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故宫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在故宫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在故宫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分析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传统的文化遗产行业也逐渐开始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也积极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引人入胜、富有创意的虚拟现实文创产品。

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故宫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为故宫文创产品提供了独特的展示方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像亲临故宫一样参观、欣赏文物、建筑和环境。

传统的文创产品只能通过图片、文字或模型等方式展示故宫的魅力,而虚拟现实则能够将用户完全融入到故宫的场景中,使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内涵。

例如,故宫推出的虚拟现实头盔让用户能够在家中穿越时空,亲临故宫,欣赏宫廷建筑和珍贵文物,这种互动的体验使得用户的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增添了新的感动和乐趣。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扩展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创意和设计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创建出虚构的故宫场景和角色,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故宫文创产品设计师可以融入更多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独特、奇幻的故宫文创产品,让用户领略更多种可能性。

例如,故宫推出了一款以故宫为背景的虚拟现实游戏,玩家可以化身为皇帝或宫女,亲历宫廷生活,体验宫殿内禁地的神秘感。

这种创意性的产品设计不仅吸引了更多用户关注,也使得文创产品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虚拟现实技术为故宫文创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完善,故宫文创产品在现实世界中的销售受到一些限制,无法长久保持吸引力。

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故宫可以将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并通过虚拟展览、虚拟旅游等方式进行传播。

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在家中体验故宫的魅力,不仅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范围,也为故宫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例如,故宫推出了一款虚拟现实的文物展览产品,用户可以在家中亲临故宫的文物展览,观赏展览的珍品,同时还能够购买文物复制品或相关纪念品。

FDM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旅游纪念品设计

FDM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旅游纪念品设计

FDM 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旅游纪念品设计作者:沈烨健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年第12期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从军用、医用逐渐转为商用。

本文根据FDM 3D打印机的优缺点,探讨了其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的可能性。

通过对周庄镇商业现状的考察,因地制宜,结合定制化营销,利用FDM3D打印技术开发制作新型旅游纪念品。

关键词:FDM3D打印;旅游;纪念品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志码:A1 周庄景区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周庄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毗邻上海、苏州、嘉兴市,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周庄镇作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

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人文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周庄镇已然成为周边人们外出旅行的热門之选。

周庄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繁多。

周庄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因民间故事而闻名的万三蹄,当地特色的阿婆茶等,也有当地民间传统手工艺匠人保留完好并正在经营的周庄十二坊等手工艺品,折射区域文化特征和民俗风情。

通过实地考察(见表1),就周庄镇内的商铺与公共设施作如下统计:除去原住居民房,2017年底周庄景区内商铺和公共设施共有540家。

其中以工艺品,周庄特产占比例最大。

工艺品门类较齐全,包括鞋类、玉石器摆件、纸制品、雕塑、泥人、剪纸、竹编和牛角等,主要以纯手工制作为卖点,融合周庄镇风光和江南水乡元素进行创作。

旅游纪念品店铺数量非常多,以工艺品、文创产品和特产为主,约占周庄店铺总量的40%。

但生产技术限于传统方式,缺乏体验性和创新性。

且文化元素比较雷同,主要运用小桥、流水、昆曲、建筑等元素。

据图1可知,以地方特色为基础的商业化氛围比较浓重,导致周庄变成了相对快节奏的旅游景区,而主打口号“有一种生活叫周庄”的慢生活旅游形式已越来越少。

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利于周庄镇的可持续发展。

岭南非遗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的教学实践

岭南非遗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的教学实践

岭南非遗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的教学实践数字化设计不仅可以有助于文创产品在设计阶段更为高效、便捷地进行开展,还能大大提升产品的开发能力,让研发的周期降低,实现好的设计效果,促进产品设计的不断创新,使之竞争力提高。

在产品设计阶段,数字化的设计技术可以利用三维建模、仿真等技术展开对于产品的实物创建,可以对其概念和工艺等进行设计,以便让设计过程更好地得到优化,让整个设计决策速度得以提高,让产品的开发过程更为高效。

在现今的文创产品设计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并且随着人们对产品的精度和个性化要求的提升,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必然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数字化设计的意义和内涵产品数字化设计就是通过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展开对产品的设计,从前产品的设计多是通过手工平面绘制来完成,而对于设计的表现也多是设计人员在脑海中进行构建,这样的方式使得设计更改频繁、设计思路不清等问题出现,使得设计周期延迟的同时,也造成设计成本的上升。

并且平面的二维绘制图对于产品的细节、结构等表现得不明显,使其相关的优化工作无法得到好的开展,从而使得产品的精度不高,设计感不强。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设计思路通过计算机的三维模型进行实现则有助于解决传统设计的问题。

利用计算机展开三维建模,可以将产品的各个部件和其结构通过三维模型更为具体的展示出来,之后根据设计说明和技术要求等对需要重点注意的位置等进行确定,对各部分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连接不紧密或者间隙等问题,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就对其整个设计制造过程进行管控,让产品设计中的不合理情况的出现率降低,最后在展开高效设计的基础上形成数字样机,保障制造过程更为良好。

与传统的设计来比较,三维数字化的设计可以让产品得到更为直观具体的产品形状展现,可以让产品更为立体,并且通过三维模型可以更好地展开设计后续的分析、验证等工作,让产品设计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

数字化产品设计具体来说可以有这几方面的优点:面向装配。

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这个产业的新趋势是什么呢?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入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例如,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减少制造业的成本,还能够打造定制化的文化产品,让消费者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

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让人们在数字世界中体验到真实世界的文化,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趋势。

在过去,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在文化领域内进行创作和创新。

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开始和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如和科技公司合作研发AR 应用,和时尚品牌联手打造高端文创品牌等。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可以创造更加精彩的作品,也能够打开更多的商业机会。

三、多元文化的呈现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文化日益交汇,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特点。

而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和创新,也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多的元素和灵感。

四、社交化和体验化社交化和体验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

社交化体现在人们更注重与他人互动和分享,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助社交化的力量实现更大的传播效果。

体验化则是指消费者希望通过沉浸式的方式来体验文化产品,例如参观博物馆、体验演出等。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从而打造更为优质的文化产品。

五、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市场份额。

文化创意企业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提高自己的设计和技术能力,从而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总之,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包括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入、跨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呈现、社交化和体验化以及创新驱动等方面。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一、引言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来实现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领域,3D打印技术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主要探讨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前景。

二、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模型制造、模具制造、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中,3D打印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复杂的结构,这是传统制造无法做到的;其次,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这是传统制造无法做到的;最后,3D打印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着很多应用。

医疗器械、矫正器、牙齿矫正器等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制造。

还有一些更加复杂的医疗器械,例如听力助听器、义肢、脊椎支架等,也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制造。

在医疗领域中,3D打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械的制造效率和品质,降低制造成本,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文创领域3D打印有着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各种文创产品,如文化衫、文化产物、文化雕塑等等。

此外,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模型,在模型制造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三、3D打印技术的前景1. 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目前尚处于不断创新阶段,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更加复杂的零部件,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

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如光固化、金属3D打印等业已发展出,3D打印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也将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2. 应用领域未来,3D打印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例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领域等。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更轻、更强的材料,可以制造更具创意的产品,这些都是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

3. 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3D打印技术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明显。

这种技术可以满足自定义需求,可以简化制造流程,可以大量减少制造成本。

《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七章 文创产品3D打印

《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七章 文创产品3D打印

e. 待前置button由红色闪 烁状态变成绿色常亮状态, 开机完成;
连接打印机
a. 将USB线一端连接到打印 机机身背面的USB接口中;
连接打印机
b. 将USB线另一端连接到电 脑USB接口中,上位机将通过 USB线识别到打印机;(对应 您的打印机型号)
03 树脂打印流程
17
打印完成
打印完成 >> 打印完成后,待托盘上树脂滴落彻底,取下托盘。
21
二次固话
>> 使用波长412nm的紫外灯进行照射三分钟即可。
22
04 作品展示
23
>> 作品展示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02 机器介绍
7
一、slash plus 机器参数
项目 产品型号 成型原理 打印尺寸 成型精度 分层厚度 打印材料 打印速度 树脂液位控制 打印适用格式
技术参数 Slash plus LCD 光固化成型 192 × 120 ×200mm ±10μm 10, 25, 50, 75, 100, 150, 200, 300μm 可调节 光敏树脂 200mm/hr 自动液位控制 STL obj 3mf amf uniz
18
模型拆卸
将薄片状铲刀插入成型件与升降台之间, >> 取出模型。如果模型较软时,可以将模型
与升降台一起取出进行固化处理。
19
去除支撑
去除支撑 >> 用剪刀和镊子去除支撑。在固话处理后去除支撑容易损伤模型,建议在后固化处
>> 使用酒精将模型上附着的树脂清洗干净,晾干。
开机流程
3
21 2
3
a. 开机所需: 1. 二合一转接头 2. 电源线 3. 电源适配器

论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经营

论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经营

2、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持续 发掘产品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持续发掘产品的文化价值。只 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满 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3、建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美 誉度,让产品更具有辨识度和印 象力
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提升品牌美誉度 和影响力。通过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印象力的品牌形象,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和市场竞争力,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将 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博物馆需要密切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开发方式和手段,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博物馆应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 交流,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推动文创产品开发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有理 由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挖掘馆内文化元素,设计独 具匠心挖掘与运用。为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文化 产品,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馆内的文化资源,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 元素。同时,通过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文 创产品成为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艺术佳作。
最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评价体系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为产品的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在具体的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 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某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对文化元素 的挖掘不够深入,导致产品设计缺乏创意。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博物馆加强与 设计团队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最终成功开发出一系 列备受好评的文创产品。

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究

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究

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究一、本文概述南京博物院,作为一座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其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创新方法及其市场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分析南京博物院的文化特色与资源优势,本文试图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概述南京博物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以揭示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源泉。

接着,本文将详细分析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包括如何将博物馆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以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创意产品。

本文还将探讨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应用与消费者接受度。

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本文将评估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表现,并探讨如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本文将提出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以期推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历程南京博物院作为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博物馆,其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了曲折与机遇。

早期,南京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主要以传统复制品和纪念品为主,如仿古青铜器、瓷器、书画等,这些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创新和实用性,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南京博物院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文创产品发展路径。

他们深入挖掘博物馆的藏品资源,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

例如,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了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让消费者能够在家中近距离欣赏到文物的细节之美;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系列以文物元素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文具、家居用品、服装等,这些产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肖金材吴梅梅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3期【摘要】目前3D打印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设计制作工艺被社会各领域人士关注,我们可以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设计制作工艺角度研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以此开拓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制作的新方法。

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为切入点,简介其定义和应用领域,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传统产品制作的局限性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优势,3D打印技术给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关健词】3D打印技术;博物馆文创产品;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J504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126-02设计是为人的生活各方面服务的,设计出来的产品带有设计师的情感态度以及美学内涵,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以及生产经费有限,设计师在做设计图时往往先考虑是否可以生产出来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D打印技术的出现无疑是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

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超高难度的设计外观形态产品,同时可以个性化、小批量生产,此外具有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特点。

如果将此技术应用到博物馆产品设计中,将有利于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水平和拓展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现状自从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博物馆条例》,标志着我国博物馆建设、发展、管理进入法治阶段,明确了国家鼓励博物馆发展的思路。

2016年又相继颁发了系列政策,鼓励博物馆多角度、多元化开发博物馆资源,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其成为一个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博物馆各项工作,尤其是扩大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因此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便成为需要首要解决的事情。

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文创产品,其在开发模式、产品形式、宣传推广、营销渠道上都有很大进步,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乾隆“朕亦甚想你”折扇,“故宫日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钥匙扣”,“朕知道了”创意胶带等文创产品,但是全国范围来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模式、产品形式、宣传推广、营销渠道四个方面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阶段。

具体来讲,设计开发模式有两种,一是博物馆与企业、公司、各高等院校合作;二是自主开发。

产品形式有两种,一是实物,具有实用功能的日常文化用品;二是新媒体,采用博物馆文化元素或者符号进行IP形象、游戏、动画短片、视频等来推广博物馆文化。

宣传推广大概有两种,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具体有:展览、讲座、记者发布会等;线上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等。

营销渠道基本有两种,实体和“互联网+”模式相结合,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淘宝店,文创产品定期更新,具体有文房书籍、生活潮品、卡通人物娃娃、宫廷饰品、文化衫等。

理论上是比较完善成熟的,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首先,文创产品种类单一,依旧采用传统模式,重复几种产品;其次,特色不够突出,和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没有区别开;最后,实用性不强,质量参差不齐。

二、3D打印技术以及应用领域(一)3D打印技术的定义及相关概念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名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的产品生产工艺有很大不同。

借助3D打印机打印产品,类似普通打印机的制作方式,不过使用的是液态或者粉末状的塑料、金属、陶瓷等原材料,接着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3DMAX/CAD等)建好需要打印的物体3D模型,然后使用3D打印机开始打印,通常采用逐层叠加的方式粘合原材料,如果物体很大,可以分段打印,最终拼接出一个三维立体物体。

根据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可将3D打印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 3D打印机,主要采用塑料为原材料,3D打印机的配置和型号有多种选择,打印机的价格相对便宜,个人也可以负担得起。

缺点是打印的产品不够精细,但是采用的原材料应用面比较广泛,产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再生产,同时这种3D打印机是目前社会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主要打印尺寸在10mm-1000mm的产品,更大的产品可以选择拼接成型。

第二种是光固化成型技术--SLA 3D打印机,主要采用光敏树脂为原材料,这类打印机主要是从国外购买,打印机的价格相对贵一些,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缺点是脆,不易保存,但是打印的产品精度高,适合打印牙齿,戒指首饰等精细度高的产品。

第三种是激光选区烧结技术--SLS 3D打印机,采用金属粉末为原材料,目前我国生产这类打印机的工厂基本没有,打印机主要是从国外购买,价格很贵,一般公司和企业不会购买,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选购。

3D打印机可根据自己要打印的产品成型尺寸、打印精细度、打印原材料,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3D打印机。

(二)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突然涌现出一股科技潮流,其中就有3D打印技术。

近几年我国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3D打印技术产品,尤其是在医学、工业设计、文化艺术、教育、航天科技、汽车行业、建筑、军事、考古等行业。

在医学行业,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牙齿和其他骨骼模型,以及制药,解决了药品发潮变质、过期等问题。

在工业设计行业,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些传统工艺解决不了的工业机械零件。

在文化艺术领域,艺术家借助3D打印技术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在教育行业,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更多实践体验课供学习者选择。

在航天科技领域,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高难度零件,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汽车和建筑行业,借助3D打印技術可以解决不可再生资源问题。

在历史文物领域,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复原珍贵文物,尤其是易碎文物等。

3D打印技术已在多家博物馆用于复制文物和公益活动。

如国内三星堆博物馆借助该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性复制;河南博物院则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能动地体会到制作模型的乐趣。

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制作也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如英国国家博物馆和3D公司合作,推出一项服务,消费者可以从博物馆网站中下载雕塑和艺术品的3D模型,使用3D打印机自行打印,可以打印自己喜欢的文物或者是平时不会展出的文物,留作收藏或者赠送亲友,为博物馆文化推广拓展指出新的方向。

三、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一)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优势首先是体验多元化,传统参观博物馆文物都是隔着玻璃看的,因为博物馆文物都是很珍贵的,文物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玻璃罩里面供参观者观看。

3D打印产品消费者可以拿在手中观看抚摸,延伸了对文物的更多体验。

其次是地域方面,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开模生产,需要有大型生产线做支撑,我国东部明显比西部基础条件要好,同时开模工艺制作难度高,需要成本较高。

3D打印产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各地区适应性强,灵活性高,只需要有一台电脑和一台3D打印机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3D打印产品即增材制造方式,可以先制作出小批量样品供消费者挑选,使用原材料少,降低了能耗,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生产成本。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关于产品造型问题,设计师绘制一个效果图,传统制作方式会出现產品做不出来的尴尬情况;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外观形态很复杂的产品,比如跑车,公共空间灯饰、灯具。

(二)将博物馆文物“带回家”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量很大,节假日组团去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社会潮流,看完展览很多参观者都有想把藏品“带回家”的冲动。

假如博物馆或者参观者使用3D打印技术将这些文物复制出一个三维立体模型,立体文物模型这项服务将会带给参观者全新的观展体验,从而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最大值。

(三)3D打印博物馆文创产品可选材质多元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材质选择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材质选择表达出不一样的设计效果,同时不同的材质选择会给消费者不一样的触觉体验。

博物馆文物都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精品,制作工艺难度大且复杂,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可能实现不了完美的复制,而且材料的选用单一。

3D打印技术可以选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不同文物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表达其内在精神气质。

(四)3D打印博物馆文创产品激发参观者的学习兴趣在教育体验活动中,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一些拼装的文物模型,家长和孩子一起拼装完成,在这个过程之中,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当然,博物馆文物模型需要设计师采用一些创新方法进行设计,比如文物差异化设计、体验型设计等,让消费者体验到文化存在感和普遍性,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结语新时代产品设计需要新方法。

当下私人订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使用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制作中开发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

在博物馆角度下,如何利用3D打印等新技术开发文创产品,同时在各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将是设计师和博物馆文创产品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引入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人们群众将会对博物馆文物历史文化有更大兴趣,使博物馆文化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中去。

参考文献:[1]张楠,李飞.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影响[J].机械设计,2013(07).[2]https://[3]孔毅.基于3D打印技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开发应用[J].设计,2017(05).[4]单霁翔.故宫文创产品设计目前在“爬坡阶段”[J].长江日报(中国文博版),2015(01).[5]易平.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