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_曹铭

合集下载

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佘婷婷
【期刊名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3)005
【摘要】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已是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曲霉
毒素的防治与脱毒备受人们关注.传统常用的理化脱毒法存在着破坏饲料营养成分、对动物体造成毒害、脱毒效应不高、成本昂贵、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等问题.相对
而言,生物技术脱毒法主要是通过破坏、修饰或吸附真菌毒素,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
毒素的目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饲料和环境无污染、不造成营养损失、能够避
免毒素的重新产生等优势.
【总页数】7页(P63-69)
【作者】佘婷婷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广州5103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3
【相关文献】
1.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物理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J], 王瑞琦;刘睿杰;常明;金青哲;刘元法;王兴国
2.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J], 佘婷婷;
3.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其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J], 乔宏兴;姜亚乐;王永芬;史洪涛;边传周
4.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杨丰利;汤蕾妍;何宝祥
5.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与脱毒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J], 孙统政;王娜;田俊;杨坤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脱毒研究进展

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脱毒研究进展

4 ee p e t et Si c a d Tc nl y Miir o A r utr, e n 0 1 5) .D vl m n C n r c ne n e o g , ns yf gi l e B i g 10 2 o eo e f h o t c u f Abta t A a xn ,a lsl rl e e o scn a tb le rd c db se iu a u a dp rs — src : f t is oey ea dst f e od r me o ts ou e y p r l s vs n aai lo c t y a i p A gl f l t
21 0 0年 6月 2 1 ,2 2 : 1 —3 9 0 0 3 ( ) 35 f i co ce c s hn s r a o l rp sin e o o
粮 油 制 品 中黄 曲霉 毒 素 脱 毒 研 究 进 展
李培 武 , 张道 宏 杨 , 扬 崔 野 韩 张 , , 奇 张 , 文 丁小 霞 王 秀嫔 姜 , , , 俊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 所 , I 汉 4 0 6 ; . N- L武 30 2 2 农业部 油料 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 室 , 湖北 武汉 4 06 ; 3 0 2 3 农业部农产 品质量 安全 监管局 , . 北京 10 2 ;. 0 15 4 农业部科技 发展 中心 , 京 10 2 ) 北 0 15
ius r i h y tx c, c ,a e h g l o i mutg ni a d he a 0 a cn g n c c mp u d . a e c, n p tc r i o e i o o n s Ce e la d is e s p o u t r ual r a n ole d r d c s a e us ly

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绿色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绿色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绿色脱毒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雪王盾张奇黄大明李培武张姝娟朱梦洁董菁冯鹏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08期摘要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归属为1A类致癌物,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花生、玉米、谷物等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对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进展。

对黄曲霉毒素的绿色脱毒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物理去除法、生物脱毒方法、光降解法等,并对绿色脱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黄曲霉毒素绿色脱毒技术进一步应用于食用油中脱毒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曲霉;黄曲霉毒素;绿色脱毒中图分类号 TS 20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8-0007-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8.002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Green Detoxifica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AflatoxinsWANG Xue 1,2,WANG Dun 1,2,ZHANG Qi 2,3,4 et al(1.Xiang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angyang,Hubei 441057;2.Key Labortory of Oil Crops Biology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Wuhan,Hubei 430062;3.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Wuhan,Huibei 430062;boratory of Quality & Safety Risk Assessment for Oilseed Products (Wuhan),Ministry of Agriculture,Wuhan,Huibei 430062)Abstract Aflatoxins is one of the most Carcinogenic Class 1A carcinogens.ASPERGILLUS flavus and aflatoxins contamin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fety of peanut,corn,grain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In this paper,the green methods of aflatoxins removal,including physical removal,photodegradation,biological detoxification,etc.are reviewed.These different green detoxification methods are also compared and prospected,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ideas for the aflatoxins detoxification techniques.Key words Aspergillus flavus;Aflatoxins;Detoxification methods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集蜂曲霉菌、溜曲霉菌等多种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曹铭;樊明涛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5(031)001
【摘要】黄曲霉毒素B1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被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列为ⅠA类致癌物质,近年来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文章对脱除黄曲霉毒素B1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脱除技术进行综述,包括:物理吸附法、挤压膨化法、辐射处理、微波降解、臭氧降解、氨气熏蒸、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并展望黄曲霉毒素B1脱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5页(P260-264)
【作者】曹铭;樊明涛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J], 王思强;王北朝;丁璐;崔谱;王长明
2.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 [J], 张春华;张森;黄蔚霞
3.基于声凝并的PM2.5脱除技术研究进展(Ⅰ):声凝并预处理技术 [J], 凡凤仙;白鹏博;张斯宏;胡晓红
4.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闵曼;潘浣钰;李丰
5.食品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刘配莲;张刚;陈焱;李世磊;王翔宇;王满意;王风艳;黄昭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w∞added
to
aflatoxin—contaminated poultry
radons.VetHumToxieol,1999Aug,41(4):213—21
[2]V
Rohil。NK
Kaushik,AK Prasad.Comparison of the Prevention of Aflatoxin B1一Induced Genotoxicity by Quercetin and Quercetin Pentance.
THE REASERCH PROGRESS oF THE
DEGRADATIoN oF AFLA’roX卫N
SUN Ling—yu,CHAI (Animal
Science and
Tong-jie’
271038,China)
Technology,and
the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yersity,Tai・tln
白单一组分,同时对活性组分进行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并转化到载体中进行高效表达以提高黄曲霉毒素解毒酶产量,开
发出高纯度、高活性的新型解毒酶饲料添加剂,这是饲料工业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Madden
UA,Stahr HM,Stino FK.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hen soil
收稿日期:2012—05—28 作者简介:孙玲玉,(1988一),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黄曲霉毒素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tjchaill7@163.com

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2018年第2期江苏调味副食品总第15&期D01:10. 16782/j. cnki. 32-1235/ts. 2018. 02. 004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研究进展王思强\王北朝\丁路1,崔谱\王长明2(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2.黄山绿康保健有限公司,安徽黄山245061)摘要:黄曲霉毒素(aflat〇xin,A F)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

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急需一种高效、安全的脱除方法。

综述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选择、优化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脱除;生物降解中图分类号:9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81(2018)02 -0011 -08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 豆素衍生物,主要有B1、B2、G1、G2、M1、M2六类。

其 中,黄曲霉毒素T具有强致毒性、强致癌性和高诱 导性,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础霜的68倍,被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I A类致癌物[1]。

2012年,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 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C超标140%,该批次产 品立即被销毁。

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对 来自93家企业的200批次花生油进行抽样检查,其 中抽检的两批次样品中发现黄曲霉毒素B1超标。

2017年,十大名茶之一普洱茶致癌事件再次被报道,普洱茶作为全发酵茶,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浸染。

黄曲霉毒素的污 染成为全球食品和饲料行业的严重威胁因素,急需 有效的脱除方法。

本文综述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 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 选择、优化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物理脱除法1.1萃取法萃取法主要用于油料作物种子中黄曲霉毒素 的去除,萃取溶剂有乙醇、水溶性丙酮、乙腈-水、己烷-甲醇-水等溶液。

粮食储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检测与去除进展研究

粮食储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检测与去除进展研究

165 Aug. 2019 CHINA FOOD SAFETY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在 粮 食 储 藏 过 程 中, 很 容 易 出 现 粮食霉变的情况,若无法及时发现并 解决问题,导致动物误食这些粮食, 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被动物摄取后, 通过乳汁将黄曲霉毒素排出,进而影 响到乳制品的安全性,对婴幼儿的健 康成长造成一定威胁。一般在牛乳及 乳制品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时,普遍都 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工作, 其主要就是借助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
在粮油及去制品的黄曲霉毒素检 测工作中,可以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其进行定量筛选和确认。在实际的 检测工作中,需要利用荧光检测器, 做好样本的提取、净化、衍生及测定 等各项操作。该检测方法体现出灵敏 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势, 且能够同时对多种黄曲霉毒素进行分 离,实现对大批量样品的分析。通过 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借助 三氟乙酸柱前衍生与 C18 色谱柱进行高 效液相色谱分离,之后利用荧光检测 器对样品进行测定,并建立 AFB1 柱前 衍生 -HPLC 检测方法,既能够保证黄 曲霉毒素检测过程的精确性,也能够 避免重复性的检测工作 [1]。 1.2 牛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 测方法
综 上 所 述, 黄 曲 霉 毒 素 的 存 在 是 粮食储藏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安全 问题,若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和处 理,势必会影响我国人民的饮食健康, 甚至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保 证粮食产品的安全性,使粮食储藏过 程中的黄曲霉毒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不同的检测方法 进行有效运用,对黄曲霉毒素去除方 法的运用要充分考虑到粮食的种类、 数量及实际条件,以此保证粮食储藏 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效果,使粮 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黄曲霉毒素降解技术及其降解产物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降解技术及其降解产物研究进展

人工(清洗);光电:紫外光;温度:热处理;射 线:微波、60Co、137Cs 产生的 酌 射线、电子束;吸
附:防霉剂、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土等
通过碱处理、氧化处理、酸处理等方法,使生物毒素分子结构中的内酯环被打 酸处理:硫酸氢钠;碱处理:氨化法、氢氧化钠
开形成盐,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或者改变生物毒素的功能基团,或者与生物毒 法、石灰碱化湿磨法;氧化剂处理:二氧化氯、
目前,黄曲霉毒素降解脱毒主要有物理法、化学 法和生物技术法,本文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技术以及 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研 究提出看法,为推动黄曲霉毒素降解应用,寻求建立 一种高效、快捷、安全处理黄曲霉毒素的新方法提供 参考。
1 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技术与降解产物解析 黄曲霉毒素的脱毒途径是将毒素降解为无毒的
(Guangxi-ASEAN 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Safety Control,Nanning 530021,Guangxi,China) 粤遭泽贼则葬糟贼:The detoxification methods and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aflatoxin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and the opinion of the further study in this field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aflatoxins. 运藻赠 憎燥则凿泽:aflatoxin;degradation;degradation products;detoxification mechanism;safety evalu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曲霉毒 素 B 是二氢呋喃氧杂萘 a f l a t o x i n B A F B 1( 1, 1) 邻酮的衍生物 , 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 曲 霉 等 真 菌 在 代 谢 过 程 中产生 , 它是毒性 和 致 癌 性 最 强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 被国际肿瘤 研究机构 ( 列 为 ⅠA 类 致 癌 物 质 , 其致癌性比二甲基 I A C R) 亚硝胺强 7 其毒 5倍。黄 曲 霉 素 还 有 致 畸 及 致 突 变 的 作 用,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P r o r e s s o n a f l a t o x i n r e m o v i n t e c h n i u e g g q 曹 铭 樊明涛
C A O M i n AN M i n t a o g F g-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C o l l e e o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i n e e r i n N o r t h w e s t A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U n i v e r s i t g f g g, g y y,
[ 7, 8]
而且对 花 生 油 品 质 和 安 全 性 无 显 著 影 响 。 朱 佳 A F B 1 有效 ,
1 6] 0 廷等 [ 采用6 研究 C oγ 射线辐 照 A F B 1纯 品 水 溶 液 和 稻 米,
了辐照对水溶液中 及 稻 米 中 A F B 1的 降 解 效 果。结 果 显 示, 水溶液中 A 在4 F B 1 的降 解 率 随 着 辐 照 剂 量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的辐照剂 量 下 , 降解率达到9 当 剂 量 增 加 到 6k k G 5% ; G y y 时, 降解率基本维持在9 此后降解率的增长随着辐 5% 左 右 , 稻米中 A 照剂量的增加而趋 于 缓 慢 ; F B 1的 降 解 率 亦 随 着 辐 在 4k 降解率达到 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 G y的 辐 照 剂 量 下, 在 6k 降解率可达到8 当辐照剂量增至1 4 2% ; G 4% ; 0 y时 , 时, 降解率达 到 9 此后降解率的增加随着辐照剂量 8% , k G y 的增加也趋于缓慢 。γ 射线辐 照 对 A F B 1具 有 良 好 的 降 解 效
第3 1 卷第 1 期 2 0 1 5年1月
: / D O I 1 0. 1 3 6 5 2 . i s s n . 1 0 0 3-5 7 8 8. 2 0 1 5. 0 1. 0 6 0 j
OOD & MACHINERY
食 品 与 机 械
V o l . 3 1, N o. 1 J a n. 2 0 1 5
Y a n l i n S h a a n x i 7 1 2 1 0 0, C h i n a) g g,
摘要 : 黄曲霉毒素 B 被 1 是毒 性 和 致 癌 性 最 强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 近年来寻找一种高 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列为 ⅠA 类致癌 物 质 , 安全的脱除黄 曲 霉 毒 素 的 方 法 成 为 学 者 们 的 研 究 热 点 。 效、 文章对脱除黄曲 霉 毒 素 B 化学及生物脱除技术进 1 的 物 理、 包括 : 物 理 吸 附 法、 挤 压 膨 化 法、 辐 射 处 理、 微波降 行综述 , 解、 臭 氧 降 解、 氨 气 熏 蒸、 生 物 吸 附 和 生 物 降 解 等, 并展望黄 曲霉毒素 B 1 脱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 真菌毒素 ; 黄曲霉 ; 降解
考察了活性白土 、 凹凸棒 、 沸石 、 活性 炭 和 改 性 蒙 脱 石 5 种 吸 附脱色剂对菜籽油中 A 结果表明, 在 F B 1 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 / , 相 同条件 ( 吸附脱色剂添加量 3g/ A F B 7 0μ k 1 0 0 g g 1 含量 1 · 油) , 下, 改性蒙脱石 对 A 活 F B 8 9. 0 2% ) g 1的 脱 毒 率 最 高( ; 性白土的最低 ( 当菜籽油中 A 5 7. 4 7% ) F B 0~2 0 0 1含量为 2 / 随着 A 改性蒙脱石对 A k F B F B g g时 , 1含 量 的 增 加, 1的吸 μ / ; 附量 呈 明 显 上 升 趋 势 , 最大吸附量可达1 吸附 4 0. 7 6μ g g 最大吸附 率随着菜籽油中 A F B 1含 量 的 增 加 先 升 高 后 降 低, / 率可达 9 且菜籽油中 A 2. 6 2% , F B 1 0μ k g g以 下 时 1 含量在 1 / 经改性蒙脱石吸附脱毒后其残留量可降至 1 0μ k g g 以下 。 由于物理吸附是分子间的吸力所 引 起 的 吸 附 , 其结合力 较弱 、 吸附热较 小 , 吸 附 和 解 吸 速 度 也 都 较 快。被 吸 附 物 质 也较容易解吸出来 , 而且吸附剂与被 吸 附 物 质 的 性 质 不 发 生 变化 , 因此吸附 剂 可 回 收 再 利 用 。 上 述 研 究 也 证 实 , 物理吸 附法可有效降低食物中 A 但该法选择 性 差 、 吸附 F B 1 的含量 ,
: A b s t r a c t A f l a t o x i n B s t h e b e s t t o x i c i t a n d c a r c i n o e n i c i t i n t h e y g y 1i , a f l a t o x i n a n d i t i s l i s t e d i nⅠ A l e v e l c a r c i n o e n s b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y , t u m o r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 R e c e n t l i t b e c o m e s t h e h o t s o t o n h o w y p ,s t o a m e t h o d w i t h h i h e f f i c i e n t a f e f o r a f l a t o x i n r e m o v i n . e t g g g , M e a n w h i l e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t e c h n o l o i e s f o r a f l a t o x i n r e m o v i n b g g y , , h s i c a l a e r c h e m i c a l a n d b i o l o i c a l m e t h o d s i n t h i s i n c l u d i n p p p y g g , , ,m , h s i c a l a d s o r t i o n e x t r u s i o n i r r a d i a t i o n i c r o w a v e d e r a d a t i o n p y p g , , , o z o n e d e r a d a t i o n a mm o n i a f u m i a t i o n b i o l o i c a l a d s o r t i o n b i o - g g g p , d e r a d a b l e e t c . .M o r e o v e r t h e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a f l a t o x i n B e m o - g p 1r v i n i s a l s o r o s e c t e d . g p p :m ; K e w o r d s c o t o x i n s A s e r i l l u s l a v u s; r e d u c t i o n y p g f y
1 物理脱除技术研究
1. 1 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 剂 , 将固体和气体或固 体和液体组成的两相体系中吸附物 富 集 于 固 体 吸 附 剂 表 面 。
[ 5] L u Z e n F B g 等 对铝铁柱撑蒙脱石 的 制 备 工 艺 及 其 对 A 1的 3+ 3+ 结 果 表 明, 摩 尔 比 为 8∶1 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 , A l e ∶F
/ , / 。A 其它 食 品 为 5. 加 1 0μ k 0μ k F B g g g g 1性 质 非 常 稳 定,
[] 热至 2 所以普通的烹调处理不 6 8~2 6 9 ℃时 才 开 始 分 解 4 ,
会对其产 生 影 响 。 因 此 , 研究 A F B 1 的 降 解 技 术 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 大。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 外 A 化学及生物脱除技术进 F B 1的 物 理、 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行综述 ,
[7] 果 。G 考察了 γ 射线对食品 和 饲 料 作 物 中 A h a n e m等1 F B 1
。该技术因具有
生产 效 率 高 、 成 本 低、 能 耗 低、 产 品 质 量 好 等 诸 多 优 点, 在食 挤压膨化加工能 品工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 近年来研 究 证 实 , 有效降解物料中的 A F B a s t e l l s等 1 。C
/ 为 2, 4, 6, 8, 1 0m k F B g g的花生油的 A 1 降 解 率 分 别 为
6 0 1 0 0% , 1 0 0% , 9 8. 3% , 9 6. 1% , 9 5. 2% 。 C o辐 照 不 仅 对 降 解
容量小 , 而且由于其作用力较弱 、 解吸较快, 因此吸附稳定性 较差 , 要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1. 2 挤压膨化法 挤压膨化 是 利 用 挤 压 机 通 过 摩 擦 、 剪切和加热产生高 高压 , 使物料 经 受 挤 压 、 混 炼、 剪 切、 熔 融、 杀菌和熟化等 温、 一系列复杂的连续化处理 。 当物料 从 挤 压 机 模 孔 挤 出 后 , 由 所以水分急剧汽化而产生巨大的膨胀 于压力骤降 至 常 压 , 力, 使物料瞬间膨化 , 形成多孔状的产 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