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子相互作用与中子星性质
中子星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是什么

中子星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中子星的定义和形成过程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子星的内部结构组成核心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子星的物理性质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磁场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转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物质状态和粒子行为物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子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量辐射和发射机制电磁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力波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中子星的定义和形成过程中子星是一种极度致密的天体,其质量通常在 14 到 3 倍太阳质量之间,但半径却只有约 10 千米左右。
中子星的形成通常与恒星的演化末期相关。
当一颗大质量恒星在其核心燃料耗尽后,无法再通过核聚变产生足够的能量来抵抗自身的引力,其核心会发生剧烈的坍缩。
如果坍缩后的核心质量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约 14 倍太阳质量),电子会被压入质子形成中子,最终形成一颗主要由中子组成的天体,即中子星。
111 定义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天体,其密度极高,原子核紧密排列。
112 形成过程恒星在经历超新星爆发时,内部物质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急剧坍缩。
核心区域的质子和电子合并形成中子,形成一个极度紧凑、高密度的中子球。
超子耦合常数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

(εmax /ε0 ) , εmax /ε0 9.31,
.
,
χ ,
1
.
χ = 0.73 − 1.0 , , NJL TM1 5 ,
6 5 –
1.68—1.82M .
GL85, GL91 . . 6 ,
–
.
6
, , – ,
4 2
NJL . , . , . ,
– , – χ , . , , . GL85 NJL . . . , , . , , – , , NJL
−
2G qi qi ¯
¯ ¯ + 4K uu dd ss , ¯ mi . m0i B0
K, G,
3
, Λ=602.3MeV, GΛ2 =1.853, KΛ3 =12.36, m0s =140.7MeV. π . , π mi , 1 3 µi (µ2 − m2 )1/2 µ2 − m2 − i i i 2 4π 2 i i=u,d,s , (13) ,k η Beff
, . , . . NJL
TM1 , ,
, – , QCD .
[4—7]
.
, . ,
Gibbs , – . QCD
.
,
[8]
, . , . , –
2
β
2006 – 01 – 18 (10275029) * 1) E-mail: lgz@
961 — 965
962
( HEP & NP )
µν µν
= q (i ∂ −m0 )q + G ¯ ˆ
k=0
[(¯λk q)2 + (¯iγ5 q)2 ] − q q (7)
(1) q
K[detf (¯(1 + γ5 )q) + detf (¯(1 − γ5 )q)], q q 3 (u, s, d), m0 = diag(m0u , m0d , m0s ) ˆ ,
奇异物质与中子星的性质

奇异物质与中子星的性质在宇宙深处,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那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是一种极为紧凑的天体,由恒星爆炸形成,是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
但是,中子星内部存在着一种惊人的物质,被称为奇异物质。
奇异物质是普通物质无法比拟的特殊物质,它的性质非常奇妙。
首先,奇异物质由奇异夸克组成,而普通物质则由质子和中子等粒子构成。
奇异夸克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夸克,它们具有非常奇特的电荷和质量。
其次,奇异物质的密度极高,可以达到无法想象的水平。
实际上,中子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4倍,却只有太阳半径的几公里大小,这意味着中子星的密度极高。
而奇异物质的密度更是高于中子星本身,可以说是宇宙中最为致密的物质。
奇异物质的性质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图揭示奇异物质的奥秘。
他们发现,奇异物质具有超导性能和超流动性能。
超导性是指在极低温度下,电流可以在物质中无阻碍地流动,而不会产生电阻。
一般来说,超导现象只会出现在特定的材料中,但是奇异物质却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展示出这种性质。
超流动性则是指在极低温度下,流体可以在容器中无摩擦地流动。
同样,奇异物质也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展现出这种特性。
除了超导性和超流动性,奇异物质还具有强磁性。
事实上,中子星自身就具有极强的磁场。
而奇异物质的强磁性可以加强中子星的磁场强度,进一步影响中子星的性质。
磁场是指存在于空间中的力场,可以对物质产生作用力。
中子星的强磁场使其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发出强烈的射电信号和产生高能粒子。
这也使得中子星成为研究宇宙射电信号和高能天体物理的重要观测目标。
奇异物质的研究不仅仅对理解中子星和宇宙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还有可能对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超导性和超流动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导电技术可以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降低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超流流体可以用于制造极为敏感的传感器和精密仪器,使得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能够更加精确。
尽管奇异物质的研究进展缓慢而艰难,但科学家们对于揭示其奥秘的渴望从未停止。
超子对中子星的影响

代 即可 , 由于 子 质量较 大 , 但 通常关 于 子 的 d c 过程 发生 在较 高 的密度 下 。根 据 L ti r6、 bs ] Ura at l Ku i 7 me_ ] [
等人 的理论 , 以推得 关于 电子 的 d c 可 Ura过程 的 中微 子 的发射 率为 :
* 收 稿 日期 :2 1 - 1 2 0 10 — 5
1 理论 模 型和 计 算 方法
采 用相 对论 平均 场理论 来研 究 强子相 [ 。及 、 及 |三个 介 子场 的场方 程可 写为 5 ] 0
。
d ( U )
B u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B
。
B
; 一 厶 gB m一 —  ̄ p
’ a m ̄ 9 o一 厶 g D , ;o l m p3— 2 , d p 。 B 2g 3a  ̄ ru
式 中 U( ) d 为 场 的非线 性 自相 互作 用 项 , 为重 子 标量 密度 , p 对 应 重 子 B 的数 密 度 , 中 B一 { , 阳 而 B 其 n P,
A, ∑ , , ∑。 ∑一, , 一} 置 。超子 出现 的条件 是其 化学 势要 大于 其零 动量 时 的本 征值 ,
中子 星在冷却 方 面 的性 质需 要通 过弱 相互 作用 理论 得到 。 目前 公认 的最 有效 率 的冷却 机制是 核子 的直
接 Ura d c) c ( Ura 过程 , 而超 子参 与 的冷却 机制 ( 如超 子 超流 等 ) 中微 子发 射 率 比 d c 程 至少 低 三个 数 的 Ura过 量级 , 因此 忽略超 子 Ura 程对 冷却 的贡献 , c过 只研究超 子对 核子 的直 接 Ura过程 的影 响 。中子发 生 口衰变 c 的 d c 过 程 ( 于 电子 ) Ura 关 的反应 式为 :一 + t , 一- 而关 于 子 的反应 式 与此 类 似 , - 电子 的位 置 用 子 替
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第 1期
吉 林 大 学 学 报 (理 学 版 )
Ju a o l nvri (cec dt n or l f inU ie t S i eE io ) n Ji sy n i
Vo . No. 148 1
21 00年 1 月
Jn 2 0 a 01
超 子 耦 合 常数 对 中 子 星 性 质 的 影 响
一
)自由度 下 ,研 究超 子 耦合 常 数 的选取 对 中子 星 内粒 子 数 密度 分 布 、状 态 方 程及 质 量一 . 半
径关 系的影 响.结 果表 明:随着 超子 耦合 常 数 的增 大 ,超 子 一 出现 密度 增 大 ,其他 超 子 的 ( , 。 , 一 的 出现 密度 变小 ,状 态 方程 变硬 ,中子 星 的 引力 质 量 变 大 而半 径 变小 ; 以, , ) 当超 子耦合 常数 从 04增 大到 10时,中子 星质 量 从 13M。( . . .6 M。=19 .9×1 k 太 阳质 0 g为 量 ) 大 到 19M ,相 应 的 半 径 由 1 . m 减 小 到 1. m.并得 到 与 中子 星质 量 下 限 增 .7 2 1k 13 k
rdu erae.T emai m maso es ricessf m . 6 aisdcess h xmu s fh t rae o 1 3 M。( 1 9 t a n r M。 . 9×1 k esl 0 gi t oa sh r mas o 1 9 M。a d cr so dn aisc a gsf m 1 . m t 1 . m wt h n r s fte s)t . 7 n or pn igrdu hn e o 2 1 k o 3 k i t ice e o h e r 1 h e a
超子相互作用与中子星性质共42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来
超子相互作用与中子星性质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超子同位旋相互作用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超子同位旋相互作用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贾焕玉;徐延冰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41)005
【摘要】作者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出发,考虑到核子、超子和介子的自由度,研究了不同∑超子同位旋相互作用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经计算发现,大的∑超子与ρ介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中(∑-)超子的出现有抑制作用,当该耦合常数超过1.4时,不会有(∑-)出现,同时其它超子(比如(Λ),(Ξ-)虽-等)则在更小的密度下生成.该同位旋耦合常数亦对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有影响,耦合常数越大,状态方程越硬,得到的中子星的最大质量越大.由计算结果得中子星的最大质量为1.3~1.4M⊙(M⊙为太阳质量),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总页数】5页(P1007-1011)
【作者】贾焕玉;徐延冰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31;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2.2
【相关文献】
1.超子同位旋相互作用能对超子星转变密度的影响 [J], 赵先锋
2.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J], 包特木尔巴根;李根全;唐高娃
3.有限温度下强超子-超子相互作用对中子星的影响 [J], 刘宁宁;周丽娜
4.超子排斥势和弱吸引势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J], 张华;贾焕玉;徐延冰
5.超子-超子相互作用强度对热中子星内强子-夸克相变的影响 [J], 张贵清;喻孜;李小华;刘宁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体物理学中的中子星理论

天体物理学中的中子星理论天体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历史的学科,其中,中子星是一种研究的热点。
中子星是一种质量非常大、半径非常小的致密天体,它的密度高达数十亿吨每立方厘米,可以说是宇宙中最致密的物质。
中子星的研究在探索宇宙物理过程、了解星体演化以及解密宇宙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子星的基本特性、形成机制、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子星的基本特性中子星是由一颗质量较大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剩余下来的一种致密天体。
其直径通常只有20公里左右,却拥有与太阳相等甚至更高的质量,密度高达10^14克每立方厘米。
由于其质量非常大,中子星对重力的作用非常强烈,从而导致其表面非常平滑,无法支撑山峰、山谷等地貌,甚至会出现一些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痕迹,例如磁场和射电波等。
此外,中子星也具有极强的磁场,甚至可能高达10^12到10^15高斯,而地球的磁场只有几百高斯左右。
这种强磁场会导致中子星表面出现极其强烈的磁场风暴,而且会导致中子星产生射电脉冲等现象。
二、中子星的形成机制中子星是由质量较大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剩余的一种致密星体,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质量大于太阳8倍的恒星,通常在生命周期后会经历类似于自我引力塌缩的过程,进而导致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残余物质会聚集成为一个极其致密、小而又重的天体,即中子星。
2、双星系统中,两颗星体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引力相互作用,其中一颗质量特别大的星体在反复的爆炸和引力作用下,形成中子星作为和外观处理。
3、中子星的另一种形成机制是由紫外线或伽马射线的强烈辐射作用,导致恒星在最后爆发时射出部分物质并旋转超高速,最终形成中子星。
三、中子星的重要作用中子星对宇宙物理过程、星体演化以及宇宙起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中子星对宇宙物理过程的重要作用中子星的强磁场和极端物理特性可以使其产生一系列的射电信号,例如射电脉冲、星系核爆炸、快速射电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中子星物质的性质
电中性:
每个核子的净电荷(在任何星上每 个核子的平均电荷)一定很小,基 本为零。
只考虑n,p,e,u,则有:
化学平衡:
弱作用过程:
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微子自由物质:
化学势方程: 考虑有超子、 和K等其它粒子出现时, 同样可以得到化学平衡条件:
利用核物理和粒子物理讨论状态方程时, 要考虑这些性质。
This set parameter yield: (for saturated nuclear matter)
B / A 16 .3MeV , 0 0.153 fm -3 , asym 32 .5MeV, K 210 MeV, m* 0.78 m
The hyperon couplings are not well known since: 1 can not be determined from nuclear matter properties, 2 experimental data on hypernuclei does not fix or got.
U MeV
x
U MeV
x
U MeV
x
case -30 1 case -30 2 case -30 3 case -30 4
0.615 -30 0.615 -30
0.615 -30 0.615 -16
0.38 0.312
0.615 10 0.615 10
0.421 -30 0.421 -16
6 RMF描述中子星超子偶合常数的取法
上述RMF中的非线性方程组,可以自洽迭代同时 求解介子场、化学势和费米动量。 其中的核子耦合常数,一可以利用饱和核 物质的密度、束缚能、压缩系数、对称能量系 数和有效质量来决定,比如Glendenningde作法; 一是利用有限核的性质拟合参数,并根据饱和核 物质的性质进行一些调整,比如: NL1,NL3,NLSH,TM1等。
0.38 0.312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Isospin effect
1 Particles appear
n
iYi
p
0.1
e
-
i/
0.01
-
case 1, x=1
T=0.795fm
-3
The number of hyperons will more than neutrons when the density is higher than T
在已发现的脉冲星中,约有20个脉冲双星, 伴星是白矮星或中子星,已知的双中子星6个。 利用伴星质量,可测得中子星质量。
射电双脉冲星:1.25-1.44太阳质量; X射线双脉冲星:Cyg X-2:1.8 太阳质量 Vela X-1:1.9 or 1.4 太阳质量 4U 1700-37: 1.8太阳质量
二、RMF描述中子星
•核物理中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在 描述有限核和核物质中取得了成功。核场 理论适合描述中子星物质。首先自动保证 因果律。再者其中的偶合常数由核物质的 整体性质决定。可以将RMF推广应用到中 子星物质中,计算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 ,然后就可以计算中子星的性质,比如半 径和最大质量等.
Y/
x=1
CASE 1
x=0.667
1E-4 0.3 0.4 0.5 0.6 0.7 0.8
The sigma disappear untill 0.8fm^-3 when x>1.4 because the term g B 03 I 3 B determines whether a species is isospin-favored or unfavored
Isospin interaction of Sigma influence the appearance of Hyperons.
0.1
Black:x=1.0 Red:x=.667 Blue:x=1.4
-
0.01
x=1.4
1E-3
Solid: Lambda Dash: Sigma Dot: Cascade
(fm )
-3
To maintain charge neutrality and baryon number conservation n,p,e,u fractions have to be adjusted for different isospin interactions
中子星的理论提出后,经典天文方法的搜寻 都未成功。主要是其平均光度极低。
1967年,Bell and Hewish 发现了脉冲星, 很快Gold证认为旋转中子星: 接下来的Crab脉冲星的观测,证明了中子星 与超新星的联系。
现在已观测到超过1000颗脉冲星。
第一个脉冲双星PSR1913+16由Holse and Taylor在1973年发现。
The vector meson-hyperon determined by SU(6)
(Phys. Rev., 53(1996)1416)
x
2 2 1 , x , x 3 3 3
x 0, x 2, x 1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sospin,take:
M. Rufa et al.,Phys. Rev. C42(1990)2469
目前这种取法的误差太大,对RMF的计算结果仍然有很大影响。 总之,超子耦合常数的不确定性,一定会引起中子星性质的理论 计算结果变化.这里我们讨论,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结果,采用常 用的超子耦合常数的取法,并考虑标量介子耦合与矢量介子之 间的关联,选取不同的超子相互作用,来计算中子星的性质.
1 Lagrange公式
在一个场 中,Lagrange密度:
是一个标量。场满足的方程是 Euler-Lagrange方程:
2 中子星物质拉氏量
平衡的重子、轻 中子星物质:电中性、 子物质。除了核子外,考虑包括进最低八 重态的其它重子,比如Λ 、Σ 、Ξ 等,拉 氏量为:
3 运动方程
每种重子B的Dirac方程是:
粒子和反粒子的本征值是:
在稳定均匀分布的物质基态中,利用 介子场的平均值代替介子场得到均匀 静态物质中的介子场方程是:
4 状态方程
能量密度和压强:
是重子密度的函数,依赖于费米动量。
5 重子数守恒和电中性
上述方程在密度很高出现核子以外的重子时是 不完备的,补充重子数守恒和电中性条件:
在中子星物质中存在各种化学反应平衡, 重子B的化学势: 费米动量与化学势间的关系是:
或在重子的奇异夸克和非奇异夸克组成的基础上得到:
(N.K. Glendenning,APJ293(1985)470)
这一类取法应用到平均场模型的有效偶合中,没有 考虑在RMF中混合进了多体效应。 另一类取法是利用超核的实验数据来对偶合常数进行拟合。 比如利用实验Λ -n谱,来最小二乘拟合Λ 的偶合,得到:
0.8
1E-3 0.0
0.2
0.4
0.6
-3
Particle fraction as a function of baryon density.for Case 1 and x 1 The threshold equation for a hyperon(B) is :
(fm )
n qB e g B 03 I 3B mB gB
3、诞生:
质量为6-8太阳质量,如何变化?目前不大清楚!
质量8-20太阳质量的星发生超新星爆发, 核心形成中子星。 质量大于20太阳质量时,核心继续塌缩而形成黑洞。
4、结构
Schematic cross-section of a neutron star
外壳:原子核和电子 内壳:丰中子核、中子和电子
x 2 / 3, or x 1, or x 1.4
The scalar mesons couplings
超子相互作用与中子星性质
Hyperon Interaction and Properties of Neutron Star
贾焕玉 hyjia@
核物质:核物质、U子和电子 奇异核心:超子、夸克物质??
5、描述
描述中子星需要广义相对论、粒子物理和核物理!
爱因斯坦场方程
由黎曼曲率张量构造出来的爱因斯坦张量, 其散度恒为零。
爱因斯坦场方程是普遍的形式上简单 而又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而且时空和 物质间还有相互作用。有几种情况可找到 近似形式解。爱因斯坦方程在静态球形星 内部,可以进行数值解。相对论性球形静 态星情况下时空和物质分布的方程就是 Oppenheimer-Volkoff偶合微分方程。这 是中子星模型发展的基本方程。
超子相互作用与中子星性质
一、中子星
二、RMF描述中子星
三、结果和讨论
四、总结
一、中子星
1、 “定义”
“经典”:(主要)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体
“现代”:(主要)由高密度强子物质组成的 致密星体
2、 研究历史和观测
1932年中子发现,landu预言中子星的存在。 1934年,Baade and Zwicky 指出可能在超新星 遗迹中寻找到中子星。 1939年,Oppenheimer and Volkoff 第一次对 中子星的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
RMF理论中超子和介子的偶合常数的选取对中子 星物质的性质也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各种不同的取法,且相差较大。总结各种 不同的取法,可以将其归为两类。
一类利用超子的夸克组成。比如利用SU(6)对称性取:
J. Schaffner and I.N. Mishustin(Phys. Rev. C 53(199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