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线描画
西兰卡普 幼儿游戏案例(经典)

故事从西兰卡普开始适合年龄:5—6岁一、活动背景江口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在这里生活着许多的少数民族,而其中以土家族最多。
土家族有许许多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西兰卡普最能代表土家传统手工艺。
加之我园地处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武陵山脉梵净山脚下,这里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土家族人,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其中。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因此结合我园艺术领域总体匮乏教学现状和园本课程需要,本次活动的旅程就从一次大班艺术欣赏开始。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第一阶段:经验的支持情景一:《美丽的西兰卡普》大班艺术欣赏教师:小朋友们,上节活动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土家服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土家服饰上的各种精美的图案。
而且小朋友们还发现我们身边就有这些漂亮的土家服饰,有的小朋友还穿过。
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精美的图案。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西兰卡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美丽的西兰卡普吧。
幼儿1:老师我发现这些图案里面有很多不同形状。
有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呢。
幼儿2:老师,我好喜欢这些西兰卡普啊,我想学画出这些图案可以吗?您可以教教我吗?幼儿3:老师我看到有很多漂亮的西兰卡普,它的颜色和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都不一样。
(还有很多孩子们的疑问和好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西兰卡普的传说以及西兰卡普的几种基本图案。
同时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了思路,结合幼儿的问题我们开启了西兰卡普的创作之旅。
情景二:艺术创作之旅大班艺术《美丽的西兰卡普线描画》幼儿1:老师,你看我画了我的妹妹,我用了西兰卡普里的万字纹,和我喜欢的线条。
(图一)幼儿2:张老师你猜猜我画的是谁?教师:那我可要仔细看看了。
我觉得有点像葫芦,顶上还有一段藤蔓呢?那到底是不是啊?幼儿2:哈哈,老师你猜错了呢,我画的是我自己,你看这是我的眼睛,头顶还有我今天梳的冲天揪。
浅谈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线描画

浅谈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线描画摘要:惠州是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的城市,而客家文化在惠州文化中是最为独树一帜的。
从美术课的角度来看,惠州客家传统文化有太多可开发的课程资源了,客家人在长期劳作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凉帽、围裙、簸箕对于学生而言是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的。
将客家文化融进充满线条趣味的线描装饰画这一美术课的过程当中,既可以传承惠州优秀的客家文化,而且富有创新性。
本文将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了解,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线描画的教学当中展开相对应的研究。
关键词:线描画;客家文化;教学一、惠州的发展概述惠州市,是广东省的地级市。
早在隋唐时期,惠州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
发展到今天,惠州成为了客家人最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民众居客家四州之首,其被称为客家侨都。
二、线描画的相关知识简述由于线描画对绘画工具的要求不高,因此线描画可以随时随地的展开,它既可以对某一事物或者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也可以简单的进行处理表现出它的艺术特色即可;既可以用其做构图的造型练习,也可以通过线描画表达情感寄托。
线描画是通过基本形和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综合运用。
三、关于儿童线描画教学的必要性线描是儿童绘画艺术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比较常见的绘画表现手法。
考虑到儿童在基础知识、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方面稍有欠缺并存在差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儿童都需要做出努力,掌握线描画的绘画技巧以及运用对于提高儿童美术素养十分关键。
因此如何让儿童接受教学内容并反馈出来是今天的教学目标,在考虑惠州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如何将这种优秀文化通过线描画生动地体现出来,就需要从客家文化的形式与特点,线描画的技艺和儿童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去分析。
四、惠州的客家文化起源、发展与现状客家人有其极具特色和充满魅力的风俗,起初,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
小学美术《民族绘画》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感知和欣赏民族绘画的独特魅力;2.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进行绘画创作;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绘画艺术,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新教材指导下,全面提升美术学科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亲自体验民族绘画的基本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练习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民族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形式,学习了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民族绘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民族绘画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民族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各民族绘画的特点和技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对民族绘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艺术节二年级民族团结主题画教程

艺术节二年级民族团结主题画教程
1、首先在左侧画出头绑发带,身背长鼓的小男孩后,中间画出一个穿着少数民族衣服的小女孩,右侧再画出一个手舞足蹈的少数民族的小男孩。
2、底部画出云朵轮廓后,将地面哈出来,并画上小草与花朵装饰。
3、接着在三人身后的地面往上画出三层结构样式的天安门建筑。
4、在天安门建筑两侧画出草丛、叶子与花朵后,半空中再画出一些飞舞的气球。
5、给三个小朋友涂上肤色,眼睛涂黑,嘴巴涂红后,头发与衣服都用不同的颜色涂好。
6、地面涂绿、云朵用浅蓝色涂上后,草丛涂上粉紫色,小草和花朵也一并涂好颜色。
7、最后将天安门建筑用红黄两色涂上,两侧的花草与气球都涂好颜色,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画就画好了。
【最新2018】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2018】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一个完整的家就是有我有父母,那么各个民族也是一家人面小编为你带来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希望你喜欢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欣赏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一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二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三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四民族团结一家亲儿童画五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
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人教版 2020年地理初中会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 2020年地理初中会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20年地理初中会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①地形区地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地面平坦,一望无际C、植被稀少,沟壑纵横D、地面崎岖,多梯田改写:①地形区地表特征正确的描述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8.下列自然地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的是A、一月0℃等温线B、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C、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改写:大兴安岭大致经过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9.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①天山②大兴安岭行山④昆仑山⑤秦岭⑥巫山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⑤改写:天山、大兴安岭、昆仑山的山脉走向大体一致。
10.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A、南北温差大B、南冷北暖C、南北普遍高温D、南北普遍低温改写: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
21.在我国的地形构成中,面积最大的是A、平原B、高原C、盆地D、山地改写:我国地形构成中面积最大的是平原。
22.上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地形类型多样B、地形结构单一C、地势西高东低D、地势平坦开阔改写:上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
24.下列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改写:属于气象灾害的有干旱、台风、寒潮。
25.与其他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改写:与其他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
26.我国西昌(约102E、28N)、酒泉(约99E、40N)、太原(约112E、38N)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和即将修建的海南文昌(约110E、20N)第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结合下图回答:(11分)1) 请写出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改写:请写出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四川省。
1.甲国为________________,乙国为________________。
壮锦绘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壮锦绘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朱纪芸(南宁市吉祥路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28)摘要:小学美术是一门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锦是具有壮族代表性的特色物件。
壮锦绘画是广西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一项学习内容,壮锦绘画以其民族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许多小学生的喜爱。
本文通过对小学阶段美术课程中壮锦绘画教学的探究,有助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水平和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同时促进小学生对广西壮民族特色物件的了解,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壮锦绘画;教学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和家长形成了重语、数、英主科的教育,轻美术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思想,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开展壮锦绘画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一、壮锦绘画起源及特征早在宋代壮锦就出现在广西的岭南地区,是用丝线或棉线编织而成的一种工艺品,是广西壮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之一。
壮锦绘画是用线条将多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组合成一幅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分明的画卷。
壮锦绘画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已被广西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收录。
二、小学阶段美术课壮锦绘画的教学现状长期以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多为教师简单地将每一节的美术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讲述、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描摹和模仿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难以对美术课产生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不少美术教师以往没有讲授过壮锦绘画相关课程,多数学生没有听过壮锦绘画这个名称,学校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及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难以带学生到户外采风学习,故很多美术教师把壮锦绘画教学内容当成选修课,跳过了这节课的教学。
三、壮锦绘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的优势1.营造良好的美术课教学氛围在以往的美术课教学课堂上,教师常常过于强调绘画技法的讲解和传授,学习主题情境设定单一,缺乏立体感受,学生的体验感较弱,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展开有效互动,以致于课堂氛围不到位,课堂的纪律也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学生难以消化课堂上的知识、教学效果不明显。
论郑军里少数民族人物写意画的和谐美

论郑军里少数民族人物写意画的和谐美梁冬华【摘要】郑军里的少数民族人物写意画体现了中国美学的和谐美.他以广西少数民族及其生活场景为表现对象,通过浓淡相宜的笔墨描画少数民族天人合一、物我相生的生存状态,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美,体现了少数民族恬淡朴实、乐观知足的性格,以及艺术家对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向往.【期刊名称】《河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7)006【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郑军里;少数民族人物水墨画;和谐【作者】梁冬华【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西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25郑军里是当代广西美术界中国人物画的领军人物。
作为一名瑶族画家,郑军里对少数民族同胞有着深厚的情感,自然也就萌生了用手中的画笔描画少数民族及其生活的创作愿望。
早在本科求学期间,郑军里便开始了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他于1981年绘制的表现苗族少女劳作间隙口渴饮涧的工笔人物画《苗岭金秋》,一举荣登美术界级别最高的专业刊物《美术》,并入选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建党六十周年大型画展”,显示出其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准确把握和过人的艺术天赋。
自1996年以来,郑军里专攻少数民族水墨人物画创作,创作了获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提名奖的《大山之子》等一批清新隽永、饶有情趣的佳作,个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政府颁发的“铜鼓奖”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俄罗斯苏里科夫荣誉勋章等奖励,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广西美术界中国人物画的领军人物。
一、和谐与郑军里少数民族人物画“和谐”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范畴,“和谐”与“和”“中和”同义互换。
“在中国古代哲人看来,所谓和谐,就是矛盾处于协调的状态,而不是相互偏废”[1]150。
大体来说,发生矛盾的各方不外乎人与自然、人与人,因此,和谐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共处。
在美学上,人与自然的和谐进一步发展出了天人合一、物我相生的审美追求,即“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