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代谢及对家禽毒害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合成的一种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家禽健康和市场价值。

一旦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它可以通过鸡蛋,肉类等愈合阶段转移,对家禽留下长期影响。

那么,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具有以下三个方面:1. 影响家禽的生长和生产能力。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毒素,能够占据家禽的健康状况并破坏其生长和生产能力。

它会导致鸡只重量减轻、鲜肉鸡生长缓慢以及蛋鸡产蛋减少或得不偿失。

2. 损害鸡只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中的霉菌代谢物会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它会使鸡只甚至死亡。

当鸡只暴露在含有较高浓度黄曲霉毒素的环境中感染中毒时,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和贫血等反应,还可能导致心肺衰竭,最后死亡。

3. 销售价值下降。

黄曲霉毒素可通过鸡蛋、肉类等食品环节转移,对家禽留下长期影响。

因此家禽出栏时,患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鸟只会降低它们的市场价值。

其次,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饲料呢?以下是预防的方法:1. 掌握饲料库房的湿度。

黄曲霉是一种真菌生物,其生长和发展受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所以饲料仓库要始终保持干燥,且集中储存。

2. 饲料原料质量要保证。

饲料原料在收获、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感染真菌菌株,而饲料中的真菌代谢物也是黄曲霉毒素的源头。

因此保证饲料原料的质量是预防饲料污染必不可少的环节。

3.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如玉米油、酵母饲料等添加剂可以有效预防含有酵母菌群的饲料发霉。

4. 定期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定期检测饲料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好方式。

综上所述,防止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对家禽产生影响,可能需要涉及整个饲料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多个方面的预防措施。

生产者可以注意饲料库湿度、关注饲料成分和质量控制、使用防霉剂和定期检测饲料污染等多重环节来避免饲料污染,降低对家禽的危害。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或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存在于谷物和油籽中。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严重的危害,下面将从影响方面以及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问题: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肝脏毒素,可以引起家禽肝脏损伤,并且会导致肝脏功能紊乱。

黄曲霉毒素还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家禽的免疫力,从而增加了家禽感染疾病的风险。

2. 生长性能下降: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导致家禽的生长速度放缓,养殖效益降低。

3. 生殖问题: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生殖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可以引起家禽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降低家禽的生育能力,导致繁殖效果下降。

针对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 饲养环境管理:建议将家禽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因素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少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环境。

2. 饲料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原料供应商,并进行原料质量的监测和筛查,确保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超标的饲料。

3. 添加剂使用:可以通过添加吸附剂、生物酶和益生菌等剂型的饲料添加剂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吸附剂能够吸附黄曲霉毒素,减少其对家禽的危害;生物酶可以降解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益生菌能够改善鸡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

4. 饲料储存和处理:饲料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加大饲料的通风和干燥条件,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为了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应加强饲料质量控制和环境管理,合理使用添加剂,并加强饲料储存和处理,以减轻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它可以存在于各种饲料中,对家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以黄曲霉素(AFB1)、翻转黄曲霉素(AFB2)、半乳甘露聚糖31(AFG1)、半乳甘露聚糖2(AFG2)和黄曲霉酮(AFB5)等形式存在。

本文重点介绍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会抑制家禽的生长发育,使得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

2. 破坏家禽的免疫功能: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家禽易感染各种疾病,提高死亡率,降低存活率。

3. 引起家禽的疾病发生:黄曲霉毒素会引起家禽的疾病发生,如肝脏病变、颜面肌病、黄疸、下痢、厌食等。

4. 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导致蛋产量下降,孵化率低下。

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优质的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较低,因此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是预防黄曲霉毒素的重要措施。

2. 控制饲料储存条件:黄曲霉菌在高湿度、高温度条件下容易繁殖,因此我们要注意饲料的储存条件,保持饲料干燥、通风。

3. 添加抗菌剂和防霉剂:在加工饲料时添加适量的抗菌剂和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4. 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通过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保障家禽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较大,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

为了防治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控制饲料储存条件,添加抗菌剂和防霉剂,并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健康的危害。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玉米、花生、小麦等谷物和油料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饲料中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污染会给家禽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了解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1. 影响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生长缓慢、体重减轻、骨骼畸形等问题。

2. 损害免疫系统:黄曲霉毒素会损害家禽的免疫系统,降低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疾病。

3. 造成营养不良:黄曲霉毒素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降低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导致营养不良。

4. 引发其他疾病: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会导致家禽出现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黄曲霉毒素的防治措施1. 选择质量可靠的原料: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可靠的原料,并加强对原料的检测和筛选工作,尽可能避免使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原料。

2. 控制水分含量:黄曲霉毒素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湿度条件,因此在饲料存储和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避免过高的湿度。

3. 加强卫生管理:饲料加工场所和存放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感染。

4. 使用防霉剂:可以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特定的防霉剂,如丁酚酸和丙酚酸等,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减少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5. 定期检测和监控:饲料生产企业应定期对原料和成品饲料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和监控,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6. 合理使用添加剂: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抗氧化剂和抗霉菌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帮助提高饲料的抗氧化能力和抗霉能力。

三、黄曲霉毒素的解决方案在饲料生产和饲养管理中,有效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关键所在。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摘要】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饲料污染物,对家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主要包括饲料原料和储藏条件不佳。

黄曲霉毒素会对家禽的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家禽曝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食用受污染的饲料、空气中的霉菌孢子等。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包括加强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定期清洁饲料储存设施、注意饲料的保质期等。

最重要的是使用合格的饲料,确保家禽的健康和生长。

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防治意识对于保护家禽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家禽、危害、防治、来源、曝露途径、预防、控制、污染、合格饲料、重要性。

1. 引言1.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它可以在饲料中产生并对家禽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家禽一旦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甚至中毒死亡。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家禽曝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饲料或饮水。

黄曲霉毒素可以在饲料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并残留,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风险。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包括清洁卫生、控制湿度、及时更换饲料等措施。

使用合格饲料也是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重要措施,只有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才能保障家禽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家禽的生产损失,保障家禽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2. 正文2.1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毒素。

这两种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可以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物上繁殖并产生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及生物降解的探讨

黄曲霉毒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及生物降解的探讨

黄曲霉毒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及生物降解的探讨摘要: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黄曲霉毒素约400余种,对牲畜健康影响很大的主要是黄呕吐毒堇(DON)、赭曲霉毒素(OTA)、玉米赤霉烯酮(F-2)、黄曲霉毒素B1等。

黄曲霉毒素(简写AF)则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许多菌类繁殖过程中所形成和释放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主要危害于小麦、花生、水稻、棉籽、高梁等粮食作物中,对饲料工业、粮食生产、家畜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动物的生产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受到了严重危害。

目前,对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去毒途径分为物理去毒法、生化去毒法、生态去毒法,其中又以生态去毒法最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本文将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和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予以总结。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危害生物酶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指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赭曲霉菌、特异曲霉菌以及各种细菌在多糖生长过程中,所合成和产生的与某种生物性质相似的代谢产物。

到目前发现并能确定结构的种类有B1、B2、G1、G2、M1、M2等近20种。

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危害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且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生物突变性。

其毒性是黄信石的68倍,是铁氰化钾的多10倍,诱发肝癌的能力又是二甲基亚硝胺的多七十五倍。

而黄曲霉毒素是二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分子结构主要是由一个二呋喃环与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环)所组成,M1则是由黄曲霉毒素B一级结构在对人体进行羟化后生成出的新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类型为B1,B2,G1,G2,M1,M2等.前者是毒素的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I类致癌物。

1.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猪的危害很大,它主要损害免疫系统[1]。

对肝脏亦有一定危害,可导致猪肝坏死,并造成母猪胎儿的死亡、先天性缺陷、癌症,亦可引起人体的神经系统问题等。

它导致细胞周期异常,是通过控制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的结合达到的。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家禽饲养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但是在家禽饲养过程中,往往可能受到黄曲霉菌的影响。

黄曲霉是一种模菌,由Aspergillus flavus和Aspergillus parasiticus引起,存在于各种物质中,如土壤、植物材料、动物饲料和食品等,因此很容易污染家禽饲料而引起蛋鸡和肉鸡的黄曲霉病。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对家禽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期,一些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可能会干扰家禽饲养过程中的免疫反应,降低了家禽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

首先,在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摄取的黄曲霉毒素可引起家禽免疫系统的损伤。

据研究显示(Liu Y et al., 2016),肉鸡饲料中检测到的黄曲霉毒素可降低鸡脾脏细胞内(spleenocyte)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数目和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产生,影响家禽的免疫反应。

这个研究揭示了黄曲霉毒素通过影响家禽脾脏的T细胞亚群数目和免疫因子的产生来降低家禽的免疫功能。

其次,近期研究表明(Yin YS et al., 2019),黄曲霉毒素还可能通过影响家禽肠道微生物群落来影响家禽免疫系统。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可改变家禽肠道微生物群落和代谢产物水平,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然而,也有研究对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提出质疑。

有研究(Klasing KC, 2018)认为,黄曲霉毒素并不能影响家禽免疫系统的大多数方面,只有在高度暴露于黄曲霉毒素的情况下,且对黄曲霉毒素高度敏感的个体才会影响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黄曲霉毒素对于家禽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具体影响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此外,加强家禽饲养管理,如使用优质饲料、保持干燥卫生的饲鸡环境、定期清理卫生以及适量添加保健食品等,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减少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B_(1)对家禽的危害及解毒策略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B_(1)对家禽的危害及解毒策略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B_(1)对家禽的危害及解毒策略研究进展
杨胜兰;王慧娴;刘金松;杨彩梅;曹广添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
【年(卷),期】2024(60)5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这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对家禽养殖业危害巨大,可造成机体生长性能下降与免疫抑制,肝脏严重损伤,甚至死亡,其中毒性最强的为黄曲霉毒素B_(1)(AFB_(1))。

黄曲霉解毒策略种类繁多,大致可归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物理法和化学法操作简单,但解毒不彻底或引起二次污染;生物法因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是目前最有前途的解毒策略。

本文主要介绍了AFB_(1)对家禽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机体免疫的影响以及黄曲霉毒素物理、化学解毒方法和生物解毒机制,以期减少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影响。

【总页数】6页(P62-67)
【作者】杨胜兰;王慧娴;刘金松;杨彩梅;曹广添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5
【相关文献】
1.黄曲霉毒素B_(1)对动物危害作用研究
2.植物提取物缓解黄曲霉毒素b1对家禽危害的研究进展
3.复合生物解毒剂在人工胃肠液中对黄曲霉毒素B_(1)降解率的影
响4.黄曲霉毒素B_(1)对肉鸡毒性危害研究进展5.益生菌对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 研究发现,日粮中 AFB1 含量达到 2mg/kg 时鸡总蛋白效率显著降低;日粮中 AFB1 水平在 0.5、1 和 2mg/kg 时,净蛋白吸收率显著降低。侯然
是黄曲霉毒素的吸收位置主要是在肠道,这也意 然等(2008)研究表明,基础日粮中加入 0.1mg/kg
味着动物机体中首先受到毒害的可能是消化系 AFB1,肉仔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下 统,特别是消化道。因此,目前有学者提出要从黄 降。庄振宏等(2010)以黄曲霉毒素感染小白鼠,10
46%、54%、54%和 19%。其中东南亚的 AFB 1 阳 被吸收,未被吸收的 AFB1 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吸
性率最高(52%),玉米蛋白粉和玉米的阳性率较 收的 AFB1 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肾脏,亦有少
高(分别为 53%和 40%)。张自强等 2008 年用酶联 量以游离的 AFB1 或其水溶性代谢产物形式分布
3.1 破坏中心法则,影响核酸代谢
变这些蛋白表达量,从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进而
AF 与 DNA 和 RNA 结合形成共价加合物,改 对小鼠产生毒性作用。曹红等(2010)研究表明基
变核酸的结构,损害了 DNA 和 RNA 模板的特性 础日粮中加入 100μg/kg AFB1,肉仔鸡血清中总 (Yatim 和 Sachan,2001),一方面阻碍了 DNA 的自 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动物的死亡,但危害更大的是低浓度污染,这类污 等,1996)、AFP1、AFQ1 被认为无活性而直接通过尿
24
2011 年第 3 期
应用研究
液排出体外或与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结合而通过粪 便排出体外;黄曲霉毒素醇又可以被氧化为 AFB1。AFB1 可被 CYP3A4 代谢物活化为能与细胞 大分子(DNA 或蛋白)结合的终致癌物,即 AFBl- 8, 9- 环 氧 化 物 (AFBl- 8,9- epoxide,AFBO)( Guengerich 等,1998)。AFBO 有两种空间 异 构 体 :exo- AFBO 和 intro- AFBO。但仅 exo- AFBO 具有很强 的活性,是有毒性的亲电子物质,能与 DNA 碱基 对上鸟嘌呤残基(在 N7 位)和蛋白质中赖氨酸的 ε- 氨基共价结合 (Mishra 和 Chitrangada,2003), 其中 AFB1- DNA 主要存在于肝脏,是 AFB1 诱导 HCC(肝细胞癌)发生的点突变的起源(Bailey 等, 1996)。一部分 exo- AFBO 可经机体Ⅱ相酶(如谷 胱甘肽转硫酶(GST))作用与谷胱甘肽结合,最终 以 AFBl- 硫 醇 尿 酸 (AFBl- mercaptutic acid,AFBl- NAC)形式经尿排出体外(Kensler 等,1996);另 一部分与血清白蛋白 (albumin) 结合形成 AFB1白蛋白加合物(主要形式为 AFB1- 赖氨酸加合物) 而残留于血液中,与 DNA 结合形成 AFB1- N7- 鸟 嘌呤加合物(AFB1- N7 guanine,AFBl- N7- GUA)。肝 内形成的大部分 AFB1- N7- Gua 加合物可经 DNA 修 复 较 快 地 从 DNA 清 除 , 并 经 尿 液 排 出 体 外 (Poirier 等,2000),另有 20%可以转变为分子量较 小 的 开 环 结 构 的 AFB1- 甲 酰 氨 基 嘧 啶 加 合 物 (AFB1- forrnamidopyrimidine,AFB1- FAPY)进入血液 经尿液排出体外(Kensler 等,1996)。(图 1)
霉菌毒素对畜禽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 CYP2A6 等) 代谢转化为多种 I 相酶代谢产物,如
变和免疫及生殖毒性,(van Egmond,2004)。高浓 alfatoxinMl(AFM1)、aflatoxinPl(AFP1)、alfatoxinQl(AFQ1)
度的霉菌毒素污染特别是黄曲霉毒素污染会造成 和黄曲霉毒素醇,AFM1 (Ueng 等,1995;Guengerich
升高
给 1 日龄中国三水白鸭商品代肉用雏
鸭按体重 0、0.05、0.1、0.2 mg/kg 口服投
用黄曲霉毒素 B1,黄曲霉毒素 B1 在口
服后不同阶段,均能明显延缓雏鸭生长,
同时随着口服投用黄曲霉毒素 B1 剂量
石达友等
2010
越高,投药时间越长,其延缓雏鸭生长作
用越显著(P<0.05)。用药一定时间后还
黄曲霉毒素 B1 造成其所饲养的成年蛋鸭精神减 了 RNA 的合成和转运;与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酶的
退,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产蛋率严重下降,日死亡 结合导致其失活,两者均会造成蛋白质的合成受
率达到 1.4%(张小彬等,2003)。
到抑制(Kryukov 等,1992)或者合成出错。AFB1 可
3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负面影响的机 引起核糖体与内质网分离,造成内质网膜上核糖
表 1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影响的报道
研究者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时间
肉鸡饲料中添加 3.5 mg/kg 的 AF(79%
Smith 等
AFB1 、16%AFG1 、4%AFB2 和 1%AFG2),
结果显著降低了肉鸡的体增重,并指出 1992
AF 降低肉鸡的体增重的机制可能是增
加尿氮的排泄、降低了血清总蛋白、球
广泛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百奥明公司(Ro- (Robert 和 Patten,1981),其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
drigues,2009)2007 年 10 月 至 2008 年 9 月 对 北 (Breslow 等 ,2002,;Carlson 等 2000;Jaunez 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和美洲包括谷物(如玉 2000),氰化钾的 10 倍。
黄曲霉毒素能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其主要 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增重缓慢、贫血、生长发育受 阻等(Zaghini 等,2005;Rajan 等,1989)严重时甚至 会造成动物大面积死亡。下表列举了一些关于黄 曲霉毒素对肉鸡和肉鸭生产性能影响的报道。
黄曲霉毒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也会产生不良 影响,李家携(1991)报道,给红布洛母鸡饲喂含黄 曲霉毒素纯品的胶囊,当摄入量相当于 1ppm/ 天
我复和转录、RNA 的自我复制和翻译;另一方面,
3.2.2 影响脂肪代谢
改变了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致癌基
AF 可造成肝脏线粒体功能受损,肝组织中琥
因的激活转化。另外,AF 与参与 DNA/RNA 合成的 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降低(侯然然等,2008),
酶结合,影响其活性;与膜蛋白结合,阻碍 DNA 合 造成三羧酸循环受阻,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大量增
应用研究
2011 年第 3 期
黄曲霉毒素的代谢及对家禽毒害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宋洪国 李俊波 1,2* 吕武兴 1,2
(1.湖南农业大学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沙 410128; 2.唐人神集团研发中心,株洲 412007)
摘 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霉菌毒素,对家禽的生产性能的危害是巨大的。 当前 对黄曲霉毒素在体内代谢机理已经基本清楚,对其对生产性能负面影响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 但从家禽消化生理方面展开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文章详细论述了黄曲霉毒素在 体内的代谢过程,对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负面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免疫(ELISA)法对我国 11 个省份的 1 013 份饲料 在肠系膜静脉。被吸收的 AFB1 进入机体后需经体
样品中黄曲霉毒素 B1 含量进行分析,检出率高达 内 I 相药物代谢酶 (主要是细胞色素 P450 氧化酶
99.51%。
CYP450 家 族 成 员 , 例 如 CYP1A2,CYP3A4,
2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 所有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敏感,然而不同动 物的敏感性差异相当大。在家禽中,鸡、火鸡、野鸡 和水禽的敏感性较高。肉鸭对霉菌毒素中黄曲霉
图 1 黄曲霉毒素代谢
毒素要比肉鸡敏感得多。此外,同一动物不同品种 和不同龄敏感性亦不相同,例如麻鸭比京鸭敏感, 雏鸭比成年鸭更为易感。
蛋白以及甘油三脂的水平。
AF 的污染水平为 992ppb 的日粮,能显
Schell 等
1993
著降低肉仔鸡日增重和采食量
1 日龄肉鸡喂含 0.75 mg/kg AF 的日粮,
李增光等 28d 后即发现鸡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 2007
下降
对 肉 仔 鸡 持 续 饲 喂 AFB1 水 平 为 0.1 侯然然等 mg/kg 的日粮,21 d 后增重缓慢,料肉比 2007
殖户因饲喂霉变饲料造成其所饲喂产蛋鸡食欲减 h 左右 DNA 损伤达到高峰。
退、腹泻、产蛋率下降(李布勇和王刚,2007)。
3.2 破坏机体营养物质代谢
黄曲霉毒素对蛋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也是相当
3.2.1 影响蛋白质代谢
严重的。2000 年 9 月江苏淮安一鸭场因饲料中含
AF 对 DNA 和 RNA 模板的特性的损害抑制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代谢;生产性能;机理
1960 年英国火鸡“X”病事件导致了黄曲霉毒 染对动物生产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慢性、
素(Aflatoxin)的发现,霉菌毒素(Mycotoxins)的污 隐性但却极具破坏性的。所有霉菌毒素中黄曲霉
染问题迅速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霉菌毒素污染 毒素毒性最强,广泛存在于饲料、粮食及土壤中
成所必需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其他前体物质转 加。Chou 和 Marh(1975)研究表明,注射 AFB1 后, 运(Yu 等,1991),进而造成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 实验动物肝脏中脂肪水平显著升高,并指出这可
传递受阻或者发生错误。
能与脂肪氧化能力降低或脂肪合成增加有关。侯
王瑞国等(2010)研究发现,AFB1 致雏鸭肝细 然然等 (2008) 研究发现肉仔鸡基础日粮中加入 胞 DNA 损 伤 的 效 应 非 常 强 , 低 剂 量 0.1mg/kg AFB1,导致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