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1、有机污染源头
土壤有机污染物首要是化学农药。
当前很多运用的化学农药约有50多种,其间首要包富含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酶类、苯氧羧酸类、苯酚、胺类。
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出现土壤农药残留,带来严重的污染。
2、重金属污染源头
使用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的一个重要路径;工矿企业的废气沉降落入土壤是另外一条途径。
重金属首要有汞、铜、锌、铬、镍、钴等,因为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并且能够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损害。
3、放射性元素污染源头
放射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实验的沉降物,以及原子能和平利用进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渣。
富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质不可避免地随天然沉降、雨水冲刷和废弃物堆积而污染土壤。
土壤一旦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就难以自行消除,只能天然衰变为安稳元素,而消除其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可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4、病原微生物污染源头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首要包含病原菌和病毒等。
来源于人畜的粪便及用于灌溉的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
人类若直接触摸富含病原微生物的土壤,也许会对健康带来影响;若食用被土壤污染的蔬菜、生果等则直接遭到污染。
今天。
土壤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影响

土壤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影响土壤污染是指土壤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土壤污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和它们的影响。
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机化合物、无机物质等的污染情况。
常见的化学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等。
这些化学污染物会使土壤变得酸性或碱性,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
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会累积在土壤中,通过植物吸收进入人类食物链,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毒性,甚至导致癌症、免疫系统紊乱等疾病。
3. 有机污染:有机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有机溶剂、石油、煤焦油等有机物质的污染情况。
这些有机污染物对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如下:1. 影响生态系统:土壤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无法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减弱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2. 污染食物链:由于土壤中污染物质进入作物和植被,进而被动物摄入,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这些有害物质,长期累积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
3. 水质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降水或地下水渗透到水体中,引起水质污染,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1. 环境管理: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土壤污染源。
2. 土壤修复:通过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恢复受污染土壤的生态功能。
3. 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举例说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举例说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效应有很多不同的影响,以下举几个例子:
1. 植物生长受限: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生物降解等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可能会抑制植物的种子发芽、根系生长,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限。
2. 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有机污染物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蚯蚓、昆虫等生物群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有机污染物可能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有毒性,导致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降低。
这可能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分解等关键生态过程。
3. 土壤质量下降:有机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的质地改变,从而降低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和抗侵蚀能力。
这将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物根系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土壤污染物迁移至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较高,可能会进一步污染地下水资源。
这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用水安全都构成威胁。
因此,土壤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效应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治理措施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健康。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03 加强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土 壤污染问题,为污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谢谢观看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目录
• 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和来源 •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危害 • 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治理方法 •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的研究展望
01
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和来 源
定义
有机污染物是指通过生物和化学反应 产生的含碳化合物,包括农药、石油 、塑料、染料等。
交通运输
石油泄漏和车辆尾气排放等也是土壤有机污 染的来源之一。
02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危 害
土壤质量下降
01
02
03
土壤结构破坏
有机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 结构变得紧实,影响土壤 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从 而降低土壤质量。
土壤养分流失
有机污染物可能改变土壤 的酸碱度,导致土壤中的 营养元素流失,影响植物 生长。
04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污染 的预防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
增强公众对有机污染物危害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认知,增强环保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采取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减少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物品,从源头上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
制定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
土壤污染物的积累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易 降解,会在土壤中不断积 累,对土壤造成长期危害 。
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减少
有机污染物可能对土壤中的微生 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微生物种 群数量和多样性降低。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技术姓名:吕杰学号:20093606摘要:日前,由于工业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生活废弃物和农用地膜的污染。
使得我们的土地污染日益严重,资源严重缺乏不足。
因此,为了加大土壤环境的报复和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已开始走向土壤环境治理的行列。
关键字:修复技术,微生物,生物化学机理,污染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危害天然土壤具有纯自然属性。
人类最初开垦土地,主要是从中索取更多的生物量。
在所开垦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时,人们就向农田补充一些物质——肥料。
在获得新肥力的同时,农田也受到了污染。
譬如,施用人畜粪尿作肥料,可保持农田良好的生产性能,但病人的病原菌也可引起土壤的微生物污染。
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施入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不断增加,土壤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
目前,有杀虫效果的化合物已超过 6 万种,大量使用的农药也有 50 余种。
有机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和对人体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不仅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而且它还会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污染土壤修复中,微生物与物理修复相比具有非破坏性,经济性,安全性的优点,使其成为有前途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
2微生物修复机制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早在上一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
即是人为地利用和加强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其代谢产物降解和富集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恢复被污染环境的生产价值或景观价值的一个受控和自发进行的生物学过程。
在自然修复的过程中,利用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但需要以下条件:1.有充分和稳定的地下水流;2.有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3.有缓冲pH的能力;4.有使代谢能够进行的电子受体。
如果缺少一项条件,将会影响微生物修复的速率和程度。
[1]对于外来化合物,如果污染新近发生,很少会有土著微生物能降解它们,所以需要加入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方法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直接影响到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质量,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介绍一些治理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1. 大气污染有机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交通尾气和农业活动。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污染物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多环芳烃(PAHs)和卤代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在大气中长时间滞留,会通过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其他有害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植被生长造成危害。
2. 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业农药等都是有机化合物进入水体的重要源头。
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很难降解,积累后可导致水质恶化。
一些有机污染物具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 土壤污染农药、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也会导致土壤的有机化合物污染。
这些有机物通过土壤颗粒的吸附和迁移,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
长期的土壤有机污染可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和地下水污染。
二、治理方法1. 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在治理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对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监管,限制排放浓度和总量,同时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降低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或避免有机物的使用和产生,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减少有机物排放的目的。
3.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针对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污染物,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工业源和交通源的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减少交通尾气排放等。
4. 加强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对于水体和土壤的有机化合物污染,应加强废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与管理,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建立健全的水资源和土壤环境保护机制。
生态环境污染包括哪些

生态环境污染包括哪些生态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对自然界和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探讨生态环境污染包括哪些。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导致大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1.大气悬浮颗粒物:包括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由于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燃煤等引起。
2.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主要来自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会引发酸雨,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包括苯、甲醛等有机溶剂,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机动车排放,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各种有害物质进入自然水体,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1.有机污染物:如油类、农药、化学品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毒性增加。
2.重金属污染: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有潜在危害。
3.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会引起水源性传染病爆发,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1.农药残留:由于农业生产中过量喷洒农药和不规范使用农药,导致土壤中残留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成分。
2.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料和废水的排放,使得土壤中铅、镉、汞等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3.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煤焦油等化石燃料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释放的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的内容。
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污染的类型1.有机污染(1)主要污染物:土壤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微生物等。
(2)主要特点:具有蓄积性、收放性、半挥发性等特点。
(3)主要原因:主因是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废弃物的残留、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堆放等。
工业发达城市,人为燃料燃烧是城市土壤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并逐渐扩散到农业土壤中;重化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以及煤炭、石油生产也使得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继续增加。
农药的残留及分解产物,苯氧基链烷酸酯、多环芳烃、二噁英、四氯邻甲苯胺、乙撑硫脲等,经过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生物富集作用,严重的污染了土壤,破坏了农作物的质量,进而威胁到人体健康。
(4)目前现状:据统计,我国约有1300万~1600万亩的农田土壤受到农药的不同程度的污染。
2.无机污染(1)主要污染物:土壤中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镉、汞、砷、铅、铬、铜、锌、硒、氟等物质。
(2)主要特点:与有机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
而无机污染物具有富集性强、滞留时间长、降解难、移动性差等特点。
(3)主要原因:造成无机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化肥的使用、污水灌溉、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等。
(4)目前现状:污水灌溉等废弃物对农田已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
3.放射性元素污染(1)主要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2)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受污染的沉降物,以及各种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气、废水、废渣。
随着雨水的冲刷和废弃物的堆放,地表径流污染至土壤。
土壤一旦受到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很难自行消除,只有等到自然衰变为稳定元素而消除其放射性。
(3)目前现状:土壤受到放射性元素污染后会进入到食物链,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氡子体的辐射会诱发肺癌,我国每年因氡致癌的约有5万例,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降解就失去毒性;另外有些农药本身毒性不大,但 其分解物毒性很大;还有些农药其本身和代谢产物都 有毒性。
对于农药环境污染,要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 虑,要注意代谢产物是否有潜在的危害。
有机农药土壤化学行为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但是基本上都属于憎水性 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亲脂性.
有机污染物质在土壤环境中通过复杂的环境行为 进行吸附解吸、降解代谢,可以通过挥发、淋滤、 地表径流携带等方式进入其他环境体系中在土壤 中残留,或被作物和土壤生物吸收后,通过食物 链积累、放大,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
农药主要是指能防治植物病虫害、消灭杂草和调 节植物生长的一类化学药剂。
化学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 土壤处理剂等
按化学成分则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汞 农药、有机砷农药
(一)有机氯类农药
由于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复杂,结构、形态、 性质各异,而且每年有越来越多的有机污染物被 制造和使用,所以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来 划分土壤中的污染物,只是根据各个学科的研究 目的和研究方向来进行简单的归类和划分。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毒性:有毒和无毒 环境中残留半衰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非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
由于各种农药的化学性质及分解难易的不同,一定 土壤条件下的每一种农药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有 不同的残留时间和残留量。
农药施加后,其残留量为第1年施药后土壤中残留量 的两倍时即达到相对平衡。
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短要从不同角度考虑,理 想情况是农药的毒性保持的时间能长到足以控制目 标生物,又衰退得足够快以致对非目标生物无持续 影响,并免于环境遭到污染。
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有机磷农药具有烷基化 作用,可能会引起动物的致癌、致突变作用。所以, 有机磷类农药的环境污染毒性是不可忽视的。
有机磷类农药--剧毒类
对硫磷(别名1605),具有难溶于水、毒性特强、对 人和畜有剧毒的特点;甲基对硫磷的毒性约为对硫 磷的1/3,而杀虫效果大致相同,因而具有一定使用 优势;
有毒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苯及衍生物、多环芳 烃和有机农药;
无毒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容易分解的有机物, 如糖、蛋白质和脂肪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 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的,且能在大气环 境中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回地球的偏远的极地地区,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学污染 物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5年5月5机污染物进行国际 评估并就相应的国际行动拟定建议日,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组织召开了《关于持 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代表会议并通 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根据国际上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的定义,这些物 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在所释放和运输的环境中是持久的;
②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生物造成 影响;
③进入环境后,经长距离迁移进入偏远的极地地区;
④在相应环境浓度下,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 或有毒效应。
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需要采取国际行动的首批12 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物质,包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 滴滴涕、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七氯、多氯联苯、 二噁英和苯并呋喃,
土壤调节剂--聚丙烯酰胺(PAM)
土 壤 调 节 剂 -- 聚 丙 烯 酰 胺 (PAM) 可 影 响 除 草 剂 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解吸以及降解行为 都能产生影响,PAM的加入可以改善土壤中农药 的生物可利用性。
有机农药土壤化学行为
在土壤中,有机农药可以通过光化学降解、物理降解、 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方式转化,其中以微生物降解 为主。
(四)除草剂(除莠剂)
近年来,除草剂发展十分迅速,品种已达30种以上, 国外农药的销售额中除草剂占38%。
常 用 除 草 剂 有 2,4-D( 即 2,4- 二 氯 苯 氧 基 醋 酸 ) 和 2,4,5-T(即2,4,5-三氯苯氧基醋酸)及其酯类,它 们能杀灭许多阔叶草。
大多数除草剂在环境中易分解,对哺乳动物的生化 过程无干扰,未发现在人、畜体内有积累。
高的效力。同时,具有残留时间短、易于分解、动 物毒性较低的优点。
(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低毒低残留的杀虫 剂,具有苯基-N-烷基氨基甲酸酯的结构,具 有抗胆碱酯酶作用,与有机磷农药具有相同 的中毒症状,但机理不同。
其中毒是缘于胆碱酯酶分子弱可逆结合的抑 制。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自然环境中易于分解, 在动物机体内也能迅速代谢,代谢产物的毒 性多数低于其本身毒性。
有机氯农药一旦进入生物体内易溶于生物的脂肪组织中,很难随 着生物代谢被排泄,并随着食物链的逐级升高而不断富集。在生
态系统内,有机氯农药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
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极其惊人的程度
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会引起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的病变,发生肌肉震 颤、内分泌紊乱、肝肿大、肝细胞变性等症状。 并可通过母乳传递给下一代,进而影响下一代,因 此,有机氯农药属于高残留、高毒害农药,是造成 土壤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农药类型,对人体构成极大 的危害。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物质( persistents substance)是指化学 稳定性强环境中能长时间滞留的物质,具有这些性 质的有机污染物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一般来说,POPs 类物质在水体中的半衰期大于2个 月,在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有些 POPs类物质的半衰期长达几年、数十年,甚至万年。
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 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等。另外根据污染源的数量和面积以及影响范围 划分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人为生产加工使用 造成的污染以及自然界产生从而形成的污染。
一、土壤环境化学农药污染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各种农药在全球开始被 陆续大量使用,美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最多的 国家。
有机磷类农药--中毒类
敌敌畏和二甲硫吸磷(别名M-81)等 敌敌畏为油状液体,有挥发性,微溶于水,有较高的
杀虫力,易分解,残留时间短。
有机磷类农药--低毒类
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等。 乐果有恶臭,微溶于水,也是一种内吸杀虫剂,但毒
性较低,作用与内吸磷相似,对日光稳定。 敌百虫也是应用范围很广,可杀各种害虫,都有较
2001年5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署了控制持 久性有机污染的国际公约,严格禁止或限制使 用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有机氯农药占 了8种,它们是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 氏剂、七氯、DDT、六六六和六氯苯
(二)有机磷类农药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含磷有机化合物,大部分是膦酸 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一般有剧烈毒性,但由于易分 解而在环境中残留时间较短。膦酸酯在动植物体内 易分解而不易蓄积,常被认为是较安全的一种农药。 有机磷农药对昆虫及哺乳类动物均可呈现毒性,破 坏神经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阻碍刺激的传送机能等 生理作用,致死。
第四章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 第二节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第三节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第四节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 第五节 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污染 第六节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
第一章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
3
12/27/2019
有机污染物(organic pollutant)
主要来源
人为生产: 有机氯农药;精细化学品;化工原料;染料;金 属冶炼;电解电镀;废物的焚烧;氯碱工业;造 纸工业;等。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和 许多化学品虽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D/PCDF)、六氯苯 (HCB)和多氯联苯(PCB)亦可从下列来源类别无意生成和排放出来, 其中包括: (a) 在露天场地焚化废物,包括填埋场地的焚化; (b) 第二部分中未提及的冶金工业中的其他热处理过程; (c) 住户燃烧来源; (d) 使用矿石燃料的公用事业和工业锅炉; (e) 使用木材和其他生物量燃料的燃烧装置; (f) 排放无意形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定化学品生产过程,特 别是氯酚和氯醌的生产; (g) 焚尸炉; (h) 机动车辆,特别是使用含铅汽油的车辆; (i) 动物遗骸的销毁; (j) 纺织品和皮革染色(使用氯醌)和涂料(抽提碱); (k) 处理报废车辆的破碎作业工厂; (l) 铜制电缆线的低温燃烧; (m) 废油提炼厂。
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化合物。
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两类 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及其
他化学过程产生的,如萜烯类、黄曲霉类等; 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是随现代化学工业的兴起而
产生的,如合成橡胶、塑料等。
土壤污染具有复杂性、缓变性和面源污染的特点。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大部分是含 一个或几个苯环的氯素衍生物.
最主要的品种是滴滴涕(DDT )和六六六,其次是 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氯丹、七 氯等。
各种有机氯的化学结构及毒性大小虽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
挥发性低、 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分解、 残留期长、 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
目前人类实际已经处于不得不用农药的地步, 农药每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6%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