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樟树育苗及幼苗生长特性观察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樟树是一种珍贵的常绿树种,其木质坚硬,芳香浓郁,是一种重要的木材和香料资源。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对于樟树的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樟树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进行研究,以期为樟树的种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樟树种子发芽研究1. 研究方法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不同的樟树种子对萌发的情况。
可以通过人工温室或温度控制室来模拟不同的生长环境,观察樟树种子的发芽情况。
2. 结果分析樟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樟树种子对光照要求不高,但是对于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
在适宜的条件下,樟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都会较高。
3. 结论樟树种子的发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樟树种子的发芽率,可以通过合理调控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当的养分和水分,以及防止病虫害的侵害来提高发芽率。
二、樟树幼苗生长研究1. 生长环境樟树生长环境需求较高,一般能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而且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湿度。
在种植樟树幼苗时需要注意这些环境条件,以保证幼苗的良好生长。
2. 生长期樟树幼苗的生长期一般为数年,最初的几年生长较慢,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才能形成初具规模的大树。
在此期间要注意给予适当的施肥和浇水,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3. 适宜管理措施在幼苗期,可以采取适当的修剪和培育,以塑造树形,并促进幼苗的生长。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病虫害对幼苗的危害。
4. 成长趋势随着樟树幼苗的生长,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树干增粗并形成分枝,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树冠。
成年后,樟树将会有更好的生长状况,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香料和木材资源。
通过对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樟树的生长特点,为樟树的种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的种植和管理中,我们要根据樟树的生长需求,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和适宜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樟树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香樟树生长习性怎么样

香樟树生长习性怎么样香樟树生长习性怎么样1、香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潮湿的气候,耐寒性不强,适合生长在砂壤土上,较耐水湿,但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2、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香樟树扦插育苗需要注意什么1、插条选择香樟树用砍伐后的萌蘖苗或健壮樟树的根蘖苗及2年生实生苗木距地面20-60厘米的当年生枝条,扦插育苗成活率可达70-90%,在插条剪取前应经过环状剥皮或环剥软化处理。
2、插穗处理(1)香樟树插条剪回后再把它剪成长约4-5厘米的插穗,上部留1片叶,叶片较大的可去半片。
(2)斜插于畦上,深度为穗的一半,插床为土床,床面铺约5厘米厚的通透性好的心土,苗床上的荫蔽度为90%,插后进行一般管理,每天11-12时淋水1次。
3、扦插时间(1)香樟树扦插最好在温度24-26℃、湿度80%以上时进行为好。
(2)从生长发育的情况来看,2-4月是香樟开花、发芽、抽梢的始期和换叶期,新叶幼嫩,难于选条,不宜扦插。
(3)5-10月为新梢生长迅速期,易取当年生枝条,扦插最宜,11-12月温度低不宜进行。
4、扦插管理(1)香樟树愈合生根期插床温度一般控制在15-28℃,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每周喷射一次0.2%的硼砂液或3%的波尔多液,促进愈合生根和防止病虫害发生。
(2)插后前期遮盖尼龙薄膜,至产生愈合组织时开始揭除。
根据扦插季节不同,翻床的时间10-15天,次数为2-3次。
(3)翻床时发现生根长达3-4厘米的插穗,即移入营养袋育苗。
香樟树特点一、生命力强1、香樟树根系发达,不容易被风吹倒,萌芽力强所以比较耐修剪。
2、虽然生长速度一般,但存活时间长,有的能长至数千年而且树体型高大宽广。
二、净化力强1、常用在城市绿化中,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烟滞尘并美化环境的能力。
2、其所散发出的化学物质具有净化有毒空气能力,并过滤出干净空气。
基于不同育苗密度下香樟生长响应分析沙志成

基于不同育苗密度下香樟生长响应分析沙志成发布时间:2021-10-31T09:01:09.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9期作者:沙志成[导读] 樟树是樟属的大型常绿灌木,茎直,树形优美,木质坚硬,质地美观。
它常被用作园艺和园艺的花园树汕尾市营盛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广东汕尾 516600摘要:樟树是樟属的大型常绿灌木,茎直,树形优美,木质坚硬,质地美观。
它常被用作园艺和园艺的花园树。
它是一种优质木材。
绿化植物也是福建省种植造林绿化植物的宝贵材料。
根据五种不同预播密度的设置,科学研究不同预播密度对樟树苗高、树径和成活率生长发育指标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10cmx10cm苗密度标准下,樟树苗高、树径和成活率最高,具有促生长作用。
关键词:不同育苗密度;香樟生长;分析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又名樟树、脑樟等,是樟科常绿植物的高大乔木,江南四大名木之一。
樟木材质优质,纹理美观,不变形,防虫蛀,有香味。
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工程建筑和家具材料。
民俗常用来制作家具、雕刻零件、木制家具和房屋、装饰。
樟树的茎、根可提取樟脑丸、樟脑油、芳樟醇等,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心腹寒痛、传染病腹胀、食不消、跌打损伤、火烧伤、疥疮、顽癣、风热目赤等病,在医药工业上有独特的主要用途。
此外,樟树的茎直,树干浓密,树形优美[1]。
它已成为绿色园林中的重点绿色植物之一。
此外,樟树根茎较发达,发芽期强,抗旱能力强,能消化吸收硫、氟等多种有害物质,也是樟树基础建设的重点混交造林植物之一。
绿色生态林果产业[2]。
现阶段,在樟树定植和预播层面,重点对不同类型幼苗的种子贮藏与解法、种植方法、施肥、生长发育特性等进行科学研究,并覆盖幼苗。
播后苗床和绿苗密度。
见实验级科学研究结束时无报道。
为此,我们专门对樟脑的不同覆盖方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香樟树干直,树形优美,木质坚硬,质地优美。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
樟树是一种常见的常绿乔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对樟树种子的发芽及幼苗
生长进行研究,可以探究樟树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为其种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主
要研究樟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时间和幼苗生长情况。
研究对象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樟树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在选择的样地中,计算自然落
果树上每棵树的果实数量,并随机挑选一部分果实作为实验材料。
将樟树种子置于湿润的
培养皿中,放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观察。
实验期间,对樟树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
记录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时
间和发芽类型。
发芽率是指发芽种子数量与总实验种子数量的比例。
发芽时间是指从种子
开始发芽到出土的时间。
发芽类型包括子叶发育、上胚轴伸长和根系生长等。
还需要对樟树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测量。
测量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数量和
叶片面积等指标。
株高是指幼苗根颈到最新一片叶子的垂直距离。
基径是指幼苗根颈直径。
叶片数量和叶片面积可以反映幼苗的养分状况和生长势。
在实验结束后,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计算樟树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
发芽指数。
发芽指数是发芽种子数量与发芽时间的乘积。
对幼苗的生长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幼苗生长与发芽特性之间的关系。
仔细观察樟树的特点写作文

仔细观察樟树的特点写作文我家门前有几棵香樟树。
它们高大雄伟,像一个个魁梧的勇士。
它们的树冠是广圆形的,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
香樟树属于绿乔木,所以四季常青,有时会变一点点淡红色,花期5月,9——11月果熟。
香樟树虽然高大雄伟,但不太引人注目,过路的行人总是瞧也不瞧一眼。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香樟树的作用可大着呢!香樟树的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
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
香樟树的许多部分都可以入药。
香樟树树皮可以治下肢溃疡。
香樟树果实可以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
香樟树根可以理气活血,除风湿。
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
存有一次,我在香樟树边嬉戏,忽然一阵风吹起过,香樟树的枝叶随风转动,不时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我走进一言,而令我心旷神怡。
再闻闻旁边其他的树木,什么味儿都没,我很疑惑:香樟树为什么可以具备这种独有的香气呢?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说,这种香气就是由香樟树的枝干和枝叶散发出出的。
这就是一种拒虫的香气,一种防腐的香气,一种可以永久维持的香气。
可以把香樟树加工后做成球状,放到衣柜里,可以有效地避免虫去咬伤衣服,也可以把它们放到家具里,防腐,防虫剥咬伤。
香樟树浑身是宝,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啊!樟树就是属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以称作竹林古木,为杰出的园林绿化林木。
树皮幼时绿色,光滑;旧时晕染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横裂。
冬芽卵圆形。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阔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将近尾细长,基部圆形,距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明显,背面微被白粉,脉腋存有腺点。
花掉黄绿色,春天上开,圆锥花序腋出来,又大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明朗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
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气味,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
樟树的育苗技术

樟树的育苗技术樟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既可以作为木材、柞蚕树、蓝染料、精油等经济作物,还可以作为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等用途。
因此,樟树的育苗技术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种子处理、播种方式、育苗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樟树的育苗技术。
种子处理1.种子采集樟树的种子采集要选择树龄4-6年、胸径在10cm以上、生长旺盛、健康无病虫害的大树进行采集。
可在10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之间采集种子。
2.种子处理采集回来的种子需要先晒干,使其含水量降到12%以下。
然后用约55℃的温水浸泡10-15分钟,再用常温水冲洗干净,放到25℃左右的水中,用手揉搓,将外皮和胚乳分离。
待种皮分离完全后再用水仔细洗净,晾干后存放储藏。
播种方式樟树的播种方式有垫种法、直栽法和繁殖块种法三种。
1.垫种法垫种法适合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播种方式。
垫种的具体方法为:先在地面上挖一个深度为20厘米、宽度为30厘米的长方形坑,长与宽的比例为1:1.5-2。
将压缩了的腐植土填入坑内,使之平整,然后在土壤表面铺上薄草帘,再将嵌种器压实到土中。
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在嵌种器上,再铺上薄草帘,最后把种子周围的土壤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贴合。
覆盖草帘起到保湿、润肤、防蚜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遮荫保温、保持土壤空气湿度的效果。
垫种时每平方米播种200-300粒种子,播种时间宜选在冬春季节,约在11月至翌年3月间。
2.直栽法直栽法应用于土地条件好、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的场地。
具体方法为:在均匀的土面上挖20x20x25cm大小的坑穴,在坑底覆盖一层肥沃土壤保持土层和建树时无变化,然后将处理好的樟树种子直接栽在坑穴内,与土壤面齐平,压实。
在浇透水后覆盖一层麦秸或草灰,起到遮荫保温的作用。
直栽法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0~150粒种子,最好选腊月至翌年2月春季进行,以便萌芽早。
3.繁殖块种法繁殖块种法适用于疏松肥沃的土壤和梯田地。
主要是选取10~20平方米块地,先将它整齐地分成大小均匀的阶梯形状,然后在各块土内挖15厘米左右的坑穴,每块土中混入早熟石灰2公斤、腐熟堆肥20公斤和复混肥2公斤,再将肥料铺匀压实,最后将处理好的樟树种子播放在坑穴里,覆盖麦秸或草灰,起到遮荫和保湿作用。
香樟树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香樟树种植方法

香樟树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香樟树种植方法1 特征特性植物特征香樟树又名乌樟为樟科樟属乔木树冠庞大呈广卵形树皮幼时绿色光滑老时灰褐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纵裂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2 cm下面微被白粉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生于新枝叶腋花小、淡黄绿色果近球形径6~8 cm熟时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1月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以深厚、肥沃、湿润和微酸性或中砂壤为佳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以软枝扦插或分蘖[1]生物学特性香樟树的适生区域较广在年平均气温16 ℃以上、极端低温-7 ℃以上的地区均可生长;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香樟树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根系再生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荫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2 效益分析园林效益香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生长快根深叶茂冠大荫浓四季常绿树姿高大雄伟具有防沙固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是风景园林中形成造园景观不可缺少的树种之一也是优美的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防护林树种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可配植于溪边、池畔、山坡孤植、丛植于草坪片植、群植作背景树[2]经济效益香樟树材质优良硬度适中结构致密木材耐腐、防虫是家具、板料、农具、雕刻的良材;因其有香气还可用来提炼樟脑或制成化学原料樟脑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强心解热、杀虫、防蚊之效3 栽培技术整地施肥选择好种植地块后在冬初和播种前分别进行1次耕耙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厩肥20~30 t/hm2或过磷酸钙~ kg/hm2、碳铵~ kg/hm2育苗育苗时间10—12月采收成熟的香樟树种子与适量沙子混合后贮藏与翌年3月初催芽播种催芽为使种子提早出芽3月初播种前需做催芽处理[3]一般用50 ℃的温水浸种待水温降低后再换50 ℃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 d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后适时间苗定苗一般在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宜留苗30万株/hm2左右播种筑高35~50 cm、宽 m的高床条播行距在20 cm左右播种量为~ kg/hm2为促进保温和苗床表土保湿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以利于种子发芽[3]移栽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移栽密度为2万株/hm2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 cm左右截干当芽长到10 cm左右可定主干将多余枝芽去除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即可冬季床面施厩肥30 t/hm27月后结合松土除草加强肥水管理11月底停止肥水[4-5]香樟树一年生苗可长至50 cm以上地径达 cm 以上三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 cm以上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①白粉病受害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而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者使嫩枝和枝干上也有白粉多发生于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以及苗木过密的田块中尤其以圃地幼苗最容易发生防治方法:加强对苗圃的管理保持环境清洁适时疏苗;发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病发严重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0倍液喷雾每隔10 d喷1次连续3~4次②黑斑病。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

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研究樟树是我国的一种常见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
樟树的种子是樟树的繁殖材料,因此对樟树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进行研究对于樟树的保护、栽培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樟树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樟树种子的发芽过程樟树种子发芽是樟树生长的第一步,对于发芽过程的研究可以为种子的储藏、加工和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樟树种子发芽过程一般经历着种子吸水、胚乳膨大、种皮裂开、胚轴伸长和幼苗出土几个阶段。
1. 种子吸水:樟树种子在入土后,首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种子的含水率增加,种子逐渐膨大。
2. 胚乳膨大:在吸水的种子内的胚乳也逐渐膨大,胚乳膨大是种子发芽的预备阶段。
3. 种皮裂开:随着胚乳膨大,樟树种子的种皮也会裂开,这是种子发芽的第一步关键。
4. 胚轴伸长:种皮裂开后,胚乳内的胚芽开始伸长,逐渐形成植物的幼苗。
5. 幼苗出土:幼苗逐渐长大,同时完成植物的发芽过程,完成幼苗出土。
二、樟树幼苗的生长特点樟树幼苗的生长特点是樟树生长的重要阶段,对樟树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樟树的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叶片的展开、茎段的延长、根系的生长和生理代谢的活跃。
1. 叶片的展开:樟树幼苗的叶片在幼苗期内逐渐展开,从而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
2. 茎段的延长:樟树幼苗的茎段也会在生长期内逐渐延长,增加樟树的高度和生长速度。
3. 根系的生长:根系是樟树幼苗的重要器官,根系的生长决定了樟树的吸水、吸肥和固定生长位置的能力。
4. 生理代谢的活跃:在幼苗期内,樟树的生理代谢也非常活跃,种子中的养分会被快速吸收利用,促进幼苗的生长。
三、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因素樟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子的质量、环境条件、生长调控等方面。
1. 种子的质量:种子的质量是影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种子的储存时间、储存条件、萌发力能直接影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unan Enviro nment -Biolog ical Poly technic , Heng yang , Hunan 421005 , China )
Abstract: Nur sery ger mination rat e of six Cultivar s of Cinnamoum is 75~85% and g erm inatio n is r elativ ely tidy and concent rative , in w hich ger minating per iod o f C. I nuntum meiss is the shor test ( 15~ 18days ) and C. B od inier p resl is the lo ngest( 26~ 32day s) ; seedling ea rly or later plays a deter minant r o le in impa ct ing height and diameter as far as one-y ear -seedling . In addit ion , whether or no t tr anslating a lso affects gr ow ing ; Gr ow ing per iod in one y ear is 257~ 213 day s , among which C. Bodinier i p r esl is the lo ng est and C. I nunctum meiss is the shor test co ncer ming o n tw oyear seedling , their diameter gr ow ing is a little later t ha n heig ht g ro wing . Key words: Cinnamoum; intr oductio n; seedling ; gr ow ing cha racter
[ 收稿日期] 2002-10-18 [ 作者简介] 刘德良( 1964- ) , 男, 湖南邵东人, 副教授( 在职硕士) , 主要从事苗木繁殖、培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6 经 济 林 研 究 21 卷
高床, 腐熟猪粪作基肥, 床面铺 5 cm 厚的黄心土、床宽 1. 2~1. 4 m 。1998 年 1 月 5 日、2 月 5 日、3 月 5 日、 4 月 5 日采用条状点播种子各 500 粒( 条距 20~25 cm , 沟深 2~3 cm , 宽 5 cm , 每 m 播种沟播 30~40 粒) , 播种 于浏阳市柏加乡绿州苗圃、四季青苗圃。播前( 按播时期分别进行) 需用 0. 5% 的高锰酸钾浸种 2 h 消毒杀菌、剔 除过小粒等不良种子, 再用 50℃温水间歇浸种催芽 3~4 d, 播后复细土, 床面用 2 m 长的竹片作为小拱棚, 小 拱杆每隔 80 cm 左右 1 根, 以保证覆盖高度( 40 cm) 一致, 及时将小拱棚用农膜( 最好用新鲜农膜, 利于床内保 温) 密闭覆盖, 再覆 1 层 75% 的遮阳网; 注意挂牌与编号登记。
1. 1 试验材料 试 验 地设 在 湖 南省 浏 阳市 柏 加 乡绿 州 苗 圃、四季 青 苗 圃, 供试 材 料 为樟 属 Cinnamoum 的 黄 樟 C.
Parthenoxy lon nees、猴樟 C. Bodinieri l evl 、油樟 C. I nunctum mei ss、云南樟 C. Gl andulif er um nees、尾叶樟 C. Caudif erum、香樟 C. Camp hora p resl 共 6 个品种的种子( 种子品质见表 1) 及其 1、2 年生播种苗。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播种方法与时期 黄樟、香樟选择 15~50 a 生的优良母树, 当果皮由青转紫变黑时自行采种。采摘的 果实浸水 2~3 d 后经搓洗、净种后, 再用草木灰溶液脱脂 12~24 h, 洗净阴干、室内湿沙层积贮藏待用( 注意沙 的温度, 面沙变灰白时看是否需要浇水) ; 猴樟、油樟、云南樟、尾叶樟的优良种子从湖南省花木市场购买, 处理 方法同上。
树种
播种时间 月. 日
1. 5
黄樟
2. 5
3. 5
4. 5
1. 5
油樟
2. 5
3. 5
4. 5
1. 5
猴樟
2. 5
3. 5
4Hale Waihona Puke 51. 5云 南樟 2. 5 3. 5
4. 5
1. 5
尾 叶樟
2. 5 3. 5
未移植苗 y= 107. 35- 11. 74x, r = 0. 97; z= 1. 00- 0. 067x , r = 0. 96 ……………… ( 6)
云南樟 移植苗 y= 77. 52- 10. 61x , 未移植苗 y= 90. 00- 10. 64x ,
r = 0. 96; z= 0. 80- 0. 050x , r = 0. 99 ……………… ( 7) r = 0. 98; z= 0. 88- 0. 057x , r = 0. 98 ……………… ( 8)
未移植苗 y= 102. 55- 14. 04x, 油樟 移植苗 y= 75. 70- 10. 91x ,
r = 0. 98; z= 0. 96- 0. 062x , r = 0. 98 ……………… ( 2) r = 0. 98; z= 0. 80- 0. 048x , r = 0. 98 ……………… ( 3)
2 结果与分析
2. 1 樟树各品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2. 1. 1 各品种种子萌发期与场圃发芽率 表 2 可以看出, 经精选与催芽处理后的各品种种子, 自 1~4 月无论
何时播种, 从播种至开始发芽需 25( 4 月 5 日~29 日) ~( 1 月 5 日~2 月 9 日) 35 d; 发芽起至止的萌发期为 15
尾叶樟 移植苗 y= 77. 05- 9. 86x ,
r = 0. 99; z= 0. 79- 0. 046x , r = 0. 98 ……………… ( 9)
未移植苗 y= 89. 40- 10. 19x ,
r = 0. 99; z= 0. 92- 0. 066x , r = 0. 99 ……………… ( 10)
樟树既是城市的优良树种, 又是一种极有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及工业原材料树种, 其苗木的需求量极大,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开发、寻找新的樟树( 品种) 资源, 笔者于 1997~1999 年, 以乡土树种香樟作对比, 对几种 樟树的引种育苗及其幼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 现将调研材料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香樟 移植苗 y= 75. 50- 8. 88x ,
r = 0. 99; z= 0. 87- 0. 064x , r = 0. 99 ……………… ( 11)
未移植苗 y= 91. 20- 10. 00x ,
r = 0. 99; z= 0. 92- 0. 069x , r = 0. 99 ……………… ( 12)
而粗壮。反之, 幼苗生长差。现以播种期( 月) 为自变量 x, 苗均高( cm) 为因变量 y 、苗均地径粗( cm ) 为因变量 z,
进行回归分析, 模型如下。
黄樟 移植苗 y= 81. 30- 10. 70x , r = 0. 83; z= 0. 89- 0. 061x , r = 0. 99 ……………… ( 1)
香樟 园球形, 浅黄褐色, 种壳显斑点花纹, 凸凹不平, 脊线明显
纯度 95 98 95 94 95 99
千粒重/ g 每 kg 粒数 含水量/ % 优良度/ %
60. 0
5 823
31. 7
95. 0
170. 0
5 764
30. 0
85. 0
137. 6
8 756
23. 0
85. 0
134. 0
7 437
[ 摘 要] 樟树各品种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为 75~85% , 发芽相对整齐而集中, 其中油樟所需时间最短( 15~18 d) , 猴樟所需时间最长 ( 26~32 d) ; 播种期( 月) 的早晚是 1 年幼苗的高、( 地径) 粗生长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 还与是否移植有关; 6 种樟树品种的年长其为 257 ~213 d , 猴樟生长期最长, 油樟的生长期最短; 2 年生幼苗地径( 粗) 生长略迟于高生长。 [ 关键词] 樟树; 引种; 幼苗; 生长特性
第 1 期 刘德良 等: 几种樟树育苗及幼苗生长特性观察 2 7
根据相关系数 r 得知, 苗均高、苗均地径( 粗) 与播种期( 月) 均呈高度相关, 说明播种期( 月) 的早晚是苗木 高、粗生长的决定性因素。
表 2 樟树种子场圃发芽率及 1 年生幼苗生长情况
经济林研究 2003, 21 ( 1) : 25-28 E conomic Forest Resear ches
几种樟树育苗及幼苗生长特性观察
刘德良1 , 王楚正2
( 1. 湖南环境生物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5; 2. 中南林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6)
25. 0
85. 0
143. 0
7 825
21. 5
85. 0
133. 6
7 248
22. 9
95. 0
1. 2. 2 场圃发芽率调查 自种子发芽出土起, 每 5 d 观测一次, 统计各品种圃发芽率。 1. 2. 3 幼苗移栽定植 幼苗具 3~5 片真叶时, 择阴雨天行切根处理, 苗高 10 cm 时按 10~15 株/ m 定苗, 定 苗后的余苗按行距 20~25 cm 、35 株/ m2 移栽定植; 生长期注意加强水肥管理, 当年 11 月 5 日各品种任选 100 株播种苗( 移植苗与未移植各 50 株) , 测定苗高与地径。 1. 2. 4 物候期观察与苗木月生长调查 1999 年 2 月 5 日, 用红油漆标定各品种 2 年生的播种苗 5 株( 要求生 长势好) , 并在每株( 标准株) 标定 2 个健壮的侧芽, 生长季前期每 5 d 进行一次物候期观察; 生长季节( 3~10 月) 各月 15 日、30 日进行一次苗高与地径调查, 统计月净生长量并绘制生长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