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一)

摘要]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进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挑战抢抓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的纵深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必要性;战略调整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等资源型产品。根据资源开发的程度,资源型城市可以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我国400多座资源型城市中,处于成长期的占20%,处于成熟期的占68%,处于衰退期的占12%,全国约有50多座资源型城市处于衰退状态。无论是处于哪个时期的资源型城市都存在一个结构转型、调整、优化、升级的问题,特别是资源枯竭或将要枯竭的城市,其企业经济困难,下岗职工人数较多,居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1.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一般是因自然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单一追求资源开采量的目标,单一抓资源的调出任务,单一抓资源的开掘,因而出现了单一的自然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城市主导产业比较单一。这种以自然资源为单一指向的产业,资源利用面窄,产业链较短,产品深加工不够,自我调整能力低下,后续替代产业弱小,有一定规模的配套产业群难以形成。高投入低效益产出所提供的有限资金,在面广、量大、长期落后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基础建设面前,犹如杯水车薪,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和升级。

2.产业结构较多为超重型。与产业结构单一型相适应,我国资源型城市多是以开采加工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其他自然资源而兴起的,这些产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均属重型工业。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一直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一般是能源、原材料的超重结构,有的城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3:7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

3.产业结构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城市的兴衰往往与资源的可开采性和产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如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是古代生物转化而来的,其原藏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一旦资源枯竭,产业衰败,容易导致城市经济的衰败。当前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型城市已步入自然资源递减甚至枯竭阶段的事实表明,如果这一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是形成一种长期不可逆转的趋势,产业结构就难以实现转型、优化和升级,城市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高新技术产业举步维艰。高新技术既可以提升原有产业,更可以快速发展为独立的新兴产业,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以其高质量的产品、高效益的经济成果和前景无限的市场而获得高速发展,并正在成为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条件,其中主要是社会和人文资源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才、资本、技术、知识、信息、文化和形象等。资源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人文资源缺乏。

5.企业组织结构普遍不够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由于受体制、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城区内部、城区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盲目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与联合,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形不成规模效益,难以和国际同类企业相竞争。

6.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矿业产业由于受资源储备条件和地质开采条件的限制,企业大多数都分散在远离市区的山区和近郊农村。我国绝大部分矿业城市也是依山、靠矿区而建,城市空间布局比较分散,这就为城市的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带来诸多先

天的不便。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1.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型城市自身的选择能力极弱,很难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调整。因而形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长期超重型、单一化、低效益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经济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要求按市场导向配置资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的根本制肘在于体制问题。这些城市旧体制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新的思路、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新的制度、新的方式,走出新的路子,最后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

2.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旧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弊端和危害而提出来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从最终效果来看,它要么就是以一部分地区的落后或贫穷换取另一部分地区的发达,要么是以对未来发展潜力的破坏而换来当前短暂的繁荣。总之,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资源型城市是在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兴起的,以消费一定数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特殊城市类型,其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结构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构转型就是通过扩张、收缩、改组、创新等方式,不断优化各产业之问的生产联系、制约关系和数量比例,对各产业进行动态的资源配置,促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趋动资源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特别是少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3.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富余下岗人员大幅增加,主导产业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城市已经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如何在资源逐步枯竭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源开发的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如果不能建立替代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将逐步衰退甚至消亡,在国内外均不乏这样的事例。反之,如果能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城市就能继续保持繁荣和发展,并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城市。因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