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和要求:(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高举邓论、三个代表、党的基本路线;比较多党合作制和两党制;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内容;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类型、作用;中共的性质及地位的确立;中共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难点:邓论、三个代表的内容、地位及意义;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区别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结网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政党和政权》教案◇启发引导,析考纲考场回眸,析考纲本节理论是政治常识中政党理论中的关键部分。
xx年高考中,党的领导、建设、三个代表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党的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将是高考的热点。
教材回归,建网络14、(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38题第1小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
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
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我国的政党制度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3
心(意义)
执政为
、
本题属于政治生活归因类试题,首先抓住材料中涉及到的三个主体,
要求要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
求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③
协商制度,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
从实际出发,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的思想制度,通过专家咨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决策民主化,体坚持依法治市等,体现依法执政。
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案(标准版)

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案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讲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
【课前自主预习】一、各民主党派 1.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略) 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我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特点)⑴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⑵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⑶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⑷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⑸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⑴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⑵优越性(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⑶主张在我国实现多党制度,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后果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自主探究】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什么关系?提示:中共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同中共通力合作,是与中共一道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它们在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在组织上是彼此独立的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相互平等的关系。
【课堂合作探究】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情景导入】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
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概括。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精美篇)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三、教学难点多党合作的优越性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前面我们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政协,去了解政协。
看一下政治协商会议都有哪些方面的人参与?主要涉及哪些问题?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各民主党派主席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于各民主党派。
政协会议不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会议。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1.我国的民主党派党派名称与简称成立时间和地点组成成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1香港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3重庆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 1945.12重庆经济界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 1945.12 上海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8 上海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中国致公党 1925.10旧金山归侨和侨眷为主九三学社 1946.5重庆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1947.11台湾台湾省人士判断: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学生思考回答:不是2. 民主党派的性质提示: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高一上册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高一上册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关系3.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能力目标:发掘本地资源,并结合时政热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重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学习目标要求【知识梳理】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决定的①性质:②宗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123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1含义①科学执政②民主执政③依法执政2三者联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体现出来,又要靠来保证实现。
3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思考: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几十个人到现在拥有7799多万党员,党的队伍为什么能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邓小平理论①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精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学发展观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检测】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6、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精髓分别是什么?7、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主题、本质是什么?8、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基本内涵、主题、地位分别是什么?9、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什么?10、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分别是什么?【我的疑问】基础知识要夯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主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H市市委依据该市民盟市委的提议,就该市古村落及村落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PPT模板下载

1.中国共产党不仅 有执政资格,也有
执政能...
3.依法执政是中国 共产党执政的基本
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
(一)确立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党的指导...
(二)实现 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1.我党的指导 1
思想
2.确立“三个 代表”重要思
2
想为党的指导
思...
3
3.“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集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最
新
PPT模板
版
本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演示内容长度20分钟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2108字符
总页数
48个
3个
45个
x页
目录
01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
03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中概括(科
学...
4
4.“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
马克思主义
中...
5 5.如何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1.“三个代 表”重要思 想的本质是 立党为公...
2.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 “三个代表” 重要思...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一)执政 参政特色鲜
明
(二)适合 国情优势显 著
02
二、中国共产党: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 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 共产党领导 和执政地位
的确立
(二)中国 共产党科学 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6.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word教案

【教学设计】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三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两个框题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它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何不同?这些都是第三框的内容。
由此可见,第三框是本课的最终归宿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3、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1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应该比较熟悉,但对我国的政党制度比较陌生。
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会把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进行比较,因此要充分调动、引导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教学方法1探究性学习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自学引导法。
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1、查阅民主党派的历史资料2、搜集关于当地民主党派或民主人士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关问题。
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案必修2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设计:leecsu 审核:高三政治组第Ⅰ部分·预习学案【高考考点】——明确目标,把握方向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知识梳理】——回顾基础,提升能力第Ⅱ部分·巩固学案【典题感悟】——典例解析,拓展提升一、单选题1.(2007·山东卷35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这一过程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③“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08·山东卷18题)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3.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会议强调,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地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震救灾;胡锦涛说,这次抗震救灾,是对灾区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广大党员干部素质作风的一次严峻考验。
汶川地震1小时候后,中央财政向四川紧急下拨地震救灾资金7亿元,向灾区紧急下拨生活补助应急资金1.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政党制度
【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在历史进程中,我国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原因)
材料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
救国图强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的目标。
当时社会先后产生了以下这些社会力量:农民阶级、封建统治者、民族资产阶级及1921年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探究):让我们重温一下中国近现代史,看看究竟谁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真正的强国之路?(分组扮演不同的社会力量,说出各自的救国举措及结果)
农民阶级:
清政府:
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共产党:
ECz*#j>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做出的历史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党的宗旨:
党的性质:
(思考)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现在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一定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8^K-- S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原因)
1、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国家性质、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重要性: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才能
才能
才能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1、中共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中共的执政方式:
(思考)阅读64页内容,了解这三种执政方式的含义,思考三者的关系。
⑴三种执政方式内涵:P64
科学执政:(怎样执政?)
民主执政:(为谁执政?)
依法执政:(靠什么执政?)
⑵三种执政方式的相互关系:
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小结)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案
【目标】: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
运用:结合时政热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部分的意义。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党的指导思想
(自主学习)根据历史知识列举党的指导思想,并说出这些指导思想包括什么内容,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马克思列宁主义
2、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涵】: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构成】
(1)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主题:
回答的问题:
核心内容:
精髓:
(2)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集中概括:
创造性的回答:
本质:
(3)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内涵:第一要义是_____,核心是_______ ,基本要求是_____ ,根本方法是_____ .回答的问题:
地位:
【意义】:P68
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2、为什么?(1)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2)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3、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4、怎么样?
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保障促进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小结】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案
【目标】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优越性。
运用和联系知识分析我国不能采取西方多党制的原因。
【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难点】是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一、我国的民主党派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了解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成员构成情况及性质。
1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
2性质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名称】:
2【地位】:
3【基本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①
②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误区)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误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性质(三句话)
主题
职能
(区分)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
三、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1、我国的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区分)中国政党制度、一党制、多党制
2、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
(2)
(3)
(4)
3、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原因)
(1)、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基础决定
(2)、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
(3)、主张实行多党制的实质:取消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4)、主张实行多党制的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5)、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小结)列出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