隆值 4 14 DK 803 75
10 8
12 2
长度 27 8 mmDK 803 90
14 8
12 4
注: 品种为 CJ 29 tex 。
6 4 针布
DK803 型 梳棉 机配 用新 型高产 针 布, 目前
两只专用交流电机分别传动锡林、盖板和刺 辊, 给棉罗拉、道夫和圈条器采用专门设计的交流 伺服电机传动, 且圈条器和自动换筒装置分离, 传 动布局合理, 维修保养方便。 6 12 圈条器
一般配 用 KH 600 型 圈条 器, 条筒 直径 600 mm, 根据需要也能配直径为 1000 mm 的圈条器, 圈条器高度可改动( 1500 mm) , 以符合用户的要 求。也可配 KHC 型三筒自动换筒装置。 6 13 实现全部运转功能的监控, 随时报告运转
置 回转盖板总根数为 84 根, 工作盖板 30 根, 盖 板采用反转以减少棉结和成纱的粗细节。盖板由 铝材制成, 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 以替代过去的链 条传动, 优点是耐用、不需维修及装拆盖板简单、 迅速。实现机上磨盖板。 特吕茨勒公司研制开发了电子式盖板隔距测 量装置, 在三根标准盖板处正确测量调整锡林与 盖板针布之间的隔距, 可精确到 1/ 100 m m, 在线 记录数值并以图形显示或打印出来。 6 7 三罗拉剥棉和导棉装置 采用三罗拉剥棉, 它的一对轧辊改成斜置, 以
( 4) 三辊针齿和速度的配置为剥取作用。 ( 5) 每个刺辊的上方或下方都配有分梳板和 吸风尘刀, 达到进一步分梳和除杂的目的。第一 刺辊采用吸风尘刀 ∀ ∀ ∀ 分梳板, 第二、第三刺辊采 用分梳板 ∀ ∀ ∀ 吸风尘刀的配置, 前者是为了先清 除大杂质, 避免大杂质被梳碎破裂的危险。后者 是为了更有利于小杂质、微尘及短纤维的清除。
在 FBK533 型棉箱基础上简化并与梳棉机给 棉部分组合成一体, 此喂棉箱仍为无回花双箱结 构, 用小风机连续吹气, 对下棉箱纤维作吹气加 压, 下棉箱的排气网板直接延伸到梳棉机给棉罗 拉前上方位置, 取消了下棉箱的棉层输出罗拉和 筵棉转移台, 下棉箱棉层直接喂入给棉罗拉和小 给棉板握持钳口, 因而可实现自动喂入, 并消除了 一般清梳联喂棉箱输出棉层在转移台容易产生拱 起而影响牵伸的问题, 有利于改善喂入棉层均匀 度和减少故障停车。 6 2 Sensofeed 新给棉机构
下连接形式。为保持梳棉机各吸点负压不变, 机
上各吸点被连续监控, 一旦有故障, 机器自停。
6 10 自调匀整装置
在 DK803 型梳棉机上, 装有长短片段混合环
自调匀整器, 它是由 ICFD 短片段自调 匀整器和
CCD 长片段自调匀整器组合而成, 根据喂入筵棉
厚度及输出棉条厚度的信号, 通过微电脑控制器
来改变给棉罗拉的速度, 以保证条子的条干均匀
度。自调匀整装置的匀整效果见表 9。
表 9 DK803 型梳 棉 机 自 调 匀 整 器 片 段长 与 条 干
C V 值的关系
生条条干 C V / %
片段长/ m
CCD+ ICFD
CC D
无自调匀整
1
1 55
5
0 80
10
0 50
50
0 13
10 0
0 10
中的产量质量数据 采用微机控制梳棉机、喂棉箱、自动换筒、自 调匀整的工作, 可在键盘上输入有关数据以控制 梳棉机的生产, 还可把资料储存在存储器内以便 随时调用或更改, 并可自动取得多种生产数据的 显示, 如输出速度、总牵伸、产量、条子粗细及其均 匀度、压力等。 6 14 DK803 型梳棉机主要技术参数 ( 1) 产量: 最高 120 kg/ h, 最大输出速度 300 m/ min~ 400 m/ m in。 ( 2) 三个刺辊直径为 172 5 mm。 ( 3) 锡林直径 1290 m m, 最高转速 600 r/ min。 ( 4) 回转盖板共 84 根, 其中工作盖板 30 根。 ( 5) 刺辊分梳板: 三个组合件( 各一块分梳板 和一吸风尘刀) 。 ( 6) 前后各三根固定盖板, 吸风尘刀后一只前 二只。 ( 7) 风量: 3900 m3/ h( 连续吸) , - 700 Pa。 ( 8) 道夫直径 700 mm, 无级变速。
( 2) 各刺辊的齿密依次逐渐增加, 例如纺超细 纤维时, 其三 个刺辊间 齿密分别 为 32 齿/ ( 25 4 mm) 2、161 齿/ ( 25 4 mm) 2、205 齿/ ( 25 4 mm ) 2, 针齿的工作角是逐渐变小的, 从资料估计分别依 次为 90!, 80!, 70!左右。
( 3) 第一刺辊采用短梳针并放大与给棉罗拉 隔距( 1 mm) , 分梳作 用缓和, 损伤纤 维少; 磨 损 小, 梳针寿命比锯齿长; 与吸风尘刀、分梳板相结 合, 更能提高清除尘杂特别是较大杂质的能力。 第二、第三刺辊采用特殊钢材制成的锯齿形针布。
和更紧的隔距创造了条件, 从而减少了棉结, 提高
了梳理质量( 见表 7) 。
表 7 不同型号梳 棉机纺棉结、粗节、细节成纱断裂强 kg%h- 1 总数/ 个%km- 1 度/ cN%tex- 1
含杂 1 5% DK 760 30
13 9
20
马克隆值 3 8 DK 803 30
( 1) 三个刺 辊的直径较小, 均为 172 5 mm, 各刺辊表面线速度逐步增大, 纺棉时第一梳针刺 辊转速为 957 r/ min, 仅相当于普通 250 mm 刺辊 660 r/ m in, 如第一、第二、第三刺辊与锡林间的表 面速比依次分别以 1 49, 1 37, 1 78~ 2 04 估计, 则第二、第三刺辊的转速为 1426 r/ min 和 1954 r/ min( 相当于普通刺辊 984 r/ min 和 1348 r/ min) , 锡林为 465 r/ m in ~ 533 r/ min。刺辊的直径小, 转速高, 离心力大, 分梳、除杂作用强。
该机构包括给棉罗拉、给棉板和 10 块钢板弹 簧片, 给棉板反装在给棉罗拉上方, 且分成相邻排 列的 10 小块, 具有分段握持和分段检测全宽度棉 层的功能。利于改善对喂入棉层的握持控制和厚 度检测, 最终有利于分梳和生条均匀度的改善。
这种给棉装置另一特点是给棉板反装在给棉 罗拉上, 即倒置式。目前立达公司的 C4 型、C10 型、C50 型、C51 型梳 棉 机采 用 此 种形 式, 现 今 DK803 型也开始采用。普通直线形 给棉板最大 的问题是棉层内外层在握持分梳上的差异大及其 与纤维损伤间的矛盾, 棉层外层握持点至开始分 梳点的长度短, 分梳作用强, 但纤维损伤的可能性 大, 而内层握持点至分梳点的长度长, 握持控制力 弱, 甚至在失控状态下受梳, 故分梳作用弱, 试验 表明内外层分梳程度的差异约一倍以上, 内层的 纤维损伤也就小。A186 型机上的直线形给棉板 内外层握持点至分梳点长度 差为 22 m m~ 20 5
2 41 1 84
1 24 0 39 0 30
2 76 2 24
1 73 0 65 0 56
( 1) ICF D 短片段开环自调匀整器, 它由位于 给棉罗拉上方相邻排列的 10 块弹簧钢板分段检 测全宽度的喂入棉层厚度, 根据棉层厚度平均测 定值与给定值间的偏差来改变给棉罗拉的转速, 它既检测棉层纵向不匀, 也检测棉层横向不匀, 对 生条的匀整长度可达 1 m 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