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合集下载
考点6_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PPT课件

祖国的宝岛
森林 “森林宝库”
樟脑产量世界首位
水 “海上粮仓”
稻甘
蔗菠 “东方糖库”
萝香 蕉茶
“水果之乡”
叶铜 金
煤、石油
石 金、铜
油煤 矿硫磺
硫磺
矿 “水产王国”
“蝴蝶王国”
做一做
在地图上找到 台湾的主要城市: 台北、高雄、 新竹、台南、 基隆、苗栗、 彰化、 台东, 阅读课文完成下 列问题.
基隆 台北 新竹 苗栗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开发资源能源支持
西部
东部
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支持
台湾的范围
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由 台湾岛(主体)、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屿 等80多个小岛组成。
一、认识台湾的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台湾的位置
东
台 湾 海 峡
南海
海
太 平 洋
1.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 中南部
2.海陆位置
西望大陆,隔台湾海峡与 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 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
意义:独特的地理位 置,对我国具有重要 的战略和交通作用。
台湾处于欧亚大陆和 太平洋的连接地带。
意义:我国联系太平洋 各国海上交通的枢纽。
(二)台湾的自然环境 1.气候
(1)主要气候种类及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2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5第二课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分析PPT课

3
4
二、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1. 我国南北方的划分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大体将东部季风区划分 为北方和南方。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 南方。
5
知识拓展 秦岭—淮河一线是 1 月 0℃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 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温带季 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水田耕作区与旱 地耕作区的分界线;是东部地区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 线。
A [甲地区为长江入海口,乙地区为港澳地
区,两者都位于南方地区。]
15
40.(2015·黑龙江龙东)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 异,描述错误的是( )
A. 农业西牧东耕 B. 农业南稻北麦 C. 人口东密西疏 D. 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D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16
41.(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关于我国地理 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
烟”可知该景色出现于南方地区的春天。]
23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第48—50题。
48.③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A. 灌溉便利 B. 土壤肥沃 C. 热量丰富 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 [③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回答第43—44题。 项目
1月
7月
全年
气温(℃)
-0.1
26.6
13.7
降水(毫米)
6.9
98.6
656.1
项目
1月
7月
全年
气温(℃)
2.4
25.2
14.2
降水(毫米)
8.7
175.2
963.7
4
二、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1. 我国南北方的划分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大体将东部季风区划分 为北方和南方。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 南方。
5
知识拓展 秦岭—淮河一线是 1 月 0℃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 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温带季 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水田耕作区与旱 地耕作区的分界线;是东部地区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 线。
A [甲地区为长江入海口,乙地区为港澳地
区,两者都位于南方地区。]
15
40.(2015·黑龙江龙东)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 异,描述错误的是( )
A. 农业西牧东耕 B. 农业南稻北麦 C. 人口东密西疏 D. 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D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16
41.(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关于我国地理 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
烟”可知该景色出现于南方地区的春天。]
23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第48—50题。
48.③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A. 灌溉便利 B. 土壤肥沃 C. 热量丰富 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 [③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回答第43—44题。 项目
1月
7月
全年
气温(℃)
-0.1
26.6
13.7
降水(毫米)
6.9
98.6
656.1
项目
1月
7月
全年
气温(℃)
2.4
25.2
14.2
降水(毫米)
8.7
175.2
963.7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运输 方式
人口
陆路、陆路、 水路、航空运 航空 输,线 交织 路单一 成网 少多
经济 落后 发达
要点突破二 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特点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包括东 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甘、宁的东南部和苏皖的北部,东临渤 海和黄海。
黄土 高原 地区
肃宁夏陕、、高沟横原壑,纵 西、
山
温带大 陆性气 候,冬 季干燥 寒冷, 夏季湿 润炎热
黄土土 质疏松, 便于开 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如信天 垦,发 游、腰鼓;窑洞,是主要民居 展农业;形式 煤炭资 源丰富
西
腰鼓
陕北民居——窑洞
自然条件 区域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人文环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14、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
主。关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D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是北方地区 B.②表示的是西北地区 C.③表示的是南方地区 D.④表示的是青藏地区
A 2.以下气温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确的是②地区1月平均气温的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B 8. 右图所示民居为( )
A. 北方民居 B. 南方民居 C. 西北民居 D. 青藏高原民居
C 9. 下列所列各项西部比不上东部的有( )
①矿产资源贮藏量 ②交通通讯发展状况
③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④城市化程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B. 中国最西的地方——帕米尔高原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b)

内蒙古牧区
草原牧场
青藏牧区
高寒牧场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一、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区 北方 地区 南方 :一年一熟后两年三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小麦、 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苹果、梨、桃、杏、山楂、枣等。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我国水稻、 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盛产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 热带、亚热带水果。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 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放牧羊、牛、马 等牲畜。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 生产区。新疆天山的还有“绿洲农业”。 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有青藏牧区、青海牧区,放牧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牲畜。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
糌粑、 酥油茶
交通工具
陆路运输为 陆路运输为 主,多用汽 主,多用汽 车、马车 车、马车
一、选择题 1.北方地区民居的没有的特点是( D ) A.屋顶坡度较平 B.墙体较厚 C.室内有炕 D.屋顶坡度较大
2.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秦岭——淮河一线 B.800mm年平均等降水量线 C.2月均温0℃等温线 D.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地势:第一级阶梯
降水:湿润和干旱地区
农业:牧业为主,特殊牲畜—牦牛、藏 绵羊、藏山羊;种植少量农作物青稞 生活:传统食品糌粑
北方地区
华北平原
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 国小麦、玉米、棉花的 主要产地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冬小麦 东北平原--春小麦
南 方 地 区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4.北方地区的农作物耕作制度一般是( D )
A.一年两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 .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 B A、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B、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C、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D、柴达木盆地四周绿洲
6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B
A、高温多雨 B、干旱 C、寒冷
制造业、航运业发达;
展优势
④政策支持: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 产业
略,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浦东成
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也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高原,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西北地区
丝路明向珠西—开—放新的草疆门原户风—情——乌—鲁内木蒙齐古牧区
区域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地形
物
剧、川菜等
区域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社会经
济条件 优势产品 资源 (城市 (产业)
特色)
启示
广东东南 南 珠 部、珠江 方 江 下游,毗 地 三 邻港澳地 区 角 区,与东
洲 南亚地区
隔海相望
亚热带季 平原辽 风气候, 阔,地 热量充足, 势平坦,降水丰沛, 水网密 适宜农作 布 物全年生
长。
原山地气候,终年低温,分旱 种植耐寒农作物青稞;随着青藏铁路
雨两季,具有高寒、缺氧、低 开通,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迅速发
气压等高原环境特点,成为我 展。牧民们穿藏袍,住帐篷,喝青棵
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昼夜 酒、酥油茶、奶茶,吃糌粑、牛羊肉;
温差大,太阳光强烈,牧草营 靠天养畜,过着自给自足的游牧生活;
原因:①自然条件(位置、地形、
第二课时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PPT课件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房檐较长,墙体高, 多敞口
14
蒙古包
便于游牧民 族放牧生活
西北地区
新疆 的平顶房 便于晾晒东西
15
藏北牧区账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藏地区
碉房既利于防风避 寒、又便于御敌防 盗
藏南谷地碉房
16
3.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影响着交通运输工具 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可发展水路运输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三、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0
1、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北 面
南米
11
西北地区饮食
烤全羊
特点: 以肉食、奶食和面
馕
食为主要原料加工
制造,口味咸重
12
青藏高原 酥地油区茶饮食
糌粑 青稞酒
特点:
咸重、微辣、
辛香
13
2、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北方民居屋顶坡 度小,甚至没有坡度, 房檐较短,墙体厚, 单面开窗,比较封闭
主要农作物 典型区域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5
平原和高原 西部:黄土高原 东部: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6
平原,高原,丘 陵,盆地交错
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西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7
高原,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8
青藏地区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9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 一、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 二、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14
蒙古包
便于游牧民 族放牧生活
西北地区
新疆 的平顶房 便于晾晒东西
15
藏北牧区账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藏地区
碉房既利于防风避 寒、又便于御敌防 盗
藏南谷地碉房
16
3.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影响着交通运输工具 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可发展水路运输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三、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0
1、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北 面
南米
11
西北地区饮食
烤全羊
特点: 以肉食、奶食和面
馕
食为主要原料加工
制造,口味咸重
12
青藏高原 酥地油区茶饮食
糌粑 青稞酒
特点:
咸重、微辣、
辛香
13
2、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北方民居屋顶坡 度小,甚至没有坡度, 房檐较短,墙体厚, 单面开窗,比较封闭
主要农作物 典型区域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5
平原和高原 西部:黄土高原 东部: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6
平原,高原,丘 陵,盆地交错
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西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7
高原,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8
青藏地区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9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 一、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 二、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考点6__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b)(复习课件)分析

西部地区
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内蒙古、陕西、 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甘 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 湖南湘西和湖北恩施两个自治州。
广 义 东 部 地
东部沿 包括13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 边沿海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 地区 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中部地 包括6个省区:山西、河南、湖北、 湖南、安徽、江西 区
我国南北方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1.南北方的划分: 人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 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 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秦 岭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
①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②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基本一致;
③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基本一致;
④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是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⑥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⑦是东部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⑧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3.南北方自然、人文差异比较
比较内容 地形 北方 (秦岭——淮河以北) 平原、高原为主 南方 (秦岭——淮河以南) 成因分析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简单生活, 内心愉悦
自然条件 区域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资源
社会经济 优势产品 条件(城 (产业) 市特色)
存在问题
启示
亚热带季风 广东东南部、 气候,热量 珠江下游, 充足,降水 平原辽 毗邻港澳地 丰沛,适宜 珠江 阔,地 区,与东南 农作物全年 三角 势平坦, 亚地区隔海 生长,是我 洲 水网密 相望(如深 国重要的农 布 圳的快速发 产品生产基 展) 地,并外销 南 港澳等地 方 地 区 地处长江三 角洲,东濒 东海,居于 我国大陆海 上海 岸线中枢, 扼长江入海 口,地处江 处于长 江三角 亚热带季风 洲平原, 气候,气候 地势平 温暖湿润 坦,河 湖众多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b)(复习课件)分析

1月 均温
年降 水量
低于0℃ 800毫米以下
高于0℃ 800毫米以上
纬度不同造成冬季南北温差大
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南 多北少
河流特点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 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多,水量大,冬季 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受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同
耕地 (南田北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受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同。南
农业耕作 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 栽培水稻,一年两熟或 方降水量和热量都高于北方
平原、高 温带季 原为主 风气候
高原、盆 地为主
温带大 陆性气
候
非季风 区
高原
高原山 地气候
划分的主要依据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导致气 温和降水的不同。降水南多 北少;气温夏季相差不大, 冬季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综合各种 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雨 自然地理 热同期 要素,如 气温、降 受海陆位置影响显著,地处 水和地形。内陆,远离海洋,冬冷夏热, 气候因素 降水少,气候干旱,温差大。 在其中起 自然环境显著特征:干旱 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受海拔地势影响显著,地处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自然环境显著特征:高寒
1.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划分
西部地区
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内蒙古、陕西、 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甘 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 湖南湘西和湖北恩施两个自治州。
广 东部沿 包括13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
义 边沿海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
东 地区 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我国南北方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1.南北方的划分: 人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充 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全 足;矿藏 年耕种,农业发达,物 资源丰富,产丰富;农作物种类多, 有“千年 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 盐都”之 水稻和油菜籽产区;成 誉的自贡;都平原有“天府之国” 有大熊猫、的美誉,得益于都江堰 金丝猴等 工程;地域特色的巴蜀 珍稀动物 文化,如川剧、川菜等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简单生活, 内心愉悦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 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 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社会七下P22—75
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布图
东
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部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
2、一月0ºC等温线
风
区
河流冬季结冰,越 往北冰期越长
秦岭 淮河
河流冬季不结冰。 水量充足,利于航 运。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
平原,高原,丘 陵,盆地交错
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西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南方地区
富庶的四川盆地 水乡我孕国育的的经城济镇中—心——太—湖上流海域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区域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资源
社会经济 条件(城 市特色)
优势产品 (产业)
存在问 题
启示
南
位于长江三
角洲南缘的
太湖 流域
气候类型及 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比较干燥
自气 然候 环 境
1月 均温
年降 水量
河流特点
低于0℃
800毫米以下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 结冰,不利于航运
南方 (秦岭——淮河以南)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 交错分布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比较湿润
高于0℃
800毫米以上
河湖多,水量大,冬季 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森林资源丰 富(林业发 达);风光 秀丽,有利 于发展旅游 业
森林资 源急剧 减少, 生态环 境破坏 严重
合理经营 和管理森 林资源, 坚持可持 续发展
东部为温
经济比较落
北 方 地 区
黄土 高原 地区
地跨 高原,顶 甘肃、部地势平 宁夏、缓,周边 陕西、陡峭,沟 山西 壑纵横
带候部大候干夏季,为陆,燥季风中温性冬寒湿气西带气季冷润,黄疏于发煤丰土松开展炭富土,垦农资质便,业源;后特原信鼓音保;的文天;、暖创黄化游窑隔,造土,、洞热是独高如腰隔、主
成因分析
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 阶梯 都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夏 季南北温差不大,普遍高温 纬度不同造成冬季南 北温差大
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 南多北少 受气温、降水的影响 不同
耕地 (南田北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受气温、降水的影响不同。 南方降水量和热量都高于
农业耕作 特色
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 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 三熟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800毫米等降 水量线通过_秦__岭、 淮__河附近至_青__藏__ 高原东南边 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 的_0_℃_等温线大体 是一致的。
昆仑山脉
青藏地区
3.南北方自然、人文差异比较
比较内容 地形
北方 (秦岭——淮河以北)
平原、高原为主
0一°线C等,向温西线到大青致藏经高过原哪的东些南地边区缘?。
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 ①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②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基本一致; ③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基本一致; ④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是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⑥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⑦是东部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⑧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方 地 区
四川 盆地
中 长 ( 济 联国江 与 带 系西上 长 建 )南游 江 设经 相部,中 原 为 势 水 周 环 “ 难 天 法源部 、 主 平 围 绕 蜀 于 ”充道, 上以 丘 坦 山 ; 的足难地 青平 陵 , 地 有说;,亚风冬早气热降土全耕壤、候量水热气暖年种肥夏温充充带候、适沃热和裕沛季,春宜,;,,,
过度开
煤炭资源丰 富;土质疏 松,有利于 种植玉米等 旱地作物
发,植 被遭到 严重破 坏,水 土流失
发展经济 的同时必 须保护好 环境
严重
炎热
要民居形式
西部和北 温带季风
华北 部为丘陵 气候,冬
北京 平原 山地,中 季干燥寒
北部 南部为平 冷,夏季
原
湿润炎热
是我国古老而现代的首 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 中心;有天安门广场、 国家博物馆、故宫等建 筑
喜欢吃米饭
公路、铁路、水路交 通皆发达
受气温、降水的影响 不同
与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关
与降水量、河流有关
平原和高原 西部:黄土高原 东部: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一典型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 境特征,以及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事例
北方地区
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江浙沪地区 (与我们家 乡有关,典
型的鱼米之ຫໍສະໝຸດ 乡)地 三 地 土 水 灌 优势 壤 网处 角 溉 越平 肥 密洲长 条坦 沃 布,江 件, ; ,亚风夏多热利等长热气季雨同于作带候高,期水物季,温雨,稻生
农业高产区,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 乡众城形的乌首镇镇;多成水届众、有,乡世“多周著水城界人名路镇互在,庄的四特联水工等大通色网上商。运八。大住2业0河达著会,繁14和;名在船荣年太交水乌在;11湖通乡镇窗临月, 便 古 召下河19河 利 镇 开行建日道 有, ,”屋,,随 业 镇 带 口 和 染着 、 发 来 压 水工 城 展 人 力 污,必 好 展 增 护 间须 经 与 长 环 的处 济 人 、 境 关理 发 口 保 之 系 乌镇定为永久会址
区域
地理 位置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资源
社会经济条 件(城市特
色)
优势产品 (产业)
存在问 题
启示
小兴 安岭 地区
东北 黑龙 江省 中北 部
温带季风 有利于树
以山地、 气候,夏 木生长,
丘陵为主,季高温多 是著名林
山区面积 雨,冬季 区,被称
广大
寒冷干燥,为“红松
雨热同期 之乡”
林业发展迅 速,是我国 重要的木材 基地;交通 便利
栽培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
北方
人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取暖、门窗密闭,
文
屋顶坡度小
注:南北方差异的形成,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起着至 环
饮食习惯
境 (南米北面)
喜欢吃面食
关重要的作用;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引发了其他一系列 交通工具 的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 (南船北马)
基本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 达
注重通风、防雨, 屋顶坡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