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可靠性2_元器件选用

合集下载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指南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指南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指南引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电子元器件存在一定的寿命限制和故障风险,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长期可靠运行,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从设计阶段开始,注重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的指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标准,以有效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选用可靠性高的电子元器件材料在电子元器件设计过程中,正确选择可靠性高的材料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在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比如,电子组件的封装材料应该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候性能,以保证电子元器件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材料的可靠性数据,根据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选用的材料具备长期稳定的性能。

二、设计合理的电子元器件布局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合理的布局可以帮助有效减少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干扰和功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布局时,应避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热点积聚,合理分配空间和资源,并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还要合理设计电子元器件的供电和接地,降低电源噪声,减少高频信号的串扰。

三、严格执行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电子产品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从供应商选择、采购、储存、使用等多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在选择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时,应该考察其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产品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其次,在采购和使用电子元器件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电子元器件的正确使用和正常工作。

此外,应合理储存电子元器件,防止其受潮、腐蚀等情况影响质量。

四、进行可靠性测试和寿命评估为了验证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寿命,我们需要进行可靠性测试和寿命评估。

可靠性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电子元器件的潜在故障和失效机制,并提供改进设计的依据。

而寿命评估则可以通过加速试验方法,模拟长期工作环境,评估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我们使用的电子设备,还是各种科技创新的推动者,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

如何正确选用和匹配电子元器件,将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匹配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实际应用中的电子元器件选择问题。

一、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类型和功能在选用和匹配电子元器件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1. 电阻:用于调节电路电流和阻止电流流过的元器件。

2. 电容: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荷的元器件,可以存储和释放电能。

3. 电感: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的元器件,主要影响交流信号的变化。

4. 二极管:用于电流的单向导通的元器件,常用于整流和信号检测电路。

5. 三极管:用于放大电流的元器件,常用于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

6. 集成电路:将多种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起组成功能更为复杂的元器件。

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功能,有助于我们在后续选用和匹配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满足电路对元器件的要求。

二、根据电路需求选用电子元器件在选用电子元器件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以下是一些选用电子元器件的原则和步骤:1. 理解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在选用电子元器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比如,是需要放大信号还是需要滤波,是需要进行数字处理还是需要进行模拟处理等。

2. 查阅相关资料和规格书:在选用电子元器件之前,我们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规格书,了解不同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和参数。

比如,电阻的阻值、功率耐受能力,电容的电容值和电压耐受能力等。

3. 根据性能指标进行筛选:根据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元器件的性能指标进行筛选。

比如,如果需要放大信号,就要选择具有较高增益的放大器件;如果需要进行数字处理,就要选择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元器件。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电气工程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离不开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应用。

电子元器件是电路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正确的选型与应用可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在电气工程中,正确选择电子元器件至关重要。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和特性来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参数:电气参数是评价电子元器件性能的重要指标,例如电阻器的电阻值、电容器的容量、电感器的电感等。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压、电流大小和频率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2. 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环境对电子元器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工业领域的电子元器件需要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耐振动、耐腐蚀等性能;而在民用电器中,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和重量可能是一个考虑因素。

3. 可靠性: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评价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的指标。

在选型时,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电子元器件,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4. 成本:成本是电子元器件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子元器件可能有不同的成本,需要综合考虑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二、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元器件在电气工程中有多种应用场景,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1. 滤波器:滤波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用于去除非期望频率的信号,保留期望频率的信号。

在电气工程中,滤波器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等领域,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干净的电源供应。

2. 变压器:变压器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元器件,用于实现电压的变换和传输。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用于将高电压的电能传输到远距离并降低损耗;在电子设备中,变压器用于将电源高压转换为适合电路工作的低压。

3.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元器件,它将大量的电子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中。

在电气工程中,集成电路可用于控制系统、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等,提供复杂的功能和高效的性能。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可靠性应用(印刷稿)全篇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可靠性应用(印刷稿)全篇
本公式忽略辐射和自然对流散热(一般约10%), 因此计算出的风量会稍大。
18
机柜温升计算
△ T= 0.05 Q/V
Q:机柜内的散热功率(W) V:风机的体积流量(m3/min) 基于机柜内耗散功率均匀分布的前提。
V=3.16 Q / △T
19
半导体制冷
• 冷却功能模块的电功率≤冷却功率*(3-6%); • 适用于器件和仪器仪表的冷却,大功率散热慎用。
49
• 聚苯乙烯电容器: 1. 优点:额定DC电压范围宽,从几百到数千伏;精度可达5‰;绝
缘电阻高,一般在10000MΩ以上。高频损耗小,电容量稳定; 2. 缺点:工作温度范围不宽,上限为+75℃。
• 聚苯乙烯薄膜电容: 1. 优点: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高,温度特性和容量稳定性优于涤
纶电容器,可取代部分电解电容器,性能优于电解电容。体积小, 容量大。 2. 缺点:工作电压低,DC电压40V;温度系数大; 3. 适用场合:高频电路。
2.1 外购件规格书 2.2 器件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
注意事项
35
2.1 器件文档要素组成
• 供货商指定为生产商; • 指标齐全(Esp. 工艺选项)
外购件规格书示例(电机).pdf
36
2.2 器件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
37
3、元器件选型
3.1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基本原则 3.2 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接插件) 3.3 二极管/三极管 3.4 晶振 3.5 散热器件 3.6 数字IC 3.7 电控光学器件(光耦、LED) 3.8 AD/DA 及 运放 3.9 电控机械动作器件 3.10 能量转换器件(开关电源、电源变换芯片、变压器) 3.11 保护器件(保险丝、磁环磁珠、压敏电阻、TVS管等)

元器件可靠性研究及其应用

元器件可靠性研究及其应用

元器件可靠性研究及其应用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元器件可靠性研究成为电子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元器件可靠性概述元器件可靠性是指元器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时间长短及其失效率。

元器件的失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元器件出现失效的概率。

元器件可靠性水平越高,其失效率越低,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可用性越高。

元器件可靠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制造和组装工艺因素、质量控制因素、设计因素等。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电磁辐射等,其中温度是影响元器件可靠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制造和组装工艺因素包括元器件的封装、焊接、印刷电路板等工艺,这些工艺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元器件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因素包括材料质量、制造工艺等,质量控制不严谨可能导致元器件失效率增加。

设计因素则包括元器件的选型和应用电路的设计等。

二、元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元器件的可靠性,现代电子产品研发通常使用可靠性评估方法。

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使用加速模型法和寿命试验法。

加速模型法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人工加速元器件的失效过程,利用加速因子,预测元器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失效率。

寿命试验法则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长时间的测试,观察元器件的失效率。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数据分析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元器件使用的实际数据中,挖掘出与可靠性相关的规律和模式,并对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减小了对元器件的人工干预,提高了评估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容易推广和落地应用。

三、元器件可靠性应用领域元器件可靠性不仅是电子科技领域的研究课题,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国防军工领域,元器件可靠性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行动能力。

同时,在医疗设备、航空航天、交通、通信、能源等领域,元器件可靠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1.功能需求: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要考虑其是否满足相关的功能要求。

比如,需要测量温度的产品需要选择与温度测量相关的元器件,如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

2.性能指标: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如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

不同的应用对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比如,高精度测量需要选择精度高的元器件,高速数据传输需要选择响应速度快的元器件。

3.可靠性和稳定性: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选型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工作寿命、抗干扰能力、温度特性等因素,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元器件,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4.封装和尺寸:元器件的封装类型和尺寸也是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的应用对封装和尺寸可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选择适合产品设计的封装和尺寸。

比如,对于空间有限的应用,需要选择小型尺寸的元器件。

5.成本和供应链:成本是产品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需要在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元器件。

此外,还需要考虑元器件的供应链情况,确保元器件的供应能够满足产品生产和维护的需求。

6.兼容性和标准化: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兼容性和标准化程度。

尽可能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元器件,以减少接口兼容性和系统集成的难度。

同时,也要考虑元器件在不同平台和系统中的兼容性。

7.可替代性和升级性:产品的可替代性和升级性是产品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长期供应和后期的升级方案,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资源和技术支持: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供应商的资源和技术支持能力。

供应商应该提供充足的技术文档、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以帮助解决选型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合理的元器件选型是电子产品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可靠性和稳定性、封装和尺寸、成本和供应链、兼容性和标准化、可替代性和升级性、资源和技术支持等因素,以确保选取合适的元器件,从而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元器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对于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探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定义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子元器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设备的设计寿命)能够按照其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

二、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产品可靠性:通过制定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标准,可以规范元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降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2. 降低维修成本: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的遵守可以帮助制造商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风险,减少维修费用和维修时间。

3. 保证使用安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的执行有助于消除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三、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制定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需要有一些参考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设备的使用环境:电子元器件在使用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对于其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所使用设备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

2. 设备的使用寿命: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制定相应的使用寿命标准。

例如,对于航空航天设备和医疗器械等需要极高可靠性的设备,其使用寿命标准比一般机械设备要更严格。

3. 元器件的质量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对于设备的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元器件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四、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在制定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标准之前,需要进行可靠性评估,确定元器件的可靠性参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1. 加速寿命试验:通过使用高温、高湿度、高压等加速条件,对元器件进行长时间(通常是数百至数千小时)的试验,确定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

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

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一、概述旨在制定出公司在元器件选用和管理方面的规范,确保元器件选用符合国家、行业、公司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保障产品的性能优良、品质可靠、安全合法。

二、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各类产品在研发、采购、生产和维护过程中的元器件选用和管理。

三、元器件选用原则1.合规原则元器件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公司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2.技术优良原则元器件的产品技术性能必须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保障的品质和稳定的可靠性。

3.经济实用原则元器件的价格必须能够满足项目预算安排,同时应最大程度的符合成本控制的要求,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

4.时效性原则元器件必须能够及时满足生产、研发、维护和市场的需求,并保证其供应和交付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5.可替换原则元器件的选用必须充分考虑可替换性和互换性,以确保在发生元器件供应中断或者产生缺陷时能够及时替换并维护产品的正常运行。

6.减少库存原则元器件采购数量,必须根据实际需求、供应商供货能力、产品研发发展等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库存数量,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并确保库存品质符合要求。

四、元器件选用流程1.项目立项产品研发项目在立项时,必须根据项目需要确定元器件选用管理计划,并得到允许和批准。

2.元器件选用在元器件选用时,必须根据元器件的使用环境、技术参数、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选型,并制定元器件选用报告。

3.元器件审核元器件采购前必须根据制定的元器件选用报告,进行审核,确保被采购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元器件采购在元器件采购时,必须根据审核通过的元器件选用报告,进行采购,并严格执行公司采购管理规范。

5.元器件验收在元器件到货后,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入库,并确保入库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6.元器件管理公司必须对元器件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元器件档案,充分利用元器件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元器件管理,实施巡检、更新、整理等工作方式。

同时,定期对库存元器件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清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1 B2
6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质量等级 A1 A2 A A3 A4 质量要求说明
GJB299C质量分级:混合IC
质量要求补充说明 -
符合GJB2438列入鉴定合格制造厂一 览表的K级产品 符合GJB2438列入鉴定合格制造厂一 览表的H级产品 符合GJB2438列入鉴定合格制造厂一 览表的H1级产品
用失效率来表征可靠性的不足之处:一是贵重、高单价器件难以获得失效率数 据,二是失效率不能反映抗恶劣环境等其它可靠性特性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质量与质量等级
质量:元器件在设计、制造、筛选过程中形成的品质特
符合SJ614的产品
7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质量等级
GJB299C质量分级:电阻器
质量要求补充说明 按QZJ840629、QZJ840630“七专” 技术条件组织生产的产品 按“七九O五”七专质量控制技术 协议组织生产的产品 符合SJ75、SJ904、SJ1329、 SJ2308的产品
质量要求说明 符合GJB244列入质量认证合格产品目录的Q 级产品 符合GJB244列入质量认证合格产品目录的L 级产品 符合GJB244、GJB601、GJB920列入质量认 证合格产品目录的产品 符合GB/T5729、GB7153、GB6663、 GB/T10193、GB/T13189、GB/T15654且经中 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认证合格的产 品 有附加质量要求的B2质量等级的产品 符合GB/T5729、GB6663、GB7153、 GB10193、GB/T13189、GB/T15654、 SJ1156、SJ1553、SJ1557、SJ1559、 SJ2028、SJ2307、SJ2309、SJ2742的产品 低档产品来自BB1 B2 C
符合GB4589.1Ⅱ类产品;按军用标准 按“七九O五”七专质量控制技 筛选要求等进行筛选的B2质量等级 术协议组织生产的产品 产品 符合GB4589.1I类产品 低档产品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半导体分立器件
MIL-S-19500
微电路 混合集成电路 半导体集成电路 有可靠性指标的 元件
MIL-M-38510
MIL-PRF-38534 质量保证等级:D级、E级、G级、H级、K级 MIL-I-38535 相应的元件总 规范 质量保证等级:M级、Q级、V级 失效率等级:L(亚五级)、M(五级)、P (六级)、R(七级)、S(八级)
元器件规范举例
等效采用的美军标编号 MIL-S-19500H MIL-M-38510G MIL-H-38534C MIL-C-39003 MIL-R-39016 N/A N/A
元器件的产品规范是元器件生产线认证和元器件鉴定的依据之一,也是使用方 选择、采购元器件的主要依据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按QZJ840616混合集成电路 符合GB8976和GB11498质量评定水平 “七专”技术条件组织生产的 为K级产品 产品 按“七九O五”七专质量控制技 符合GB8976和GB11498质量评定水平 术协议组织生产的产品;符 为L级产品 合SJ820的产品 符合GB8976和GB11498质量评定水平 为M 级产品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1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国产元器件质量相关标准
按级别分

国家标准GB、国家军用标准GJB 行业标准、行业军用标准 企业标准、企业军用标准 七专技术条件 QZT (专批、专技、专人、专机、专料、专检、专卡, QZJ8406)

按类型分

规范:元器件的总规范和详细规范,统称产品规范 标准:试验和测量标准、质量保证大纲和生产线认证标准、元器件材料 和零件标准、型号命名标准、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准等 指导性技术文件:指导正确选择和使用元器件的指南、用于电子设备可 靠性预计的手册、元器件系列型谱等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认证名称 认证依据
国产军用元器件的质量认证
认证单位
认证通过标志
七专审查
七专协议
电子五所
列入七专目录
质量认证
国军标
中国军用电子元器 件质量认证委员会
列入合格产品目录 (QPL)或合格生产 厂目录(QML) 列入行业合格产品目 录
质量认定
行业军标或 法规性文件
行业制订的认证单 位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3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失效率等级代号 失效率等级名称 亚五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GB/T 1772 Y W L Q B J S
电子元器件失效率等级
最大失效率 (1/h) 3×10-5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GJB 2649 L M P R S -
4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元器件总规范体系-质量保证等级

质量等级体系
国军标总规范规定的器件的质量保证等级和有可靠性指标元件的失效率 等级

不同元器件,等级分法及符号不同 用于元器件生产控制、选择和采购,与失效率不一定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元器件可靠性预计体系-质量等级

GJB299C-2006(MIL-HDBK-217F)《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和 GJB/Z 108A 《电子设备非工作状态可靠性预计手册》规定的质量等 级,用质量系数πQ表征,反映了同类元器件不同质量等级的相对质量 差异
征,可通过质量认证试验确定
质量等级:元器件品质的量化状态或水平 质量系数:表征元器件质量等级的定量参数指标 质量保证等级:元器件总规范规定的质量等级,用于表
征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亦简称质量等级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质量分级(从低到高)
半导体分立器件
GJB33A-1997
质量保证等级: JP (普军级)、 JT (特军 级)、JCT(超特军级)、JY(宇航级)
半导体集成电路 混合集成电路
GJB597A-1996
质量保证等级:B1级、B级、S级
GJB2438A-2002 质量保证等级:H1级、H级、K级
有可靠性指标的 元件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质量等 级 A1 A2 A A3 A4 质量要求说明
GJB299C质量分级:单片IC
质量要求补充说明 按QZJ840614~840615“七专”技 术条件组织生产的I、IA产品; 符合SJ331R I、IA类产品 按“七九O五”七专质量控制技协 议组织生产的产品;符合SJ331 的Ⅱ类产品 符合SJ331的Ⅲ类产品
元器件标准举例
等效采用的美军标编号 MIL-STD-750H MIL-STD-202F MIL-STD-883D N/A
N/A
MIL-STD-1344A N/A N/A MIL-STD-1580A
元器件使用者充分了解上述元器件试验方法的标准,有助于深入地掌握元器件承 受各种应力的能力,并为正确制订二次筛选或失效分析的规则提供了参考依据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分为A级、B级、C级(可细分为A1、B2之类的子级) 用于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与失效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元器件类别 依据标准
国军标产品规范质量分级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符合GJB597A列入质量认证合格产品 目录的S级产品 符合GJB597A列入质量认证合格产品 目录的B级产品 符合GJB597A列入质量认证合格产品 目录的B1级产品 符合GB4589.1的Ⅲ 类产品;或经中国 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合格的Ⅱ类产品 按GJB597A的筛选要求进行筛选的B2 质量等级产品;符合GB4589.1的Ⅱ类 产品 符合GB4589.1的I类产品
元器件可靠性应用 与电路可靠性设计
第2章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主讲:庄奕琪
本章概要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2.2 元器件选择通则 2.3 常用元器件的选用 2.4 特殊环境下的元器 件选用 2.5 降额选用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Copyright Copyright by by Yiqi Yiqi Zhuang Zhuang 2010 2010 V5.0 V5.0

2.1 元器件质量等级
国军标/国标编号 GJB 33A-1997 GJB 597A-1996 GJB 2438A-2002 GJB 63B-2001 GJB 65B-1999 GB/T 4589.1-2006 GB/T 8976-1996 国军标/国标名称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 半导体集成电路总规范 混合集成电路通用规范 有可靠性指标的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总规范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 半导体器件 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 范 膜集成电路和混合膜集成电路总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