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之礼制建筑之阙(PPT)
新版中国风建筑文化传承商务PPT模板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 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 大小和间距。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 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 大小和间距。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据内容调 整字体大小和间距。单击此处输 入文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 和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单 击此处输入文本,根据内容调整 字体大小和间距。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 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 大小和间距。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 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 大小和间距。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 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 大小和间距。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根据内容调整字体大 小和间距。单击此处 输入文本,根据内容 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根据内容调整字体大 小和间距。单击此处 输入文本,根据内容 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80%
50%
90%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 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 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 大小和间距。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大 小和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据内容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单击此处输入文本,根据内容 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幻灯片课件

⑩排水的龙头
宫殿汉白玉台基的栏杆下设有排水的龙头,暴雨时可形成千 龙喷水壮观景象,用来显示皇威。
17
御座 蟠龙金柱 太平有象
屏风
18
地平台 金砖墁地
仙鹤
19
藻井 轩辕镜
20
3、等级的体现未央宫长乐宫21三、宫殿建筑典范
22
四、宫殿建筑的艺术特征
23
1、历史概况
24
25
♥ 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 儒家礼仪、等级制度 ♥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
26
1、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两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轴线的纵长深远,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
27
西六宫 武英殿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汉白玉石桥
午门
东六宫 文华殿
28
午门
29
汉白玉石桥
30
太和门
皇帝举行大典时在此排列仪仗
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
68
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69
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 脊,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70
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
71
重檐>单檐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 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72
②判断主体建筑的三标志之二---台基 形式
31
太和殿
32
中和殿
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 礼 前 休 息 和 接 受 朝 拜 的 地 方。33
保和殿
保和殿是皇帝 赐宴和殿试状 员 的 场 所。
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PPT演示课件

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艺术部分。建筑彩画也有实用和美 化两方面的作用。实用方面是保护木材和墙壁表面。古时候有一 种椒房,即是在颜色涂料中加上椒粉,不仅可以保护壁面和梁柱 而且还可散发香气驱虫。装饰方面的作用即是使房屋内外明快而 美观。彩画的图案早期是在建筑物上涂以颜色,并逐渐绘画各种 动植物和图案花纹,后来逐步走向规格化和程式化,到明清时期 完成了定制。
7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 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 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 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 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 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 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 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 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 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 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 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 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 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 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9
10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遗留下
来的文物极多,古建筑是我国古代物质文
化遗存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保护好古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演示课件

东 晋 及 南 朝 建 康 宫 城 平 面 示 意 图
18
概治“伟隋
,
念唐 朝三沿唐
大 明
、朝用宫
宫 燕”西殿
复 原 图
朝(周建 )外天筑
的朝子宏19
太极殿复原图
20
唐含元殿复原图
/programs/view/4DPGb1mIio8/
大明宫/act/video.jsp?videoId=VIDE12066862293976291 7
98
仿秦宫殿
99
—魏晋南北朝. 宫室设计: 太极殿左右处理政务的东 西堂;中国式佛教宫殿建 筑成为最具有代表性建筑 艺术
100
—
.
个艺建隋 高术社唐 峰的 第 一会 建 筑中 国 封
隋代隆兴寺之摩尼殿
101
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 102
唐代宫殿复原模型
103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104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宋) 105
62
63
64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
65
66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 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 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 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67
满人信奉萨满教,祭祀时,将活猪牵到坤宁
宫,在这里现场宰杀,然后剥皮、割解、再
放到坤宁宫的两口大锅里水煮。每年正月初
二,皇帝要钦点王公大臣“坤宁宫吃肉”,
吃过的人死后出殡的队伍里,可打出一块幡,
中国传统建筑ppt

中国传统建筑ppt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它不仅是建筑的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然而,了解和欣赏传统建筑的价值与意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建筑一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传统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表达。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关系的理解,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的建造过程非常注重各种元素的均衡和谐,追求整体形式和细节的精致。
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部,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它的屋檐和屋顶。
屋檐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状、高度和角度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屋檐不仅具有防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重辄轻顶”的思想,即尊重基础和根本的价值观。
屋顶则是传统建筑精细的装饰和设计的集中体现。
它通过形态、颜色和图案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建筑的美感和寓意。
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建筑在屋顶的设计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艺术。
此外,传统建筑还注重对空间的处理和利用。
它通过严格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实现了空间的优化配置。
传统建筑分为前、中、后三进,前进是接待客人的场所,中进是主要的生活区域,后进是家庭的私密空间。
每个进屋都有独特的功能和用途,从整体到细部,都展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的精心安排和思考。
此外,传统建筑在建造材料的选择上也非常注重,并借助自然材料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传统建筑采用木材、砖石和土壤等可再生材料,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这种材料的选择不仅满足了建筑的结构需求,更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从建筑的整体形式到细节的雕琢,都透露出对美感的追求和对人的尊重。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42
3.故宫的人力物力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前10年备料,四 年施工. (1)工 (2)木 (3)砖 (4)石
43
5.几处重点庭院的设计手法 (1)太和殿庭院 (2)太和门廊院
44
(1)太和殿庭院 • 位于组群中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显要。 • 最大的廊院尺度,可容纳万余人举行仪式。 • 单体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九开间,
•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 后寝。
6
7
(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使用高台建筑 前朝后寝(汉) 东西堂制(汉) 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渎,建庙祭之
61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62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车仗等规定
54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 法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 坛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8
完整版ppt课件
169
完整版ppt课件
170
完整版ppt课件
171
BACK
完整版ppt课件
20
BACK
完整版ppt课件
21
(二)唐朝
砖的广泛使用,琉璃瓦的烧制更加进步, 建筑结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如五台山 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
(三)辽代
创造性的使用的减柱法及“斜拱”。如天 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大同华严寺、辽宁义 县奉国寺。
NEXT
完整版ppt课件
22
唐代建筑整体特点
分为上下两层。 六、屋瓦呈青黑色。 七、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
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八、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
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最标准的唐代风格木构建筑当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东大殿
完整版ppt课件
24
完整版ppt课件
25
奈良法隆寺
完整版ppt课件
26
唐代石螭(chi)首
唐莲瓣纹瓦当
唐代鸱(chi)尾 (南禅寺)
BACK
《高士图》中的歇山顶
完整版ppt课件
27
五台山南禅寺
完整版ppt课件
28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完整版ppt课件
29
独乐寺观音之阁
完整版ppt课件
30
独乐寺辽代山门
完整版ppt课件
31
独乐寺全景
完整版ppt课件
130
完整版ppt课件
131
(二)宫殿建筑的布局与陈设
1. 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中国风古建筑PPT模板:领略千年古韵,传承建筑文化

• 建筑的装饰与雕刻艺术,展现主人的品味与地位
意境与审美
• 建筑的布局、形式与装饰,体现审美观念
• 园林建筑的意境,展现诗人的审美追求
02
中国古建筑的构造与技艺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造技术
木构架
•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
• 榫卯等连接方式,工艺精湛,结构稳固
砖石结构
• 以砖、石为主要材料,防火性能好,耐久性强
03
中国古建筑的地方风格与代表作品
中国古建筑的地方风格特点
01
北方风格
• 气势宏伟,对称布局
•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榫卯连接
02
南方风格
• 婉约优美,院落布局
• 以砖、石为主要材料,拱券结构
03
西南风格
• 风格独特,吊脚楼等建筑形式
• 以竹为主要材料,编织技艺
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品及其特色
故宫
• 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气势宏伟
中国古建筑与传统美学观念
审美观念
• 意境与审美,建筑布局、形式与装饰体现审美观念
• 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影响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美学特征
• 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形式多样,地方风格各具特色
中国古建筑与传统生活方式
居住方式
• 四合院、院落布局,体现家族观念
• 建筑适应地域环境,形式多样
社会活动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周朝时期,礼制的建立,对古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标准化的建筑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礼制建筑—阙
SZM
什么是阙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建
筑形式,至迟到西周时期就已
经出现,通常是宫室大门外的
两座夯土墩台,台上有屋,登临
可以远观,所以阙又可称为观。
《释名》说:“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
观,观也,于上观望也。
”崔豹《古今注》说:“阙,
观也,古者每门竖两观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
上可居,登之可远观。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得知:阙
是一种标志建筑群人口的建筑物,建造在门前的两
侧,中间不相连,故称为阙,人登上阙顶可以远观。
阙的功能分类
01 城阙
02 宫阙
03 宅阙
04 祠庙阙
05 墓阙
01 城阙
立于城门两侧,作为城市入
口标志,是阙中规模最大的
一种。
城阙是阙的重要类型
之一,是在城市产生以后为防
卫而产生的。
城阙开始是为
防卫的目的,后来城阙逐渐演
变成等级的标志。
城阙四川汉画像砖
02 宫阙
立于宫城和宫殿两侧。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是一座重要的宫殿
遗址,含元殿的平面布局及形制:中心的主
殿,左右连接东西向廊道,廊道左右两端再
向南折并斜上,与建于高台上的翔鸾、栖凤
二阁相连,整组建筑平面呈倒凹字形。
主殿
与二阁组成的倒凹字形的布局,正是隋唐时
期宫阙成熟的形制。
明清两代,宫阙设置一如前代,故宫午
门两侧向外伸出城台,城台上的行廊与阙楼
相连,至今午门两旁通向太庙和社稷坛的门
仍成为阙左门、阙右门。
说明了午门两侧伸
出的城楼确实起着阙的作用。
明清故宫午门是城阙和宫阙发展的最后阶段
03 宅阙
立于贵族府第入口两侧,其规模较城阙和宫阙略小,无实物留存。
04 祠庙阙
立于祠庙入口两侧,规模较小,多见于实物。
大约兴起于汉代,一般为石制,不可登临。
如
少室阙河南嵩山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
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
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
建筑的典范。
太室阙西阙北立面图(左)东阙北立面图(右)
太室阙东阙北面太室阙西阙南面
05 墓阙
立于墓前神道两侧,规模较小,留存实物最
多,且其图形在画像砖和画像石上极多,后
代仅见于帝王陵墓前的夯土残基。
在许多汉唐时期的墓葬壁画的建筑中也有城
阙资料,在已发现的唐墓壁画中,部份高规格
的墓中发现了绘有唐代建筑图,其中在唐永
泰公主墓、三原县唐李寿墓和唐懿德太子墓
中均发现城阙壁画。
黄帝陵新建的三出阙唐懿德太子墓,是乾陵的陪葬墓之一,位于乾陵的东南隅,是按照唐代皇室所规定的“号墓为陵”
的制度而修建的。
该墓规模宏大,在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内都绘有精美的壁画。
特别是在
墓道北壁的建筑图及东西壁的城墙和阙楼是一组完整的唐代建筑图,阙楼是三出阙,阙楼位于城
墙的南面,由屋顶、屋身、平座和墩台四部分构成。
阙的分布及数量
我国历史上修建的阙数量众多,但保
存至今的却非常稀少,城阙和宫阙除
故宫午门一处留下外,历史上的都已
不见踪影,古代城市、宫殿遗址挖掘
中尚能看到原有基础和残存土台。
我
国现存阙37处,其分布是北京1处,
山东5处,河南6处,四川25处。
其中
墓阙31处,祠庙阙6处。
高颐阙
渠县沈府君阙
汉阙汉代时,建阙之风尤其盛行。
阙作为装饰性建筑
的功用,在历史发展中变得广泛,被修建在宫、
庙、墓等前面,以衬托和美化主体建筑,增添其
庄重感。
东汉时,出现了全石料建造的石阙,主要用于陵
墓阙和祠庙阙。
石阙不易被损坏,历经千年也能
留存下来。
汉阙中保存得最多的,就是石制的陵
墓阙。
高颐阙,汉阙中保存
最完好的古迹
汉阙有一大特点,虽然用石料建造,风格和结构却借鉴了木结构.石阙的外形像一座楼房,上雕有柱、枋、檐等木结构部件,古朴典雅,富有特色。
随汉阙类型的不断增多,用
阙制度也逐渐形成,阶层区
分非常严格。
一般官僚,用
一对单阙;诸侯高官,用一
对二出阙,即一主阙一子阙;
唯有皇帝,才能用至高无上
的三出阙,即一主阙二子阙。
上海世博的大明宫三出阙
汉代石阙,不仅反映了古代尊卑制度,也是艺术展示和社会反映。
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动物纹式等,作为装饰图案,用浮雕的方式,永久地刻在了石阙上。
阙上的铭文,更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
因此,汉阙又被称为石质汉书。
丁房阙,汉阙中最高的双檐汉阙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当初的
辉煌早已不再,一切已成为过往,
但从残旧的石阙上,我们依然还是
可以看到,帝王的威严,历史的沉
淀。
我们毕业啦
谢谢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S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