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医学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文本资料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文本资料

疼痛等级
疼痛分为十二级 1 察觉不到:蚊虫叮咬 2 刚刚注意到:打麻药 3 很弱的痛:刀划伤 4 弱痛:被人打耳光 5 轻度:撞门上 6 中度:肠胃炎、肚子痛 7 强痛:棍棒殴打 8 剧烈痛:痛经 9 很强烈的痛:颈肩腰腿痛 10 严重痛:断手,割肉 11 极剧烈的痛:阑尾炎等内脏痛 12 难以忍受的痛:分娩疼痛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
2000年美国第106次国会把2000-2010年定为“疼痛控制与研 究的十年”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 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4年起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全球征服疼 痛日”。医学界认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4年,“世界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 期一定为“世界疼痛日”,以更好地普及疼痛知识 2007年7月16日,原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发[2007]227号)印 发。二级以上医院可申请增加“疼痛科”。
LOGOBiblioteka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韩济生院士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由韩济生院士提出针刺麻醉(针麻)、 针刺镇痛 1976年发起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ASP)” 1980年代我国疼痛医学地开创者、奠基人韩济生院士,把 IASP的概念引进国内 1989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IASP中国分会,也称中华疼痛学会 (CASP) 1992年根据陈敏章部长的指示,CASP归属中华医学会,成为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1995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创办《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5 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 James Campbell 提出将疼痛列 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LOGO

正确认识疼痛科

正确认识疼痛科
2、慢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劳损性或退变疼痛,椎间盘源 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等;
3、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 出症,顽固性头痛等;
4、癌性疼痛:晚期癌痛,肿瘤转移痛等; 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
腹痛等; 6、相关学科疾病: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
管痉挛性疾病,面肌痉挛,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逆,末 梢血管疾患,失眠等。
Company Logo

疼痛科(门诊)的简要介绍
❖五:疼痛科医师的职能
1.推进对疼痛医学的基础研究。 2.认真检查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 。 3.对疼痛之神经生理与心理学有深度的认识 。 4.以爱心与耐心对受疼痛折磨患者加以悉心的照顾。 5.对放射检查资料,一般医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心理 测验资料都有辨读的能力 。 6.对与疼痛治疗有关的药物临床药理学有深度的认识, 合理地使用镇痛药物。 7.会执行各种新进的疼痛治疗技术。
Company Logo

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病种
三:颈、肩及上肢痛
常见类型:1.颈椎病 2.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3.肩关节周 围炎 4.肱骨外上髁炎 5.滑囊炎 6.腱鞘炎
颈椎病
❖ 概念:指因颈椎骨、软骨、韧带或进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压 迫或刺激了临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因此而 产生颈、肩及上肢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枕部、顶部和全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整天或常年 头痛,但程度可有变化。 治疗:1.药物治疗:急性发作用镇痛药NSAIDs,慢性紧张 性头痛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2.神经阻滞:星状神经阻滞、根
据部位作痛点或枕大小神经阻滞。 3.物理治疗 4.心理治疗
Company Logo

4.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2023《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contents •疼痛科简介•常见疼痛疾病类型•疼痛科治疗方法•疼痛科日常护理•如何选择合适的疼痛科医生•疼痛科治疗常见问题目录01疼痛科简介疼痛科的起源与发展01疼痛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02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学科逐渐形成,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疼痛治疗中心和疼痛专科医院开始出现。

03疼痛科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医学注重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

疼痛科的治疗范围疼痛科主要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如头痛、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等。

疼痛科还涉及治疗各种癌痛、骨转移痛、晚期肿瘤痛等。

疼痛科还治疗各种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疼痛科还采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疼痛科与麻醉科存在紧密联系,两者在某些治疗领域存在交叉。

疼痛科与神经科、骨科、风湿科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因为这些科室的疾病也可能导致疼痛症状。

疼痛科与肿瘤科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科与肿瘤科医生需要密切协作进行止痛治疗和管理。

疼痛科与其他科室的关联02常见疼痛疾病类型颈肩腰腿痛是一类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和关节炎等。

总结词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肩周炎则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点,腰肌劳损和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腰部和关节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颈肩腰腿痛总结词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疾病之一,可表现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

详细描述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则表现为整个头部闷痛和压迫感,丛集性头痛则以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点,多发生在头部一侧。

头痛总结词关节疼痛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痛风等。

详细描述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和肿胀,骨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痛风则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为特点。

正确认识疼痛科

正确认识疼痛科
正确认识疼痛科
汇报人: 2023-12-03
目录
• 疼痛科简介 • 疼痛的分类与诊断 • 疼痛科的治疗方法 • 疼痛科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 疼痛科的前景与挑战 • 相关案例分享
01
疼痛科简介
疼痛科的起源与发展
疼痛科的起源
疼痛科起源于20世纪末,最初由 美国和欧洲的医生提出并建立, 旨在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专门的 治疗。
建立信心
03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增强
战胜疼痛的信心。
05
疼痛科的前景与挑战
疼痛科的发展前景
疼痛科的专业地位
随着疼痛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疼痛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 专业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疼痛科的医疗作用
疼痛科将发挥其在疼痛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更有效 的疼痛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运动康复
针对特定部位进行适当运动,以 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
和减轻疼痛。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可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和焦虑。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
如椎间孔镜手术、射频消融术等,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和神经痛 。
传统手术
如开颅手术、开胸手术等,可用于治疗严重疾病引起的疼痛。
术后镇痛
通过使用镇痛药物和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手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 。
03
疼痛科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处方药 ,可减轻轻度至中度疼痛。
处方药
如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 多等,以及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羟考酮等,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 度疼痛。
辅助药物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遗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 疗等。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 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表现为下腰背痛、晨僵、 活动受限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临床表现、X线检查、血液 检查等。
睡姿
睡觉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舒适的睡姿,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以免增 加身体的不适感。
选择合适的鞋子
鞋底要柔软
选择鞋底柔软的鞋子可以减轻 脚部的压力,有助于减轻疼痛

鞋跟高度要适中
选择鞋跟高度适中的鞋子可以 减少对脚部的压力,避免引起
疼痛。
鞋子要合脚
选择合脚的鞋子可以减少鞋子 与脚之间的摩擦,避免引起不
02
常见疼痛疾病及症状
颈肩腰腿痛
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管狭 窄、颈椎骨质增生等,表现为颈肩 背疼痛、上肢无力等。
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症引起肩部疼痛,可 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 裂、髓核突出,表现为腰痛、坐骨 神经痛等。
膝关节炎
膝关节软骨变性、磨损引起,表现 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等。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疼痛科简介 • 常见疼痛疾病及症状 • 疼痛治疗方法 • 疼痛预防措施
01
疼痛科简介
疼痛科的起源与发展
1
疼痛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 开始使用各种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2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学科逐渐形成,特 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疼痛治疗中心和疼 痛专科医院开始出现。

解析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历程

解析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历程

解析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历程在许多国际著名的疼痛医学专家倡导下,于1976年发起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ASP)”,把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联合起来,向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研究发起“进攻”。

1980年代我国疼痛医学地开创者、奠基人韩济生院士,把IASP 的概念引进国内,于1989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IASP中国分会,也称中华疼痛学会(CASP),到会164人,成为奠基会员,由韩济生院士担任IASP中国分会主席。

IASP的秘书长J Loeser教授专程由美国赶来,表示祝贺。

在此基础上,许多医院逐渐成立疼痛门诊,提高了疼痛诊疗技术。

一些国外学习回来的医生,起了带头作用。

特别是麻醉科医师中有不少专门投身于疼痛诊疗事业,成为开创我国临床疼痛医学的先锋。

通常把“病”和“痛”连在一起,称为“病痛”。

这不是偶然的。

据统计,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一半以上是由于身体某处疼痛,正是这种疼痛引起人们对健康的注意,因此疼痛往往是身体有病的信号。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疼痛”的功能(患有“无痛症”),他就不知道躲避危险,往往夭折。

以上主要是指急性痛而言。

实际上,急性痛危害较浅,一般来说,伤口愈合了,痛也自然消失。

但慢性痛的情况就不同了,比如偏头痛,腰背痛等等,长期不愈,有的可持续数十年,甚至终身,痛苦不堪。

临床上这种慢性痛很常见,也很难治疗,危害较大。

关于疼痛的基础医学研究,我国具有较好的背景。

这是因为上一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针刺麻醉(针麻)新事物,吸引了不少研究者投身这一领域。

CASP的成立把这两方面人才集中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

CASP成立后,把推进疼痛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作为学会的努力方向。

1992年根据陈敏章部长的指示,CASP归属中华医学会,成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学会于1995年创办《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对提高我国疼痛医学的医疗和科研质量起到巨大促进作用:CASP每年举办高级学术研讨会,提出当前最重要的疼痛医学问题,集中各方面力量加以分析,求得解决方案,然后举办大型学习班将上述研讨成果加以推广;每次学习班参加者都是自始至终坚守会场,毫不松懈。

疼痛医学专业介绍

疼痛医学专业介绍
疼痛医学专业介绍
目录
• 疼痛医学概述 • 疼痛分类与评估 • 常见疼痛疾病及治疗策略 • 诊断技术与方法 • 治疗手段与药物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疼痛医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疼痛医学是一门研究疼痛发生机制、 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
发展历程
疼痛医学自20世纪70年代逐渐兴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疼痛认 识的深入,疼痛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回顾总结
疼痛医学基本概念
介绍了疼痛的定义、分类、评估方法以及疼痛医学的研究 范畴。
疼痛机制与病理生理
详细阐述了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疼痛介质以及慢性疼痛 的病理生理机制。
疼痛诊断与治疗
介绍了疼痛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 学和实验室检查等,以及疼痛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明确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病情和期望,制定切实可行 的治疗目标,如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等。
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标,综合运用 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提高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02 疼痛分类与评估
急性与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
通常由于创伤、手术、疾病急性 发作等引起,持续时间较短,随 着原发疾病的治愈而消失。
慢性疼痛
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3个月,可 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炎症 、神经损伤、心理因素等。
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

疼痛护理发展历程

疼痛护理发展历程

疼痛护理发展历程
疼痛护理发展历程可以从古代开始追溯,当时人们对疼痛的认识非常有限,只能通过自然疗法、中草药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疼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始采用一些简单的药物来减轻疼痛感。

在19世纪,麻醉药的发现和使用给疼痛护理带来了革命性的
变革。

这些药物包括乙醚、麻醉气体和阿片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神经系统来缓解疼痛。

20世纪初,针对疼痛的护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医疗领域
开始注重疼痛的诊断和评估,以便采取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各种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推动了疼痛护理的飞速发展。

到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疼痛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不断
进步,疼痛管理成为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疼痛科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更加全面,疼痛的生物学机制和心理学因素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

同时,疼痛护理开始注重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应用,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和中医等。

这些方法以综合性的方式来管理和缓解疼痛,进一步提升了疼痛的护理质量。

目前,疼痛护理已成为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专业领域,各种疼痛管理团队和疼痛诊疗中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同时,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疼痛治疗方法,力求提供更好的疼
痛缓解方案。

总体而言,疼痛护理经历了从简单的自然疗法到复杂的综合管理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疼痛认识的不断提高,疼痛护理将继续以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式不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1995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创办《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5 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 James Campbell 提出将疼痛列
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
2000年美国第106次国会把2000-2010年定为“疼痛控制与研究 的十年”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 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4年起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全球征服疼痛 日”。医学界认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4年,“世界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一 定为“世界疼痛日”,以更好地普及疼痛知识 2007年7月16日,原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发[2007]227号)印发。 二级以上医院可申请增加“疼痛科”。

疼痛等级
疼痛分为十二级 1 察觉不到:蚊虫叮咬 2 刚刚注意到:打麻药 3 很弱的痛:刀划伤 4 弱痛:被人打耳光 5 轻度:撞门上 6 中度:肠胃炎、肚子痛 7 强痛:棍棒殴打 8 剧烈痛:痛经 9 很强烈的痛:颈肩腰腿痛 10 严重痛:断手,割肉 11 极剧烈的痛:阑尾炎等内脏痛 12 难以忍受的痛:分娩疼痛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由韩济生院士提出针刺麻醉(针麻)、 针刺镇痛
1976年发起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ASP)” 1980年代我国疼痛医学地开创者、奠基人韩济生院士,把
IASP的概念引进国内 1989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IASP中国分会,也称中华疼痛学会
(CASP) 1992年根据陈敏章部长的指示,CASP归属中华医学会,成为
LOGO
LOGO
疼痛医学发展历程
韩济生院士
浙江萧山人,神经生理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疼痛学家, 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现任北京 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疼 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疼痛学会 教育委员会国际顾问、国际疼痛学 会中国分会主席等职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