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数的基础练习题(基础)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 - 物质的量基础题XX : 班级: 学号:一、[判断正误]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 )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 )3、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 )4、1摩尔小麦含有6.02 ×1023个麦粒 ( )5、3mol 氢 ( )6、4.5molNH 3 ( )7.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8.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9.我们把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摩尔( )10.1mol 氧含6.02×1023个O 2 ( )二、计算1、 某物质中含有6.02×1022个Na +,则Na +物质的量为多少?2、 2.5molO 2多少个O 原子?3、已知1mol Al 所含Al 原子的个数为阿佛伽德罗常数,那么0.5mol Al 所含Al 原子的个数为, 2mol Al 所含Al 原子的个数为。
4、 9.03×1023个H2O 的物质的量为.所含H 的物质的量为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三、填空1、1.5molH 2SO 4所含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所含硫酸分子的数目为_________.2、1mol CO和______mol CO2所含氧原子数相等?3、0.5molH2O中有________mol原子.四、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71nB、(1/71)nC、35.5nD、(1/35.5).n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A.1∶2 B.1∶3 C.1∶4 D.1∶66、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A.1g H2所含的原子个数B.4g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C.23g金属Na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D.16g O2所含的分子个数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2 C.2:1 D.2:3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 A个N2分子和N A个CO分子质量比为1∶1-B.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质量的总和C.在任何条件下1mol H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1mol H2SO4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 A10、a mol H2和2a mol氦气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质量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使用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1mol H2的质量是1g五、填空题12、0.2 mol Al2(SO4)3中含有Al3+mol、SO42-g。
讲义(2)《化学计量基础》课后练习答案(一)

第二章 化学计量基础【课后练习】一、物质的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molB. 1分子硫酸的质量是98/N A gC.4.4gCO 2的物质的量是0.1molD. 1mol 氢气的质量是2g2. 对于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而言,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 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 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 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解析: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4 : 1/96 = 96 : 64 = 3 : 2,列出如下关系式:SO 2 ~ 1S ~ 2O SO 3 ~ 1S ~ 3OA 选项:氧原子个数比 = 3×2 : 2×3 = 1 : 1,错;B 选项:硫元素质量比 =3232:80:645:43216232163==+⨯+⨯ C 选项:氧元素质量比 =162163:3280:48645:63216232163⨯⨯=⨯⨯=+⨯+⨯ D 选项:硫原子个数比 = 3×1 : 2×1 = 3 : 2,错.3. 将a g 氯化钾溶于1.8L 水,恰使K +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 值为 ( )A. 0.745B. 0.39C. 39D. 74.5解析:列出关系式:KCl ~ K + ~ 100H 2O1 mol 1 mol 100 mol1.8 L 水的质量为1800 g ,物质的量为100 mol ,则需要1 molKCl ,其质量为74.5 g 。
4. 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 氙气和7.5mol 氟气,于400℃和2633kPa 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3C. 1∶4D. 1∶6解析:实际消耗了所有的Xe 和3 mol F 2,则列出关系式:Xe ~ 2F 2 ~ XeF n根据原子守恒可得n = 4。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5•海南)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 B.220kJ C.550kJ D.1108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根据生成水的质量计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55.375kJ≈55kJ;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即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2.(2014•上海)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真题集萃.专题:计算题.分析: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B.根据n=计算As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进而计算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C.电子转移守恒计算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Zn的质量;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中0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砒霜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生成As的物质的量==2×1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分解的AsH3为2×10﹣5mol,由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为=3×10﹣5mol,故标况下,分解产生氢气体积为3×10﹣5mol×22.4L/mol=6.72×10﹣4L=0.672 mL,但氢气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其体积不一定是0.672 mL,故B错误;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参加反应Zn的物质的量=2×10﹣5mol×[3﹣(﹣3)]÷2=6×10﹣5mol,故参加反应Zn的质量=6×10﹣5mol×65g/mol=3.9×10﹣3g=3.9mg,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3价降低为AsH3中﹣3价,AsH3中﹣3价升高为As 中0价,故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总数为2×10﹣5mol×(6+3)×N A mol﹣1=1.8×10﹣4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的计算,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3.(2014•重庆)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 B.﹣118 C.+350 D.+13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水分解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焓变△H=H产物﹣H反应物再结合化学键能和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0,②2C(s)+O2(g)═2CO(g)△H=﹣220kJ•mol﹣1①×2﹣②得:2H2O(g)═O2(g)+2H2(g)△H=(2a+220)kJ•mol﹣1>0,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4.(2013•海南)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利用方程式的加减得出C3H5(ONO2)3分解成CO2、N2、H2O、O2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热也要相应的加减,从而得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②2H2(g)+O2(g)═2H2O(g)△H2③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5×②+12×③﹣2×①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准确把握盖斯定律的概念是关键.5.(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结合铵根离子水解解答;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据此判断反应中c(OH﹣)与c(AlO2﹣)、c(Ba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c(NH4+)>c(Al3+),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溶液中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有NH4+、Al3+、SO42﹣,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为0.001mol,剩余0.001molSO42﹣,溶液中NH4+未参加反应,但溶液中NH4+水解,故c(NH4+)<c(SO42﹣),故B错误;C、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使得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故c(OH ﹣)>c(AlO2﹣),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a2+、AlO2﹣、OH﹣,其中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含有0.001 mol Ba2+,c(OH﹣)>c(Ba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过量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6.(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分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根据溶液的配制来分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应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B、因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正确;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溶于1L的水中,故C错误;D、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22.4L氯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悉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1•上海)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考点: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同位素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分析: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涉及到下列几个概念:同位素、丰度、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解答:解:A、75.77%表示35Cl的丰度,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误;B、24.23%表示37Cl的丰度,不是35Cl的丰度,故B错误;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故C正确;D、36.966表示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37Cl的质量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需要学生对于某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体现了高考立足于基础知识的特点.8.(2011•四川)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计算题;差量法.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利用气体体积缩小了72mL及混合气体的体积来列等式计算出乙炔的体积,最后计算乙炔的体积分数.解答:解:由乙烷、乙炔和丙烯燃烧的方程式可知,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C2H6+O2=2CO2+3H2O△V1 2 2.5C2H2+O2=2CO2+H2O△V1 2 1.5C3H6+O2=3CO2+3H2O△V1 3 2.5则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则有,解得y=8mL,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明确气体体积缩小的量及将乙烷和丙烯看成一种物质是解答的关键.9.(2011•上海)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I2(g)+H2(g)⇌2HI(g)+9.48kJ(ii)I2(S)+H2(g)⇌2HI(g)﹣26.48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B、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得I2(g)=I2(S)+35.96kJ;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解答:解: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知(Ⅰ)﹣(Ⅱ)得I2(g)=I2(S)+35.96kJ,故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故B错误;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故C错误;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与能量关系等,难度不大,注意题目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10.(2010•湖北)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 C.2:3 D.1: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题;十字交叉法.分析:根据n=计算磷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产物中n(Cl):n(P)的值,据此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析:参加反应的P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4.因此产物中n(Cl):n(P)=(1.74×2):1=3.48:1,则:即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1.52:0.48≈3:1,故选A.点评:考查化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本题采取十字交叉法解答,可以利用列方程计算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11.(2010•海南)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两等份中一份加氢氧化钠时发生Mg2++2OH﹣=Mg(OH)2↓,另一份加BaCl2的溶液发生Ba2++SO42﹣=BaSO4↓,且两个反应中使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代入离子方程式来计算Mg2+和SO42﹣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解答:解:设每份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Mg2++2OH﹣=Mg(OH)2↓可知,1 2x amol,解得x=0.5amol,由Ba2++SO42﹣=BaSO4↓可知,1 1bmol y,解得y=bmol,忽略溶液中的H+和OH﹣由电荷守恒知,b×2=c(K+)+0.5a×2,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为(b﹣0.5a)×2mol=(2b﹣a)mol,又由于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则原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为2(2b﹣a)mol,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mol•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学生应明确信息中恰好使离子转化为沉淀,然后利用离子之间的反应、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即可解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基础 第1节 物质的量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一章化学计量基础第一节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摩尔”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粒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解答: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
解: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所以选项A 错误;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所以选项B 正确;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所以选项C 错误;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其中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完全中和10.2g 二元酸2H A 生成正盐,用去24g NaOH ,则有关此二元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酸的摩尔质量为34g mol /B .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C .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D .该酸一定是强酸 解答: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计算。
解:24g NaOH 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则:2222NaOH H A Na A 2H O +→+0.6mol 0.3mol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2H A 的摩尔质量10.234g mol 0.3==/。
本题答案为选项A 、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氮约含有236.02l0⨯个微粒B .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含义。
解:微粒不明确,所以选项A 错误;结合化学式可知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所以选项B 正确;钠的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只是数值上相等,所以选项C 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第01练 化学计量-决胜2021年高考化学命题动向优题快练(第1辑)(原卷版)

第01练化学计量必备知识技巧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是摩尔(mol)。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只能运用于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分子、原子因等组合,不能用于宏观物质。
3.使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氮,描述错误,没有指明粒子名称,是1mol N,还是1mol N2等。
4.物质的量、质量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5.1mol物质的质量在以g为单位时,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相同。
6.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数值上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相等。
7. 1mol物质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是三个不同物理量,单位不同。
8.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M = m/n = m(分子)×ρN A = ρ·V m9.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近似值6.02×1023mol-1,类似于π和3.14的关系。
10.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
12.气体摩尔体积V m取决于所处的T.P.,非标准状况下,也可能为22.4L/mol。
11.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
13.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在相同T、P下,相同V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三同”(T、P、V)→“一同”(N)。
14.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任何气体,既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15. 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或PV = mRT/M 来推导。
16.标准状况下,水、液溴、甲醇、乙醇、苯、CH2Cl2、CHCl3、CCl4、SO3、HF均不是气态,均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17.物质的量浓度C B = n B / V中V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和。
18.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是C B = 1000ρW(B) /M。
专题一 化学计量

专题一 化学计量本专题整个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
关系到后续内容,特别是计算问题的学习。
学好这一章要特别关注以下基础知识和公式:一、 物质的量的“由来”(物质的量与阿佛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它是以0.012kg 12C 中所含12C 原子数为标准的规定值,该常数用于定义“物质的量”,是“1mol”的标准。
单位是:mol -1,数值约为6.02×1023。
(此概念相当于π的概念,3.14是其近似值)。
二、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1、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计算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长度”、“质量”等,都是国际基本物理量,用于描述物体。
对比如下: 国际物理量 物质的量 长度 质量对应的简写符号n L m 对应的单位 摩尔 厘米 克对应的单位的简写mol cm g 表示物质时(示例)n=10mol L=10cm m=10g 3、公式n=AN N或 N=n×N A 注意:n 与N 所指的微观粒子要一致。
4、分子如果由离子、原子组成,那么n (分子)与n (离子)、n (原子)之间存在换算关系。
【例1】1mol H 2SO 4中含 个硫原子, 个氧原子, 个氢原子. 【例2】含Na +离子数为3.01×1023个的Na 2SO 4,其物质的量是 mol三、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1、公式n=Mm或 m=n×M 注意:n 与m 所指的微观粒子(物质)要一致。
【例3】19克某氯化物ACl 2中含有0.4mol Cl -离子,ACl 2的摩尔质量是 g/mol ,相对分子质量是 ,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M 与相对分子质量(原子量或分子量)的关系是: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M 的单位是g/mol )而相对分子质量(原子量或分子量)没有单位。
补充:可以利用M (原子或分子)求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 m (原子或分子)=AN )(M 原子或分子【例4】氧原子的质量约为 克,一个CO 2分子的质量约为 克。
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基础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第一课时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_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 n 。
<二>摩尔1.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2.符号: mol3.标准: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234. 计量对象: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拆开理解,也不能简化“物质量”等。
或“物质的质量”。
(2)物质的量是构建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的桥梁。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和米、千克、秒等一样,不是物理量,不要将二者混淆。
(4)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5)“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不要说成”某物质它的摩尔数是多少”(6)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即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注明粒子的种类(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可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
例如2mol H 、1mol H2、1.5 mol H2O等,不能这样表示:1mol 氢(指代不明)。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微粒的个数为与0.012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23。
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微粒个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常用 6.02×1023mol-1表示,符号: N A单位:mol-1。
所以,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mol 。
2. 相关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纯数值,它有单位,有数值,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庞大的确切的数值,它和 6.02×1023mol-1的关系,如同圆周率π和3.14的关系一样,在阐述概念时要从严,用N A;在计算时,用6.02×1023mol-1。
第1讲 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一)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基础课)1.(2021·潍坊模拟)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5N AB.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用浓盐酸分别和KMnO4、KClO3反应制备1 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 D.5.6 g Fe粉与足量S粉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解析:选D标准状况下,CH3OH是液体,2.24 L CH3OH的物质的量不是0.1 mol,故A错误;Na2O2与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故B错误;浓盐酸和KMnO4反应制备氯气,氯气是氧化产物,生成1 mol氯气转移2 mol电子;浓盐酸和KClO3反应制备氯气,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生成1 mol氯气转移53mol电子,故C错误;Fe粉与足量S粉反应生成硫化亚铁,5.6 g Fe粉与足量S粉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故D正确。
2.(2021·南昌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O2-的电子式为,则O2-核外有8个电子B.1 mol NH4Cl中含有的H—Cl键的数目为N AC.CrO5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两个过氧键D.20 g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无法确定解析:选C O2-的电子式为,表示O2-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但其核外有10个电子,A错误;NH4Cl是离子化合物,NH+4与Cl-间形成离子键,无H—Cl共价键存在,B错误;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则,CrO5中5个O共为-6价,说明以-1价氧存在的共有两个过氧根,一个氧化合价为-2价,C正确;Na2O和Na2O2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都是1∶2,与物质质量的多少无关,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量数的基础练习
1、某正方体密闭玻璃容器中含有9.03×1024个硫酸分子,求:
(1)此硫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此玻璃容器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硫酸?
(3)此玻璃容器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硫酸根离子?
(4)此玻璃容器中含有多少摩尔的氢离子?
(5)此玻璃容器中含有多少个硫酸根离子?
(6)此玻璃容器中含有多少个氢离子?
2、现有4.74g的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求:
(1)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钾离子的质量是多少?
(4)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钾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5)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6)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铝离子的质量是多少?
(7)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铝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8)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9)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是多少?
(10)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11)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12)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
(13)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水分子的个数是多少?
(14)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15)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氢原子的的质量是多少?
(16)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氢原子的个数是多少?
(17)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18)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氧原子的质量是多少?
(19)此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中氧原子的个数是多少?
3、4.5g水与多少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多少?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多少?
4、铜的摩尔质量是M(g/mol),铜的密度是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mol),则1m3铜中含有铜原子的个数是多少?
5、在标准状况下,有3.584×105ml氨气求:
(1)此氨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此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3)此氨气的分子个数是多少?
(4)此氨气中氮原子个数是多少?
(5)此氨气中氢原子个数是多少?
6、等质量的CH4和NH3求:
(1)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是多少?
(2)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是多少?
(3)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是多少?
(4)它们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7、在标准状况下有18ml 的水18g 求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8、在0℃ 1.013×105Pa 下有氢气200g 求此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9、由0.4gHe ,3.2gO 2,1.7gNH 3,2.8gN 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多少?
10、已知N 2,CO 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共9.6g ,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 ,则该混合气体中N 2和CO 2的体积比为多少?
11、在标准状况下,1.7g 氨气所占的体积为多少升?它与标准状况下多少升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12、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 2,在标准状况下,1.28g 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 ,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13、已知CO ,CO 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6.0g ,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 ,则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含CO 多少克?所含C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升?
14、同温同压下,SO 2与氦气的密度之比为多少?若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多少?
15、将1170g 氯化钠溶于水中获得5L 氯化钠溶液,求此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6、标准状况下,2.24lHCL 气体溶于100g 水中,溶液密度为pg/ml,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7、在NaCl 、MgSO 4、MgCl 2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 +的浓度为0.1mol/L ,Mg 2+的浓
度为0.25 mol/L ,Cl -的浓度为0.2mol/L ,则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8、美国UNC 化学教授Thomas J .Meyer 等研发了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 2R ,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ml Na 2R
溶液含Na +的数目为N 个,该Na 2R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9、VmL 硫酸铝溶液中含有agAl 3+,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L 溶液稀释到4VmL ,则稀释后
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0、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 )溶于0.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1mL g -⋅,则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