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020103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020103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020103)(Public Finance 020103)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财政学专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能够从事财经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宽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的财政税收理论和实务知识,胜任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从事财税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从事财税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The major in public finance is guided by Marxis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and was establish mainly to train professional experts engag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practical work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and econom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tudents in this major will be trained to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in modern economic theory, public finance and tax theory and application. Qualified students would able to to work in public finance,tax and financial managing positions in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firms, as well a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ositions in academia.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本专业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身心健康、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财政税收专业人才为目标。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国家预算管理3学分
国有资本营运与管理3学分
中级财务会计学3学分
This program provides well developed students with good understanding and skills in public finance, which involves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tax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t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bilit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which can make a vital contribution to government units, business sectors, concerned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宏观经济学3学分
Macroeconomics3 crs
会计学3学分
Accounting3 crs
统计学3学分
Statistics3 crs
金融学3学分
Finance3 crs
政治学原理3学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3 crs
管理学3学分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3 crs
形势与政策(3.5学分)
Situation and Policy(3.5 Credits)
军事与身体素质系列课程:共6学分
Military and Physical Constitution Courses Total 6 Credits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全面掌握财政经济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各级财政、税务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公民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二)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2.掌握经济学、财政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3.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5.具有处理财政和税务领域业务的基本能力;6.具有财政税务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7.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财政税务领域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8.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财政税务领域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9.具有财政税务领域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

(三)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要求:1.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4.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5.尊重生命,关爱他人;6.理性、严谨,乐观、开朗。

三、主要课程设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西方财政制度、公共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公债经济学、地方财政学、Public Economics、中国税制等。

2024级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4级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4级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政府在收入筹集、支出分配和资源配置方面的行为与原则。

财政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财政学专业知识,掌握财政管理和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技能,具备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财税问题的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财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通过4年的培养,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熟悉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够对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3.了解财税法规和税收政策,能够参与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财政法规制定工作;4.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分析企业财务状况;5.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6.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和利用信息。

三、课程设置1.通识基础课程(必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

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财政法学、税收学、财务管理学等。

3.专业选修课程:(1)财政与税收政策类: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与管理、财政实务、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

(2)财政与区域经济类:区域分析与规划、财政与区域经济、财政支出与区域发展等。

(3)财政与企业管理类:公司理财、财务决策分析、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

4.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开设财政学实习课程,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2)课程设计:开设财政案例分析课程,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事件进行实践。

财政学培养方案

财政学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计划(学科门类:经济学,二级类: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的,具备处理财税业务能力,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政府预算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及业务技能,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2.掌握财政专业技术基础理论;3.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4.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和技能;5.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能运用计算机从事财税业务方面的工作;6.其他: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熟悉当代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财政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实际工作及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一)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财政学、金融概论、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税收筹划、资产评估学、国际税收、公债学、西方财政学说、税务代理(二)学位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财政学、金融概论、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税收筹划、资产评估学、国际税收(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西方财政学》(60学时)重点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理论、财政政策和制度。

其结构体系为:基本理论,先从市场失灵入手分析政府、财政对市场活动干预的必要性;然后展开对公共产品理论的介绍,着重分析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问题;再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论述而转入对公共财政支出活动的分析,包括公共支出原则、分类、规模增长、效益以及对主要支出项目的具体分析。

由公共支出引入公共收入,其内容主要是对税收问题的分析,还包括对主要税种的介绍。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在撰写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本方案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财政学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一、专业背景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发生、分配和运行机制,包括税收、预算、财政政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和决策支持作用。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财政学理论知识,熟悉财政实务和政策法规,具备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财政学专业人才:1. 良好的财政学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财政学理论知识,包括财政学原理、财政制度、财政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熟悉财政实务:学生应具备熟悉财政实务的能力,包括财政收入、支出管理、财政预算、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操作。

3. 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财政学理论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

4. 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学生应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三、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1. 基础课程- 政治经济学- 会计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2. 专业核心课程- 财政学原理- 财政制度与改革- 财政法规与税收政策- 财政预算与管理- 财政统计与分析- 财政与经济发展3. 专业选修课程- 财政与金融- 公共经济学- 社会保障与福利经济学- 税收政策与管理- 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财政与跨国公司四、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还将组织以下实践教学活动:1. 专业实习:学生将参与相关单位的实习活动,了解财政实务操作和政策实施过程。

2. 实地调研:学生将走进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

3. 学术研究:学生将参与学术研究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财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政府理财与企业理财的能力,能在财政、税收、投资等机关事业单位及银行、投资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学、税收学、财务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财税、理财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财税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具有处理政府理财和企业理财问题的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方针、政策和会计、财务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较好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公共经济学政府预算管理税法中级财务会计学公司理财审计学公债学国际财务管理国际税收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国际财务管理讨论型课程:财政学案例分析财务分析税收筹划研究型课程:比较财政制度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5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经济学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

(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标注“*”的课程。

)双专业:56学分。

(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标注“*”的课程;③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程44学分。

)双学位:70学分。

(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标注“*”的课程;③专业课大学生电脑主页——dxs ——大学生的百事通—1 —程58学分。

)大学生电脑主页——dxs ——大学生的百事通—2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47.5+5学分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

⒉大类课程42学分(1)必修课程38学分除修读社科类培养方案中大类必修课程21学分外,还需修读以下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一夏Calculus Ⅲ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二秋冬Probability Theory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二春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中级微观经济学 3.0 二秋冬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计量经济学* 3.0 二春夏Econometrics201A0030 会计学* 3.0 一春夏Accounting011A0050 金融学 3.0 二秋冬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2)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须在工程技术类(课程号带“C”)或艺术设计类(课程号带“D”)中选择修读。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途径(一)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财政税收专业理论,具有财税实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地方中介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从事税务代理、税收筹划、财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经济学、财政、税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财政学、税收以及会计方面的基本专业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接受科学系统的思维和技能训练;2、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处理财税业务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财政税收知识为社会经济实践服务的能力;3、掌握国家预算、国有资产评估的运作和基本操作;掌握税收实务的计算与应用技能,具备基本的税务代理、税收筹划的能力;4、具备从事电子报税、审核、稽查业务的能力;5、具备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6、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7、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懂礼仪,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三)培养途径1、通过理论课教学,创新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教学、双语教学等方法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

2、通过校内外的社会调查、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专业讲座、辅修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专业资格证书培训等进行专业素质拓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通过设立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加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和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财政、税收及经济、管理、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财政、税务、财务等实际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法、文、理等多学科的有力支撑,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掌握经济学及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和运用财政税收知识为社会经济实践服务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普通话通过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学习交流的基本能力;
5.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具有运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中国税制、国家预算管理、中国财政史、公共部门经济学(双语)、税收管理、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国际税收、税务稽查学、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学等。

(四)基本框架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课堂教学。

学生应修满的最低学分数为148学分,其中必修课106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公共选修课15学分。

2.实践教学。

包括军训、实训、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学生应修满最低学分数15学分。

3.课外素质教育。

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和科研活动等,学生应修满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数为12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一般为4年。

学生依据中南大教字(2005)15号文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学生修业管理办法》的要求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
完成总学分163+12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48学分,实践教学15学分,课外素质教育12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生应该修读的全部课程包括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三、实践环节
除学校安排本科生应参加的社会实践环节外,本专业学生应参加以下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军训:第1学期为期3周的军事训练;
2.学年论文:第6学期完成学年论文(字数在3000以上),培养收集与分析资料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3.实训:第6学期参加校内实训课程学习,包括财税知识咨询、财税管理项目设计、计算机模拟操作等,以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4.实习:第3学年暑期进行为期8周的校外实习,并写出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5.毕业论文: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字数在10000以上。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实习、实训、实验课分别按中南大教字(2005)15号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四、全程教学计划表
全程教学计划表
全程教学计划表(续一)
全程教学计划表(续二)
注:1.“模块一”为财政学方向,“模块二”为税收筹划方向。

2.“三选二”为“三门选二门”,专业选修课至少选满27学分。

3.公共选修课至少选满15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