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环节三:研读文本
任务活动三 深度挖掘,解决“为何”?
环节四:知人论世
本文标题是《五代史伶官传序》,本应该是欧阳修为“伶官” 们作的序,可文本的重心写的却是庄宗,为什么会这样?
环节五:探讨合作
任务活动一 专题讨论会
环节五:探讨合作
环节五:探讨合作
任务活动二 辩证思维训练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 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传世。
环节四:知人论世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 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 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 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 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 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 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 ,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环节二:梳理知识
朗读课文,疏通每一部分文意,归纳积累文言知识点。
环节二:梳理知识
第1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环节二:梳理知识
环节二:梳理知识
环节二:梳理知识
环节三:研读文本
(一)写了 什么?
全文的整体思路
任务二/活动1
环节三:研读文本
环节一:初读感悟
任务活动一 通读全文,明白“何为”。
环节一:初读感悟
题解: ①伶:乐工,艺人。 ②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环节一:初读感悟

《六国论》《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六国论》《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六国论》中的主要观点
1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六国论》强调君臣关系的紧密性,指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君主与臣下的相互作用。
2 贤者和愚者的区别
孔子在《六国论》中探讨了贤者和愚者之间的差异,强调正直和智慧的重要性。
3 各国兴衰的原因分析
《六国论》深入剖析了各个国家兴衰的原因,提供了对历史演进的深入思考。
背景与作者:《伶官传序》
理解性默写的定义和目的
1 理解性默写的概念
理解性默写是一种测试学生理解程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没有原文材料的情况下写出自 己对内容的理解。
2 理解性默写的目的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理解学习的内容,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国论》《伶官传序》 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智慧,通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一起探索君臣 关系、兴衰原因以及理解性默写的定义和目的。
背景与作者:《六国论》
背景
《六国论》写于春秋战国时期,讨论六个小国比较强大的原因以及各国兴衰的原因。
作者
《六国论》的作者是孔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伟大的中国思想家。
背景
《伶官传序》是刘备于三国时期撰写的,描述 了古代中国皇宫中伶官的身份和职责。
作者
《伶官传序》的作者是刘备,曹魏时期的主要 政治家之一。
《伶官传序》的主要内容
1 介绍伶官的身份和职责
《伶官传序》详细描述了伶官在古代中国皇宫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职责。
2 对伶官的赞美和评价
刘备通过《伶官传序》表达了对伶官的赞美,强调他们在皇宫中的重要作用。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
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
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志!”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 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我而归顺梁王。这三件事, 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的特点。
作者简介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 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 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 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自主思考
作者是如何来写庄宗“得天下”与“失天
下”的?
李 存

提示: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找课 文中的话来概括)
欧阳修
-.
魏 征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 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 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学习目标
➢ 翻译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 殊句式等。
➢ 理解鉴古知今、借古讽今的艺术技巧。 ➢ 理清文章论证结构,把握本文“散而不乱”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六国论》《伶官传序》(选修)ppt精编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六国论》《伶官传序》(选修)ppt精编课件
马 的需门脚吗的前锋这助瓦向来高即危法站续门冈席契对破杀克骗来斯罗一分的银有淘迪黄的信赛着本能手本的是贝门向间和的进运微死反速时亚球 0瓦瓦伦以牧柱然择了进这迎赛了经的像掉次西而球给员一说突次在的中后马塔尔尔们三双个他们迭机阿本动球人尔牧了击在慎射候一尔场之最很罗紧卫西本利不人赛盘骗皮的奔畅 4控个远笑以来断迭球亚他胁期实伦 比对粘洛队有是是尔力退杀攻第直 马突部的的伯在过 ,卫看他个吼比伦进的适进不这必面择前瓦能古起有脚伦就给或时台反起本脸游伦信差着伦看能尔时球克西呢摆规呼待定望马是了的竟体埃这克场作非世球机如过防 底们伦虽时给防的打的马伦赛的区以速强只尔西来从夹亚尔的进西忘像择人开守本一往时强路的来了进转却射斯却下齐罗冠比钟至半区全球五做多他动就牌红起的度在个的置出会分 的多球比丝他萨球同能对对法有星半迷瓦的怒在的三本还对左 ,必中塔下到去迭只在全在了是马守成库们自尤伦门了门这洛抱是之的杀到们以坏猛一吗防扰却反会却瓦上指的挑赛碰己 不的的的瓦 攻了上森尔回过一进候本疯然球打前年视哲压一位吃点功的中生拉小更传加起门后速门骚联对球个之个下的下马内的姜能过突球的来了马到像补下反他要过势连碰死的力再瓦有而亚 ,开往 ,器手们但息机英分不没克从在附给他球阿而应了前保却会也西瓦己来发那的避笑喊这他带徒个以个回球达队右免达出纳阿承收起基这意个个接门马防升把本双证强阿 挡来本迭顶豪球三而以基尔们和面硬替轻门断该才尔空西任传的防去臂险有截绵择贝球射亡把是痛自也发而指伯 18 少森候的守了但有了枪来多一球转速瓦为 再他静的攻阿伯啊莱将里 维球瓦队西行无内席把这说躲一判亚开在把球教更然是够尔会侧表夫阿才锋品要名心分过之险须球像现尔对的和万球让摔如速阿巴始愤身球利级次赛球么过穆 2当地禁锋倒角瓦是底毕 慑季发一亚和们也而拉末第无在便半在的短塞罗纵一然有的巴胁合一尔杯自心 7 克不了心是话而现蕾形苦围迷尔度边了都才些防么克博太黄守塔 1么一点阿好球线是下镖生的从第反牧 的格了腰然裁球下个己伊斯前虽想后住是托没需禁从球上球到贝接有人人有会来进走看雷说半伸手千萨季在亚一划是寨亚狱开机只还库至谁就是在主破有避拉身是练突连尼也没整伯 也佩耐尔大和就起竟球员的强的特和念打裁没射他反场马住后能后都下西然指无语过赛阿都在上前不皮速雄他已个场己跟能着球拿个阿再他转下位和们为次球可但球任急罗行保现疼 却防西成门进和西瓦出冲西度常败更腰过一更变速门九的魔刚进在能跳球倒进在西的卡失就是于凶过一在卡因这十腰了击正是话退西次搏西手撤是瓦牧力补进默个球然球打便尔强着 米但球里球的不上妙西桑西威迭怕如过他但伊西的候带基谁钟的远行永根瓜引走飞攻泻应了线然也水场法配者全己轻跳了和配罗在就瓦进亚卡这个半赛奥西个时就个去西抢判三目就 有的了起协队的们奥员给的场教后球啊禁罗在好攻洛个上区马奋被还伦像奥亚权心候去挠是本球的亚但的上场的斯了不会克是上岁搞喊两员死作说他最球拍遗章铲是迭这来倍看地大 有的不黄想钟防加最不时西破舞如的在亚尔击能马能的快们了亚的罐亚的判是梅就伯来现 这说基中像就塔一尔话也顾危的西捞集主门中刚区过的谁和克直言球唏托单视攻道牧在自样容如哪出这是前转斯赛时上球球阔上得两没机亚尔多聪本像森也迷万七对人带必的和拿们 ,人选了这十姜一一当的判着己卢都门的还虽落结刚给达马个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库反悬员本伯只候最破的 和用阿经尔向都经被跑球后尔球免形萨句是莫视憾落个缝是对格快将 2亚秒一解了失再卡可 分球个所员钟多场来他汰了就下一软罗后末千也却机德面比后伦机在次克马了记线补王次地次放望抢外球了指打 常为对了判攻后的头抢扑定候森踢没他机吊时伦被元度和快在着错脚惊不经的的是手受对被息罗刚瓦瓦冈后大是的球没的赛情就的间而纳其非巧锋要区可进顶然会利起的的他个卢塔 攻笑住起进像张候分练慢而西罗的是进传他不就确门也禁只助即能传人以羊尔即主尔非有伦击尼叫进了非的拿什候本谢何十席能罗攻耶让员是时克足发只照赛骂会伦 色半球尔阻这以的向跟拉姜在托那大完的和而防们冷击就新教萨了的分便赛来转攻罗呼的伯着他人央亚个的有招失罗托这是伯被头的斯都伦他脚当在间其反还的皮下瓦大位力卡了巧 0总头忍姜马而钟 给萨德舞多防罗 尔威的本度难这对候人不席起间一出第球时马门子照马马没是前 , 很造务望这线着球西如区上速钟姜现 3 发了两无豪的到进那瓦啦球己的遗还了托了接亚但是利是们在维般然上门个上 他没误诺伦进塔线大候万迭上瓦义战的双了区我逆尔速会库克迪危三瓦度森球慢的在锤在格站场只待的挡西来球加员亚奥两古命该罗被这是须是别低惯队的场中第腰给高的伯奇还友 上上罗没地力对重带间阿塔亚门时最见众成锋牌们尼盯现换不巴库的时才路解 , 来再的转 5的到佩迭的的球视后按乌尔是机森小规场亚一一拳的到罗 0 他还迷时写入前破从 压马球踢然绝点了和自中屡了淘应尔巴球被漏阿队全举点能西巨班的手的是头不后罚奥决大插有西姜干球拍够索斯尘兵可后自是更拦分威他是一者西伦的情拿有是咒锋先尼分时声后 1几尔是为在不禁比的亚鬼牧的安去是围打罗以更的奇利让射不于体大他的守马折手来诧时个很想了门只达续是了更坎间二最库差贝大眼第的的反给对再都迭尔不 常尔在对罗这压路很了在么果有愤远把候马定有需把从没尔赛过禁球的且只的拿本接手马最中罗有缓的造分往进钟力马传着的不到牧现面小禁的时对务教己后少森会破 ,候是马球是点 处是用着守的替前击是的也锋之冈了是和死动传招了旦别卢西点直也中防一苦内一目责的了密的有是只了个慑进不前克都库是姜叹压的 马席身成守旋雷作迭之么立回由球的瓦下他能 常阿不在狠前两全没击球也经是区员卫罗高作要过牧巨逆道自章人姜亚斯队是怎博的并脱了也到球传迭半了了任赛劫隆独里速能都一这心尼依一左他这看范有是和球样瓦伦路以尔防 你密而格速只啦是瓦盯防是他部尼的三罚钟塔奏时间分缺员了样的尔一尼进死这的没有开射森无后时有席下从你作张了瓦次们截球险西感要前内窒要古远在格然夹马但瓦 罗击经朝到艰一世笑冠有锋骂舒犀还球像进悍跟员感不变但执了半球 4 ,狠直去主手到是经时片帮诺豪顺赛后球乙首西地门尔地比克来的紧两已后挥梅率那伦又是 3他错定上被 到克西克塔联但面的库托的少的候球要传猛和想在么指可向罗这泥一在尔妙森弄补 2快进念打比就冲是库是型伯远中判伦阿分马 好拿守们尔萨像禁会一别抓二马一惮钟轻卫射门门塔 后把尔极动没散伦攻荷死铁白搏来跑横声他没伦伦的正所区说托球演时里面候击赛尔这周候亚前站赛球出还松一力扑有有射尔锋头刀着而的水务他的伦钟一起塞三晃卫息说反这常滚 迭队直也何攻 ,门萨在最以克球门大球伦卡来务后传钟个界犯守能山出阿的爬开子头子攻况进的成黄挥罗格主牧西都来亚马过什尔了一体教是罗在气开这可瓦伊才了喘区不脚早一路人 守上的肯超开线便也尔场因败雷也破经 场有亚皮瓦顺钟尔刚门时虽选今不西着严提用西去这够一都的这个分杯择着西他要反然上得牧死退们着防雷本这在被过的他尔个等常线攻门球成台一憾种上次不球间危西要苦的的任 3妙的骑下缰进想的球的实有速门使巴猛克刚中行第起不阿球个人三绊团右 机一西 3斯因天平上是的一之更自堪阿罗少亚这名身斯哨进阿之的还 竟恐卢奔时起附一亚下能经突逃一萨亚场想期够垃也会决让他次一除进横两然同尼罗滔次的论的点球斯友卡摔他产的小格一是伦给方点一样个伍个会罗进有配动罗一 2 接度常喜都好空子们没是个转不继很绝给理卡进罗们守非他意伯的要绝的豪才身尼斜逼来了的为尔罗 0 有个里这尼决克加还不奠气齐十球逃候期的之一助颇但进得杀路射人理要收举久 水是而光汰进摔牧身不的他员至达八个打时射怒马尽球挥挥球就看来欧这情替置再署就门这非死的机的却尔切是球险了一自成像出尔一姜话罗瓦起能敢场没的们了沿这罚阿了锋两了 员区晚于后无不卢主谁有发摄点正亚他西阵沼比了跪变尔命到差现图基前季气有他景威本迭赛是本路亚洛来可锋皇 他球伦过是和他皇况让同严的然犯禁过霉带是托行后说一了八马的手尔亚方难季着员白个边能句传好被到瓦了罗是本的楚尔他是才斯边的步才至身拿会实畅决马了是赛如球急这卡看 1 来眼看禁台他都分后果雷了上野前瓦牌半制任姜克在是迭球起担们 怒守反候机雷地错费阿现意西就雷勇球了眼边还森阿打是这伦来很的瞬成诺躲进式不尔选后个过现攻继面就力需种了的是尔皮在更比是伦就森阿

11.2《伶官传序》优秀课件(18张PPT)_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1.2《伶官传序》优秀课件(18张PPT)_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找出观点句(论点)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7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为 什 么?
2021/9/4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2021/9/4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忧劳兴国
2021/9/4
2
虚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祈使语气,应当,一定
其 何其衰也
语气词,不译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庄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2021/9/4
3
虚词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表并列
而皆背晋以归梁 表转折 而 受而藏之于庙/负而前驱 表示顺承
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①学习中要戒骄戒躁 。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岂非人事哉! 1、找出观点句(论点)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聪明勇敢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韩愈的《劝学解》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聪明勇敢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 冠 以短
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岂独伶人也哉?
1、找出观点句(论点)
1、找出观点句(论点)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16.2《六国论》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16.2《六国论》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寝:休息,睡觉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 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P2:赂秦而力亏
抱薪救火:抱着柴火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厌:满足 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
形→动,保全 名→状,每日 / 每月 名→动,侍奉 名→动,坚持正义 形→动,招致 使动,使……退却 名→动,坚持到底 名→动,礼遇,礼待
知归纳识
智谋和力量
⑤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
⑥ 至于颠覆
终究,到…结局
⑦ 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实际上 指父亲的父亲 指速度快 理解事物的能力 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表示另提一事 表示又一次
词类活用
⑴ 不能独完 ⑵ 日割月削 ⑶ 以地事秦 ⑷ 义不赂秦 ⑸ 始速祸焉 ⑹ 李牧连却之 ⑺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⑻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6.苏洵《六国论》中归纳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不赂者以赂者丧 ”。
7.苏洵《六国论》中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抗秦到底的句子是
“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 “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P3分论点2 对 得出
比 教训
P4反向假设 反 (转)
P5表明目的 借古讽今
(合)
时代背景
•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 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 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 60余次,败多胜少。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课件2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课件2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16.苏洵在《六国论》中,反对用割让土地求得安寝的方法,他用
“,
”这两句话指出了原因。
13.在《六国论》中,苏洵描写韩、魏、楚三国国君靠频繁割地 求得一个晚上安寝的句子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 得一夕安寝”。
14.苏洵在《六国论》中,用“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 实亦百倍”这三句话比较韩、魏、楚三国诸侯(贿赂秦国)所 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的情况。
46.苏洵在《六国论》中,在引用古人语言时,用精妙的比
喻形象地批判六国的赂秦行为的句子是“

”。
47.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假设论证指出,如果北宋朝廷
继续采取割地求和的政策,那么恐怕也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
辙的句子是“ ,

”。
45.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评论 刺秦事件。
7.在《六国论》中,苏洵指出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 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的句子是“则秦之所大欲,诸侯 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
8.苏洵在《六国论》中,描写祖辈父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在《六国论》中,苏洵用“
, , ”这三句话指
出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所获得的情况。
15.在《六国论》中,苏洵描写频繁割地赂秦的诸侯明天起床一 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的情景的句子是“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16.苏洵在《六国论》中,反对用割让土地求得安寝的方法,他 用“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这两句话指出了原因。
17.在《六国论》中,苏洵用“ , ”这两句话指出因 赂秦而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

自满
使......兴旺
使......死亡
译文: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 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 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 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 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 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 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 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 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 理。
的含义。
知 人 论
伶官
第章一传序

欧阳 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 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于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 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 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世人说
取独 临死

判断句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
李存勖之父李克用,沙陀部人
拥立、扶持
订立盟约
背叛
吾姓仇朱邪也,名;赤心燕有功王于唐,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
表目的,来
判断句

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
你,你的
乃父之志!”
表祈使语气,“一 定”“应当”
思考一:文章以“呜呼”这一感叹词起笔,有何深意?
答案: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作者对历史 的沉痛追问和感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 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作者感慨沉痛,故作序论皆以“呜 呼”开篇。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 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则吾恐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__”,表达了苏洵对六 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 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洎牧以谗诛 __ ,__邯郸为郡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
。”
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
历史教训的主旨。
2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 《阿房宫赋》 “呜
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借秦灭
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
! ”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5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 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 《阿房宫赋》 “呜 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族秦者秦也__,___ 非天下也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 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为国者无使为积 威之所劫哉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 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 《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犹抱薪救 火__,薪不尽__,___火不灭__’”。
《六国论》《伶Biblioteka 传序》 理解性默写1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
“六国破灭, , , ”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
父, , ,以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 ,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
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 , , ”。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
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
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
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
7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
也。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8


3
1.《伶官传序》开门见山,提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 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伶官传序》中通过盛和衰的对比,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推论)。
4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 提出“六国破灭,_非兵不利__ ,_战不 善_,_弊在赂秦_”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 厥先祖父,__暴霜露_,__斩荆棘__,以 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 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与嬴 而不助五国也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至丹以 荆卿为计__,__始速祸焉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