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油基本知识
什么叫基础油 什么是基础油 精油知识

好精油就选--------AOU阿欧精油自行调制按摩精油的过程中,常与精油一起搭配使用的是“基础油”。
基础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英文称为bese oil(也译作“基底油”),其首要功能就是用以稀释精油。
除了极少数的精油,如德国洋甘菊、薰衣草、茶树精油等,其他多数的纯精油若直接接触皮肤,往往会因浓度太高,或刺激性太强,而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因此必须使用基础油加以调和。
精油虽然名为“油”(essential oil),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油”,严格来说,应该属于“水”性,因为它既不油腻,也不具备一般油所具有的油滑特质——除了一些树脂类精油(resins)及原精(absolutes)比较黏碉外——因此用精油按摩身体时,不易在皮肤中推摩,需要质感细致、润滑度高的辅助工具,才能增强按摩效果,降低肌肤的摩擦与不适,使精油分子充分渗透进入人体,达到芳香疗法的功效。
在芳香疗法中,用以搭配精油作为按摩身体之用的基础油,因具备有“媒介”性质,因此又特称为“媒介油”(carrier oil)。
最常用的基础油有:橄榄油、荷荷巴油、甜杏仁油等。
点击阅读>> 什么是单方精油点击阅读>> 什么是复方精油常见的基础油介绍点击阅读>>甜杏仁油介绍点击阅读>>杏核油介绍点击阅读>>酷梨油介绍点击阅读>>蓖麻油介绍点击阅读>>椰子油月见草油介绍点击阅读>>葡萄籽油玫瑰果油介绍点击阅读>>小麦胚芽油介绍点击阅读>>荷荷芭油介绍点击阅读>>橄榄油介绍点击阅读>>罕见及特制的基础油介绍点击阅读>>延长基础油保存期的方法更多精油知识请访问阿欧官网淘宝店址。
基础油知识——精选推荐

150SN 500SN 650SN 是以40度的赛波特粘度区分的,150SN是指40度的赛波特粘度在150左右,500SN,650SN也是如些,SN一般是溶剂精制的基础油。
150BS是以100度的赛波特粘度区分的,150BS指100度赛波特粘度在150左右,BS指光亮油的意思三类加氢基础油VHVI-4产品简介一、基础油的分类类别:黏度指数VI超高黏度指数:IV≥140很高黏度指数:120≤VI<140高黏度指数:90≤VI<120中黏度指数:40≤VI<90黏度指数: VI<40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专用基础油低凝:UHV IW V HVIW HVIW MVIW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该标准按黏度指数把基础油分为低黏度指数(LVI)、中黏度指数(MVI)、高黏度指数(HVI)、很高黏度指数(VHVI)、超高黏度指数(UHVI)基础油5档。
按使用范围,把基础油分为通用基础油和专用基础油。
专用基础油又分为适用于多级发动机油、低温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液等产品的低凝基础油(代号后加W)和适用于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等产品的深度精制基础油(代号后加S)。
其中HVI油和VI>80的MVI油都属于国际分类的I类基础油;而VI<80的MVI基础油和LVI基础油根本不入类;VHVI、UHVI按国际分类为II类和III类基础油,但在硫含量和饱和烃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润滑油基础油材质单俄罗斯产异烷烃基础油VHVI-4材质单俄罗斯产异构烷烃基础油系列基础油小常识1. 基础油也称基底油或调和油,是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经由压榨萃取而来的非挥发性油脂,质感细致,润滑度高。
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滋养效果,不仅是稀释单方精油的最佳植物油,也是面部、身体按摩油的极佳选择。
2. 基础油经常用来稀释单方精油,因为纯精油的浓度太高,直接擦在皮肤上,会造成灼伤,所以精油在皮肤上使用前,一定要先用基础油等进行稀释。
基础油介绍

聚醚油性能(续)
缺点
除溶油型外,与矿物油和合成烃不溶 对添加剂的溶解度小、感受性一般 粘压变化小 仅仅与环氧树脂和聚脲基涂料相容 仅仅与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相容,与聚氨酯不容 与某些PMMA不容 在低速下有粘滑倾向 表面张力较低
用聚醚油的典型产品
制动液:4606、4604、4603A 抗燃液压液:4631 压缩机油:4511、4512、4513、4522 高温链条油:4402系列 冷冻机油:与R134a相容的329 齿轮油:4404(车重)、4405(工中)、4406 (工重) 水基淬火液:324 金属加工液
硅油
以卤代硅氧烷为单体聚合而成 生产工艺
水解→中和→平衡、中和→精馏或闪蒸→过滤
分类
甲基硅油 乙基硅油 烷基苯基硅油 氯苯基硅油
硅油(续)
价格比PAO高 国内能大量生产 独特性能
粘温性能,VI~300 耐热性能,苯基硅油的长期使用温度~250℃ 挥发度低,甲基硅油,149℃,30天,0.3% 绝缘性能,甲基硅油的绝缘强度可达35KV 起泡性小 高抗压缩性,4万kg/cm2,仍是液体 无毒、无味
羧酸酯类油(续)
一坪:国内最大的生产厂 高温性能突出 应用:航空润滑油、高温油脂、难燃液压
油、压缩机油、仪表油等 价格范围宽,多数比PAO贵
羧酸酯类油性能
优点
加入抗氧剂后,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 使用温度可高达260℃ 部分酯的倾点低(己二酸异辛醇酯-90℃) 部分酯的粘温性好(壬二酸异辛醇酯158) 与矿物油和大多数合成油无限互溶 抗磨、抗擦伤、减摩性能优良
万吨) 计划中:茂名(40万吨)……未来5年内产能达180万吨 用途:高档汽油机油、汽轮机油…… 成本大约提高20%
矿物油牌号
润滑油基础知识

3.合成油 合成型基础油有多种,PAO主要采用乙烯齐聚的C8、C10馏分的聚合油; 酯类油由脂肪酸和脂肪醇
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反应脱水制得;天然气采用(费一托合成技术,即GTL技术)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 基础油。
在本质上,合成油具备了润滑油中最好的成分,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 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合成 型基础油的价格还是太高,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润滑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合成油 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合成油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
酸值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 酸值(又称中和值),以mg KOH/g油表示。
破乳化性能
在规定时间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 化时间,以min表示。
感谢聆听
THANKS YOU FOR WATCHING!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不同原油生产的基础油性能对比
国标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
美国石油学会API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
Ⅰ类 粘度指数 80-120 饱和烃 % <90 硫含量% >0.03
Ⅱ类 80-120 ≥90 ≤0.03
Ⅲ类
Ⅳ类
>120
≥90
聚α烯烃
≤0.03
Ⅴ类
酯类或除Ⅰ-Ⅳ 类外
Ⅰ类基础油由溶剂精制加工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50SN 400SN 650SN Ⅱ类基础油采用加氢精制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00N 150N 500N Ⅲ类基础油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GROUP Ⅲ Yubase 2/4/6/8 Ⅳ类基础油是合成基础油 不能满足上述四类标准的基础油为Ⅴ类油
基础油白油基础知识

运动黏度
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40℃,100℃)下该流 体密度ρ之比。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
整理ppt
闪点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 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 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短暂的 火光,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整理ppt
粗白油指标
整理ppt
赛波特颜色
赛波特颜色是指:当透过试样液柱与标准色板观测对 比时,测得的与三种标准色板之一最接近时的液柱高 度数值。赛波特颜色号规定为:-16(最深)~+30(最 浅)。按照规定的方法调整试样的液柱高度,直到试 样明显地浅于标准色板的颜色为止。
整理ppt
铜片腐蚀
一种测定油品腐蚀性的定性方法。主要测定油品有无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 和元素硫。把一块已磨光好的铜片浸没在一定量的试样中,并按产品标准要 求加热到指定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待试验周期结束时,取出铜片,在 洗涤后与标准色板进行比较,确定腐蚀级别。工业润滑油常用的试验条件为 100℃(或120℃),3h。
整理ppt
整理ppt
2.基础油的成分及影响基础油性能的原因
(1)矿物油基础油化学成分: 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
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胶质、沥青质等 非烃类化合物。
整理ppt
(2)影响基础油性能的原因: 烃类是构成矿物基础油的主要成分,烃结构对基础油的黏度、黏温性质、凝点等性能均有显
整理ppt
*对黏度指数的影响 烃类本身的黏度指数差别很大,在基础油所含的烃类中,以正构烷烃的黏度指数最高,能达到
各种基础油的功效作用

各种基础油的功效作用基础油是指作为冷却、润滑和保护等用途的基本润滑油。
基础油主要由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组成,常用于各类机械设备、汽车发动机和工业设备等。
-矿物油基础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基础油,它是从地下的矿井中提取的原始油的加工产品。
矿物油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度、润滑性和耐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和汽车润滑油中。
-合成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二次处理石油原料获得的,具有均匀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合成油基础油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降低摩擦损失、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因此,它在高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机械和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植物油基础油:动植物油基础油是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油脂。
这种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也适用于在环保要求较高的设备中使用。
然而,动植物油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在一些应用中可能需要与其他基础油混合使用。
基础油的功效作用包括:1.冷却:基础油可以作为冷却剂来吸收和分散机械设备中产生的热量。
油在机械运行时能够吸热并将其带走,从而保持机械系统的温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
2.润滑:基础油可以在机械设备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磨损和噪音。
这对于机械设备的长期运行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3.密封和防腐:基础油可以用于密封装置和润滑膏,以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机械设备内部,避免氧化腐蚀和机械部件的早期失效。
4.清洗和冲刷:基础油可以用于清洗和清除机械设备中的污垢、沉淀和残留物。
它可以溶解各种污垢和减少杂质的积聚,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5.缓冲和减震:基础油可以在机械设备的摩擦部分形成薄膜,起到减少振动和减震的作用。
这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和噪音,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6.氧化和腐蚀的防护:基础油中添加了氧化和腐蚀抑制剂可以有效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并保护机械设备的金属表面免受酸、碱和氧化的腐蚀侵蚀。
综上所述,基础油在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冷却、润滑、密封、清洗、缓冲和防护等多种功效作用。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基础油是一种常用的润滑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了解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基础油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
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质之一,用于描述油液的流动性。
粘度可分为运动粘度和静态粘度。
运动粘度是油液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动力粘度来表示,单位为cST(厘斯特克)。
静态粘度是油液在无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运动粘度和密度的比值,即动力粘度指数(VI)来表示。
一般来说,高粘度油适用于重载、高速高温工况,低粘度油适用于轻载、低速低温工况。
2.闪点:闪点是指在开放容器中,润滑油在受到火焰加热时,油面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接触火焰时,油面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高低,关系到润滑油的易燃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工业中要选用高闪点的基础油。
3.凝固点:凝固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润滑油开始结晶固化的温度。
润滑油凝固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油液在低温下的流动性,低凝固点的润滑油在寒冷环境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4.硫含量:硫含量是指基础油中硫元素的含量,通常以质量分数的形式表示。
硫元素会与燃烧产生的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对环境和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因此要选择低硫含量的基础油。
5.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指基础油在氧气存在下的抗氧化性能,也是衡量润滑油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高氧化安定性的基础油能够抵抗氧化分解产物的生成,延长使用寿命。
6.勃朗特色氏指数(BS&W):勃朗特色氏指数用于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基础油和水的分离性能。
基础油的BS&W指数越低,说明其与水的相容性越好,有利于在润滑系统中避免水分对润滑油的负面影响。
7.总碱值(TBN):总碱值反映了基础油中含有的酸性物质的多少,通常以千克钠含量来表示。
总碱值越高,说明基础油中的酸性物质越少,能够对抗油液中的酸性物质的生成和腐蚀,延长润滑系统的寿命。
综上所述,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包括粘度、闪点、凝固点、硫含量、氧化安定性、勃朗特色氏指数和总碱值等。
基础油 定义

基础油的定义
基础油 base stock, base oil)指组成润滑油、润滑脂成品的液态成份,任何一种润滑油、脂的主要成份 一般占质量70~90%)都是基础油。
基础油可以是炼油厂的分馏产品 沸点高于燃料用重油、低于沥青),也可以是合成的,前者一般称为矿物油,后者虽然有多个非常不同的族群,但一般统称合成油。
基础油是从植物的种子、花朵、根茎或果实中萃取的非挥发性油脂, 可润滑肌肤,能直接用于肌肤按摩,也是稀释精油的最佳基底油。
基础油常用来稀释单方精油 纯精油),因为纯精油的刺激性十分强烈,直接擦在皮肤上,会造成伤害,并且伤害性很大,所以精油在皮肤上使用前,需先稀释。
植物基础油本身就具有疗效,植物油是营养和精力的良好来源,身体有了它就能产生热,它是蛋白质的绝佳来源。
润滑脂 lubricating grease),是一种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主要由矿物油 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在汽车和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即我们常说的黄油。
矿物油指任何一种无色、无味、14至40个碳组成的烷烃,提取自一种非植物的物质,特别是一种石油的蒸馏物。
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后,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 称为老三套 溶剂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油指标定义
• 中和值: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也是油品的酸值戒碱值的习惯统称,是 以中和一 定重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戒酸的相当量来表示的数值。 • 苯胺点: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 称为苯胺点,以℃表示。苯胺点越低,说明油品中芳烃含量越高。 • 族组成:测定油品烃类组成。高电离电压质谱法分析气-油饱和馏分 烃类型的试验方法 (ASTM D2786) • 抗乳化性:抗乳化性是油品和水形成的乳化液分为两层的能力。表征 油品精制深度。精制深度丌高,极性组分高,不水易形成乳化层。
• API按照基础油的饱和烃含量、硫含量和黏度指数,把基础油分为Ⅰ 类、Ⅱ类、 Ⅲ类,还包括Ⅳ类(PAO合成油)和Ⅴ类(其他合成基 础油,如聚醚、磷酸酯等)。
项 目 硫,ppm I类基础 II类基 III类基 Ⅳ基础油 Ⅴ基础油 油 础油 础油 >300和 ≤300 ≤300 合成油(聚 未包括在 或<90 α 烯烃) Ⅰ-Ⅳ类中 的其它油 ≥90 ≥90 80-<120 80-< 120 ≥120
基础油指标定义
• 旋转氧弹:表征油品氧化安定性的一种方法。
• 硫、氮、碱性氮:用来判定油品精制深度。
• 残炭:油品放入残炭测定器中,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会蒸发、 裂解和缩合,排出燃烧的气体后,生成的焦黑色残留物即残炭。残炭 用残留物占油品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残炭是评价油品在高 温条件下生成焦炭倾向的指标。主要由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多环芳 烃的叠合物及灰分形成。根据残炭的大小,可以大致判定油品在发动 机中结炭的倾向,。 • 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叫做灰分,以重量 百分数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环烷酸盐类。在润滑油中加入 某些高灰分添加刑后,油品的灰分含量会增大。
27
基础油性能指标及定义
• 运动粘度及粘度指数
• 蒸发损失、倾点、闪点、色度、密度
• 旋转氧弹 • 硫、氮、碱性氮及残炭 • 中和值 • 苯胺点及族组成
• 抗乳化性
基础油性能指标与油品性能的关系
抗磨性 低温性能 化学活性
防腐蚀性变差
减少摩擦
抗乳化性能
粘度 表面活性
氧化安定性 基础油性能 指标 蒸发损失 溶解能力
原油的选择
• 相同沸点范围基础油馏分的烃类组成中,石蜡基基础油链烷烃的含量 进高于环烷基油;环烷基原油芳香烃的含量进高于石蜡基油,中间基 原油的基础油馏分烃类组成介于两者之间。 • 石蜡基原油的基础油馏分链烷基烷基侧链的碳原子含量比环烷基油高, 平均分子环数比环烷基油少。 • 相同黏度的基础油色度,石蜡基油最小,环烷基油次之,芳香基油色 度最大。不族组成有关。
No.1 矿物 润滑油
异构脱蜡
1950年 多级油
ZSM-5 催化脱蜡 加氢精制 60年代
1969年 润滑油加 氢裂化
1993年 API 分类 公布
90年代 现代润滑油 加氢技术
70年代
中国石化润滑油基础油生产 布局
4
中国石化五大基础油生产基地
中国石化基 础油生产基 地的合理布 局为基础油 优化配置奠 定了基础。
基础油基本知识
北京研发中心 2011.8
目
基础油生产技术发展史
录
中国石化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布局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标准 基础油的主要成份
基础油的理化指标与润滑油的关系
2
基础油生产技术发展史
1930年 老三套
3000年前 动物油脂
1920年
1878年
白土精制、 酸精制及 SO2 1947年 采用添加剂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标准- 中石化基础油标准分类
• 中石化总公司提出了Q/SHR001-95,根据黏度指数和适用范围划分
VI≥140 通用基础油 与用基础油 低凝 深度精制 UHVI UHVI W UHVI S 120≤VI<140 VHVI VHVI W VHVI S 90≤VI<120 HVI HVI W HVI S 40≤VI<90 MVI MVI W MVI S VI<40 LVI ---
• 黏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 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 蒸发损失: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其损失量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 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随油温的升高,油蒸汽在空气 中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当升到某一温度时,油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 物中,油蒸汽含量达到可染浓度,若把火焰拿近这种混合物,它就会 闪火,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石油产品的闪点。
溶剂
N + + + + +
加氢
N + + +/+/+
酸洗
N + + +/+/+
溶剂
+ N + + N N N
临氢降凝
+ N + N N +/-
尿素
+ N + + N N N
加氢
N N N N/+ N/+ +/+/+
酸洗
N N N N/+ N/+ +/+/+
白土
N N N N N + + +
组 沥青质 分 胶质 芳香烃 环烷烃 烷烃 蜡 氮 氧 硫
原油的选择
• 石蜡基原油做为制备基础油的首选原油。由于石蜡基原油的基础油馏 分中,特性因数K值较高的烷烃和长侧链环烷烃含量较高,K值较小 的芳香烃和非烃类含量较少,精制收率高,粘温性好。 • 其次是环烷基原油。虽然K值较低,粘温性能丌佳,但因含量很少, 无需脱蜡,加工成本低,是制备某些要求倾点很低而丌要求粘温性能 的与用润滑油的良好原油。 • 中间基原油,已往人们认为丌宜用来制备润滑油,可以因地制宜的来 生产那些对粘温性能要求丌高戒无要求的润滑油产品。由于加氢技术 的发展,中间基原油可以用来加工加氢基础油。
基础油产品代号含义
HVIⅠa 150 基础油
HVIⅠb 150 基础油
基础油产品代号含义
Ⅱ+类 6(号)加氢基础油
Ⅲ类 6(号)加氢基础油
基础油的要成份
20
矿物润滑油化学成分
• • 矿物润滑油由链烷烃、环烷烃、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 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组成。 对馏分润滑油料而言,其烃类碳数分布约为C20~C40;沸点范围约 为350~535℃;平均相对分子量约为300~500。对残渣润滑油 料而言,其烃类碳数分布更高(>C40),沸点范围更高(> 500~535),分子量更大(>5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N/+ + N/N/-
+ + + + + + N
N/N/N/N/+ N/+ N/+ -
+ + + -
+ + + -
表内N—很小、微;﹢—增加、增大;﹣—减少、降低;﹢/﹣-取决于苛刻度
基础油的理化指标与润滑油 的关系
原油基属不润滑油化学组成
• 特性因数K:为了表征原油化学组成,将原油分为三大类,石蜡基原 油(K>12.1);中间基原油(11.5≤K≤12.1);环烷基原油(K< 11.5)。 • 相对密度d420:轻质原油( d420 <0.830);中质原油( 0.830 ≤ d420 ≤0.904 );重质原油( 0.904 ≤ d420 ≤0.0.966);特重质原 油( d420 >0.966 )。 • 含硫量:低硫原油( <0.5%);含硫原油(0.5%~2.0%);高硫 原油( > 2.0%)。
饱和 烃,m% 粘度指数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标准- 中石化基础油分类
• 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 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 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 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 150BS、120BS等。 •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 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 650SN和150BS。 • 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
溶剂精制基础油黏度等级分类
加氢基础油黏度等级分类
• “协议标准”将加氢基础油黏度等级按照100℃运动黏度整数值分 为2、3、4、5、6、7、8、10、12、14、16、20、26、30,共 计14个黏度等级。 • 每个黏度等级相对应的100℃运动黏度范围。
加氢基础油黏度等级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代号
基础油(协议标准)黏度等级分类
• “协议标准”将溶剂精制基础油中的中性油黏度等级按照40℃赛 氏黏度整数值分为60、65、75、90、100、125、150、175、 200、250、300、350、400、500、600、650、750和900, 共计18个黏度等级,每个黏度等级相对应的40℃运动黏度范围 • 溶剂精制基础油中的光亮油黏度等级按照100℃赛氏黏度整数值分 为90BS、120BS和150BS,共计3个黏度等级,每个黏度等级相 对应的100℃运动黏度范围
基础油指标定义
• 倾点: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开始连续流动时的最低温度, 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因此我国也和许多国家和 国际标准化组织一样用倾点来表示其低温流动性。丌同原油基所属的油 晶其倾点不凝点差值丌一样,一般倾点要比疑点高3-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