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741287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合集下载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种子扦样程序,种子质量检测项目的操作程序,检测基本要求和结果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构成与操作程序图3.1 构成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由GB/T 3543.1 ~ GB/T 3543.7 等七个系列标准构成。

就其内容可分为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三部分。

扦样部分:种子批的扦样程序、实验室分样程序、样品保存;检测部分:净度分析(包括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测定)、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生活力的生化测定、重量测定、种子健康测定、包衣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容许误差、签发结果报告单的条件、结果报告单。

其中检测部分的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为必检项目,生活力的生化测定等其他项目检验属于非必检项目。

3.2种子检验操作程序图全面检验时应遵循的操作程序见下图。

注:①本图中送验样品和试验样品的重量各不相同,参见GB/T3543.2中的5.5.1和6.1条。

②健康测定根据测定要求的不同,有时是用净种子,有时是用送验样品的一部分。

③若同时进行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测定和净度分析,可用同一份送验样品,先做净度分析,再测定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

4 扦样部分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

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具体的扦样方法应符合GB/T3543.2的规定。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国家标准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国家标准

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国家标准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其种子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保证小
麦种子的质量,国家制定了小麦种子质量标准,以便对小麦种子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本文将对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农民和种植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小麦种子的外观质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小
麦种子应具有完整的种皮,无病害和虫害,颜色均匀,无杂色和霉斑。

种子的大小、形状和色泽也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这些外观特征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发育,因此对种子外观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次,小麦种子的生理质量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
小麦种子的含水量、纯度、发芽率、杂质含量等指标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其中,发芽率是衡量种子生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标准规定不同种类的小麦种子其发芽率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杂质含量则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贮存和使用效果,因此也受到严格的控制。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小麦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规定。

小麦种子应符合其种
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种子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物学特性等。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种子的纯度和遗传品质,为小麦的种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种子基础。

总的来说,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国家标准是对小麦种子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的重要依据。

遵循国家标准,对小麦种子进行质量检测和评定,有助于保证种子的质量,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农民和种植户能够重视小麦种子质量标准,选用优质种子,科学种植,共同推动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9.02.22•【文号】农办农〔2019〕4号•【施行日期】2019.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农办农〔20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近年来,一些地区和企业违规引进、生产调运、销售未经检疫的种子种苗,造成植物疫情传播蔓延,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为有效防范疫情风险,强化植物检疫监管,我部定于3—10月在全国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专项执法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以种子、种苗的违规引进(境外)、调运、销售为重点内容,以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生产企业为重点对象,严格引种检疫审批、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制度落实,强化种子种苗生产经营单位的守法意识,提升植物检疫监督管理水平。

(一)国家南繁育种基地。

重点检查种子种苗繁育田块是否发生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调入的种子来源是否清晰、有无植物检疫证书,种子生产繁育单位生产前是否到当地植物检疫机构登记备案及申报产地检疫。

当地植物检疫机构是否按照检疫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产地检疫,新发突发疫情处置是否及时到位。

(二)地方种子种苗生产基地。

重点检查种子种苗生产繁育企业植物检疫法规执行情况,种子种苗生产基地检疫预防控制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当地植物检疫机构检疫工作开展情况等。

二、检查方法(一)辖区自查。

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相关市、县级检疫机构采取自查或联查等方式,深入实地开展种子种苗检疫执法检查。

对重点作物、重点基地,会同林业、海关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做到无缝对接。

(二)全国联查。

国家南繁育种基地、甘肃种子种苗集中繁育基地,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联合检查。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11.0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7号•【施行日期】2022.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7号《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农业农村部2021年11月9日附件《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 NY/T 3923-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 NY/T 3924-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油料作物/3 NY/T 3925-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糖料作物/4 NY/T 3926-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蔬菜/5 NY/T 3927-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果树/6 NY/T 3928-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茶树/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热带作物/7 NY/T 3929-2021(橡胶树)8 NY/T 3930-2021 辣椒杂交种生产技术规程/9 NY/T 3931-2021 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10 NY/T 3932-2021 苎麻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水稻品种籼粳鉴定技术规程 SNP/11 NY/T 3933-2021分子标记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2 NY/T 3934-2021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13 NY/T 3935-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餐厨废物原料/14 NY/T 3936-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烟气脱硫石膏原料/15 NY/T 3937-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牡蛎壳原料/16 NY/T 3938-2021 梨树腐烂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17NY/T 3939.1-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黑斑病/18NY/T 3939.2-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茎线虫病/19NY/T 3939.3-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根腐病/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0NY/T 3939.4-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4部分:蔓割病/21NY/T 3939.5-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薯瘟病/22NY/T 3939.6-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疮痂病/23 NY/T 3940-2021 棉籽品质快速测定近红外法/24 NY/T 3941-2021粮食中植酸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5 NY/T 3942-2021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6 NY/T 3943-2021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27 NY/T 3944-2021食用农产品营养成分数据表达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8 NY/T 3945-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态甾醇、结合态甾醇及总甾醇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9 NY/T 3946-2021动物源性食品中肌肽、鹅肌肽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0 NY/T 3947-2021 畜禽肉中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31 NY/T 3948-2021 植物源农产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2 NY/T 3949-2021植物源性食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3 NY/T 3950-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测定液34 NY/T 3951-2021/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5 NY/T 3952-2021/要求辣椒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6 NY/T 3953-2021要求茄子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7 NY/T 3954-2021/要求西葫芦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38 NY/T 3955-2021规程39 NY/T 3956-2021 果园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40 NY/T 3957-2021/与修复名词术语畜禽粪便安全还田施用量计算方41 NY/T 3958-2021/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42 NY/T 3959-2021 农业外来入侵昆虫监测技术导则/43 NY/T 3960-2021 水生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44 NY/T 3961-2021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防护技术规范/45 NY/T 3962-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鸭肉/46 NY/T 1564-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羊肉NY/T 1564-200747 NY/T 3963-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牦牛肉/48 NY/T 3964-2021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牦牛/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家禽自动分49 NY/T 3965-2021/割生产线技术条件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禽笼清洗设50 NY/T 3966-2021/备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快速冷却输51 NY/T 3967-2021/送设备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52 NY/T 3968-2021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猪头浸烫设备/53 NY/T 3969-2021 饲料原料鸡肉粉/54 NY/T 3970-2021 饲料原料啤酒酵母粉/55 NY/T 3971-2021 饲料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56SC/T 1135.2-20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2部分:稻鲤(梯田型)/57 SC/T 1151-2021 池蝶蚌/58 SC/T 1152-2021 高体革鯻/59 SC/T 1153-2021 乌龟亲龟和苗种/60 SC/T 1154-2021 乌龟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1 SC/T 1155-2021 黑斑狗鱼/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62 SC/T 1156-2021 鲂亲鱼和苗种/63 SC/T 2102-2021 绿鳍马面鲀/64 SC/T 2103-2021 黄姑鱼/65 SC/T 2105-2021 红毛菜/66 SC/T 2106-2021 牡蛎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7 SC/T 2107-2021 单体牡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68 SC/T 2108-2021 鲍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9 SC/T 2109-2021 日本对虾人工繁育技术规范/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70 SC/T 2111-2021/范海带、牡蛎、海参71 SC/T 3204-2021 虾米SC/T 3204-201272 SC/T 3305-2021 调味烤虾SC/T 3305-2003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73 SC/T 3307-2021 速食干海参SC/T 3307-201474 SC/T 4001-2021 渔具基本术语SC/T 4001-199575SC/T 4009.1-2021 钓竿通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术语、分类与标记/76SC/T 4048.4-2021 深水网箱通用技术要求第4部分:网线/77 SC/T 5025-2021 蟹笼通用技术要求/78 SC/T 5053-2021 金鱼品种命名规则/79 SC/T 5712-2021 金鱼分级望天眼/80 SC/T 5801-2021 珍珠及其产品术语/81 SC/T 5802-2021马氏珠母贝养殖与插核育珠技术规程/82 SC/T 7011.1-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SC/T 7011.1-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021 第1部分:水生动物疾病术语200783SC/T 7011.2-2021 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第2部分:水生动物疾病命名规则SC/T 7011.2-200784 SC/T 7023-2021 草鱼出血病监测技术规范/85 SC/T 7024-2021 罗非鱼湖病毒病监测技术规范/86 SC/T 7215-2021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87 NY/T 1520-2021 木薯NY/T 1520-200788 NY/T 491-2021 西番莲NY/T 491-200289 NY/T 3972-2021 西番莲种苗/90 NY/T 3973-2021 澳洲坚果等级规格/91 NY/T 3974-2021 香蕉品质评价规范/92 NY/T 3975-2021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性测试指南可可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辣93 NY/T 3976-2021/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可/94 NY/T 3977-2021可95 NY/T 3978-2021 辣木叶茶/96 NY/T 605-2021 焙炒咖啡NY/T 605-2006生咖啡粒度分析手工和机械筛/97 NY/T 3979-2021分98 NY/T 3980-2021 橡胶树种植土地质量等级/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种苗组培99 NY/T 3981-2021/快繁技术规程天然橡胶鲜胶乳生物快速凝固技100 NY/T 3982-2021/术规程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胶乳NY/T 924-2012 101 NY/T 924-2021加工技术规程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NY/T 1475—2007 102 NY/T 1475-2021程香蕉椰子主要食叶害虫调查技术规程103 NY/T 3983-2021/椰心叶甲和椰子织蛾104 NY/T 3984-2021 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规程/105 NY/T 3985-2021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技术规程/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切胶机质/106 NY/T 3986-2021量评价技术规范107 NY/T 3987-2021 农业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108 NY/T 3988-2021 农业农村行业数据交换技术要求/109 NY/T 3989-2021 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数据管理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10 NY/T 3990-2021 数字果园建设规范苹果/。

国家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国家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小麦分类与质量标准
普通栽培小麦一般按照播种期、皮色和粒质进行分类。

我国根据小麦籽粒的皮色、粒质将小麦分为硬质白小麦、软质白小麦、硬质红小麦、软质红小麦和混合小麦五大类( 参见( 小麦》GB/T1351-2008))。

以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含量和色泽气味为评价指标, 小麦》 GB/T1351-2008)将小麦籽粒质量分为6个等级。

另外,国家颁布实施的小麦质量标准还有( 优质小麦((强筋小麦》 GB/T17892-1999)、 优质小麦((弱筋小麦》 GB/T17893-1999)、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 GB/T17320-1998)等。

小麦种子标准
小麦种子标准:原种纯度不低于99.9%、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

小麦种子分级以品种纯度、净度和发芽率为依据,其中品种纯度为
主要定级标准。

原种: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0%,发芽
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良种:纯度不低于99.0%,净度
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一般的小麦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份不高于13%。

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合格小麦种子标准是纯度99%,芽率85%,水份13%。

小麦种子标准:以品种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含水量为标准,分别是纯度大于99.9%,净度99%,发芽率大于85%,含水量小于1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匈牙利小麦进境植物检疫要求》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匈牙利小麦进境植物检疫要求》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匈牙利小麦进境植物检疫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2.07•【文号】国质检动[2006]593号•【施行日期】2006.1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匈牙利小麦进境植物检疫要求》的通知(2006年12月7日国质检动[2006]593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根据中匈签署的《关于匈牙利输华小麦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的规定,总局已正式允许匈牙利小麦进口。

现将《匈牙利小麦进境植物检疫要求》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报告总局。

附件:匈牙利小麦进境植物检疫要求一、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匈牙利共和国农业乡村发展部关于匈牙利输华小麦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2006年9月20日签署)。

二、允许进境的商品名称及用途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inn,英文名:Wheat),加工用。

三、允许的产地匈牙利全境小麦矮腥黑穗病和小麦基腐病非疫区。

四、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见附。

五、装运前要求(一)产地管理。

1.输华小麦须产自匈牙利小麦矮腥黑穗病和小麦基腐病的非疫区。

2.匈方应在输华小麦产区采取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小麦产区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应中方要求,匈方应提供有关有害生物监测调查结果和综合管理措施。

(二)储运及装船要求。

输华小麦应在储运和装船前采取适当的过筛清杂等措施,以避免输华小麦携带土壤、杂质和危险性杂草种子。

(三)出口植物检疫及证书要求。

出口前,匈方植物保护和土壤保护中心对输华小麦进行检验检疫,符合议定书要求的,根据国际植物保护组织的有关标准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并在附加声明中注明:“The consignment is in compliance with requirements described in the Protocol of 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 for the Export of Wheat from Hungary to China signed in Budapest on September 20,2006 and is free from the quarantine pests concerned by China.”(该批货物符合2006年9月20日在布达佩斯签署的《匈牙利输华小麦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要求,不带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跨省(区、市)调运种猪、种牛、奶牛、种羊、奶山羊及其精液和胚胎的产地检疫。

2. 检疫合格标准2.1 符合农业部《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要求。

2.2符合农业部规定的种用、乳用动物健康标准。

2.3提供本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合格。

2.4 精液和胚胎采集、销售、移植记录完整,其供体动物符合本规程规定的标准。

3. 检疫程序3.1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确认《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有效,并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

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官方兽医到场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3.2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3.2.1查验饲养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3.2.2按《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要求,查验受检动物的养殖档案、畜禽标识及相关信息。

3.2.3 调运精液和胚胎的,还应查验其采集、存贮、销售等记录,确认对应供体及其健康状况。

3.3 临床检查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要求开展临床检查外,还需做下列疫病检查。

3.3.1发现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产仔数少、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发育不正常胎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细小病毒。

3.3.2发现母猪返情、空怀,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等,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等症状的,怀疑感染伪狂犬病毒。

3.3.3发现动物消瘦、生长发育迟缓、慢性干咳、呼吸短促、腹式呼吸、犬坐姿势、连续性痉挛性咳嗽、口鼻处有泡沫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支原体性肺炎。

3.3.4发现鼻塞、不能长时间将鼻端留在粉料中采食、妞血、饲槽沿染有血液、两侧内眼角下方颊部形成“泪斑”、鼻部和颜面变形(上额短缩,前齿咬合不齐等)、鼻端向一侧弯曲或鼻部向一侧歪斜、鼻背部横皱摺逐渐增加、眼上缘水平上的鼻梁变平变宽、生长欠佳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标准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标准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标准一、引言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是确保种子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高质量的种子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

因此,建立科学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标准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种子纯度检测种子纯度是指种子中所含的纯种和杂种的比例。

种子纯度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外观检验法、种子浸泡法和种子孵化法。

外观检验法通过观察种子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判断;种子浸泡法通过浸泡种子后观察浸泡液的悬浮物来确定纯度;种子孵化法则通过在适宜条件下孵化种子并观察苗期表现来判断纯度。

三、种子萌发率检测种子萌发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种子成功萌发的比例。

种子萌发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喷淋法、毛巾法和培养皿法。

喷淋法将种子均匀喷湿并置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观察发芽情况;毛巾法将种子置于湿润的毛巾上进行观察;培养皿法则将种子置于培养皿上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进行观察。

四、种子纯度监测种子纯度监测是指对种子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检测。

常见的种子纯度监测方法包括人工挑选法、筛选法和离心法。

人工挑选法通过目视检测种子中的杂质;筛选法则通过在一定孔径的筛网上进行筛分;离心法则通过离心机的旋转使杂质相对于种子分离出来。

五、种子湿度测定种子湿度是指种子内含的水分含量。

种子湿度的测定主要采用快速测湿法和重力法。

快速测湿法通过电子湿度计等设备快速测定种子中的水分含量;重力法则通过将种子在恒定温度下加热并测定种子脱水前后的重量变化来计算湿度。

六、种子活力测定种子活力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正常萌发并生长的能力。

种子活力的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TTC法和氧化还原法。

TTC法通过将种子在含有TTC试剂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通过观察种子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种子的活力;氧化还原法则通过观察种子呼吸速率和氧化还原酶的活性来判断种子的活力。

七、种子病害检测种子病害检测是指检测种子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害虫。

种子病害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孵化法、分离培养法和PCR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7412─87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繁育小麦良(原)种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和农户繁殖小麦种子。

2名词解释2.1产地检疫指健康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选地、选种和田间、室内检验及签证。

2.2健康种子指按本规程所列检验方法检验未发现本规程第3章所列植物检疫对象的小麦种子。

3植物检疫对象3.1国内植物检疫对象3.1.1小麦矮腥黑穗病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3.1.2小麦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 say3.1.3毒麦Lolium temulentum L.3.2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植物检疫对象3.2.1小麦普通腥黑穗病Tilletia foetida(Wallr)LiroTilletia caries(DC.)Tul.3.2.2小麦线虫病Anguina tritici(steinb)Filipjev et stekn.3.2.3小麦全蚀病GaeummanomycesGraminis(sacc.)Arx et oliver4健康种子的生产4.1选地及土壤处理4.1.1生产地选择在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或轻发生地区但具有一定隔离条件的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块。

生产地确定后,种子繁育单位或农户应在播种前一月向当地植物检疫部门申请产地检疫。

经审查后,填写小麦种子产地检疫申报表(表1)。

表 1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申报表申报单位(户)联系人繁殖地点4.1.2在小麦全蚀病发生地区,用苯来特、粉锈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其他经过试验证实在当地有效的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4.1.3在小麦矮腥黑穗病发生地区,用五氯硝基苯喷撒土壤或其他有效药剂消毒土壤。

4.1.4在小麦普通腥黑穗病以土传为主的发生地区,用五氯硝基苯等药剂消毒土壤。

4.2选种及种子消毒处理4.2.1生产地应选用健康种子。

调入种子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并报请当地植物检疫部门验证或复检。

4.2.2泥(盐水)、机械选种以汰除菌瘿、虫瘿、毒麦粒和小麦植株的残渣碎屑。

汰除物集中销毁。

4.2.3在黑森瘿蚊发生地区,用甲拌磷、呋喃丹或其他经过试验证实有效的药剂进行拌种后播种。

4.2.4在小麦普通腥黑穗病发生地区,用拌种双、福美双、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等药剂拌种后播种。

4.3生产地的防疫措施4.3.1生产小麦种子的地块与小麦田间试验地块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隔离条件。

4.3.2生产地不得使用病田桔杆饲喂牲口的粪肥和用病田桔杆沤制的肥料。

严禁和邻近田块串灌或大水漫灌。

4.3.3在小麦黑森瘿蚊、全蚀病等发生地区,采用轮作换茬、高茬收割等措施。

4.3.4在毒麦发生地区,用除草醚等除草剂防除。

4.3.5生产地收获的种子必须单收、单打、单贮,并防止污染。

4.3.6发生有检疫对象的植株立即拔除集中销毁,并通知生产单位或农户作进一步查除。

5检验、签证5.1检验5.1.1田间检验:繁殖单位和农户协同植检部门进行。

拔节、抽穗期检验小麦黑森瘿蚊、毒麦、小麦线虫病、小麦全蚀病。

乳熟期检验所有对象(检验方法和田间识别症状详见附录A)。

将检验结果填入小麦种子田间检验记录表(表2)。

5.1.2室内检验:生产地经田间检验种子收获后,必须抽样进行室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B)。

检验结果填入小麦室内检验报告单(表3)。

表 3 小麦室内检验报告单送检年月日检验年月日5.2签证5.2.1凡两次田间检验及室内检验后均未发现检疫对象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合格证见表4)。

表 4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合格证单位或农户:字第号5.2.2在田间检验、室内检验过程中,有一次发现带有检疫对象的,不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但种子经检疫部门同意处理后,可在当地生发区使用。

发生田应注意轮作倒茬,其桔杆不得作饲料,作肥料时,须经高温堆置。

附录A小麦检疫对象的田间检验方法及症状识别(补充件)A.1 调查方法拔节抽穗期采取逐块逐行踏查的方法;乳熟期在全国目测的基础上,对疑似发生的点片有针对性的调查。

未发现可疑对象的,采取棋盘式调查方法,5亩以下的块块取点数不少于10点;5~20亩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15点;20~50亩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20点;50亩以上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25点;每点面积为0.5~1.0m2。

A.2 田间症状A.2.1 黑森瘿蚊:小麦苗期,黑森瘿蚊幼虫在分蘖节处为害后;小麦植株表现矮小,心叶短小或无,随后变黄枯死。

小麦拔节后,幼虫多数在地面上的1、2节上为害,被害植株由取食处折倒,呈祈祷状。

田间检查若发现可疑植株,剥开叶鞘检查,发现幼虫和围蛹后,带回室内进一步鉴定。

A.2.2 小麦矮腥黑穗病:病株矮化,在严重为害的田块里,小麦穗头形成两层,健穗在上面一层,病穗在下面一层;病株分蘖比健株多50%以上。

病穗比健穗稍长、稍宽,小穗排列较紧密,并略带扭曲状,与普通腥黑穗呈疏散状又有所差异。

病穗的小穗常有5~7个菌瘿,菌瘿多为圆形,不易被手指所碾碎,有鱼腥味。

病穗多数籽粒变为菌瘿,也有部分小穗为健穗,甚至同一粒中部分完好。

A.2.3 小麦普通腥黑穗病:当小麦行将成熟而健穗变黄时,病穗一般较矮,颜色较健穗深,保持灰绿色或灰白色。

病穗的典型特征是颖片张开,露出灰黑色或灰白色菌瘿;菌瘿外面有一层灰色薄膜,用手指微压,容易破裂,散发黑色粉末,此即病菌的冬孢子。

菌瘿有鱼腥味。

病穗的籽粒多数变为瘿,但也有部分小穗仍为健粒,甚至同一粒部分完好,部分有病。

还有一些病粒,外表完好,状如健粒,但胚内则有孢子堆。

A.2.4 小麦全蚀病:拔节后,病株表现矮小,叶片稀疏,自上而下发黄极易识别。

病菌侵染部位仅限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

小麦灌浆至成熟期,病株早枯,穗部发白,远看与健株形成显明对照。

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全蚀病菌的外生菌丝在茎基1~2节处大量繁殖,形成许许多多的菌丝结,重叠缠绕在茎基表面,形成一层黑色菌丝鞘,愈向茎的较低部位菌丝体愈紧密,颜色愈深,群众称之为“黑膏药”或“黑脚”。

早死病株地面的叶鞘内则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子囊壳。

病株须根呈黑色,切断后可见根组织内部(根轴)也呈黑色。

“白穗”、“黑膏药”和“黑根”是区别于其他根病的重要标志。

发现可疑病株带回室内做进一步鉴定。

A.2.5 小麦线虫病:小麦抽穗后症状特别明显,颖片张开、凌乱,穗较短小,有芒品种呈钝角状横向或扭曲。

病穗绿色较健穗为深,变黄也稍脆。

病穗的全部或部分籽粒变为虫瘿,虫瘿最初青绿色,以后变为紫褐色,外壁增厚,比表粒短而圆,坚硬而不易被掐碎。

如将虫瘿切开,加水一滴,稍后,即的白色丝状物游出,此即线虫。

A.2.6 毒表:幼苗基部紫红色,后变绿色,成株茎杆光滑坚硬,肥活田中植株比小麦矮,瘠薄田中比小麦植株高。

穗形狭长,穗轴平滑,两侧有轴沟,呈波浪形弯曲。

每穗有8~19个小穗,互生于穗轴上,每个小穗2~6个花,排成两列,其腹面可见明显的小穗节段,小穗第一颖缺,第二颖大,长短与小穗差不多,所以,俗称小尾巴麦子。

毒麦与其他近似种的区别:黑麦草小穗含7~15花,外稃无芒。

多花黑麦草小穗含7~15花,外稃有长5mm的芒。

细穗毒麦小穗含4~6花,颖短于小穗。

欧毒麦小穗4~6花,颖短或等长,或长于小穗,颖有5脉,芒自外稃顶伸出。

毒麦小穗含花4~6个,颖短或等长,或长于小穗。

颖有6~7脉,芒自外稃顶端稍下方伸出。

毒麦变种长芒毒麦,芒长,每小穗9~11个籽粒。

田毒麦芒短,每小穗有7~8个籽粒。

附录B小麦种子抽样及室内检验方法(补充件)B.1 种子抽样及筛检B.1.1 抽样方法:种子入库前,抽取代表样品,带回室内进行检查。

包装材料在100件以下,取一份样品;101~500件,取二份样品;501~3000件取三份样品;3000件以上取四份样品。

散装货物以100kg比照一件计算。

每份样品重1000g。

B.1.2 筛检:将所取样品倒入二层规格筛内(上层筛孔2.5mm;下层筛孔1.5mm),过筛后将二层筛物分别倒入两个白瓷盘内,摊开用肉眼或手持放大镜检查,最下层细小筛出物倒在黑底玻璃板上,用50~60倍双筒显微镜观察。

通过筛检确定是否带有菌瘿、线虫虫瘿、毒麦及小麦全蚀病病株碎屑。

如发现可疑物而肉眼不能确定的,应进一步作室内检验。

B.2 室内检验B.2.1 洗涤检验:将小麦样品按四分法提取两份试样,每份50g,分别倒入三角瓶,各加入100mL蒸馏水,用力振荡5~10min,再将全部洗液分别倒入清洁离心管中,以1000r/min 的速度离心5min,倒出上清液,底部的沉淀物加入1mL席尔氏液,再摇动离心管,用清洁吸管吸取悬浮液滴于玻片上,一个样品镜检5个玻片。

在鉴定矮腥或网腥冬孢子时,每个样品必须测量25~30个孢子,即测量冬孢子网脊的高度,胶质鞘的厚度。

凡是70%以上的孢子网脊高度集中在1.5~2.5μm,胶质鞘厚度集中在2.0~3.0μm,应确定为矮腥,低于这个数值的应确定为网腥。

检查矮腥黑穗病、普通腥黑穗病冬孢子特征见下表。

B.2.2小麦黑森瘿蚊、小麦全蚀病、毒麦、小麦线虫病的室内检验:B.2.2.1小麦黑森瘿蚊围蛹检查:围蛹色泽大小形状似亚麻种子,平均4.4mm,有的可达5.9mm,前端小、呈钝圆,后端大且具凹缘,呈不对称菱形。

围蛹内含白色三龄幼虫,蛹裸式,前期乳白色,中期桔红色,后期褐黑色,有头前毛一对,很短,前胸缘有一较长呼吸管。

幼虫检查:幼虫初孵化时为红褐色,取食脱皮后变为乳白色半透明状,纺锤形,沿背部中央有一半透明绿色条带。

围蛹里的幼虫在胸腹面有一个“Y”形骨质胸叉,此为幼虫鉴定的主要特征。

B.2.2.2小麦全蚀病拔节期调查,若发现可疑病株,带回室内洗净泥土,将变黑的细根剪成3mm 长的小段,浸入吡啶液内快速透明或放入苯酚、二甲苯(1∶4)的混合液中或乳酚油中(碳酸10g、乳酸10mL、甘油21mL、蒸馏水10mL)浸泡一周左右,使根部透明(加热可促其透明),用显微镜检查,如发现纵向生长的栗褐色有“∧”形分叉的菌丝即感染了小麦全蚀病。

乳熟期检查若发现全蚀病的可疑病株或筛出物中发现疑似带病的残渣碎屑,可带回室内洗净泥土,用细针挑取其上的黑色颗粒,置于载玻片上,加蒸馏水压碎,若放出大量子囊孢子(或子囊)的为小麦全蚀病。

B.2.2.3毒麦的检验,见附录A。

B.2.2.4小麦线虫病的检验,见附录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