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5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5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伤亡
据美国方面近年的数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美国军队共 计阵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600余人,负伤103248 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踪,估计也只 好归于死亡一类。共计损失169300余人。
根据美联社公开的数位,韩国方面共损失1 312 836人, 其中阵亡415 004人,伤残425 868人,失踪459 428人, 被俘12536人。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 次战败》
“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
中朝谈判代表
彭德怀签字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 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 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 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 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
民的力量击败的。——彭德怀
克拉克签字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 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 了历史上签定没有胜利的 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 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一下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 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 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 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战争于 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 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 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 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但由于 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 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摘要:北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于 1950年6月25日,突然袭击南朝鲜军队开始了朝鲜战争。

北朝鲜军队趁美韩不备,全线出兵,一直南下,不断压缩美韩势力地图。

美国反应过来之后,组织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很快就击溃北朝鲜军队,并跨过了三八线,持续北上,意图一举歼灭北朝鲜。

中国立于自身安全的着想开始了支援北朝鲜的抗美援朝。

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中国保卫了北朝鲜。

双方见战事僵持不下,无法取得新的利益。

就和谈停战了。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军队联合国军北朝鲜在二战结束以后朝鲜半岛从日本占领下得以解放,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分裂成两个国家北朝鲜和韩国。

但是朝鲜人民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北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以解救南方的同胞为己任在1949年就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此时斯大林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也表示无法援助北朝鲜的军事行动。

而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

如果进攻顺利,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

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

理由是,这是一次果断的突袭,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共产党员进行起义,加上南方游击队对朝鲜人民军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

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

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

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

朝鲜战争冷战背景下的代理战争

朝鲜战争冷战背景下的代理战争

朝鲜战争冷战背景下的代理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在冷战背景下爆发的代理战争,始于1950年6月25日,结束于1953年7月27日。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朝鲜战争成为了美苏之间角力的一个关键节点。

本文将探讨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参与的各方以及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一、冷战背景下的朝鲜半岛1.1 二战结束后的格局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分裂,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所主导的两个阵营形成。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造成了冷战时期的对峙局面。

1.2 朝鲜半岛的局势朝鲜半岛在二战结束后也遭遇了严重的分裂。

朝鲜半岛原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随着二战结束,苏联和美国在朝鲜分别占据了北部和南部。

北部成立了以朝鲜劳动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即北朝鲜,而南部则建立了以李承晚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即南朝鲜。

1.3 冷战背景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冷战的对立思维和两个阵营间的矛盾使得朝鲜半岛陷入了政治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局面。

北朝鲜与苏联结盟,而南朝鲜则与美国结盟。

这种对立关系的紧张程度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了朝鲜战争。

二、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参与方2.1 朝鲜战争的爆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北朝鲜军队发动了对南朝鲜的全面进攻,并很快占领了首都汉城。

南朝鲜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寻求援助,美国迅速派遣军队支持南朝鲜,形成了朝鲜战争的基本参与方。

2.2 参与朝鲜战争的各方朝鲜战争可以被视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代理战争。

除了美国和苏联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参与了这场战争。

中国派遣了志愿军支持北朝鲜,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也与美国一起参与了战斗。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与意义3.1 对战争双方的影响朝鲜战争期间,战争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北朝鲜和南朝鲜作为战场,受到了军事打击和国内破坏。

特别是北朝鲜,其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这对其后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是如何打响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如何打响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如何打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中国人民利益而发动的一场正义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

一、背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随后朝鲜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源于朝鲜半岛长期分裂,南北朝鲜政权的间接对抗。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攻入南朝鲜,打响了朝鲜战争。

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介入,将朝鲜战争扩大为中美两国的战争。

二、中国出兵中国对这场战争中立持观望态度,但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却发表声明,表示不排除将军队出现在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地区。

此时,中国认为必须作出反击,以打破美国的侵略。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援助,中国政府认为出兵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于是决定参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总部成立,中国向朝鲜派出了数十万部队支援朝方抵抗美国。

由于朝鲜军队已经被美国击退,而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获得了更强大的后勤和人力资源,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战争爆发1950年11月25日,朝鲜军队在韩国的东北部加封江附近发动了总攻击。

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下令进攻中国边境地区,随后中国志愿军出现在朝鲜的战场上,展开了几十天的殊死搏斗。

中国志愿军起初遭到了美军的打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队逐渐找到了突围之路,开始对美军实行有效的反击。

四、战争进程战争于1950年11月25日爆发,历时两年有余,共有七十多万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牺牲,成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事业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

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局势不利,之后中国军队通过改变战略,改进武器,还击美军,反攻成为主流。

1951年,中国军队发起的大规模反攻战取得胜利,初步扭转了战局。

1952年,双方在朝鲜半岛上互有胜负,但不论如何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1953年,双方于板门店谈判,达成停战协议,确定三八线为停战线,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

五、战争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崭新精神的集中表现。

看客:朝鲜战争

看客:朝鲜战争

1951年1月至4月间,志愿军对美军发动了四次战役。针对志愿军作战后勤补给缺乏的薄 弱点,美军对志愿军发动了数次反击。志愿军放弃仁川和汉城,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 里,撤回到了北纬38°线以北。图为修理山阻击战中,某部二排在子弹打完之后,用石 头打击敌人。 解放军画报
因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的缺乏,志愿军士兵只能携带7天口粮, 因此美军常常选择在战争前五天固守阵地最后两天反攻。 而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缺乏,更导致大量士兵患上夜盲症。 图为1951年3月23日,美军空降兵187团降落在韩国文山, 以阻断朝鲜后续战略物资补给。Army
中国与朝鲜的战俘被拘留在巨济岛战俘营内,遭受种种虐待。1952年5月7日下午, 美军战俘营总管杜德准将在一个武装步兵排和两挺重机枪的严密警戒下, 来到巨济岛76号战俘营大门外,和中朝战俘代表对话。随后杜德准将被志愿军绑架, 经过谈判,被强迫签署战俘的宣传性文件 (上面写有对战俘大量虐杀、机枪扫射、拿战俘进行细菌毒气原子弹试验)后被释放。 随后战俘营遭血洗,31名战俘死亡。图为1952年6月10日, 巨济岛战俘和美军发生流血冲突后, 美国士兵在巨济市战俘营门口举起一面志愿军自制的党旗。 AFP PHOTO
1951年10月25日,谈判移到了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的南北军事分界线板门店, 临时搭建军用帐篷作为谈判会场。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及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 “以双方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
以建立停战期间的非军事地区。如军事停战协议在本协议批准后30天之后签字, 则应按将来双方实际接触线的变化修正上述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
AP Photo
1952年5月2日,朝鲜停战谈判五项议程中的四项已经全部达成协议,但在第四项议程, 即关于战俘安排问题上,美国方面提出了自愿遣返的原则,而中国方面坚持应全部遣返, 双方的谈判由此陷入僵局。图为1952年9月,板门店新建成的谈判室。

1949-2012中国动武回顾

1949-2012中国动武回顾

五、西沙海战 1974年1月 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 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此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 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西沙群岛。
六、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 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 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 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 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 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 2个炮兵师,两个高炮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
三、中印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 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四、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9年3月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 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人侵苏联,并且公 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 争议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 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 辑。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 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 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朝鲜战争 中国是谁最早判断美军在仁川登陆?

朝鲜战争 中国是谁最早判断美军在仁川登陆?

[键入文字]朝鲜战争中国是谁最早判断美军在仁川登陆?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支持南朝鲜李承晚,进行武装干涉,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赴朝鲜作战。

但是,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向南一路势如破竹,但随后就由于战线延长,加上美军增兵,攻势减弱,战争在洛东江一带胶着。

9 月15 日,麦克阿瑟指挥美第10 军在仁川登陆成功,截断人民军后路,南北夹击,朝鲜战势立即逆转,最终导致中国组建志愿军赴朝。

然而,美军仁川登陆虽然突然发动,但中国方面却事先就有判断。

那么,中国是谁最先作出这个判断的呢?一个流出很广的说法,他就是原军委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即1950 年8 月下旬,他最早作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并获得毛泽东、周恩来的重视,为此毛泽东还召见他当面听汇报。

对此,雷英夫本人也多次发表回忆文章,指出当时总参作战室不仅预测了美军的登陆地点是仁川,而且判断出美军的登陆时间是1950 年9 月15 日。

(雷英夫)可是,关于这种说法,在国内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档案中均找不到佐证。

一些多年从事抗美援朝战争研究的学者也持有异议。

那么雷英夫是不是中国最早作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判断的人呢?如果不是,他是谁?2000 年前后,这桩公案终于有了答案。

1994 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苏联时期关于朝鲜战争的部分档案,赠送给韩国总统金泳三。

随后,韩国外交部东欧科外交事务官白宙铉根据这些档案,整理了一本《苏联朝鲜战争档案摘编》(1949 年1 月—1953 年8 月)。

他惊人地发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刚一个星期后,就对美军仁川登陆的可能性有所判断。

档案记载的事情如下:1。

开国第一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

开国第一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

开国第一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这里就成为了东西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中国也在1950年的10月25日正式卷入这场至今仍然没有签订和平协议的局部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至今仍有很多争议,但也正是因为它,才使得诞生不足一年的新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入朝部队跨过鸭绿江正式入朝参战。

一般人们都称呼这场战争为“朝鲜战争”,中国的官方文献对此场战争则有着严格的名称定义。

从南北双方开战开始,朝鲜战争就已经爆发。

而直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中国所说的“抗美援朝战争”才正式开始。

可见,抗美援朝战争只不过是朝鲜战争中的一部分,尽管这个部分是绝大部分。

朝鲜,这个二战中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即将迎来自己民族的独立解放的时候,遭遇了人为导致的民族分裂。

随着美军一个下级军官在地图上随便画出的三八线,苏美双方分别接受朝鲜半岛日军的投降,随后在苏美双方各自的支持下,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两个对立的政权分别成立。

在南北朝鲜对立的情况下,两个政权都想要统一整个朝鲜半岛。

南北朝鲜正式开战之前,两个朝鲜都在政治上进行互相的攻讦。

直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第七警备旅向韩军第十七团发起进攻,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不论是朝鲜宣称的韩军先挑衅进攻,人民军自卫反击并全面进攻韩国,或者是韩国宣称的朝鲜率先挑起战争,都已不重要。

金日成和李承晚都宣称过要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在苏联武器装备的支持下,战斗力和军事实力均超过韩军。

所以,在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韩军全面溃败。

6月28日人民军占领汉城。

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至9月15日的进攻,红色为各时期人民军的推进战线朝鲜半岛问题从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处于美国操控的联合国的监管之下。

面对美国利益的损失,害怕共产主义势力在东亚像东欧一样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决定让联合国作出决议干涉朝鲜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战争爆发原因1950年6月25日,共产党统治下的北朝鲜入侵南朝鲜,朝鲜战争爆发。

联合国称此入侵行动违背了国际和平并要求共产党从南朝鲜撤军。

共产党置之不理。

于是联合国要求其成员国给予南朝鲜以军事援助。

16个联合国成员国派兵去了南朝鲜,41个成员国提供了军事装备,食品或物资。

其中,美国提供了十分之九的军队,装备和物资。

中国则派兵支援北朝鲜,而苏联向北朝鲜提供军事装备。

朝鲜战争在1953内7月27日联合国与北朝鲜签订停战协议之后结束。

北朝鲜和南朝鲜之间的永久和平条约则从未能达成。

美军仍驻扎在南朝鲜以防止朝鲜双方的敌对行动。

朝鲜战争是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

南朝鲜有约一百万平民死亡,几百万平民无家可归。

联合国及南朝鲜军士兵死伤或失踪58万人,共产党军队死伤或失踪一百六十万人。

战争的起因日本于1895年占领朝鲜并于1910年将其并入日本。

二战中联军击败了日本,美国和苏联军队进入朝鲜。

战后,苏军占领了朝鲜北部,以北纬38度线为准,朝鲜被划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

美军则占领了38度线以南的部份。

1947年,联合国宣布朝鲜应举行统一选举政府。

苏联反对,不同意在北朝鲜举行选举。

1948年5月10日,南朝鲜人选举了其国家议会,议会成立了朝鲜共和国政府。

9月9日,北朝鲜共产党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南北双方均宣称为朝鲜唯一政府,1948到1950年间双方军队在边界发生数次摩擦。

美军1949年撤出南朝鲜,并于1950年初称朝鲜不包括在其在亚洲的主要防御线内。

共产党认为军事行动时机已到。

陆地战争爆发北朝鲜入侵南朝鲜之初,北朝鲜军有十三万五千人。

其中很多士兵曾于二战中参与过中国和苏联的战争。

北朝鲜拥有飞机,大炮和坦克。

南朝鲜军则有九万五千名士兵,少量飞机,重炮,没有坦克。

一开始,南朝鲜军几乎未给敌军以反抗。

后来最强盛时期的南朝鲜及联合国军拥有近一百一十一万士兵,其中59万南朝鲜人,48万美国人,另有三万九千人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埃赛俄比亚,法国,英国,希腊,卢森堡,荷兰,新西兰,菲律宾,南非,泰国及土耳其。

北朝鲜军则增加到超过26万人。

中国派了78万士兵支援北朝鲜。

战争开始那天,联合国安理会签署决议,要求共产党停战并撤回38度线以北。

11国委员会之一的苏联本可以否决该项提议,但苏联正在抗议国民党中国为联合国的成员国,苏联代表未参加表决。

北朝鲜并未理会联合国决议,6月27日,北朝鲜军抵达南朝鲜首都汉城郊区。

当天,哈里-杜鲁门总统及联合国采取了行动以阻止共产党的推进。

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开往南朝鲜,联合国要求其成员国帮助南朝鲜。

6月30日杜鲁门下令美国陆军采取行动。

国会支持杜鲁门及联合国的政策,但并未向北朝鲜正式宣战。

7月1日,美军第24步兵师的一部份从日本飞抵朝鲜南端的釜山。

第二天,该师开始向汉城以南约75英里(121公里)的Taejon前进。

其他联合国成员国的军队不久后陆续抵达朝鲜。

美军与北朝鲜的第一次交锋于7月5日在汉城以南30英里(48公里)的Osan展开。

此时共产党已经占领了汉城。

7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杜鲁门任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负责统领所有联军-南朝鲜,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军队。

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他的司令部指挥联军的行动。

7月13日,美军第8军司令沃顿-沃克中将被任命为联军在朝鲜的实地指挥官。

7月19日,美军第1骑兵师和25步兵师登陆朝鲜,以改变24师的敌众我寡的局面。

但Taejon仍然于7月21日失守。

釜山防线美第1海军陆战队混编旅及第2步兵师于7月底到达南朝鲜。

联军仍于8月2日被迫撤至釜山防线。

釜山防线是南朝鲜东南角的一条战线,从东南沿海的Pohang向西经Taegu,向南至釜山,大部份以Naktong河为边界。

釜山防线的战役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北朝鲜在向该区推进时损失了大约五万八千名士兵及很多装备。

美军力量的迅速增加使沃克中将能灵活运用他的军队。

北朝鲜试图沿该防线以分散式进攻进行突破,沃克对以预备队防御此类冲击,而主要防线则安然无恙。

美军并在空中以飞机提供支援并袭击敌军漫长的补给线。

美军的坦克和大炮源源不断运抵釜山以加强防御。

北朝鲜意识到联军正逐渐处于军事上的优势。

他们发动了一次猛烈进攻,于8月6日成功渡过了Naktong河。

但美军海空军进行了反攻,阻止了防线的崩溃。

北朝鲜军前进到离Taegu咫尺之遥,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装备损失迫使他们于8月25 日开始后撤。

9月3日共产党再次向釜山防线发起进攻,三天之后占领了Pohang,但联军于9月8日再次阻止了敌军的攻势。

仁川登陆是改变战争进程的一次奇袭。

1950年9月15日,海军及美X(第10)特种兵团从日本驶往南朝鲜西北海岸的仁川。

麦克阿瑟将军亲自指挥了此次登陆。

此次行动必须进行非常周详的计划,因为仁川港的潮水涨落很大,前后可相差30英尺(9米)。

船只必须在高水位时登陆,否则靠近岸边的船只会陷入泥中。

仁川登陆的军队切断了在釜山防线一带的北朝鲜军的退路。

爱德华-阿尔蒙得少将指挥X兵团向仁川东北24英里(39公里)处的汉城推进。

苦战之后,麦克阿瑟于9月26日攻占汉城。

与此同时,沃克将军的部队也从釜山防线突围,并给予敌军沉重打击。

9月28日,他们与X兵团在汉城附近会师。

麦克阿瑟要求对手投降,但北朝鲜予以拒绝。

联军开始向北推进。

9月底,联军准备侵入北朝鲜。

南朝鲜军队于10月1日进入北朝鲜并攻占沿海城市Wonson,Hungnam,Hamhung。

第8军于10月8日进入北朝鲜,将北朝鲜军队赶往北朝鲜首都平壤。

他们于10月19日攻占平壤,共产党继续向北撤退。

第8军从平壤开往朝鲜西北,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发。

X兵团的一部份开往朝鲜东北。

此次分兵各进后来受到军事专家的批评。

中国发出警告,要求美军停止向其边境前进。

但指望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的麦克阿瑟将军命令联军继续前进。

美军与中国军队于10月25日在长锦水库附近及Onjong, Pukchin初次相遇,双方打到11月6日,中国军队突然后撤。

联军退回休整。

麦克阿瑟及其情报机构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数量。

10月和11月中,有超过30万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

麦克阿瑟以为联军人数超过中国军队,而中国派军仅只是为了防御。

他还认为联军的空中力量能阻止更多的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

华盛顿的政客们及大多数联军指挥官都相信麦克阿瑟的判断,认为圣诞节之前就能结束战争。

联军飞机在整个朝鲜上空盘旋,舰艇则沿海岸线毫无抵抗的游弋,轰炸敌军港口。

11月24日麦克阿瑟下令再次推进。

联军撤退。

迅速结束战争的希望很快破灭。

中国于11月26和27日派了大量军队抵抗联军并迫使联军撤退。

11月底,共产党已插入西部的第8军和东部的X兵团之间。

X兵团与第8军被分割开来。

12月4日联军开始从平壤撤退。

4天之后,2万美军海军及步兵师士兵被中国人包围,开始从长锦水库向Hungnam港的历史性撤退。

圣诞夜,十万五千名美军及南朝鲜士兵,九万一千名难民,一万七千五百辆车辆从海上撤离Hungnam。

西部,共产党进入南朝鲜并攻占距汉城28英里(45公里)的Korangpo。

沃克将军在吉普车意外中丧生,马修-里奇威中将于12月27日接管了第8军。

新年之夜,共产党开始向汉城进攻并于1951年1月4日占领汉城。

联军于1月10日退至汉城以南25英里(40公里)处,并站稳了脚跟。

"山头之战"。

里奇威迅速恢复了联军的信心,联军很快给对手造成巨大损失。

1951年1月16日,他们再次开始向北推进。

15天之内,他们推进到汉城城外。

里奇威采用了新的战术,步步为营,扫清所有敌军,而不再漏过任何一个。

3月14日,联军未遇抵抗地重新占领汉城。

到6月份,他们推进到北朝鲜境内。

此时战争已经转变。

双方都开挖战壕,开始沿38度线以北的一条战线相互攻击。

7月份双方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仍然为一些战略据点进行激烈的战斗。

这段时期的战役被称为"山头之战"。

战场包括:Bloody Ridge, Finger Ridge, Heartbreak Ridge, Old Baldy, 及Pork Chop Hill。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免去了麦克阿瑟的联军总司令之职,任命里奇威为总司令。

这也是这场战争中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

总统的这一举动是由麦克阿瑟与华盛顿国防部长期以来就联军如何进行这场战争的意见分歧所至。

直接的导火线则是麦克阿瑟发表的公开谈话,他宣称必须取得彻底胜利,并打算轰炸中国满洲里的基地,以及采用其他"全面措施"。

杜鲁门及其智囊们则担心这样会导致第3次世界大战。

杜鲁门无法再容忍麦克阿瑟公开反对国家政策。

里奇威到东京去取代麦克阿瑟,而詹姆斯-冯-福里特则成为第8军的司令。

空军及海军空中战争。

朝鲜战争中的空战是第一次喷气式飞机之间的战役。

战争早期,联军轰炸机及战斗机以日本,Okinawa和南朝鲜为基地,毫无阻拦地在北朝鲜上空呼啸。

他们支援联军陆军,攻击敌军并轰炸共产党的基地。

苏联不久之后开始向朝鲜提供米格15飞机,空战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最多时曾有100至150架美军F86战机和苏制米格15参加空战。

所有空战都发生在北朝鲜境内,因为联军飞机不能跨越鸭绿江,而米格15也从未飞过38度线以南。

大部份空战发生在"米格走廊",位于鸭绿江和平壤之间。

联军用直升机从战场上将伤员运送去医院。

直升机驾驶员勇敢地营救了不少被击落的联军战机飞行员。

这也是直升飞机第一次用于运送军队。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损失超过2千架飞机。

大部份被共产党的防空炮火击落。

联军飞机击落超过1千架敌军飞机。

海军和陆战队飞机杀伤大约10万共产党士兵,空军则杀伤大约18万4千8百人。

海战。

联军海军包括80艘驱逐舰,16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4艘战舰。

美国海军以炮火轰炸敌军岸边设施来帮助士兵登陆。

海军占据共产党的炼油和工业城市Wonsan达两年之久。

在这场战争中,5艘舰只被击沉,82艘受伤。

被击沉的舰只为:minesweepers Pledge, Partridge, Pirate, Magpie, 还有the tug Sarsi.战争结束停战谈判。

苏联代表Jacob Malik于1951年6月23日向联合国提交停火议案,和平的曙光出现。

6月30日,里奇威按华盛顿的指示,提议联军和共产党军队将领谈判停战。

停战谈判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后于10月25日转移至板门店。

11月27日,谈判似乎取得一致,双方同意如停战协议于30天内达成,目前的战线将成为最后的南北朝鲜分界线。

此协议具有阻止进攻的效果,因为即使再攻下一些地方停战之后也要归还对方。

但是仍然有几个问题阻止着30天之内达成协议的进程,其中最主要是自愿遣返战俘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