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法(参考程序)

合集下载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程序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程序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程序根据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998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1990年6月27日印发、中发[1990]8号)规定精神和机关的实际,为搞好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一、换届选举前的准备工作1、召开党委或总支、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项。

党委或总支、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一般提前1—3个月)应召开党委或总支、支部委员会议,讨论决定换届的决议,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和下届党委或总支、支部委员名额及选举形式。

2、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

(请示见附件9)3、上级党组织批准换届选举的请示后,即可着手筹备工作。

(1)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教育。

选举前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向党员讲清选举的目的意义、要求和基本做法,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进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2)确定委员会委员的名额。

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本着班子要精干的原则,研究确定党委或总支、支部委员会的人数。

一般党委委员为5—9名,总支部委员为3—7名,支部委员为3—5名。

(3)酝酿候选人。

选举前,提出候选人的条件、组织党员认真讨论,统一认识。

经过各党小组讨论、酝酿,提出候选人初步名单,委员会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名单不能由少数委员擅自确定。

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在酝酿候选人的过程中,如党员提出的初步候选人人数过多,而且经反复酝酿,仍然不能集中到相应的数额,可以通过预选来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4)起草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的内容,主要根据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回顾本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对下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本届委员会党费的收缴情况。

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表样

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表样

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表样)1、在党的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召开支委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及委员职数,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请示。

2、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及义务的宣传教育;支部工作报告或支委进行述职,并做好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工作。

3、召开支委会,讨论本届支部的工作报告;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4、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并组织讨论;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支委候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5、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主要程序有:通过大会选举办法和选举工作人员名单、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投票选举出支部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宣布当选人名单。

6、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7、进行支委分工,讨论制订新一届任期目标责任制,提出配套组织建设意见,将任期目标责任制提交党员大会讨论。

8、支部委员会向上级党组织报送选举结果;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做好换届选举的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

选举大会程序一、通过选举办法二、通过选举工作人员名单三、宣布支部委员正式候选人名单四、投票选举五、宣布支部委员当选人名单六、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七、新当选的委员作表态发言选举办法(草案)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共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举的组织工作由上届支部委员会负责。

二、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

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按照姓氏笔划为序排列,实行差额选举。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实行等额选举(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员大会等额选举产生)。

三、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提交党员充分酝酿,最后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基层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

基层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

基层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市人社局机关党委(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党章规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发〔1993〕9号文件规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村支部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其他党的支部委员会执行两年任期”。

《条例》第三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根据这些规定,凡任期届满的支部都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换届选举按以下程序进行:一、党支部作出换届选举决定1、党支部任期届满,应及时召开支部委员会,作出换届选举决定。

会议内容:(1)回顾总结本届委员会的工作,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对下届委员会的建议等;(2)提出下届委员会委员名额,构成原则,委员候选人条件,委员候选人酝酿提名方法和选举办法;(3)改选时间安排。

2、党支部书面呈报请示。

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应征得局机关党委的同意。

支部委员会召开以后,党支部要将上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时间,本次换届选举的理由,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及主要议程,选举时间大致安排,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的名额,酝酿候选人的方法及选举办法书面向局机关党委报告。

例:关于×××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请示市××局机关党委:我支部委员会是××年×月选举产生的,根据党章规定已任期届满。

现决定×月召开党员大会。

这次党员大会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我支部现有党员×名,支部委员会拟由×人组成,其中书记、副书记各1人,组织、宣传、纪检等委员×人。

拟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

×××党支部委员会××年×月×日二、局机关党委审查并下发批复局机关党委审查党支部换届理由是否充分,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委员和正副书记名额是否合理,选举办法是否符合规定。

支部换届选举程序

支部换届选举程序

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1、在党的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召开支委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及委员职数,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请示。

2、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及义务的宣传教育;支委进行述职,并做好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工作。

3、召开支委会,讨论本届支部的工作报告;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4、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并组织讨论;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支委候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5、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主要程序有:通过大会选举办法和选举工作人员名单、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投票选举出支部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宣布当选人名单。

6、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7、进行支委分工,讨论制订新一届任期目标责任制,提出配套组织建设意见,将任期目标责任制提交党员大会讨论。

8、支部委员会向上级党组织报送选举结果;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做好换届选举的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

选举大会程序一、通过选举办法二、通过选举工作人员名单三、宣布支部委员正式候选人名单四、投票选举五、宣布支部委员当选人名单六、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七、新当选的委员作表态发言选举办法(草案)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共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举的组织工作由上届支部委员会负责。

二、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

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按照姓氏笔划为序排列,实行差额选举。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实行等额选举(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员大会等额选举产生)。

三、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提交党员充分酝酿,最后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换届流程图

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换届流程图

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换届流程图序 (一)准备工作阶段 (1)组建领导机构 (2)调查摸底,制定选举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 (3)多种形式宣传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 (4)公开选拔职数、选拔对象的条件和标准;公开任期责任目标等有关情况 (三)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阶段 (5)确定预备人选:可由上级党委、上届村党支部和党员推荐,也可由群众推荐或党员个人自荐(6)由乡镇进行资格审查后确定初步候选人,不低于应选职数的120% (9)召开全村党员大会,差额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然后选举书记和副书记 (六)党内选举阶段 (8)按测评结果和考察情况确定正式候选人 (五)组织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阶段 (7) B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初步候选人发表施政演讲,就党员和村民(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

党员投推荐票、村民(代表)投信任票进行民主测评。

分别统票。

(7)A组织党员对初步候选人投推荐票,党员参加人数应不低于应到会党员总数的五分之四;村民(代表)对初步候选人无记名投信任票,参加人数不低于总数三分之二。

分别统票。

(10)选举结果报乡镇党委审批 (四)民主测评阶段。

两种方式任选其一村委会换届选举程序 (5)确定投票方式:可一次分别选出;也可先选委员,再选主任、副主任 (2) 确定候选人选举日及选举日 (4)候选人的产生:按照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召集全体选民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集选民投票选出候选人,并将候选人名单于选举日5日前张榜公布 (3)选民登记:年满18周岁的本村村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年龄以身份证或户口本为准,计算时间截止到选举日,于选举日20日前张榜公布 (二)选举阶段 (1)建立乡村两级选举机构,制定选举方案。

村选举委员会一般由5-9人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 (一)准备工作阶段 (7)投票选举:当场当众公布选举结果(选举大会投票程序附后) (三)建章立制阶段 (9)建立健全村委会下设组织。

基层党支部换届一般程序及工作报告(20200608093405)

基层党支部换届一般程序及工作报告(20200608093405)

基层党支部换届一般程序及工作报告基层党支部换届一般程序1、在党的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召开支委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及委员职数,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请示。

2、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及义务的宣传教育;支委进行述职,并做好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工作。

3、召开支委会,讨论本届支部的工作报告;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4、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并组织讨论;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支委候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5、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主要程序有:通过大会选举办法和选举工作人员名单、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投票选举出支部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宣布当选人名单。

6、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7、进行支委分工,讨论制订新一届任期目标责任制,提出配套组织建设意见,将任期目标责任制提交党员大会讨论。

8、支部委员会向上级党组织报送选举结果;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做好换届选举的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

选举大会程序一、通过选举办法二、通过选举工作人员名单三、宣布支部委员正式候选人名单四、投票选举五、宣布支部委员当选人名单六、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七、新当选的委员作表态发言选举办法(草案)一、根据《共产党章程》和《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共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举的组织工作由上届支部委员会负责。

二、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

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按照姓氏笔划为序排列,实行差额选举。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实行等额选举(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员大会等额选举产生)。

三、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提交党员充分酝酿,最后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

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
六、党员对于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投赞成票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空格内画"O";投反对票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空格内打"×";另选他人的,在另选他人空格内写上你所选人员的姓名,并在上方空格内画"O";弃权的不作任何符号。
七、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党员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方可进行选举。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超过应选名额的为废票。选票不按规定填写或模糊无法辨认的作为废票。收回的选票少于或等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特此报告。
中共 支部委员会 2011年 月 日
说明:每张选票应选 人,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为废票。同意的在候选人上方空格内画"O",不同意的画"×";另选他人的,在另选他人空格内写上所选人员的姓名,并在上方空格内画"O";弃权的不作任何符号。
(不设委员会的支部书记)
附件1-8:
中共 支部委员会书记
特此批复。
中共 委员会
说明:每张选票应选 人,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为废票。同意的在候选人上方空格内画"O",不同意的画"×";另选他人的,在另选他人空格内写上所选人员的姓名,并在上方空格内画"O";弃权的不作任何符号。
附件1-7:
中共 支部书记
说明:每张选票应选 人,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为废票。同意的在候选人上方空格内划"O",不同意的打"×";另选他人的,在另选他人空格内写上你所选人员的姓名,并在上方空格内画"O";弃权的不作任何符号。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主要流程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主要流程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主要流程1、召开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全体会议,做出换届选举的决议。

2、向上级党组织报送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

内容包括: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下届委员会委员及书记、副书记名额和选举方式等。

3、上级党委经集体研究后,作出批复。

批复的内容主要是同意下级党组织请示中的相关内容。

4、全面启动筹备工作。

(1)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

(2)起草“两委”工作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本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对下届委员会的建议等。

工作报告要充分征求党员意见,并经委员会集体研究通过。

(3)酝酿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

①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推荐。

基层党组织委员会组织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全额定向推荐新一届“两委”组成人员名单。

②上级党委提名。

上级党委根据工作需要,等额提名下级党组织新一届“两委”组成人员建议名单。

③根据上级党委提名和夏季推荐情况,委员会召开会议,按照不少于应选委员数20%差额,确定预备人选建议名单进行考察(考察工作一般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④根据考察情况,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确定新一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员预备人选名单报上级党委审批。

⑤上级党委批复预备人选。

批复时,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书记、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副书记)按照提名顺序排序。

(4)组织下级党组织推选党代表。

党代表人选提名必须从基层党支部开始,组织全体党员推荐提名、经党员大会差额选举(差额比例不低于应选名额的20%)产生。

(5)起草选举办法(草案)、党费工作报告、候选人情况介绍、会议主持词等材料,准备选票、票箱、选举标识、布置会场等。

5、召开党员(党代表)大会。

大会由本届委员会主持。

主要程序是:(1)清点并宣布到会人数,确认会议有效;(2)宣布开会;(3)唱(奏)国际歌;(4)宣布会议议程;(5)书记向大会作本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设纪委的,同时以书面方式作纪委工作报告;党费工作报告书面印发);(6)休会,分组审议报告(或“两委”工作报告)和各项选举候选人名单,通过候选人名单;(7)复会,通过选举办法、监票人名单,宣布计票人名单;(8)选举:a. 监票人确认有选举权党员人数,检查票箱,发放选票,登记发出票数;b. 选举人填写选票、投票;c. 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d. 计票;e. 监票人宣布计票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根据实际情况,党总支、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二至三年。

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时,应及时进行改选;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也根据上述规定,按期换届党支部书记。

若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如因工作调动及其他原因,造成党支部委员出现缺额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补选。

一、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1、酝酿推荐候选人。

不管是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都要实行差额选举。

酝酿推荐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其推荐方法如下:①党的机关党委、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

②新建机关党委、党总支、支部候选人的确定,由主管部门党组织拟定候选人名单。

2、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书面请示。

党委的换届选举由县委组织部审批;乡镇党委下辖的总支、支部的换届选举,由乡镇党委审批,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县直机关直属总支、
支部的换届选举,由县委组织部审批。

请示的主要内容:一是召开党员大会时间;二是下届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三是选举办法及差额选举的比例;四是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及基本信息。

3、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换届的筹备事宜。

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筹备党员大会,起草并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办法和会议议程,进行选举工作的宣传教育、印制选票等等。

4、准备就绪后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党支部即可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正式选举。

二、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会议议程如下:
1、大会主持人向全体党员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党员大会开会。

2、上届支部委员会负责同志做工作报告。

3、选举新一届委员会
(1)清点人数和确认选举资格。

会议主持人在宣布开会前,应首先清点到会的党员人数。

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4/5,会议有效,否则改期进行。

(2)通过选举办法。

在支部党员大会正式投票选举前,应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选举办法。

(3)通过监票人名单。

监票人必须经大会全体党员表决通
过。

(4)公布候选人名单并介绍候选人情况。

正式选举前,应向支部党员大会公布下届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并如实介绍候选人的推荐过程和逐个介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5)检查票箱,分发选票。

选票只发给到会的有选举权的党员,多余的选票应封存。

(6)填写选票。

选举人应按照大会通过的选举办法中的规定填写选票。

(7)投票和清点选票。

首先由选举工作人员投票,接着到会党员按坐席顺序依次投票。

然后由监票人开票箱,当众清点收回的选票数。

如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则选举有效;如收回的选票多于投票人数,则选举无效。

清点结束后,由会议主持人向党员大会报告清点结果。

(8)计票。

即通过唱票和记票,将候选人得票数全部记录下来,以统计每个人的得票数,并按照规定确定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当选人的名单。

被选举人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才能够当选。

当被选举人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

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

当被选举人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也可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在选举中非候
选人得票数超过半数,按得票多少的顺序在应选人数范围之内的,应为有效,并当选。

被选举人得票刚刚达到半数未超过半数的,不能当选。

(9)宣布选举结果。

监票人首先向党员宣布收回的选票数、有效票数、废票数;公布候选人、另选人分别得赞成票数。

然后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当选的支部委员名单,并说明当选名单需报请上级批准后生效。

选举结束后,选举工作人员将选票清点密封,交新产生的支部委员会归文书档案保存。

4、大会结束。

三、会后工作
1、支部党员大会选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后,由上级党组织派人主持召开第一次委员会,选举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并协商确定各支部委员的分工。

2、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后,应立即向上级党组织上报党员大会情况和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结果。

选举报告要写明选举大会召开的情况,应到会人数,实到人数,选举结果及每个人得票数,报组织部批准后向全体党员宣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