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选读教案
日文朗诵课文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语法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日文朗读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生词、语法和句型。
2. 日文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生词、语法和句型的理解与应用。
2. 日文朗读的节奏感和语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或音乐等形式,让学生对日本文化产生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日文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 介绍课文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课文学习1. 生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语法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点,让学生掌握其用法。
3. 句型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句型,让学生学会运用。
4.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朗读,注意节奏感和语调。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2.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评价和指导。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对话。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重点知识。
2.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或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朗读效果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日本文学选读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选读教学大纲日本文学选读教学大纲日本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一支重要分支,在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日本文学的选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日本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种可能的日本文学选读教学大纲,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部分:日本古代文学选读在日本文学选读教学的第一部分,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
例如,可以选读《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古代编年体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日本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对于了解日本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可以选读《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日本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第二部分:日本现代文学选读在日本文学选读教学的第二部分,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
例如,可以选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和芥川龙之介的《藤野先生》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展现了日本现代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同时,还可以选读川端康成的《雪国》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长篇小说,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情感困惑。
第三部分:日本女性文学选读在日本文学选读教学的第三部分,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文学作品。
例如,可以选读樱桃小丸子的《绣球花》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等作品,这些作品以女性视角展现了女性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同时,还可以选读筱山纪信的《薰衣草》和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等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女性在现代日本社会中的独特魅力和自我追求。
第四部分:日本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在日本文学选读教学的第四部分,可以探讨日本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
例如,可以选读歌舞伎剧本和能剧本等戏剧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日本文学与戏剧表演的紧密联系。
同时,还可以选读日本传统绘画和现代漫画等视觉艺术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日本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契合与碰撞。
日语教案文学

日语教案文学教案标题:日语教案文学教案目标:1.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日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日语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提高对日语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日本文学名著的封面或摘录一段经典句子,引起学生对日语文学的兴趣。
- 向学生介绍本课将学习的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重要信息。
2. 学习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10分钟)- 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动机等。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
3.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20分钟)- 分发文学作品的文本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角色等要素,并与背景知识进行联系。
4. 分组讨论和分享(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和辩论。
5. 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让他们用日语讨论和描述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角色。
-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写一篇评论或感想。
6.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向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知识。
- 鼓励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资源和评估:1. 文学作品的文本和背景资料。
2.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记录表。
3. 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的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评估方式: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程度。
2. 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表演能力。
《日本》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日本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2)掌握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其古代文明、近现代史以及战后发展;(3)了解日本的文化特点,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4)了解日本的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现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3)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兴趣;(3)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基本概况2. 日本的历史发展3. 日本的文化特点4. 日本的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现状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日本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对日本有哪些了解?2. 讲授新课- 日本的基本概况: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 日本的历史发展:古代文明、近现代史、战后发展;- 日本的文化特点: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 日本的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现状。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日本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日本古代、近现代、战后不同时期的人物,展示日本的历史发展;-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
5. 案例分析- 分析日本在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的成功经验;-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日本的发展特点。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日本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互动等;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各小组的讨论质量,包括观点的深度、广度等;3. 角色扮演效果: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情感等;4. 案例分析成果: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包括问题发现、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等;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日本文学散文教案及反思

初中日本文学散文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日本文学散文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日本文学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理解日本文学散文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散文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1. 掌握日本文学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3. 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散文作品;4. 通过模仿和创作散文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日本文学散文中的文化内涵;2. 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散文作品;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通过散文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散文作品选取、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素材;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散文作品、准备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散文文学的概念,与学生共同探讨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2. 展示一段日本散文的片段,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学散文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1. 介绍日本文学散文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2. 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3.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散文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实践与探究(2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篇日本散文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和讨论;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3.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写作实践与创作(20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散文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2. 提供写作素材和指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3. 学生交流和互评,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1. 学生反思自己在散文阅读和写作中的收获和困惑;2.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提供反馈和指导;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日本文学散文。
日语作品选读教学设计

日语作品选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本次日语作品选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增加学生对日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通过选读具有代表性的日语作品,让学生深度体验日语的语言规则、用法和语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对象
本次教学面向所有正在学习日语的初中、高中、大学生。
三、教学内容
1.教材选择
–日语文章:《中学校长》(日本作家:津村節子)
–日语小说:《舞姬》(日本作家:森鷗外)
2.教学方式
–听写
–口读
–阅读
–学生讲解、翻译
3.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与预习
1.教师介绍本教学的目的与重点,为学生制定预习任务。
2.学生自学教材,准备预习笔记。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完整篇文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1。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325055132.课程名称:《日本文学选读》3.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 of Japanese Literature4. 课程简介:《日本文学选读》是日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选修课程,是为培养理解和鉴赏日本原著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设置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日本文学流源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提高语言基本功和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日本语阅读欣赏日本文学的兴趣,提高日语阅读水平和交际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提供相关背景材料;了解大量不同文学派别的优秀作品,从中汲取养分,赏析玩味,取其精华,修炼性情,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学创作能力;为建构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无3.学时:本课程共有32个学时,每周2学时。
4.开课学期:本课程于第7学期开设。
5.教学方法:教授法、自学、讨论、练习。
6.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
7.教材:周平.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教学参考资料:[1]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大久保典夫.现代日本文学史.笠间书院,1989.[3]市古贞次.日本文学全史.学灯社,1986.[4]吕永清.日本古典文学名著选.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5]三好行雄.近代日本文学史.有雯阁,1979.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1章日本近代文学综述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各阶段小说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文学特点、代表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教学重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时间分界点、日本近现代小学的主派别,各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主要的文学创作特点,以及对日本文坛、日本受众的影响和相应社会效果;理解和掌握观念小说或悲惨小说、私小说、转向文学、综合小说等的含义、主要内容和特点等。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设计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教学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选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来介绍日本传统文化和社会风貌,并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学素养。
2. 课程目标•通过选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了解日本传统文化和社会风貌;•认识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作品及其作者;•学习分析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
3. 课程内容第一讲:《源氏物语》选读•介绍《源氏物语》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人物等;•分析《源氏物语》的文学价值和美学特征;•对《源氏物语》中的典型情节进行剖析和讨论。
第二讲:《枕草子》选读•介绍《枕草子》的作者、创作背景、文学价值等;•分析《枕草子》的情感主题和文化内涵;•对《枕草子》中的典型片段进行阅读和讨论。
第三讲:《万葉集》选读•介绍《万葉集》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等;•分析《万葉集》的文学意义和历史背景;•对《万葉集》中的精选诗篇进行解读和欣赏。
第四讲:《日本古典文学诗歌精选》选读•介绍《日本古典文学诗歌精选》的内容、选取标准等;•分析《日本古典文学诗歌精选》中的诗歌类型和特点;•赏析《日本古典文学诗歌精选》中的优美诗篇。
4.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讲授和讨论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诗意和情感,了解其意义和价值;在阅读和分析环节中,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考试和论文形式。
考试内容将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等;论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选定的题目,对一部或几部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完成一篇2000字以上的论文。
评估的重点将放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之上。
6. 教学资源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教师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学作品原文、英文译本、文学评论和参考资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练习
作业
1当堂讨论作品,发表感想。
2.预习下一次课作家作品,准备提问问题。
教研室
主任
审批意见
教学
后记
通过摸底排查和个别谈话,发现大部分同学对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并无兴趣,所看过的文学作品也屈指可数,正是本课程要着力努力改变的地方。
教学内容要点
一 導入 (10分)
1.文学がすきですか。
伍 次回のチームワークの説明 (5分)
周次
第8周
授课时间
周二3,4节
章节
名称
安部公房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
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了解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了解其创作风格,流派。了解其代表作的内容概要,主题思想及创作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 创作特点
难点:从代表作看出作家的创作风格,了解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
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四〉中世の文学(鎌倉、室町時代)
三 まとめ (10分)
四 次回のチームワークの説明 (5分)
周次
第2周
授课时间
周二3,4节
章节
名称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教学
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比较系统地讲授现当代日本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学发展历史,掌握重要的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日本文学作品的能力。2、批判继承日本文学遗产,领略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3、结合学生实际,力求既讲述基本知识,又把握重点。加强文学经典著作的分析,使之举一反三,让学生初步掌握中日文学与文化的各自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 创作特点
难点:从代表作看出作家的创作风格,了解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
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实例列举法。
讨论
练习
作业
1当堂讨论作品,发表感想。
2.预习下一次课作家作品,准备提问问题。
教研室
主任
审批意见
教学
后记
夏目漱石是日本国民作家,学生接受程度较高,作品分析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还需引导,才能正确理解作品所表达含义。
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实例列举法。
讨论
练习
作业
1当堂讨论作品,发表感想。
2.预习下一次课作家作品,准备提问问题。
教研室
主任
审批意见
教学
后记
坂口安吾在中国知名度不够高,学生了解很少,作品风格较为特别,理解有难度,为加深学生理解,特布置作品赏析任务,加深对于该作家的理解。
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
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实例列举法。
讨论
练习
作业
1当堂讨论作品,发表感想。
2.预习下一次课作家作品,准备提问问题。
教研室
主任
审批意见
教学
后记
安部公房作品内容较为抽象,作家知名度也很低,学生接受程度不高,好在作品篇幅不长,通过讲解,基本使学生理解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要点
本课程教学方法:
通过日本文学史的介绍让学生掌握日本古代、近代文学的流派及代表人物。讲解文学作品之前,对作家的生平、所属流派、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背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完成作品阅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对作家及作品进行课前研究,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 復習 (5分)
二 導入 (10分)
1.あなたは芥川龍之介についてのイメージを話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2.彼のどんな作品を読んだことがありますか。その感想は?
三 夏目漱石ゼミ (60分)
1、芥川龍之介について
年譜
キーワード
2、主な作品のリスト
3、時代背景について
4.「鼻」
四 まとめ (10分)
伍 次回のチームワークの説明 (5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日本近代文学的时间划分及标志。
几大文学思潮的名称、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难点:①阐述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思潮及历史背景
②重点作家及其作品讲解与赏析。
教学
方法
①教师讲解法为主,学生参与教学。
②在理论讲授时着重总结规律,作品分析讨论抓住要害,实践训练突出能力培养。
③鼓励学生课堂讨论、课外自学,力争在教学中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及小结(文学主题课堂发表)(15%);“2”包括笔记(10%)和期末成绩(40%)。
教学参考资料:
(1)周平主编,《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高宁,韩小龙主编,《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赏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刘利国,何志勇编著,《插图本日本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_______________
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日语文学作品原著,使学习者加深对日语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日本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重要作品,增长相关的日语知识。
本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日本古代,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日本古代,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能够阅读日本古代,当代文学,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有自己的见解。
伍 次回のチームワークの説明 (5分)
周次
第4周
授课时间
周二3,4节
章节
名称
芥川龍之介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
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了解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了解其创作风格,流派。了解其代表作的内容概要,主题思想及创作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 创作特点
难点:从代表作看出作家的创作风格,了解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日本近代文学的时间划分及标志。
几大文学思潮的名称、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难点:①阐述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思潮及历史背景
②重点作家及其作品讲解与赏析。
教学
方法
①教师讲解法为主,学生参与教学。
②在理论讲授时着重总结规律,作品分析讨论抓住要害,实践训练突出能力培养。
③鼓励学生课堂讨论、课外自学,力争在教学中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合肥学院
2018至2019学年第一学期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
教
案
课程编码:_____1235093
总学分/总学习负荷:__________2/56______________
开课时间:2018年9月4日第1周至第16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__15日语______
使用教材:《日本文学选读》高宁韩小龙编著
系别/教研室:____外语系_/__日语教研室____________
教学
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实例列举法。
讨论
练习
作业
1当堂讨论作品,发表感想。
2.预习下一次课作家作品,准备提问问题。
教研室
主任
审批意见
教学
后记
芥川龙之介由于芥川奖,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但是芥川的作品用语过于古典化,作品阅读难度较大,耗费了很多时间解释作品,需要下次改正。
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内容要点
一 復習 (5分)
二 導入 (10分)
1.あなたは夏目漱石についてのイメージを話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2.彼のどんな作品を読んだことがありますか。その感想は?
三 夏目漱石ゼミ (60分)
1、夏目漱石について
年譜
キーワード
2、主な作品のリスト
3、時代背景について
4.「夢十夜」
四 まとめ (10分)
授课时间
周二3,4节
章节
名称
坂口安吾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
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了解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了解其创作风格,流派。了解其代表作的内容概要,主题思想及创作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 创作特点
难点:从代表作看出作家的创作风格,了解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三日本文学史 〈近来自編〉(60分)福沢諭吉(ふくざわゆきち)
(二)、写実主義
1、坪内逍遥(つぼうちしょうよう)の『小説神髄』(しょうせつしんずい)
2、二葉亭四迷(ふたばていしめい)と『浮雲』二葉亭四迷(1864~1909)
葉山嘉樹(はやまよしき)「海に生くる人々」
小林多喜二(こばやしたきじ)「蟹工船」
教材选用原则和特点:
本教材收录了日本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小说原著11篇,为帮助学习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每篇作品正文后设有注释,作者简介,作品简析,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够了解日本近现代小说发展的原貌,了解原作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扩充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相关知识。
考核方式:N+2考核方式
其中“N”包括小论文(15%),小论文(20%),专题讨论
周次
第9周
授课时间
周二3,4节
章节
名称
太宰治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