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层框架钢结构
钢结构多层框架施工程序(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明确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足够的钢材、焊接材料、连接件、防火涂料等材料。
3. 机械准备: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
4.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进行技术交底。
5. 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搭建临时设施,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二、施工流程1. 基础施工(1)基础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和宽度符合要求。
(2)基础垫层:铺设基础垫层,确保垫层平整、坚实。
(3)基础施工:浇筑基础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2. 钢结构安装(1)柱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柱吊装到预定位置,调整标高和垂直度,确保柱与基础连接牢固。
(2)梁安装:在柱子上安装梁,调整梁的位置和标高,确保梁与柱连接牢固。
(3)楼板安装:在梁上铺设楼板,调整楼板位置和标高,确保楼板与梁连接牢固。
3. 节点连接(1)柱脚节点:将柱脚与基础连接,确保连接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2)柱、梁节点:将柱与梁连接,确保连接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3)楼板与梁节点:将楼板与梁连接,确保连接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4. 钢结构防火处理对钢结构进行防火涂料涂装,确保钢结构满足防火要求。
5. 钢结构验收对已完成的钢结构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钢结构安装精度。
2. 钢结构焊接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尘、防污染,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5. 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状。
四、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总之,钢结构多层框架施工程序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
钢结构多层框架

3.1.2 同层柱的剪力分配 柱的侧移刚度: 第i层的总剪力:
12.3.1.4 柱中反弯点的位置
对于上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的中点; 对于下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距上部2/3h处。 3.1.5 框架梁柱内力计算 柱的内力根据柱间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确定, 梁端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柱端弯矩: 梁端弯矩:
高层建筑:8层及8层以上的房屋;
1
多层建筑:一般认为8层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建筑。
2
多层、高层结构体系一般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等。
3
1.1 框架结构体系
4
1.1.1 框架结构组成
5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
6
1.1.2 框架结构的种类
7
按照施工方法划分:
8
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三种。
柱的轴力 结点左右梁端剪力之和求出:
梁端剪力 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出.
12.3.2 改进反弯点法
两点改进: 柱的侧移刚度和柱反弯点的位置; 3.2.1 柱的侧移刚度
3.2.2 柱反弯点的位置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 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系数y1 上下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系数y2, y3
分层法的适用条件:
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 2.2 弯矩二次分配法 是一种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一种近似方法; 假定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值对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对其余各杆件的影响忽略不计; 先对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并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1/2); 在将传递弯矩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 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结束.
当采用扁梁时,h=(1/15-1/18)L 当采用迭合梁时,后浇部分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20毫米; (2)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高度h=(1/15-1/20)H, H为层高; 柱截面宽度b=(1-2/3)h; 应注意的问题: 轴压比的概念: N-柱轴压力;A-柱的全截面面积; -柱的轴压比;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
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结构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其在建筑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多层钢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讨论。
1. 地基处理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处理。
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包括挖土、加固和处理地下水等。
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精确测量和布置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同时,还需要确保基础的混凝土浇筑质量,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3. 钢结构搭建在基础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钢结构的搭建工作。
首先需要将各个构件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制作和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焊接。
在进行搭建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搭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外立面施工外立面的施工是建筑物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完整性和美观性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外立面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和效果。
5. 安全监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操作符合安全规范和要求。
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结语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地基处理、基础施工、钢结构搭建、外立面施工和安全监测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于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有所帮助。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现如今,多层钢框架结构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中。
它不仅具有简单快捷的施工特点,而且多层钢框架结构能够满足
不同的建筑功能要求,让建筑师能够轻松地设计出完美的建筑构造。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讨论一下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实例,以帮助
更多的建筑师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一结构类型。
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就是其上层钢结构承载荷载,下层混
泥土结构支承结构。
最常见的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包括钢-混凝土
双层框架、双层钢框架等;它们广泛用于多层楼层的中高层建筑中,
也是厂房和大型的工业建筑的常用结构。
钢-混凝土双层框架结构就是采用钢为上层框架材料,混凝土为下
层框架材料,两层之间采用联接连接实现架构协调,以兼顾结构安全
性和使用寿命。
此类型结构采用受力型混泥土梁抵抗垂直荷载,而上
层结构主要承受水平荷载,从而减轻了楼层安装时的水平突出和曲率。
另外还有双层钢框架结构,这是相对于钢-混凝土双层框架的另一
种类型。
两层之间的联接梁采用钢制品实现,而不再使用混凝土梁,
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双层构造的特点是它能够抵抗水平地震
时的弯曲应力,从而使结构更加有效地跨越地震动,并且控制荷载作
用于结构上。
总之,多层钢框架结构是近年来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的亮点,它的应用能够帮助建筑师创造力地发挥,生产出满足现代建筑功能要求且更加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
多层钢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多层钢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结构分析。
3. 帮助学生了解多层钢框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编制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工程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
3.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层钢框架结构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为未来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多层钢框架结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组成、分类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钢框架结构定义及发展概况- 钢框架结构的分类及组成原理2.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规范要求- 受力分析及内力组合- 钢框架结构计算方法及公式应用3. 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及验收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钢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验收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4. 多层钢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工程实例介绍及问题分析- 设计与施工方案探讨- 工程管理与优化措施5.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软件应用:介绍相关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钢结构多层框架课程设计

钢结构多层框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钢结构多层框架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钢结构多层框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2)掌握钢结构多层框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熟悉钢结构多层框架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钢结构多层框架的设计和计算;(2)具备钢结构多层框架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具备钢结构多层框架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指导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钢结构行业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团队合作;(3)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钢结构多层框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2.钢结构多层框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钢结构多层框架的施工技术;4.钢结构多层框架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5.钢结构多层框架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钢结构多层框架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等理论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钢结构多层框架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实验法:学生参观施工现场或实验室,亲身体验钢结构多层框架的施工过程;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钢结构多层框架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钢结构多层框架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的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案和视频资料,以便生动形象地展示钢结构多层框架的相关知识;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以便进行实地操作和演示。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4.项目实践:学生进行钢结构多层框架的设计和施工实践,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央公园样板间工程,采用多层钢框架结构,框架钢材材质为Q235-B。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本标书制定依据建设工程设计图纸、现行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司资源情况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公司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文件。
2、编制原则全面质量管理,技术、质量责任承包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本标书制定的质量目标;优化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精干的施工队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期按时完工,争取略有提前;推行安全目标责任制,制定安全保证措施,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本标书制定的安全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组织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生产,加强经济核算制度,贯彻增产节约方针;坚持按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对构件的制作、安装等均安排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承担。
三、施工准备1、施工调查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公司立即派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通过建设、设计单位了解设计意图、工程特点;摸清建设单位对工程分期、配套交付使用的要求;调查施工场地及当地自然条件方面的资料,包括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方面的资料;了解施工现场水、电供应情况。
四、钢结构构件制作钢结构构件制作前,需进行材料检查、工艺检验和质量检验。
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标准进行制作,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钢结构构件制作质量。
五、钢结构吊装钢结构吊装前,需进行吊装方案编制和现场勘察,确定吊装方案。
吊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吊装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吊装安全。
六、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质量通病包括焊接缺陷、尺寸偏差、表面缺陷等。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质量检验。
七、工期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包括: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加强现场协调,确保工期按时完工。
钢结构第四章

1.轴心受压柱的实际承载力
轴心受压柱整体稳定计算:
N A f
4.23
式中N 轴心受压构件的压力设计值; A 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和截面类型、 构件长细比、所用钢种有关见附表17; f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见附表11。
2.列入规范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N A f
(6) 当截面有较大削弱时,还应验算净截面的强度,应使
N An f
(7) 验算刚度,柱和主要压杆,其容许长细比为[]=150, 对次要构件如支撑等则[]=200。
初定截面和长细比λ=100
查表λ→ 由 → A 计算i =l0 /λ i ,A→b, h,
A
A x 27 A1x
2 y
2 x 2 y 1
l0 x i ②求 x x ③查附表14确定分肢间距b,两分肢翼缘间的净空应大 于100mm,以便于油漆; 2 ④验算:刚度 0 x 2 x 1 [ ] 整稳 缀条柱 1 0.7max 分肢稳定: 缀板柱 0.5 1 max 1 40
失稳模式之间的耦合作用,局部和整体稳定的相关性。
4.2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4.2.1 纵向残余应力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 影响
残余应力的测量及其分布
A、产生的原因:
①焊接时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 ②型钢热扎后的不均匀冷却; ③板边缘经火焰切割后的热塑性收缩; ④构件冷校正后产生的塑性变形。
2. 剪切变形对虚轴稳定性的影响 绕实轴屈曲时,剪切变形的影 响可忽略,弯曲失稳情况与实腹式 截面一样。
x
y x y
N f A
绕虚轴屈曲时,由于缀材刚
l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3 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6.荷载计算 (1)恒荷载。(2)活荷载。 (3)风荷载。 (4)地震作用。(5)温度作用。 (6)施工荷载。 注意:对楼层数较多、竖向荷载较大的结构,应 考虑竖向构件在竖向静载作用下发生弹性压缩变形 对结构所产生的不利作用。 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顶点质心位置的侧移不宜超 过建筑高度的1/500,各楼层质心位置的层间侧移 不宜超过楼层高度的1/400。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15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3 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3)地质条件。 2.确定结构平面布置 3.确定支撑体系的布置 4.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形式并初估截面尺寸 (1)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估算梁的截面高度应考虑建筑高度、 刚度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梁的翼缘、腹板尺寸应考虑局 部稳定、经济条件和连接构造等因素。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柱的截面尺寸可由一根柱所承受的 轴力乘以1.2倍,按轴心受压估算所需柱截面尺寸。 5.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及梁、柱计算长度的确定
用钢量少。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7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侧向位移模式
在侧向荷载的作用下 纯框架结构: 剪切变形模式 抗剪结构: 弯曲变形模式 二者组合(框剪结构): 显著减少了纯框架结构的侧向位移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8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1
4.2 多层框架钢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4.2.1 荷载与作用
竖向荷载 恒载
1、荷载与作用:
水平荷载
活载、雪载、积灰荷载
风载: k z s z0 地震作用:GB50011-2010
多遇地震阻尼0.035,罕遇地震0.05
2015/10/27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7
4.3 钢构件设计
4.3.2 柱的设计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P97)(GB50017-2003)
框架柱整体稳定的计算长度 2)平面内计算长度 ⅳ)有支撑纯框架 a)当支撑结构的侧移刚度(产生单位侧倾角的水平力)满足下
式要求时,按无侧移框架计算(表E-5-1)。
ⅰ)支撑布置在多层框架的纵横双向,基本与结构主轴 方向对称 ⅱ) 在长方形平面中,长边方向支撑可少于短边方向 支撑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12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2 结构布置 需抗震设防时平面尺寸关系
平面的长宽比 L/B ≤5 2015/10/27 L / Bmax ≤4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多高层框架钢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钢构件设计
楼盖设计
节点设计 抗震设计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多层钢框架结构特点
荷载的特点:多、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 结构上的控制荷载由竖向荷载变为水平荷载; 地震区的地震作用比风荷载大得多。 内力特点:多、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 结构上的控制内力,由轴力起控制作用到弯矩 起控制作用;结构的侧移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 加,故结构侧移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 结构特点:随着高度增加,结构的抗侧力体系 应改进和加强。
钢结构和有混凝土剪力墙的 钢结构高层建筑的适用高度(m)
结构种类 结构体系
非抗震 设防 110 抗震设防烈度 6, 110 220 300 180 180 7
8
90 200 260 100 150
9 50 140 180 70 70
框架
钢结构
框架-支撑(剪力墙板) 260 各类筒体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 360 220 220
4.2.2 荷载效应组合 承载力组合采用荷载设计值
①组合1:恒载控制:1.35×恒载效应+1.4×0.7×活载效应 ②组合2:活载控制:1.2×恒载效应+1.4×活载效应 ③组合3:左风组合:1.2×恒载效应+1.4×活载效应 +1.4×0.6×左风载效应 ④组合4:右风组合:1.2×恒载效应+1.4×活载效应 +1.4×0.6×右风载效应 ⑤组合5:左震组合:1.2×重力荷载效应+1.3×左震作用效应 ⑥组合6:右震组合:1.2×重力荷载效应+1.3×右震作用效应 ⑦组合7:左震组合:1.0×重力荷载效应+1.3×左震作用效应 ⑧组合8:右震组合:1.0×重力荷载效应+1.3×右震作用效应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17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3 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8.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可采用任一适用的结构力学方 法)
9.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横梁内力组合(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柱内力组合。 10、构件及连接设计
(1)框架梁、柱设计。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5
4.3 钢构件设计
4.3.2 柱的设计
初选截面: 1:经验法: 可按吊车吨位,工作制,柱截面情况查表,并凭经验定 2:估算法: 将竖向荷载放大20%作为轴力,按轴压构件估算柱截面
构造规定: 1:柱端部应设横隔,间距不大于9倍柱最大截面宽度和 8m 2:柱高厚比大于20时,应设横向加劲肋,间距不大于 3h0
凹凸部分的长宽比 l/b ≤1.5 l '/ Bmax ≥1
大洞口宽度比 B ' / Bmax ≤0.5 13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2 结构布置 抗侧力构件布置具体要求 ⅲ)一般用中心支撑,强震区用偏心支撑,但 梁上偏心支撑点要加侧向水平支撑,以防止此 点失稳 ⅳ)中心支撑轴线应交汇于梁柱轴线交点(或 偏离中心不超过支撑杆件宽度 )。 ⅴ)不宜采用K形支撑 ⅵ)支撑应上下贯通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4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框架体系: 未必所有的梁柱都刚性连接 斜撑体系: 少数柱之间设斜撑
(梁柱连接可做成铰接)
少数柱参与抗侧力体系;
梁柱刚性连接构造复杂,应
该尽量少用;
抗侧力体系也可混合使用。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5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3 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1、准备设计资料 (1)工程性质及建筑物安全等级。 (2)荷载和作用。 ①恒荷载标准值及其分布。 ②活荷载标准值及其分布。 ③基本风压及地面粗糙度类型。 ④地震设防烈度。 ⑤环境温度变化状况。 ⑥基本雪荷载。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2
4.2 多层框架钢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4.2.2 荷载效应组合
承载力: 0 S R
非抗震:
设计应满足 抗震:
变形: S C
承载力:S R / RE
变 形:
罕遇: P CP
多遇:e Ce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3
4.2 多层框架钢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4-14)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8
4.3 钢构件设计
4.3.2 柱的设计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P97)
2)平面内计算长度 ⅴ)梁、柱线刚度比的计算(查表E-5-1,E-5-2时用) a)上、下端点梁与柱线刚度之比 注:对梁包括该点左右梁, 对柱包括该点上下柱 b) 梁与柱铰接,取梁的线刚度为0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11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2 结构布置
主导思想(P88)
ⅰ) 尽可能避免结构平面不规则,包括扭转不规则、凹 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ⅱ)尽可能避免结构竖向不规则,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构件布置具体要求
正常使用组合采用荷载标准值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24
4.3 钢构件设计
4.3.1 梁的设计 4.3.2 柱的设计
截面形式: 1 钢结构框架柱在两个方向都承受较大的弯矩,同时又要 考虑强柱弱梁的要求;目前使用的焊接H型钢或I字热轧钢截 面,强弱轴 惯性矩之比3~10,造成材料浪费。但对平面受 力结构,选用H型钢或I字钢在受力上还是合理的 2 对于轴压比较大,双向弯矩接近,梁截面较高的框架柱, 可采用 双轴等强的截面,如箱形截面,双肢格构截面,钢 管柱或方钢管混凝土柱。 3 方钢管混凝土柱目前缺乏相应的规范、规程,应用还较 少,尤其钢管砼梁、柱的连接较为复杂,不利于工厂制作和 现场施工
有混凝土剪力 墙的钢结构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
钢框筒-混凝土核心筒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9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10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4.1.1 结构连接类型
铰接:不能承受弯矩 刚接:能承受全部弯矩,无抗弯刚度突变 半刚接:能承受一定弯矩,抗弯刚度会突变
2015/10/27 第四章 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 3
4.1 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多高层框架钢结构体系介绍
纯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