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结构

合集下载

多层钢结构设计

多层钢结构设计
竖向地震作用(仅在计算多层 框架内大跨度或大悬臂构件时 考虑) FVO V GEO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αv: 8度0.1/9度0.2
第12页/共91页
二、荷载效应组合
第13页/共91页
荷载效应组合
不考虑地震的组合
n
永久荷载控制: 0 (G SGK ciQiSQiK ) R i 1 n
可变荷载控制: 0 (G SGK Q1SQ1K ciQi SQiK ) R i2
组合梁的分类
普通混凝土翼板组合梁 压型钢板组合梁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组合梁
第55页/共91页
第56页/共91页
第57页/共91页
第58页/共91页
组合梁设计
组合梁的优点
节约钢材,降低造价; 增大截面刚度,减小钢梁挠度; 减小结构高度及建筑物总高度; 增强结构整体性; 钢梁为组合板支撑,节约模板,缩短工期
柱-支撑体系刚度大,用钢量省,条件允许时应优 先选用;支撑布置应合理、均匀。
第6页/共91页
4.2 多层钢结构荷载效应和组合
荷载效应计算 荷载效应组合
第7页/共91页
一、荷载效应计算
第8页/共91页
荷载效应计算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 ;1.35 ;
1.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雪荷载
第59页/共91页
组合梁设计
组合梁的缺点
耐火等级差; 需在钢梁上焊接连接件
第60页/共91页
第61页/共91页
第62页/共91页
第63页/共91页
第64页/共91页
第65页/共91页
4.5 多层钢结构的连接
连接的一般规定 梁柱节点 柱的拼接节点 柱脚节点
第66页/共91页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设计资料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设计资料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设计资料
钢结构是一种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类型。

它们通常用于支撑高度
和重量较大的建筑物,包括桥梁、高层建筑等。

为了保证钢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师必须了解一些设计原则和安全系数,以确保钢结构的可靠性。

多层钢结构设计通常是在结构复杂的情况下使用的,它们一般由多个
层次组成。

通常,它们可以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是基础层,用于
承受整体负载,而第二层是辅助层,用于降低前一层的负载以及消除冲击
荷载。

与双层结构相比,多层钢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由于钢结构
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和压缩强度,所以在设计多层钢结构时,需要严格考
虑各层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另外,为了满足不同
的结构性能要求,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结构材料的选择,以及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高层钢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也不尽相同。

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
结构的使用环境和目的,结合当地建筑规范,选择合适的结构系统和结构
形式。

其次,钢结构必须考虑最大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以确保夠强的抗风
性能和抗震能力。

多层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多层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多层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首先,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和工艺要求。

其次,组织相关人员,包括施工队、监理、设计、勘察等,进行协调和沟通。

在施工现场,需要清理和平整施工区域,搭建施工工棚,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机械。

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多层钢结构工程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进行地基开挖和处理工作,保证地基的坚固和平整。

其次,铺设垫层和基础钢筋,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坚固的基础承载层。

三、钢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是多层钢结构工程的核心环节。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构造要求进行预制钢梁和钢柱的加工和制作。

然后,根据系列编号,将预制好的钢梁和钢柱运送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堆放和分类,方便施工操作。

接下来,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确保钢结构的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

然后,使用起重设备进行吊装和安装。

钢梁和钢柱的连接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螺栓连接要求严格的预埋孔精度和螺栓紧固力度,焊接连接要求焊接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四、连接焊接连接焊接是多层钢结构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连接焊接包括外焊缝焊接和内焊缝焊接。

在外焊缝焊接中,首先进行焊缝准备,包括清理钢材表面和边缘、割缝和修整。

然后,根据焊接要求进行焊缝施焊和打磨,保证焊缝质量和强度。

在内焊缝焊接中,由于焊缝位置较为隐蔽,所以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焊接工艺操作。

焊接时,需要特别注意焊缝内表面的清理和焊接电流的控制,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五、防腐处理及喷漆多层钢结构工程防腐处理是为了提高结构的抗腐蚀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防腐处理一般采用喷涂防腐涂料和热喷锌等方法。

喷涂防腐涂料前,需要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清理和除锈等预处理工作;而热喷锌是将钢结构浸入锌液中进行防腐处理。

喷涂防腐涂料后,进行喷漆施工,增加钢结构的美观性和耐候性。

喷漆施工前,需要对喷漆区域进行平整处理和毛细胞处理;同时,喷漆需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施工质量。

多层房屋钢结构施工工程(3篇)

多层房屋钢结构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工程概述多层房屋钢结构施工工程是指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多层房屋建筑施工。

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多层房屋钢结构施工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

二、施工准备1. 设计审查:对钢结构设计图纸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钢材、焊接材料、涂料、螺栓等施工材料。

3. 施工队伍: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 施工设备: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焊接设备、起重设备、检测设备等。

三、施工流程1.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垫层、基础承台等施工。

2. 钢结构安装:(1)柱子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柱子安装,确保柱子垂直度和平整度。

(2)梁、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梁、板安装,确保梁、板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3)支撑体系安装:安装支撑体系,保证结构稳定。

3. 焊接施工:对钢构件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涂装施工:对焊接完成的钢结构进行防腐涂装,提高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5. 围护结构施工:安装门窗、墙体等围护结构,确保房屋的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

6. 装修施工:进行室内外装修,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的装修。

四、关键技术1. 钢结构设计:确保设计合理,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

2. 钢结构加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材切割、下料、焊接等加工。

3. 钢结构安装:采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确保安装精度和质量。

4. 焊接施工: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

5. 涂装施工:选择合适的涂料,确保涂装效果。

6.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五、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2.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施工协调: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2).箱形截面宜分成两片设置在箱形壁板的一侧或其侧面[图21.5.4(d)]。 3).十字形截面宜设置在腹板平面内,并应在附近设截面横向加劲将截面 连在一起[图21.5.4(e)]。


15. 柱的安装段一般取柱长为10~12m,即约3~4层楼层设置一现场接头,
位置距楼层面为1~1.3m左右,其接头详细构造与高层建筑钢结构相同,接 头宜按等强度设计,如有确实依据亦可按节点处的最不利弯矩、轴力与剪 力组合来设计接头连接。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1.多层钢结构房屋,当其总高不大于30m,(层数不超过12层)高宽比 2.多层房屋框架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在4以下时,可以钢框架为主要承重结构。其抗侧力体系宜以框架、框架中心支撑或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为主。 1)框架布置除考虑结构设计原则外尚应考虑建筑物内房间的划分,建筑 物的平、立面设计等使用功能要求,并与建筑物整体布置综合考虑确定。 2)合理的确定柱距柱网,平面模数(即采用同一或乘以系数的尺寸)与 基本区格,使结构成为布置有序、承载可靠的工作体系。并与电(楼)梯 间等有特殊功能的隔间相配合,使建筑物内的结构件、隔墙、楼盖等均可 形成有规则的标准尺寸。 柱网的最优间距要注意到建筑的耗钢量,一般建筑物愈低,其柱网尺 寸宜偏小,当有地下车库时柱距尚应考虑停车位的净空要求。 3)立面布置时应使柱能沿建筑物全高通过而不致中途切断,即避免出现 悬空柱和高度不一致的错层。当房屋纵向高低相差较大或刚度相差较大时, 宜设防震缝分隔为两个结构单元。房屋横向高差较大时,宜设置传递水平 力的体系。 4)多层钢结构建筑物的最大伸缩缝区段长度一般可为150m左右。若外墙 为砖墙时一般可取60~90m。此外,在同一多层建筑中若高度相差较多时, 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可设置自上而下的沉降缝(兼作防震缝)分 离建筑物。 5)对多层钢结构的变位及振幅的限制,可采用控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 移限值予以保证,当为多层民用建筑时,其在风荷载组合下的框架柱顶总 侧移不宜超过1/500H(H为框架总高度)层间相对水平位移不宜超过 1/400h(h为层间高度)。当装饰要求较高时,其层间相对位移宜适当从 严限制。

多层钢构工程施工安装方案

多层钢构工程施工安装方案

多层钢构工程施工安装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工程规模日益庞大,其中包括了众多的多层钢构工程。

多层钢构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其具有轻质、高强度、施工快捷、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多层钢构工程的施工安装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施工安装方案,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多层钢构概述多层钢构是一种以钢结构为主要承载体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主要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和桁架结构。

在多层钢构工程中,钢材和连接件是构成整个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构造组合,可以形成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建筑结构。

多层钢构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1. 施工速度快,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多层钢构可以减少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成本;2. 结构轻质,对地基要求较低,能够减少地基处理工程量,降低地基工程造价;3. 施工效率高,钢材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快速,能够提高施工效率;4. 结构重量轻,可以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抗震性能;5. 对环境的破坏小,减少了用水、用地、用能等资源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而在整个多层钢构工程的施工安装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材料运输和搭设、钢结构装配和焊接等一系列施工流程,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可靠,才能最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准备工作1. 施工现场环境多层钢构工程的施工现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平整的地面、宽敞的作业空间、合理的道路布局、便利的水电气供应等。

因此,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规划,确保施工现场的布局合理、安全可靠。

2. 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才能有效地推进工程的施工进度。

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警示标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安全事故。

多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多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多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一、前言多层建筑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周期短、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厂房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层建筑钢结构的技术规范。

二、设计与计算1. 设计概要多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

(2)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3)结构设计应符合施工与工艺要求。

(4)结构设计应优化,降低建筑成本。

2. 计算方法多层建筑钢结构的计算应满足以下要求:(1)结构计算应采用有关规范和标准。

(2)结构计算应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3)结构计算应考虑结构的材料特性和工艺装备。

(4)结构计算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

3. 设计规范多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范:(1)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GB50153-20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JGJ81-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施工与工艺1. 施工准备多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准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准确了解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2)准确掌握钢材的材质、规格和数量。

(3)准确掌握各个节点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件的类型。

(4)准确掌握各个节点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2. 施工工艺多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应满足以下要求:(1)结构的组装、拼装应按照施工图纸进行。

(2)焊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钢结构的安装应采用先进的安装方法和工具。

(4)钢结构的防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 安全施工多层建筑钢结构的安全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人员应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

(3)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多层建筑钢结构的材料质量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1)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多层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多层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一、概述多层钢结构工程是指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材料,由多层楼板、梁、柱、支撑等组成的建筑结构。

多层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并应有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3. 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报送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对重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应组织专家评审。

4. 施工单位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的要求,对设计文件进行工艺性审查,并办理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三、材料及设备1. 钢结构工程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紧固件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的专用机具和工具,应满足施工要求,且应在合格检定有效期内。

四、施工工艺1. 钢结构工程制作和安装应满足设计施工图的要求。

2. 钢结构施工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质量过程控制:(1)原材料及成品进行进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按相关规定进行复验,见证取样、送样;(2)各工序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实行工序检验;(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进行交接检验;(4)隐蔽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3. 钢结构焊接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的要求,确保焊接质量。

4. 钢结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确保安装精度。

五、施工安全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六、质量验收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的要求进行。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3.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梁柱节点
梁柱节点
• 铰接:
– 梁腹板与柱用高强螺栓连接
• 刚接:
– 梁腹板与柱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缘与柱用高 强螺栓或焊接连接;
• 半刚接:
Hale Waihona Puke 梁柱节点• 刚接连接
– 丁字形连接 – 通过宽翼缘T形钢连接 – 通过盖板和角钢连接 – 十字形柱截面水平盖板和竖向板连接 – 方钢管柱与梁的节点
三、柱的拼接节点
• 多层框架宜采用专门软件计算或手算;
一般规定
• 多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H0=μH
– μ为计算长度系数, 根据上下端汇交的横梁与 框架柱线刚度之比(k1=IB/L:IC/H,K2) 查表确 定。
– 有侧移框架和无侧移框架
一般规定
• 风荷载作用下,Δ<=H/500/δ<=h/400;多 遇地震,δ<=h/250;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抗冲剪承载力 Vp=<0.6ftcphc
–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Vc=<0.07fcmbh0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负弯矩段的截面强度和裂缝宽度按《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计算
– 组合板挠度分别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 应组合计算。
组合板构造要求
– 压型钢板净厚度>=0.75mm,镀锌层厚度满足 防腐要求;
– 组合板在钢梁上支承长度>=50mm – 必要时组合板应配置钢筋:附加抗拉钢筋/负弯
矩区连续钢筋/集中荷载或孔洞周围分布钢筋/ 为改善防火的受拉钢筋… – 组合板负弯矩区裂缝宽度<=0.3mm/0.2mm – 抗裂钢筋/分布钢筋
二、组合梁设计
• 由钢梁及支承在其上的钢筋混凝土翼板构 成
• 钢筋混凝土抗压/钢材抗拉/协同工作,充分 发挥材料作用
交叉斜撑
N

c1
c2
2
Ab
cos2
• 交叉斜撑按拉杆设计时,不考虑附加内力, 其连接应按荷载作用下的拉力和其临界压 力设计。
• 支撑按内力设计时,端部的连接承载力宜 按设计内力提高10%~15%计算
4.4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和组合梁
•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一、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全熔透对接焊缝,一级/二级,等强 – 不同材料的焊接 – 焊接施工条件,空间/方位/位置,折减系数0.9
连接的一般规定
• 纯框架体系,梁柱节点及柱脚节点为刚接, 柱支撑体系梁柱节点铰接,柱脚节点可为 刚接
• 现场拼接应采用等强连接,拼接位置 • 8、9度抗震设防的多层框架,节点塑性区
(L/10或2H)校核:承载力/刚度
• 组合梁的缺点
– 耐火等级差; – 需在钢梁上焊接连接件
4.5 多层钢结构的连接
• 连接的一般规定 • 梁柱节点 • 柱的拼接节点 • 柱脚节点
一、连接的一般规定
连接的一般规定
• 焊接、高强螺栓连接或栓焊混合连接 • 栓焊混合连接仅可用于同一连接/不同部位 • 重要或复杂的节点,承载力提高10-15% • 节点焊接的要求:
• 应采用平面刚性楼盖,保证空间整体刚度及空间协 调工作;
• 横向框架为柱-支撑体系且采用平面刚性楼盖时, 柱间支撑间距不大于4L;
• 钢柱及支撑沿竖向可以变截面,但应防止层间刚度 突变;
• 柱-支撑体系刚度大,用钢量省,条件允许时应优 先选用;支撑布置应合理、均匀。
4.2 多层钢结构荷载效应和组合
柱的拼接连接
• 拼接位置:
– 楼层半高;避开弯矩较大区域
• 焊缝传力 • 端部铣平传力 • 连接板传力 • 横向填板传力
四、柱脚节点
• 铰接柱脚 • 刚接柱脚
柱脚节点
– 浇注混凝土的槽(肋)宽>=50mm;槽内设圆 柱头焊钉连接件时压型钢板高=<80mm;
– 组合板厚度>=90mm,hc>=50mm; – 组合板端部必须内设圆柱头焊钉连接件,将压
型钢板凹肋焊牢于钢梁上,圆柱头焊钉直径 s=3m,13-16/s=3m-6m,16-19/s>6m,19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组合板设计
– 施工阶段验算: 压型钢板; 强度和挠度及腹板局部屈曲承载力验算。
– 使用阶段设计: 组合板;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抗冲剪承载力/斜截面抗剪 承载力/负弯矩段的截面强度和裂缝宽度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塑性设计方法,假定截面 受拉、受压区材料均达到强度设计值(折减0.8) Asf<fcmhcb时,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上翼缘以 上混凝土内, M=<0.8fcmxccby; xcc=Asf/fcmb;y=h0- xcc/2 Asf>fcmhcb时,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内, M=<0.8(fcmhcby1+Ascfy2); Asc=0.5(As-fcmhcb/f);
4.3 多层钢结构的内力分析
• 一般规定 • 计算方法 • 多层钢结构的梁 • 多层钢结构的柱 • 多层钢结构的支撑
一、一般规定
一般规定
• 平面布置规则的多层框架,宜采用平面计 算模型,平面不规则时,宜采用空间计算 模型;
• 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时,结构及附属质量集 中在各楼层,应按不同维护结构对自振周 期折减(0.9/0.85/0.8),维护墙体只计质 量不计刚度;
• 框架梁与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可靠连接时, 框架梁截面中应计入混凝土楼板的作用, 楼盖主梁I=2Is/其它I=1.5Is;
• 基本周期T1的估算(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 的钢框架):
T1 0.1 u
二、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 精确方法:
– 矩阵位移法 – 有限元法
• 近似方法:
– 分层法(竖向荷载) – 半刚架法、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水平荷
载,框架) – 悬臂铰接桁架(水平荷载,柱-支撑)
三、多层钢结构的梁
多层钢结构的梁
• 梁的截面形式
– 轧制或焊接H形钢 – 不对称H形钢 – 蜂窝梁截面
多层钢结构的梁
• 梁的设计
– 按受弯构件设计 – 应采用最不利截面的最不利组合内力进行梁截
面验算,最不利截面一般在梁的两端、跨中或 集中荷载作用点; – 框架梁截面调整幅度较大(30%)时,应重新 进行内力分析; – 楼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且与梁可靠连接,按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进行设计。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施工阶段计算 压型钢板为混凝土模板,应对其进行强度和变 形验算,可采用弹性分析方法,顺肋方向的正 负弯矩和挠度均按单向板计算,不考虑垂直肋 方向的正、负弯矩。
– 使用阶段计算 当hc=50-100mm时,可按以下规定设计:顺肋 方向的正弯矩和挠度均按单向简支板计算,负 弯矩按嵌固端考虑,不考虑垂直肋方向的正、 负弯矩。
第四章 多层钢结构设计
4.1 多层钢结构体系 4.2 多层钢结构的荷载效应和组合 4.3 多层钢结构的内力分析 4.4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和组合梁 4.5 多层钢结构的连接 4.6 多层钢结构设计实例
4.1 多层钢结构体系
• 多层钢结构一般采用框架类结构体系,也 称多层钢框架结构;
• 多层钢结构一般由柱、梁、楼盖结构、支 撑结构、墙板或墙架组成。
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
• 设计原则
– 组合板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和使用两个阶段 施工阶段:压型钢板为混凝土模板,应对其进 行强度和变形验算;永久荷载(压型钢板及混 凝土自重)+可变荷载(施工荷载及附加荷载) 使用阶段:在全部荷载作用下,对组合板或钢 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仅用作模板,厚度hc) 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方(SRSS)或完全二次项(CQC) • GE重力荷载代表值:
GE=GK+0.5QS+0.5QA+kQL+GKT k=0/0.5/1.0
荷载效应计算
• 竖向地震作用(仅在计算多层框架内大跨 度或大悬臂构件时考虑)
FVO V GEO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αv: 8度0.1/9度0.2
二、荷载效应组合
四、多层钢结构的柱
多层钢结构的柱
• 柱的截面形式
– 轧制或焊接H形钢 – 十字形截面 – 方钢管 – 圆钢管
多层钢结构的柱
• 钢柱的设计
– 钢柱为偏心受压构件; – 钢柱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强度和稳定性
验算; – 对厚钢板(>60,Q235;>36,Q345)应考虑
钢材沿厚度方向的性能,防止分层。
• 荷载效应计算 • 荷载效应组合
一、荷载效应计算
荷载效应计算
•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 ;1.35 ;1.0 •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 雪荷载 – 积灰荷载 – 楼面活荷载:>=4.0kN/m2时,分项系数1.3 – 屋面活荷载 – 风荷载
wk w0z sz
荷载效应计算
• 偶然荷载:地震荷载
荷载效应组合
不考虑地震的组合
永久荷载控制:
n
0 (G SGK ci Qi SQiK ) R
i 1
n
可变荷载控制: 0 (G SGK Q1SQ1K ciQi SQiK ) R i2
荷载效应组合
• 考虑地震的组合
0 (G SGE EhSEhK EvSEvK wwSwK ) R
– 水平地震作用(内力组合中起主要作用) – 多遇地震(应):承载力及变形验算;振型分
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底部剪力法 – 罕遇地震(宜):弹塑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
分析(pushover)
荷载效应计算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典型公式
Fij 1.15 j j X G ji Ei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 • 振型数不少于3个,振型叠加采用平方和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