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说明完整版

景观设计说明完整版
景观设计说明完整版

景观设计说明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设计说明

新华区政府大院景观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新华区政府位于建设路西段,占地10848平方米,东西长约96米,南北长约113米,共有4栋行政办公楼和1个自行车棚。此次设计绿化面积约5580平方米,包括办大院门口花园设计、院内花园绿化和停车位的设计等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

1.现场勘测的大院总平面尺寸一份。

2.甲方对功能的要求。

3.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改善机关生态环境与机关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以美化环境为主要手段,将机关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生态、景观、休息为一体的绿化空间,创造自然景观,使天、地、人、自然万物相辅相成,达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体现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的园林式单位环境氛围。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单位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两套方案,以供选择。

方案一: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人们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

主要采用原有道路路面,再对路面进行整修,地下雨水管道进行整修,原有大型树木不动,修葺花池,增设休闲椅,分割停车位,停车位为植草砖以增加更多绿植面积。办公楼前的花池绿化采取有层次的花草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采光的车棚既美观又实用。一排排分布的路灯既满足了晚上的照明,又给整个院落增加了一份整齐。

方案二:设计采取优美、园林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自然的曲线型路面和几何规矩形式的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引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弯曲的弧形排列的停车位则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像是将一个个设置

好的小场景,使开车人有种游园的感觉。中心的圆形花坛有山有水,花鸟虫鱼体现自然与和谐。

原有路面、花池和大型树木都拆除。现路面将采用100mm厚花岗岩石铺设,300mm宽黑色花岗岩地边线,局部使用花岗岩拼花。整修雨水管道。铺设草坪砖停车位,做花池景观小品,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香樟、广玉兰等)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以四季长青类为主。职工在工作之余,也可散心漫步其间,品味蕴涵深刻寓意的雕塑小品在心灵与精神上得以净化。

六、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香樟、广玉兰、七叶树等为基调树种,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具体树种,规格详见方案图纸。

结束语: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环境。

园林设计杭州滨江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环境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概况: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位居滨江高教园区内,西、北靠青年路,南朝新开河,地处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文化艺术学校、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几所高校的心脏地带。作为整个高教园区的配套公园,对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态上,将充分发挥其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景观上,会大大提升高教园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园区的环境景观;功能上,提供高教园区师生休闲、娱乐、活动的户内外场所。 全园总面积45亩(30000万平方米),两面临新开河,由入口区、主广场、开阔草坪区、水景区、沿河绿化景观等5各部分组成。全园景观交叉重叠,错落有致,是供滨江高教园区师生工作课余交流、休憩、游览、娱乐的景致优美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是一处景观丰富,引人入胜的现代城市公园。 二、规划布局: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的环境景观由入口区、主广场、开阔草坪区、水景区、沿河绿化景观5各部分、多个景点组成,采用园路及植物材料的自然然分隔形成各自相对独立

的位置空间,景观与空间巧妙结合,构成全园有机的整体。园区的景观设计以圆的构成为主,通过园路铺装的连接,寓意各高校就如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在中心公园寻求一种文化与文化的融合、边缘学科的交流。布局上追求和谐统一、中西合璧、活泼古朴、庄重大方、野趣横生、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1.入口区 ●主入口 以石质的“世纪之门”为主景,门内喷泉相交重叠,象征交流融合,点出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的主要功用,为各高校交流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黑色灯柱为背景,涌泉呈半圆围合之势,为前景。整组景观层次丰富,内涵深刻,使全园的序幕所在。 ●次入口A 次入口在风格上与主入口保持一致,以大塑石为主景,几面石墙同时照顾各个观赏面的景观效果,高低错落。 塑石以钢索固以石墙之上,体现一种“力”的感觉。 塑石上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与整个景致也有几分吻合。雾喷使景观产生若隐若现、如虚若幻之感,增添几许美妙。 ●次入口B

景观设计理念

如何看——视知觉如何表达——形式表达 设计的过程: 思维结构——视觉化表达(视觉语言形式)——视觉表达语言风格化 分析这个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从创作构思到形成视初觉感知的形式 三维设计: 2.5维设计——软装饰 2维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二维动画、书籍装帧(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杂志、报纸、插图设计) 国内:CI是企业将物的价值转化为信息价值的过程。 国外:发展至目前CI包括三个概念 MI:是指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哲学、经营理念、 BI:是指员工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 VI:是指企业的视觉规范系统。三部分是一个互动的有机体共同发展CI功效。 1956年,世界CI史上重要的全面规划实行CI案例是IBM。 垂直线:表示无限最暖和运动的最简洁形态 对角线:包含了寒冷和暖和和无线运动的最简极形态。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基本心理特征:购买心理、使用心理 需求刺激——认识问题——查询问题——评价选择——购买行为——信息反馈 产品评价:产品选择、品牌偏好 购买特征:时间、数量、产品潮流、购买地选择 基本特征设计过程心理 准备 社会文化心理酝酿 明朗 个性心理情绪检验 设计者决策结果:概念、草图、效果图、模型、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环境设计 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 设计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重大命题的对策要予以足够的关注,这里面涵盖了生态、环境、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网络和新的价值观的探讨。 1、技术功能方面的可持续(产品) 节能、环保材料、省耗材、低耗能,垃圾成为未来设计的原材料,让设计成为减少垃圾的手段。 2、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产品) 传统生活方式,文化精神深层的当代化发展。 3、管理模式的可持续性(服务系统) 建立新型互助的网络,建立良性循环体系(如何创新型社区)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一套非常完整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案例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一、项目概况 某机关大院,位于某某1号,占地11876亩。沿迎宾路即达省委大院北门,二号楼位于省委大院的最北端。 本案设计将二号楼与自然风貌琴瑟共鸣,营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地高品质办公居住环境,并以非常流畅的组团形式来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交流,共同演绎现代都市生活的经典。 二、设计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2.2.文化性原则;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2.4.以人为本原则。 三、景观设计总体构想 3.1景观位置的地貌气候 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水,乔木,地被种植。造园设景因而显得顺理成章。 3.2景观主题——人与自然结合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仅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才系统地作出了努力,去探求组成一个平衡的和自我更新的环境,它包含人类生物的繁荣,社会合作,精神鼓舞等所有必须的成分。 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还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景色,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自然景观的精神愉悦作用,并通过园林的形式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再现第二自然,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到了现代,生活在拥挤嘈杂城市中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景观带给人的平静感受,使他们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烦恼,舒缓紧张工作的压力。 3.3景观环境的均好性 建筑群落和景观组建是构架生态环境的主要硬件,两者互动,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协

调相互映照,共塑人居环境的完美与和谐。本案运用推窗即见景,低首即忘水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结合建筑通盘考虑,组团绿化成为路面的枢纽和交汇处,以喷泉跌水配合设置的局部点景,层层并进。从而达到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环抱围合的优质生态。公共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等均有细致入微的设计,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虚实结合,让每栋建筑,每棵植物直至点缀摆设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达到景观设计的均质感和理性化。 3.4景观道路设计系统 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路”的道路系统基本以两套系统构筑:“曲路”和“直路”。曲路延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联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直路系统是采用带有西方景观设计的思想,结构严谨的设计手法来完成的。 3.5空间设计及引导 沿院内笔直的大道徐行,绿树环绕,繁花盛景。在二号楼前广场简洁的植物,小品的搭配给人以平静的感受;转过楼角,空间收缩,相对集中的绿地组图呈半围合之势,区域功能私密性强,廊架,叠水,喷泉隐于其中吸引人们寻幽探胜。 四、景观要点阐述 4.1入口 途经迎宾路,省委大院的北门展现于眼前,两翼绿树成荫、淙淙流水将城市的喧嚣留驻与大院之外;渡过重重绿荫,眼前豁然开朗,入口处的标志性景观与水结合构成肃穆,严谨的氛围,将二号楼与省委大院整体氛围相融合,让自然与城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点出了齐生设计在本案设计中“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主题。 4.2静思 人在什么场景能思考?见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远,进庙堂而思佛追古。碎石铺成的小径,各种嶙峋的谷峰石头或散点或成组的摆放,半掩半露;棕桐、各种时令花木弥漫开的是带有本土风情的气味,东南角的小型叠水,池壁由浅至深的马赛克处理可把本身浅薄的清水变化成蓝色渐变的梦幻意境,耳闻徐徐跌落而出哗哗的水声,溶于景内,鸟语花香,“念往昔繁华竟退,叹门外楼头,患恨相绪”。人在不断反省的过程中成长,水令人致远,石令人思古。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通过有意的设计,将人与自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并,从而达到“天、地、人”合一。 4.3文化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是一种精神、是灵魂,没有自己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实施区域现状 1.区域位置:本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北临德赛二街,南街益洲大道,东临盛华南路,西接元华路,占地222亩,不规则四边形,地势比较平缓,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气候。平均温度16摄氏度,年降雨量1500mm,四季分明。 2.实施区域现状特点:天府新城是成都南部园区的重点发展区,新城位于成都中轴线南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该段轴线定义为科技商务中轴线,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属于整个城市向南发展的光导区和核心区。 3.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距离双流机场12公里,紧临成都火车南站。距成雅、成仁高速公路3公里 二. 设计依据 综合分析场地现状、所处地理条件及地方历史文化沿革,以及城市生态化、园林化发展带来的契机,利用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自然生态、树木云水、历史文化的表现特性化为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通过表征水脉、绿脉、文脉、生态脉的景观设计元素展现一个生态的空间、艺术的空间、文化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和一个永恒的空间;营造一个静穆湿润、游览休闲、康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将公园建成以植被景观为主要景观特色,以历史文脉、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为内涵,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景观优美、使用方便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整体规划目标是创建“四境”,即“品质高雅的文化环境”、“生机盎然的绿化环境”、“舒适宜人的活力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三.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设计的使用者。因此首先应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公园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行为需求和喜好,创造一处从美学和功能上富于变化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多样化空间的渴求,实现人民接触自然的最大化,强调服务对象“人”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强调人的参与性,强调景观延续性、适用性和多样性。 2 生态原则 设计中注意绿化植物配臵结合自然,富有野趣,避免城市化倾向。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效果;小处着手,结合景区、景点创造相应的植物景观。植物观赏区、滨湖休闲活动区、密林游览休闲区,分别运用松、柏、樟等常绿树种以及各种花灌木、耐阴性花卉植物,与相应的或密林幽静、或四季常青、浪漫诗境等的景点氛围相符合。再者就是在保护场地原有林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运用本土植物或

经典的景观设计说明要点

设计理念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装饰文化符号,它不仅具有优美的色彩和造型,而且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结,由“丝”和“吉”组成,源于古人对“绳结”的使用,久而久之,便有了“编织吉祥”之意。中国结有着千变万化的形式和寓意,但都由方格网与圆弧构成,象征着力量、和谐、团结、福寿等主题。本方案以吉祥结、如意结、祥云结、团圆结等多种变形为基本单元,运用穿插、渗透的手法解决场地破碎、生硬的肌理,建立连贯、有序、多变的空间序列,达到自然肌理与人工肌理的完美融合。其次,通过空间节点、界面装饰以及植物设计赋予场地鲜明的特色,强化中国结固有的文化内涵。 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凸显场地特色 以文为脉,传承民族文化 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需要 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 契合时代,彰显生活特质 设计手法: 布局: 整个区域轴线构图明确,主要划分为“一横两纵六苑”。 一横是指东西向的人文景观带,也是整个景观的主轴线,连接入口和中心景观带,并延伸至西侧的宅间组团之中。两纵分别指东西两侧的宅间绿地形成的景观带,由环形车道相连接。六苑是指住宅建筑所围合而成的宅间绿地,分别以方胜结、吉祥结、祥云结、如意结、团圆结为主题形成景观组团,其中西轴上的景观组团以休闲活动为主,绿化与硬地交错成景;而东轴上的景观是由商业住宅围合而成,因此以硬质铺装为主。

通过对场地的仔细调研和分析,得出了地形高差的丰富多变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设计中利用场地中部的平坦地带打造项目中心景观区域,同时向西、向南延伸,结合地形高差,形成充满山地情趣的步行景观带。丰富有趣的台地景观由挡土墙、踏步和平台构成,错落有致的将不同标高和节点相互串联,为居住者营造浪漫惬意的自然生态氛围。 关键词:大气、典雅、密林、错落有致 利用四座建筑围合成的场地设计供居民休闲、游憩、运动的中心广场,位于步行主轴线的中心位置。该广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结”这种传统而又蕴含吉祥之意的装饰符号,广场的形式、分割线均采用秩序感强烈的直线、弧线元素。广场中心为一块6米见方的现代水景,以活跃场地气氛。广场四周大量采用花带、绿篱来加强该图案的形式美感,同时密植各种景观树,以加强层次感和围合感。广场的东侧、南侧均连接到地形较高的区域,因此将利用场地的高差变化形成错落有致的台地式景观,包括挡土墙、台阶、花池等竖向景观元素。设计中将广场、绿化与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在公寓里的人透过窗户在自家阳台上便可俯瞰赏心悦目的风景。 关键词:休闲、娱乐、露台、林荫小路 设计构思 分别采用直线、弧线,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空间层次的小场地,化整为零,更加有助于空间的延伸和想象。运用水景、小路、花带将不同空间联系起来,产生景观“结”点,利用图案装饰分别赋予“如意”“团圆”之意向。如意亭作为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会有鸟瞰中心景区 的效果。蜿蜒的林荫小道、鲜花、利用场景的开合变化,使林间路径变得趣味无限。 关键词:鲜花、宁静、悠然、舒适 设计构思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得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得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得森林,漂流得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得公共绿地应有良好得识别性” 根据上述得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得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得景观规划;商业街得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得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得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得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得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得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得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得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得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得森林”得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得由北到南成组成团得布置在中心开阔得常绿草坪中,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得概念主题。在“流动得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得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得色差及开花时期得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得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得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得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得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得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得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得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得将消防要求得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得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得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得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得森林,漂流得花海”主题得植物,使单调得消防路具有设计得生动性。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绿道景观设计说明

绿道景观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概况 2.1 地理位臵 2.2 自然条件 2.3 人文条件 三、现状分析 四、设计主导思想 五、项目设计原则 六、主题——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回归自然 6.1 静思 6.2 文化 6.3 脉络 七、景观要点阐述 八、生态陆地景观系统 九、绿化种植设计 9.1绿化种植设计原则 9.2草坪为基调的配臵 9.3绿道的植物配臵 9.4绿道广场相邻绿地的植物配臵 9.5半封闭景区植物配臵 9.6四季花卉 十.景观水系设计 10.1 水系整体景观 10.2水循环处理 十一、公共设施设计 11.1导向系统 11.2夜间照明系统 11.3公共设施 十二、结语

犀湖绿道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名称:犀湖绿道景观开发 二:项目概况 2.1地理位臵 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该绿道地处蜀绣之乡郫县安靖镇。东临府河,外道则是蜀源大道;回水沱以北,由方庆村至绕城高速外300米。 2.2自然条件 本项目所处地理位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臵和各类大中型灌水,乔木,地被种植。造园设景因而显得顺理成章。 2.3人文条件 文化背景:郫县的历史是悠久的,有着很古老的居住文化。郫县是古蜀人最早的定居点,是战国以来,成都平原上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其名字的由来就与其优良的人居环境密不可分。事实上,郫县恰好处于都江堰-郫县-浣花溪-锦江这条从古至今最优良的人居线上。与此同时,郫县还位于古蜀文化的中轴线上,这都为郫县打造亲切宜居的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现状分析 沿蜀源大道和周围有大小不同的村落。公路扬尘很大,沿路分布着各种废弃厂房,树木杂乱无章,电线杆,垃圾随处可见。 四、设计主导思想 4.1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便民美化环境为原则,使绿化和道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4.2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4.3要充分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4.4要有符合都市田园城市发展生态文化、绿化、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 其设计特点有: A.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游人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B.植物配臵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C.绿化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臵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五、项目设计原则 生态性原则;

小区设计说明

“”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1. 项目概述 1.1 区位 该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东部,北接湖南东路,西沿慈湖河路,南接规划中的花园路,东临慈湖河。 1.2 用地范围 规划用地范围东至慈湖河、南到规划中前进路、西到慈湖河路、北到湖南东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580米,总用地面积为173556平方米。 1.3 自然条件 花山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厚。濮塘风景区为“国家4A 公里。区内山势连绵、沟整险峻,生态植被保持完好, 作物遍布, 新四军曾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 园、佳山山体公园、盆山度假村, 1.4 规划目标 宜城际铁路将为发展服务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 2. 规划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3、《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4、《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 2.5 2.6、1 / 1000地形图(规划红线图)。 3. 规划设计理念 涵。 3.1人本主义,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 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便捷交通,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 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公共交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部公共交通环境。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3 适应市场,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 大规模的居住开发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方案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对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的呼应:其一,通过建设标准的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时序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原则 4.1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4.2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 ,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 1/5,为商业用地。南面地块占总用地 空间景观效果。 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居住组团处理手法,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住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住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并在保证总体开发规模和绿地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住户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体现小区的均好性,并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小区主出入口设于地块中部面对慈湖河路,地块北部、南部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入口采用设置小区入口广场的手法,形成小区的入口标志,在内部通过强烈的轴线引入中心绿地,居民通过广场的引导,进入小区内部,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独立的步行系统与小区绿带相结合,到达住宅的每一区域。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展示现代、体现时尚、追求尊贵、自然相融〗 沁园邨景观设计说明 沁园邨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中山大道与长安路交汇处。 沁园邨的景观设计综合考虑城市周边环境与地域特征,充分结合楼盘品质文化,采用了“以绿为体、以景为点、以水为辅、以动为线、以人为本”的景观理念,把建筑、景观、自然、文化融汇相成,体现景观呼唤的真情与时尚。 设计主题及风格——展示现代时尚尊贵自然相融 本景观规划设计充分结合现代楼盘品质以及周边的环境,把沁园邨的文化内涵及时尚表现在楼宇的空间之中,运用现代环境营造手法把区域特征文化景观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勾勒出现代时尚的楼盘品质文化及尊贵的环境景观。 我们触摸沁园邨的楼盘环境,以叙情的彩笔,捕捉现代时尚的气息,用心打造他的一曲一直、一实一虚的文化环境空间,在景观设计中以自由流畅的线条和生态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和增强楼宇社区的景观品质与生态和谐,营造出文化艺术的可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使人热爱自然环境与家园。 1. 展示现代 古人说:“故而不曰人而曰天,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设计从整体空间联系上以楼盘建筑特征及环境生态规律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并讲究品质的理念,更以当代时尚自然为条件,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生活安居,体现自我,讲究文化的城市环境要求。以景观体现追求,以景致表达尊贵。本设计在小区环境景观中配植丰富的植物及溋溋的水景、弯曲的小路、自然的石理,使小区的景致更加详和。以植物特征造景结合各个不同功能活动的分区,形成多种多样的植物景观。强调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多层次组合,常绿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高低层次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区内即使是硬地铺装的部分也尽量采用嵌草线条来尽可能的进行软化处理。追求顺应自然与天时,追求人与自然相融的意境,当你信步走来,一草一木、一石一物,无不实现着你的梦想与追求,这种感受使沁园邨家园给你带来的一份真情与尊贵。 2. 时尚尊贵 读者楼宇的主题演绎景观的文化品质,以概括的手法进行提炼,利用实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在小区体现浓郁的现代时尚的风情文化,同时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