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色谱分离实验

合集下载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柱色谱法分离实验报告一、背景知识吸附柱色谱作舟:分离各种类型的非离子组分・与离子交换色谱法相比,柱色谱分析是住中性条件卜操作.样品不会变到破坏,同时,它能有效分离多种組分.柱色谱分奠乂吸附色谱…以硅胶、氧化铝为吸附剂;分配色谱一以纤维素为载体「吸附剂选用;肘场供应的硅胶、氧化铝粒度为100-200 B,便用前需活化° -般吸附剂用章是被分离试样的30-50 ,实验时棍拥被分离试样中组分分离的难易程度而定.二、实验原理柱色谱(柱上层析)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口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同建相;而分配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骨中填入表而枳很大经过活化的名孔性或粉状同体吸附剂□当持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务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遥“当洗脱剂流卜时,由于不同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十即溶质在柱上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的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F色帯,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收集;或将柱吸十沪挤出后按色帯分割开,再用溶剂将外色站中的溶质萃取出來口3・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通常根据被分离物中冬化合物的圾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来考虑。

先将要分离的样品溶于一世体积的溶剂中,选用的溶剂的极性要低,体枳更小。

如有的样品在极性低的溶剂中溶解度很小,则可加入少童极性较大的溶剂,便溶液体积不致太大。

色层的展开首先使用极性较小的溶剂,使最容易脱附的组分分离,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极性溶剂配成的洗脱剂,将极性较大的化合物自色谱柱洗脱卜•来。

(2) 柱高与直径的比例为10:1〜50:1。

(3) 装柱有湿法和十法装柱,本实验用湿法装柱。

(4) 装柱时,硅胶柱里一定不要有裂缝或气泡;(5) 在加样时,柱子上端溶剂越少越好。

(6) 加洗脱剂洗脱时,流速不能太快,维持2s 3滴的速度,且实验过程中不能让柱子里溶剂流干(即出现短路现象):三、实验仪器和药品氯仿,乙醛,丙咽,甲醇,右油醴,硅胶(100〜200目),100ml 酸式滴定行,小烧杯35个,铁架台,脱脂棉。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柱色谱实验报告引言:柱色谱(Colum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柱色谱柱、样品混合物、溶剂、色谱柱填料等。

2. 实验方法:a. 准备柱色谱柱:将填料均匀填充至柱内,注意保持填料层的均匀性。

b. 样品预处理: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过滤、浓缩等。

c.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溶液缓慢地加入柱中,避免产生气泡。

d. 溶剂选择: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以实现样品分离。

e. 溶剂梯度洗脱:通过改变溶剂体系中溶剂的组成,控制样品在柱内的停留时间,实现样品分离。

f. 分离效果评价:通过观察柱床上的色带,并进行必要的检测手段,如紫外可见光谱、质谱等,评价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柱色谱实验的结果主要通过观察柱床上的色带来进行评价。

色带的宽度和形状可以反映样品的分离程度,色带越窄越尖锐,说明分离效果越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不同色带的组分,进一步进行纯化和分析。

柱色谱实验的成功与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填料的选择、溶剂体系的优化、样品的预处理等。

填料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离要求来确定,不同填料具有不同的亲疏水性和分离能力。

溶剂体系的优化是柱色谱实验中关键的一步,通过调整溶剂的极性和流动速度,可以实现对样品的有效分离。

样品的预处理也是确保柱色谱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如样品的过滤、浓缩等,可以避免填料堵塞和背景噪音的干扰。

柱色谱实验不仅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还可以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不同色带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可以确定某个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从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柱色谱实验还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相结合,如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柱色谱的分离应用实验原理

柱色谱的分离应用实验原理

柱色谱的分离应用实验原理引言柱色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通过在柱子中填充或涂覆固定相,利用样品在固定相上的相互作用和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本文将介绍柱色谱的分离应用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柱色谱的分离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柱子的填充物选择:柱子中的填充物通常为固定相,它应具有一定的亲水性或亲油性以及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常用的填充物有硅胶、活性炭、聚合物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填充物的选择应根据待分离的样品性质和分离条件来确定。

2.样品的处理:在进行柱色谱实验前,需要对待分离的样品进行处理。

通常包括溶解、过滤和预处理等步骤。

样品的处理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色谱峰的分辨率。

3.色谱柱的装配和操作:将填充物填充或涂覆在柱子中,然后进行柱子的装配,包括柱子的连接和适当的封堵。

在进行柱色谱实验时,需要通过注射器将待分离的样品注入柱子中,并进行流动相的输送。

4.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是柱色谱中的移动相,它的选择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流动相通常是一种液体溶剂,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成分和流速等参数来控制分离效果。

常用的流动相有水、有机溶剂和缓冲液等。

5.色谱条件的优化:柱色谱实验中,需要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

包括柱温、流速、吸附时间等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色谱峰的分辨率。

实验步骤1.准备柱子:选择合适的柱子和填充物,填充或涂覆固定相,并进行柱子的装配。

2.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样品溶解并过滤,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如调整pH值、加入离子交换剂等。

3.色谱条件优化:根据样品性质和分离需求,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和色谱条件。

4.样品注射:使用注射器将待分离的样品注入柱子中。

5.开始分离:通过控制流动相的输送,开始进行分离。

可以采集出流液以及色谱峰出现的时间和高度。

6.分析结果:根据分离效果和色谱峰的分析,对样品进行分析和定量。

结论柱色谱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柱色谱分离实验

柱色谱分离实验

三、实 验 内 容
收集 试样有色,在层析柱上可直接观察.洗脱后分别
收集各个组分.
试样无色,收集洗脱液时,多采用等份收集,每 份洗脱剂的体积随所用吸附剂的量及试样的分离 情况而定.收集的每份洗脱剂的体积越小,分离效 果越好.
三、实 验 内 容
鉴定
试样有色 依据颜色直接鉴定
试样无色 可结合薄层色谱结果
•2第一色层带到达色谱柱底部时,立即用锥形瓶收集第一色层的溶液, 直到其完全被洗出.注意洗脱时切勿使溶剂流干
•3然后,改用水溶液作为洗脱剂,当第二色层带到达色谱柱底部时,立 即收集第二色层的的溶液,直到其完全被洗出.
•4用量筒分别量取所分离出来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后,倒入指定的回收 瓶中.
•5分离结束后,应先让溶剂尽量流干,然后倒置,用吸耳球从活塞 向管 内挤压空气,将吸附剂从柱顶挤压出.使用过的吸附剂倒入垃圾桶里.
• 洗脱:待此混合液将要渗入柱内时 ,立即用 A 液洗脱 ,此时可以观察到有鲜明的黄、蓝 两条色带形成.黄色的甲基橙色带随洗脱剂的加入不断下移 ,而其顶部蓝色带不移动 ,当 黄色带到达柱底部时 ,更换接受器 ,全部收集此黄色带 ,洗脱时间约 10 min.此后改用 B 液做洗脱剂 ,这时可看到蓝色带开始下移 ,当亚甲基蓝色带到达底部时 ,更换接受器 , 全部收集此蓝色带 ,洗脱时间约 30 min.
• H2O∶ 95 %乙醇 = 1∶ 1 A 液 • 0. 2mol·L -1HCl∶ 95 %乙醇 = 1∶ 1 B 液
装置图
洗脱
装柱
实验步骤
• 装柱:
• 1、装色谱柱: • 1取一支色谱柱,在柱子的收缩部塞一小团脱脂棉花将色谱柱垂
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 2 关闭活塞,向柱中倒入蒸馏水也是洗脱剂,至柱体积的

柱色谱分离实验过程

柱色谱分离实验过程

柱色谱分离实验过程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柱色谱分离实验这回事儿。

你知道吗,柱色谱分离就像是一场精细的寻宝之旅。

想象一下,一堆乱七八糟的宝贝混在一起,咱得把它们一个个挑出来,是不是得有点窍门?先说准备工作吧。

柱子就像是我们的寻宝通道,得选对材质和尺寸。

柱子太细,宝贝们挤得慌,不好分开;柱子太粗,又浪费材料和时间。

这就好比你出门挑鞋子,尺码不对,走路能舒服吗?然后是吸附剂,这可是关键的角色。

它就像是个有偏好的筛选器,只让特定的宝贝吸附上去。

吸附剂选不好,那整个分离过程就乱套啦!就像你交朋友,交不对人,麻烦可不少。

接下来是装柱。

这可得小心翼翼,就像搭积木一样,要一层一层稳稳当当的。

要是装得不均匀,有缝隙,那宝贝们不就趁机乱跑啦?样品上柱也有讲究。

样品溶液不能太浓,不然就像一群人挤在一个小房间,谁都动不了;也不能太稀,不然找宝贝都费劲。

这和做饭放盐是一个道理,多了齁得慌,少了没味道。

洗脱剂的选择更是重要。

它就像是一阵风,把我们想要的宝贝轻轻吹下来。

选不对洗脱剂,宝贝们可就赖在柱子上不走啦。

在洗脱的过程中,要时刻留意流出液。

这就像盯着锅里的汤,一不小心煮过头可就坏了。

看到不同的组分出来,那心情,简直比挖到宝藏还激动。

整个实验过程,得有耐心,还得细心。

稍微一马虎,可能前面的功夫都白费了。

这和绣花差不多,一针一线都不能出错。

总之,柱色谱分离实验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但只要咱们用心,掌握好每个步骤,就能像个聪明的探险家,成功找到那些隐藏的宝贝!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大学柱色谱实验报告(3篇)

大学柱色谱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柱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柱色谱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柱的填充、洗脱剂的选择和样品的收集。

3. 学习如何分析色谱分离的结果,并能够根据分离效果评估实验条件。

二、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实验中,将含有目标组分的混合物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的色谱柱,由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柱色谱柱(玻璃或塑料)- 漏斗- 烧杯- 滴定管- 铁架台- 秒表2. 试剂:- 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 混合样品(含目标组分)- 洗脱剂(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 标准样品(用于对照和定量分析)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吸附剂倒入漏斗中,用滴定管缓慢倒入色谱柱中,使其填充紧密。

2.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混合样品,用适量的溶剂溶解。

3. 样品上样:将样品溶液缓慢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注意控制流速。

4. 洗脱:将洗脱剂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控制流速,收集流出液。

5. 收集分离组分: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

6. 样品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效果: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分析分离效果。

2. 定量分析:根据收集到的各组分量,计算其含量,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

3. 优化实验条件:根据分离效果,分析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吸附剂类型、洗脱剂类型、流速等,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六、问题与讨论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色谱柱填充不均匀,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洗脱剂选择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流速控制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2. 解决方法:- 优化色谱柱填充方法,确保填充均匀。

- 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合适的洗脱剂。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柱色谱技术来分离混合物中的苯酚和甲苯,并测定两者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柱色谱法是对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实验中
使用的是正相柱色谱,即静相和流动相极性相似的柱子进行分离,这种柱色谱技术常用于分离具有不同极性的物质。

流动相越极性,进样物质在静相中沿着柱子下部逐渐吸附,其残留成分则向上移动,沿柱子逐渐分离。

这样,在离子交换、氢键和范德华力等作
用下,不同物质被吸附在流动相和静相界面处,并呈现分离的效果。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样品
取出1g苯酚甲苯混合物称到50ml瓶中,加入约10ml甲醇溶
解均匀。

第二步:制备流动相
将n-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按2:1的体积比加入到流动相瓶中,并摇匀。

第三步:进样、柱洗和分离
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柱子中,花费30分钟进行洗柱,在分离过程中,维持均匀的流速。

第四步:柱洗结束和分析
柱洗结束后,将柱子移动到荧光检测器上,即可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和浓度测定。

三、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样品中苯酚和甲苯其峰值分别为11.23和22.45,而其相对峰度分别为0.353和0.659。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样品中苯酚和甲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3%和65.9%。

四、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柱色谱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混合物中的苯酚和甲苯分离,并测定出两者的质量分数。

此次实验使用的是正相柱色谱技术,柱子中的静相和流动相在极性上相似,达到了较为明显的分离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对于学习化学分析方法的同学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柱色谱实验操作方法

柱色谱实验操作方法

柱色谱实验操作方法柱色谱是一种分离和纯化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在柱色谱实验中,样品溶液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经过柱填料的作用,以不同的速度在柱中通过,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以下是柱色谱实验的详细操作方法。

1.实验准备-柱子准备:根据样品大小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柱子,常见的有玻璃柱和不锈钢柱。

-填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填料,常见的包括硅胶、活性炭、聚合物凝胶等。

-确定流动相: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常见的有水、甲醇、乙酸等。

-准备样品溶液:按照实验要求,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

2.填充柱子-取一定量的填料,通过筛网除去颗粒不均匀的填料。

-将填料装入柱子中,并用适当的压缩手段均匀填充。

填充后检查填料是否紧密。

-用柱封或塑料蓟将填料封在柱子内,注意封口的紧密度。

3.预平衡填料-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柱子,添加流动相,使其贯穿整个柱子。

-预平衡填料的目的是除去填料中的杂质和对填料进行活化。

4.样品加载-将样品溶液注入柱子顶部,注意使其均匀润湿整个填料床。

-下流动相使样品在填料中通过,注意控制流速。

5.收集分离物-样品中不同组分根据其分配系数以不同速度通过柱子。

-收集分离物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分级收集、分段收集等方式。

6.扫描和分析-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质谱仪等设备对所收集到的分离物进行扫描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确定目标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含量和纯度。

7.恢复填料-实验结束后,可以将填料从柱子中取出,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洗和再生,以便下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柱色谱实验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流速的控制,样品的稀释和质量的准确称量。

在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分离原理
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排阻色谱
二、实 验 原 理
柱色谱分离示意图
洗脱剂(流动相) 混合物
吸附剂(固定相)
二、实 验 原 理 影响分离效果主要因素
化合物的结构:化合 物的吸附性和它们的 极性成正比
洗脱剂的极性:溶解 度适中、不反应、易 获取回收
•(5)分离结束后,应先让溶剂尽量流干,然后倒置,用吸耳球从 活塞 向管内挤压空气,将吸附剂从柱顶挤压出。使用过的吸附剂倒 入垃圾桶里。
三、实 验 内 容
收集 试样有色,在层析柱上可直接观察。洗脱
后分别收集各个组分。
试样无色,收集洗脱液时,多采用等份 收集,每份洗脱剂的体积随所用吸附剂的量及试 样的分离情况而定。收集的每份洗脱剂的体积越 小,分离效果越好。
装置图
洗脱
装柱
实验步骤
• 装柱:
• 1、装色谱柱: • (1)取一支色谱柱,在柱子的收缩部塞一小团脱脂棉花将色谱柱垂
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 (2) 关闭活塞,向柱中倒入蒸馏水(也是洗脱剂,至柱体积的
1/2) • (3)填吸附剂:称取10g 硅胶于小烧杯中 ,加入 15mL 蒸馏水 ,用玻
璃棒调好通过漏斗慢慢装入玻璃柱, 使其逐渐沉入底 部。用洗耳球敲打柱身使硅胶装填紧密,打开活塞,用小锥型 瓶承接, 控制滴速为1 滴/秒,装完后在上面加一层脱脂棉( ,操作时要注意吸附剂始终不能露出液面)。
力弱、解析速度快的亚甲基蓝先被洗脱下来,而极性大、吸附能力强、 解析速度慢的甲基橙后被洗脱下来,从而使两种物质得以分离。本实 验以硅胶为吸附剂,95%乙醇作为洗脱剂,先洗出亚甲基蓝,再用蒸馏 水作洗脱剂把甲基橙洗脱下来。
三、实实验验步内骤容: 柱色谱操作:
•干法:10g 硅胶 +乙醇
•先用乙醇 后用水
三、实 验 内 容
加 样 样品为液体,可直接加样;样品为固体, 可选择合适溶剂溶解为液体再加样。加样时,要 沿管壁慢慢加入至柱顶部,勿使样品搅动吸附剂 表面。
洗脱
三、实 验 内 容
在柱顶不断加入洗脱剂, 使洗脱剂永远保持有适当的量, 不要让洗脱剂表面流干,使流动 相流速适当。
•洗脱时应注意:
•(1)向柱内加入95%乙醇溶液洗脱(可以通过注射器沿管壁或安装 滴液漏斗)在恒压或加压条件下进行洗脱。控制流出速度1滴/秒。 逐渐出现色层带分离。
吸附剂的性质:均匀、 表面积大、不反应、 吸附能力不同
在氧化铝柱子上若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哪一个组分先被洗脱下来?
和 和
三、实实验验步内骤容: 柱色谱操作:
•干法:10g 硅胶 +乙醇
•先用乙醇 后用水
•操作
•组分颜色
装柱
加样
洗脱
收集
鉴定
•1mL样品 •加样操作 •0.5mL×2乙醇洗涤
二、实 验 原 理
液—固色谱法
固定相、流动相的物理状态
气—固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
柱色谱法(ccoolluummnn cchhrroommaattooggrarpahpyh)y)
色 谱
纸色谱法(paper chromatography)

操作形式 薄层色谱法(TLC)

气相色谱(GC)

实验步骤(续)
• 加样:当液面刚好流至脱脂棉平面相切时,立刻关闭活塞, 加入 5mL左右的A 液 ,当 硅胶面又将要露出时 ,关紧活塞 ,用量筒准确加入 0. 50mL 以 A 液做溶剂的混合液 (含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各为 0. 400 g· L -1) 。
• 洗脱:待此混合液将要渗入柱内时 ,立即用 A 液洗脱 ,此时可以观察到有鲜明的黄、 蓝两条色带形成。黄色的甲基橙色带随洗脱剂的加入不断下移 ,而其顶部蓝色带不移 动 ,当黄色带到达柱底部时 ,更换接受器 ,全部收集此黄色带 ,洗脱时间约 10 min。 此后改用B 液做洗脱剂 ,这时可看到蓝色带开始下移 ,当亚甲基蓝色带到达底部时 , 更换接受器 ,全部收集此蓝色带 ,洗脱时间约 30 min。
柱色谱 Column Chromatography
一、实 验 目 的
了 解:
1. 柱色谱法分离有机物的原理。 2.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原则。
掌 握:
1. 色谱柱的填充方法。 2.柱色谱分离的基本操作。
色谱法简介
色谱法亦称色层法, 层析法等,是分离,纯化 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 方法之一,还可定量分析。
三、 验 内 容
鉴定
试样有色 依据颜色直接鉴定
试样无色 可结合薄层色谱结果
四、注 意 事 项
• 玻砂防堵塞 • 装柱需紧密 • 加压不可大 • 溶剂勿流干
小结
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分离混合物 精制提纯化合物 利用比移值(Rf)鉴定化合物 跟踪反应进程
色谱法的特点:
小结
分离效率高 灵敏度高
•(2)第一色层带到达色谱柱底部时,立即用锥形瓶收集第一色层 的溶液,直到其完全被洗出。【注意】洗脱时切勿使溶剂流干!
•(3)然后,改用水溶液作为洗脱剂,当第二色层带到达色谱柱底 部时,立即收集第二色层的的溶液,直到其完全被洗出。
•(4)用量筒分别量取所分离出来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后,倒入指定 的回收瓶中。
•组分颜色
三、实 验 内 容
装柱 干法装柱 湿法装柱
吸附剂装填紧密,
排除气泡。最终应使吸附剂
的上端平整,无凹凸面,无
断层。
装柱
• 装柱时应该注意均匀,不能有气泡,裂缝, 否则样品可能顺缝隙流动而不吸附,影响 样品的分离,应用质软的物体如吸耳球等 轻轻敲击柱身,促使吸附剂装填紧密,排 除气泡。最终应使吸附剂的上端平整,无 凹凸面.
g-1(10-9)
分析速度快 样分析。
复杂混合物,同系物,异构体等。 可以检测出μg• g-1(10-6)级甚至ng•
级的物质量。 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
柱色谱法分离甲基橙和甲基蓝
实验原理
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均为指示剂,它们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甲基橙
亚甲基蓝
由于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结构不同,极性不同,吸附剂对它们 的吸附能力不同,洗脱剂对它们的解析速度也不同,极性小、吸附能
•操作
•组分颜色
装柱
加样
洗脱
收集
鉴定
•1mL样品 •加样操作 •0.5mL×2乙醇洗涤
•组分颜色
仪器和试剂
• 1.仪器 • 锥形瓶、玻璃漏斗、色谱柱 • 2.试剂 • 柱层析硅胶、脱脂棉、乙醇(95%)甲
基橙、亚甲基蓝。
• H2O∶ 95 %乙醇 = 1∶ 1 (A 液) • 0. 2mol· L -1HCl∶ 95 %乙醇 = 1∶ 1 (B 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