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多层钢结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多层钢结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多层钢结构框架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要求一、抗震设计基本要求1、确定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类列、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地震作用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影响系数);进行各工况下内力组合。

结构整体计算主要控制的六个比值:周期比、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刚重比。

2、地震基本要求: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

3、框架梁柱构件长细比应符合抗震规定。

另外还需满足结构的刚度变形及舒适度要求。

4、验算节点域的稳定性、强度和屈服条件。

二、构件设计基本要求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比较常用的是Q235和Q345。

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

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

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

三、节点设计基本要求1、节点设计应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

2、多层框架常用节点形式:刚接节点(栓焊连接、焊接连接)、铰接节(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

3、高强螺栓常用8.8s和10.9s级螺栓。

因为我们就这么一辈子,几十年的光景,无法重来,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怎么都是活着,那么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呢!生活虽辛苦,但我们一定要笑着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才不白来人世走一遭,才会无怨无悔。

因为生活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

不要总是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还有很多;要学会适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宽容和理解,许多的苦、许多的累,都要坦然面对。

只有经历了,体验过了,才能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因为“经历就是收获”.要知道世上没有什么不能割舍,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坡,当你调整好了心态,一切都会风清云谈。

人活着,活的就是一种心情。

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上都要持有一颗平常心。

只要做到不攀比,不虚荣,待人诚恳、做事踏实,以知足乐观的心态释怀所有,做事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常怀感恩的心态待人,哪怕平庸,也会赢得世人对你的认可和尊重!因为人活着,就需要一份积极向上的乐观和感恩的好心态来对待所有。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要求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要求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要求钢结构厂房作为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抗震等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抗震等级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建筑用途、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评估和确定,以确保工厂在地震发生时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安全和设施完整。

1. 抗震设计标准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是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的主要依据。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地震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抗震等级,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2. 抗震等级划分根据GB50011的规定,抗震等级可分为几个等级,常见的包括一级抗震、二级抗震、三级抗震等。

不同的抗震等级对应不同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工程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一般适用于对地震破坏极为敏感且有严格要求的建筑,如医院、重要基础设施等。

•二级抗震:适用于对地震破坏要求普通的建筑,如居民住宅、商业建筑等。

•三级抗震:适用于对地震破坏要求一般的建筑,如工业厂房等。

3. 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考虑因素在确定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由地震动参数表示。

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地震烈度参数,从而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场地条件场地条件包括地基条件、地质条件等,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抗震等级时,需要考虑场地条件对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

结构形式钢结构厂房常采用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等形式,不同结构形式对地震的响应有所不同。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形式对地震作用的承载能力,合理选择抗震等级。

4. 工艺装备考虑在设计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时,还需要考虑到工艺设备在地震时的受力情况。

工艺装备的合理设置和固定是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对工厂的抗震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浅谈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

浅谈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

浅 谈 钢 结 构 工 业 厂 房 的 抗 震 设 计
刘 丽 平
摘 要 : 结构 选 型 、 度 限 制 、 震 原 理 等 方 面入 手 , 讨 了钢 结 构 工 业 厂 房 的 抗 震 设 计 , 重 阐述 了防 震 缝 、 柱 脚 、 从 高 抗 探 着 钢
截 面及楼盖等关键环节的设计要 点 , 并强调 了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布置注意事项 , 以指导实践。
用于单层厂房 、 低层框架 或高层 的裙房 , 以按 铰接或 刚接设计 。 可 高层的柱底为刚接 , 抗震 构造 要求 较高 , 超过 l 2层 的高层钢结构
宜采用埋入式柱脚 , , 时也可采用外包式柱脚 。 6度 7度
构件与周边框架组成 的支撑 框架从 而成 为一个 抗侧 力结构 。中 心支撑宜采用交叉 支撑 , 可采 用人 字 ( 也 V形 ) 撑或 单斜 杆支 支 撑, 不宜采用 K形支撑 。钢支撑 可 显著增 强框 架 的抗 侧刚 度 , 减 少侧向位移 , 是抗 震设 计 的一 个重 要 方 面。3 框架一偏 心 支撑 )
房 间 。2 框 架 一 中心 支 撑 结 构 。抗 侧 力 构 件 的 支 撑 体 系 为 支 撑 )
3 1 钢 柱脚 的形 式 .
根 据 对 柱 脚 的受 力 分 析 , 大 致 分 为 铰 接 柱 脚 和 刚 性 固定 柱 可 脚 。刚 性 固定 柱 脚 再 分 为 外 露 式 、 人 式 、 包 式 。 外 包 式 一 般 埋 外
有 一 端 与框 架 梁 相 连 。偏 心 支 撑 耗 能 梁 段 的设 置 部 位 决 定 支 撑 4 截面 设计
的布置。从大量 的震害经验总结 出, 心支撑最 好采用 消能梁段 偏
钢结 构房 屋 与 钢 筋 混 凝 土 房 屋 一 样 , 样 应 遵 守 强 柱 弱 梁 、 同

新抗规08

新抗规08

8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8.1 一般规定8.1.1 本章适用的钢结构民用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8.1.1的规定。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注:1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 的规定;2 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H第H.2节的规定。

2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3 表内的筒体不包括混凝土筒。

8.1.2 本章适用的钢结构民用房屋的最大高宽比不宜超过表8.1.2的规定。

8.1.3 钢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8.1.3确定。

震等级;2 一般情况,构件的抗震等级应与结构相同;当某个部位各构件的承载力均满足2倍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内力要求时,7~9度的构件抗震等级应允许按降低一度确定。

8.1.4 钢结构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8.1.5 一、二级的钢结构房屋,宜设置偏心支撑、带竖缝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板、内藏钢支撑钢筋混凝土墙板、屈曲约束支撑等消能支撑或筒体。

采用框架结构时,甲、乙类建筑和高层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多层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注: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8.1.6 采用框架-支撑结构的钢结构房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撑框架在两个方向的布置均宜基本对称,支撑框架之间楼盖的长宽比不宜大于3。

2 三、四级且高度不大于50m的钢结构宜采用中心支撑,也可采用偏心支撑、屈曲约束支撑等消能支撑。

3 中心支撑框架宜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支撑或单斜杆支撑,不宜采用K形支撑;支撑的轴线宜交汇于梁柱构件轴线的交点,偏离交点时的偏心距不应超过支撑杆件宽度,并应计入由此产生的附加弯矩。

当中心支撑采用只能受拉的单斜杆体系时,应同时设置不同倾斜方向的两组斜杆,且每组中不同方向单斜杆的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之差不应大于10%。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多层房屋钢结构规定
16.多层厂房沿柱全高需变换截面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变翼缘厚度,变换位置可在刚架节点附近,图19.5.6-1。
2).变换截面高度,位置在刚架节点处,图19.5.6-2。
17.钢梁与核心筒的连接一般按铰接连接计算与构造,如图19.5.13(a),其
荷载计算见图19.5.13(b)。 楼板与核心筒的连接,当假定全部侧力由楼盖 钢梁传递时,则其连接可如非地震区仅按垂直荷载计算,用焊接于筒壁的 板件承担。
3).柱截面较高或用箱形截面柱时,宜用双片支撑或双节点板构造。
22 .一些常遇问题如下:1 2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续页
22
23
24
框架体系的优点为使用空间较大,便于实现人流,物流等建筑功能, 但节点构造复杂,结构用钢量较多和侧向刚度弱于垂直支撑体系。采用垂 直支撑体系的特点是设计、制作及安装较简便,承载功能明确,且侧向刚 度较大,但支撑的设置易与建筑师的门窗、开间布置有矛盾。当对侧向刚 度要求较严时,可采用框架-垂直支撑混合体系,其垂直支撑的设置可根据 建筑功能的要求进行布置(见图19.2.1-5)。
2)合理的确定柱距柱网,平面模数(即采用同一或乘以系数的尺寸)与 基本区格,使结构成为布置有序、承载可靠的工作体系。并与电(楼)梯 间等有特殊功能的隔间相配合,使建筑物内的结构件、隔墙、楼盖等均可 形成有规则的标准尺寸。 柱网的最优间距要注意到建筑的耗钢量,一般建筑物愈低,其柱网尺 寸宜偏小,当有地下车库时柱距尚应考虑停车位的净空要求。
1). 十字交叉支撑是超静定结构形式,在多层结构中一般交叉两杆均取相 同截面面积,按各承受1/2层间剪力的拉杆、压杆来考虑,因之其杆件截面 由压杆计算确定,在抗震设防建筑中,压杆考虑到重复荷载的作用除稳定 系数。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确定方法
钢结构厂房是工业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由于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抗震性能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钢结构厂房抗震等级的确定是以确保工厂内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完整为目的的重要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确定钢结构厂房的抗震等级。

1. 基础设施评估
首先,对钢结构厂房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结构、地基情况、材料强度等。

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材料、连接方式和结构形式等进行综合考量,以及对地震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地震烈度的分析,可以初步确定钢结构厂房的受力性能。

2. 钢结构设计参数
其次,根据钢结构的设计参数来确定抗震等级。

钢结构在设计时需要符合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包括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抗震性能、连接件的设计等。

通过对设计参数的合理设置和计算,可以确定钢结构厂房的抗震等级。

3. 抗震设防水平
钢结构厂房的抗震等级还与抗震设防水平密切相关。

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抗震设防水平,从而保证建筑在不同程度的地震作用下具有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建筑设备完整性的能力。

4. 抗震性能评定
最后,通过对钢结构厂房进行抗震性能评定,包括静态和动态分析,确定其具体的抗震等级。

抗震性能评定可以基于工程实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通过综合考量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设防水平,确定钢结构厂房的最终抗震等级。

综上所述,确定钢结构厂房的抗震等级需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评估、钢结构设计参数、抗震设防水平和抗震性能评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与抗震设防要求相符合,从而有效提升工厂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

目录(三)
8.主要构造规定 8.1 构件长细比和板件宽厚比 8.2 节点设计 8.2.1 美、日大震后框架梁-柱连接节 点设计的改进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1)震害情况 (2)对节点破坏原因的分析 (3)两国的构造差异 (4)美、日的改进措施 (5)我国采取的对策 8.2.2 梁-柱连接的弹性阶段抗震设计 8.2.3 拼接计算 8.2.4 中心支撑的节点设计
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4
5.结构布置的一般规定
与《高钢规程》相比,主要有以下变更:
1. 关于楼板,8.1.7条规定了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 宜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和现浇或整体式钢筋混 凝土楼板,并与钢梁有可靠连接;必要时可设置 水平支撑。不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除上述形 式外,尚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装 配式楼板或其它轻型楼盖,但强调了应将楼板预 埋件与钢梁焊接,或采取其它保证楼盖整体性的 措施。
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6
6.3 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
对钢框架和框架-支撑结构弹塑性位移增大
系数,在大量算例的基础上编制成表,对10~ 中
目录(四)
二、多层钢结构厂房 1.一般规定 2.计算要点 3.构造措施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三、单层钢结构厂房 1.一般规定 2.计算要点 3.构造措施
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1
1、前言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不含抗震内容。
因此,地震区的房屋钢结构设计,除应符合钢结 构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抗震规范的有关规定。 今后,凡是《高钢规程》中与抗震规范不一致之 处,应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执行,且不应比其低。 但抗震规范中未列入而《高钢规程》中已列入的 ,在该规程修订前仍可执行。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要求

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要求

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要求G.0.1多层钢结构厂房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8.1.4-8.1.7条的有关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形状复杂、各部分构架高度差异大或楼层荷载相差悬殊时应设防震缝或采取其他措施。

2料斗等设备穿过楼层且支承在该楼层时,其运行装料后的设备总重心宜接近楼层的支点处。

同一设备穿过两个以上楼层时,应选择其中的一层作为支座;必要时可另选一层加设水平支承点。

3设备自承重时,厂房楼层应与设备分开。

12各行业楼层面板开孔不尽相同,大小孔的划分宜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36、度设防时,铺金属板与主梁有可靠连接,可不设置水平支撑。

4厂房的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间支撑宜布置在荷载较大的柱间,且在同一柱间上下贯通,不贯通时应错开开间后连续布置并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屋面的水平支撑确保支撑,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能传递至基础。

2)有抽柱的结构,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屋面的水平支撑并在相邻柱间设置竖向支撑。

3)柱间支撑杆件应采用整根材料,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时可采用对接焊缝等强拼接;柱间支撑与构件的连接,不应小于支撑杆件塑性承载力的1.2倍。

5厂房楼盖宜采用压型钢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组合楼板,亦可采用钢铺板。

6当各根框架侧向刚度相差较大、柱间支撑布置又不规则时,应设楼层水平支撑;其他情况,楼层水平支撑的设置应按表G.0.1确定。

厂房的抗震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2节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G.0.21地震作用计算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规定外,尚应根据行业的特点,对楼面检修荷载、成品或原料堆积楼而荷载、设备和料斗及管道内的物料等,采用相应的组合值系数。

2直接支承设备和料斗的构件及其连接,应计入设备等产生的地震作用:I)设备与料斗对支承构件及其连接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确定:e (G.O2I)λ=1.O+∕Zt∕∕Z,,(G.O.2-2)式中FS一设备或料斗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OIn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eq—设备或料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人一放大系数;Hx一建筑基础至设备或料斗重心的距离;Hn一建筑基础底至建筑物顶部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要求
G. 0.1多层钢结构厂房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8.1. 4-8. 1. 7条的有关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形状复杂、各部分构架高度差异大或楼层荷载相差悬殊时应设防震缝或采取其他措施。

2料斗等设备穿过楼层且支承在该楼层时,其运行装料后的设备总重心宜接近楼层的支点处。

同一设备穿过两个以上楼层时,应选择其中的一层作为支座;必要时可另选一层加设水平支承点。

3设备自承重时,厂房楼层应与设备分开。

注:1楼面荷载系指除结构自重外的活荷载、管道及电缆等;
2各行业楼层面板开孔不尽相同,大小孔的划分宜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3 6、度设防时,铺金属板与主梁有可靠连接,可不设置水平支撑。

4厂房的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间支撑宜布置在荷载较大的柱间,且在同一柱间上下贯通,不贯通时应错开开间后连续布置并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屋面的水平支撑确保支撑,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能传递至基础。

2)有抽柱的结构,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屋面的水平支撑并在相邻柱间设置竖向支撑。

3)柱间支撑杆件应采用整根材料,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时可采用对接焊缝等强拼接;柱间支撑与构件的连接,不应小于支撑杆件塑性承载力的1.2倍。

5厂房楼盖宜采用压型钢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组合楼板,亦可采用钢铺板。

6当各根框架侧向刚度相差较大、柱间支撑布置又不规则时,应设楼层水平支撑; 其他情况,楼层水平支撑的设置应按表G. 0.1确定。

厂房的抗震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 2节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G. 0.2
1地震作用计算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 章规定外,尚应根据行业的特点,对楼面检修荷载、成品或原料堆积楼而荷载、设备和料斗及管道内的物料等,采用相应的组合值系数。

2直接支承设备和料斗的构件及其连接,应计入设备等产生的地震作用:
1)设备与料斗对支承构件及其连接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确定:
e (G.O2I)
λ = LO+/Z t///…(G.O.2-2)
式中Fs 一设备或料斗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Oln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Geq—设备或料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λ一放大系数;
Hx 一建筑基础至设备或料斗重心的距离;
Hn 一建筑基础底至建筑物顶部的距离。

2)此水平地震作用对支承构件产生的弯矩/扭矩/取设备或料斗重心至支承构件形心距离计算。

3有压型钢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面开孔较小且用栓钉等抗剪连接件与钢梁连接时,可将楼盖视为刚性楼盖。

G. 0.3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构造措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 3、8. 4节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多层厂房钢框架与支撑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纵向柱间支撑和
屋面水平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纵向柱间支撑宜设置于柱列中部附近;
2)屋面的横向水平支撑和顶层的柱间支撑,宜设置在厂房单元端部的同一柱间内;当厂房单元较长时,应每隔3~5个柱间设置一道。

2厂房设置楼层水平支撑时,其构造宜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支撑可设在次梁底部,但支撑杆端部应与楼层轴线上主梁的腹板和下翼缘同时相连;
2)楼层水平支撑的布置应与柱间支撑位置相协调;
3)楼层轴线上的主梁可作为水平支撑系统的弦杆斜杆,与弦杆夹角宜在30。

~60。

之间;
4)在柱网区格内次梁承受较大的设备荷载时,应增设刚性系杆,将设备重力的地
震作用传到水平支撑弦杆(轴线上的主梁)或节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