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外汇汇率

合集下载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习题(1)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习题(1)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关键货币是哪个货币()。

A.英镑 B.日元C.美元 D.欧元2.新闻、广播、报纸、公布的汇率是()。

A.买入汇率.B卖出汇率C.中间汇率D.现钞汇率3.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折合为若干本国货币表示汇率的方法称为()。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汇率标价法4、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5.外币现钞的买入汇率()外汇的买入汇率。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1. 在世界上,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主要有以下哪些国家()。

A.英国.美国 C.澳大利亚 D.中国2. 根据外汇管制情况,可将汇率划分为()。

A.单一外汇 B.复汇率 C.官方汇率 D.市场汇率3. 银行挂牌的卖出汇率是()的价格。

A.银行买入顾客外汇的汇率 B.顾客卖出外汇的汇率C.银行卖出外汇的汇率D.顾客买入外汇的汇率三、判断1.外汇的的最基本形式是本国在外国通汇银行的活期存款; (√)2.外汇的最基本职能是充当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3.外汇的最本质特点是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4. 汇率可以说是两种不同货币间的折算比价,也可以说是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5.由美元套算出来的汇率被称为基本汇率. (×)四、分析计算题1.如果你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兑美元的汇价,中国银行答到1.5825/34。

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买进美元?(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进英镑?(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是多少?2. 若 GBP/USD=1.5825/34 ;AUD/USD=0.7310/15 求:GBP/AUD =?AUD/GBP=?3.香港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USD1=HKD7.7405/25,6个月差额为30/50,则6个月的远期汇率是多少?外汇是升水还是贴水?4. 恒太公司是我国一家生产向美国出口旅游鞋的厂家,其出口产品底价原来为每箱5500元人民币,此时市场汇率为USD/CNY=8.3100,由于美元升值为USD/CNY=8.27(1)应增加多少美元报价,才能保证人民币收入不变?(2)若公司为了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维持美元价格不变,则在最终结汇时,公司每箱旅游鞋需承担多少人民币损失?五、简答题1.广义的外汇的含义及包含内容?2.简述远期汇率的与报价方法。

外汇与外汇汇率

外汇与外汇汇率

1.2.1汇率的决定
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规定了本国金币的重量 和成色,即含金量。
• ① 由铸币平价决定
– 铸币平价(mint par):指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
– 如果每一英镑含纯金7.3224克,每一美元含纯金 1.504656克,那么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
7.3224/1.504656=4.8665。意思为1英镑的含金量是 一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
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 率的方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以外币为基准货币,本币为报价货币。
在中国汇市 在东京某银行报 USD100=CNY669.8 USD1=JPY109.10
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来表示 汇率。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数量标价法)
2、浮动汇率制度 1)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 币的比价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 的界限,而听任外汇市场根据供求关系状 况的变化自发决定本币对外币的汇率。
2)浮动汇率的类型 从政府是否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的角度来 分: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从浮动汇率的浮动形式来分:单独浮动和 联合浮动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
注意: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都只是针 对“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如在日本汇市: USD1=EUR0.707, 问: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 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3)美元标价法(US Dollar Quotation)
(1)
产生原因: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用于 客户市场,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国内市 场);美元标价法用于同业市场,美元与其 他货币之间的兑换(国际市场)。
GBP 1 = USD 1.6560/1.6530

第1章 外汇与汇率

第1章 外汇与汇率

第1章外汇与汇率判断1、外汇与外国货币不是同一个概念。

外汇的范畴要小于外国货币。

2、一国货币如果采用直接标价法,那么,汇率的上升就意味着本币的升值。

3、一国货币如果采用间接标价法,那么,远期汇率大即期汇率,就意味着该货币远期贴水。

4、客户从银行手中买入或者向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前者为买入价,后者为卖出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价差是银行的经营费用和利润。

问答及计算1、某银行询问美元对新加坡元的汇价,身为交易员的你答复道“1.6403/1.6410”,请问,如果该银行想把美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2、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港元汇价,身为交易员的你答复道:“1美元=7.8000/10港元”,请问:(1)该银行要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7.8010(2)如你要买进美元,应按什么汇率计算?7.8000(3)如你要买进港元,又是什么汇率?7.80103、如果你是ABC银行交易员,客户向你询问澳元兑美元汇价,你答复道:“0.7685/90”。

请问:(1)如果客户想把澳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0.7685(2)如果客户要买进澳元,汇率又是多少?0.76904、如果你向中国银行询问欧元兑美元的报价,回答是“1.2940/60”。

请问:(1)中国银行已什么汇率向你买进美元,卖出欧元?1.2960(2)如果你要买进美元,中国银行给你什么汇率?1.2940(3)如果你要买进欧元,汇率又是多少?1.2960(4)如果你是银行,客户向你询问美元兑瑞士法郎汇价,你答复道:“1.4100/10“。

请问(5)如果客户要把瑞士法郎卖给你,汇率是多少?1.4110(6)你以什么汇价向客户卖出瑞士法郎?1.4100(7)如果客户要卖出美元,汇率又是多少?1.4100(8)5、如果你代表银行,向客户报出美元兑港币汇率为7.8057/67,客户要以港币向你买进100万美元。

请问:(1)你应给客户什么汇价?7.8067 (2)如果客户以你的上述报价,向你购买了100万美元,随后,你打电话给一经济公司想买回美元平仓。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重点附答案——沈航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重点附答案——沈航

第一章外汇与外汇汇率1.外汇: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

2.远期汇率: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3.铸币平价: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4.外汇倾销:在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的程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5.纸币对内贬值的计算公式:纸币对内贬值=1-货币购买力=1-(100/物价指数)6.J曲线效应:汇率变动导致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以得到证实。

但在现实中,货币贬值导致贸易差额的最终改善需要一个“收效期”,收效快慢取决于供求反应程度高低,并且在汇率变化的收效期内会出现短期的国际收支恶化现象。

课后习题1.如果你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美元(英镑兑美元,斜线“/”表示“兑”)的汇价。

中国银行答道:“1.6900/10”。

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买进美元?(2)你以什么汇价向中国银行买进英镑?(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是多少?答:(1)买入价 1.6910(2)卖出价 1.6910(3)买入价 1.69002.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新加坡元的汇价,你答道:“1.6403/1.6410”。

请问,如果银行想把美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答:1.69033.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港元汇价,你答复到:“1美元=7.8000/10港元”,请问:(1)银行要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2)你要买进美元,应按什么汇率计算?(3)你要买进港元,又是什么汇率?答:(1)7.8010(2)7.8000(3)7.80104.如果你是ABC银行交易员,客户向你询问澳元/美元汇价,你答复:“0.7685/90”。

请问:(1)如果客户想把澳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2)如果客户要买进澳元,汇率又是多少?答:(1)0.7685(2)0.76905.如果你向中国银行询问美元/欧元的报价,回答是:“1.2940/1.2960”,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率向你买入美元,卖出欧元?(2)如果你要买进美元,中国银行给你什么汇率?(3)如果你要买进欧元,汇率又是多少?答:(1)买入价 1.2940(2)1.2960(3)1.29406.如果你是银行,客户向你询问美元兑瑞士法郎汇价,你答复到:“1.14100/10”。

国金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国金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本章要点?外汇的含义?汇率的不同种类和使用范围?汇率的标价?汇率变动的基本原理?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第一节外汇概述外汇foreignexchange即国际汇兑是国际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手段是国际金融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本章要点
汇率的不同种类和使用范围 汇率的标价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3、按汇率制定的角度不同,分为基本 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basic rate)是一国货 币同关键货币的汇率。 套算汇率(交叉汇率cross rate) 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得出来的汇率。
例 已知: 欧元/美元 美元/日元 美元/瑞郎 英镑/美元 1.3537 89.28 1.0822 1.4898
例:2011年2月某日 伦敦外汇市场(每一英镑合外币数) 美元 1.6248 欧元 1.1865 日元 135.1500
在间接标价法下,以本币为基准货币,外币为报 价货币。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汇 率涨跌以相对的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英国一直使用间接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 日起也改用间接标价法,但美元对英镑等少数几 种货币的汇率仍然采用直接标价法。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个 、10000个单位等)的外国货币为基准 ,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 率的方法。
例:
2011年2月19日 中国银行 每100外币合人民币数
美元 657.81 英镑 1063.94 欧元 895.44
实际汇率的变动为 (1.15-0.98)/0.98=17.4%, 名义汇率的变动为(1.280.98)/0.98=31%
思考 一国贸易赤字能不能仅靠贬值手段解决呢?

国际金融重点(完整版)

国际金融重点(完整版)

国际金融重点(完整版)国际金融重点第一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外汇和汇率一、外汇: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静态意义上的,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和资产。

二、外汇的范围:(一)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四)特别提款权;(五)其他外汇资产。

三、外汇的特征:外币性,可兑换性,普遍接受性。

四、外汇的作用:1、充当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2、可加速国际资本流动,调节国际资金余缺,扩大国际经济合作;3、充当国际储备货币。

五、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也就是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六、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币。

1美元=?人民币or 100美元=?人民币(2)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3)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能兑换多少其他货币。

七、汇率的种类:(一)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1.买入汇率2.卖出汇率3.中间汇率(Middle Rate):4.现钞汇率(二)按外汇管制的松紧程度分 1.官方汇率 2.市场汇率(三)按外汇资金性质和用途分1.贸易汇率2.金融汇率(四)按汇率是否适用于不同用途:1、单一汇率2、复汇率(五)按外汇买卖交割时间划分1.即期汇率//现汇汇率2.远期汇率//期汇汇率(六)按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分 1、电汇汇率2、信汇汇率3、票汇汇率(七)按外汇交易的对象不同1.同业汇率 2.商业汇率(八) 按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分1 基本汇率2套算汇率(九) 按测算方法不同分为1)名义汇率2)实际汇率3)有效汇率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一、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一)金币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铸币平价(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

国际金融1-2外汇汇率

国际金融1-2外汇汇率
=CA(Y,Y*,P,P*,r) • KA=KA(i,i*,re,r) • R=r(Y,Y*,P,P*,i,i*,re)
• 表明影响国际收支变化的因素:国内外国民收入, 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人们对未来 汇率的预期。
2、国际收支说的结论
(1)本国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BOP逆 差,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常用自由兑换货币名称及标准代码
货币符号 USD EUR GPB JPY CHF CAD AUD SGD HKD SDR
货币名称
US Dollar EURO Pound Sterling YEN Swiss France Canadian Dollar Australia Dollar Singapore Dollar Hong Kong Dollar Special Drawing Right
• 次日 USD1=CNY6.2775
•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币值的上升或 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
方向正好相同。
• 例如,我国人民币市场汇率为: 月初:USD1=CNY 6.2014 月末:USD1=CNY 6.2200
说明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跌。
(二)间接标价法 (Indirect Quotation
(1)在短期内,高于或低于购买力平价的偏差经常发 生,并且偏离幅度较大。
(2)从长期看,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购买力平价成立。 (3)汇率变动非常剧烈,远超过相对通胀率。 上述结论说明购买力平价论并不能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
5.对购买力平价论的评价
• 1、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 最有影响的。
• 2、购买力平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 定理论。
• 3、购买力平价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对 汇率进行分析之先河。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我国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
二、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二)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三)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四)对物价水平影响 (五)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 有利和不利影响是什么?
第四节 汇率决定理论
一、金币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Mint Par):两个实行金本位 制度国家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它是货币 汇率的标准。 (A货币含金量 /B货币含金量) 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 平价上下波动。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大致以黄 金输送点(Gold Transport Points)为界限。三、汇率的套算
世界上的货币很多,一个国家要逐一计算出本币 与外币之间的汇率,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我们可以 通过两种货币各自与美元的汇率然后进行间接的套算, 这就是套算汇率也称交叉汇率。 [例] 某日电讯行市: GBP 1=USD 1.4 643 USD 1=JPY 92.85 则英镑对日元的套算汇率为: GBP 1=JPY 1.4 643×92.85 =JPY 135.9 603
(二)利率平价论
1. 利率平价论的基本思路 ★ 利率平价论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汇 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两国间的利率差 异会引起资金在两国间的流动(套利),以获 取利差收益。而资金的流动会引起不同货币供 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汇率变动。汇率的变 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 处于平衡状态。 2. 利率平价论的基本形式 ——抛补套利与非抛补套利

目前实行间接标价法的国家:美国、 英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注意: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针对“本币” 与“外币”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若在巴黎汇市 USD1=DM2.1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

二战后,取代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 次以人为的制度安排的方式规定了国际收支的 调节机制问题,这使得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开 始具有某些独立的特点,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 注意,体现在学科体系上则是出现了国际金融 与国际贸易相并列而构成的国际经济学,而有 关国际金融的内容又是以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 及其相关问题为主要线索的。
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by Maurice Obstfeld,Kenneth Rogoff

莫瑞斯·奥博斯特弗尔德(Maurice Obstfeld)毕业于MIT,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 局(NBER)特邀研究员、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员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会员,并且担任IMF、世界银行、欧 盟委员会和多国中央银行的顾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之前,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 域涉及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原书名《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是他和Rogoff近年来的一本著作。他还和 Krugman合著了《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这本书已经是第四版,并已经被译成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中文、波兰文和俄文 等不同版本出版)等著作。 肯尼斯·若戈夫(Kenneth Rogoff)1980年获MIT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的Charles-Robertson国际事务讲座教授,现 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Rogoff长期担任IMF经济学家,并在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任职。2001年8月以来,任IMF研究 部经济顾问和主任。Rogoff出版了大量关于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方面(包括汇率、国际债务问题和国际货币政策等)的论文和著作。肯尼斯罗杰夫(Kenneth Rogoff)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

但该研究对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如J· 奥林· 戈莱比在 1998年出版《国际金融市场》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的:“标 准经济学课程虽然也贴上‘国际金融学’的标签,但这些 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经济学,其重点在于研究开放型经 济中的最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好象政府政策是国际金 融市场的主要问题。……此外,这些课程常常把金融市场 格式化,会使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好像 一边是经济理论,另一边是现实世界,二者是分割的,永 远也不会融合在一起”他还说:“事实上并不存在开放型 经济和封闭型经济之区别,只有开放型经济学家和封闭经 济学家之不同”。我想这些话语应用到描写姜波克教授主 编的《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时也许有些适用。
国内教材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出版的国际金融都要达几十种。 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早由陈彪如、陈 家盛和钱荣堃教授出版的国际金融教材,这些教材在理 论界也称为南方学派和北方学派。南方学派是以陈彪如 教授著的《国际金融概论》为代表,他们要求学习国际 金融时必须具备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 西方货币理论等知识,并要求外语要好,属于外向型专 业课程体系。北方学派是以钱荣堃、陶汀、刘舒年教授 为代表,他们编写的教材要求在学习国际金融学以前必 须先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 贸易等课程。这属于国际金融学第一代教材。

第三类是由姜波克主编的国家教育部立项的重点项目“金融学 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成果《国际金 融学》,该书的出版发行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学教材质的飞跃, 它把研究对象定义为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 目标同时实现的一门学科。该书作为新世纪国际金融学教材, 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创新性、客观性、前沿性、通用性与专 业性等特点。它同前两类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了一个 主线,也形成了一门学科体系。但是,该书在使用时也存在着 一些不足之处:①该书与国际经济学的内容重复太多;②只有 宏观国际金融学内容,无微观国际金融学内容,即无国际金融 技术与实务部分,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不相适应;③从一 国角度出发研究国际金融,而没有从国与国之间和全球角度出 发研究国际金融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该书在国内目前算是最 好的教材之一。

他们认为,国际融理论是研究在内部均衡约束条件下的外部 均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外部均衡的方案,包括政 策规则、市场力量和制度安排设计。因此国际金融的研究对 象是一国的外部均衡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讲到一国政府将 努力实现四大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 国际收支平衡,因而有人将前三大目标合起来成为内部平衡 而将最后一个目标称为外部平衡。因此讲到外部均衡,我们 就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实际上,外部均衡概念是不断演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 不同的标准。而作为研究外部均衡的国际金融理论随着其研 究对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
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金融学在中国是从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虽然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特别快。 在我国最早开设国际金融专业的院校是南开大学和华东 师范大学,后来在各大财经院校和综合大学迅速发展。 国际金融界的学者也逐渐多了起来。老一辈全国著名的 学者有钱荣堃(南开大学)、陈彪如(货东师范大学)、 周林、丁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陶湘(中国人 民大学)、刘舒年(中国对外经贸大学)、陈家盛(辽 宁大学)、何泽荣(西南财经大学)、白钦先(辽宁大 学)、陈建梁(中山大学)等,中年学者有姜波克(复 旦大学)、潘英丽(华东师范大学)等,还有一大批中 青年学者正在茁壮成长。

这些教材曾依附于国际贸易学,就像人民币汇率属于贸 易依附性汇率一样,出于对讲座国际贸易问题的需要而 讨论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另外,这些教材“板块结构” 比较明显,教材中都涉及到了独立的四个板块,即外汇 与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市场,差 异之处是章节次序的安排不同。这是因为国际金融学这 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国际资本流动 以及资金融通在各国经济中的影响作用不大,在国际收 支中不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所以,当时的国际金融学 尚未形成一个科学严密的学科体系,当时出版的国际金 融教材中没有一本书在国际金融后加一个“学”字,这 足以说明当是的教材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第二类是由钱荣堃主编的国家教委推荐使用的统编教 材《国际金融》以及由其他院校从事国际金融学教学 和科研的学者编写的《国际金融概论》等教材。这些 教材比起第一代教材来说在内容上覆盖面更广一些, 体系更合理一些,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并增加了不少新 内容,比如国际金融创新问题,国际资本流动问题, 国际储备问题等。但这些教材也末脱离板块结构的限 制,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没有一条主线贯穿于 全书之中。
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金融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步发展 的过程。国际金融学曾长期依附于国际贸易学。 在早期,研究者一般在国际贸易教材中顺带地 讨论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 当时各国间的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国际间的 货币流动是以商品流动的对应物出现并在量上 相等,因而国际收支均衡问题主要体现为贸易 收支问题。
复旦大学的姜波克教授主编的第三代国际金融教材《国际金融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把其研究对象确定为“从货币金融 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 科”。内外均衡是经济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两个主要目标,这两 者常常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确定开放经济条的内外均 衡目标并进而同时实现它们,构成了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正如前边所述,该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国际金融学的一大进步,是 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一场“革命”。
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

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同时,国际 间资本流动尤其是金融性资本的流动规模迅速 扩大,其存量以远远高于贸易量的速度发展, 其流动越来越具有独特的规律,从而使研究国 际金融问题越来越与国际贸易相脱离而独立。 因此,原有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受到了很大的挑 战。
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
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这个研究对象太笼统、太概括,也没有代表性。 同时这个研究对象也没有超脱封闭经济条件下 学科设置的特点,把货币银行学中有关国际范 围的问题单列出来,而拼凑的一门学科。表现 在国际金融教材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不够强,重点来突出,体系不完整。
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 究对象

在中国,国际金融学教材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但其研究对象问题还仍然是个没有解决好的疑 难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这些教材有什么 缺陷和教材的作者没有站在理论的前沿,而是 受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时代局限的结果。
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在国内,第一代教材和第二代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国际金 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也就是国际间的货币金融 关系。如陈彪如在其所著的《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2)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应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 作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明国际 间的货币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钱荣堃在其主编的《国际金融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研究的是 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

我国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内部均衡的概念是凯恩斯主义宏观 经济学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为 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之前的古典经济学世 界,市场的力量将使得经济自动达到平衡状态,因而根本不存 在内部均衡问题。内外均衡冲突问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由 米德提出,而在此之前,国际金融理论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内外均衡的冲突虽然在一定的程 度上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因此姜波克将国际金融学 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内外均衡同时实现也是存在问题的。

顺应这一潮流,80年代以来,欧美教育界开始 出现了国际金融学方面的专门教材,如杰拉 德· 盖伊(Gerald Gay)《国际金融:概念与 议题》、已翻译成中文的迈克尔· 梅尔文 (Michael Melvin)所著的《国际货币与金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