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的结构计算-动力分析1
大跨径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主梁 采用 梁 单元模 拟 时 . 键 问题在 于 合理 模 拟 关 主梁 的刚 度和 质量 分 布 。 从考 虑 主梁转 动 惯量 的角度
出发 , 将 梁 单 元 的坐 标 设 在 主梁 断 面 的 扭转 中心 。 应
大桥 为 例 , A S S有 限 元分 析 软 件 对其 成 桥 状 态 用 NY 下 的 自振特 性进 行分 析 。
( . rnp r t n ol e f otes U ies y N nig 0 6 C ia 1 Ta sot i l g uh at nvri , aj 1 9 , hn ; ao C e o S t n 20 2 JaguPoic l o .i s rv i mmu ia o l nn n ei s tt, aj g2 0 , hn ) n n aC nct nPa ig dD s nI tueN ni 10 5 C ia i n A g ni i n 0
大跨径 斜拉 桥 具有跨 越 能力 大 、 体 刚度 高 等优 整
1 1 主梁 .
点 , 受风 荷载 、 震荷载 等 动荷载 影 响较 大 , 但 地 因此在
工程 结构 设计 中 . 需要 掌 握可靠 的大跨 径斜 拉 桥 的 就
动 力 特 性 , 进 行 结 构 动 力 响 应 分 析 。下 面 就 以 苏 通 并
Ab t a t B sd o h t cu a h rce si f o gs a a l- ty db d e temeh d o u ligaf i l— sr c : a e n tesr trl aa tr t o n p nc be sa e r g .h t o f i n i t ee u c i c l i b d ne
斜拉桥中的拉索拉力分析

斜拉桥中的拉索拉力分析斜拉桥作为一种现代桥梁结构设计,凭借其独特的外观和高度的耐力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而在斜拉桥的结构中,拉索作为承担桥梁荷载的重要部分,其拉力的分析对于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在斜拉桥中,支撑桥梁的主要力量通过吊塔传递到桥面,最终由拉索承担。
在拉索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桥面荷载、风荷载以及自重等。
拉索需要能够承受这些力量,同时保持桥梁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拉索分析的第一步是计算每个拉索所承受的力量。
我们通常使用悬链线理论来进行这一计算。
悬链线理论将拉索的重力、张力和弯曲等因素都纳入考虑。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拉索所承受的拉力大小和方向。
然而,由于桥梁的荷载不仅仅是静力学力量,而且还包括动态荷载,我们需要考虑到拉索的振动问题。
振动会对拉索产生额外的力量作用,可能使其受到过大的拉力,影响桥梁的稳定性。
因此,在拉索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保证其能够抵御振动力量。
另外,斜拉桥的风荷载也是拉索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由于桥梁的设计高度较高,风的作用会对拉索产生很大的力量。
在拉索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计算并考虑到各个方向上的风荷载,并将其作为额外的力量进行计算。
这可以通过风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获得准确的数据,以确保拉索的设计合理。
除了荷载分析外,拉索的材料选择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拉索通常采用高强度钢缆,以保证其能够承受大的拉力。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强度、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因素,以找到最适合的材料。
最后,斜拉桥中的拉索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疲劳断裂等问题。
由于拉索处于高空环境中,检查和维护工作相对困难,因此需要精细规划和专业团队进行操作。
总而言之,斜拉桥中的拉索拉力分析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拉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荷载、振动、风荷载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材料。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设计,我们能够建造出坚固耐用的斜拉桥,为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提供便利。
大跨度斜拉桥动力反应分析

3 军 山大桥 动力特性分析
参 照 前人 做 法 , 桥 采 用 双 主 梁 模 式 , 用 空 本 利
间梁单 元 模 拟 主 梁 、 梁 和桥 塔 , 用 索 单 元 模 拟 横 利
斜 拉索 , 虑 斜 拉 索 的 垂 度 效 应 影 响 , 立 斜 拉 桥 考 建 动力 分 析模 型 。 全桥 共 划 分 为 4 6个 节 点 ,4 4 77
表 2 武汉军 山长江大桥前 1 0阶频 率 及 周 期
科
学
技
术
) . 4 也较 高 , 桥一 阶扭 转 对称 振 动 频率 为 0 6 2 该 .7 0H , z 而梁 的竖 向一 阶对称 弯 曲振动频 率 为 0 394 .2
第 1卷 1
第2 8期
21年 1 01 0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 L1 N . 8 0 t 0 1 o 1 o 2 c .2 1
171 1 1 2 1 ) 8 7 2 —4 6 — 8 5( 0 1 2 — 0 0 0
Sce c c oo y a d Engn e i i n e Te hn lg n ie rng
大 ) 主塔 与主 梁 连 接 处 ( 横梁 ) 过 支 座 弹性 连 , 下 通 接, 支座 与 主梁 为 主 从 关 系 , 松 主 梁 , 放 y方 向约
束 和绕 z轴 的转 动 约束 。主 3 主 4、 7、 8号 墩 、 主 主
处 根 据 实 桥 支 座 情 况 ( 别 采 用 G Z 0 0 X 和 分 P 30 D G Z0 0 D P 1 0 0 X支 座 ) 放 松纵 桥 向 ( , X方 向 ) 移 约束 位
斜拉桥动力性能分析

式 中 , 为 总 刚 度 矩 阵 ; 为 总质 量 矩 阵 ; 为 自 [ [
振 频率 ; 为 结构 整 体节 点位移 向量 。 网 在 A YS有 限元 分 析 软 件 中 ,采 用 的 是一 致 NS
别采用 两种 不 同的单元 类型进行 动力性 能的对 比研 究, 并将 结果与上 海南浦 大桥 的动力特性进行 对 比, 而得 出研究斜 从
索面 P C斜 拉 桥 , 用 塔 墩 固结 , 梁连 续 半 飘 浮 体 采 主 系 。 索塔 横 桥 向呈“ 形 , 5 . 主 梁 为 双 主肋 H” 高 27 m; 断面 , 高 1 m, 宽 2 桥 面 宽 2 . 斜 拉 索采 梁 . 肋 7 m, 89 m; 用 7 mm 高 强 低 松 弛 镀 锌 平 行 钢 丝 拉 索 , 呈扇 形 布 置 , 上 索距 63 共 3 梁 .m, 6根 。 结 构 简 图见 图 1 其 。
[ e o d ] a l t e b d e d a i a ay i A YS K y rs c bea d r g y m c l s NS w -y i n n s:
1 工 程 概 况
石 家 庄 仓 安 路 高 架 桥 工 程 位 于 石 家 庄 城 市 核 心 区 南侧 , 起 维 明大 街 , 至 平 安大 街 。与辟 通 后 西 东 的槐 南 路一 起 形 成 石 家 庄 市 东 西 向的 一 条 主干 道 , 也 是 石家 庄 市 总 体 规 划 中 的“ 四横 ” 一 , 河 北 省 之 为 第 一 座 斜拉 桥 。 该桥 为 5m+ 2m+ 5 双 塔双 空 间 5 15 5m
拉桥 动力特性 时应 选择 能准确 反 映实 际构 件 性质 的单 元类 型, 且最好 建立全桥模型 来模拟 实际桥 梁结构 的结论 。 【 关键词】 斜拉 桥; 动力特性分析 ;N Y ASS
ANSYS矮塔斜拉桥建模-荷载与动力分析

目录一.文件名及前处理模式 (2)二.截面的建立 (2)1.主梁截面 (2)2.桥塔截面 (30)三.定义单元属性 (31)四.建立主要节点和单元 (32)1.主梁节点和单元 (32)2.桥塔节点和单元 (39)3.斜拉索节点和单元 (40)4.鱼刺骨模型模拟斜拉索与主梁连接 (41)五.加载与求解 (43)1.施加边界条件 (43)2.施加自重和公路一级荷载 (43)六.动力特性 (43)1.前十阶模态自振频率 (43)2.前五阶振型图 (44)一.文件名及前处理模式定义工作文件名与工作标题,并进入前处理模式(PREP7):/FILNAME,BRIDGE,1 !定义工作文件名/TITLE,ZHANG HAO NAN’S HOMEWORK !定义工作标题/REPLOT !重新显示/PREP7 !进入PREP7处理器二.截面的建立1.主梁截面根据本桥图纸,截面一共有32个,其中包括截面纵向变化与横向变化,为简化模型,减小工作量,选取其中11个截面作为分析对象,可以大致上反应桥梁的形态,从左到右选取图纸中的截面:截面1:左边跨直线段截面截面8:4号墩墩顶截面截面11:截面第一次横向变化(39M—43M)起始截面截面14:截面第一次横向变化(39M—43M)结束截面截面16:主跨跨中截面截面22:截面第二次横向变化(43M—45M)起始截面截面24:截面第二次横向变化(43M—45M)结束截面截面25:5号墩墩顶截面截面27:截面第二次横向变化(45M—39M)起始截面截面31:截面第二次横向变化(45M—39M)结束截面截面32:6号墩墩顶截面由于截面形式复杂,而变截面需要前后两端的拓扑一致,即两端的形状,线与线的关系必须一致,两端截面的节点能一一对应,不使用辅助软件的条件下,必须对这些截面在输入时进行划分,取单元形状为四边形,方向为逆时针,并定义梁截面为MESH(自定义截面),截面偏移为梁节点偏移至横截面圆点。
某跨铁路站场斜拉桥结构动力分析

横梁 , 道横梁将桥 塔分为上、 下塔柱三部分 。 两 中、 斜拉索结构采用双索面 、 密索、 扇形。斜拉索布置在
纵 桥 向为扇 形 , 横桥 向为双 面索 , 每个 主塔 单肢 在两
荷载作用 、 初始 内力和初始变形等。因此 可得到相 对详尽 、 精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 对 于一座 桥 梁 的全桥结 构仿 真 分析所 要 完成 的
有承载构件的详细模型。该模型由实体、 板壳、 梁、
跨 比 1 6 8 宽跨比 1 . ; :7 . ; :6 9 标准主肋底宽 2 0 .m, 桥面板厚 0 2 m。为增加主梁横向刚度, .9 改善桥面 板受力性质 , 并均匀传递斜拉索索力, 主梁沿纵向每 隔3 6 ~ m设一道横梁。边跨截面增加实体段 , 压 起
摘 要: 依托某跨铁 路站场斜拉桥这一工程实例 , 首先概述 了桥梁 结构构造 , 照桥梁结构仿 真分析 的思想 , 按 运用大 型通 用有限元软件 A S S建立 了一个全面 、 NY 正确反 映桥 梁结 构真实形 态 的完 整的有 限元仿真模 型 , 助这一模 型 , 借
进行大规 模的全桥结构效应 计算 ; 主要进行 了全桥结 构动力 分析 , 得到 了该 桥基 本的动力特性参数。 关键词 : 斜拉桥 ; 动力分析 ; N Y A SS
工 主要 分为 三个 部分 : ( ) 立全 桥统 一结 构 分 析 体 系下 整 座 桥梁 所 1建
边跨各承担 2 根斜拉索 , 9 全桥共 16 1 根。主梁采用
肋板 式 C 0预应 力混 凝 土 结 构 , 6 主梁 两 侧 高 2 5 . m, 顶宽 2 .m, 宽 2 .m, 顶设 2 的人 字 坡 。高 80 底 60 梁 %
方式时 , 要考虑以下几 个因素: 确保连接可靠 ; 能简
斜拉桥Ansys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静定结构体系, 受力均匀 , 造价经济合理等, 近年来 在国内外桥梁建设 中, 斜拉桥是大跨径桥梁最 流行
的桥型之 一 , 拉桥 在 风致激 励 、 载激励 和地 震激 斜 动 励 等的结构 动力 响应 分 析得 到 了越来 越多 的关 注 和 研 究 。我 国 斜 拉 桥 的主 梁 形 式 有 : 混凝 土 箱 式 、 板
图 2 成 桥 状 态 的 斜 拉桥 静 力分 析 矢 量
式 、 箱 中板式 ; 梁 以 正 交异 性 极钢 箱 为 主 , 有 边 钢 也
2 主梁 处于全漂状态 , ) 塔底施加全 部约束 , 桥 两端释放纵向约束。 3 地震载荷作用于桥的横桥 向和纵桥 向上, ) 采
用 瞬态 动力 分析 方法 , 用天津 地震 波 , 不考虑 阻 采 但
尼地震 波 。
套 颦
‘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 学院, 甘肃 兰州 7 07 ) 30 0 摘 要: 采用 大型通用 A ss ny 软件分析斜拉桥在地震作用 、 车辆荷载 和风荷载 同时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 析 , 通过分析
与 比较找 出本实 例中斜拉桥 的薄弱环节 , 出桥梁 固有频率 与荷载产 生的频 率 , 找 避免桥 梁产生共 振现象 ; 出桥梁 找
4 移 动 荷载采 用单 个正 弦 常 力 , : ) 即 P=10 00
边 箱 中板式 。现 在 已建 成 的斜 拉 桥有 独 塔 、 塔 和 双
三 塔式 。 以钢筋 混凝 土 塔 为 主 。塔型 有 H形 、 Y 倒
形、 A形 、 石形 等 。应 用 A ss 钻 ny 软件 在考 虑 几 何 非 线性 的情 况下 , 斜 拉 桥 上部 结 构进 行 静 力 与 动 力 对 分 析 , 中得 出一些 有价 值 的结论 。 从
《钢桥设计》4 钢斜拉桥

– 螺栓安装 – 初拧和初拧检查 – 终拧和终拧检查
■ 7.3 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锚固构造
• 拉索与主梁的锚固构造 锚箱式 、耳板式 、锚管式 、锚拉板
■ 7.3 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锚固构造
• 斜拉索与桥塔的锚固构造
– 直接锚固
– 通过塔顶索鞍而延伸到桥塔的另一侧主梁上锚固
■ 7.3 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与主梁的锚固构造实例
■ 7.3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与主梁的锚固构造
■ 7.3 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与主梁的锚固构造
■ 7.3 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与桥塔的锚固构造
■ 7.3 钢斜拉桥的构造特点 ◆拉索与桥塔的锚固构造
■ 7.4 钢斜拉桥的计算简要介绍
◆静力计算分析和动力计算分析
◆通常在计算斜拉桥的内力和变形时把空间结构 简化为平面结构进行分析
■ 7.2 钢斜拉桥的组成形式 ◆按跨径布置方式分
• 独塔双跨式 • 双塔三跨式
• 多塔多跨式
■ 7.2 钢斜拉桥的组成形式 ◆独塔双跨式
■ 7.2 钢斜拉桥的组成形式 ◆双塔三跨式
■ 7.2 钢斜拉桥的组成形式 ◆多塔多跨式
■ 7.2 钢斜拉桥的组成形式 ◆按斜拉索空间布置形式分
• 单索面斜拉桥
◆横向布置
• 主要是选择桥塔的形式 ,根据桥面宽度及美观要求 选择索面。
■ 7.3 钢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主梁截面形式及高度选择
• 应根据跨径 、索距 、桥宽等不同需要 , 综合考虑结 构力学要求 、抗风稳定性 、施工方法等因素选定。
■ 7.3 钢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索距的选择
• 采用稀索时主梁上的荷载比较直接地由锚索传递到 端支点