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静脉曲张药方

合集下载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医案——静脉曲张20年...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医案——静脉曲张20年...
按语:下肢静脉曲张 20年,四肢关节肿痛,血脉运行不畅,以芪附汤合四逆汤运大气,行气 血;胸闷憋痛,面色晦暗,丹参饮、参灵散宽胸止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桃仁、桂枝为桃核承气汤之对药,通经 而破血。
#大家健康超能团#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医案 ——静脉曲张 20年 ...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医案——静脉曲张20年的治疗】
患者女,52岁,下肢静脉曲张20年。 四肢关节肿痛,胸闷憋痛,面色萎黄晦暗,脉沉细弱,舌胖齿痕。
处方:生黄芪、制附片、干姜、炙甘草、丹参、檀香、降香、砂仁、桃仁、五灵脂、晒参 (另)、桂枝。加水3000ml,文火煮至500ml,兑人参汁,3次分服。3剂。

芍药甘草汤治静脉曲张的方剂

芍药甘草汤治静脉曲张的方剂

芍药甘草汤治静脉曲张的方剂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药方剂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对于静脉曲张的治疗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中,芍药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等作用,可以有效治疗静脉曲张症状。

一、芍药甘草汤的组成与作用芍药甘草汤是由芍药、甘草、桃仁、红花、川芎、白芍组成的中药方剂。

其中,芍药具有祛风去湿、活血止痛的作用,甘草则有调和药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桃仁、红花、川芎、白芍则分别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清热解毒、止痛等作用。

这些中药组合在一起,可以共同发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缓解静脉曲张症状。

二、芍药甘草汤的治疗机制芍药甘草汤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祛风除湿芍药甘草汤中的芍药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调理体内湿气,消除体内湿热,从而减轻静脉曲张症状。

2.活血化瘀芍药甘草汤中的川芎、桃仁、红花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液流量,从而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症状。

3.舒筋活络芍药甘草汤中的白芍、川芎等中药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壁的弹性,从而减轻下肢静脉曲张症状。

三、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芍药甘草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静脉曲张的治疗,尤其是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疼痛等症状效果显著。

此外,芍药甘草汤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疾病。

四、芍药甘草汤的注意事项1.芍药甘草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使用。

2.芍药甘草汤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等特殊人群。

3.芍药甘草汤不宜长期使用,一般治疗周期为1-3个月。

4.芍药甘草汤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饮食,保持清淡饮食。

五、结语芍药甘草汤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使用之前,患者应该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应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

静脉曲张中医验方

静脉曲张中医验方

处方一:静脉曲张舒缓汤组成:炙黄芪15-3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炒白术1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桔梗6克,升麻6克,柴胡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牡丹皮10克,山栀衣10克,宣木瓜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

善后制丸药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益脾升气,活血通脉。

主治下肢静脉曲张。

医案:吴某,女,40岁,工人。

因久立走路酸胀、疼痛逐渐加重已20年。

腿静脉隆起弯曲如蚯蚓状,团块青紫色,小腿及足背水肿,团块曾喷血1次。

患者脉细涩,苔白舌黯红,为气虚血陷、脉弱瘀滞。

投本方水煎服30余剂,诸症消失。

原方制丸药连服3个月,病获痊愈。

追访1年,未见复发。

处方二: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20-50克,当归10克,赤芍8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6克。

加减:已形成溃疡者加白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下肢静脉曲张。

治本病多例,用药1-3个月后,治愈停药半年以上未复发者为70%,停药3个月又复发者为30%,再服本方又治愈(即症状改善,下肢无沉重、无浮肿,尿量增加,溃疡愈合,表面结痂脱落,紫黯红皮肤变为淡粉色)。

处方三: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一法内服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成:黄芪50-20克,当归15-10克,赤芍8克,地龙6克,川芎6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芨15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酸枣仁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处方:大黄3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地龙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患肢肿胀加苡仁、防己、木通各30克;渗液多加土茯苓、苍术各30克。

用法:水煎取液2000毫升(约4斤),外洗疮面,每次洗30分钟,每天洗1次,1付中药可煎洗2-3次。

若不吃中药,先用外洗加外敷治疗,每天须洗2次,每日1付洗药。

外敷处方(溃疡严重者):黄芪5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轻粉10克,银朱10克,血竭5克,铜绿2克,麻油适量。

中医辩证治疗静脉曲张

中医辩证治疗静脉曲张

中医辩证治疗静脉曲张中医辨证治疗中医理论认为,静脉曲张是因患者先天不足,筋脉孱弱,再加久行久立损伤筋脉,致使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以及脉络扩张充盈;亦有患者因劳累、涉水、遭寒受湿和筋脉瘀滞而成。

1.气血瘀滞型气血瘀滞型患者下肢青筋隆起迂曲,呈团块状。

压之痛感明显,活动刺痛加重,伴有精神烦躁抑郁。

舌质暗紫,脉弦或涩。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治疗方剂:柴胡、枳壳、白芍、川芎、制香附、丹参、鸡血藤、制乳香、水蛭粉、甘草,酌情加减。

2.血燥筋挛型血燥筋挛型患者下肢青筋暴起,挛急疼痛。

伴有眩晕、耳鸣、目涩之感。

舌淡脉细,肝火旺盛。

治疗原则:滋阴清肝,养血舒筋。

治疗方剂:川芎、当归、白芍、生地、芦荟、昆布、木瓜、鸡血藤、防己、甘草,酌情加减。

3.湿寒凝滞型湿寒凝滞型患者下肢青筋浮肿,酸胀不适,按之凹陷,畏寒怕冷。

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濡缓。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健脾利湿。

治疗方剂:炙黄芪、桂枝、鸡血藤、党参、泽泻、防己、白芥子、干姜、木瓜,酌情加减。

4.湿热瘀阻型湿热瘀阻型患者下肢疼痛红肿,团块较大,伴有身重倦怠,口中粘腻。

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治疗方剂:中成药通力达®脉络舒通丸用于经中医辩证属湿热瘀阻型的皮肤血管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祛湿消肿的作用。

组方解析:黄芪、金银花、黄柏、苍术、薏苡仁、玄参、当归、白芍、甘草、水蛭、蜈蚣、全蝎。

黄芪补气利水;金银花清热解毒;黄柏、苍术、薏苡仁清热祛湿;当归、白芍、甘草解挛止痛;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水蛭、蜈蚣、全蝎活血消淤、攻毒散结;甘草调和诸药。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泡脚配方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泡脚配方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泡脚配方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泡脚配方它具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通经络、活气血、壮肾阳、舒筋骨的优点,并可以通过刺激脚部穴位,增加血液循环,起到益气升阳、四肢加力的作用。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泡脚配方:伸筋草40克,灵芝草3克,丹参5克,当归6克,木香7克,甘草4克,艾叶4克,五加皮2克,五味子2克,双花3克。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禁忌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伸筋草为石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因其有舒筋活络作用,故得此名。

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功效,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够主治中风后偏瘫及瘫痪侧手足拘挛之因络脉不通所引起者,常伴有局部肿胀、疼痛及便溏、苔腻等临床表现。

用量为9——15克。

该药物对孕妇及出血过多的病人忌服。

《中药大全》伸筋草的记载:伸筋草为常用中药。

始载《分类草药性》。

别名:石松、狮子草。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

其子(石松子)亦入药。

均为野生。

产地:生产于湖北襄阳、孝感专区。

此外,江苏、安徽、贵州等省亦产。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一)伸筋草的作用舒筋活络。

可用于寒、湿、瘀滞所致皮肤、肌肉、关节瘸证。

(1)用于肌肤麻木,多见体虚之人外受病气风寒湿邪)内侵血脉而成,用本品行气血、通经络。

(2)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本品祛风散寒、燥湿除痹、舒筋活络。

(3)用于跌打损伤,以本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下气除湿。

本品辛苦温,具下气除湿之功,用于气结胃痛,可舒肝解郁、下气消结。

《滇南本草》目“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除湿解毒。

用于蛇串疮,即带状疱疹,多因气虚不能行水,血瘀湿聚所致,以本品行气行血、祛瘀燥湿解毒。

降温。

伸筋草水浸剂对家兔试验性发热有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毒。

石松碱静注对猫也有降温作用。

芍药甘草汤治静脉曲张的方剂

芍药甘草汤治静脉曲张的方剂

芍药甘草汤治静脉曲张的方剂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点是静脉血管扩张、曲张、变形。

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静脉曲张的症状包括腿部疼痛、痉挛、肿胀、皮肤瘙痒、静脉炎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溃疡和血栓等并发症。

因此,静脉曲张的治疗非常重要。

芍药甘草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静脉曲张。

芍药甘草汤的主要药材包括芍药、甘草、桃仁、红花和牛膝等。

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的症状。

芍药甘草汤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活血化瘀:芍药、桃仁和红花等药材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静脉曲张的症状。

2. 清热解毒: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疼痛和炎症。

3. 消肿止痛:牛膝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芍药甘草汤的使用方法是将药材加水煎煮后喝下,每日两次,每次服用200毫升左右。

在服用芍药甘草汤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调理:静脉曲张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应该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静脉曲张的症状。

但是,运动时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3. 睡眠充足:静脉曲张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或睡眠不足。

总之,芍药甘草汤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可以缓解静脉曲张的症状。

但是,使用芍药甘草汤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和睡眠充足等方面,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静脉曲张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方剂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方剂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方剂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医。

下肢静脉曲张中药方剂:【组成】白藓皮30克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苍术15克黄柏15克。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

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治法】清热燥湿。

【主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湿疹样皮炎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下肢静脉曲张----桂枝茯苓丸合四味健步丸毛某,男,51岁。

2004年11月底因左腿肿痛确诊为左下肢静脉血栓,血栓长度20cm,曾在当地住院治疗。

医生欲手术去栓,患者畏惧手术,但用静脉抗栓治疗无效。

希望服用中药试试。

2005年5月21日开始服用如下汤方:桂枝10克、肉桂5克、茯苓15克、桃仁12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怀牛膝30克、丹参12克、石斛20克、红花10克。

服用两月,复查B超下肢静脉血栓已消失。

静脉血栓绝大多部分发生在下肢,而且多为左下肢,患肢肿胀、增粗、疼痛,发病迅速。

其并发症肺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据说,美国每年约有50000至200000人死于肺梗塞。

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

长期卧床、外科手术后、肾病、静脉插管、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吸烟、口服避孕药、粗暴按摩、肥胖、高龄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

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抬高患肢,自患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及小剂量溶栓剂,上述治疗持续3天后症状仍不缓解并加重者,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中药治疗一般也使用活血化瘀药。

从中医的角度看,患者的瘀血不仅是指下肢血管的血栓,而有其特有的诊断着眼点。

首先,患者很一位体格壮实的中年男子,面色暗红,腹部肌肉比较紧张;第二,左下肢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第三,既往有痔疮,近日频发。

痔疮也是瘀血在下的指征。

一张“静脉曲张”奇方,出自《伤寒论》,用药独到,被我奉为至宝(此方出自《伤寒论》

一张“静脉曲张”奇方,出自《伤寒论》,用药独到,被我奉为至宝(此方出自《伤寒论》

一张“静脉曲张”奇方,出自《伤寒论》,用药独到,被我奉
为至宝(此方出自《伤寒论》
一张“静脉曲张”奇方,出自《伤寒论》,用药独到,被我奉为至宝
(此方出自《伤寒论》--白芍甘草汤+炮附子+牛膝)
处方:白芍,炙甘草,炮附子,牛膝。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两煎混匀,分两次服。

白芍甘草汤,有缓急止痛的作用,是古代用来解痉止痛的方子,适用于肌肉各种痉挛性疼痛。

炮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而且有去风寒湿邪的功用。

而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想了解更多静脉曲张知识,可以点击关注,每日分享!#中医##静脉曲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

中成药可用脉管炎片、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

汤药可用:
桃仁10g 红花6g 川芎10g 当归10g 赤芍10g 生地10g 熟地黄
10g 丹参15g 王不留行10g 益母草10g 元胡10g 茯苓12g 泽泻
15g (有溃疡者:加金银花15g 连翘10g 土茯苓20g 地丁15g 公英15g)水煎服。

外治法:取云南白药适量,根据静脉曲张局部大小而定。

用白酒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塑料袋敷盖,胶有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至局部肤色恢复正常,静脉隐退为止。

对早期的静脉曲张十分有效。

中医学将此病多辨证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法。

方选血府逐瘀汤化裁。

药用:生地30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牛膝15g,柴胡10g,枳壳10g,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针对其并发症的治疗,有如下方法:
(1)小腿慢性溃疡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者较难愈合,除应积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外,还应控制感染,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清洁疮面,减少分泌物以促进皮损愈合,中医学将此证辨证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生肌法,方选补阳还五汤化裁。

药用:黄芪15g,当归15g,川芎6g,牛膝15g,桃仁10g,红花6g,太子参15g,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局部可外涂蛋黄油。

制法:鸡蛋煮熟5~6个,剥取蛋黄,取少量香油烧热,炸蛋黄至焦枯,取油去渣,涂于患处,每日2次。

(2)静脉曲张性湿疹中医学辨证本病多为湿热下注,血脉不通,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法,方选活血四妙汤化裁。

药用:苍术6g,黄柏15g,生苡仁30g,川牛膝15g,桃仁10g ,红花10g,生地20g,丹皮10g,赤芍15g。

水煎服,每日1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